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动机理论是怎样在广告中应用的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初一新生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 陋巷寒士的主页
1、&&&&&&&&&&&&&&简要介绍一下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再详细谈一下马斯洛层次理论在实际生活当中的应用。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初一新生教育工作中&
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发表了《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在这本书中,它提出了著名的心理需要五层次结构理论。他把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在马斯洛看来,生理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和欲望。人类不会安于底层的需求,较低层的需求被满足之后,就会往高处发展。满足生理需求之后就追求心理满足和社会认同,之后就想被爱,被尊重,希望人格与自身价值被承认。这是人类共同的特质,这种思想对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特别是最近连续两年的初一班主任工作经历,使我的这一点认识更加深刻。马斯诺理论启发我们,初一新生,正值生理与心理的跨越发展阶段,观念的变迁,生活学习环境的复杂多样,对他们的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说服教育上,而必须洞察、研究学生的内在精神世界和心理世界,在心理深层面上强化教育,培养现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下面,我把我在工作中将马斯诺理论运用于教育实践的些许体会向老师做个汇报,恳请老师赐教。
一、关心、爱护,满足学生的基本需要
生理和安全需要是学生最基本的需要。很难想象,一个被生理饥饿、身体不适和环境危险所困扰的学生会把全部心理能量投入到学习中去。对学生来说,心理的安全需要通常表现为两方面:第一,初一新生遇到新的、陌生的、难于控制的情况时,常常会产生受到威胁或孤独、恐惧的反应。第二,家庭缺乏温暖,缺乏可依赖的生活环境。因此,当教师发现学生的学习行为有异常表现时,在深入分析其原因以前,应首先从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入手,了解其日常生活情况,并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学生,帮助学生改善其处境,让其满足生理与安全的需要。在对学生的引导过程中,应从三方面入手。第一,从学生的自身抓起,让学生寻求心理安全的支撑点。老师通过耐心细致的教育和热情关怀,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身的内在力量。第二,从家庭入手,让学生拥有心理依赖的归宿感。我班本学期有5名学生来自单亲家庭,他们中有四位寡言少语,性格内向。通过与学生家长进行促膝长谈,让他们深切地意识到一个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离不开正确家庭教育的配合。倘若没有良好,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配合,再好的师资和学校都不可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第三,从集体着眼,让学生置身温暖如春的氛围。在班集体活动中,号召全体同学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友爱,清除孤独、寂寞和隔阂。在工作实践中,逐步培养他们自强自立能力,训练他们在逆境中顽强不屈的意志品质,使他们将来跨进社会时能勇敢无畏地面对风云变幻的时代。第四,从学校的教育考虑,学校要加强安全管理,管理制度很重要,松懈的管理制度或者是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很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加强安全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对初一新生也许特别重要。比如,上下楼道要靠右行,走路时候不要你追我赶,过马路时的注意事项等等,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需要一步一步的成长,教育在此时就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有初一新生反映,个别初三品行不良学生有敲诈勒索初一学生的行为,我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与初三班主任取得联系,批评教育了有关同学,化解了对初一新生的心理上的威胁。试想,一个经常有安全威胁的人,如何去潜心学习?此外,学校在物质上要适合初一新生发展的需要,心理方面使学生不受情绪的干扰,竞争不过分激烈,藉以增进多数学生的自信心。即使学习落后的学生,也不可使其过分焦虑惶惶不可终日。否则不仅会使他们失去自信心,而且可能产生行为的失常。
二、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爱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物质的不断丰富和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当今大多数学生的生理和安全需要都能得到较好的满足。因此,初一新生在学校中表现出的最重要的缺失需要就是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常常表现出孤独、寂寞、不合群、不爱参加集体活动等倾向。那些社交能力差、缺乏父母之爱的学生以及插班生、转学生更是如此。教师应该对这类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采取各种措施,如尽可能把孤僻的学生与性格开朗、好交际的学生安排在一起活动;设法发现不合群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引导他们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努力创设、倡导相互接纳的团体气氛等,从而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归属与爱的情感满足,使新生在班级中,感受到教师和同学的接纳和欢迎,而非拒绝和排斥。我班的唐录安同学,来自远在湖南一个单亲家庭,由姑姑家资助读书,性格孤独,缺少自信,在全班同学的关心与帮助下,变得活泼开朗起来,因为他在班级里感受到家的温暖,满足了相爱与归属的需求。
三、尊重、赏识,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爱的需要相对满足的生活环境,个人自尊和希望得到他人尊重的心理需求便会增加。这种需求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使学生走向成功。因为有竞争总要有落后者,而上进心又使这些人不愿认输,从而使他们又挣扎在失败的痛苦中,对于成绩处于劣势的学生更是深有同感。对于这部分学生,我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讲究方法,引导其个性向健康的方向发展。第一,态度上平等尊重。多多鼓励孩子,话语上的表扬不需要花任何代价,让孩子们有一种成就感,让孩子们爱上学习是最重要的。尊重孩子,不中伤孩子的自尊心。对差生的转化工作要有耐心,尊重他们的人格,让他们看到上进的希望。第二,思想上寻根。通过细心观察和了解,逐步掌握学生缺乏自信、渴望尊重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第三,能力上培养。对缺乏自信的同学,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次成功,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让自卑的阴影逐步消散,以自信的心境投入学习。融入生活。新生里有两个名字分别叫做孙昌为和左婷婷的同学,在小学里,文化成绩极差,老师不要他们做作业,升入初中后,仍然自暴自弃。对他们,我采取了分层教学的原则,放低要求,多鼓励,少批评。果然,开学之初就充满自信地投入了学习之中。
