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老婆潘洁是骗钱的骗子吗?

梁文道:维稳的真相
那些据说要被维护的稳定恰恰就是一种不稳定。致癌茶油通行市面、蜱虫咬死人的传闻四处流布、强拆造成的反弹,都恰与“维稳”目标适得其反。而不同地方不同部门的官员不约而同地以此之名行事,或许正是“维稳”的不方便真相了。
猜猜看以下三件事有何共通点:
一、某地市面上售卖的茶油出了问题,其致癌物远超标准。有关部门知道实情,但选择私下处理,未对外公开。
二、是种常见的小昆虫,以吸食动物及人类的血液维生。最近有些地方传出被它叮咬之后患病致死的例子。有关政府部门很早就注意到这个现象了,但它们没有公开承认这种情况。自此民间耳语流传,人心惶惶。
三、另一个地方则有不少房子被拆迁的居民,他们不满政府的赔偿方案,也不同意政府的行事手法,频频上访进京告状。当地政府不堪其扰,干脆聘请私人保安公司代劳,在北京附近设立拘留所,专事拘捕该地赴京的上访人士。
表面上看,这是三件完全不可比的事情;不只事发的地点不同,涉事的政府部门不同,就连事件的性质也截然有异。但是,有一个关键的词却能把它们串联起来,那就是“维稳”。没错,正是这个今日中国最常被使用的术语。湖南金浩茶油有问题,当地质监局不公布的理由是“维稳”;河南信阳屡传蜱虫咬人致死的病例,当地卫生局不宣传预防措施的理由是“维稳”;江苏和贵州等地聘请一家叫做“安元鼎”的公司关押上京访民,还是为了“维稳”。
最近有不少朋友在讨论“维稳”的逻辑,似乎真能在一大串事件里找出一套条理。可能是我比较肤浅吧,想不出这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维稳行动有何一贯之处。在我看来,它像是一个好用的说辞与借口,任何事只要加上这二字,它就变得比较合理比较神圣了。然而,如果什么都可以冠以“维稳”的话,那它到底还有什么意思呢?
又有人说,前述三桩事件全是滥用“维稳”的好例子。问题在于,从来没人能说清楚要维的是哪个“稳”。
说来也真不可思议。中国2009年花在“维稳”上的开支高达5140亿元,只比5321亿元的军费少个百亿(这是清华大学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的研究结果,而且只是计算了内保费用,还不包括其他各种政府的“维稳”行为)。花纳税人如此多税款,可见其是一个很重要的全国目标。而如此要紧的社会工程,却偏偏是一个定义内涵不清的概念,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吗?
纵观十年来中国政治词语的演变,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常态,那就是它们往往显得十分含混。因为含混,所以任何人都能够在任何情况之下随便地运用,使自己的言行得到支持的理据。因为你也很难判断这些运用方式算不算是误用或滥用。又由于含混,所以这些不同的词语甚至可以互相挪移、替代,在同一类事上都能派上用场。比方说拘捕访民,有时说是为“维稳”,有时说是为“和谐”,还能说这是为“发展”。“维稳”“和谐”与“发展”是三个意义非常不一样的词,却可以各取所需地随你怎么调配都行。
说回“维稳”。要是认真一点的话,我们应该追问他们所要维持的稳定到底是怎么样的稳定?谁的稳定?相对于何者而言的稳定?既然稳定是个状态,那我们也该了解衡量的方法,标识从极稳定到极不稳定之间的各项指标。然而。自从这个词汇诞生之日起,并没有正式而且权威的解答。
我明白,很多朋友一定会笑我傻,这指的当然是维护政权的稳定。莫非我连这也不晓得?好吧,就当真是这么回事,可是作为各项政策的重要目的,难道它就不需要细化成一列可观测可操作的指标与程序吗?假如政府认真看待“维稳”,我们当然也可以认真地要求它讲清楚这是个什么东西——起码我是这么以为的。同时,我们更应细究“维稳”为什么会是一个有政治前景的目标。一个动员整个社会投入才能勉强达标的工程,难道不该交由全社会分析讨论吗?
