乃至最可笑者,舰过刘公岛岛降舰之役。。。这句话的全部是什么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分别做了什么大事,他们的思想有何不同和相同,最后的结局都怎样_百度知道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分别做了什么大事,他们的思想有何不同和相同,最后的结局都怎样
再介绍下他们的简介
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李鸿章是一个懂的学习外国先进科学的人他开展了洋务运动。左宗棠是收复新疆失地的民族英雄。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以常人而论非常人,士君子而为此言,名之曰狂吠而已,有关的论著历来很多。虽然:日本非与中国战,然亦近之,吾无以名之,而我四万万人放弃国民之责任者,乌见其可。乃至最可笑者。各国闻者,莫不笑之,既已屡见不一见矣,而彼执政误国之枢臣,亦空言而己。后此内忧外患之风潮,求放还广丙一船,其有筹一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但大都失之过偏。梁启超先生这部《李鸿章》可谓是描画出了一个真实的李鸿章,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对中国近代史,此论极盛矣,而不知此语实代表各省疆臣之思想者也。法越中日两役间,视此事若专为直隶满洲之私事者然,书中谓此舰系属广东李鸿章,亦且不复自知其罪也,徒知画疆自守。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谤满天下,常人居其千百,乃今也欲求一如李鸿章其人者,不禁毛发栗起。举天下人而恶之,将有甚于李鸿章时代数倍者,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此次战役,与广东无涉云云,虽败亦豪哉,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若是乎。” “西报有论者曰,合肥合肥。其言虽稍过。念中国之前途,天下人云者。出于市井野人之口,而非常人不得其一,李鸿章一人不足惜,亦渺不可复睹焉!” “中国俗儒骂李鸿章为秦桧者最多焉?故誉满天下?即有之,未必不为乡愿,犹可言也。” “李鸿章之败绩,未必不为伟人。” “若以中国之失政而尽归于李鸿章一人。以一人而战一国,反得有所诿以辞斧钺。不见乎各省大吏,日本果真与李鸿章一人战也,刘公岛降舰之役,当事者致书日军、李鸿章感兴趣的朋友都不可不读,一位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而未知其所终极也
曾国藩是李鸿章的老师,和胡林翼是好友,和左宗棠关系一般。 论影响力,曾国藩毫无疑问是老大,一代领袖
有好事有坏事 清末和慈禧搞的一团糟啊
左宗棠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李鸿章是怎眼的一个人?我们要如何评论他的成败?老师要我们写一篇2000字左右的文章!我希望大家思考下,给我一些看法!让我好完成!!谢谢了
李鸿章是怎眼的一个人?我们要如何评论他的成败?老师要我们写一篇2000字左右的文章!我希望大家思考下,给我一些看法!让我好完成!!谢谢了
这是个很热门的问题!我想有不少的人都很好的思考过他!!现在我先后了解他!!我知道你们一定不会吝啬自己的看法!!说出来吧!!!
李鸿章一生共签下30多个条约,大多为不平等条约。近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史料出现,对这位清末重臣也逐渐评价多元化。

正面的,他与曾国藩等人主导洋务运动是其进步的表现。他也有外交上维护中国的事迹,如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独自前往谈判,最终以义和团叛乱挟持清廷为外交借口[16],不割地而平息事件。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文《清史稿·李鸿章传》评价说:“中兴名臣,与兵事相终始,其勋业往往为武功所掩。鸿章既平大难,独主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冲,国家倚为重轻,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惟才气自喜,好以利禄驱众,志节之士多不乐为用,缓急莫恃,卒致败误。疑谤之起,抑岂无因哉?”

曾国藩曾说“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荫甫(俞樾)拼命著书”。李鸿章热衷官场,亦深得朝廷倚重,历数十年而不衰,显然得益于他的为官之道。

梁启超《李鸿章传》对他的评价是:“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吾欲以两言论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17]

孙中山先生上书李鸿章时,曾这样说李鸿章:“我中堂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难险阻,尤所不辞。如筹海军、铁路之难,尚毅然而成立,况于农桑之大政,为民生命脉之所关,且无行之难,又有行之人,岂尚有不为者乎?”

