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伤在幼儿园园时期,孩子最应该学到什么

在幼儿园时期,孩子最应该学到什么_百度知道
在幼儿园时期,孩子最应该学到什么
提问者采纳
如果你是老师,请自行阅读《3-6岁幼儿园实施纲要》,相信每个幼儿园都有。可以在图书室或者园长室找到。如果你是家长,幼儿阶段的学习包括:自理能力的培养、自我认知及价值观缉绩光啃叱救癸寻含默的建立、行为习惯的养成、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以上几点分布在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学中。如果你问的是每个年龄段要学习的知识点,可以追问。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我孩子也在读 幼儿园
我感觉孩子最应该学到的功课是 自立
分享 。幼儿园最好培养孩子乐观缉绩光啃叱救癸寻含默向上的性格,不是什么英语呀、才艺呀。没有好的性格
以后上学后 会经不起学习的压力 变得很内向。
学会基本的是非观就行,打人是不对的,弄坏了别人的东西要道歉,骂人也是不可以的,当然别人要打你 肯定要还手,好东西一起分享,不好的东西也要一起分享
生活常识,社会规则,兴趣以及习惯吧
幼儿园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在幼儿园时期 孩子最应该学到什么?_幼儿园_幼儿教育_幼儿园教学___亲贝网
旗下网站:
& 在幼儿园时期 孩子最应该学到什么?
在幼儿园时期 孩子最应该学到什么?
在时期 孩子最应该学到什么?()
近来,中国的园教育也频频传出很多不良的,这让为数众多的家长们深感忧虑。为此,小编分享下网友们就幼儿园时期小孩需要的教育的真知灼见。
李开复曾经在微博上翻译了英国圣公会学校时的十条行为规范,针对幼儿和小学生的,转载如下:1.使用慈爱言语 2.尽量帮忙 3.分享和轮流 4.聆听别人的话语 5.做诚实诚恳的人 6. 行动以前先思考 7.记得你的礼仪 8.HOLD 你的脾气 9.考虑别人的感受 10. 公平公正的工作和玩耍。
@历史袁老师归来:
在德国,孩子一般3岁上幼儿园,为期3年。3年中,他们会参观警察局,学习如何报警;参观消防警察局,学习灭火和躲避火灾;参观市政府,认识市长,看他如何为市民;去坐有轨电车,学会记住回家的路线;跟老师去超市买东西,学习付钱和选货&&3年后,他们具备初步的生存能力。
刘朵,高中教师,喜欢烹饪,旅游,有个可爱的女儿
觉得在幼儿园,孩子和孩子在一起,是一个小小的社交圈,在这里,孩子能学会如何和他人相处,逐步找到与人相处的规律并愉快的执行者。学会轮流玩,学会一起玩和分享。我觉得早期情商的培养是比较关键的,其他的什么数数啊,认字啊什么的,都是迟早就会的,不着急。反倒对于自然的兴趣,探索的欲望是应该鼓励的。
董欣,幼儿园,创办人,挚爱于学前教育
孩子在幼儿园最应该学到的是品格的塑造,简言之,就是遇到能用正确的方式去处理。处理每个问题时脑子里都有一个标竿指导着自己。父母和老师最重要的责任就是教养孩子走当行的路,到老不偏离。
肖阳,互联网界的心理咨询师
根据发展心理学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的划分:
(1)前期(半岁前):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品质特征是希望品质;
(2)婴儿后期(3岁前):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良好的人格品质特征是意志品质;
(3)幼儿期(3岁到6、7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良好的人格品质特征是目标品质;
(4)童年期(6、7岁到12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良好的人格品质特征是能力品质。
幼儿园的孩子主要处在幼儿期,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通过游戏,主导着幼儿的认真和社会性发展,是教育幼儿的最佳途径。此阶段主要是象征性游戏,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主题游戏为主;
(2)运用与现实物相仿的代替物;
(3)通过想象建构虚假游戏情景;
(4)游戏中富有创造性;
(5)游戏的动机重在活动过程。
