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写新闻报道的方法,写一次合唱比赛的作文小学五年级下册作文

收藏本文到:更多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特级教师指导小学生作文七—写一个场面
编辑点评:
小学生作文大全由特级教师评析,以下为该系列的第七单元:写一个场面、老年人跳起了迪斯科、吃西瓜啰、发书、检阅汽车等精彩评析。
第七单元 &
写一个场面
【习作要求】
在学校里,在上学路上、在市场、商店或公园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有意义或有意思的场景。请从中选一个印象最深的场面,写一个片断,要围绕一个意来写,内容要具体,语言通顺、连贯。
【习作指导】
什么叫&场面&?&场面&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环境中展现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
场面描写是一种片断练习。例如发生在一瞬间的见闻、某一个细微的情节等。记叙文中经常有场面描写,《课间十分钟》就是一例。作者以 10 分钟所见的各种活动,展现出来,反映出学校生动活泼的生活画面。此外,如庆典、比赛、劳动、奠基等场面都值得描写。
场面描写选材要集中,要以人物活动为主,同时也要有环境描写、色彩描写、使人的活动与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一种特有的气氛。
【例文点评】
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宋老师抱着一大摞新书走进教室。他把书放在讲 桌上,然后翻了几下,便对大家说:&同学们,这些书里有几本弄皱了皮, 这本最差。&说着,他拿起一本被捆书的纸绳勒坏了书皮的书,继续对大家 说:&这本书怎么办?&他的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我也随着大 家举起了手。
宋老师想了想,问我:&栗磊,你看应该怎么办?&我不假思索地回答: &把书往空中一扔,落在谁那就归谁。&宋老师听了,微笑着摇了摇头对我 说:&栗磊,你先坐下。&接着,宋老师又问了才小梅,才小梅说:&把这 本书夹在那一摞书里,发到谁那就算谁的。&宋老师听了,仍旧让她坐下。
最后,宋老师问张洋:&张洋,你看应该怎么办?&张洋说:&我看这 本书就给我吧!&
宋老师听了,高兴地对大家说:&这正是我所希望的回答??& 宋老师的话还没讲完,只听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嚷道:&问我我也是这样回答。&&我也是这样回答。&宋老师摆摆手,让大家安静下来。 他接着说:&往空中一扔也好,夹在那一摞书里也好,有你得到这本书
的可能,也有你得不到这本书的可能。张洋是第一个要这本书的,我就把这 本书发给张洋。&
张洋走过去接过宋老师发给她的一本坏书,教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 声。我这时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过了一会儿,老师开始发书了,他发到我这,微笑着对我说:&栗磊, 你怎么就没想出好办法呢?&我听了宋老师的话,更加惭愧,把头深深地埋了下去。
放学的路上,我思索着:我为什么没想出好办法呢?主要原因就是我并 不是心甘情愿地想要那本坏书。今后,我一定向张洋同学学习,做一个先人 后己的好学生。
语言描写是本文一大特点,而将心理描写与语言描写结合起来,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发书过程中各人的回答都是独特的,既展示着不同的思想境界,又显示了各自的性格特征。对话简炼、鲜明,可见小作者善于观察,对不同人物的不同语言有进行分析、提炼加工的习惯;独白的语言也较好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把小作者思想认识的提高,决心&做一个先人后己的好学生&的过程生动地展示了出来。
