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号码是收费的呀,可上面写着此功能仅针对福建校讯通通收费用户开放怎么回事

格式:doc&&&
贡献者:Zf54517
上传时间: 14:36
此文档归属以下专题
暂无相关专题
-------------
新增文件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公司校讯通商业计划书
分享到:&&
下载本文档需要登录,并付出相应积分。()
文件大小:744KB
所需积分:& 20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论坛快捷通道
主题: 老师,你要收钱可不可以在校讯通里告知家长一声?
发表于: 11:01:31
引用:原文由&半兽人&发表于&&10:31:02&:你又错了,老师根本就不知道有校信通,不信你去问老师。再说,老师乱收费你可以教育局投诉:.老师在校讯通里给我们发过关于考试时间,放学时间之类的信息。我发此贴的目的是想收钱的是告诉家长一下就可以,业务经理很明白我的意思。
发表于: 23:20:36
这里面有一些误会,特别是对老师的误会。还有一些潜规则在里面。
发表于: 8:33:54
楼主算是好的!等你小孩上了高中交的还要多,这不刚开学交一千多,开学几天又交补课费、资料费几百元,不交不让进教室!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要钱。
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发表于: 11:18:35
这个帖子关注度较高,作为教师,我想就我知道的问题回复一下。如有不妥,敬请原谅。1.校讯通的开通肯定是与学校有关的,毕竟它是学校授权委托相关移动公司进行信息发布的一个平台,毕竟家长的电话就是由学校向移动运营商提供。2.学校要尽可能多利用校讯通这个信息发布平台,做到物尽其用,毕竟家长付出了一定的成本,理应获得相应回报。这方面,监督管理的职责其实在校领导,不在教师。领导的宣传意识强,或者说公德意识强,可能校讯通发挥的作用就大一些,反之,就会出现家长辛苦交费,一年却收不到几条信息的尴尬状况。3.家长如果不想使用校讯通的服务,可以通过发送短信的形式直接退订。我也是家长,我和妻子的号码也曾被孩子所在学校强行“校讯通”,但都在第一时间成功退订。这退订与本人身在教育的工作背景并无关联。4.帖子当中说到的收取报纸费可能不属于学校官方行为。感觉应该是科任教师在班级范围内开展的收费行为。这类事情有时属于学校监管的盲区。论理可以由学生直接订报,也明确拒绝订报,但科任教师可能考虑到组织教学或测试的方便,于是就来个统一征订。个人认为,有些时候不要一味简单拒绝此类订阅行为,关键是弄清这些订阅行为纯属是为了回扣,还是充分利用这些报刊提升学生的素质。一律妖魔化此类行为并不算明智和公平。5.孩子是否说谎,确实需要及时查证。除了利用校讯通渠道获取收费信息外,家长最好主动多与班主任联系验证。一定情况下,班主任都会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会不厌其烦作出说明。毕竟,若孩子养成说谎与欺骗人格,受害最深的是家庭。
发表于: 11:21:21
引用:原文由&夏风那个吹&发表于&&11:01:31&:引用:原文由&半兽人&发表于&&10:31:02&:你又错了,老师根本就不知道有校信通,不信你去问老师。再说,老师乱收费你可以教育局投诉:.老师在校讯通里给我们发过关于考试时间,放学时间之类的信息。我发此贴的目的是想收钱的是告诉家长一下就可以,业务经理很明白我的意思。普通教师可能确实不知道学校开通了校讯通,也无权通过校讯通平台发布消息。很多时候,广大网友确实需要把老师这个从事教学行为的角色与学校领导这些负责教育管理的角色分开对待。
发表于: 12:56:05
硬朗的风,你好。我向来对老师都是很尊敬的。上个星期我小孩交了三次钱,如果每次都打电话给老师你觉得妥当吗?我感觉有点不好,既然有校讯通为什么不用呢?其实我的孩子是很不错的,我只是想监管的更好。