在幼儿时期,个性开始初步形成,显示出比较明显的气质特点,有的活泼,有的安静;有的敏感,有的迟缓;同时表现出一定的兴趣爱好,也和其他小朋友形成了一定的能力差异,初步形成了对己、对人、对事物的一些比较稳定的态度。在自我情绪体验上,自尊感迅速发展,而父母和同伴是最影响自尊的因素。父母要注意对待孩子温暖、关爱、严格要求、民主、以身作则,同时要培养孩子积极建立同伴友谊关系,要被集体所接纳。
此时幼儿已经开始对富有&心理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对象产生强烈认同和效仿,主要是对父母产生认同,对教师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对自己喜欢的叔叔、阿姨一级与自己年龄差别较大的哥哥、姐姐产生认同感。
要注意:3、4岁是幼儿第一逆反期出现的时期,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进行教育。
Jue Jupiter,不老少年
其实学了学前教育5年,以及结合自己的经历。
幼儿园最需要的和现在纲要、指南里说的最多的,以及现下浙江省幼儿园教师培训时最重视的是&&幼儿习惯的养成。用完就放回原来地方的习惯,活动后会整理玩具的习惯。
在美术教育而言,现在中班下开始,老师就会有意识的培养幼儿先想在做,先构思在实践的习惯,有这种习惯的幼儿,一开始虽然看不出什么大差别,但是,到了小学三年级以后,这种孩子就会在很多方面体现出优势,思维也会比一般孩子考虑的更全面以及更愿意思考。
Nancy Jordan
会玩,好的社会性(我觉得这方面受家庭影响更大),同理心,就是体验他人的能力,重要性我不多讲啦。
家长更多看重认知方面的能力,好的家长会注重孩子学习品质的培养,就如排名第一的答案。注意力,抑制能力,兴趣,抗挫能力等等的养成都会帮助他们今后更好地学习。
不是不重要,注意方式就ok。
如果您有与“幼儿园幼儿教育幼儿园教学婴幼儿心理发展幼儿行为心理”的相关问题,请向提问
看了在幼儿园时期 孩子最应该学到什么?的网友还看了
>> 更多关于我家孩子现在六岁三个月了,上幼儿园大班,这一年多,我经常发现别的孩子打他,但却从不敢还手,甚至是比他小两三岁的小孩都能把他打哭,我们教他别的小孩欺负你了,你就还手打对方,他答应我们别的小朋友打他时他会打对方,但从来没有这样做过,他自己的玩具被别的小朋友抢走,没有办法要回来,并且在幼儿园里也特别守规矩,从不淘气,捣乱,今年秋天他马上就要上小学了,我比较担心他的这种情况,请问老师,有啥方法可以逐渐改变孩子的这种懦弱的性格,我们家长需要怎么做。
我家孩子现在六岁三个月了,上幼儿园大班,这一年多,我经常发现别的孩子打他,但却从不敢还手,甚至是比他小两三岁的小孩都能把他打哭,我们教他别的小孩欺负你了,你就还手打对方,他答应我们别的小朋友打他时他会打对方,但从来没有这样做过,他自己的玩具被别的小朋友抢走,没有办法要回来,并且在幼儿园里也特别守规矩,从不淘气,捣乱,今年秋天他马上就要上小学了,我比较担心他的这种情况,请问老师,有啥方法可以逐渐改变孩子的这种懦弱的性格,我们家长需要怎么做。
(SecDA) Ariel (06-04 20:05)
孩子与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无论被打还是出手打人,都是在学习社会交往的过程,父母不一定要用我们认为的方式教孩子处理,有时候只是父母受不了自己的孩子吃亏罢了。或许孩子欺负别人的时候我们没有看到而已。往往孩子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习找到最合适自己与他人的相处模式。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引导:
首先,您提到这样的情况发生于"一年多",不知当时是否发了了什么?之前与现在有怎样的不同?如果有,您可以告诉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并针对性的互动。在此,我们先谈谈您后面提到的情况。“懦弱”同样并不是孩子所期望,我们要先了解其产生的可能。
首先之一,我们建议如果条件允许您可以先对孩子的天生气质有一个科学的评估,孩子这样的表现很可能与其与生俱来的特质有着紧密的关系。有些孩子天生趋避或是反应强度较弱,他们当需要运用一种“不熟悉”或是“新”的应对策略时,更多的需要引导与示范。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方式是适合的,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和协助他做气质的调教。
