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为什么经理不愿参与预算编制说明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员工参与对于预算管理绩效影响的路径分析
下载积分:688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22:07:5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员工参与对于预算管理绩效影响的路径分析.PDF
官方公共微信我们上一讲给大家介绍了月度现金收支预算、制定和执行程序的前两个环节,一个是由企业各部门编制现金支出预算,第二个是由财务部门会同销售部门根据销售计划、销售预测编制现金收入预算
公司的现金收入预算方案。我们各部门的支出方案有了,我们总的现金收入方案有了,现在要综合平衡一个总的现金方案,这个工作谁来主持呢?总经理一把手,为什么强调总经理一把手主持,因为这个队伍你当家,当家必须理财,说句不好听的,当家不理财,等于瞎胡来。预算管理尤其现金收支预算,是企业的重大收入支出,到底怎么开支?总经理必须要明白,当然我们一些企业的规模比较大,往往设置了财务副总经理,还有总会计师,由财务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来编制预算,可以不可以,也不能说不可以,但是还是不太好,因为总会计师、财务副总经理,思路和总经理不一定完全一样,按总会计师财务副经理的思路编制预算,最后总经理不同意、不满意、要修改,总会计师财务副总经理没办法,你修改一次两次还可以,你老修改,预算就没法执行了。上次我也讲到,我曾经到北京一家企业,当过财务总监,这个总经理80年代全国统考,听过我的课,98年工商管理又听过我的课,这个企业要上市,总经理聘请我当财务总监,这个总经理算是学生,但是成人教育师生往往是朋友,他住的离我很近,关系不错,有时见面聊聊天挺聊得来,但是到了公司以后工作了一段时间,发现我的想法跟他好多还不太一样,为什么?因为虽然平常很聊的来,很多看法一致,但一到具体问题上总有些分歧,因为所处地位不一样,看问题角度不一样,专业知识不一样、知识结构不一样,总难免有些不同的看法,一个领导班子里头,为什么要有多人参加呢?有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现象,这样不同看法便于讨论,统一思想以后对企业更有好处。按我的想法,如果总经理不参加预算,按我的想法来编制预算,总经理不同意,他就要修改。一次两次还可以,老修改这预算没法推行了。总经理参加预算,对预算编制的全过程都很清楚,预算为什么这样开支?哪些应该开支,哪些不该开支?都事先经过讨论了,你也参与了,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没有特殊情况就不修改了,如果你没有参加,你很理直气壮,我不知道,没有经过我同意,你肯定理直气壮,你修改一次两次还可以,你老修改,预算就没法执行了。所以我们前面讲,预算要硬预算。硬预算是什么意思?预算还有一层意思要有权威性,你老修改老修改,预算就没有权威了,预算没有权威,执行很困难。预算稳定,它有权威才能推进下去,就像我们改革开放一开始,八十年代初,当时中央的方针是摸着石头过河,这个方针是非常正确的,为什么?因为我们从产品计划经济,现在搞市场经济,没有先例,西方国家它是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前期、后期到现在的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今天,基本上顺理成章的事情。我们国家走了一遍产品计划经济,然后回过头来再搞市场经济,没有先例。所以我们中央提出摸者石头过河,是非常正确的。到农村去国的人都有这中感觉,摸着石头过河是什么意思,地上有石头,但是水把石头没过去了,你得慢慢探,探着有石头你在落脚,没有石头你不能落脚,落脚就掉到河里去了。在摸的过程中,就得左右摇摆。政策包括企业预算也一样,你来回修改,大伙有意见,领导参与了预算的制定,知道预算全过程是怎么回事,在执行过程中,没有特殊情况你不修改,预算就能推行下去,就比较稳定。我为什么强调预算必须总经理参与,我们很多企业资金非常困难,有些企业资金还是非常难的。北京有些企业我去过,到全国各地走也看到很多企业,尤其国有企业,资金非常困难,很多企业的资金状况,可以说跟三年自然灾荒时的家庭状况差不多,捉襟见肘。在这种情况下,总经理更不能当甩手掌柜的,你要把企业有限的资金到底怎么使用,你要安排好。要明确资金的支出重点,支出方向,指出原则,财务部门才能根据你的要求,综合平衡。为什么要求总经理参与,道理就在这儿。这是我们讲的第三个环节。