发表于: 13:18:56
引用:原文由&夏风那个吹&发表于&&12:56:05&:硬朗的风,你好。我向来对老师都是很尊敬的。上个星期我小孩交了三次钱,如果每次都打电话给老师你觉得妥当吗?我感觉有点不好,既然有校讯通为什么不用呢?其实我的孩子是很不错的,我只是想监管的更好。谢谢你对我回复的关注。不知道你总共打了几次电话给老师询问交费一事?如果一次都没有,建议你打一次电话。我不觉得有什么不好。这与对老师的尊敬无冲突。另外,如果老师自作主张乱收费,这个老师也不值得你去无条件地尊敬。另外,我建议你把交费的数目和用途做个书面记载,这样投诉学校和咨询查证都有了依据。仅上周就交了三次钱,我感觉数量已经不少了,如果你十分相信孩子,那就请不要纠结。如果不够信任,还是查证一下为妥。把所有的疑虑说出来,不舒坦一些么?坦诚地讲,学校很难在每次收费时通过校讯通来通知。一是我前面回复中说过,有些收费是个别班级的行为,学校或许并不知道。有些收费学校或许知情或支持,但觉得合情而不合上级规定,所以也不一定敢使用校讯通来通知。严格而言,初中等基础教育学校实行一费制,除了开学初的收费能上台面,其它的收费或许都不一定合乎规定。比如班费这个项目,物价部门不会允许设立这个项目,更不会制定收费标准,但班级搞联欢会、开运动会之类又确实需要集中开支。这时家长关注的焦点建议放在使用用途上。如果班主任不贪不占,那就不用过于反对。另外,请把老师和领导区分开来。普通老师不可能有权自主地使用校讯通。把帖子发到江夏热线,如果确实想收到切实效果,建议你指名道姓地开展批评。比如你的帖子,我建议把题目修改为《**初中,你要收钱可不可以在校讯通里告知家长一声》,这样舆论监督的效果似乎更好一些。
发表于: 13:25:22
你好,硬朗的风。校讯通里面的给我信息都是通过班主任来发的,班上收钱为什么就不能呢?班主任不是可以用吗
发表于: 13:26:33
另外,有些收费属于学校代收代付,学校其实本身无权使用或截留,但社会的板子还是要打到学校身上。这里,笔者无意愿更无义务为学校的收费行为作辩护。但是想告诉你,这就是当下的现实,是特色的国情。老师其实也并不可能把收的钱装入自己的荷包。所谓“颗粒归仓”,这才是事实。否则,老师这个职业应该就相当热门了。
发表于: 13:28:36
引用:原文由&夏风那个吹&发表于&&13:25:22&:你好,硬朗的风。校讯通里面的给我信息都是通过班主任来发的,班上收钱为什么就不能呢?班主任不是可以用吗不明白你为什么这么固执。即使有些信息确实由班主任发送,但他或她其实并没有得到其它信息(比如收费)发布的授权。明白吗?
发表于: 13:30:39
感觉我想要表达的意思已经表达的比较清楚。请楼主耐心看一下我关于此事的所有回复。
发表于: 13:35:43
引用:原文由&硬朗的风&发表于&&13:28:36&:引用:原文由&夏风那个吹&发表于&&13:25:22&:你好,硬朗的风。校讯通里面的给我信息都是通过班主任来发的,班上收钱为什么就不能呢?班主任不是可以用吗不明白你为什么这么固执。即使有些信息确实由班主任发送,但他或她其实并没有得到其它信息(比如收费)发布的授权。明白吗?你并没有看懂我发帖的目的,我说过老师收钱不对了吗?看来老师都是一样的。
发表于: 13:41:29
引用:原文由&夏风那个吹&发表于&&13:35:43&:引用:原文由&硬朗的风&发表于&&13:28:36&:引用:原文由&夏风那个吹&发表于&&13:25:22&:你好,硬朗的风。校讯通里面的给我信息都是通过班主任来发的,班上收钱为什么就不能呢?班主任不是可以用吗不明白你为什么这么固执。即使有些信息确实由班主任发送,但他或她其实并没有得到其它信息(比如收费)发布的授权。明白吗?你并没有看懂我发帖的目的,我说过老师收钱不对了吗?看来老师都是一样的。我只能苦笑回复你了。也欢迎其他网友发表意见。此处老师收费对与不对,我根本不在意此事。因为这事本与我无关。你的目的很明白嘛,就是要校讯通通知你收钱的数目之类嘛。有什么不好理解的?我的回复恰恰是为了告诉你学校收了费,校讯通为什么不会告知。明白吗?
