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和时间表征?它们音乐分为哪些类型型?

淡水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大小:20.29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总结-博泰典藏网
典藏文档 篇篇精品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总结
导读:人文地理学复习总结,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三部分,2、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3、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复杂性,4、希腊伟大诗人荷马在公元前9世纪时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被认为是关,希腊学者把荷马推崇为地理学的祖师,古希腊著名的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地理学”这一名词,被人称为“地理学之父”,5、德国洪人文地理学复习总结第一章、绪论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三部分。2、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
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主要包括三大主题:一、人地关系的传统。二、区域 研究的传统。三、空间分析的传统。3、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复杂性。4、 希腊伟大诗人荷马在公元前9世纪时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被
认 为是关于人文地理知识最早的记述性著作,希腊学者把荷马推崇为地理学的祖师。古希腊著名的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地理学”这一名词,被人称为“地理学之父”。5、 德国洪堡和李特尔被尊称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6、 19世纪下半叶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人文地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地理学分支 学科。7、 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当推《禹贡》成书约在公元前500年左右,该书全文虽只1200字, 但全面记述了当时全国的地理特征,九州的山川、土壤、物产、田赋、交通、贡品以及少数民族,反应了当时我国各地的人文和经济面貌。8、 我国古代人文地理学主要的贡献有:一是产生了人地关系思想的萌芽,对人地之间关系 进行了初步的探究。二是积累了大量以区域人文地理论述为特色的人文地理知识。9、 近代人文地理的代表人物:张相文、竺可桢、胡焕勇、张其昀、李旭日等 1、地理学按二分法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部分,按三分法分为自然地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1、文化的概念: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上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是一种社会现象以物质为基础。具有历史连续性、阶级性和民族特征。2、 三种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石基础,精神文化石核心。3、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一、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三、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四、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五、文化现象综合体――文化景观。4、 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5、 文化区大体可以分为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和乡土文化区。6、 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7、 功能文化区是指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8、 乡土文化区是指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9、 文化扩散可分为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10、扩展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气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11、扩展扩散可分为接触扩散或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12、 扩展扩散的特点:1、空间上的不连续性。2、扩散速度的差异性13、 迁移扩散是指某种文化下的人或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的现象。14、迁移扩散的特点:1、易于保持原文化的本身特点。2、在空间上不连续,呈点状分布。3、传播速度快。15、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1)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2)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3)环境条件差异性对生产发展方向和民族文化的心理素质有一定影响。(4)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16、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区位论、行为论、文化景观论、人地关系论等17、人地关系论包含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环境感知论、文化
决定论、和谐论。18、环境决定论核心观点是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代表人物是