四、适当引导,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马斯洛心理需要层次论的第五层次,也是最高层次。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给学生以适时、适当的引导,从而使学生逐步具备自我实现者的特征,成为自我指导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应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打好基础。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对于那些立志成才的中学生来说,中学时期必须认真学习科学文化基本知识,为将来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切忌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第二,选准方法。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材功”。教师要全面、认真、科学的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不但可使教学事半功倍,而且能使学生终身受益。即所谓:“授人一鱼,不如授人一渔”。第三,锐意求新。创新力的培养在于思维方式的变异,研究方法的突破。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敢于创新,勇于质疑,在突破传统中让创造灵感的火花不断迸发。第四,勤于实践。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实践中,把学到的知识灵活应用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也才能真正激发创造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的需要,让他们具有成就感。
总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让我们领悟到:我们在对初一新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想获得成功,就得调控学生的需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让学生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并使他们的需要由低级逐步上升为高级,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当然,由于我对马斯诺理论的理解还不透彻,自己工作中的许多做法还不成熟,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完善。
(老师题目中的“生活”这一概念,我把他理解成广义的“生活”,不知是否违背老师的本意。)
2、请阅读下列材料:
如今的孩子很小就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脑子里千奇百怪的东西很多,有时候,他们会在课堂上或者下课后问你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你在课堂上讲太阳和月亮,他们就会问:“老师,为什么太阳只在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不出来呢?”对这样的问题还能勉强回答,但有些小孩子的问题真的会让我难以回答,比如,有的孩子会冷不丁地问你:“老师,怎样才能当上还珠格格?”“什么是‘酷毙了’?”我一时哑然,有时我想,或许我真的是年纪大了,不再适合当小学老师了。
你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吗?请用教师素质现代化的相关理论来分析此现象。
不懈学习&&&努力创新&&&与时俱进&&教书育人
——现代教育呼唤现代教师素质
常有同仁抱怨说,真是时移世易,现在的小孩不好教了,常问你稀奇古怪的问题,叫你无法回答。以前三四年师范读下来,可以混个一辈子,可如今稍一懈怠,常常踬前拔后,捉襟见肘,看来,为师者,不可不学啊。这可就说到点子上了。以前搞应试教育,老师照本宣科,老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课堂上可能出现什么情况大都可以逆料,现在时代不同了,叫做信息时代,搞的叫素质教育,当然要求教师具有与之匹配的教师素质了—那就是现代教师素质。现代教师素质包容教师的基本素质,如对人民教育事业无限忠诚,有高度的事业心和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有科学的教育管理能力方法;有公正廉洁的品质;有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只是在教师素质里加上“现代”色彩。建设一支具有现代素质的教师队伍,不仅直接决定我们的教育事业能否得到长足而健康的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业的兴衰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建设一支具有现代素质的教师队伍,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强化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那么,教育者怎样才能使自己具备现代教育素质呢?
第一、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如何是教师素质里增添上现代色彩?首先教育者要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使自己具有与时代精神想通的教育理念。要知道,新时代要求我们从授业解惑的单一角色转化为多重角色的扮演者。要求教师既是学习者和学者,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心灵的培育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的朋友,懂得自己角色的转换,才会有使自己具有现代教师素质的迫切心理,从而才会不断学习,重塑自己,使自己赶上时代的脚步。&&&&&&&&&
&&&&第二、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要使自己具有现代教师素质,那么还要改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要改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唯一必须的途径就是不断学习。在这方面,我校的做法有可取之处,如把集体学习与个人自修结合起来。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改革政策法规,让教师了解最新的教育信息及其他学校教育改革的动态;每学期列出必读书目,要求教师每学期写读书笔记20000字。各种学习活动开展,教师们对课程改革的目标、趋势及措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增强了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使命感、责任感,激发了教师提高素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然我校地处农村,教师普遍存在惰性,针对这一点,我校的做法里有一定的强制性&。
第三、教师还具备理解他人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管理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因为教师这一职业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所以时代要求我们教师还要具备与人交往的能力、管理能力和教育研究的能力。在与同事闲聊时知道,个别教师很为班上有几个调皮鬼没辙,说现在对学生既不能打,又不能骂,叫我们怎么教育学生,话中之意是教师除了打和骂,就不能教育学生了。这种说法,真教人可笑可叹!究其原因,是这些教师不具备与学生交往的能力,管理学生的能力,或者至少是缺乏这些能力。那么怎么办?还是靠学习。
第四、&教师具有教育智慧,是教师专业素质达到成熟的标志。现代的教学以“为了一个孩子的发展”为宗旨,从关爱学生人格健全和生命发展的基点着眼,提倡多元个性化阅读,鼓励自主感悟,关注独特体验。开放和互动的课堂能激发生命的潜能,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和谐的发展。面对学生稍纵即逝的生成信息,我们不能不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
如果我们真正做到以上几点,我们或许就可以说我们具备了现代教师素质,如果我们具备了现代教师素质,我们就不会有拙文开头提到的那位同仁遇到的困惑,我们就敢于而且能够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因势利导,打破计划,对预定的目标、内容进行反思和调整;善于运用生成性的教育教学资源精妙点拨,让教学充满灵性,就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4、分析题:
联系教育生活实际,谈谈你怎样看待现代中小学盛行的奥赛风和家教风?