其次,有时这样的情况也会产生于学习上的不足。当孩子学习(理解)新事物时,必然需要一个过程,就像我们用左手写字(右利手情况)一样困难,需要我们陪伴孩子学习并融汇。此时,则需要我们的更多的陪伴与耐心。凡事必有其两面性,“守规矩”对于孩子来讲可以更好引导他学习“社会准则”,这是为了今后孩子必然走入社会的能力培养。我们所做的是教导与引导孩子在情境中如何选择恰当的方式表达出自身的需求。
最后,对于您提到“以暴制暴”的方式并不提倡,这样的方式可能引带出“恃强凛弱”等各种负面恶化的可能性。为此,我们当遇到这样情况,可以给予孩子表达与思索的机会,给予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成长的契机:可以先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孩子在描述中让事情全面呈现出来)你感觉怎么样?(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孩子表达自身的感受与情绪)我们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可以怎么做?(协助孩子逐步发展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此为契机教导孩子适当的处理方法)
相信,在正确的引导方式下,孩子会发展出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谢邀。先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来看幼儿教育应该做到哪些方面。总则(部分):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幼儿园教育应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教育目标和内容要求: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它方式作不同的划分。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等。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在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已有经验和学习的兴趣与特点,灵活、综合地组织和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详细阐述了幼儿园教育中五大领域(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的教学目标和细则,值得细细品读。撇开文件要旨,对于幼儿,教师和家长应首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即幼儿并不是小大人,而是处于身心不断健全的极具创造力和学习潜力的自然之子、历史之子、梦想家、建筑家等。毋庸置疑,让幼儿在幼儿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抛弃,那么幼儿在幼儿园时期,最应该学到什么呢?1.学会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守基本的社会规范。2.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学会分享与合作。(避免421家庭模式带来的幼儿与同伴相处能力的匮乏等)3.在区角游戏和各种活动中激发幼儿对自主或合作探索事物的兴趣,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热爱之情,陶冶幼儿情操。4.在丰富多彩的幼儿园教育和活动中,从认知、行为、情感三个层次获得相应发展。总之,幼儿应该是自由的,快乐的。
大量干货预警,请自备笔记本小板凳。咱们先界定一下幼儿园时期的孩子们的大概年龄范围吧。3~5岁是我认为比较合适的一个范围,国家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了6周岁就可以上小学了,“条件不具备的”可以推迟至7周岁。很吻合地,发展心理学的分段方法中,3~5岁就被划归为“学前期(Pre School Years)”。这个阶段的孩子怎样呢,他们的脑发育的速度与心理发育的速度依然很快,而身体同时也迎来了重大的转变:身体脂肪占比下降,四肢的发育速度超过了躯干,头部在身体中的占比也开始下降。一言以蔽之——在这个阶段,咱家的孩子从一个baby变成了kid。为了让大家有个感性直观的认识:曹家Grace,2010年10月出生,录制节目的时候三岁吧:曹家joe,2008年8月出生,录制节目的时候,五岁左右?3岁跟5岁的直观差异,差不多就这样。