吃西瓜啰(二)
我们海涂良种场有一个特别节日&&尝瓜节,这是老保管员赵爷爷献的 锦囊妙计。
每到&起伏&,老保管员赵爷爷就选好许多胖乎乎的大西瓜并一个个编 上号,盖上干草。
这些瓜就是尝瓜节用的。从此,我们几个小伙伴总不时缠着他问:&赵 爷爷,什么时候吃瓜?&&别急,别急,等瓜熟透了,准会给你们吃!&&再 过几天才能熟?&我用手摸摸大西瓜,咽着口水问。赵爷爷看着这些瓜,乐 呵呵地告诉我们:&等金丝藤干了,再要三天。&
尝瓜的一天终于到了,晌午时分,场长用宏亮的嗓音招呼大家:&吃西 瓜啰,吃西瓜啰!&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喜气洋洋地涌向仓库间。我左手提 刀,右手捏着调羹,也汇合在人流中。
仓库前的晒场上,早铺好了几张竹箪,竹箪旁挨挨挤挤地排满了大西瓜。 我们几个馋孩子都瞅了特大西瓜,一拥而上,双手紧紧地捧住滑溜溜的西瓜 不放。在阵阵欢笑声中,我迫不及待地双手举刀就砍,随着&啪&的一声, 西瓜露出了鲜红的瓤,甜丝丝的瓜汁顺着裂缝往下淌。我又乘势往下一捺, 嘿,一分为二。说时迟,那时快,弟弟的调羹早已抢先占有了&胡桃肉&。 只见他大口大口地吮着,嚼着,不断发出&吱吱&的声音,两腮鼓得像含着 两个乒乓球。我当然立即下手,调羹交叉,短兵相接??忽然,弟弟吐出了 几颗瓜子,可是饱和的嘴把一大口瓜汁也一同挤了出来,滴在裸着的肚子上, 鲜红的瓜汁沿着肚子往上淌。&小弟挂彩啦!&调皮的伟芬欢叫起来,引得 我们前俯后仰捧腹大笑。
我们几个小孩真是橄榄屁股,吃了不一会儿,就坐不住了。瞧,4 岁的 小勇,他把吃过的西瓜皮套在头上,手捏一把小木枪,神气十足地说:&我 是八路军,我要打鬼子兵了!&小军拿来了一叠碎瓜皮当手榴弹与小勇展开 了&战斗&。小伙伴们个个裸露着圆鼓鼓的小肚子纷纷&参战&,西瓜籽也 成了新式武器。急得赵爷爷翘起胡子,连声喊:&别打了,别闹了!这良种 场不是闹着玩的啊!&赵爷爷看劝阻无效,只好施出看家本领说:&来,过 来,我给你们讲《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吧!&小伙伴们一听说要讲故事, 都规规矩矩地坐到赵爷爷身边去了,嘴里吃着西瓜,侧耳倾听他讲故事。瓜 慢慢地少下去了,小伙伴们的肚子成了一个个圆西瓜,瓜籽也积了厚厚一层。 当赵爷爷讲到贪吃的猪八戒踩上西瓜皮连摔几跤时,小伙伴们哄堂大笑,欢 乐的笑声在天空回荡,传得很远,很远??
记的是散发着乡土温馨气息的趣事,充满着欢乐的气氛,富有儿童情趣,
一群天真活泼、稚拙淘气的孩童群像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尝瓜节&,多 么新鲜,对孩子多么有吸引力。大凡能吸引你,使你感到兴趣的事,就比较 容易写得具体、生动。你看,选瓜、盼瓜、尝瓜、玩瓜、听瓜的故事,条理 清晰、生动有趣。小作者用童心去触摸世界,选择了最佳的角度,展示了一 幅幅令人们赏心悦目的画图,给我们耳目一新之感。
【佳作赏析】
老年人跳起了迪斯科
&咚踏、咚踏??&从后院传来欢快的迪斯科乐曲声,准是一些大哥哥 大姐姐们在娱乐啦。我闻声寻去,一看,呀,竟是几位老奶奶在跳迪斯科! 瞧,她们跳得多带动,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那么吸引人。&她们是在 排练节目吗?&我问张阿姨。&是呀,她们在学跳舞,&八一&节还要参加 演出呢!&张阿姨说。真新鲜,青年人跳迪斯科,老年人也跳起来了。听外 婆讲,旧社会的老奶奶们,整天吃不饱,穿不暖,只能围着锅台转,哪有跳 舞的心思。再说,上了年纪的人,蹦蹦跳跳的,成何体统!我身旁一位 50 多岁的王奶奶乐呵呵地对我说:&这是老年迪斯科舞,退休的老年人跳这个 舞能锻炼身体。&噢,我这才恍然大悟。
