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选择题三道选择题解答

谁能解释一下这道物理题的答案.急!在斜面上O点先后以v0和2v0的速度水平抛出A、B两小球,则从抛出至第一次着地,两小球的水平位移大小之比可能为( ) A.1 :2 B.1 :3 C.1 :4 D.1 :5 我知道A,C选项 谁能解释一_百度作业帮
谁能解释一下这道物理题的答案.急!在斜面上O点先后以v0和2v0的速度水平抛出A、B两小球,则从抛出至第一次着地,两小球的水平位移大小之比可能为( ) A.1 :2 B.1 :3 C.1 :4 D.1 :5 我知道A,C选项 谁能解释一
在斜面上O点先后以v0和2v0的速度水平抛出A、B两小球,则从抛出至第一次着地,两小球的水平位移大小之比可能为( ) A.1 :2 B.1 :3 C.1 :4 D.1 :5 我知道A,C选项 谁能解释一下B选项,非常急啊! 希望详细点~~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加分~~在线等~~现在其实我就有一个问题,就是这题答案里的B可以直接从1/4到1/2里选,就是这个地方我不明白,你能帮忙解答吗?为什么判断1/3没问题?
想象,有个斜面2球抛出去都落在地面上.这样他们用的时间相同.如果想让他们都落在斜面上,就应该在保持斜面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加长长度.如果这样A先着斜面而B继续飞行,所以水平距离比也就小于1/2.再变化斜面,使得出现B答案状况(注意斜面高度不变,仅长度变).A球着斜面后,B球继续飞行.而与C答案不同的是B球有段距离在地面上方飞行.(2个球一个在地面上飞,一个在斜面上飞,起始高度相同,自然是在地面上飞的先着地)所以,再他们之间拉.
晕~~啊我都有点晕了.我感觉选择题这东东本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两小球分别以υ0和2υ0的初速度做平抛运动,于是有x1=υ0t1,x2=2υ0t2;y1=1/2g(t1)^2,y2=1/2g(t2)^2两小球着地情况有几种可能性:(1)均落在水平上,于是有y1=y2,可得x1/x2=1/2,选A(2)均落在斜面上,于是有y1/x1=y2/x2,可得x1/x2=1/4,选C(3)A球落在斜面上,B球落在水平面上,...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2010全国27届高中物理竞赛第三道选择题详解_百度作业帮
2010全国27届高中物理竞赛第三道选择题详解
2010全国27届高中物理竞赛第三道选择题详解
A怎么样都错,不解释B也错了,如果没摩擦的话,对b受力分析,它受到的大气压力应该等于气缸内气体给的压力,所以最终乙中的气压还是大气压D也错了,电炉丝放出的能量除了转化为两部分气体的内能外,还推动了活塞b做功由于a导热,平衡的时候两气缸温度是相同的,对于理想气体,一般不考虑其分子势能,等量的分子增加了相同的温度,所以分子内能增加量是相同的,C是对的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步步高2014版《考前三个月》高考物理(通用)大二轮专题复习题型冲刺练:动量与原子物理(共计7页,含解析)&&人教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第15题 动量与原子物理(限时:45分钟)1.(2013?新课标Ⅰ?35)(1)一质子束入射到静止靶核Al上,产生如下核反应:p+AlD→X+n式中p代表质子,n代表中子,X代表核反应产生的新核.由反应式可知,新核X的质子数为__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_.(2)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静止的木块A和B,两者相距为d.现给A一初速度,使A与B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当两木块都停止运动后,相距仍然为d.已知两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B的质量为A的2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A的初速度的大小.答案 (1)14 13 (2)解析 (1)由H+Al→X+n,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得新核的质子数为14,中子数为13.(2)设木块A的初速度为v0,运动距离d后速度为v,A、B碰后的速度分别为v1、v2,运动的距离分别为x1、x2.由于A、B发生弹性正碰的时间极短,所以碰撞前后动量守恒、动能守恒,有mAv=mAv1+mBv2①mAv2=mAv+mBv②①②联立解得v1=v=-v③v2=v=v④A、B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所以A、B的加速度大小均为a=μg⑤A、B均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对A木块有碰前v2=v-2ad⑥碰后A木块反向做匀减速运动0=v-2ax1⑦对B木块有0=v-2ax2⑧由题意知x1+x2=d⑨②③⑤⑦⑧⑨联立得v=⑩将上式带入⑥解得v0=2.(2013?山东?38)(1)恒星向外辐射的能量来自于其内部发生的各种热核反应,当温度达到108K时,可以发生“氦燃烧”.①完成“氦燃烧”的核反应方程:He+____________→Be+γ.②Be是一种不稳定的粒子,其半衰期为2.6×10-16s.一定质量的Be,经7.8×10-16s后所剩Be占开始时的________________.(2)如图1所示,光滑水平轨道上放置长板A(上表面粗糙)和滑块C,滑块B置于A的左端,三者质量分别为mA=2kg、mB=1kg、mC=2kg.