发表于: 13:44:23
另外,人上一百,种种色色。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天下有慈母,也有狠心妈妈。老师也一样。
发表于: 14:38:15
我自己是当老师的,我的手机给无故开通了校迅通,我自己都不知道。是后来查手机费的时候无意之中发现的,后来打移动服务号1860投诉,江夏移动一个女的打来电话给我赔礼道歉,把私自开通校迅通扣的钱还给我了。她们说,给每个移动的手机发了短信通知,回复短信就不开通,不回复就默认开通了。大家说说校迅通是老师开的吗?
http://guaihr.
发表于: 14:46:44
现在对教育部门收费管理得非常严,学校没有告知的收费项目,家长可以不交。如果家长担心孩子以学校的名目乱要钱,可以打电话给孩子的同学或者学校熟悉的教师或者学校的办公电话(一般都在公布在网站上)问问,不直接问班主任。这样可以避免你这样尴尬。如果确实发现孩子的班主任老师巧立名目乱收费,建议还是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作为老师,我们也是很痛恨这种行为。不过现在只怕没人敢以身试法了。起码我身边的老师我还没听说出过收费问题。我也曾经当过几年的班主任,最恨的就是替上面收钱。现在情况好多了
发表于: 14:51:05
引用:原文由&春来依旧百花红&发表于&&8:33:54&:楼主算是好的!等你小孩上了高中交的还要多,这不刚开学交一千多,开学几天又交补课费、资料费几百元,不交不让进教室!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要钱。高中不一样的,高中不在义务教育的范围内,收费要厉害得多了。
发表于: 15:47:23
告诉广大家长一个秘密,我的校讯通退订两月有余,现在依然能收到短信,而且也没扣费了。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到哪手机都能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电话:客服:027- 业务:027- 传真:- 邮箱:
地址:洪山区关山村熊家嘴180号。江夏热线(www.)隶属于 武汉创铭世纪科技有限公司的江夏综合门户网站。办公地址:纸坊文化路富丽杰座B栋102室。 邮编:430200
Copyright & &江夏热线版权所有&&技术支持:提案:《移动部门应该对校讯通实施分级收费制度》
&(年底的政协人大两会即将召开,今天上午匆匆写了个提案)
&&&&&&&&&&&&&&&
提案:《移动部门应该对校讯通实施分级收费制度》
移动公司:
据了解,目前移动公司在许多中小学、幼儿园开通校讯通,说是为了方便校园方联系家长,有事通过校讯通短信通知家长,费用由家长承担,由移动公司从家长手机资费中直接扣缴。收费标准为每位学生家长月费9元。
  按理,手机用户每发一条短信的费用每条只需0.1元,9元可发90条,平均每天可发3条,而批量发短信费用每条只需0.05元,那么9元就可发180条,平均每天可发6条。据调查了解,家长们没有收到那么多的短信,学校也根本没有那么多的事情需要那么多短信发给家长。
&试问,移动公司这样做岂不是强制收费、乱收费。移动公司本来比别的几家同行业公司口碑要好。这样一来,岂不是自毁了树立起来的良好形象?
移动公司针对百姓的责问,答复是:“使用是根据家长和校园的需求,通过向家长发放回执单,经由家长填写和签字确认办理后,进行费用收取,并不存在强制收费的行为。”还表示:“
9元的月费,校讯通除了短信功能外,还有一键亲情电话、校园平安考勤等功能。校讯通的功能很丰富,基本上涵盖了学校和家长的普遍需求,只是部分家长可能还不了解校讯通的其他功能,我们也希望大家能把校讯通的功能都使用起来,真正实现物有所值。”
我认为:这是强盗逻辑,搭车多收费还声称自己有理。
<font STYLE="FonT-siZe: 16px" COLOR="#)& &&
我们家长没有说校讯通不好,我们也希望能及时收到学校的短信通知,更不可能不在学校班级统一发放的回执单签字,不签字,万一没有学校的信息,哪个家长安心??