因势利导方能激发潜力&&&好高骛远无异拔苗助长
—也谈现代中小学盛行的奥赛风和家教风
近年来,虽然人们对奥赛与家教颇多微词,但是这两“风”不但风势未减,而且呈愈演愈烈之势。学生虽处农村,也感受到此风的强劲。那么此风根源在哪里,家长们又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此风,并在两风的夹击之中立足呢?在这里,学生不揣浅陋,胡乱涂鸦,望得到老师的指正。
第一、奥赛风家教风的盛行源自需要&
1、应试的需要&&有道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个重点高中,进个不错的大学?那么,好,你的语文还需要狂补,你的数学还需要高人指点,你的英语还需要开小灶……你的文化课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但是恨铁不成钢,也去补一补,油多不坏菜嘛。他乡不知咋样,我们这里,想进县中,一万人考试,你的分数必须压倒九千五,分数不够,差一分,交款两万五。孩子,你好好去参加奥赛,去进家教班吧,你总不该对钱有仇吧。考大学就更需要分数了,你想进二本,江苏今年需要311分,没有这分数,你农村人家的孩子有钱也没有用,更何况挣不到钱。所以,凡是孩子有点希望的,家长兜里有点余钱的,统统的让他们进家教补习班。
2、家教是当今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众所周知,我们中国如今搞的大班化教学,全才化教学,不论你高矮胖瘦,兴趣爱好,教的学的一律是语数英理化政。家教倘能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量身定制,确能成为如今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
第二、进家教班要因势利导。不少家长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太过强烈,想让孩子一口吃出个胖子,便让孩子今天进语文补习班,明天进数学补习班,后天进舞蹈补习班,大后天进钢琴补习班,不顾孩子潜质,不问孩子爱好,不听孩子意愿,一意孤行,一手包办,结果小孩不但没有得到提高,反而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压抑了小孩的潜能的发挥。杜威说:“未成年人为生长而有的特殊适应能力,构成他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完全不同于油灰和蜡的可塑性。它并不是因受外来压力就改变形式的一种能力。”如果把孩子当成任意拿捏的油灰和蜡就大错特错了。让小孩进家教补习班,必须根据小孩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最好能征得小孩的同意,切不可根据想象独断专行。福禄贝尔认为:“从人的完美性和本来的健全性来看一切专断的、指示性的、和绝对的干预性的训练、教育和教学必然起着毁灭性的、阻碍的、破坏的作用。”好高骛远,只能是拔苗助长。家教如果忽视个人的潜质、特长,中国就培养不出舟舟和朗朗。
当然,奥赛风和家教风也透视出当今学校教育的真相:素质教育的名目之下的应试教育,忽视甚至无视学生的个性特长搞一刀切的全才式教育。倘有关部门能从这股起于“青萍之末”的家教风和奥赛风里看出当前教育的不足,并来一点真正有利于孩子的发展的教育改革,那么中国的孩子们幸甚,中国幸甚!马斯洛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马斯洛
亚伯拉罕·是著名社会,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提出了融合和心理学的, 于其中融合了其。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代表作品有《动机和人格》、《存在心理学探索》、《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等。
纠错 关闭纠错
外文名Abraham H. &Maslow国&&&&籍美国民&&&&族犹太出生地纽约布鲁克林出生日期日逝世日期日毕业院校威斯康辛大学信&&&&仰人本主义主要成就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代表作品《动机和人格》《存在心理学探索》《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马斯洛他出生于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的一个犹太家庭,因心脏病突发逝于美国门洛帕克(Menlo Park)市。父母是从移民到美国的,他是家中七个孩子的老大,父亲酗酒,对孩子们的要求十分苛刻,母亲极度迷信,而且性格冷漠残酷暴躁,马斯洛小时曾带两只小猫回家,被母亲当面活活打死。马斯洛童年生活痛苦,从未得到过母亲的关爱。母亲去世时,他拒绝参加葬礼,可见其母子关系之恶劣。他童年时体验了许多的孤独和痛苦。不仅如此,作为犹太人,他们住在一个非犹太人的街区,上学后又是学校少有的几个犹太人之一,这一切使使马斯洛成为一个害羞、敏感并且神经质的孩子,为了寻求安慰,他把书籍当成避难所。后来当他回忆童年时,他说道:“我十分孤独不幸。我是在图书馆的书籍中长大的,几乎没有任何朋友。”上学后的马斯洛由于天赋极高,他的学习成绩十分优秀,其状况后来才有所改变。[1]
马斯洛从五岁起就是一个读书迷,他经常到街区图书馆浏览书籍,当他在低年级学习美国历史时,和就成了他心中的英雄。几十年以后,当他开始发展自我实现理论时,这些人则成了他所研究的自我实现者的基本范例。青少年时期他曾因体弱貌丑(鼻子太大)而极度自卑,藉锻炼身体冀求得到补偿。进人大学后读到 A.阿德勒著作中自卑与超越的概念,得到启示,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马斯洛的早年经历不仅影响了儿时的马斯洛,而且使成年甚至成名后的马斯洛仍然害怕当众发言。以至于每一次演说之前他都会经历极为强烈的焦虑。
他的父母未受过教育,但他们坚持让他学习法律。起初他满足他们的愿望于1926年进入纽约市立学院专修法律。但仅仅两个星期,他就断定自己的兴趣并非在法律上,感觉自己不适合当律师而广泛地另选择各种喜欢的学科。三个学期之后,他转往。他的导论课的教师是 W.冯特的学生 -学派的创始人 E.铁钦纳,但他很快厌倦了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元素分析和铁钦纳的枯燥乏味。不久又返回纽约市立学院。1928年,马斯洛不顾父母的反对和他的表妹,也是高中同学贝莎(Bertha Goodman)结婚,他们有两个女儿。马斯洛宣称,他真正的生命是从结婚和转学时开始的,那时马斯洛20岁,贝莎 19 岁。婚后,马斯洛和贝莎迁往的麦迪逊分校继续他的学业,这也是他真正进入自己的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时,马斯洛发现了行为主义并为之欣喜若狂,不久即师从当时行为主义代表之一 C.赫尔研究动物学习行为。然而,随着他日益增多地研读格式塔心理学和 S.弗洛伊德心理学,马斯洛对行为主义的热情渐渐减退。当年轻的马斯洛夫妇有了自己的家庭后,马斯洛又有了个重要的发现。他写道:“我们的第一个婴孩改变了我的心理学生涯,他使我从前为之如痴如醉的行为主义显得十分愚蠢,我对这种学说再也无法忍受。它不是能成立的。”[2]
