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银行工作,我经常用医用酒精价格擦拭手机,怎么这段时间感觉手机粘乎乎的

因为孩子经常玩手机平板电脑我家老公有洁癖经常用消毒酒精棉球擦拭手机,这段时间用消毒棉片擦拭手机、电_百度知道
因为孩子经常玩手机平板电脑我家老公有洁癖经常用消毒酒精棉球擦拭手机,这段时间用消毒棉片擦拭手机、电
为孩子经常玩手机平板电脑我家老公有洁癖经常用消毒酒精棉球擦拭手机,这段时间用消毒棉片擦拭手机、电脑有股子怪味,怎么回事
提问者采纳
不要过分消毒
减弱人对细菌病毒的抵抗力
可以进行清洁
酒精对某些材料有溶解作用
所以不只是酒精,还有酒精溶解材料味
因此酒精擦拭是错误
好的我以后注意,对还子没什么影响吧
长期应该不好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也有的是碘伏的味道估计是棉片的成分和以前不同吧,有些棉片里本身带有消毒剂,闻起来有类似漂白粉的味道
为您推荐:
酒精棉球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新民镇的粮价低。粮商是不会压低粮价的。张春对粮商没好感,所以按照市场价给他们,给刘铁的低两成。   一个月下来,粮商们撑不住了,纷纷低价出货,粮价猛跌。新民镇又用低价收购粮食。   曾思敏因此赚得盆盈钵满。云龙镇的合作银行建好了,就在镇公所和财政所的中间。   曾思敏和刘杰之所以能够打赢这场局部的粮食战争,其实还得益于不方便的交通和各地方现在都被各系人马控制,对粮食的流动控制极严。粮商们虽然通过各种关系调集粮食,但是不足以抵挡新民镇。   七十万两白银,堆在军事分院的银行总库里,非常震撼。不过花起来也如流水,各种矿产的订货,这是冶炼厂要的,电缆是郭华要的。橡胶和化工原料,是精工所和化工所要的。钱花出去,也不是没好处。南街村和新民镇上来了很多的商人。   甚至一些商人到了雁门口,贩卖一些小商品,购买这里的肥猪。   税收多了起来,给老师,工作人员发了工资。这些人也是要消费的,只要消费就有税收。   曾思敏看着银子在人们的活动中进行流转,就感到一种玄妙的感觉。这是一种庞大而且受到很多种因素控制的力量。   所以曾思敏让手下的工作人员和金融所的研究院盯住每一笔钱的流动,要寻找里面的规律。   当银子下降到三十万两的时候,曾思敏想张春和各方发出警告,要控制购进了。   于是经过一阵吵闹,购买开始削减。银两到了二十万的时候,开始稳定下来。基本做到了收支相抵。    第六十六章 自然保护区    张春这段时间一直在绿湖和仙女,主要审核学生们提出来的两个地方的规划,仙女的人口非常集中,都住在一个山间盆地之中,这里相当于一个巨型的天坑,周边都是山。小溪的溪水全部汇入中间的一个溶洞之中,是王仁彬所说地下河的源头之一。   这里建成了一个比新民镇还要大的城镇垃圾处理站,发电量虽然不能完全满足工业,但是足够所有人的电力和办公使用。为了支持工业人口的吃穿用度,这里本来区分了种植和养殖区域,建设了大型养殖场。不过张春过来后不太满意居民的生活空间和发展空间太小,所以适当放大。给了居民自己进行养殖业的空间。将养殖场的规模缩小,只要能够起到压制市场价格就够了。这样规模实际上比统一规划的养殖场还要大。同时逼迫学生们要设计更加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以保持城镇的清洁以及发电厂的运行。同时规划了公共绿地满足居民的生活空间和质量。   “要长远考虑,居民们现在是穷,怎么做都不会有意见,但是以后富裕了怎么办?还住鸽子笼一样的房子?我们现在不建好房子,但是以后居民自己要建怎么办?”   绿湖的设计实际上也要采用仙女这种生物发电和火电相结合的供电模式,因为研究所对于电力的需求远超出人口或者农业排泄物所能够产生的沼气发电量。何况绿湖根本没有进行大型农业的空间。   所以火电成了唯一的选择。仙女的火力发电只是试验,因为张春对于源于汉阳枪炮厂的火力发电设备方案所造成的的浪费和污染非常不满意。所以学生们只好设计对热能,排放废气进行综合利用方案,在已经投产的仙女火电站进行改造和实验。其中一项就是给全镇人口供应暖气。同时修建了比新民镇大得多的水净化处理厂。那是一个巨大的人工温泉性湿地,处于溶洞口的周边。除了种植水生植物以外,还种植着大量的阔叶乔木和藤本植物。这里很可能形成一种特殊的人造热带丛林。这片区域占据了仙女近三分之一的地盘,也是最大的公共绿地,居民区和道路都是围绕着这块绿地建设。   当然这也限制了工业区的规模。因为张春规定仙女多有的工业区废弃物不能超过这片绿地的处理能力。   铸造厂、炼焦厂、机械厂为了保证自己的规模和产能,也在化工所的帮助下,进行排放物无害化和金属回收的工作,以保证排放进处理厂的污水不产生过量污染物。   这项工作非常繁杂,所以张春是等到郭华和张霖越来汇报时才知道两个镇又有大量的工业出现,原来都是银子闹的。   银行的投入对于经济的拉升表现出了巨大的威力。   同时经济的拉升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对于科技的需求,特别是现在科技落后,产业布局不完整的情况下,比如对小麦利用的工艺就不系统。   于是张春就开始发问:“你们小麦还在各家各户,新民镇不算,怎么集中,由谁集中,谁付钱,钱也在各村手里呢,也要集中使用啊。你们怎么办?”   “小麦收上来,需要加工,不管是生产味精还是生产葡萄糖,基础都是淀粉吧。那么生产淀粉中的副产品可是很多的。你们谁来加工,副产品的利用怎么办?我跟你们说,不准浪费,也不准污染环境。弄得到处臭烘烘的。”   “你们联合起来,跟农学院合作,做一个综合利用的方案再说。利用越完善,成本才低。你们还好,能够想到这一点。南街村我看危险,你们下去说一说。别让把老百姓吃亏。”   “计划做好,厂子建起来,即便生产,还要继续研究。研究是要钱的,别指望我这里补助。就是补助也有个尽头不是。你们农学院和厂子怎么合作,要有个章程。”   南张街,以前是袁定国负责管理。后来乡长是采石村村长张扬。相对张霖越和陈继祖来说,张扬因为是农业所出来的,并不那么突出。南张街是商业街,张扬管起来自然不是那么顺畅,所以主要还是曾思敏代管的新民商行在维持。