开始时C静止.A、B一起以v0=5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A与C发生碰撞(时间极短)后C向右运动,经过一段时间,A、B再次达到共同速度一起向右运动,且恰好不再与C发生碰撞.求A与C碰撞后瞬间A的速度大小.图1答案 (1)①He(或α) ②(或12.5%)(2)2m/s解析 (2)因碰撞时间极短,A与C碰撞过程动量守恒,设碰后瞬间A的速度为vA,C的速度为vC,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Av0=mAvA+mCvC①A与B在摩擦力作用下达到共同速度,设共同速度为vAB,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AvA+mBv0=(mA+mB)vAB②A与B达到共同速度后恰好不再与C碰撞,应满足vAB=vC③联立①②③式,代入数据得vA=2m/s3.(1)如图2所示为氢原子的部分能级示意图,若用大量能量为12.1eV的电子轰击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后,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辐射出波长不同的光子,其中波长最长的光子的能量是________eV;这种光子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逸出功为2.5eV的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图2(2)如图3所示,质量分别是m1=2m2的两个大小相同的弹性小球,用轻绳紧紧地捆在一起,以速度v0=2m/s沿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做直线运动.某一时刻绳子突然断开,断开后m1、m2两小球动量分别为p1=1kg?m/s、p2=5kg?m/s,求:图3①从两小球刚分离时刻开始计时,经时间t=2s两球之间的距离;②两弹性小球释放出的总弹性势能.答案 (1)1.89 不能 (2)①9m ②6.75J解析 (1)根据题意可知,当大量电子轰击氢原子后,原子会跃迁到n=3能级,故当原子向低能级自发跃迁时,会放出三种频率的光子,其中频率最低、波长最长的光子的能量为3.40eV-1.51eV=1.89eV,因为低于2.5eV,故不能发生光电效应.(2)①由动量守恒定律得3m2v0=p1+p2又由于p1=m1v1p2=m2v2联立解得m2=1kg,v1=0.5m/s,v2=5m/s则经过2s两球之间的距离x为x=v2t-v1t联立解得x=9m②设两个弹性小球释放出的总弹性势能为Ep由能量守恒定律得:Ep+×3m2v=×2m2v+m2v联立解得Ep=6.75J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一定剩下1个原子核了B.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这种转化产生的电子发射到核外,就是β粒子,这就是β衰变的实质C.光子的能量由光的频率所决定D.只要有核反应发生,就一定会释放出核能E.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原子的总能量不变(2)如图4所示,一辆质量为M=6kg的平板小车停靠在墙角处,地面水平且光滑,墙与地面垂直.一质量为m=2kg的小铁块(可视为质点)放在平板小车最右端,平板小车上表面水平且与小铁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5,平板小车的长度L=1m.现给铁块一个v0=5m/s的初速度使之向左运动,与竖直墙壁发生弹性碰撞后向右运动,碰撞过程中无能量损失,求小铁块在平板小车上运动的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g取10m/s2).图4答案 (1)BC (2)18J解析 (1)半衰期是大量原子衰变时所表现出的统计规律,对少量原子核没有意义,A错;β衰变的实质是指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后释放出电子的过程,B正确;根据光子能量计算公式ε=hν可知光子的能量由光的频率决定,C正确;只有存在质量亏损的核反应(核反应过程比结合能下降)才会释放核能,D错;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吸收光子向高能级跃迁时,核外电子的轨道半径增大,电子运动的动能减小,系统势能增加,总能量增加,E错.(2)设铁块向左运动到达竖直墙壁时的速度为v1,根据动能定理得-μmgL=mv-mv解得v1=4m/s假设发生弹性碰撞后小铁块最终和平板小车达到的共同速度为v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v1=(M+m)v2解得v2=1m/s设小铁块运动的位移为x时与平板小车达到共同速度,则根据功能关系得-μmgx=(M+m)v-mv解得x=m由于x>L说明铁块在没有与平板小车达到共同速度时就滑出平板小车.所以小铁块在平板小车上运动的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ΔE=2μmgL=18J5.(1)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如图5所示,则该金属的极限频率为________.若用频率为ν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________.(普朗克常量为h)图5(2)如图6所示,质量为3kg的木箱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箱内粗糙的底板正中央放着一个质量为1kg的小木块,小木块可视为质点.现使木箱和小木块同时获得大小为2m/s的方向相反的水平速度,小木块与木箱每次碰撞过程中机械能损失0.4J,小木块最终停在木箱正中央.