结构有很大的关系。美国财政收入百分之四十七来自个人所得税,百分之二十多,来自公司个人交纳基金,公司税只占百分之九。杰克威尔奇在当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席执行官时候,他使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股票的总市值达到过多少,我前几年看好象是四千亿美元。但最近我看的报道是一千七百多亿美元。咱们按少的说,按一千七百亿美元说,按照一美元兑换八点二人民币,大概多少呢?一千七百亿美元相当于一点三九万亿人民币,我们按一点四万亿,一万四千亿人民币。我们知道我们国家现有一千多家上市公司,这一千多家上市公司股票总市值是多少,最近我没有算,前段我看过一篇报道,那是在去年的时候,大概是四万五千亿,这是按什么算的,就是所有的股票包括国家股、法人股,全都按市场流通股的股价计算,才四万五千亿。人家一家上市公司股票总市值相当你一千家上市公司的三分之一,IBM、微软、沃尔玛,世界五百强美国占了一多半,但是它的税收只占财政收入百分之九。&&&
美国的财政结构比较好,企业是下蛋的鸡,挤奶的牛,让企业的鸡壮牛壮,多下蛋多挤奶,下完蛋挤完奶以后,到了个人手里征税。所以美国的税收,很多是冲着个人去的,有利于调节社会平衡,他个人所得税和养老基金,保险基金,这些跟个人有关的,这两个加起来大体占到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七十。这种财政结构有什么好处?它有利于说明政府和人民是什么关系,是纳税人拿钱养活了政府。
我们国家现在征税主要还是冲着企业去,个人所得税有一些了,但比重还比较少,企业所得税交纳的比较多,有时候政府官员和人民的关系不太好说清楚,纳税人拿钱养活政府的观念,我们有些政府官员没有树立起来。其实我们企业交税也是纳税人交税,也是企业养活我们政府。我们在开人代会,审核政府预算的时候应该非常认真。最近广东省开人代会,审核省政府预算就是认真,不光大的数,每一笔开支用在哪儿了,每个部门的开支,逐一审核,这种人代会才开的真正有意义。大会一通过,西方国家国会通过预算非常严是有道理的,我们国家同样,在我们企业也应该这样,预选编制完成以后,严格审核,通过以后,任何人不得随意修改,赋予预算以法律效力,这样预算才能推进下去。当然我们一些企业,一旦资金短缺的时候,往往搞厂长经理一支笔,而且很多人把它当做经验推广。前些年财政部曾把厂长经理一支笔当做经验推广,其实厂长经理一支笔不是经验,是小生产的方法。当你企业就有七八个人、十来个人的时候,你厂长经理一支笔行了。为什么呢?你都看得过来,开支签字就完了,当企业有上百人、上千人,遇到资金几百万几千万上亿的时候,你还一支笔行吗?就不行了。为什么呢?人的记数能力是有限的,这么多开支全都记得脑袋瓜里头,(能记住吗)值得怀疑。人记数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不是吹牛我觉得我的脑袋瓜还行,我上学时我的数学不错,现在你看我讲课的时候,基本上不看稿,都记在脑袋里头,但是你多给我几个数就记不住了,人的记数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单位的电话号码能记住,总机能记住,分机我都记不住,当然也不能绝对化。确实有些记数的天才,前两年我看了一本书,《风流才子纪晓岚》,纪晓岚的脑袋瓜好使,他是清朝四库全书的总编纂,一次他的堂哥带他到前门饭馆吃饭,这个饭馆菜炒得味道不错,而且老板会做买卖,当官的来吃饭可以不收钱,先记帐,赊着,到年底了,发俸禄了,还钱。我们知道清朝的官员其实也很清贫,家里不是大财主,请客吃饭囊中羞涩,允许记帐,赊着,到月底年底发俸禄还钱,很多人到那里请客吃饭,吃完饭记个帐,到月底年底发俸禄还钱。