他已经几次提到回农研所了,实际上还是有些怨言。   南张街的个体农户居多,所以各种小型农副业加工呈现分散和无序的状态。郭华因为对这种情况不熟系,所以没敢过多干预,但是张扬却采取了放任的态度。   张春还是有些生气,所以将张扬调离,成了必然的事情。郭华已经着手进行调研,因为她很敏锐地感觉到到时候会出现恶性竞争,损害大多数农户的利益。现在每户的家底都不厚,很可能会出现一些家庭因为投资失败而重新陷入贫困境地。   张春瞄准了虎爪山。张扬负责一个经济结构复杂的南张街能力不够,但是当一个只有林业和相关产业的林场场长却是能够胜任的。   军马场过去,十八个山尖和王家集之间,叫做虎爪山。那里是所有的森林中最好的地方,那里原来有一伙土匪。说是土匪,但是是李家暗中支持,还是王家暗中支持很难说的清楚。   李家消失,王家受到重创。土匪也就不见了。   七月,守备团将虎头山周边地区作为了演习地区,兵锋直接压向钟祥,吓得驻守钟祥的守军连忙向二十九团求救。得到的消息是,别人新民守备团在演习,而且在自己的地盘上。   守备军在边界停了下来,钟祥守军才安心,反正那里是土匪窝子,守备团剿匪对双方都有好处。   新民守备团在虎头山一直演习了一个月,是真演习,不是假演习。连来不及逃跑,躲在山洞里的土匪都给搜出来了。   这些土匪其实都是有家族暗中支持。是家族之间相互压榨的工具。天门、钟祥的一些大家族都牵涉其中。这些大家族纷纷跑到新民镇疏通关系。郭华总算明白了还有这么一种勾当,这姑娘面善心狠,狠狠地敲诈了一笔才向张春报告。   张春看着她大笑,允许了。一大笔银子,郭华弄出来的,就交给她了,不过只是账面上,钱还是曾思敏管着。   张扬带着人到了虎头山下最大的一股土匪的驻地,开始筹建虎头山林场和护林队。   张春还想出了一个搞笑的名词,就是虎头山林业资源保护区。不准周边的居民砍树。钟祥没什么,反正也都是一些穷人在山里砍柴。大李家湾也不怕,他们根本不用柴火,用沼气。   王家集急了。王家集在云龙河这边有一块飞地,就是为了进山砍柴,王家集不种棉花,种水稻。稻草不够烧,也不好烧。现在张春不让砍柴,连王家集云龙河南地面上的灌木也不让砍。   王家集就去找刘杰。刘杰也有些生气,不带这么欺负人的。好歹也要给都是同乡的面子吧。就带着王家集的几个家长到了新民镇质问。但是这帮人如何是张春的对手,一阵乱侃,侃晕了。差点认为整条云龙河河水变浑浊就是自己的罪过,还有山里的狼也成了善良的动物,灭绝它们简直就是罪大恶极。河南的农田也应该让出来,山里的黄羊要吃草啊,没看见新民镇拿出了一万多亩草场给这些野生动物们栖息。   丽质和陪同的郭华一个劲地点头附和。   刘杰也晕了,但是他好歹懂得道理是道理,王家集的困难你总得解决吧。   张春大手一拍,好办。王家集不是眼红新民村的沼气,自己弄还死了两个人吗?这件事都上了几个镇子的宣传材料,成了反面典型。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沼气就是农学院发明出来解决问题的,这叫资源循环利用。这事儿你找郭镇长,你支付一笔技术费用,她带人去帮你们把沼气池建起来,是帮你们,你们的材料要自己弄,自己建设。郭镇长出技术,还有提一点,沼气池出来的农家肥可是很好用的喔。你们王家集还赚便宜了。    第六十七章 督查    看着王家集兴奋地样子,刘杰看着张春,这也太能侃了,谁不知道这修沼气池的水泥,钢材还有输送管道,沼气灶,都是你张春生产的。不但把别人一千多亩水稻地给抢了。好像你还吃亏了一样。   刘铁总算想起张春的一些漏洞。   “我说张团长,既然你说把保护环境,我们也觉得对,可是你在河边有个大型的砖厂,流出来的水可全是泥浆。”   张春看着郭华道:“郭镇长,说过了很多次,那个砖厂要停下来,仙女那边的发电厂正在给你们做粉煤灰炉渣水泥砖,为什么不听,马上去把砖厂停了。工人全部派往仙女。”   王家集的人也发现了问题,追问道:“听说采石村也有砖厂和采石场。”   “全停了,几次和他们说,就当耳边风,那个南张乡的乡长张扬简直不像话,马上撤职,去虎头山给我搞资源保护。”   刘杰目瞪口呆,不带这么无耻的。   张春就接着说:“这样,我下面的人也不是不犯错误,欢迎乡里乡亲来监督。这两个地方,还有王家在河南的沼泽地,我绝对不开发,除了巡逻,不派人开垦种植。大家监督。我一定处罚他们。郭镇长,最容易犯错误的就是你了,你给我小心点。”   郭华笑着连忙点头。要是王家的稻田是沼泽地......好吧,那就是沼泽地,学术上可以这么说。   刘杰不比刘英刘铁,对张春还真没办法。   刘英见了刘杰的书信,称张春强夺士绅土地,花言巧语为己谋私,实是厚颜无耻之人。   刘英把信件给宋教仁看。宋教仁大笑。让刘英以国会议员的身份前往新民镇,给士绅一个说法。谁叫你刘英家里的人都在新民镇,还在新民商行和新民卫生基金有投资呢。   于是刘英就带着孙镜、刘杰还有王家集乡长就到了新民镇。   王家集在云龙河南岸的水稻田还没有来得及插秧,只是灌上了水,几天之间,“长”满了水草和浮萍。张春硬说原来是沼泽地,是王家新开垦的。王家拿出了契约,也说是别人伪造的,不信去问原天门知县荣俊。气得王家一个倒仰,这荣俊早就让刘英给宰了。还在王家只是想在沼气和农家肥上面少出一点银子,也没有要深究的意思。   来到砖厂时,李英又气又笑地看着张春。这是生怕别人不知道王家水稻地里的水草和浮萍是张春放的。砖厂大坑里面也长满了水草和浮萍,岸上一直到河边都铺上了草皮,生长得还挺旺盛。孙镜还揭开看了看,半尺厚的腐殖土都是成块状的,草皮明显是专门种植的。不过这也是一个好办法。   这张春是真下了本钱。   李家湾,现在的新民村整齐的住房,宽阔的道路,晚辈的公共设施。只能暗自叹气自己还是远远不如他。幸好搬走了,要不然还不知道会弄成什么样子。连百民巷的那帮人现在也不得不缩在利民农场里,和泥腿子们过一样的生活。   而且这新民镇还有汉口才有的自行车,大多是女人和年轻人骑着,风一样地往镇上跑。   这些人已经很少有辫子的了,大多都是很短的头发。一问才知道,张春两口子加上整个革命军、经常下乡的学生都是这种发饰,加上军装改的便服和学生装改的女式衣裙,这成了新国民的时髦装扮。   这些年轻人身上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女孩子们脸上也都是自信的笑容。