马斯洛马斯洛于1930年获威斯康星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次年获得心理学硕士学位,1934 年获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在,他选修了美国研究的主导研究者,以研究罗猴和依恋行为知名的 H.哈洛的研究实习课,并成了哈洛的研究助手,后来又成了他的第一个博士生。期间另一位著名格式塔心理学家 M.魏特海默也曾任马斯洛的老师。至此,他渐渐对猿猴产生了兴趣,并自信找到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在对猿猴的支配权和性行为的研究中,马斯洛闯入了一个几乎完全未知的领域。1932年2月至1933年5月,马斯洛每天花数小时,在不惊扰动物的情况下,对不同种类的 35 个灵长目动物悄悄进行观察,并做详细的笔记。并完成了题为《支配驱力在类人猿灵长目动物社会行为中的决定作用》的博士论文,用来证明不仅在猿猴,而且在其他哺乳动物及鸟类的社会行为和组织中,支配驱力都是一个关键的决定因素。他注意到支配似乎源自一种“内在的自信心”或“优越感”,而不是通过肉体攻击取得的。在某种意义上,他正在构思一个建立在支配驱力之上的初步理论,用来解释高级动物中的许多社会行为。由于他的论文非常出色,他给心理学家 E.桑代克留下了深刻印象,桑代克在哥伦比亚大学给马斯洛提供了一份奖学金,并邀请马斯洛在其所在的教育研究学院协助自己进行新的课题研究。1935 年,马斯洛在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的助理。由此可见马斯洛虽反对行为主义,但受的却是行为主义教育。直到 1937 年到纽约市布鲁克林学院担任心理学副教授时,他在思想上才放弃,改而走向。
在布鲁克林学院期间影响马斯洛心理学思想转变的原因有:他的第一个孩子出世后,他观察婴儿行为的奇妙现象,使他领悟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企图藉动物研究结果推论解释人类行为的做法,根本不切实际。因此他曾对人说:“我敢说,凡是亲身养育过小孩的人,绝不会相信行为主义!”马斯洛在布鲁克林任教期间,正是德国迫害学术思想时期,很多欧洲著名心理学家避难美国,他亦因而得识格式塔心理学家魏特海默、W.柯勒和考夫卡及精神分析心理学家 K.霍妮、阿德勒及 E.弗洛姆等人。这些人的思想都对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念产生了影响。·哈洛德·于日 出生于纽约市一个犹太家庭。美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1926年入,三年后转至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在著名心理学家的指导下,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1935年在任学习心理研究工作助理。1937年任纽约。1951年被聘为布兰戴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1967年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9年离开布兰戴斯大学,成为劳格林慈善基金会第一任常驻评议员。日因逝世。1970年8月国际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成立,并在荷兰首都举行首届国际人本主义心理学会议。1971年美国心理学会通过设置人本主义心理学专业委员会,这两件事标志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获得美国及国际心理学界的正式承认。遗憾的是,马斯洛本人未能亲眼看到他[3]多年为此事鞠躬尽瘁所获的成果。《人的动机理论》 (1943)
《动机和人格》(1954)
《存在心理学探索》(1962)
《》(1967)
《》1970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其美学理论提供了。其理论核心是人通过“”,满足多层次的需要系统,达到“”,重新找回被技术排斥的人的价值,实现。他认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和,包括(physiological needs)、(security needs)、归属与爱的需要(love and belonging needs)、自尊需要(respect & esteem needs)和(self-actualization needs)。马斯洛认为,当人的低层次需求被满足之后,会转而寻求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将最终导向完美人格的塑造,高峰体验代表了人的这种。
创造美和欣赏美,是自我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审美需要源于人的内在冲动,审美活动因而成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满足的必要途径。审美活动的形象性、无直接功利性、超时空性、主客体交融性,使之对完美人格的创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审美与完美的紧密关系,使美具有真的、善的和内容丰富的性质。这样,通过审美活动,包含真、善、美于一身的完美人格形成了,审美活动成为人的一种基本的生存方式。
,是的最高境界,的典型状态。可以通过审美活动以外的知觉印象的寻求获得,只要是能获得丰富多彩的知觉印象的活动,都可能带来高峰体验,如爱的体验、神秘的体验、创造的体验等等。高峰体验中主客体合一,既无我,也无他人或他物;对于对象的体验被幻化为整个世界;同时意义和价值被返回给;主体的情绪是完美和狂喜,主体在这时最有信心,最能把握自己、支配世界,最能发挥全部智能。
