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的人物形象这课用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鲁肃的出现,有何作用

当前位置:>>>>>>>>>>>>>>
一、教学目标
1.体会人物语言的深刻意味。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二、教学重点:揣摩体会人物对话中的情味。
三、教学难点:
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及作用。可通过朗读来揣摩人物形象,让学生进行讨论来理解课文。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流程
(一)课文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就是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认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它会给我们一个惊喜。
(二)了解作者作品。
1.请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作者的材料。
生答:(略)
教师: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教师介绍作者作品: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三)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可随时解答)
1.根据注释疏通字词,有疑难之处即提出来。
2.学生查字典,理解“吴下阿蒙”和“刮目相待”两个成语的含义。
吴下阿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才的人。
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擦。摩。刮目:擦眼。待:相看待。
(四)学生齐读课文,疏通词句。
1.掌握下列实词的意思。
当涂:当道,当权。辞:推脱。治:研究。但:只,仅仅。见:了解。
涉猎: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非复:不再是。孰若:谁能与……比。
就:靠近,开始。更:重新。刮:擦。遂:于是。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理解: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脱。以:拿,用,介词。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理解:我难道是希望你通过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学的学官吗?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理解: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五)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
1.师: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劝学。
2.师: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生:接受了,“乃始就学”。
3.师:文章怎样表现吕蒙的学习效果?
生: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
生: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
4.师:与吕蒙一番交谈后,鲁肃有何举动?
生:深受感动。(生笑)
生:结友。
5.哪位同学能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生:劝学→就学→议论→结友。
6.思考: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生:(略)
师:①详写“劝学”、“论议”,尤以“论议”为甚;“就学”、“结友”则一笔带过。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论议”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③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六)研读文本,体会人物形象。
1.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然后思考讨论:
①“不可不学!”写出了孙权怎样的语气?表现了他什么心理?
讨论归纳:采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无可辩驳,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②怎样理解“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讨论归纳:“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③“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讨论归纳: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说明:这番劝言,表现了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跃然纸上。)
2.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吕蒙、鲁肃对话,要求尽量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语调。
(学生思考讨论)
(1)鲁肃为什么对吕蒙会“刮目相待”?
因为他从与吕蒙的谈话中,发现吕蒙才略大增,与先前的“吴下阿蒙”判若两人。
(2)吕蒙学有所成,课文直接表现这一点没有?是怎样表现的?
课文没有直接表现吕蒙的才学大增、学有所成,而是通过鲁肃的言语从侧面表现的。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从这句话话中可感觉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鲁肃的神态十分惊奇,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4.再次朗读课文,注意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讲经学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
(3)“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军众多务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要读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5.提问:孙权如何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
讨论并归纳:“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6.提问:吕蒙读书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讨论并归纳:“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
7.提问: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讨论并归纳:因为情况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8.提问:请解释“吴下阿蒙”并造句。
讨论并归纳:“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生:通过我的努力学习,昔日的乌鸦变成了金凤凰,我再也不是同学笑谈中的吴下阿蒙了。(生笑)
9.提问:请解释“刮目相待”并造句。
讨论并归纳:“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生:听了青少年法制报告会后,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真让人刮目相待。
10.齐读全文,思考:孙权、吕蒙对话与吕蒙、鲁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请说明。
讨论归纳: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时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
(七)说话训练:谈谈你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生: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生:做人不能太骄傲,要谦虚。
生:不要以老眼光看人。
生: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官(生笑),读书的目的是为了陶冶自己。
生:学完本课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能成为“吴下阿蒙”(生大笑)……
(八)课上小结
师:本文篇幅短小,故事性强,含意深刻,在“劝学→就学→议论→结友”的故事情节中,通过人物对话,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了较为深刻的主题。
【教学反思】
我们实在没有理由埋怨学生追求韩流,钟情超女,迷恋网游,崇拜偶像。
现今,传统道德价值观和高尚审美情趣的衰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扪心自问: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又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美好道德情操真正做过什么呢?
教授《孙权劝学》的过程中,我始终有一个强烈的感受:我们到底要教给孩子们什么?难道就是为了追求积极回答问题,共同合作探究的“繁华”景象吗?甚至,在孩子们准确、洪亮的回答声中,我感到的是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漠然和生疏。
中国的文言文语言精美,意蕴深刻。笔者认为,如果把它精心设计,作为教育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品味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和文化的热爱的一个平台,虽然是一个难题,但更是一份责任,一份使命。
作为教师,我们有理由更有责任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并在语文教学的点滴过程中熏陶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六、案例点评
关于初中阶段文言文的教学,课标中是这样说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其中包括了选文的要求、学习的方法和目标。
本课的教学设计者能认真研读教材,挖掘课文的教育教学价值;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着力引导其感受和吸收课文中所包含的优秀文化的营养,领会学习的重要性,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
在教学方法上,设计者根据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和本文的特点,将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基本内容作为重点:通过朗读感受课文大意、情节;通过朗读揣摩人物形象;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对话中的情味,;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取向。
教案的另一点是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某些实词的语境意,到疏通句子进而完成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以及挖掘的思想内涵、表现方法等,都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上一篇】
【下一篇】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孙权劝学》复习课.ppt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孙权劝学》主要通过什么来刻画人物,表现了孙权的什么性格,吕蒙是个怎样的人?_百度作业帮
《孙权劝学》主要通过什么来刻画人物,表现了孙权的什么性格,吕蒙是个怎样的人?
《孙权劝学》主要通过什么来刻画人物,表现了孙权的什么性格,吕蒙是个怎样的人?
通过语言.孙权:勤学、吕蒙:天资聪明、谦虚、用户名:密码:
统一服务热线:400-606-799777
>>>2014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孙权劝学》课件新人教版
该文档不支持在线预览
资料类别:&&/
所属版本:&&人教版
所属地区:&&全国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80 次
资料类型:&&
上传人:&&VdjI****@
文档大小:1.77M &&&& 所需点数:2点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2&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其他相关资源
网校通请直接输入用户名密码登录。
个人用户请用邮箱登录。
*邮箱地址:
将做为“个人用户”登录本网站时的“用户名”
<font color="#~16个字符,包括字母、数字、特殊符号,区分大小写
*确认密码:
电话号码:豆丁精品文档: 孙权劝学复习 孙权劝学复习ppt 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翻译 孙权劝学pp..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孙权劝学复习个性0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孙权劝学的人物形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