活力,刘英感到了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活力。而不是外面被压抑,低头顺眉的暮气。   新民镇,已经多了几家厂子,只是厂子被树木严严实实地遮在后面,你看不清虚实。   街道很整齐,算上两旁下水道的盖板,已经比汉口的街道还要宽阔。街道两旁还有三米多的绿化带,然后才是人行道和各家的房屋。树是刚栽的,种类非常多。显然也是专门培养出来的,因为都一般大小。树下是绒绒的草皮。下水道里有哗哗地流水声。原来各家各户通上自来水。也正是水把小镇带活了,水把污垢带到处理厂,由那里过滤,一部分残渣进入沼气池发电,一部分进入处理厂进行净化。而电带来水,带来工厂,带来工人。张春把这种发展叫做循环。   居民的楼下一层多了很多商店,主要买一些镇上不生产的日用品,小吃店,洗发店,一些手工制品什么的。   另一侧的工厂楼房的第一层是销售产品的柜台,已经有一些产品在销售,但是不多,似乎还是试用品。   一个农贸市场正在修建。   两年时间,云龙镇变成了新民镇,完全变了一个样子,它在向轻工业小镇的方向发展。   刘英上船前往南张街时叹了口气道:“现在我相信你说的那句话,给你十年时间,还真的能办成你想办的事情。”   张春微笑着不回答。   沿河就看见公园里几个男男女女,年轻人坐在岸边看书。很用心的样子。   “农学院的学生还要到这里来?”刘英奇怪地问。   张春有些尴尬地说:“那是纺织厂、油脂厂、日化厂的研究员,厂子要么原料不足,棉花还是小苗呢,要么还没建好。我让他们每七天必须休息一天,不然都成书呆子了。事实上,你看,他们还是书呆子。”   “开工不足?为什么不收购棉花和棉籽。”   张春看了王家集乡长一眼说:“现在原料都在大户手中,别人卡我脖子呢。”   刘杰大笑:“就准你卡别人脖子,不准别人卡你脖子。有这么好的事情?”   南河,河上来往的上船很多,以至于和两边设置了航标。南河的河床经过了清理,航行颇为通畅。   南张街首先入眼的就是杨家客栈太白楼,罕见的四层建筑,飞檐斗拱,古色古香。与新民镇的简介风格不同。这里完全就是传统建筑的样式。整条街的风格都是一模一样。   云龙镇被焚毁后,太白楼放弃了新民镇,因为那里成了工业小镇,而南张街是商业小镇,这才是酒店客栈生存的土壤。再加上张春推荐,杨家就选了这里,非常显眼。杨家的土地已经卖给了张春,他们专门从事商业。   南张街的街道狭窄多了,不过一样整洁,沿河的小商贩已经消失,那里成了绿化带。有一些人在石桌石凳上纳凉。这里河边的杨柳就大多了,高大的垂垂杨柳,显得诗情画意。各种山货、米店,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五金小工具都在这里找得到。一家家商行林立,再往前就是码头,码头上停着一溜商船,一船船货物上上下下,十分繁忙。商铺的后面似乎是货场和仓库。上下的货物都是从里面用人工搬出来的。   南河上来往的商船比云龙河多多了。不过这些商船一般都不过桥。   南河桥古色古香的样子,一些骡马队正拉着用帆布盖好的货物,过桥沿着河畔的公路走向石女山方向。   刘英过了桥才找到码头下船。穿过南张南街,利济医院的规模扩大了两倍,因为这里还有两块牌子,新民医学分院和新民卫生基金会。街面上还有一排房子,是新民医药品公司,出售的主要是医用酒精,葡萄糖,生理盐水,金银花液,双黄连口服液,藿香正气水,医用纱布,医用棉球等等。   “怎么不是新民医院啊。”刘英奇怪地问。   “这是和温州利济医院合作办的,利济医院的陈葆善先生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院长顾文宽先生就是利济医学堂的学生,在利济医院当很多年的医生。所以得到了陈葆善先生的首肯。叫做利济医院。至于新民医学分院,是因为这里的医学理论应该算得上是中西医结合,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所以陈葆善先生建议使用新民医学分院的名字。”   “喔?看来你隐瞒的东西还真不少,你不仅对宋教仁先生隐瞒,还对我也隐瞒了。”   张春呵呵一笑:“医院的野心不小,但是我知道创立医学新风是多么难的事情。我们可能中西医都不相容,还是瞒着点好。”    第六十八章 资源问题    采石村建在石头山上,想掩盖也没有什么必要。只是看着幽深的大水塘,刘英惊讶地道:“你才几年,怎么就弄出这么大一个坑?你动用了多少人?”   “我没有用多少人,而是用的火药。比较先进的火药。”   “就是你用来做弹药的那种?”   “略微有些差距,这个更加安全些。”   刘杰凑了过来,低声说:“你有枪炮工厂?”   张春看了他一眼,笑道:“没有。你看见我的人有炮吗”   一帮人是在新民农学院里和学生们一起吃饭,所有的学生都很自然地喝张春和丽质打招呼,丝毫没有因为张春身边多出了几个人而诧异。这些学生同样的自信有活力。   张春带着刘英和学生们一起打饭,认真地排队,学生们没有人礼让,但是也没有人抢。张春和丽质还不时地和路过的学生打趣。场面温馨和自然。丽质的受欢迎程度要高于张春,她有很多女性崇拜者,张春在女学生的地位,可以忽略不计,和正常的老师同学差不多。   张春在学校里要比外面自在。还和王自力避开刘英,蹲在食堂门口说话,几个学生也围过去,居然相互换着菜吃,张春居然还很自然地接受了。   这种情况让刘英和刘杰的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几个人就在学堂门口讨论一些学术问题。末了大喇喇地都走了。王自力甚至连看都没看刘英一眼。   张春端着饭盒回来,丽质问:“怎么啦,又遇到麻烦。”   张春笑道:“他们发现利用池田理论的试验过程中,有一种细菌能够生存并发生作用。”   “准备怎么办?”丽质问。   “味精一定要提纯到味之素才有鲜味?那是化学家干的事情,小日本太狭隘。我让他们研究的是有鲜味的调料,你知道中国人的嘴巴刁,单纯只是味精不足以调味。所以我叫他们弄香菇味道的香菇味精,嘿嘿。”这个时候的张春更显得龌蹉与狡猾。   刘杰一口饭全部喷了出来,指着张春说不出话。孙镜也一脸古怪,孙镜是个看起来刻板,不动声色的人,让他变脸色也算不容易了。刘英笑着装作没看见,很斯文地吃自己的饭。   