但是,你不能借口我们是自愿签字的就乘机搭车多收费。
<font STYLE="FonT-siZe: 16px" COLOR="#)& &&
我们反对的是:借助校讯通,搭车多收费!因为,经过我的了解,我们绝大部分家长就只需要接受学校短信的功能。
A:移动声称校讯通具有“教育资源共享”功能,其实我们家长平时根本不需要借助校讯通得到什么“教育资源共享”功能(事实上也没什么学校这样搞)。
B:移动声称还有“一键亲情电话”功能:学生可以利用平安卡在校讯通电话机上拨打预先储存的3个亲情号码。拨打方式非常简单,只要按数字键“1”“2”“3”键即可拨打亲情号码,一个月可拨打60分钟。事实上,按照我的调查打这个电话的孩子,天天打的比率很少;孩子们平均一个月根本没有拨打60分钟(学校里也没这么多的公共电话机供孩子们打,如果大家都打这么长的电话,你自己算算:一个安阳中学近3000学生需要多少台电话机?在学校一个月22天,那么每天需要打123个小时的电话,孩子们一下课就跑去打电话,排队大概需要100米以上,如果不排队,那么学校需要安装上百的电话机?这难道不可笑吗?孩子们能把打电话当成课余的娱乐活动吗?)
C:移动声称还有“校园平安考勤”功能:学生进出校园只要在学校的刷卡机上刷卡。按照我的调查,孩子们进出校园在学校的刷卡机上刷卡的比率也不高,如果都刷卡,一个安阳中学上学放学也需要排队上百米,那场面可是“相当的壮观”!
D:移动声称还有“家长同时也可以回复短信到教师平台,与教师进行交流”的功能。按照我的调查,我们家长绝不多数是借助自己手机直接和老师的手机联系的,不会借助校讯通平台,因为大家对其不了解。
所以,移动方面开发这么多校讯通功能的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是对广大家长和孩子来说,基本不需要这么多的功能,9元钱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发挥,就是浪费。
所以,我建议:移动部门应该对校讯通收费实施分级制度,按照家长需要,分成比如3元、6元、9元的级别。比如大多数家长,就只需要能接受到学校的短信,大概一个月也才20来条,外加给孩子一个月不超过半小时的通话时间,你移动根据实际定个价格,好吗?
  我们不能接受变相的垄断和强制收费。
&&&&&&&&&&&&&&&&&&&&&&&&&&&&&&&&&&&&&
瑞安政协文史委员会委员:黄国宏
&&&&&&&&&&&&&&&&&&&&&&&&&&&&&&&&&&&&&&&&&&&
(提案上没有的附加文字:如果实施分级收费,我们普通百姓没意见的。你移动甚至还可以针对富翁的孩子推出月费一万的功能:比如可以炒股、可以游戏、可以直播明星花边新闻、可以和月球上的嫦娥互发短信......“真正实现物有所值”。该文稿在瑞安论坛“瑞安说事”版块以“意大利军团”的名义发布后,回帖众多,全部支持,感觉为百姓说了话,感觉很好。相信会议后,提案会为百姓挽回一点经济付出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一项看似有益的举措,为何多年来被越来越多的人指责黑幕重重?是“自愿”的谎言,还是“强迫”的事实,到底哪个才是最真实的面目?最近,《电脑报》“黄枪调查”栏目对“凶残开学季”的持续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数百中小学生家长对黄枪投诉校讯通、家校通等业务“多宗罪”,事涉数千万甚至上亿中小学生和家长。这背后,是利益的驱动,还是师德的逐渐丧失?   自愿是假,强迫是真   “十多天了,就发了一条缴费通知。”9月中旬,江苏靖江外国语学校(开办于1905年)的不少小学生家长向黄枪投诉,“抗议靖江外国语学校强迫家长开通校讯通。虽然教育部门说不能强迫学生家长办理,可如果不办校讯通,班主任会在班级一次次点名!如果不办校讯通,老师的通知就收不到,哪怕很简单的一句话!”   山西运城中学一位教师同样无奈地表示:“学校每个学生必须开通校讯通,如果哪个班级的学生没有开通,班主任就被认为是对学校工作的不支持。”   “雷炎学生必须办理校讯通,否则就不留家庭作业。” 