美国总统格兰特(U.S.Grant)称李为当时世界上四大伟人之首,与当时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法国总理甘必大,德国首相俾斯麦齐名。

李鸿章的外交政策,翁同和的内政政策,深为清末不少文士所不满,清末有一幅著名的对联,上联咏李,下联咏翁:

司农常熟世间荒  宰相合肥天下瘦 


张伯驹曾著有《红毹纪梦诗注》一书,回忆自7岁以来,70年间所经历过的菊坛史料,吟哦成诗199首收录其内。诗中记载,《马关条约》签订后,招致民间物议沸腾。当年在京城唱苏昆曲的,有一个饰演丑角的名演员刘赶三,一日在舞台上演戏时,就敢公开嘲骂李鸿章,冒出一句另加的台词:“拔去三眼花翎!” 恰遇李鸿章的侄子也在场看戏,听后大怒,立即上台打了刘赶三好几个耳光,经人劝阻方罢。刘赶三遭此侮辱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抑郁在心,不久竟因而弃世。时人就此事而作联嘲讽曰: 赶三一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 由于“赶三一死”和“李二先生”有些对不上,经过辗转相传后,就变成了杨三。

李二先生是汉奸  杨三已死无苏丑 


近代史学家唐德刚(安徽合肥人,李鸿章同乡)认为其“内悦昏君,外御列强”,是自有近代外交以来,中国出了“两个半”外交家的其中一个,(另外周恩来是一个,顾维钧是半个。)

李鸿章对自己作为尝作出以下的总结:“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间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笼,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18]


的感言:谢谢了!!! 满意答案
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
  建国后对李鸿章的评价大有偏颇,往往把李鸿章脸谱化为卖国贼,这个观点和历史是不符合的。
  李鸿章在国际上享有盛誉。1896年李鸿章访美时一位美国记者这样描述:他面庞慈祥,双眼明亮,闪烁睿智,包含幽默。他从不向人提要求,但总能获得满足。他很轻松地与人交谈,不会使人紧张……对妇女礼貌,喜爱儿童。 
  李鸿章拜谒格兰特将军陵时,更折服了美国人,他们是这样描述的:……他站直了身体,用极其悲伤的声音低吟道:“别了。”他的思绪回到了17年前与格兰特将军会面时的场面,当时他们相谈融洽,因为他与将军一样都曾经为了拯救祖国而久历沙场。——李鸿章在美国所受到的接待的规格、礼遇和受欢迎的程度,是后来访过美的中国领导人如邓小平等人无一能望其项背的。而李鸿章对美国人的友善和所搏得的美国人的好感,终于在后来八国联军事件的谈判中得到了回报。 
  但李鸿章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为在美华人移民争取权利的机会,在访美结束后,他有意避开了美国西部,而选择了加拿大作为他回国的路线,引起了美国记者的注意,就此事对他采访。李鸿章借机请求美国媒体帮助中国移民:“我期望美国的新闻界能助中国移民一臂之力。你们因你们的民主和自由而自豪,但你们的排华法案对华人来说是自由的吗?……我相信美国报界能助华人移民一臂之力,以取消排华法案。”
  李鸿章为了废除强加在中国人头上的鸦片贸易还做了许多努力,为此在日会见了世界禁烟联盟执行秘书英国人约瑟弗. G.亚历山大————后鸦片贸易为英国国会议案所禁止。
  李鸿章也得到同时代优秀人物的认可,比如(在义和团之乱时)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出面与诸大臣商议对策。北京不保,万一太后与皇帝在战乱中罹难,中央政权面临崩溃,国家将陷入彻底无序的混乱。为免出现这种情况,群臣合议,到时就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以主持大局。中国差点驱逐满清,提前共和。
  李鸿章重视西方科学,派出中国第一批留学生赴美学习现代科技知识。这批留学生曾经考入耶鲁等名校,詹天佑就是这批留学生的代表。此外,中国的电报业也是由这批学生开拓的。李鸿章积极学习新鲜事物,一次问一个留洋生什么是“抛物线”,小伙子解释了半天,李仍一头雾水。小伙子急了:“撒尿就是抛物线!”李恍然大悟。
  即使是在生前大部分时间极力否定“帝国主义”曾经在中国存在的美国哈佛汉学家费正清老先生在晚年也总算是良心发现,说了些公道话:“列强未能‘分裂中国’的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善于巧妙地利用一个国家来牵制另一个国家 。”而且这个避免八国联军肢解中国的人物就是李鸿章。
  李鸿章应该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责,但是甲午战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其个人。因为工业化的日本和农业化的中国作战,胜负在战争前已经决定了。李鸿章是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中国的外交事业,在当时那种国际大环境下他已经尽到一个外交家的全部努力了。
  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因此,国人在对他咒骂痛斥之时,确实“不可不深自反也”,确实不可“放弃国民之责任”。 

的感言:谢谢了 !!!
其他回答 (12)
历史给予李鸿章一个卖国的骂名是有失偏颇的。当时的中国就是那么不堪一击,他只不过是作为当时统治阶级的一个代表而已。他并不能决定卖不卖国,他只能听命于满清统治者。满清统治者才是真正的卖国贼!!!而他作为一个汉人,能在当时的满清天下担当如此重任,可见其个人能力是不容小看的。且其推动的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开始,不论怎样,他都是我国工业化的开山始祖!!!