张春奇怪地看着刘杰问:“光锡老弟,不知道有什么指教啊。”   刘杰喘了一口气道:“你说的研制味之素的池田我认识,问题是你偷了别人的技术不说,还改头换面,理所当然。”   “我说,光锡老弟,我们只是用了他的理论,理论你懂吗?而且我们没有生产味之素,我们生产的是香菇味精,怎么就是偷了他的技术,他的提纯技术我们可是半点没有。”   刘杰看了一眼身边还在看西洋镜一样,茫然无知的王家集乡长:“算了,老王,我们认栽。别人日本人都敢忽悠。”   王乡长点头道:“张团长是文化人,只要他守信,帮助我弄好沼气池就好。还望刘团长给我做主。”   刘杰看了王乡长半天,欲言又止。颓然坐下来。挥了挥手:“给你做主,他要不善始善终,我带兵打他。”   张春不高兴地说:“我什么时候不守信了?”   刘杰就闷着头不说话。   王家集的人走了,郭华答应明天就带人过河,不过王家要保护他们的安全。因为很多都是女孩子。虽然郭华她们不怕,但是真有什么事,王家也不好交差。所以吃完饭就走了。   张春和丽质晚上都有课,刘英兴致勃勃地去听课了。孙镜陪着生闷气的刘铁到了太白楼,张春已经在那里安排了地方。   太白楼的服务完全是洋人风范。穿着蓝色制服的服务员说房间费张春已经派人付过了的时候,刘杰没有收回扔在柜台上的银元。   “当送你们小费,小费你们懂吗?”   服务员微笑道:“懂的。”不卑不亢地带着刘杰上楼。   刘杰气哼哼地喘着粗气。   进了房间关上门才对孙镜道:“你看看,连服务员都被张春教的鼻孔冲天了。”   孙镜笑道:“刘团长,你刚才对张团长很不满,为什么?”   刘杰给自己倒了一杯茶,一口灌了下去。   “我就是看不惯他欺负老实人。”   孙镜一脸茫然的样子问:“难道这中间除了强占土地,还有什么门道?”   “当然有,你在省城不明白这些。这沼气是农学院研究出来的新鲜玩意儿,说实话,挺管用的,老百姓都眼红。但是沼气池不是随便建的。王家有人为了自己建沼气池送了命,其实我跟你说老实话吧,你要是掉进沼气池里,肯定玩完。捞上来人脸都是紫的。不是钢筋水泥打起来的沼气池问题很多,漏水,漏气。他们说的农家肥都没人敢去捞。他们设计了一种能够捞农家肥的机器,可以用人工转,也可以用动力机。农家肥是捞不干净,但是他们说本来就不需要老干净,不然产气不行。他们还有专门的菌苗。放了这种菌苗的沼气池,沼气比不放的高多了。”   “这很好啊?”   “好个屁,不要钱啊,都是要钱的。”   “啊?要钱啊。”   “什么不要钱?钢材要钱,水泥要钱,机器要钱,菌种要钱,输出的管道要钱,沼气灶要钱。去帮忙的技术员也是要给钱的。”   李明毅想了想,忍不住笑了:“只要他不黑心乱收钱,还是值得的。”   刘铁苦笑道:“钱他倒是没乱收,但是你没看见他派出去的是什么人,那个女镇长可不是好惹的,她的父亲可是一个大商人,现在在南张街开一家商行,专门为张春倒腾矿产过来,除了铜铁不倒腾,什么都搞。这个女镇长可是个女权主义者,弄得新民镇以前富户家的媳妇全部造反了,现在都在纺织厂上工呢。这个女人过去一趟两趟没事,时间长了。王家的姑娘媳妇恐怕就是个麻烦。”   不谈李明毅的惊讶。   刘英在农学所的学术厅继续听张春的“谬论”。因为他认为张春的理论已经脱离正常范畴了。   “......资源的调控,还要包括人力资源。这个我已经跟你们讲过很多次了,优生优育就是办法。我们的人不要多,但是要养得活,要养好了。要像守备团的战士一样健壮,像你们一样聪明。世界上还有我们的对手吗?   这是我们下属的几个村子的人口出生和死亡的图标,这中间计算了出生率,死亡率。两项相减就是自然生长率。   从这里我们看到,我们的人太能生了,这还是我们进行了宣传,分发了避孕药的结果。   得益于我们生活变好了,利济医院的尽心尽力,人口死亡率,这十年都很低,我们的人均寿命,每年都在增加,因为就没死几个人。这人活得越久,学习的时间越长,人老成精。徐校长就是这样的例子。   不要笑,这也是资源,是财富。   我们的人口出生率,每年都在百分之二十四到三十八之间,这几年在增高,因为当年的孩子都结婚了。总算大家都听话,十八岁有些二十多岁才结婚。光是学校,原来军营就变成了你们的住宅楼。   这是好事。算起来农学院的人口出生率低了一点,只有百分之五六的样子,学院里的生育高峰期总会到来的。而且挡不住村子里面的人会生啊。   人口出生率高,人口死亡率很低。结果就是人口净增长。我们的新民小学和雁门口小学现在有五千多个孩子。用不了三年,就算我们不接受外面的人,人口就要翻番。   要粮食,要土地,要住房。我们现在平均每户五个人,每户二十亩土地,人均四亩。幸亏农学院的水稻所的小子们争气。水稻亩产,从一百七十斤,到了六百四十斤,非常不错的数字。但是水稻所的人告诉我,目前水稻本身的潜力已经挖干净了,要提高,只有杂交一种办法。但是他们搞了这么多年,效果不是很好。理想状态下,我们的亩产能够达到八百斤,我算的数字算是极高的了,因为越往后,增加的难度越大,我们可能需要用十年,甚至更加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粮食产量增加是个定数。加上林业和养殖业所综合产生的粮食也不是可以无限增长的。   然而人口不是,每年的基数都在扩大,即使是相同的人口增长率,出生人口都会迅速增加。   想想十年,二十年以后,我们的村民,还有多少人均土地?   不要害怕,就是几分地。   我们知道人类生存是要消耗资源的,就目前来讲,军马场,虎头山林场是我们的资源储备。   说起这个,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刘英,刘议员,他是来向我兴师问罪来的。因为我把虎头山给抢了。   但是大家可以算一算,我们能够支撑多少年?   我们能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些什么?   这是我们应该想到的问题。好了,我的讲课完毕,林业,农业,牧业,渔业,还有矿产等等小组要把掌握的资料,数据,各类资源可能的增长率,都要进行计算。最后汇总形成论文,我给你们发奖。因为这关系我们子孙万代。不清楚地就去调查,进行系统调查。”    第六十九章 人口与强国    张春走下来时,刘英笑道:“真有你说的这么可怕?你这里情况特殊,人口增长率高一点。但是全国的人口增长率很低。很多地方都荒无人烟了。”   