不过今天,我们要更多讨论心理层面的发展重点。我认为,下面罗列的几项彼此之间存在递进关系,排名分先后。逻辑的初始与幻想的萌芽。孩子并不是天生就对客体存在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结有概念的。妈妈去上班,孩子哭天抢地;送幼儿园初期,孩子在幼儿园门口恍若生离死别。周一上班,公交车上看到一个母亲劝她三岁左右的孩子去幼儿园,劝了一路,孩子全程抽泣——妈妈不断安抚:“妈妈等你中午一吃完饭就去接你,妈妈只是去上班,妈妈怎么会不要你呢?”为什么分离焦虑在这个阶段成为了众多家庭需要力克的一个难题?因为孩子与家长的情感联结极为紧密,与此同时,虽然已经有了稳定的客体永久性方面的觉知,但对“未知”这件事情本身的担忧带来了强烈的分离焦虑——在他们眼中,妈妈消失在视线里,那妈妈很大程度上就不能与自己随时保持感官的连接与线索的交换,而信息的缺失,带来了焦虑和困扰。三岁过后,这种能力很快就能得到弥补。合理的想象与浅显的逻辑可以更好的平复孩子们的心情。客体永久性在一岁半得以建立,而逻辑思维在两三岁时产生萌芽,认知结构发生更迭,零散的信息可以在幼稚的逻辑的引领下产生新的嫁接,甚至发生化学变化般的融合,心理机能的发展带来认知的spark,孩子们迎来了他们学前期重要的朋友和长久的梦魇——想象(imagination)。对孩子而言,想象是在心理世界中对物理世界的改造,这种神奇的心里操作直接为孩子打开了一扇大门,那扇门里,有“过家家”这种社交探索,有“童言无忌”的奇思妙想,有对“虎阿婆”的深深恐惧,还有第一次对谎言的尝试。Magical Thinking。孩子对于母亲的第一次真挚的祝福与关怀一般出现在3~5岁。因为祈祷、祝福、威胁都是想象与逻辑的组合才导致的行为。这时候的孩子们可以初步领会神话、童话故事里圣诞老人、仙子、精灵,世界在他们眼里是个充满“为什么”和浅显逻辑的存在。——“爸爸,门怎么自己关上了?”“是风吹的。”“哇,风哥哥好腻害!”Nightmare。想象力和初步逻辑在另一个方向的集合造成了梦魇。四岁左右分房睡的历程对很多家长来说几乎是炼狱般的存在,在西方就有“monsters in in the closet”的传说,在东方又有“张辽止夜啼”的故事。年龄特小的孩子一般不会表现出对黑暗、鬼怪的巨大恐惧,而3~5岁的孩子,开始怕分房睡,黑漆漆的走廊,怕晚上莫名的异响,进而发展到怕做错了事情妈妈责备,怕爸爸妈妈因为某些琐碎的生活小事开始吵架。一个吓人的故事,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逼真的,他们太爱想象,而在想象中也倾注了太多的情感。他们心中关于逻辑的定义太过模糊,世间万物可能发生的变化在他们自己的小世界里太多太多——那里,狼真的会吃掉外婆;蛇,真的能咬死农夫;衣橱里藏着的鬼怪,真的能让自己再也见不到妈妈。说这些,是为了让大家明白,有些年龄特性的事情,是有心理规律可循的。发展的任何阶段,给个体带来的心理改变,都有正面或负面的区别。作为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你孩子的这一部分改变发生没有;如果发生的话,是不是在一个社会氛围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如果发展的波动很大,或者倾向略极端,有没有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你我有别。我十五岁的时候,我二姑的女儿三岁。我还清晰地记得彼时我们兄妹的一次对话。我指着我二姑说:“这是我二姑。”小家伙急了,忙说:“不!这是我妈妈!”我平淡地继续重复:“不,这是我二姑。”她忙跑过去,一把抱住了妈妈的腿,几乎哭了出来:“不!不!这是我的妈妈!”三岁到五岁间的另一个重要发展,就是发现了你我有别。我二哥两岁八个月的女儿有一个很有趣的爱好,就是拿着零食逼着别人吃,别人如果不吃,就拿着零食伸到人家面前一直举着,伴以呆萌的凝视。如果你出于礼貌接过来,把零食放到了一边,小姑娘会再拿起来,继续伸到你的面前,总之,不吃不行。造成这种行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你我无别”的心理发展阶段——“我是想吃也爱吃零食的,所以你也是想吃也爱吃零食的,那你要吃哦。”——至于当事人到底是不是这么想的,在孩子们的心中,不重要也不明白。在这个阶段,家长有必要帮助孩子完成“你”、“我”、“他”三者的割裂,了解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鲜明感受,每个人都应当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并赢得该有的尊重。