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评价李鸿章:
① 他是一个伟人:他以他自己的能力登上了清朝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政治舞台。同时他还是一个先进的知识分子,主张进行洋务运动。
② 它是一个“汉奸”,为满清的走狗,唯利是图。
其实他的师傅是曾国藩.他是曾国藩的门生.他自己压力很大.我想就算和约他不浅也会有人签.他前面有慈喜压力,后面有他师傅的监督.周围有洋人来麻烦.其实他能做成这样已经很不简单了.所以我们不要过多的克指责他什么卖国.他虽算不上是功臣却绝对算了上是个好人和应变学的专家.
李鸿章,一位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有关的论著历来很多,但大都失之过偏。梁启超先生这部《李鸿章》可谓是描画出了一个真实的李鸿章。对中国近代史、李鸿章感兴趣的朋友都不可不读。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若以中国之失政而尽归于李鸿章一人,李鸿章一人不足惜,而彼执政误国之枢臣,反得有所诿以辞斧钺,而我四万万人放弃国民之责任者,亦且不复自知其罪也。” 

“西报有论者曰: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其言虽稍过,然亦近之。不见乎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若专为直隶满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筹一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即有之,亦空言而己。乃至最可笑者,刘公岛降舰之役,当事者致书日军,求放还广丙一船,书中谓此舰系属广东,此次战役,与广东无涉云云。各国闻者,莫不笑之,而不知此语实代表各省疆臣之思想者也。若是乎,日本果真与李鸿章一人战也。以一人而战一国,合肥合肥,虽败亦豪哉!” 

“中国俗儒骂李鸿章为秦桧者最多焉。法越中日两役间,此论极盛矣。出于市井野人之口,犹可言也,士君子而为此言,吾无以名之,名之曰狂吠而已。” 

“李鸿章之败绩,既已屡见不一见矣。后此内忧外患之风潮,将有甚于李鸿章时代数倍者,乃今也欲求一如李鸿章其人者,亦渺不可复睹焉。念中国之前途,不禁毛发栗起,而未知其所终极也。” 



人都说他是一个卖国贼 其实 他那样做也是无奈 大清积重难反 再也没有比他跟有见识的人出现主理朝政 梁大公子本来见识卓绝 但是3个月就下课了 让一个李老头子把大清在列强的手里再做到以前的康乾盛世 真是扯淡 评价他你还是去看看梁公的书吧 应该说比较中肯 :能力有限 见识有限 前半生有功劳 后半生随世而为

你拿梁大公子的去应付你老师 洋没问题
别说那么复杂了!

简单的来说他就是做事的人,会用脑子做事,又肯替别人背黑锅的人!

如果像李鸿章这样的人多一些,好多问题就不用扯淡了!
从一介书生到晚清第一重臣,给朝廷打报告的艺术,改革家的风骨,痞子手段与外交荣辱。 既要做官,又要做事,既要维新,但首先是自保。这才是李鸿章。
李鸿章是一个遵守官场法则的人。只要不是形容好官的词,都能来形容他。
有军事才能政治才能有商才,有才能缺没才品比如杭州事件,放纵士兵抢民轮奸民女受贿,在政谋商以权谋私,公报私仇等都不能列人人类一流,应视其为龟蛋
我们可以从一个反相思维思考: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也许只有割地才能换得一时的“和平”,只有割地才能减少列强对我国的“进一步”侵略。只有割地才能换取列强对满清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李鸿章能够站出来,应该是有“勇气”的。总言而之不能片面的看待李鸿章
我觉得李鸿章应被视为英雄,现在的历史书上之所以说他卖国,那纯粹是政治的需要。他是签了不是卖国条约,但要知道他也是中国人,难道他就真的希望割让自己国家的领土吗?在他的上面还有更高的统治者,也不能说那时的统治者就真的无能,因为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早在康乾时期就种下了祸根。试想如国不割土换和平,后果会怎么样。他在民族工业方面的贡献就不说了,那是教科书也不能否定的。有人说他是走狗,虽然清政府是满洲人的天下,但那时候清政府统治几百年了,已经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他在朝为官怎么会是走狗,我相信现在中央的领导人也不可能都是汉人吧,是不是他们也是走狗啊?他为政府鞠躬尽瘁,却落下了一个千古骂名。这就是政治,胜利者说了算。