张春笑道:“你们革命党的理想是什么?不是国富民强?”   “那当然是。”刘英正色道。   “现在的人口增长率很低,不是出生率低,而是非正常死亡率高,孩子刚出生就死了,孩子活不过十岁的比比皆是,战争,瘟疫,疾病。五十多岁算是高龄,人生六十古来稀。但是你想过没有,这些是我们要改变的呀,国富民强是我们的理想啊。到了那个时候,活个七八十岁没有问题。徐校长你等一下。”张春把从身边低头沉思着走过的徐振鹏喊住了。   “王仁彬先生回来了没有。”张春问。   “还没有。”   “徐校长今年四十八岁了,您看虽然我一直笑他是我们年纪最大的人,您看他的身体,活个七八十岁没问题。”张春笑着对刘英说。   徐振鹏摇头道:“怕是不行,早年的毛病现在就开始犯了,好在这几年生活好,不然还不知道能活多久。”   张春叹了口气:“听说陈葆善先生病了,怕是不起,好像也不过五十多岁。”   徐振鹏没说话。   “老人,是我们的财富,知识积累的越多,留给子孙后代的财富也越多,因为见多识广。人口问题我以前提过,但是我也和光铭兄一样抱着撑过建国与和平时期再说的想法。毕竟战乱是要死人的。但是我不能这么没人性,我怎么也不能够让孩子们早早地死去。你知道我八岁,我失去了一切,如果不是身边这些同样只有七八岁十来岁的伙伴,我就是河边大坟里的一捧土。徐校长在我面前提出人口问题时,我想到的是,我要把每个孩子都培养好,让他们健康快乐地长大。我个人在孩子们身上投入很多,全部收入都在他们身上。这花了多少钱,我不好跟你明说,但是相当大的一个数字,老百姓养不起。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人口减少,优生优育,让每个孩子都成才。至少在我的辖区范围,人口控制势在必行。”   刘英沉默了良久才说:“想不到建国后也会这么难,我们似乎想得太简单了。”   “破坏一个旧世界容易,建设一个新世界很难。我以前就跟你说过,你们做的是破坏,而我做的是如何建设,所以我的想法和看法和你们不一样,很正常。”张春笑了。   “希望刘议员在参议会把这个问题提个议案。”徐振鹏插了一句。   张春笑道:“现在提不合时宜,也不管用。等他们搞定袁世凯再说吧。”   “这是怎么说?”徐振鹏专心学校建设,对外面的变局不是很了解。   张春看着刘英笑。   刘英也拱手道:“还请解惑。”   “光铭兄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宋教仁先生主张内阁制,黄兴将军准备扩大同盟会,两者都准备筹建新党派,你们共进会为什么不参加?”   “宋先生打算与袁世凯共建内阁,孙先生是不同意的,孙先生主张同盟会成为一个秘密反对党,继续革命。宋先生和黄先生准备让党派光明正大地参加竞选。两者总会分裂。我们何苦去凑这个热闹?”   张春笑道:“恐怕还不仅是如此吧,共进会出生不好,人家瞧不起。共进会也不是铁板一块,如光铭兄这样的人,怕还是少数。”   刘英叹了口气,沉默不语。共进会是由江湖帮会组建,虽然建国除了大力,但是却还是不受待见。可以共患难,但是不能共享福,分裂比同盟会还要早。   “这几年到处都不安定,连流民也流不远。戊戌年,流匪作乱,光铭兄一定记得。那是流民吗?一个个骨瘦如柴,连稍微吃饱饭的孩子都打不过。光铭兄带着部队从湖北打到河南,见到的恐怕更加多。说实话,我这里的孩子经过了十多年的温养,连个头都比光锡老弟手里的士兵高。不拿武器,我的学生都能把光锡老弟的老巢给端了。这是我们要的国家吗?先不说控制人口,但是优生优育是没错的。”   “优生优育肯定会牵制父母的精力和钱财,能够做到控制人口的作用。”徐振鹏点头笑道:“以前很多家庭生七八个十来个孩子,孩子是用来卖给富户人家的,因为大多养不大,所以继续生。”   “湖北河南地面上,这样的很普遍,很多城镇都有专门贩卖孩子的集市,看着被卖的孩子眼巴巴的眼神,确实不好受。”刘英叹了口气。   八月,仙女的发电厂、炼钢厂和铸造厂最后一次改造完成。其实张春只是要求尽量做到先进和减少污染。但是所有参加的工人和学生后很努力。精工所首先不是生产,而是利用大型铸造件进行设备改造,直到建成他们认为符合要求的铸造车间才罢休,老铸造车间都拆了三次,发电厂也拆了两次,很多人都认为这些人疯了。   建成的铸造厂的规模不是很大,刚好都制造飞控所所提出的大型火箭弹弹体的程度,稍微有一点富余量。不过整个流程颇为先进。他们从还在冶炼所的时候就喜欢热剪切,热锻压。因为他们烧制玻璃的时候都是趁热操作,这是工艺习惯使然。其中热锻压好处非常多,可以对锻造件做各种处理。精工所的人乐此不疲。   足够大的毛胚出来,就开始运到精工所加工成符合要求的零件,运回仙女组建大型的机床。这些人因为制造狙击枪时的高精密的要求被继承得很好,所以对于制造出来的零件检验几乎苛刻。   符合要求的水压机占了一个大厂房,还有配套的一系列的设备。然后是各种加工机具。一个流水线就出来了。只不过还不是完整的,具有实验性质。   另一条生产线是民机所弄得,他们要生产内燃发动机。化工作正在全力研制煤油工业化方案。   这两条生产线都还在处于各种工器具的零件加工阶段。不过民用生产线快一些,生产空气压缩机和大型发电机的关键零件已经足够了。发电厂的两次改建都是因为它们的功劳。   断崖铜铁厂因为环境要求,在胆水炼铜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湿法炼铜。使污染物处于可控状态。微生物所正在研究在湿法炼铜环境下生活的微生物到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不过仙女的冶炼厂还是火法冶炼。只是把湿法冶金和微生物研究用在了回收实验工序上。   铜丝车间最先投产,因为不管是雁门口镇还是新民镇,还是仙女,电线电缆是必需品。   雁门口,水泥厂总算扩建了。因为不扩建应付不了仙女的需求。发电厂的副产品就是粉煤灰,现在成了一个制砖厂,需要足够的水泥。环境所对这项工艺非常满意。水泥厂也不是简单的水泥厂,还被化工组要求生产一些化工原料,   雁门口还有一个为电线配套的橡胶厂。只是原材料太贵了,工艺被环境所诟病,处于闲置的状态。那里化工所正在研究能够用自己生产的树脂来替代进口的橡胶。   大型的空气压缩机和高压储气罐的出现,让养殖场开始全力运转,张霖越的这个大电厂基本奠定了雁门口的经济格局。   