拉采尔和森普尔。可能论核心观点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和创造力,代表人物是白吕纳。和谐论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应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合理地利用地理环境;另一方面要对已经破坏的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
优化调控。19、人地关系的现实表现:1、在人类生产活动中的人地关系的表现A、自然环境提供了人类生产活动必需的各种物质基础,它决定了各种生产活动的内容。B、自然环境以其提供资源的数量、质量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程度。C、自然环境以其资源的空间组合特点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地域分工。D、社会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结合对人类经济发展产生影响。E、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多方面的反作用,且以负作用为主――资源数量减少、自然环境质量下降。2、人类活动中的人地关系表现:表现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具体如:A、不同环境中的人们生活习惯有很大差异,如居住方式,饮食习惯,劳动内容和手段等各种差异B、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理特征产生影响,突出的例证是人种的差异,这又进一步造成人们对环境适应性方面的不同,举例:南北方人,西藏人,爱斯基摩人。C、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心理和精神也有着一定影响。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一、确定研究课题。二、制定研究计划。三、收集、整理资料。四、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五、分析研究。六、研究总结,成果评审。2、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一、经验主义方法论。二、实证主义方法论。三、人本主义方法论。四、结构主义方法论。3、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调查研究方法:一、地理社会调查。二、科技文献资料法。三、地理调查和信息获取的新技术与新方法。四、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地理方法:描述、比较和归纳。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1、世界人口的发展历程:总的趋势是不断增长。把时间尺度缩至10万年,其间在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两阶段呈现大幅度增长的状态。2、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特征:极低的人口密度、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3、农业社会的人口特征: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率呈现大幅度波动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4、工业革命时期的人口特征:A、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高。B、出生率有上升向下降转变。C、人口增长幅度明显加大,人口密度进一步加大。D、人口移动规模大。5、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的人的转变五阶段:A、高位静止阶段。B、早期扩张阶段。C、后期扩展阶段。D、地位静止阶段。E、减退阶段。6、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程度,对人口的增长、规模以及分布等都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7、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中还包括社会机制的作用,如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条件、文化以及政策等方面。8、适度人口的概念是建立在人口容量概念的基础上的前者是后者的主要组成部分。9、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而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10、人口增长对地理环境的积极作用:A、适度的人口增长将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B、有效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C、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包括各种优秀人才。D、适度人口增长对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至关重要。11、人口增长过快对地理环境产生消极影响:A、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资源紧张。B、人口规模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导致生态环境破坏。C、人口过快增长对经济发展产生极大压力抵消经济发展成就。D、人口过多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12、人口分布的四个指向:A、中纬指向:北半球中纬人口分布占世界总人数80%。B、低地指向:1000米以下占90%。C、近海指向:占世界近一半人口。D、城市指向: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报告,2007年世界上已有33亿人生活在城市,超过了全球人口总数的50%。13、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A、自然因素是人口分布的客观基础,包括气候、地势、土壤、水体、矿产资源。 B、社会经济因素:a、生产力水平及其分布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b、科学技术进步c、历史影响:居住历史长、开发较早的地区人口较稠密。