黑龙江省海伦市雷炎小学的一位学生家长称,“作业非得用短信发给家长。”   和数百中小学生家长反映的“强迫”不同,接受黄枪采访的教育部门、学校和运营商均表示:绝非强迫,而是自愿。一位移动工作人员的解释是,校讯通经家长签署“确认函”后按相应的业务规范才由试用客户转为定制客户。   但一位广州家长向黄枪出示的有“广州市教育局”盖章的《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文件显示,“校讯通”是根据教育部、公安部等10部委、省教育厅公安厅等文件精神,教育局联合中国移动广州分公司在广州市建立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网络体系。   尽管文件声称校讯通是“自愿原则”,但校讯通启动以后,学校将不会通过其他工具如飞信、QQ等跟家长联系,这意味着家长将会对很多信息一概不知。“没办法,他们抓住了家长的心理。只要是学校发的文,看似自愿,其实没有任何商量余地。”   除了移动的“校讯通”(某些地方也叫校信通)外,联通的“家校通”、电信的“家校E通”(或电子校徽、校园卫士卡)等业务也备受质疑。湖南岳阳市云溪区云溪小学一位学生家长称:今年6月以来,学校推广由云溪电信局推出的“电子校徽”业务,要求一、二年级学生家长必须办理一台电信手机,价格从几百元到数千元不限,学生用“电子校徽”进出校门,并将学生上学、放学情况以短信方式发送到家长手机,所有信息只有电信手机才能接收。“固定保底消费电信手机一台,否则要求家长以后要理解老师对其小孩的不同看待。”   在西安,电信的“校园卫士”项目进入3000多所中小学――学生只要佩戴“校园卫士卡”进出校门,校门口上方安装的两个读卡器就会读出数据,通过电信的系统平台将孩子进出校园时间用短信发到家长的手机上。   名不副实的“家校互动”   这些业务究竟起到什么作用呢?打开各地的“校讯通”、“家校通”、“家校E通”等网站,“关怀无微不至,沟通随时随地”、“您身边的教育专家”等广告词让人看了很是温馨。   比如广东校讯通网站的宣传页面上就写着:通过“校讯通”,家长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关于子女的成长信息,学校可以提升内部办公效率与信息化水平,有利于学校对师生的管理。   事实上,不管是校讯通,还是家校通、家校E通,或者其他名字的类似业务,其实都是一个很简单的概念。从技术上讲,它是一个将移动电话、移动网、互联网技术整合打包的系统平台;从操作上讲,这是一个学校、家长互动进而最大程度监控、管理孩子的工具。   根据黄枪了解来看,移动从2003年推出“校讯通”,联通则在2004年推出“家校通”,电信也差不多同时跟进。到目前,运营商提供的已不仅仅是个“家校互动”信息平台,还多了一些衍生的信息化产品,比如考勤短信、教育办公信息化、电子留言板、应急电话、出入门禁等,这些都得益于与省、市教育部门的合作,从而涵盖了教学、辅导、管理、培训等更加全面的信息化服务。   诸多家长对黄枪反映:尽管一定程度上,这些业务让一些事情变得更便捷,但如果真以为能因此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具体情况,那就要失望了。一学期下来,除了收到几条“学校什么时候考试,请家长督促复习;什么时间放假,请家长注意孩子安全;什么时候开家长会,望家长准时参加”这类短信以外,就没有收到其他有关孩子在校情况的信息了。   看起来是为了方便老师和家长联系,其实弊端不少。比如,家长只能单方接收短信,却无法和老师双向交流,还是需要拨打老师电话。还有的家长称,接到的短信内容经常出错。有时候,这个班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被发到另一个班的学生家长的手机上,或者家庭作业内容给搞错了。   诸多家长的质疑还在于:许多学校此前用飞信、QQ跟家长联系,非常方便,又不收费。校讯通、家校通、家校E通这些业务其实完全有免费手段代替,为何要多此一举,到校讯通、家校通上去绕一大圈?   每条短信1元钱   “家校互动”的方式很多,绕一大圈的理由很简单:无论是校讯通,还是家校通、家校E通,每月都要从家长手机中收取不菲的费用。   