雁门口的淀粉厂,罐头加工厂,玻璃厂已经开始生产。特别是淀粉厂加工剩下的麸皮成了养殖场的饲料。那是好几个村镇的小麦都集中在这里加工。仓库都是一排排的。    第七十章 蔡元培    仙女的工厂投产后,徐振鹏就提议可以制造大炮。他忘不了大炮和巨舰。   不过他被张春和军工所的人说服了,整个军工体系也就完全放弃了大炮。   煤油出现后,飞控所想研制一种用煤油的涡轮发动机,像火箭弹一样直接推进飞机。只是飞行控制有点难,他们在大型火箭弹上进行试验,主要了解火箭弹附加的飞翼如果能够活动,是不是可以改变火箭弹的走向。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   为了实现这个功能。飞控所已经分成了两部分,一个是分控组,就是研究火箭飞行控制。一个是动力组,是研究发动机的。同时,飞行控制也有分家的趋势,因为一部分要研究气流对于导弹飞行的影响以及飞机获取升力的原理。一部分要搞一种液压的系统,因为火箭弹飞行的速度非常快,想活动不容易,只有通过液压系统才能够实现。用涡轮喷气作为动力的飞机肯定也是如此。   军工所新成立了电控所,目前只是仿制电报和电话和电厂变电设备。这方面张春实在不能给什么指导。不过因为前期的仿制让军工所的人有了一些经验,还是能够上手。张春已经给宋教仁写信,看能不能弄到这方面的教材。   八月底,中国飞行第一人冯如驾驶飞机表演时飞机失事。   张春又给宋教仁去信说是否能够从冯如的机械制造厂弄两个懂得飞机制造原理的人过来。   九月,新民小学开学,新民农学院和医学分院同时招考学生。   正在办公室忙碌的张春,见郭华带着一个短发,有着胡子,带着眼镜,穿着长袍的中年人进来,静雅却颇有气度。   张春连忙拉着丽质站起来迎接,脑袋里拼命想着这个人应该不是平凡人,是谁呢?   郭华颇为兴奋:“这位是蔡元培蔡总长,特地来看看新民小学的开学情况。”   张春大吃一惊,怎么把这位大佛给惊动了。连忙拉着丽质行礼:“想不到蔡总长能光临鄙校,是在是诚惶诚恐。”   丽质是第一次见到张春这么在乎一个人,也行礼道:“丽质见过蔡总长。”   蔡元培把两个人扶了一下:“我已经不是总长了,这次过来是承宋教仁先生和黄总长的委托,过来送些资料。”   张春恍然大悟,这肯定是蔡元培自己辞职,宋教仁和黄兴都不敢说让蔡元培来新民小学任职,连当江汉大学的校长也不敢提,只是委托送资料这个由头把这位大神送过来,留不留得住就看张春自己了。   说着话,就见徐振鹏在门口敲了一下门。   这也是第一次,因为徐振鹏每次进门都是直接走进来的。   蔡元培倒是大方地笑了:“这位徐校长,应该是书籍和资料收到了。这是小意思,不用专门来一趟。”   张春也笑了:“竟然来了,就过来一起坐,蔡先生是学问大家,也好讨教办学的经验。”   徐振鹏松了口气,笑嘻嘻地进来道:“蔡先生见笑了,徐振鹏一介武夫,对先生大名,是如雷贯耳,所以失态了。”   张春介绍道:“这位是徐振鹏,广东香山县人,孙先生的同乡。父亲徐德广,在福建船政局习机器。徐校长是第三批留美学生,“定远”舰鱼雷大副,甲午海战授副将衔,北洋战败,陈文检讨失利原因,后遭解散闲置。现在在我这个小地方任校长,实在是受委屈了,而且专业也不对口。”   蔡元培笑道:“久仰久仰,徐校长能把一间乡间私学办到现在这种程度,颇为难得。”   徐振鹏连忙拱手道:“这是张春张大人的功劳,在下不敢居功。”   蔡元培一笑,问:“进学校就看见石壁上写着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八个大字,有金戈之气,是张大人的首笔?”   张春笑道:“是内人的手笔,张某和内人颇喜欢军事,所以略有涉及。”   “喔?”蔡元培惊讶地站起来看着丽质道:”想不到如此豪劲之笔,居然出自女子之手,失敬失敬。”   丽质站在张春的傍边微微弯了一下腰:“一时兴起,涂鸦而已。”   徐振鹏笑道:“张大人所言,夫人执笔,这是新民学员的校训。”   蔡元培坐下长叹了一口气:“可惜举国上下,多半都是空谈之人。”   张春也叹了口气:“可惜实干之人,结局都不大好而已。冯如殉职是一个,黄兴先生是一个,宋教仁先生也可以算一个,只可惜多半难以成事。江苏陈葆善,利济医学堂,开办以来,亏损千金,依然勉力维持,至死不渝。也许被先生延请的周树人也是一个。举国上下,也不全是空谈之人,只是实干之人不能出头而已。”   张春见蔡元培沉默,就笑道:“蔡先生,我这个学堂,颇有些不同。虽然是以农学院为主,但是工科、商科和医科也还是有些特色。不知道有没有兴趣去听一下。”   蔡元培站起来道:“不胜荣幸。”   张春就和丽质带着蔡元培走出办公室,徐振鹏跟在后面。   “新民农学院采用的军事教育的体系,学校是全封闭的,学生学习时间比较长,注重实习。所以很多学生都在农村和工厂做调查工作。留在学校学习的约是三分之一。新民小学也是这样。所以我们的小学只有三年,高小两年,必须要学习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中学已经分出去了,中学开始分科,分成农工商政医,最近还分了兵科。”   “你们中学就分科?”   “是的,我们的学生接触实践比较早。中学只有两年,不过徐校长已经提议三年,因为孩子们还太小了。分科主要是要看学生对那些专业感兴趣。”   “大学还分了专业?”   “是的,大学是三年。农学分为: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学。其它的各科类似。大学的学生已经都在个研究所里从事学习,不过可以在本科里随意听课。毕业时选择去地方工作,或者进研究所。农科我们比较好的有育种所,环境所,微生物所。研究所里面有若干和小组。其它的学科类似。工科我们比较好的有化工所,精工所。商科我们有财政所和金融所。政科由于人才需求量太大,只有一个干部速成班。医科是很大的一个体系,我们有医学分院。”   “难怪渔父兄说你这里是全国最先进的大学,为什么张大人要把它隐藏起来。”   “这和我们的教育思想和体系有关。说实话,我们不太认同孙先生的做法,只是倾向于孙先生而已。徐校长,今天是有几个学术厅在用?”   徐振鹏道:“都在用,比较新颖的是金融所的黄丽玲。”   