马斯洛认为人的本性是中性的、向善的,主张完美人性的可以实现性,是一种的美学,但他离开社会实践谈审美体验、审美活动,有抽象、片面之嫌。著名哲学家有一句警世格言——成为你自己!马斯洛在自己漫长的生命历程中,不仅将毕生精力致力于此,更以独特的人格魅力证明了这一思想,成功地树立了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形象。《》评论说:"马斯洛心理学是人类了解自己过程中的一块里程碑"。还有人这样评价他:"正是由于马斯洛的存在,做人才被看成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在这个纷乱动荡的世界里,他看到了光明与前途,他把这一切与我们一起分享。"的确,为我们提供了心理学病态的一半,而马斯洛则将健康的那一半补充完整。马斯洛认为人都潜藏着七种不同层次的需要,这些需要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马斯洛在人生的两个阶段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所以我们在一些书上只能看到马斯洛需要层次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具体地说,按照重要性和层次性排序,七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主要指: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这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当一个人为生理需要所控制时,其他一切需要均退居次要地位。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自由的欲望、防御的实力的欲望。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它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悟,无法度量的。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又称认知与理解的需要,是指个人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探索、理解及解决疑难问题的需要。马斯洛将其看成克服阻碍的工具,当认知需要受挫时,其他需要的能否得到满足也会受到威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有对周围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欣赏。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是一种创造的需要。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往往会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获得成就感。马斯洛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的人处于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的感觉。
认为七个层次要按照次序实现,由低层次一层一层向高层次递进。只有先满足低层次的需要才能去满足高层次。所以一定程度上,过于机械化。但是我们也要肯定马斯洛理论的完整性,以及他对管理、教育等方面作出的贡献和启示。马斯洛认为,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
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
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马斯洛还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一书中提出了。这种理论的构成根据2个基本假设:
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复杂的(如自我实现)。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后"的原文是"Transpersonal Psychology"。或译"超个人心理学"、"超越性心理学"。马斯洛理论图示马斯洛在1968年再版的《存在心理学探索》的序言中写道:"我认为,人本主义的、第三种力量的心理学是过渡性的,是向更高的第四种心理学发展的准备阶段。第四种心理学是超越个人的、超越人类的,它超越了人性、自我同一性和自我实现等概念,是以宇宙为中心,而不是以人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李文恬译,第6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我们需要某种'大于我们的东西'作为我们敬畏和献身的对象。"(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李文恬译,第6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马斯洛并没有进一步指出第三种心理学与第四种心理学之间具体有什么关系,也没有指出"大于我们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但马斯洛的心理学思想具有极大的开放性,他使人本心理学成了一种具有终极关切的心理学,一种通向超越性心理学的桥梁。这种桥梁也是一种通向信仰广义上帝的桥梁。
马斯洛在晚年还明确地提出了"超越性需要"(Metaneeds)的概念。在一些地方,他没有把这一概念与自我实现需要区分开,但是,他在去世的前一年的一篇文章中写道:
"人性所必须的是,当我们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我们就会沿着(包括群体归属感、友爱、手足之情)、爱情与亲情的需要、取得成就带来尊严与自尊的需要、直到自我实现以及形成并表达我们独一无二的个性的需要这一阶梯上升。而再往上就是'超越性需要'(即'存在性需要')"(马斯洛:《洞察未来》,第258页,译,改革出版社,1998年)这篇文章马斯洛生前没有发表,后来经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霍夫曼的编辑,收入了《洞察未来》一书。
我们是否应该认为,马斯洛在晚年修改了他的呢?关于超越性需要问题,马斯洛似乎还没有考虑成熟。他并没有明确地提出要在自我实现需要之上再增加一个层次,不过,他越来越多地研究了自我实现的不同层次问题。
马斯洛于1969年发表了论文《Z理论--两种不同类型的自我实现者》,这篇文章提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自我实现者的区别,后来这篇文章收入了他去世后发表的《人性能够达到的境界》一书。在这篇文章中,他一共归纳了二十四条两种不同自我实现者的区别。其中最重要的是,一种自我实现者经常有超越性体验(即高峰体验),一种自我实现者没有或者很少超越性体验。前者是"超越型的自我实现者",后者是"健康的自我实现者",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有较多的高峰体验,而后者没有。(参阅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第56页,许金声等译,三联书店,1986年)
在这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到问题的关键,马斯洛指出,有超越性体验的自我实现者与没有超越性体验的自我实现者相比,其潜能的发挥更加充分,其自我实现的程度要更高一些,但是,马斯洛并没有提出自我实现之上还有更高的一个需要。由于在自我实现需要里面已经包含了超越的层面,我们还有必要这样做吗?