d、国家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也较大。14、人口移动分为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15、人口迁移: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至外地,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16、人口流动:暂时离开居住地的人口位置变动叫做人口流动。17、人口移动的空间规律:A、大部分的移民只是短距离的迁移,长距离的移民,移民一般倾向于迁移到大的工商业中心。B、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他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C、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D、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E、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在较富冒险性且距离遥远的迁移中男性居多。F、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由祖国携家带眷全家移出是很少见的。G、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农村地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迁移的主要动机一经济为主。18、人口移动的社会经济后果:A、人口移动对人口发展的影响:a、是某地区人口在短期内发生数量上得明显增加或减少。b、造成移入地和移出地人口的年龄和性别结构的变化,因为移民多以男性的青年为主,造成移入地的男性。B、人口移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a、积极影响:促进科学技术、经济、文化交流,紧密联系地区间的经济联系,调节地区人口与环境的关系等。19、人口移动对迁出地和迁入地造成的影响:A、积极影响:a、对迁出地的积极影响:人口移动可以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就业问题,同时增加了迁出地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外出人口的劳动收入汇回迁出地,成为本地收入的一个来源。外出工人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到新的技术和接受一定的教育,回到家乡后对本地区的生产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外出获得的经济收入可以改善家人的生活质量,教育经费投入加大。缓解人口压力大的农村的人地矛盾,可以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等。b、对迁入地的积极影响提供丰富的劳动力,开发新地区的自然资源,改变落后地区的经济面貌,加快当地经济发展的速度,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等。B、消极影响:a、对迁出地的消极影响:使迁出地带来人才的流失及抚养费用和教育费用的损失。造成迁出地经济上的依赖性和脆弱性。农业生产因缺失劳动力而降低单位产量,出现老弱病残留守家乡而导致很多赡养抚育缺失亲情心理问题等。b、对迁入地的消极影响:移民者因户籍问题地位低下,无政治发言权;流动性的人口因两地往返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交通拥护问题、住房问题、环境恶化问题、情感问题等亟待解决。20、人口迁移的机制:A、移动机制:改善生活是移动的主要机制。B、城乡移动规律:城市化进行中乡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C、人口结构规律:性格结构男性多,年龄结构青年多。D、迁移距离规律:迁移量与距离成反比。E、圈层递补律:人口迁移的递补现象。F、双向移动律:正向移动和反向移动并存。G、居住聚集地:移民居住在聚集性和文化差异上成正比。21、人种,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22、世界种族按三分法分为:白色种族群、黄色种族群、黑色种族群。按四分法分为:白色种族群、黄色种族群、黑色种族群、棕色种族群。23、地理人种: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有一定影响,导致地理区范围内的人群具有一定共性,这些人群称为地理人种。24、地理人种的三级系统:地理人种、地域人种、小人种。25、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26、我国现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2%,其余55个民族占总人口数的8%,习惯上称之为少数民族。我国民族的分布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的主要特点。27、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俗、习俗。28、民俗形成的三大根源:地理根源、社会根源、历史根源。29、民俗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礼仪民俗、精神民俗、口承语言民俗以及民间艺术传承。第五章、农业的起源和发展1、农业发展阶段:A、原始农业――迁移农业。B、传统农业――生计农业。C、现代农业――商业农业2、原始农业(迁移农业)的特点:A、土地轮种而非作物轮种――刀耕火种B、种子多种多样,杂乱无章
C、土地不断更换,恶性循环时村落搬迁D、主要解决的是土地养分问题3、传统农业(生计农业)的特点:A、由原始农业发展而形成的。B、是一种生计农业C、生产水平低,剩余少,积累慢。D、生活贫困。4、传统农业的类型: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游牧业。5、现代农业(商业农业):的特点:商品率高、劳动力少、单产高、生产规模大、社会化程度高。6、现代农业的类型:种植园农业、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市场园艺农业、大牧场。7、农业的形成对社会的影响:A、生产单位小,促进了家庭的发展。B、农业要求的定居,聚居带来村落的出现 8、人类文明的出现:A、埃及 B、巴比伦 C、印度 D、中国 E、墨西哥、玛雅和印加 9 、小麦在世界粮食作物中居首要地位。它的播种面积最大,分布范围最广,除南极以外,遍及世界各地。10、小麦的分布:A、俄罗斯温带草原区的黑土带; B、美国和加拿大中部的小麦带C、澳大利亚、印度的亚热带与热带草原区D、中国的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11、玉米主要分布在北美和欧洲。亚洲中部、东部和东南部地区是世界棉花的主要产区,世界第二大棉花种植区是美国南部的棉花带。糖类主要产地有南美、中美、加勒比海地区、大洋洲、南亚、东南亚和南部非洲等地。12、世界上三大饮料主要是茶、可可和咖啡。13、农业区位论概念: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第六章、工业的出现于工业区位1、工业革命最先是从纺织业开始的。2、北美工业带的有力条件:A、与欧洲的市场和技术有紧密联系B、各种原料和能源丰富C、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裕D、有综合交通体系,为工业的发展创造条件3、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地带分布:北美工业带、欧洲工业带、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带、日本工业带、其他国家的工业区4、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区域协作和全球一体化。