商科的学术厅在二楼北楼东角,学术厅的门开着,可以自由进入,下面坐着六十多个学生,有些自由十二三岁的样子,有些已经二十七八岁了。   张春进去的时候,也是轻手轻脚的。听课的同学们只是回过头点点头。   讲课的是一个十**岁,脸圆圆的,一笑两个酒窝,略有些富态的女孩子。不过脸色晒得有些黑,这些的每个学生的脸色都是这种颜色,除了张春和丽质。   不过这些孩子都很健康,身上充满了活力,很有纪律性。   黄丽玲不是一个人演讲,她还有一个女助手帮忙换图表。她们身上穿着蓝色的制服,很简洁,大方而得体。   黄丽玲讲的是银子在各行业的流动规律,名字叫《金融与经济的关系》,见到张春几个人进来,女助手过来发了印好的论文。下面有意见栏。    第七十一章 行知合一    学术厅给听讲者准备了一个排排连在一起的课桌,课桌下面有装资料的空格。桌面上提供了削好的铅笔。   见张春、丽质、徐振鹏很认真地在论文前面的阅读人栏里填了名字。蔡元培也很潇洒地签了名。   论文已经讲了一小段了。见来了新人。黄丽玲很有礼貌地说:“现在给这几位先生一点时间,大家可以提问题。”   蔡元培对上面的内容完全不熟悉,但是大量的图表代表了这个作者下了很大的功夫。不过里面的论述吸引了蔡元培。讲诉的正是合作银行将银子发还集体农庄后,集体农庄利用这笔资金进行小麦加工产业投资的事例。这其中涉及到的行业居然有三十多种之多,每一个行业在这个投资过程中都发生了资金的流动,带动的总资金流动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由此获利的人群数字同样庞大。   下面的人很多都举着手。女助手就随意点举着手的人发问。   问题问得最多的是散户与集体农庄的资金流通呈现的不同方式,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对外利用的资金所产生的波动,是否会加大资金管控力度。是否会影响物价,是否会对资本购买力产生影响。   黄丽玲回答的很保守,大多数回答都是做一个预测,然后会继续收集相关证据。   张春也问了一个问题,他问的是如果合作银行有足够的能力,在外来资金冲击本地市场的时候,合作银行能够采取什么样的办法。   黄丽玲显然没有想到这个问题,皱着眉头想了一下。才说:“我们现在没有能力对抗外来的资本,能做的是尽量收缩资本,利用外来资本。至于我们有没有能力,要看我们能不能把控外来资本的准入关。去年曾经与外来粮商进行了一场小麦战争,结果是我们获胜。不过资本运作比小麦运作难度要大。我不能判断我有多大的能力,所以很难想象采取如粮食战争那样的举动。”   张春笑了:“你是正确的。有多大的能力办多大的事情。”   走出学术厅时,张春向黄丽玲介绍了蔡元培,黄丽玲只是很有礼貌地弯腰鞠躬问好。说欢迎提意见。   蔡元培笑道:“提意见不敢,这方面你是专家,可能整个国家都没有几个人在做这项研究,国外据我所知也没有。”   黄丽玲笑着说:“他们还是研究的,不过方向不同,他们研究怎么从中获利。我们研究怎么样培育经济。”   张春大笑:“说得好,你已经接触到了实质。”   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走过来问:“黄姐姐,你说你们都不能对抗外来资本,南张村的那些散户怎么抵抗得了?”   黄丽玲在那个孩子的脑门上弹了一下,笑道:“还不算笨,你想想以前,为什么地主家里有地,而你家里什么也没有。”   说着就告辞走了。   那个孩子捂着头看着张春:“先生,她弹我。”   张春笑着替他揉了揉说:“你该弹,回去想想姐姐的话。或者你去图书馆去找一本郭华姐姐写的《自由的谬论》。”   张春身后的郭华笑嘻嘻地说:“不准看,想明白了再看。”   孩子走后。   蔡元培皱着眉头说:“怎么这还牵涉到了自由学说?”   郭华笑道:“自由学说,其实是用来掩盖兼并和剥削的。对,剥削。土地兼并,张大人写了一本《农村问题》,从宋以来的保甲制度就是自由和民主的制度,最后变成了土地兼并的工具。自由就是崇尚人吃人,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米就什么都没得吃。而金融的兼并,今天黄丽玲已经涉及到了,但是没有深入。因为还没有到那个时候。但是南张村的村民手里只有几十两银子,我都能轻松将他们挤垮。”   “自由和民主是错的?”蔡元培摘下了眼镜。   郭华的神情比较激动。   张春怕引起蔡元培的方案,打断了她的话语,笑道:“蔡先生,即便是从人性上来说,也不完全正确。因为人性是善恶均在。没有绝对的民主自由,自由相对的。”   郭华点头道:“蔡先生,我知道您非常博学。但是只要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其中有很多问题。图书馆里有很多讲义和论文都涉及到了这一点。张大人讲诉的最透彻。”   蔡元培犹豫了一下说:“那么,张大人,我还要打扰阁下几天。”   张春点头道:“没关系,您就住在学院里面。不过我想您是否能够考虑给我们的学生讲几堂课,这里的学术厅都是开放的。”   蔡元培摇摇头:“你们的理论让我很混乱,我需要好好考虑一下才行。我不怀疑你们的正确性,因为那位黄小姐写得很清楚,但是我要想想为什么会这样。”   张春苦笑道:“这也是为什么我没有为学院进行宣传的原因。我需要保护我的学生。”   蔡元培就住在学校的招待所里。这栋三层教职楼一直到现在位置也只住了四家人。   二楼是王自立一家和刘光利一家。一楼住的是徐振鹏一家和王仁彬一家。胡登平夫妇住在图书馆里。其它人住在外面的教职楼和宿舍楼里,包括一些新晋升的讲师。   王自立总算有了一个儿子,因为两个人都接触的是有毒物质。孩子实际上是徐振鹏的太太和王琳娜养着。因为这两家的孩子们住小学的住小学,住宿舍的住宿舍,没事很少回家。   王仁彬常年不在家,仿佛要在有生之年把事情做完一样。好在有了一帮学生帮他,身体还撑得住。这让王琳娜放心地当自己的老师。   因为蔡元培的到来。张春特意请了学校的老师们到新苑一起吃饭。   气氛很轻松,就像一家人一样随意说着话,没有人看重谁的身份。只是王自立三句话不离本行,和周欣两个人满脑子都是实验室。这两个人已经不能算正常人,这种人能够在外面社会上生存?恐怕会比当年的王仁彬饿得还要惨。比较活络的反而是胡登平两口子,兰慧芳的书卷气越来越重,她本来就有大家气质,所以表现格外人人瞩目。   