其实,是关于人的超越性追求。关于超越性的追求,有不少思想家都有所论述。例如,鲁道夫·奥伊肯(Rudolf Eucken,)认为,对生活之意义感到困惑和不安,这个事实恰好证明了在我们本性的深处有一种寻求意义的内在冲动。既然一切可能的外部生活都不能够令我们满足,那就必定是由于我们的生活具有从直接环境无法达到的深度。(奥伊肯:《》,万以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他认为,在我们的身上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精神生命,这种生命是宇宙生命在人身的显现。所以,它既是内在的,是"我们真正的自我","我们生活最内在的本质"又是超越的,是"普遍的超自然的生命"。
鲁道夫·奥伊肯所说的这种"我们真正的自我","我们生活最内在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其实,他所说的东西,用马斯洛的语言可以得到更好的表达,这就是"超越性需要"。马斯洛认为,这种超越性需要与其他基本需要一样,具有"类本能"的性质。
"类本能"是马斯洛需要理论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概念。所谓"类本能",是指人类的基本需要既有与本能相似的一面,又有与本能不同的一面。"Instinctoid"(类本能的)这一个词,是马斯洛自己造的,由"Instinct"后面加上后缀"oid"构成。"oid"的含义是"类似的"、"相象的"、"稍弱的"等。马斯洛认为,基本需要是类本能的,它们有先天的遗传基础,但是,它们的满足与表现要取决于后天的环境。需要的层次越高,与先天遗传的联系越弱,对于后天环境的依赖越大。
无论是从进化论还是从的角度来看,"类本能"这一概念都具有很大的思维空间。
从进化论的角度看,从马斯洛的"类本能"这一概念作进一步推演,我们似乎就可以引出人性不断进化,人类的需要层次在不断增加的观点。我们可以认为人类的超越性需要是人类进化的产物。如果用神学语言来表达,我们的需要之所以是"类本能"而不是"本能",是上帝给了我们的意志自由,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是人类接近上帝的基础。只有在自我实现的层次上,才能够有真正的宗教信仰状态。
从行为的生物发生和社会发生的统一来看,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在自我实现的人的身上,由于他们的超越性的进一步扩大,又进一步发展出了一些新的需要,但是,我们有必要用"超越性需要"来表示这些新的需要?这符合理论应该做到用语简洁的要求吗?[1]
我觉得,关于这个问题,还必须做大量的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马斯洛根据他心目中成功人士的人格得出的自我实现者人格特征:
马斯洛观点
(1)全面和准确地知觉现实.自我实现者对世界的知觉是客观的、全面的和准确的,因为他们在感知世界时,不会掺杂自己的主观愿望和成见,或带有自我防御,而是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去反映。与此相反,心理不健康者则是以自己的主观方式去知觉世界的,他们试图使世界与自己的主观愿望、焦虑和担心相吻合。
(2)接纳自然、自己与他人。自我实现者能够接受自然、自身及他人的不足与缺陷,而不会为这些缺陷而忧心忡忡。当然,对于可以改造或可以调整的不足与缺陷,他们会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而对那些不可改变的不足与缺陷,他们能顺其自然,不会自己跟自己、跟他人和自然过不去。
(3)对人自发、坦率和真实。在人际交往中,自我实现者具有流露自己真实感情的倾向,他们不会装假或做作,他们的行为坦诚、自然。一般而言,他们都有足够的自信心和安全感,这就使得他们足以真实地表现自己。
(4)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自我实现者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献身于某种事业或使命,并能全力以赴。与常人相比,他们工作起来更刻苦、更专注。对他们来说,工作并非真正的劳苦,因为快乐恰恰寓于工作之中。
(5)具有超然于世和独处的需要。自我实现者以自己的价值和感情指导生活,不依靠别人来求得安全和满足,他们依靠的只是自己。他们一般都喜欢安静独处.这样做并不是因为害怕别人,也不是要有意逃避现实,而是为了在减少干扰的条件下,更好地深思,更全面地比较,以便去寻求更为合理的解决问题方案。他们平静安详,保持冷静,安然地度过或顶住各种灾难和不幸。
(6)具有自主性,在环境和文化中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自我实现者行为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自身内部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即B一驱动),而不是来自于因缺少某种物质或精神上的东西需要外部的补充(D一驱动),因而他们更多依赖自己而不是外部环境,能够抵制外部环境和文化的压力,独立自主地发挥思考的能力,自我引导和自我管理。
(7)具有永不衰退的欣赏力。自我实现者能够对周围现实保持奇特而经久不衰的欣赏力,充分地体验自然和人生中的一切美好东西。他们不会因事物的重复出现而习以为常,失去敏感,相反,他们对每一个新生儿、每一次日出或黄昏,都像第一次见到时那样新鲜,那么美妙。