黄枪调查发现,各地校讯通、家校通之类业务收费没有统一标准。“这要看你的具体学校,是主城区还是农村地区,收费各不相同。”9月16日,重庆移动一位客服人员表示,主城区和农村地区又分为基本功能版本、全功能版本。农村地区基本版和全功能版本收费为每月3元和5元,主城区则为5元和7元。目前,重庆有100万中小学生在使用校讯通。   在浙江金华、黑龙江海伦市等地,校讯通的费用是每月9元。而在湖南娄底、陕西汉中市西乡县、江西南昌红谷滩、深圳等大部分地区,则是每月10元。   联通家校通,电信家校E通等业务的收费差不多。比如入驻西安3000多所中小学校的电信“校园卫士”,每月校园卫士卡的功能服务费为3元,家校互动功能服务费为12元,每月一共需要15元。在辽宁营口盖州东城高级中学,联通家校通的费用为每年180元。   不过,由于各地学校的条件参差不齐,即使同样都交每月10元,家长所能享受的服务也不尽相同,甚至有很大差异。比如,在广东梅州市的多数区县,缴纳每月10元的家长一般能接收老师作业和学校通知。而在广州市区,每月10元只能收到学生的考勤记录,如果要收学校的通知等,还需每月另外交5元。   “平均下来,每条短信七八毛钱甚至1元钱。凭什么这么贵?”有家长给黄枪算了一笔账,学校每个月上课也就二十来天,每天起码要发五六条短信,才会有10元左右的信息费。但实际上,每天最多收到一条短信,且大多是从网上下载的生活和学习常识。   “乱收费”同样是逃不开的问题。一位家长提供的“家校通”账单显示,今年寒假在2月份,但依然被扣去10元费用。很多家长认为,每年寒暑假将近放3个月的假,“家校通”、“校讯通”基本停止使用, “凭什么要收12个月的费用?”   一宗恐怖的大生意   “每位学生每月收费10元,看似不多,但其实是一笔让人恐怖的大生意。”9月中旬,一位曾在某省校讯通SP信息平台工作多年的业内人士向黄枪表示。   向黄枪投诉的江苏靖江外国语学校学生家长认为,按全校大概1300名学生计,全年费用高达15.6万元。按全市10万名中小学(包括幼儿园)学生计,全年费用更是高达120万元!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2007年中国青少年人口详数”调查显示,截至2007年,中国中小学生人数为2.3亿。目前没有来自官方的最新中国中小学生人数统计,但从2007年的调查情况估计,也至少有2亿人。   很难清楚统计全国有多少中小学生正在使用此类业务。上述爆料的业内人士表示,移动公布的数据是4500万,加上电信、联通两大运营商,排除无法开展业务的贫困地区中小学校,全国有接近1亿人在使用此类业务。   7月31日,在中国移动“校讯通”杯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颁奖大会上,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表示,校讯通已服务中小学校9万余所、教师200余万、家长超过4500万。这意味着,仅仅在校讯通业务上,中国移动每月的收入就高达4.5亿元,每年更是高达50亿元!   来自广东移动的数据显示,2006年1月至2008年,校讯通发展合作的学校从1403家增加到了6228家,人数超过600万,增长率高达433%,在广东2084万学生用户中的市场占有率从3.4%提高到了17%,从而实现了月收入超过1800万元,全年收入超过2亿元,占全省信息化收入的20%。   但这不是运营商收益的重点――相比对高校学生的直接抢夺,“绑架”上亿中小学生,从而“控制”上亿中小学生家长才是核心所在。无论是校讯通,还是家校通或者校园卫士,大多和学校签订了排他协议。比如签约的是校讯通,使用联通或电信号码的家长就无法获得学校发送的信息。   “我原来使用的是联通,但现在必须使用电信。我每月话费至少为200元,总算明白使用原来的运营商为何收不到学校信息了。”西安某中学的一位学生家长表示,电信“校园卫士”项目家长必须使用电信的天翼手机。   层层均分的利益内幕   “21世纪什么钱最好赚?当然是学生的钱、家长的钱。要赚学生的钱,最佳途径自然就是与学校、教育局实现良好的合作互动。”