他去了以后,他堂哥让老板把帐本拿来,(纪晓岚)一看很多人都认识,大学士什么的都在这里吃饭,看完了,把帐本还了,还了之后开始吃饭,吃到半截呢,帐本找不着了,老板急了,找不着帐本我怎么跟人家要钱。纪晓岚说,没关系,你拿笔墨来,我给你写上,嚓嚓嚓给写上了。旁边几个吃饭的也是记帐的,说纪晓岚写的不对,我们没有那么多(钱),纪晓岚写的不对,正吵吵着呢,一个人从怀里把帐本拿出来,说帐本没有丢在我这里呢,我要看纪晓岚的脑袋瓜到底多好使,结果一对分毫不差,那真是天才。我估计在座的有几位,能达到这个水平的,有一位能达到这个水平的都很难,所以我说人的记数能力是有限的。而且我们领导也是人,经营管理者也是人,也是有感情的,今天高兴,人来了,说两句好话,谁来了你都批了,今天不高兴两口子打架一宿没睡觉,谁来都不批,你花钱都不是理性的。在企业什么应该最理性,花钱最理性。企业预算管理是经过上上下下反复多次(论证才做出的),比领导临时拍板效果要好的多,这是我们讲的第四个环节。
&第五个环节是企业各部分、各单位凡是现金支出的,必须按照预算规定项目金额时间,由财务部门划拨执行。对没有列入预算的项目,财务部门有权拒绝开支,预算通过了以后,怎么执行?厂长经理放下一支笔,哪个部门花钱,部门领导签字,谁签字谁负责,领导就可以超脱了。我为什么强调领导超脱?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经济是消费者的天堂,你从消费者的角度,市场经济越发展消费者就越舒服。你想吃什么吧,你想玩什么吧,你想到哪儿去,非常方便。随着市场经济的越发展,越往后发展会越好,我国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老百姓消费者也越来越舒服,但是市场经济是经营者的地狱,你从经营者角度越来越难。八十年代开个买卖就能挣钱,现在什么情况,挣钱不易了,所以企业没有高人一筹的经营谋划,没有高人一筹的经营思路经营方法,你想战胜竞争对手(是不可能的),连生存可能都很困难。而这高人一筹的经营谋划经营思路,不是我们拍拍脑袋瓜就来的,要经过你的苦思冥想。我们今天挣钱,靠什么,要靠脑子,要靠你经营管理者的脑子,如果你天天事务缠身,你就没法去集中精力思考重大问题。如果企业总经理、高层管理员连企业到底应该怎么发展,你的企业怎么才能和别人不一样,怎么才能战胜竞争对手,自己没点特殊的东西,没有独到之处,你生存下去很难,别人怎么干,你照着怎么干,死定了。而且高人一筹的经营谋划经营思路不是拍拍脑袋瓜来的,要经过很多思考,而这个思考有时候是痛苦的,往往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想明白了,柳暗花明又一村,当你柳暗花明又一村,你才能够知道这个企业该怎么干,弄明白了,你的企业才有前途。所以我们让领导超脱干什么?是要集中精力思考重大问题,如果你天天事务缠身,不可能集中精力思考重大问题。所以,当预算(编制)出来以后,领导不要签字,哪个部门花钱部门领导签字,谁签字谁负责,你就可以集中精力思考重大问题了。当然总经理也不是完全不签字,北京松下显像管有个决裁制度,什么是决裁制度?就是总经理在两种情况下签字,第一是意外性支出,这意外性支出不是正常生产经营应该想到而没想到的意外,而是由于外部原因造成的意外性支出。这个意外性支出,比如政府让你花的钱,或者突然出现的事件,像去年的SARS,一搞SARS,企业该花的钱也得花,不花不行,这是属于意外性支出,意外性支出要编制临时性预算,临时性预算要经过总经理签字批准纳入预算。临时性预算编制,要非常严格,把你的支出事由、支出项目一项项写清楚,经过总经理批准纳入预算。第二是资本性支出,所谓资本性支出是指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的支出,会计原则有一条,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收益性支出是为取得当期收益,而发生的支出,这些支出是要直接计入当期收益的,这些都直接计入当期费用的,资本性支出是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支出,这个支出以后,它不能马上进成本,要通过折扣和分期销摊销方式计入成本。