5、工业分布的新变化:A、钢铁工业的变化:美国、西欧等传统工业大国的钢铁生产能力和钢产量都呈下降趋势,日本处于停滞状态;俄罗斯、东欧及一些发展中国家钢铁生产能力持续增长。 B、纺织业和成衣业的变化:世界纺织工业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达国家纺织业日趋衰落,而发展中国家纺织业则急速是上升,生产地域专门化程度日益提高。C、世界汽车工业基本呢形成日本、美国、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一些发展中国家近些年来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十分引人注目,例如韩国、巴西、墨西哥和中国等。6、当前全球经济形势:(1)需求不旺;(2)生产力过剩;(3)发达国家科技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生产能力强大,但市场有限、遇到市场的激烈竞争;(4)发展中国家:优势在于资源和劳力,而短于机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与管理。第七章、聚落与城市化1、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常被称为居民点。2、聚落的范围:聚落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3、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4、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地。5、村落:是规模较小的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6、我国城镇建建制的设置:(1)城市:A、人口在10万以上的城镇;B、人口不足,但是省级国家级机关所在地,或是重要工矿基地,或是规模较大的物质集散地,或是边疆地区的重要城镇,并且确实有必要由省、自治区领导的,可设市的建制。(2)镇:A、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均应设置镇;B、总人口在2万人以上的乡,非农业人口超过2000人或超过10%;C、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地区可按上一条放宽;D、小型矿区、物资集散地、风景旅游区、边境商埠口岸等地确有必要。7、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8、城市化的进程:内部市区的城市化、外围市区的城市化、郊区的城市化、逆城市化阶段。 9、城市化的机制:A、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包含总结汇报、表格模板、初中教育、教学研究、高中教育、农林牧渔、外语学习以及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总结等内容。本文共2页
相关内容搜索人文地理学-第二版
复习资料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赵​荣​)​ ​ ​复​习​资​料​―​天​津​城​建​大​学​城​乡​专​业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第2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第2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大小:317.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第2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_大学生考试网
当前位置: >>
第2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 与基本理论房艳刚 fangyg578@ 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 人地关系、区域关系 ? 二战以来,北美的人文地理学出现了,以文化为 核心来统率人文地理学各分支的人文地理现象。 所以几乎在所有的人文地理学的教材中都把文化 作为核心内容。 ? Tery G.乔丹在《human mosaic》一书中阐述了 人文地理学五大研究主题。文化区、文化扩散、 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文化景观。 ? 空间分布→时间过程 →人地关系→优化调控→人 地相互作用结果。 一、文化区――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 地理学是空间的角度来研究自然、经济和人 文现象 ? 文化区: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 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 类型: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 区。 ? (一)形式文化区:根据一种或多种指标划分 的,具有某种共同文化特征的人所居住的地 域。形式文化区的划分是地理学家用来研究 文化空间差异的重要手段。 1.形式文化区? 通常以一种文化特征为依据划分形式文化区,最 重要的依据(标准)是语言和宗教。例如,以语 言和宗教划分的形式文化区,德语文化区、汉语 文化区,天主教文化区、伊斯兰教文化区。 ? 当然,也有以多种相关的文化特征为依据而划分 的形式文化区。爱斯基摩人文化区,它是依据爱 斯基摩人的语言(爱斯基摩语)、宗教(萨满 教)、经济类型(海上和陆上狩猎)、社会组织 (一般以二、三万人具有亲缘和友谊关系为纽带 而聚居的地域集团)和住所形式(夏为帐篷,冬 为半地窖式石砌房)五种文化特征而确定的。这 五种特征相关性强,其分布区完全重合。 (一)形式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的特点是: ? (1)均质的,具有某种共同的文化特征; ? (2)具有明显的核心区域与不明显的边界。一般说来,如 果各方面条件均一的话,形式文化区的几何中心就是其核 心区。核心区是整个文化区特征表现得最强烈、最典型、 最集中、最充分的地区。随着从核心区向外的距离增加, 该文化特性的典型性逐渐减弱,最后趋于消失。消失的界 线不明显,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两个文化区之间有较大的 过渡地带。(瑞典与挪威、国界) ? (3)形式文化区划分也可分成不同的等级。大体可分成世 界级、地区级和地方级。美国人肯达尔(H.M.Kendall)把 世界划分成:西方文化区、伊斯兰、印度、东亚、东南亚、 非洲等六大文化区。 (二)功能(职能)文化区? 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而是根据行政区或某 种职能划分的,为实现其在政治、经济或社会上 的作用,而组织起来的文化区。例如一个城市、 一个独立国家、一个贸易区、一个郊区、一个学 区都属于功能文化区。 ? 功能文化区的特点是具有一个明确的职能中心和 明确的边界线。