王自立满不在乎:“我考虑那么多干什么,我搞好我的研究就行,剩下的归你管。”   周欣还在傍边点头。   王自立是挂着名的副校长,也是这样。张春只好叹着气。弄得蔡元培满怀同情地看着他。   第二天,蔡元培是被学校外面的口哨声惊醒的。   走出学校时,除了几十个打扫的学生,学校里没有人。而天才刚蒙蒙亮。教学楼里的楼道灯被学生一个个关掉。   走下楼,除了南门。   就看见两千多学生正在列队,统一的白色服装。   带队的是一个军官,全服武装。   学生们整队的时候,两个白色的人影很快地跑了回来,速度很快。跑过蔡元培身边时还拍了他一下肩膀:“早啊。”   这是张春夫妇从新苑过来上班。两个人直接跑进学校上了三楼。   这时两千多学生启动了。他们沿着一条大路奔跑,很快就消失在晨雾之中。   蔡元培一直看学生们跑了三圈,看跑的时间,距离肯定不短。   跑完三圈的学生有快有慢。不过都是直接跑回住的地方,洗完澡,换了各式各样的衣服走到一楼的食堂。   柳慧是后来慢慢走来的,看上去不紧不慢。但是蔡元培是半点也不知道她是个盲人,也没人提醒他。   张春夫妇换了常服出来,柳慧还帮丽质整理衣袖。三个人身上都带着青草树木的气息,让人觉得很舒服。   张春拉着蔡元培说不到学校吃早餐,到太白楼去,那里的早点可是一流。   四个人穿过校园时,张春给蔡元培介绍了路边的杂交水稻田。这里已经有了三十多种水稻种,南张乡一带种植的是中粘性大米,产量最高,对水肥要求也很高。只要水肥跟得上,亩产六百多斤。试验田里能够达到八百斤。不过一般都是两种水稻相隔种植,可以让稻种不退化。但是单独种植,三四年产量就要降低。其它的几个地方还有一些组合,但是都没有这里的好。   “这些都是学生们种出来?”蔡元培看着这一千多亩水稻地问。   “是啊,他们不种谁种?他们最懂得其中的奥妙。”   蔡元培叹了口气:“这才叫行知合一,国外也没有这样做的。”   张春笑道:“他们培养的都是贵族,我培养的就是农民和农业科学家。当然不懂。”   “张大人很瞧不起西方教育啊。”蔡元培问。   “是啊,他们那叫精英教育,就是孤立在人群之外的教育,我这个叫群众教育,教育的就是群众。哈哈。”张春开着玩笑。    第七十二章 挽留    虽然天色还早,南张街有了一些人走动。   “琴婶,云婶好,”张春和打扫街道的两个女人打着招呼,她们穿着特殊的制服,袖子上戴着有一条黄道道的袖箍,见张春身边有客人,没有当面打趣张春两口子。不过走过去后,还是喊了一句:“什么时候我们抱大孙子啊”。   一帮清洁女工就嘻嘻哈哈地笑。   “还有几年。”张春大方地回答。   丽质脸红着:“知道她们没好话。”   远远地一群女学生跑过来,冲张春和丽质挥挥手,跑向了医院。   丽质突然对着一个小巷子口喊了一声:“今天有客人,一边玩去。”   小巷子里一群人哄笑着跑了,都是一帮十五六岁的半大小子。   张春笑道:“是军事分院的一帮小子,准备偷袭我们呢。”   “你们还有军事分院?”   “有的,说实话,学校需要保护,您感兴趣我可以带您看看。我也不隐瞒什么,我很想留住您,徐校长总归是个军人,他一直想着到军事分院去。王自立院长您也看到了,两口子都是研究狂。王仁彬常年在野外和矿上。我手上综合性的人才还有袁芳,现在是小学校长,走不开。顾明倒是可以当学院校长的,但是他是守备团副团长,您知道,我实际上很少管守备团的事情。还有一个周荣,您可能不知道,他以前是同盟会的会员,非常不错,不过他也是守备团的参谋长。我需要有一个能够总领校务的人,条件适合的时候,把这里升级为综合性大学。”   蔡元培笑道:“我的身份在这里,就意味着你的学校再也藏不住了。”   张春笑道:“这个我一会儿再谈,太白楼到了。”   太白楼的一楼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客房部,一部分就是这个小餐厅。   来这里吃早点的几乎都是年轻人,穿着白色的运动装。   张春在一个角落里刚坐下,这帮家伙就有人想凑过来。被春丫一瞪,知道有事情,奇怪地看了一眼那个穿着长衫的中年人一眼,避开了。   张春点了豆浆包子后就把菜单给了蔡元培,里面的小吃有十多样,不过蔡元培就加了油条和鸡蛋,点了一份。   期间,丽质还走出去驱赶在墙角和屋顶偷听的人。一个个嘻嘻哈哈地离开了。不过他们没有走远,而是在维持这里的持续。餐厅里的人也在这样做。实际上,半个太白楼已经封闭了。   蔡元培也被气氛弄得紧张了起来。   张春见春丫回来,才开口道:“您认为同盟会和袁世凯结局会怎样。”   “孙先生很想完成国家的铁路建设。”蔡元培没有正面回答。   “我知道,袁世凯肯定会让黄兴协助。孙先生想办实事时间好事。但是情况不会那么简单。因为有了孙先生的低头,明年一开年。袁世凯就会有动作。他想当皇帝,现在当不成也会为以后铺路。”   “这个我们很清楚,我也是因为这样而辞职的。”   “孙先生妥协,是因为力量不够,他还在找更加厉害的外援,也许会是俄国,也许会是社会主义。毕竟三民主义和社会主义有一定的共同性.孙先生的这种做法是对国内同志的不信任。黄先生和宋先生肯定会把同盟会扩建,可能会组建一个国民党。”   蔡元培看着这个年轻人,被他缜密的逻辑思维震惊了。   张春用筷子点了一下茶水在桌子上画出几大势力。   “国民党会在明年大选中胜利,而且会是压倒性的胜利,因为它联合了很多国内小党派,要用自己的力量争取国家独立。敢做这件事情的只有宋教仁宋先生。但是宋先生有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他没有武装力量,他想依靠内阁制,既想依靠袁世凯,又要逼迫袁世凯放弃总统制。他会成功吗?不会,连共进会的很多会员都看出了这一点。所以就有第三股力量,就是拥有兵权的人会反袁。反袁联盟肯定会找孙先生,但是联盟会失败,因为孙先生根本不愿意,也没有任何准备。不过反袁战争不会结束。”   张春笑着总结:“这是现实的必然性,不可逆转。袁世凯注定会失败,因为北洋里面也分为很多派别,甚至还有保皇派, 本页阅读完毕,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75 医用酒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