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大腹皮白芷川芎白芷机壳益母草有什么作用

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赵东奇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杏林医话汇编
当归芍药散临床新用(转载)
当归芍药散是仲景为“妇人腹痛”而设。由当归、芍药、川芎、茯苓、白术、泽泻组成,有养血柔肝、健脾化湿的功效。笔者以此方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直肠术后综合症,难治性腹水、甲状腺腺瘤囊性变等,收获显著,现举例介绍如下。1、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孙××,女,25岁,农民,日初诊。患者起病于产后与丈夫争吵后,左侧头部疼痛,胁胀,不欲饮食,就诊于本市某医院神经科,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治疗后症状缓解,自觉恢复不理想而来诊,诉近半年来,每至劳累后,头痛加剧,并成驳动性疼痛,有时在半小时左右达高峰,此时伴有面色苍白,食少纳呆,颜面浮肿,BP14.7/10.4KPa,血、尿、脑电图、CT检查均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证系气血亏虚,肝郁脾虚,瘀血内结,络脉不通。治宜养血疏肝,健脾化湿,化瘀通络。拟当归芍药散加减。处方:当归10克、赤白芍各15克、川芎20克、茯苓10克、白术15克、泽泻10克、全蝎3只、郁金15克、龙胆草6克、甘草6克、珍珠母30克、水蛭10克。服药10剂。复诊:服药后,疼痛明显减少,面浮消退,饮食渐增:守原方加黄芪15克,继服10剂,并嘱加强头部按摩活动,诸症皆除而痊愈。按:偏头痛,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血管神经性头痛。本案为患者产后失血,气血已亏,又复肝郁气滞,肝脾不和,加之紧张劳累,气血无以填养,久则气滞血瘀,络脉不通而致。方中主药当归、白芍既济阴亏损之本,又能柔肝止痛而治标;当归、川芎养血活血,通络止痛, 《兰室秘藏·头痛门》曰: “血虚头痛,当归、川芎为主。”又称活血散; 龙胆草, 泽泻清降肝胆之火热。使上扰之火从小便而出;茯苓、白术健脾化湿;郁金、水蛭行气活血,化瘀通络;赤芍清肝凉血;全蝎祛风止痉;珍珠母平肝潜阳,甘草缓急和中。2、腹痛(直肠术后综合症)李××,女,52岁。日初诊。患者腹痛3天,阵发性加剧,拌头晕。半年前曾作直肠手术,术后3个月,腹胀痛频发,经医院多次检查诊为直肠术后综合症,服中西药罔效。3天来腹胀痛加剧,来我院诊治。症见消瘦,面色咣白,神疲纳差,头晕,手足麻木,大便稀薄,舌质淡润,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辩为气血不足,肝脾不和,气机失调。拟柔肝养血,健脾化湿。方用当归芍药散加减。处方:白芍50克、白术20克、茯苓10克、炒当归10克、川芎10克、泽泻6克、黄芪15克、桂枝20克、甘草10克、淮山药30克、木香10克、红藤30克,10剂,水煎,分2次服。20日复诊,腹痛消失,大便转实,精神好转,四肢麻木减少,续进前方15剂,后以归芍六君子汤加减调理善后,至今未见复发。按:患者由于直肠切除术后,精神一直紧张,导致肝气郁结不舒,影响脾胃运化失调,又因手术后,气虚血少,筋脉失养。日久郁结不畅,气机失调,积聚不通,则腹痛。方中白术-甘草柔肝止痛;当归、川芎、红藤养血活血通络;黄芪、淮山药补气健脾;木香疏中焦之气滞。药证相宜,疗效显著。3、臌胀(难治性腹水)肖××,男,58岁,农民。日初诊。患者乙肝多年,腹水3月,曾在市某医院消化科诊断为:“难治性腹水”。经治疗效果不佳。