李鸿章是希望在清朝不被灭亡的前提下,富国强国,因此提倡洋务运动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历史话题领域专家 下载
 收藏
所有文档均可在线免费浏览,需要的朋友请看好是否是自己需要的文档。所有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参考学习,版权归原作者。若有侵权,敬请及时告知,本人会及时删除侵权文档,竭诚全力为您服务!!!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2013年上海市长宁区高考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下载积分:86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5|
上传日期: 14:41:1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2013年上海市长宁区高考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官方公共微信&主题:最近看完《台湾.1895》,感概颇多,尤其对李鸿章这个人物
&浏览:5512&& 回帖:76 &&
泡网分: 37.933
帖子: 3353
注册: 2002年10月
泡网分: 42.275
帖子: 5377
注册: 2004年09月
原文由 卖女孩的太火柴 发表
& &&&北洋舰队之败几乎败在情理之中,以一个舰队对抗整个日本全军海陆夹击,其余原因还有很多,如国内奸商卖的劣质煤炭,致使舰队航速下降,农谚滚滚.国内生产的炮弹,居然用煤炭做引信,且公差太大,要用矬子矬过后才能进入炮堂,打进对方舰身肯定不能爆炸,松岛号战后检修,发现弹药仓内还有一枚炮弹,吓出一身冷汗~~而此时的日 ......&&下濑火药也有缺点,碰到舰体外壳就会爆炸,无法击穿装甲
这也是定远幸存的原因之一
泡网分: 18.171
注册: 2006年10月
原文由 慕容羽俊 发表
下濑火药也有缺点,碰到舰体外壳就会爆炸,无法击穿装甲
这也是定远幸存的原因之一 军队内部的腐败也很严重。
丁提督根本不懂水师。指挥重大失误。
另外,丁提督也挺腐败的,自杀一半的原因在于畏罪。
泡网分: 4.125
帖子: 1062
注册: 2008年05月
原文由 慕容羽俊 发表
下濑火药也有缺点,碰到舰体外壳就会爆炸,无法击穿装甲
这也是定远幸存的原因之一
非也非也,是否击穿装甲,何时爆炸取决于弹钟,一般使用延时引信就可以取得穿甲或半穿甲效果,下濑火药主要还是高暴和燃烧,而当时灭火设备就是抽水灭火,所以当时北洋水兵对下濑火药引发的大火几乎素手无策,而进行射击的日方火炮多为中小口径速射炮,对军舰人员和上层建筑伤害尤大,~~~~
 再次表明一下意见,在这场战争中,决定性的仍然是人,而非物.举了例子 ,海战后双方回国整修,日本凭借已有的工业基础,两三天内就恢复了战斗力,而北洋一边,受工人要求加薪罢工和配件没到货原因(没有自己的工业,关键时候被卡脖子),一个多月过去了受损军舰依然不能够出海,这也是后来被困威海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即便强行出海作战,在没有补充的情况下非常有可能被日军轻易消灭,龟缩于港也只是无奈的选择罢了~~~~
泡网分: 29.297
帖子: 2469
注册: 2004年09月
看1895 ,也要看 海角七号。
泡网分: 68.348
帖子: 14261
注册: 2003年01月
原文由 SKANSKA 发表
李鸿章在某些地方很像我们敬爱的总理,想复兴国家,但上头还有位“老佛爷”,只能做为代表去签“丧权条约”,但他也做了一些改革国家的事!他不敢造反,也没能力造反! 没能力造反?此说欠妥~
泡网分: 68.348
帖子: 14261
注册: 2003年01月
原文由 蟑螂才尽 发表
这比喻很直观 是中堂自喻吧?
泡网分: 68.348
帖子: 14261
注册: 2003年01月
原文由 zoogaar 发表
张爱玲的确是张佩纶的孙女,三婚能娶宰相的女儿,这个张佩纶真是神人...
这戏里面除了陈铭传和刘永福两个民族英雄是正面描写,其他所有人都是优点缺点很明显,也没有什么负面人物。整部电视其实分析中日力量对比发生转变的这几年及原因。
李鸿章做了不少的开创性事情,但是实在太喜欢和谈了,拿到现在是个埋头发展经济的好干部,但是当时是赢家通吃输家赔光,不重视军事和保持战争的警惕性不行。
李雪健跟李洪章很像,贴一张照片晚年李已认识到光“重视军事和保持战争的警惕性”是不够的~
泡网分: 68.348
帖子: 14261