由于功能文化区是为了实现政治、 经济或社会的某种功能,负担此任务需要一种组 织机构,其机能中心就是其组织机构的所在地。 在其机能中心机构管辖下的范围往往是明确的, 是一条线,而不是一个带。(中心不一定位于几 何中心,报纸的功能文化区不完整) ? 功能与形式文化区重合:日本与日语 (三)乡土文化区? 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 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 乡土文化区的特点与形式文化区和机能文化区不 同。它既无功能文化区那样具有明确的功能中心, 又无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征上的一致性。这种 存在人民思想感情上的文化,往往会在在某种利 益的活动中表现出来,有的则扎根于当地民俗之 中。例如:长春人民广场每日清晨几千人晨练、 跳舞,沈阳中山公园每日清晨有几百人扭东北大 秧歌。 二、文化的扩散:文化的时间现象? 文化从文化源地产生之后,一直处于随时间的扩散过程中, 只有深入了解文化的时间过程,才能深入的认识文化区的 空间特性。 ? (一)文化源地 ? 文化源地是指一种文化的发生地,如伊斯兰教是从阿拉伯 半岛发源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等四大发明是从中国 发源的。牛仔裤则发源于美国西部,风靡全球。 ? 文化源地是随历史发展而变化的。由人类居住的任何地域 都可能成为文化源地。但是,各种文化的影响力有大小不 同,影响大者为主要文化源地,主要文化源地是在不断演 变的。 ? 例如,在古代,世界古文明中心有五处,这五大 古代文明中心都是主要文化源地。即底格里斯与 幼发拉底两河流域的美索布达米亚平原、尼罗河 流域的古埃及、印度河流域西北部的古印度(今 巴基斯坦),黄河中游和海河谷地的中国。以上 四个市旧大陆的文明中心,都有年左右 的历史。 ? 在新大陆的墨西哥高原和尤卡坦半岛为中心是玛 亚文化的源地;以南美洲的秘鲁为中心是印加文 化的源地。 ? 应该指出,在近代主要文化源地则为欧美 (二)文化扩散? 瑞典地理学家T? 哈格斯特特朗把文化扩散分为: 扩展扩散(expansion diffusion)和迁移扩散 (relocation diffusion). ? 1.扩展扩散。也称展开式扩散或传染式扩散, 一粒石子投入水中,水纹向四周扩散。即一 种文化发明或观点在一个源地发展,又向外 扩散,在这种扩散过程中,这种文化自然牢 固地存在于它的源地。如伊斯兰教。 ①接触扩散或传染扩散:? 是指某种文化现象容易被人们接受,几乎 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易于传染 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 象。 ? (电视机与收音机) ? 扩散的速度有差异(交通、通讯技术、事 物自身特性) ②等级扩散? 是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 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存在等 级现象。 ? 少数民族汉语的普及城市→小城镇→乡村 干部及服务部门人员→农民 ? 服装更明显巴黎→香港→上海、北京→长 春。 ? 麦当劳、肯德鸡、沃尔玛在中国的扩散。 ③刺激扩散? 指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 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 度的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 ? 西伯利亚土著人与驯鹿。温度低无法经营 农业,原靠狩猎为生。后受南部草原驯养 牛羊的刺激,开始驯化只能在当地生存的 驯鹿,结果转放牧驯鹿为生。 2.迁移扩散。? 即个人或团体在接受了一种思想或发明后, 这些个人或团体移往新地方,这种思想或 发明也被带往新地方。 ? 唐人街、China town、中餐厅(技艺高的 厨师只能来自中国)。速度快,不连续。 3.文化扩散的独有特性? 1.S型曲线 ? 2.距离衰减规律 ? 3.周期性 三、文化生态学――文化与地理环 境的关系? 文化生态学最初由人类学家提出,它研究人类及 植物、动物和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文化发 展的影响。 ? 地理学家吸收人类学的成果,加强了文化生态学 研究工作。认为要想说明文化空间必须研究文化 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在一定地域空间中,人、文 化、环境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地域文化系统。文 化生态学主要研究地域文化系统的组成、功能、 结构、空间特征和时间动态,系统要素之间与系 统内部发生的各种过程及其相互作用机制。 (一)文化生态关系的类型?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看,人和自然的关 系可以抽象为四种观点。? 1.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环境以单向因果关 系的过程强有力地决定、限制和影响着人 类的行为和文化。? “人基本是自然环境的消极产物,人是可以 由自然塑造的泥土。” ? 2.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 强调的是人的选择能力,在重视自然对人的影响 的同时,也重视人的作用,把二者看成是双向影 响,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发展提供各种可能 性,经过人的选择,才能在特定环境下创造最佳 文化。? 环境与文化的变因之间存在着“作用的相互依 赖性”,把文化与环境的关系作为一个相互依 赖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来考察,而不是总想确 定确切的原因与结果。A-B,A-C,B-C…… ? 3.环境观念论:由于心理的因素,不同文化区对于一 个地理因素或地理环境会有截然不同的观念。人和群 体的价值体系(由文化决定)强烈地影响着人的环境 观念,这种环境观又支配着人类行为的动机。(东北, 蒙古)? ? ? ? 北美印第安人的环境观念 ①地球不属于人,而人属于地球。 ②人并不构织生命之网,他只是这个网中的一根线。 ③地球不是从祖先那里继承来的,而是从子孙那里租用来 的。 ? 继承的东西很难去珍惜它,因为继承的东西被视为是现成 的、非选择的东西,而不是自己愿望和劳动的凝结,租用 的东西则是一种选择且必须付出租金,只有使所租用的东 西经过明智的经营而增值才能付得起租金,这就要求所有 活着的人都必须以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一代又一 代地把一个不断增值的地球而不是一个贫病日重的地球还 给子孙。 ? 4.和谐型文化生态关系:不仅强调环境对 文化的影响,更强调文化对环境的影响 和文化与环境双向作用的协调性。? 人类利用自然应以不破坏生态平衡为原则。 (二)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1.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 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时代,古文化的发源地以优 越的自然条件,促使了剩余劳动的产生。 ? 2.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 用。波利尼西亚群岛由珊瑚礁组成,没有金属矿 藏,所以借助石器生活了几千年。汤因比《历史 研究》 ? 3.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中国和古希腊) ? 4.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 了文化景观。 ? 人是有意识、有目的改变着环境。文化景观就是 人类自然环境中社会活动的结晶。 四、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 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 (cultural integration). ? 文化整合是文化区存在和扩散的基础。不整合可能导致 文化系统的解体与消失。文化交流是文化融合的前提。 文化整合过程是在矛盾与斗争中的反复交替中不断前进 的。冲突→竞争→调适→整合。 ? 物质文化的整合比较容易。物质文化的发展和运行需要 上层建筑的推动,即建立符合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与市 场(制度文化),并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精 神文化)。制度文化(国际惯例),精神文化的整合比 较慢。 五、文化景观――文化现象综合体? 文化景观是地球表面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它反映 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形象地反映了人类最基本 的需求,文化景观一般有两方面的表现: ? 第一是视觉上的,例如,我们平时看待一幅风景 画或一段风景篇,往往能够从其中所标示的田野 风光、建筑、人物、服饰、交通工具以及道路等 所构成的复合体认出他是世界什么地方的风光, 因为这幅风景画或者段风光片反映了一个地区的 文化景观。 ? 第二是靠人的其他感官感觉到的,是表现为一种 氛围、一种气氛。如音响、色彩甚至气味等,他 们是很难在图片上标示出来的,是一种抽象的感 觉。 文化景观研究的主要方面:? 1.聚落格局,主要是描述和解释某一地区居 住建筑物,道路和其他设施的组合特征和 空间变化。如中国农村聚落多为集村,反 映宗族观念强,美国农村聚落多为散村, 反映自由观念,不受束缚,我行我素。例 如城市景观与农村景观。 ? 2.土地划分格局,反映人为的经济性或社会 性的土地划分。 ? 从经营管理上看有集体农庄式(苏联)、 小农经济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大农 场式(资本主义的); ? 从农田分布形态上看,有棋盘格式,同心 扩散式等等。 ? 3.建筑风格 。 ? 世俗建筑与宗教建筑。 ? 职业建筑与民间建筑 第二节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多元性。 ? 区位论是经济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的核心 理论。 ? 文化景观论以研究一地区人以前的活动为 主,文化景观只反映人文活动的过程和结 果,并不以说明人文活动的动力与原因。 ? 行为论只能说明人在某种环境中的一些行 为。 ? 人地关系论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理论。 二、人地关系论? 人地关系论是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理论概括,是 对人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程度的哲学观讨论。 作为一种理性思维,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随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客观作用和人类主观能动作 用的认识发展而发展,在不同的阶段形成不同的 理论。每一种理论都围绕“人地关系”这个客观 实体作立论的对象,都是企图说明人地关系的客 观规律,所以称为人地关系论 。要正确进行人文 地理学的研究,首先必需探讨人地关系理论的历 史演变。 (一)地理环境决定论 (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 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自然环境对人类社 会、经济、政治等起绝对支配作用,是 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 古代思想家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只限于对 人的生理、性格和气质的制约,具有朴 素的唯物主义色彩;而后来的环境决定 论者扩大到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认为 人是环境的产物,人和生物一样,他们 的生存发展和分布完全受环境的严格控 制。 ? 亚里士多德:北方寒冷地区各民族的性格 是“精力充足”,“富于热忱”,但“大 都绌于技巧而缺少理解”;亚洲气候炎热, 各民族“多擅长机巧,深于理解,但精神 卑弱,热忱不足”,故常屈从于人而为臣 民,甚至沦为奴隶;希腊“在地理位置上 因处于两大陆之间,其秉性也兼有两者的 品质。他们既具有热忱,也有理智;精神 健旺,所以能永葆自由,对于政治也得到 高度发展;倘使各种性格一旦能统一于一 个政体之内,他们也就能治理世上所有其 他民族了。” ? 孟德斯鸠:炎热国家的人民就像老头 子一样怯懦;寒冷国家的人民则像青 年人一样勇敢。 ? 政治制度方面,怯懦使人成为奴隶, 勇敢使人维持自己的自由。 ? 宗教:顺从的性格容易传播伊斯兰教 (亚洲),独立性格容易传播基督教 (欧洲)。 ? 黑格尔:三种地理环境①干燥高地,广阔草原和平原。②平原流域,大江大河流 行之地。③和海相连的海岸区域。 ? 游牧生活,好客掠夺成性,无法律制度, 家长制。 ? 农耕生活,守旧、呆板、孤僻,君主制。 ? 捕鱼生活,商业生活,冒险、勇气、智慧, 民主制。? 中国古代也多有这种思想,如“广谷大 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 ? “环境决定论”的人地观,是对“天命 论”、“神创论”的反叛,具有一定进 步意义。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上 看,在一定技术和社会条件下,地理环 境决定论是成立的,唯物史观的地理环 境决定论是符合实际的科学解释 ? 另一方面,它夸大了环境的决定力量, 无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 展的根本动力。 (二)可能论(possibilism)(又称人 地相关论和或然论)。? 人不能被自然之手所摆弄,人是一个理性的动物,具有一种社会 传统,他的活动并不直接由他的自然环境所决定. ? “可能论”认为:环境只提供可能,如何利用则决定于人的选 择能力,强调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 相同的环境可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 白吕纳认为“心理因素”是地理事实的源泉,是人类与自然的 媒介和一切行为的倡导者。