诊时腹胀纳差,尿少,便溏不爽,面色黧黑,形体消瘦,腹大如鼓,肝掌,腹壁静脉显露, 叩之有移动性浊音, 舌淡紫黯, 苔薄腻, 脉弦细。ALT 866.84nm01.S - 1L(赖氏法), AST 1133.56nm 01.S-1A/G0.78:1。B超示肝右肋下2.2cm, 剑突下5.6cm,侧卧腹水5.5cm。辩为肝脾不和,气血凝滞,水液停聚,拟当归芍药散加减。处方:当归20克、赤芍15克、茯苓皮40克、白术15克、泽泻30克、川芎10克、大腹皮30克、海藻40克、必甲15克、益母草30克、枳壳10克、泽兰15克。服药2月腹水基本消退。A/G0.9:1,ATC正常,AST750.15nm0.1S-1/L。后继用此方加山药、莪术、泽兰、益母草服药3月,复查肝功能基本正常,腹水完全消退。又调治3月而能参加轻便劳动。按:难治性腹水症,属中医学臌胀范畴。本症是因情志,肝失条达,气机不畅,导致脉络瘀阻;肝郁乘脾,脾失健运,引起水湿内停,而形此病。仲景曰:“血不利则为水”。以当归、赤芍、川芎、必甲、海藻、泽兰、益母草化瘀利水;白术、茯苓皮、大腹皮、泽泻健脾利水,枳壳行气,使气行则血行,肝气疏泄有度,腹水自退。本方特点忌用大队破血祛瘀类药重剂攻伐,因为不但欲速不达,反致藏血,统血之脏受害,脉络易破裂,迫血妄行,而见出血之危害。4、瘿瘤(甲状腺腺瘤囊性变)张××,女,38岁,干部。日初诊。患者于2月前始觉吞咽时如有物阻,又发现左颈前有一包块,曾到其他医院就诊,服中药1月半,症状无明显缓解,且发现包块渐增大。来诊时,症见胸闷,纳呆,大便溏,舌淡有齿印,苔薄白,脉弦细。检查甲状腺功能与血清甲状腺激素均正常,甲状腺B超示甲状腺腺瘤,约1cm×1cm大小, 同位素扫描提示为甲状腺冷结节,检查左侧可扪及约2cm×1.5cm大小包块,质中等,可随吞咽移动。辩证为肝郁脾虚,气滞血瘀,疾凝成瘿,治以柔肝健脾,化痰理气,活血散结。方用当归芍药散加减。处方: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白术20克、茯苓20克、泽泻20克、山甲15克、夏枯草15克、半夏15克、郁金20克、猫爪草20克、象贝10克、莪术15克,每天1剂,分早晚2次服。10剂后自觉症状缓和,继服50剂后肿块消失。按:甲状腺腺瘤囊性变属中医中的肉瘿范畴。症由于长期忿郁,气机郁滞,津液输布失调,气滞痰凝,壅结颈前,日久使血液运行不畅,血脉瘀滞所致,一般认为脾虚肝郁、痰凝、血瘀为本病的病机。方中当归养血活血,为血中之润剂;川芎活血行气,为血中之气药;白术、茯苓、姜半夏健脾化痰,消生痰之源。赤芍、莪术、象贝行血散结;山甲、猫爪草、夏枯草软其坚,消其瘢,郁金疏肝理气。全方只要辩证明确,用药得当,则疗效确切。5、治眩晕。李某某,女,50岁,日初诊。患者胸腹满闷,左胁隐痛,嗳气时作,伴下肢水肿3年,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昨日因家事失和,彻夜未寐。晨起,突觉天旋地转如乘舟车,心烦、呕吐频频,静卧不欲睁目,头胀似有物裹。舌体胖大,苔白而腻,脉弦细滑。脉瓤相参,诊为肝脾失和,痰湿中阻,逆而上冲之证。拟调理肝脾,降逆止晕之法。予以当归芍药散合小半夏汤,处方:当归、茯苓、泽泻各10克,川芎、生姜各6克,白芍、半夏各15克,白术12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服2剂。二诊:药后呕吐止,眩晕减。知药证相符,不必更方,继进5剂,诸证渐退。后取原方调理旬余,诸症不复作矣。点评:眩晕一症多责于风、火、痰、虚、临证宜随证施治。本例乃肝气久郁,横克脾土,气机失畅,聚湿生痰,痰气上冲,致使眩晕、呕吐诸证层出。方用当归芍药散调肝理脾以治本,《金匮要略》小半夏汤降逆以治标,本正源清,而获效验。6、治水肿。张某某,男,55岁。浮肿5年,时轻时重。在某医院诊为“血管神经性水肿”。曾用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显,症见:全身浮肿。面白少华,胸腹满闷,食后作胀,大便稀薄,日二、三次,小便量少。