已知小木块与木箱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木箱内底板长为0.2m.求:图6①木箱的最终速度的大小;②小木块与木箱碰撞的次数.答案 (1) hν-W (2)①1m/s ②6解析 (1)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m=hν-W可知,Ekm-ν图象的纵截距为逸出功,由hνc=W,解得金属的极限频率νc=,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ν-W.(2)①设最终速度为v共,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m)v=(M+m)v共v共=1m/s②整个过程损失的机械能ΔE=(m+M)v2-(m+M)v令碰撞次数为n,木箱底板长为Ln(μmgL+0.4J)=ΔE解得n=66.(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关于物质波的表达式ε=hν和p=中,能量ε和动量p是描述物质的粒子性的重要物理量,波长λ或频率ν是描述物质的波动性的典型物理量B.光电效应既显示了光的粒子性,又显示了光的波动性C.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D.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比β射线要强E.一个氘核(H)与一个氚核(H)聚变生成一个氦核(He)的同时,放出一个质子(2)如图7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B连接着一个轻质弹簧,弹簧与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质量为2m的小球A以大小为v0的水平速度向右运动,接触弹簧后逐渐压缩弹簧并使B运动,经过一段时间,A与弹簧分离.求:图7①当弹簧压缩至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p为多大;②若开始时,在B球的右侧某位置固定一块挡板,在A与弹簧未分离前使B球与挡板发生碰撞,并在碰撞后立即将挡板撤走.设B球与挡板碰撞时间极短,碰后B球的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与原来相反.欲使此后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能达到第①问中Ep的3倍,必须使两球在速度达到多大时与挡板发生碰撞.答案 (1)ACD (2)①mv ②A球速度为,B球速度为v0解析 (1)光电效应现象表明光具有粒子性,选项B错误;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聚变成一个氦核时放出一个中子,选项E错误.故本题答案为A、C、D.(2)①设弹簧压缩至最短时,A、B速度均为v,选取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2mv0=(2m+m)v解得v=v0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mv=Ep+(2m+m)v2Ep=mv②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能达到第①问中Ep的3倍,即Ep′=3×mv=mv此时小球A、B的总动能Ek′=×2mv-Ep′=0故小球A、B的总动量为0,B球与挡板碰撞前瞬间两球动量等大设B球与挡板碰撞时,A球速度为v1,B球速度为v2(均向右)2mv1=mv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2mv0=2mv1+mv2可得v1=v0,v2=v07.(1)在氢原子光谱中,电子从较高能级跃迁到n=2能级发出的谱线属于巴耳末系.若一群氢原子自发跃迁时发出的谱线中只有两条属于巴耳末系,则这群氢原子自发跃迁时最多可能发出不同频率的谱线的条数为( )A.2B.5C.4D.6(2)如图8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块相同的长木板A和B,长均为l=0.5m,在B的右端有一个可以看做质点的小铁块C,三者的质量都为m,C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现在A以速度v0=6m/s向右运动并与B相碰,撞击时间极短,碰后A、B粘在一起运动,而C可以在A、B上滑动,问:如果μ=0.5,则C会不会掉落地面?(g=10m/s2)图8答案 (1)D (2)不会解析 (1)由题意知,这群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的最高能级为第4能级,从第4能级跃迁到基态的过程中可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D正确.(2)设A、B碰撞后速度均为v1,若C不掉落地面,A、B、C相对静止时速度为v2,C在AB上滑行的距离为s,取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2mv1v1=3m/smv0=3mv2v2=2m/s由能量守恒定律得×2mv-×3mv=μmgs解得s=0.6m因为s<2l所以C不会掉落地面
亲!请或新用户?
本站声明:书利华教育网资料为本站收集、购买整理或网友上传,不能保证版权问题,如有侵犯,请发邮件联系无条件删除,谢谢。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
联系: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第一中学 侯剑东
欢迎合作与交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物理选择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