资本性支出也不是没有列入预算,也列入预算了,而且在预算之前,通常要进行可行性研究。为什么呢?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投资额度大,回收期长,一旦投入,将会长期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所以企业要特别慎重。在投资前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经过可行性研究认可了以后,再纳入预算,在预算执行时领导还要签字,以示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投资的重视,除此之外领导不要再签字了,哪个部门花钱,部门领导签字,谁签字谁负责,你月底检查就是了,领导在这方面要做好授权。第一个授权(对象),我们的各个部门的负责人,预算内的开支,哪个部门开支,哪个部门领导要签字,谁签字谁负责,你充分把握。第二授权财务部门,没有预算不开支,没有预算不花钱。
素质关系不大,主要跟企业领导关系非常大。北京一家企业北京继电器厂,这个企业是街道小厂,这个厂子是58年街道老太太搬着板凳办的街道小厂,这个厂子在前门大栅栏,胡同里头的小厂,可想而知。这个企业在84年濒临破产,产品质量太差,人家管它叫大栅栏废品收购站,可想而知,北京供供电局命令宣布,任何厂家不得用它的产品,谁用它的产品给谁拉闸,等于判了这个厂的死刑了。当时北京市机械系统派了两个同志,它们的上级单位机械局派了两个同志,一个叫肖鉴和,一个叫许增骞,让他们把这个企业整顿整顿,让附近企业兼并就完了,这两个同志去了以后,通过调查以后发现工人还是不错的,还是很卖力气的,关键是管理太差。他俩在全厂大会宣布,不把这厂子搞好,我们俩就地免职当工人,经过几年的整顿,加强管理,这个企业后来成为北京市第一批进入国家二级企业的集体企业。他们的职工讲,我们的许厂长是大家出身,他的父亲在法国是教授,他的母亲是北京图书馆的高级馆员,大家出身,但是有板爷的经历,北京爱称呼人叫爷,板爷是什么呢,蹬三轮的、搬运工叫板爷。为什么会有板爷的经历,许厂长许增骞57年上大学的时候被打成了右派,后来在工厂劳动改造二十多年,当搬运工。许增骞一米八的个子,相貌堂堂,当了厂长,玩命干,吃在厂里,住在厂里,那时候吃住条件很差,吃什么?食堂卖完饭,剩点窝头咸菜,吃完就完了。推销产品没钱,从自己存折上拿钱,带着职工推销产品,终于把这个企业搞的不错。在90年、91年第一次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许增骞讲,下个月各部门花钱都做预算,&& 预算做完了以后报财务部门,财务部门综合平衡,召开全厂资金会综合平衡,平衡完了以后哪些该花,哪些不该花定下来,下下来,把该花的钱拉成大单子,项目都编上号,每一个项目都编上号,下个月各部门花钱对号入座。项目上有的花,没有的不花。在90年91年第一次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这个企业不仅保证了生产经营正常进行,而且拿出钱来搞新产品。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将要倒闭的企业,预算管理都能推行下去,还运作的不错,我们一般企业问题不大。所以这里边关键是领导,所以我们讲预算管理,它不是方法问题,它是观念和习惯问题。而这观念和习惯,首先是领导的观念习惯,总经理各级管理者的观念和习惯,你有没有先算帐后花钱,精打细算的习惯,这是预算管理最重要的因素,预算方法没什么难的,就是加减乘除,开放都很少,没有乘方,更没有微分积分。所以如果我们的观念调整过来,预算并不难,而观念调整过来以后,预算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这是我们讲的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预算管理就介绍到这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部门预算编制的要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