有的孩子虐待小动物,就是不能很好地看待“他者”,没法对其他的生命个体感同身受,更谈不上向外界辐散关爱,长大了就更可能变成了拿浓硫酸泼熊的人。而一些到了别人家就乱翻东西,毫无礼节的熊孩子,也是不能很好割裂自身与环境,在意识中仍然认为我即环境,环境即我——怎样主宰都可以。语言的质变发展。曹家的grace,说话很爱“姐姐(姐姐是她的小名)如何如何”,而他哥Joe就不会这么说,因为Joe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该阶段的语言质变。拥有逻辑、充满想象、发现我与别人不是一回事儿之后,就面对着一个新的问题:怎么表达你的逻辑、想象,以及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关联词语、递进性质的话语开始出现在这一阶段的孩子的语言中。“为什么?”这个烦死了无数老爸老妈的万能问题的出现频率也开始增多。这都意味着,组织语言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期。我四岁的时候的一段话为我外婆津津乐道至今:“姥姥,你快问我救护车怎么叫!”“救护车怎么叫啊?”“#¥@¥&,姥姥,你再问我警车怎么叫!”“那警车怎么叫啊?”“#¥@¥&,姥姥,你再问我救护车怎么叫!”“……”这个阶段,由于对主体和客体的心理区分已经形成,自然而然的就对语法产生了近乎直觉的理解,讲出来的句子,终于能够称之为句子了。站在别的角度看世界。区别了你我他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技能是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观察世界:“爸爸很困了实在不能再陪你玩了”;“妈妈找了半天没找到你,你知道妈妈有多着急吗”;“你不能欺负别的小朋友,你看,你都把人家打哭了”。3~5岁的孩子,只有学会了站在别的角度看世界,才能真正领会上面这些苦口婆心的话。我们把孩子们带到实验室,实验室的桌子上摆着两个盒子,一个盒子上面画着红十字,一个盒子没有画任何东西。我们问了小朋友这样一个问题:“叔叔现在要找个创可贴,小朋友,叔叔应该在哪个盒子里找啊?”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指向了画了红十字的那个盒子。我们当着孩子们的面打开了桌上的两个盒子——有红十字的那个空空如也,什么都没画的那个里面放着一打创可贴。我们合上两个盒子,换了一个人来问:“阿姨现在要找个创可贴,小朋友,可不可以告诉阿姨在哪个盒子里找啊。”如你所料,孩子们纷纷指向了没有标识的盒子。而后,由第三个实验者带着一个玩具熊走进实验室,把玩具熊放在小朋友旁边的椅子上面向两个盒子,对小朋友说:“小朋友你好,这是我的朋友胖胖熊,他是来找创可贴的,你猜猜,他现在认为创可贴在哪个盒子里?”绝大多数三岁的孩子会指向没有标识的盒子,但是四岁末期的孩子基本上都会指向那个画着红十字的盒子。这个实验很典型地说明了,孩子们在这个年龄段学会了站在别的角度看待世界与问题,而这,恰恰就是社交功能与道德养成的重要基础。事实上,日常生活中他们也是这么做的。过家家的时候,就是最典型的角色扮演,即站在另一个角度展现角色与约束行为。上个月,我陪着我老婆去产检,碰到一个四岁的小男孩要抽血,他的爷爷奶奶死死地把孩子摁在护士面前,孩子一个劲儿地因为恐惧而哭闹——也许是因为急中生智,他扯开嗓子带着哭腔在抽血大厅里大喊了一句:“我还是个孩子!你们不能这样对待我!”人们哄堂大笑,我跟我老婆也不禁笑出了声。我跟我老婆说,这孩子聪明,小小年纪,已经知道了可以要求别人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了。自控。我们终于聊到了自控,本题的众多其他答案都有探讨以“延迟满足”为首的自控能力。这个能力号称是绝无仅有的可以在统计学意义上预测孩子未来成功与否的心理能力。这个能力,3岁以下的孩子就不要多奢望了,基本上绝大多数孩子是不会有什么表现的——但是一过了3岁,这个能力在人群中会出现了像身高一般的极为分散的增长。有的人自控能力在短短两年内提升到了非常高的层次,有的人却长进平平。不同的孩子们选择的自控策略不同,有的会刻意转移注意力,有的会到房间的其他角落高声唱歌,有的会进入自言自语的状态自己给自己打气。自控,归根结底还是对情绪的把握和对逻辑的觉知,它只是一个对孩子而言具体的困难情景,面对这种情景,自控的表现好坏,的确算得上是对我们上面提到过的多个方面的一种综合考量。身为家长,我们能做什么。你是孩子最重要的刺激源之一。有你没你,或者不管你注重或者不注重培养,一般情况下,孩子依然都能学会语言,发展出抽象思维,形成更多更全的主客体概念。但是,只要有你,进一步说,只要你正确关注,就能发展地更快、更好、更健全。