“心理因素是随不同社会和时代而 变迁的,人们可以按心理的动力在同一自然环境内不断创造出 不同的人生事实来。”自然是固定的,人文是无定的,两者之 间的关系常随时代而变化。 ? “没有必然的需要性,但到处有可能性,而人作为可能性的主 人,才是利用可能性的主宰。” ? “可能论”过份强调“人”的选择能力,“地”只是 提供可能。而人是根据什么选择?是何动力推动人的 选择?白吕纳认为是“心理因素”。如果心理因素是 最终原因,必然走向唯意志论;如果心理因素是结 果,仍要回到环境中去寻觅,从而陷入理论上的软 弱性,仍未摆脱把人地关系看成因果链的思想怪圈, 所以其对人地关系的解释是不彻底的。至少是没有 找到人地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 但他承认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同时也反对环境决定 人类社会的观点,认为人地关系是相对的而不是绝 对的,人类在利用自然方面具有选择力,能改变和 调节自然环境,并预见人类改变自然愈甚则两者之 间的关系愈密切,具有朴素的辩证观点。 3.适应论(adjustment theory) 。? 该理论由英国地理学家罗士培(Perey? oxby, R 年)提出。他认为人文地理学应包括 两方面:一是人群对其周围环境的适应,二是指一 定区域内人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他创用了“适 应”(Adjustment)一词来代替或(Possibilism)。 ? adjustment这个词不但指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 制,也指人类对社会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 罗士培认为人类需要主动地、不断地适应环境对人 类的限制,而这种适应与生物遗传上的适应不同, 它是通过文化发展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适应。 故有些学者认为,该理论已有了“协调”人地关系 的思想。 4.生态论。(human ecology)? 生态论观点首先是美国地理学者巴罗斯(H.H.Barrows, 年)在其“人类生态学”一文中提出来的。他 认为地理学的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征与客观存在 的自然现象,而是致力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 ? 人是中心命题,应该注意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其它现 象只有当它涉及人和他们的反应时才给予说明。巴氏曾指 出“真正的地理学必需从头到尾是一种按人地关系正常秩 序的解释性论述”,地理学是研究人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 环境的相互影响。因此他把地理学称为“人类生态学”, 强调了人地关系中人对环境的认识和适应。但当时生态论 并没有引起地理学界的支持。 现代生态论。?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地理学从人地关系研究出发,再次引伸出人类 生态的概念,注重于人类与环境的互相作用机 制和全球的生态效应研究,逐步形成以现代生 态学理论为基础,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以 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为目标的现 代生态论。 6.生产关系决定论和唯意志论。? 两理论否定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相互联系,与 决定论正好相对,单方面强调人地关系的社会属性,并 把它绝对化,否定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有重大作用的自 然属性。具有代表性的是原苏联的一些学者。 ? “天时不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有多大胆,地有 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所想不到”。 ? (1)生产关系决定论。 把生产关系的作用估计过高, 认为生产关系的改变可超越对自然环境的考虑,甚至认 为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持虚无主义的态度。 ? 2)唯意识论(又称征服自然论)。过份强调人的主观 能力作用,好象自然界可以听从人的意志。这实质上是 一种人能战胜自然的人地关系思想。 7.环境感知论。(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文化地理学家认为,外界环境在人们头脑中形成 的印象就是环境感知,各种文化集团的成员对相 同环境的感觉认知是不完全相同的。这种环境感 知就成为人们对该环境进行解释、判断和选择的 依据,从而导致对该环境进行利用、改造的决策 不同,因而研究各种文化集团尤其是决策人的环 境感知就是一种重要的人地关系。 ? 美国东北部的农民到西部地区后环境感知出现偏 差 ? 中国古代把自然灾害看作“神对人的惩罚” ? 湖南人、山东人。 8.文化决定论。(cultural determinism)?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是对所处环境适应的一种表 现。从工具和火作为技术开始使用时,文化就成 为人类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 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不断扩大和加 深,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强。因此,一些学者 认为在人地关系中,人对地的影响和利用程度取 决于文化发展的程度,人类不仅可以利用自然, 而且可以按照人类的意愿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 认为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人地关系的观点 就称为“文化决定论”。 9.“天人合一”观与天人感应? 《周易? 乾卦文言》 “夫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 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 “天人合一”的人地观认为人与自然处于一个整体中,天人关 系是由自然规律联系的,人与环境之间不是对立而是统一的。 要求人们遵循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不能违背天,且又能与天 融合为一体。“天人合一”观不但有了“人地协调”的意思, 而且认为“和”是协调人地关系的关键。 ? 祭天,旱、涝、蝗灾。 ? 反思:东汉王充“夫人不能以行感天,天变不能随行而应人。” 主张人和地各有其规律,反对人地关系的绝对化. 10.和谐论?