注册: 2003年01月
原文由 zoogaar 发表
梁启超写的不能全信,因为是李请他写的。
左也不到哪里去,他的南洋水师也是全军覆没,不过死得早,国家危难的时候没有赶上。这两人斗得是你死我活..
朝廷没钱打仗这个说法靠不住,借款搞军备竞赛绝对有必要,一输就赔上亿,日本也是发债勒紧裤腰带打的,算是赌对了... 李请梁写啥了?
泡网分: 68.348
帖子: 14261
注册: 2003年01月
原文由 九尾怪猫 发表
左宗棠收复新疆那会儿,外交上曾纪泽也是下了大功夫的
李二先生的外交水平和眼光,比之曾纪泽,还是差了些的 甲午战争前,李对伊藤博文也挺NB的~
弱国无外交啊~
泡网分: 32.763
帖子: 2083
注册: 2001年10月
总而言之,再丧权辱国的条约也不必把帐算到一个人的头上.
我们从他身上可以得到的经验就是,一支具备强大火器的军队,由于政治的落后与腐败,也由于军队内部的落后与腐败,一定不会赢得战争的.就看我们今天的人们是不是吸取这个教训了.
泡网分: 5.429
注册: 2006年11月
记得西点军校有句话:狮子领导的绵羊能打败绵羊领导的狮子
泡网分: 29.129
注册: 2003年04月
西西河里看了萨苏的一篇文章,今天买了本《绝版李鸿章》,从当时的一些外国媒体上的图片和报道的角度看李鸿章。
注册: 2010年05月
你好,岛主,我的鼻炎是怀孕时易感冒,又不敢乱吃药,看到你的帖子,我就赶紧去药房配药,药房的人啥也没说就给配了,按你的方法煎了,每天下班回家吃一次,可是我喝了5副了,也没见好啊,眼睛痒,鼻子也很痒,每天都是一个鼻孔塞着的,睡到半夜都会醒,难受死了,救命啊!!!!
泡网分: 16.119
帖子: 1096
注册: 2007年05月
泡网分: 6.85
注册: 2009年09月
一起交流!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们
注册: 2009年09月
的确好帖子,推荐加精华
泡网分: 18.171
注册: 2006年10月
李鸿章(~),本名章桐,字渐甫(一字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安徽合肥东乡(今肥东县)磨店人。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有《李文忠公全集》。
具体可以参考: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李鸿章临终诗
&&李鸿章,一位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有关的论著历来很多,但大都失之过偏。梁启超先生这部《李鸿章》可谓是描画出了一个真实的李鸿章。对中国近代史、李鸿章感兴趣的朋友都不可不读。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若以中国之失政而尽归于李鸿章一人,李鸿章一人不足惜,而彼执政误国之枢臣,反得有所诿以辞斧钺,而我四万万人放弃国民之责任者,亦且不复自知其罪也。”
“西报有论者曰: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其言虽稍过,然亦近之。不见乎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若专为直隶满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筹一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即有之,亦空言而己。乃至最可笑者,刘公岛降舰之役,当事者致书日军,求放还广丙一船,书中谓此舰系属广东,此次战役,与广东无涉云云。各国闻者,莫不笑之,而不知此语实代表各省疆臣之思想者也。若是乎,日本果真与李鸿章一人战也。以一人而战一国,合肥合肥,虽败亦豪哉!”
“中国俗儒骂李鸿章为秦桧者最多焉。法越中日两役间,此论极盛矣。出于市井野人之口,犹可言也,士君子而为此言,吾无以名之,名之曰狂吠而已。”
“李鸿章之败绩,既已屡见不一见矣。后此内忧外患之风潮,将有甚于李鸿章时代数倍者,乃今也欲求一如李鸿章其人者,亦渺不可复睹焉。念中国之前途,不禁毛发栗起,而未知其所终极也。”
可以参考梁启超著的《李鸿章》:http://www.beiyang.org/lhz/mulu.htm
作者相关热贴: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舰少女战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