9月中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如是对黄枪表示,这类业务里面有太多的利益勾结内幕。   据这位老师透露,他就是所在学校办理校讯通业务的承办人之一,“教育部门在背后助推,家长们就以为实施校讯通的主体是学校,所以才买账。”   “告诉你实话,这个提成高达50%!”他表示,校讯通回扣给得高,据他所了解到的情况,交10元每个月就有近5元钱层层分配了。以他所在学校为例,该学校有1600多人,已经有1200多名学生办了校讯通,他每个月就有1200余元的额外收入。   另一名校讯通承办老师则称,班主任老师并没有实际任务,但是加入“校讯通”的学生数量会成为考核的一个软性指标,班主任老师也不是白忙,他们每个月可以得到30~50元的话费返还。   “应当说主管部门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却被一些人利用了。”这位老师说,推动此类业务的不只是运营商,还有SP服务商。根据他的了解,通常都是SP商找到学校后,由校长分配任务给各个主任,再由这些学校的中层领导分配给班主任。多数老师对这个业务存在抵触情绪,但是涉及各个方面的压力,班主任只能向所在班级学生“摊派”。   很难详细得知各地教育部门和老师分到了多少利益,一位自称有“校讯通”多年业务经验的内幕人士对黄枪表示:“如果是移动和学校合作的校讯通,任课老师也会拿到不少好处,毕竟任课老师也要花时间和精力去收发信息。但和校长等领导拿到的相比,只能算是小菜一碟。”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如果是电信局和学校合作的 “家校E通”,那老师拿到的“回扣”相对较少。“好像是一个学生开通,班主任得到8毛钱。当然对待校长等领导会另当别论――反正不会亏待他们。”   黄枪调查发现,各地的校讯通、家校通等业务背后均活跃着SP的影子。最近在江苏南通的“濠滨论坛”上,一个关于联通“家校通”的话题被广泛关注。据记者了解,从2006年起,南通的“家校通”开始在一平台运行,负责这个平台技术开发和市场化运行的是江苏北极光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这个家校互动教育信息平台升级为南通网上家长学校,依然由江苏北极光公司这家SP公司提供技术支持。而早在2008年下半年,南通就已有250所学校开通了“家校通”,用户人数达到25万,每月收费10元。根据这一数字,每年“家校通”的收费就高达3000万元。   “一套校园卫士或校讯通系统安装成本大概需要7万~10万元。三大运营商只是提供一个通信网络和品牌优势,其他工作,诸如提供设备,提供服务,提供软件支持……均由SP服务商完成,但对外宣传均说是运营商推出的业务。”在上述内幕人士看来,第三方SP要靠这个过日子,运营商、相关领导和普通老师多少都要分一点,一个月10元,还嫌不够分。]
网络问政部编辑回复
南方都市报9月6日报道:
&&校讯通&一年吞掉深圳家长1.8亿元?
近日,一位家长列举了&&校讯通&十大罪状&,投诉学校与校外企业串通、变相强制学生家长使用&校讯通&服务进行乱收费。昨日,市市场监管局罗湖分局回应,已就此调查了3家&校讯通&服务商,学校向家长收取通信费涉嫌教育搭车乱收费,此调查行动已在全市展开。如深圳150万在校、园(幼儿园)学生都在使用&校讯通&(或&园讯通&),每人每年120元计,深圳家长每年要多出1.8亿元的教育负担。【】
来自网络问政平台
来自网络问政平台
来自网络问政平台
来自网络问政平台
来自网络问政平台
来自网络问政平台
来自网络问政平台
来自网络问政平台
来自网络问政平台
来自网络问政平台
网络问政网友回复
网友正在问
[投诉举报]
[咨询求助]
[投诉举报]
[投诉举报]
[投诉举报]
[咨询求助]
[投诉举报]
[投诉举报]
最近被关注的领导
猜您关注的领导
问政平台图集
最新回复领导
最近问政观察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校讯通 河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