(8)具有难以形容的高峰体验。高峰体验是人感受到的一种强烈的、心醉神迷的狂喜或敬畏的情绪体验。当它到来时,人会感觉到无限的美好,具有极大的力量、自信和决断意向,甚至连平凡的日常活动,也可以被提升为压倒一切的、妙不可言的活动。马斯洛认为所有人都具有享受高峰体验的潜在能力,但只有自我实现者更有可能、更常得到这种体验。
(9)对人充满爱心。自我实现者所关心的不仅局限于他们的朋友、亲属,而是扩及全人类。他们把帮助穷困受苦的人视为自己的天职,具有同所有的人同甘苦、共患难的强烈,千方百计为他人着想。在自我实现者看来,他人的快乐就是自己的快乐,他们已经把自己从满足自身狭隘需求的牢笼中解放了出来。
(10)具有深厚的友情。自我实现者注重与朋友间的友谊,他们交友的数目虽然不多;同伴圈子比较小,但友情深切和充实。就对爱的理解来说,他们认为爱应当是全然无私的,至少应当是给予爱和得到爱同等重要。他们能够像关心自己一样,关心所爱者的成长与发展。
(11)具备民主的精神。自我实现者谦虚待人,尊重别人的权利和个性,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对他们来说,社会阶层、受教育程序、宗教信仰、种族或肤色,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们是否掌握真理。自我实现者极少偏见,愿意向一切值得学习的人学习。
(12)区分手段与目的。自我实现者的行为几乎总是表现出手段与目的界限。一般说来,他们强调目的,而手段必须从属于目的。自我实现者常常将普通人看成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把活动经历当作目的本身,因而比常人更能体验到活动本身的乐趣。
(l3)富于创造性。这是马斯洛研究的所有对象共同的特征之一,他们每个人都在某个方面显示出独到之处和创造性。虽然、他们中某些人并不一定是作家、或发明家,但他们具有同儿童天真想象相类似的能力,具有独创、发明和追求创新的特点。
(14)处事幽默、风趣。自我实现者善于观察人世间的荒诞和不协调现象,并能够以一种诙谐、风趣的方式将其恰当地表现出来。但他们绝不把这种本领用之于有缺陷的人。他们对不幸者总是寄予同情。
(15)反对盲目遵从。自我实现者对随意应和他人的观点和行为十分反感,他们认为人必须具有自己的主见,认定的事情就应坚持去做,而不应顾及传统的力量或舆论的压力。他们这种反对盲目遵从的倾向,显然不是对文化传统或舆论的有意轻视,而是他们自立、自强的人格的反映。
作为人本主义运动最杰出的代表人物,马斯洛对问题进行了最为系统的研究。马斯洛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兴趣起始于大学时代对其两位导师即本尼迪克特和魏特的爱戴。他发现这两位导师的身体外貌、文化背景等很多方面都不相同,但有许多心理特征是相同的。他们的心理都很健康,在学术上都很有成就,其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按马斯洛的话来说就是达到了自我实现。马斯洛觉得从这两位导师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心理行为模式或许可以作为一般人学习和追寻的样板。[2]
为此,马斯洛采用了、心理测验和人物传记等多种方法去探讨"自我实现者"的心理行为模式。他从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和身边的学生和熟人中选择出了48人作进一步研究,这些人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他称之为"案例",即基本符合他所设想的"自我实现者"要求的人,这些人包括(A.Lincoln)、(T.Jefferson)、(T.ROOsevelt) 、(B.SPinoza)、和(T.H.HUxley)等12人:第二类有10人,他称之为"不完全的案例",或"部分的"自我实现者,与所设想的标准有一定的距离;第三类有26人,他称之为"潜在的或可能的案例",其中既包括现实生活中朝着自我实现方向发展的年轻人;也包括历史上一些有一定贡献的人物。
在研究中,马斯洛发现真正达到自我实现的人,一般都处于中年或老年,年轻的人通常很难达到自我实现。这是因为年轻人还有许多较低层次的需要,如安全、爱、自尊等等还没有得到适当程度的满足,没有形成持久的价值观、、意志力及稳定的爱情关系,也未明确选择自己要为之终身奋斗的事业。不过,年轻人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他们通过积极努力,是可以逐渐接近这一水平或目标的。在《》中,马斯洛区分了仅仅健康型的自我实现与超越型的自我实现。仅仅健康型的自我实现是指个人意义上的自我实现,它是这样一种过程:不断地实现潜能,完成天职、命运或禀性,承认个人的内在天性,在个人内部不断趋向统一、整合。这种人是更实际、更现实、更入世、更能干和更凡俗的人,他们更多地生活在此时此地的世界。超越型自我实现则是指超个人意义上的自我实现。这种人更多地意识到存在的王国,生活在存在水平即目的水平或内在价值水平,更明显地受超越性动机支配,经常有统一的意识或高原体验(plateau experiences),也曾经有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s),并伴随着启示或对宇宙人生的领悟。
因此,在马斯洛看来,有两种不同水平的自我实现者,一种是个人水平上的,另一种是超个人水平上的,前者主要是人本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后者主要是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马斯洛对超越水平上的自我实现者(以下简称超越者)的人格特征的描述,是他为超个人心理学所做的奠基性工作之一。