演出这天,我第一个来到俱乐部,坐在第一排。开始几个节目都不错, 可我不太喜欢,我急切地盼望着她们快快演出迪斯科舞。终于,扩音器里响 起了报幕员响亮的声音:&我们 80 年代的老人爱欢乐,不爱忧愁,他们也在 追赶时代的脚步,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老年迪斯科舞&!&话音刚落, 台下就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随着乐曲的明快节奏,红丝绒幕布升起来了。五光十色的灯光在舞台上 左旋右转,忽明忽暗。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奶奶轻松自如地出现在舞台上。她 身着印度绸裤褂,满面春风,只见老奶奶伸出左手向上举起又落下,又伸出 右手做同样的动作,双腿不停地踏地。一会儿做个&对佛掌&的姿势,一会 儿又做个&乌龟伸脖&的姿势,真够劲!她一个&请&的动作,竟请出来了 四位老奶奶。她一会儿变成一行,一会儿变成两行,优美的&八步舞&跳得 好极了。&好!真好!&从我后面传来叫好声。&真够劲!这个节目要是参 加比赛,准能得第一!&我身旁一个青年说。看着看着,我觉得台上仿佛不 是几位老奶奶,而是几个妙龄少女在翩翩起舞。领舞的不是李奶奶吗?听妈 妈说,她是一位八路军战士,为革命身经百战,几次负伤,她的儿子现在云 南前线,女儿是位医生??我正想到这儿,忽然掌声打断了我的思路,原来 红色的幕布已经落下来了。
我邻座的观众们都说这个节目最好,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因为这是我 们院老奶奶们表演的啊!
第二天,我拉着张红到李奶奶家去。一见面,张红就要李奶奶教她跳迪 斯科。&李奶奶,您是怎么想起跳迪斯科的?&我好奇地问。&噢,跳舞只 是小孩、青年人的事吗?老年人就不能跳了?小封建!我们这些人苦了半辈 子,该娱乐娱乐了。现在是新时代,奶奶要在欢乐中度过晚年!&
是啊!她们是 80 年代的老人,她们的生活也应该丰富多彩啊!她们也应 该追赶时代的脚步啊!
后院传来欢快的迪斯科乐曲声,小作者以为是一些大哥哥大姐姐在娱乐,一看,竟然是几位老奶奶在跳迪斯科。这就是小作者的新闻见闻,这见闻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感到很吸引人,感受到 80 年代老人生活的丰富多彩,理解了他们追赶时代脚步和欢度晚年的愿望。小作者紧紧捉住当时的感觉,顺次写下来,写出了这人物的不同平常之处,写的很具体,也很生动,使人 如临其境,也觉得挺新鲜的,感受到强烈的时代气息。由此可见,捕捉新鲜 见闻,紧扣当时的感觉,应该是从自己熟悉的事情中选择材料的一种方法。
记四百米决赛
&同学们,四年级女子四百米决赛现在就要开始了!& 随着广播员洪亮的声音,全场观众的目光都集中到起跑线的方向。站在第三、四跑道的是我们班的王立苹和二班的金红,这可是两个有名的&飞毛 腿&,看来在他们中间会有一场恶战。
这时,就听&哗&的一声枪响,运动员们如率弦之箭冲出了起跑线。 &看!王立苹跑到前边去了!&&小喇叭&张立激动得直拍手。我认真一看,&老大姐&李民开了腔。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远处王立苹 那火红的运动衣在迅速地有节奏地跳动。
转眼之间,她已经跑到离我们不远的地方了。&坏了,金 红要追上了。& 小喇叭张立着急地喊道。果然,王立苹的速度慢了下来,步子也显得不大稳 健,脸色有些发白,这时同学们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忽然,&老大姐&走过来冲着同学们喊道:&给王立苹加加油!&,同 学们立刻响应,&王立苹,加油!王立苹,加油!&的喊声一阵高过一阵。 只见王立苹紧咬牙关,脚下一使劲,加快了速度,眼看就要赶上来的金红, 又被她渐渐地甩下来了。&好样的!&观众席上又是一阵欢呼。
终点就要到了,红色的终点线已经拉起来了。已经领先的王立苹开始冲 刺了。只见她身体猛地向前一冲,双臂张开,鲜红的终点绸带被她带着向前 飞去。顿时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又一个第一到手了,同学们互相祝贺着。可这个第一是王立苹同学带着 伤,用自己全部的力气,为集体争来的啊!