舌质嫩红,苔薄白、脉弦滑。显系肝木失养,横克脾土,脾不健运,水湿泛滥。宜补血柔肝,培土利湿,拟用当归芍药散原方:当归、川芎、白术各l0克,茯苓、白芍、泽泻各15克。水煎分3次服,日1剂,共5剂。二诊:上方尽剂,小便明显增多,肿势渐消。病者甚喜,再配上方l0剂继服而收功。点评:体内水液的运行,有赖于肺、脾、肾三脏,以及三焦的气化功能,亦与肝脏的疏泄功能有关,本例营血素亏,肝失濡养,气机郁滞,疏泄失司,中土受克,脾失健运,气不化水,水邪泛滥肌肤而成水肿。药用当归芍药散补血,肝木得柔;培土,则水液有制,使肺金有节制之机,脾土有砥柱之力,自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水气不横溢矣。7、治泄泻。江某某,男,50岁。患者肠鸡腹痛,大便泄泻,完谷不化3月余,每于进食后即脘腹疼痛,急于登厕,甚时竞遗矢于裤。曾多处求治,效果不佳。症见:面白虚浮,情绪急躁,脘腹痞闷,嗳气少食,身疲乏力,四肢烦热,薄臼,脉弦细。综合症情,是由肝木乘脾,脾失健运所致。治拟抑肝扶脾,缓中止泻之法。投当归芍药散加味:当归、茯苓、泽泻各10克,白芍l5克,川芎、甘草各6克,白术12克,防风5克,大枣五枚。水煎分3次服,日l剂,共3剂。二诊:腹痛泄泻,窘迫感大减,继服7剂愈。点评:腹痛腹泻一证,成因极繁,治法非一。本例系肝气横逆,气机不调,脾虚湿盛,健运失常之肝脾失和所致。用当归芍药散养血疏肝,健脾利湿,加甘草大枣缓中止痛,防风之辛散舒脾,胜湿止痛而收效。 &&本文转载自http://user.//blog/
发表于: 15:19
暂无评论,我来发表第一篇评论!
赵东奇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赵东奇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赵东奇大夫提问
赵东奇的咨询范围:
为您解答针灸推拿科、中医伤科、中医妇科、中医男科、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儿科等相关疾病的康复咨询。当归、石菖 、白术、浙贝、淫羊蕾、仙茅、吐丝子、山楂、淮山、陈皮有什么作用
当归、石菖 、白术、浙贝、淫羊蕾、仙茅、吐丝子、山楂、淮山、陈皮有什么作用
补充:月经不调,医生开的药
当归--本品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多,长15~25cm。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根头(归头)直径1.5~ 4cm,具环纹,上端圆钝,有紫色或黄绿色的茎及叶鞘的残基;主根(归身)表面凹凸不平;支根(归尾)直径0.3 ~1cm,上粗下细,多扭曲,有少数须根痕。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及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木部色较淡,形成层环黄棕色。有浓郁的香气,味甘、辛、微苦。 柴性大、干枯无油或断面呈绿褐色者不可供药用。

石菖--(好像是文物吧,是植物吗,不知道啊)

白术--【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应用】 
  1. 用于脾胃虚弱,食少胀满,倦怠乏力,泄泻。补脾胃可与党参、甘草等配伍;消痞除胀可与枳壳等同用;健脾燥湿止泻可与陈皮、茯苓等同用。 
  2. 用于水湿停留、痰饮、水肿。治寒饮可与茯苓、桂枝等配伍;治水肿常与茯苓皮、大腹皮等同用。 
  3. 用于表虚自汗。本品与黄芪、浮小麦等同用,有固表止汗之功,可治表虚自汗。 
  此外, 本品又可用于安胎,治妊娠足肿、胎气不安等症,有内热者,可与黄芩等配伍;腰酸者可与杜仲、桑寄生等同用。 