马斯洛发现,超越者不仅存在于宗教界人士、诗人、知识界人士、之中,而且也存在于企业家、事业家、经理、教育家、政界人物中。他详细访谈和观察过三、四十人,对另外一、二百人也进行了一般的交谈和研究。他承认,他对超越者的研究只是初步的接触而不是审慎的、最后的研究,不一定合乎正规印证的科学的要求。其样本也只集中于他所认为的最好的样本上,不一定有很高的代表性。故而其研究结果只能算作前科学的。但他强调,他的每一个论点都是可以加以验证的。[1]
两种水平的自我实现者均具有前述自我实现者的全部描述特征。不同的是,高峰体验、高原体验与存在认知在超越者身上存在着或较多地存在着,而在个人水平的自我实现者身上则不存在或只有较少的存在。除此以外,超越者还较多地具有下列特征:(1)对于超越者,高峰体验和高原体验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制高点,是生命的见证和生活的最宝贵的方面。(2)超越者生活在存在水平,能自如、自然地说出存在语言。能较好地理解寓言、修辞手段、、音乐、艺术、非语言交流和沟通等。(3)超越者能在实际的、日常的缺失水平上观察事物的同时,也看到一切事物中神圣的一面,能随意地使每一件事物神圣化,即从永恒的方面观察事物。(4)超越者更自觉地和有意识地受超越性动机的支配。存在价值,如真理、完善、美、善良、统一、二歧超越等是他们的主要或动机。等等。马斯洛共列举了23种特征。⑤在马斯洛看来,人具有一种积极的、以生物学为基础的、在精神上自我实现的本性。精神具有自然主义的意义,无需任何宗教的或形而上学的假设。
马斯洛的工作和生命历程本身就是人本心理学如何向超个人心理学自然发展的见证。马斯洛以研究成为一个充分发展的人(fully human)意味着什么开始,以探索超个人问题结束。关注人的充分发展是人本心理学的灵魂,而超个人正是人性充分发展的结果。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许多精彩的理论,包括人本心理学科学观的理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理论、元动机理论、理论、高峰体验理论等。需要层次论是马斯洛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至今仍在多个学科领域和实际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本书是马斯洛学说的奠基作,其主要是围绕需要层次论和自我实现论来阐述其基本观点的。动机理论是马斯洛学说的精髓。该书包含了马斯洛对人类心理学的重要发问和早期探索,它在创建一个积极和全面的关于人性的观点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4]写在前面的话的影响
第一部分 动机理论
第一章 动机理论引言
第二章理论
第三章 基本需要的满足
第四章 重新考察本能理论
第五章 需要的层次
第六章 非动机的行为
第二部分 心理病态与正常状态
第七章 心理病理的起源
第八章 破坏性是本能的吗?
第九章 作为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治疗
第十章 达到正常与健康的方法
第十一章 自我实现的人
第十二章 自我实现者的爱情
第十三章 自我实现者的创造性
第四部分 人类科学的方法论
第十四章 新心理学的问题
第十五章 关于科学的
第十六章 方法中心与问题中心
第十七章 陈规化的认知与真正的认知
第十八章 心理学的整体论方法
走向积极的心理学
亚伯拉罕·马斯洛的丰硕成果
对《》引用的回顾
马斯洛著作年表
附录 马斯洛与马克思马斯洛著作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本主义运动进一步深化。其内部以马斯洛和为一方的自我实现说和以罗洛梅及其他存在主义心理学家为另一方的自我选择说,在马斯洛逝世以后罗洛梅和罗杰斯关于人性问题开始了公开辩论,罗洛梅不同意罗杰斯关于恶是环境造成的说法,他认为恶和善都存在于人的本性中,都是人的潜能,不正视恶的问题对人本主义运动有很深的、有害的影响。
此外,代表人本主义心理学主流的自我实现理论也有不同的发展趋向。罗杰斯一派仍坚持以为中心的研究,但另一些人已开始研究超个人的心理学,探讨个体意识如何超越自身而同广阔的世界相融合。
马斯洛心理学特别是他晚年的著作为超个人心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他关于自我实现的人以及超越者的人格特征的研究促进了心理学对意识状态的经验研究。他晚年修订了的需要层次模型是当代超个人发展理论的先导。马斯洛将这种应用到、宗教、哲学和政治等领域,为后来的应用研究开辟了道路。
最后是方法论的建设。马斯洛曾提出,传统的科学方法不足以解决人类心理的复杂问题,人本主义方法论不排除传统的科学方法而是扩大科学研究的范围,以解决过去一直排除在心理研究范围之外的人类信念和价值问题。70年代末已出现一种以科学方法论加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尝试,代表人物是里奇克,他认为人本主义重新把目的论引进心理学是以新的范式取代旧的范式,但必须以辩证方法和严密逻辑增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科学性才能完成这一转变。[2]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斯洛需求理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