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一次女子四百米决赛的场面,显得结构紧凑,条理清楚,重点描写了运动员王立苹同学是怎样带病坚持参加比赛,并取得第一,突出了她热爱集体,顽强拼搏的精神,比赛场面写得真实生动,使人读了犹如身临其境,这篇习作采用了场内外交叉叙述的手法,烘托了比赛的气氛。
课间十分钟
&铃??&下课铃响了起来,同学们像小鸟一样从每个教室奔出来,跑 到操场上,开始做各种游戏。
一群女生正在跳皮筋,只见小莹同学上一跳,下一蹦,左一勾,右一绕, 真是好极了!我看得真是眼花缭乱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男生们当然爱玩乒乓球喽!他们三人一群,两人一伙,玩了起来,好在 我们学校的球台比较多,五个绿色的&大怪物&,也够他们玩的。只见我们 班小瘦子小菲同学和大胖子伟伟同学打得正火热呢!小菲同学左手一回,来 了个旋转球,把伟伟打得惊慌失措,伟伟可真急了,又是高球,又是低球, 但他毕竟还是不如小菲同学呀!没过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远处,幼儿班的 小朋友坐在小板凳上和老师一起玩&拍拍手&这个游戏。不时地从远处传来
嬉笑声和优美的歌声。&铃??&上课铃响了,唉!还没玩够呢!同学们带 着玩性未消的心理走进了每个教室,又开始上课了。
本文写得条理清楚,采用了由总到分又到总的写作手笔,首先写了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像小鸟一样从每个教室奔出来,跑到操场上,开始做各种游戏,表现了同学们欢乐的心情。比喻生动,用词准确,接着文中从&各种游戏&中选择了三个有代表的点来写,活动的代表性写得十分突出,具体地向我们展示了课间活动的丰富多彩。最后写上课铃响了,同学走进教室,结束全文。文章中,思想感情的流露十分自然,真实。
我家住在汽车站旁,每天早晨 6 点来来往往的汽车就开始喧闹起来,到 晚上 11 点左右才慢慢地安静下来。虽然令人讨厌的汽车总是吵得我们全家日 夜不得安宁,但有一点我却非常喜欢,并感到特别自豪,那就是&检阅汽车&。 说起&检阅汽车&还真有意思呢。大小颜色不一的卡车、客车、小货车、
小汽车、面包车、警车等等,像参赛的各类动物。自东向西,或自西向东穿 梭着,但它们一到车站丁字路口处的红绿灯下,总要停下来喘一口气,再鸣 着喇叭往前跑。每当这时,我就会认为这些车在告诉我这个检阅官:&报告, 检阅官。&&车前来报到。请检阅!&于是,我就挺着身子得意地自言自语: &归队!通过!&但是,如果这时你稍一马虎,就会不认得刚才过去的车是 什么&兵种&了。当然对我这个&老检阅官&来说只要一听,二看,便知是 什么&兵种&了。
一听,就是听汽车的声音,像爸爸、爸爸,那样&叭叭&地叫的那是大 卡车,它的声音最粗;像弟弟、弟弟,那样的&啼啼&地叫的那是小汽车、 小货车和面包车,它们的声音最轻;又像爸爸,又像弟弟,又像刺猬叫的声 音是客车;警车是车辆中的&女高音歌唱家&、它&呜&&喔&、&呜&& 喔&地叫,好像在说:&让路,让路,我要抓坏人。&??
二看,就是看汽车的外形。卡车头非常大,尖尖的,像三角形,它是车 辆中的老大哥,客车是长长的、方方的,像一只箱子,使人感到很安全;小 汽车是矮矮的,中间高,两边低,所以有人说它是乌龟车,它虽然是小弟弟, 跑起来却是第一名;警车有的像小客车,有的像乌龟车,但头上都戴着一顶 红帽子??
你看&检阅汽车&多有趣,它不仅使我增长了许多知识,还使我不再讨 厌它了,反而觉得&这列火车&奏出的交响曲,是多么悦耳动听,令人激动 啊!