浙贝--贝母的一种,贝母分两种,一种是川贝,一种叫象贝或者叫浙贝,如果出在浙江一带的叫做浙贝,也称大贝,川贝的作用呢,是清热、化痰、止咳、润肺,如果是象贝或者是浙贝呢,它主要是软坚散结,我们用川贝和梨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它都能起到一个润燥、生津、利肺、化痰的作用。

淫羊蕾--应该是淫羊藿吧:【性味归经】辛、甘,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更年期高血压。 
  【应用】 
  1. 用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腰膝痿软、肢冷畏寒。治阳痿遗泄,可配仙茅、山萸肉、肉苁蓉等品;治腰膝痿软,可配杜仲,巴戟天、狗脊等品。 
  2. 用于寒湿痹痛或四肢拘挛麻木。治风湿痹痛偏于寒湿者,以及四肢麻木不仁或筋骨拘挛等,可与威灵仙、巴戟天、肉桂、当归、川芎等配伍。 
  【用法用量】煎服,3~9g。


的感言:谢谢
其他回答 (1)
主要是健脾,补阳,别的没什么!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中医领域专家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當歸及其複方在婦產科臨床的應用.doc1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當歸及其複方在婦產科臨床的應用.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w及其}方在Da科R床的用
肖婷婷,方宏欤徐 敏*,平香,卓弈A,梁慧x,S旌豪,王位c
(香港浸大W中tW院,*通作者)
w是a血活血、{止痛的良。v代t家常以w配伍其它中M成}方,V泛用於防治Da科各N病症。e累了S富而F的用。如仲景立的w散、w芍散、w生K羊肉、亟等名方效卓著,一直沿用至今。近年恚不少W者Ξw及其}方治多NDa科病症的效和安全性M行了R床^察。@些R床研究裼昧税括SCφ赵(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φ赵(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CCT)等方法,楫w及其}方提供了^高品|的R床研究C。本文收集了其中^有代表性的R床研究,Kζ溲芯抠Y料M行分析和C述。
1 更年期病症 [1-6]
更年期C合征是女性卵巢功能p退,性激素水平失{引起的一系列C能紊y症睢H甾Z帷⒈I汗、心悸、失眠、^、焦躁、抑d、口乾、性C能低下等。中tJ槟I精衰、心肝血、 肝怍dY等是е赂年期C合征的主要病C。一RCT以aI{S加p(w、生S芪、生X、生牡、夜交藤等)治更年期C合征共50例患者,服90天後的有效率94%;明@於φ战M以YS素、安定治30例患者(有效率53.33%,p 0.01);而且治M雌二醇水平比^治前@著上升(p 0.01),卵泡刺激素及Sw生成素水平t有所下降,但差o@著性(p 0.05)。另一RCT^察甘大合w脾治更年期抑d症57例,治6周後治愈率和有效率分e59.65%和96.49%;明@於φ战M56例服用通X心z囊治(p 0.005,p 0.05)。以w六S(女子、旱草、w、地S等)榛A方辨C加p治患者,1-3程後R床症蠲黠@改善;c治前φ湛梢患者雌二醇水平明@提高(p 0.05),卵泡刺激素及Sw生成素明@下降(p 0.01);有效率_93.33%。用百合逍b(w、白芍、柴胡、地S、百合等)辨C治50例患者,@效20例(主症及次症均消失),有效26例(主症消失,次症明@改善),有效率_92%; 治愈rg最短15天,最L45天。另以自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川芎白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