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活动能力、活动空 间的空前膨胀,同时出现了人口剧增、资源过度 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南北差距扩大等全 球性的重大问题,人地关系处于剧烈的对抗中, 于是产生了和谐论。 ? 和谐论认为,人地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人 类应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合理地利用地理环境; 另一方面对已经破坏的不协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 优化调控。它认为协调的目标是一个由多元指标 构成的综合战略目标,应包括生态、社会、环境 等多元指标。? 石油会枯竭吗? 对人地关系的思考? 第一,人虽然是一种动物,但人更是一种社会动 物,有思想、意识,有发明创造,组建成一种社 会,并在不断完善这个社会。 ? 第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 的关系也有一个发展过程。 ? 第三,探讨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除注意 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外,还应联系到社会、文化环 境。 ? 第四,人地关系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彼此对立统 一,并在对立统一中前进和发展(P40)。 三、其它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 (一)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 1.“挑战与应战”(埃及文明的产生); ? 2.“逆境美德”:把环境挑战的逆境分为一类,困难地方的刺 激、新地方的刺激、打击的刺激、压力的刺激和遭遇不幸 的刺激. ? ――文明不是建立在条件特别好的地方; ? 3.“中庸之道”(北欧文明扩散在冰鸟受阻) ? 正如普列汉诺夫所正确地指出的:“地理环境对于社会人 类的影响,是一种可变量。被地理环境特征所决定的生产 力的发展,增加了人类控制自然力的权力,因而使人类对 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了一种新的关系”。不分时间与条件 来谈论什么“决定”,“控制”,“影响”,“适应”, “改造”,“征服”等难免会引起不同的理解。 ? (二)马克斯? 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另一种人 地关系) ? 1.天主教中,人犯罪后,只要忏悔就可以得到赎罪和赦免, 然后再重新犯罪. ? 新教加尔文派,命定论,废除忏悔.尽力于自己的职业,增强 被选中自信. ? 2.环境→生产→社会与思想; ? 思想变化→生产与环境的变化。? 制度的初始构建带有很强的偶然性,但制度的改造却可以由理性的人 来设计。制度能不能逐步改造、逐步理性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 化(宗教). ? 超越价值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对立越强烈,他们之间的紧张感就会越强 烈,这种文化的理性化潜能也越强。 ? 儒家学说过分强调了现实的世界,特别是在早期儒学中,超越价值特 别弱,超越价值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对立也特别弱。另一种情形是佛教, 在佛教中人们都关注超越世界,缺乏对现实世界的关心。 ? 地理环境是通过生产力的状况对人类的全部社会关系以及 对人类的整个思想上层建筑的影响。 ? 地理环境对经济基础的影响,地理学比较注意,但对上层 建筑的间接作用则不大注意,特别是“环境决定论”受到 批判之后,更变得很少有人问津。 ? 其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包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地理环境既然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当然也会间接地对上层 建筑与思想意识产生影响。 ? 毛主席提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 下来的吗?不是。是从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 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生产斗争、 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来。” ? 只有在时、空的背景中,才能正确地理解生产斗争、阶级 斗争和科学实验在利用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和受其限制方 面的有利的及不利的条件。 (三)年鉴学派的地理观? 历史学家不考虑地理环境不能研究社会的发展,地理 学家不考虑人类对地理环境影响就不能理解自然的变 化。 ? 按时间延续长度与节奏把历史时间分为三种时段,即 短(政治、军事、外交)、中(经济与人口)、长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对生产 力发展的影响。它是通过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其他物质因素 对人类行为和生活的限制而发挥作用。? 因此,地理学应在时间中研究人地关系。 四、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 J.E斯宾塞和W.l.托马斯提出。人口自然生物环境技术社会组织 1. 2. 3. 4.? ?人口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群体. 自然生物环境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空间与资源. 社会组织是指人类社会的文化环境. 技术是实物特定目标的手段,人们依赖技术的发展与进 步获得生存的基础,并利用技术来改善生存与发展的条 件.。 这四个要素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六对联系带, 每对联系带又都受另两要素的影响。 该图式反映了文化的结构,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 和精神文化三者的关系。其中,技术是指在自然生物环 境的基础上创造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 属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体现在人口之中。这个四个要 素组成人地关系的基础,缺一不可。
更多搜索:
| 广告服务 | 招纳纳贤 | 诚邀合作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服务条款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文环境包括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