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可写的事情很多。要想写好事,一定要选取自己最熟悉,最了解情况的内容来定,只有这样,描写才能具体、细致、生动。《检阅汽车》这篇文章作者家住汽车站,每天都有来往的各类汽车通行。但在这嘈杂的声音中,作者竟寻到了极大的乐趣。对汽车的各种类型、外形,各种喇叭的声音,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他认为这是在检阅汽车,是在听交响曲,文中对自己爱汽车的感情表达得真实,同时采用拟人手法,紧扣主题,突出了中心。
【作习提示】
▲《入队典礼》提示:少先队是每个少年儿童向往的组织。每次入队典礼都很隆重:出队旗、敬队礼、穿队服,还有吹号、打鼓、呼号、唱队歌,气氛热闹非凡,给每个少年儿童留下深刻印象,像这样的场面很值得我们去写。只要把仪式经过、辅导员的讲话和自己的活动写出来就是一篇好文章。
▲《上课铃响以后》提示: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走进教室归座,准备当堂学习用品,静候老师来上课。这个过程一般是由动到静的转变,要表现出动静两种情境。
更多可查看:
&&点击查看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感兴趣的相关文章
文中先写月色,由溶溶月色引发了“我”的联想,使我回忆起同样在这样一个夜晚发生的故事。这种开头,洋溢着一种浓郁的情感氛围,利于抒发情感。
最新2015小学生作文信息由提供。
CopyRight & 沪江网2015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习作3、按照新闻报道的写法,写一次体育比赛或学习竞赛(第一课时) - 蒲公英 - 崇川教研平台
- Powered by X-Space
习作3、按照新闻报道的写法,写一次体育比赛或学习竞赛(第一课时)
& 17:39:23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例文,感悟新闻报道的写作特点,初步掌握新闻报道的写作方法,并能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
2、能按照写新闻报道的方法,写一次竞赛活动。
[教学重、难点]
要求能做到“新、真、短、快”,以简洁的文字,真实的内容,迅速报道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
[教学准备]
1、课前举行一次比赛活动。
2、搜集报纸上的新闻报道。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收看过新闻联播吗?播音员报道的新闻都是由记者撰写的“新闻报道”。
板书:新闻报道
2、今天我们要来学做小记者,学写一则新闻报道。
二、自学例文,了解这则新闻报道:
1、瞧,这就是一则新闻报道。题目是——我市第9届小学生男子篮球比赛结束东城小学男篮获得冠军。
自读例文,思考:例文每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2、交流讨论
3、读了这则报道你知道了什么?
三、明白新闻报道的写法:
1、同学们,读完这则新闻报道,我们不禁想起以前所写的介绍体育活动的习作,新闻报道和以往的习作在写法上一样吗?
2、出示写篮球比赛的记叙文,让学生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与例文进行比较。
附记叙文:
记一次篮球比赛
星期四的时候,我们班进行了一次篮球比赛,对手是五(6)班。我虽然要去电脑培训,但是我一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就赶去看比赛了。
我过去看的时候,就已经很激烈了,远远地看见吴浩骞和五(6)班那个称“男人婆”的同学鹤立鸡群。只见苏志键一边用手拍打着篮球,一边弯着腰、曲着腿,敏捷地闪过了对方防守球员,前方又有人拦截,他一只脚不动,另一只脚连身体转了一圈,从拦截的人身旁绕过去。眼看就能投篮了,一个身穿蓝色衣服的小矮个子,在苏志键面前来回地跳跃,并把手举起来,试图拦截苏志键投球。苏志键快速地看了一遍场上的人,然后做出一个投球的假动作,那矮个子也跟着跳起来。落地后,苏志键迅速向后转身把球传给吴浩骞。吴浩骞带着球,冲破障碍,直奔篮下。刚才那个小矮个子也试图拦球,但吴浩骞太高了,那矮个子够不着呀!吴浩骞几乎不用跳跃,只伸长手臂,就往篮圈投篮。我们班的同学都屏住呼吸,等待那球进网的一刹那。结果,球没投中,五(6)班那帮家伙却欢声大叫:“yeah!”。我们又气又恨,对着他们直吐舌头。球又被苏志键接住了,再次投篮,只见球在篮边转了半圈,进篮了!这次轮到我们班高声欢呼,五(6)班的同学沉默一片,我们摆出一副傲慢的样子来克克他们刚才的锐气。
下半场比赛又开始了,由对方开球,只见带球的人把球带到他们的前场。我们开始纳闷了,那人是不是疯了呀?怎么朝他们自己的前场跑去了呢?只见他突然转身,像扔铅球似的把篮球扔给“队伍”最后面的矮个子。那矮个子接球后赶紧往自己球篮跑去,因为全部人都被刚才那人给吸引过去了,所以我们没一个人在后场防守,那矮个子轻轻松松就进了一球。这一打击使我们加强了防范,当他们再次施展这伎俩时,苏志键早在后方等着,正好地把球截住了……
最后,我们赢了,我们高举着分数牌,大声喊道:“我们赢了!我们赢了!”