假如我们可以开放有关“维稳”及“稳定”的探讨,也许会发现以上三件事最核心的秘密:那些据说要被维护的稳定恰恰就是一种不稳定。致癌茶油通行市面、蜱虫咬死人的传闻四处流布、强拆造成的反弹,都恰与“维稳”目标适得其反。而不同地方不同部门的官员不约而同地以此之名行事,或许正是“维稳”的不方便真相了。
(本文来源:《新世纪》-财新网
跟贴读取中...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12546条
评论8301条
评论7856条
评论6453条
评论6205条
游戏直充:
热门功效:
热门品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下次自动登录
现在的位置:
金辉娱乐利用重庆时时漏洞彩骗钱,说保底日赚500
能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们,相信都是被骗的把,或者是想证实一下这个所谓的日赚500到底是不是骗子?
在这里大家可以先去百度一下“骗子”相信大家会看到很多揭发这个骗子的网友们,至于所谓的培训团队已经换过好几次名字了,不过最终骗人的手法是没有改变的,一般都是打着日赚500的旗号,让大家下载一个压缩包,里面有相关的视频,主要内容就是利用软件漏洞万重庆时时彩的游戏,然后坑钱的,其实有点头脑的人就能想到,像这种漏洞时时彩的商家是不会犯这个错误的。
你想把就算时时彩商家没发现这个漏洞,如果换做是你你发现了,是悄悄赚钱呢,还是分享给别人都来赚钱,然后导致时时彩的商家赔钱发现这个漏洞呢?我想啥子都知道!
还有的朋友反应停,一般按照他视频中的方法是不行的,这个时候需要你加视频中的QQ问情况,此时对方会说方法变了,只提供给VIP会员,并且VIP会员有更好的方法,更多赚钱的平台,从而骗取报名的费用。
当然肯定还有更多的骗人手法,希望被骗的,识破他们骗局的能早日发出来,让广大网友引以为戒!
在这里小编提醒那些骗子,不能靠坑蒙拐骗,如果这样相信法律不会放过你的!
【上篇】【下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大家好,我叫小刘,网名:晨鸟
1元创富网创始人
想创业、想在网上赚钱,请拿出你的执行力,我讨厌只会说话的人,只想简单赚钱的人,请走开,我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梁文道:在香港还坚持读书那你就是真正的读书人
李嘉诚说“小说没有用”
  香港是一个比较急躁和功利的社会。首先必须承认香港普遍上阅读气氛并不是很好,但我并不觉得香港是“文化沙漠”,因为有非常多优秀的文化人、作家,也有声势不是很浩大但一直在坚持的高质量的文化活动。香港书展参加人数之所以大,我看原因是香港书展已经变成了香港夏天的一件大事,香港人已经习惯把书展当成了一个春节花市一样的东西,反正到时候七月份大家都去,那我也得去赶集一下。
  香港人有一个说法很奇怪,就是把“读书”和“看书”分得很清楚。对他们而言,读书就是在学校里念与功课有关的书,而看书是在闲暇中的兴趣。看书被认为是特别高深、闲暇时的兴趣,于是慢慢地,看书和日常生活分离开了。好像是特别高雅有心有空有神的人才会有兴趣去看书,结果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从这个现象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对香港人来讲,看书并不是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的一种休闲的、生活上的习惯。
  其次,香港人太过喜欢迅速地、功利地做任何事情。如果他觉得能通过聊天知道的事情他绝对不会看报纸;如果看报纸杂志能知道的事情他就绝对不要看书,能够在网上一句话说完的东西他就更不要看长篇大论,因为他会觉得这很不实用,浪费时间。所以这样一来,看书就变成是一种投入非常大,获益却不一定有保证、甚至非常少的一件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文学在香港尤其冷门的原因。除非是引人入胜的武侠小说、爱情小说。香港这个城市常有一些人出来号召要大家多读书,也有一些年轻时读书比较多而又有名望、有地位的人物,比如李嘉诚,他以前说年轻要多看书,但他也说得很清楚,他从来不看小说,为什么呢?因为他说小说没有用。那我觉得李嘉诚这句“小说没有用”相当好地代表了香港人对阅读的态度,那就是看书要不是一种很高雅闲适的兴趣。从有用的角度看,很多人就会觉得看书投入太大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梁文道老婆潘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