3、大组汇报交流,归纳如下:
第一点,题目的拟定不同。以往的作文题目字数不是很多,可以从写作的内容、人物、作者的情感态度等多方面来考虑题目,而这种比赛的新闻报道题目要求明确,要突出报道的最重要的内容。对于写比赛的题目时,我们可以在这两者中选其一,也可以像例文那样采用副标题的形式,既说清了比赛的项目,也说清了比赛结果,使人一目了然。
第二点,写作的顺序不同。写叙事类的文章时,一般都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依次写下来的,而写比赛的新闻报道一般在开头就要交待比赛的结果,同时要交待比赛的时间、地点。这样写的好处就是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让读者接着往下看,满足读者浏览的需要。
第三点,写作的要求不同。在习作指导上有这样一句话:“接下来才写事情的大体经过。”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什么叫“大体经过”?我们以往在写叙事类的文章时,往往要做到记述具体、描写详细,要抓住人物的心理、表情、动作等方面来细致描写,做到“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而在写新闻报道时,我们就不必这样做,只要把比赛的过程叙述清楚,把比赛双方的成败原因交待明白,做到过程清楚,层次分明,这就是比赛的“大体经过”了。
报道的写作特点。
随机板书:
题目:& 突出重要内容
正文:& 先写事情结果
&& &&&&&再写大体经过
后补总体情况
4、小结:齐读新闻报道的特点,尽量牢记。
5、阅读报纸上的多篇新闻报道,强化体验。
(1)小组评判搜集的是否是新闻报道
(2)指名朗读自己找到的新闻报道
(3)引导发现、补充介绍新闻报道的写作特点(新闻报道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报道真实,没有修饰,报道的内容要及时,具有时效性。)
四、指导写好一次体育比赛或学习竞赛:
1、指导学生口述比赛情况,注意按照新闻报道的写法。
(1)各自口述,教师巡视指导
(2)同桌互述,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集体评议
指导学生交代清楚报道的时间、地点、人物、时间、为什么等五个要素,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尾。
2、指导确定标题,突出重要内容,然后按导语:交代结果;主体:交代事情经过; 结尾:补充交代这一格式开始着手写出报道内容。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小学五年级作文:合唱团比赛
来源:  5:14:34 【】 
  昨天,我们去了合唱队比赛,我们准备好了精美的衣服,装饰。女孩子弄马尾,统一穿旗袍,男生穿衣服。我们合唱团里有20几个女孩子,男生有4人,说起来,男生好少。  我们男生穿起了白色服装,像白马王子一样,编织出如此精美的服装,然后,我们去画眉毛,使毛变色,涂腮红,涂嘴唇。  女生先穿旗袍,然后涂眼眶,然后腮红,涂嘴唇和托头发。  最后&&我们坐着大巴车去宝安区比赛去了。比赛地方是一个小学,因为里面有舞台。我想:&他们的服饰好漂亮怎么我们就不好看呢?&  到舞台的时候,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因为,我的心一点也不紧张。下面是观众,我已经把他们当成一块块可爱的小石头了。  唱完之后,我们就下台了,我们合唱团又坐回大巴车会学校了。如果有第二次表演,该多好!!!!1&&&
文章责编:gaoxiaoliang&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9:14:59)?&&( 9:14:31)?&&( 9:13:56)?&&( 8:57:44)?&&( 8:56:49)?&&( 8:56:47)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作文范文点击排行
作文频道最新更新
123456789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用工具 |
| 大全 | 大全
     |
版权声明:如果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电 话:010- 传 真: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五年级下册作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