在绝大多数家庭里,父母双亲对孩子来说是重要的刺激源,是导致孩子生活多样化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因由。大城市里的父母,最典型的跟孩子的问题之一就是有效陪伴不足。年初我给北京地铁四号线的讲课,一个员工递上来一张小纸条,里面写了自己天天上班多少时间、通勤多少时间、睡觉多少时间、吃饭多少时间,这儿减减,那儿扣扣——最后就剩一个小时陪伴老婆孩子,最后的问题是:“就一个小时,你让我怎么陪好孩子。”我说:“我从来没说过陪伴是时间长短的问题,陪伴在更大程度上是情感共鸣的效率问题。”你跟孩子在一起跟没在一起的时候表现一样,爹跟儿子各玩儿各的ipad,你这种社交效率就十分低下。你要给孩子刺激,不是你要刺激孩子。你要致力于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窗口,孩子可以透过你看到更多的鲜活元素,而非满世界雾霾。你是孩子最重要的反馈源,没有之一。你家孩子在幼儿园里面得到了小红花,找谁去报喜?——找你。他/她不会大马路上随便找个人跟人家炫耀去。问题是,父母对孩子的反馈很成问题。妈妈的反馈主动而不积极:“你考了99?那一分哪去了?是不是又粗心了!你看我们单位王阿姨的儿子,次次就考100,人家怎么就从来不粗心!”爸爸的反馈积极而不主动:“嗯,挺好的,玩儿去吧。”UCLA的心理学副教授Shelly在三年前提出来,高效的反馈,是针对于孩子的积极事件(考得好,被表扬,成功登台演出)的形式主动而内容积极的回应。咱们小时候天天净被逼着和别人家孩子比来比去,咱们不能再让自己的孩子过这样的日子。前面两个,需要在充满爱意的大前提下有机结合。讲别的没用,我说两个真事。1996年,我八岁。我父母给我买了这套书:。我很喜欢这本书,然后我进一步思考了一个问题“哪个省的所谓少年奇才多呢?”我找到了我爸,提出了我的想法。我爸很诚实地表示他也不知道哪个省真正最出人才,但是他很高兴可以跟我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共同来完成这个统计工作。我爸很好地同时成为刺激源和反馈源:他找了一张当时的我能当毯子用的大纸,然后发扬宣传干部的优势,纯手绘了一张画了省界的大号中国地图,然后由我用圆规和尺子在各个省的旁边做出标注,比照着书把奇才们放在了老家旁边的圆形标示内。——我只知道,每每回忆和父亲共度的美好时光,这个快乐的下午绝对名列三甲。1998年,我十岁。我家买了电脑,预装office97。这一年被我称之为我的培训事业元年。当时的我看上了这套书的精装版,全套九本售价大概在六百元左右,以至于我们那个小城市的书店就进货了两套。当时我的父母收入也不高,对身为孩子的我来说,600大洋也算得上准天文级别的数字了。我的父母只提了一个要求,用office里面的PowerPoint‘97做个presentation,说明白买什么,为什么买,买了有什么好处,用十五分钟时间表达清楚,如果能说服他们,就给我买这套书。那时候,我没上过网,我只能依靠office97自带的剪贴画图库、艺术字和模板做了一个我当时觉得帅到不行的PPT。在我忐忑而不连贯地用一个14寸的显示器给两个成年人展示完后(那时候我和我的父母甚至不知道“幻灯片放映”这个功能,就是在编辑模式下翻页表达的),我妈从床底下搬出了她前一天用年终奖买回来的书。没想到,PowerPoint这个软件,都快陪着我走过了20年了,从office97用到office13,想想也挺唏嘘。以前为了买书而做ppt的小毛孩,也已经变成了靠给人放ppt为生的准爸爸了。“一天一个样儿。”这是不少人对自己家或别人家孩子的评价。“一天一个样儿”的背后,是孩子生理与心理的急速发育,这种发育的方面,并不是彼此独立的甲乙丙丁或ABCD,它们有彼此的相关与潜在的逻辑。从家长,到心理专家,试图探讨这些改变的时候,不能光看这个改变该如何应对,那个改变该如何调控,更要看改变与改变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从理论变成现实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尽己所能地为我们的孩子做些什么。有一天,你的孩子功成名就,他来谢谢你,你不要说“你真棒。”你要说“你成长到今天所走的每一步,爸爸妈妈都看到了你的脚印。”
因为本人在香港某名校当过3年幼儿园老师,因此对这个问题体会比较深。对于小朋友需要在幼儿园阶段学什么,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从普遍的、理论性的方面来回答,所谓的什么知情意的发展之类的,而忽略了小朋友成长的最主要的问题:在怎样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社会期望他在6岁的时候拥有什么特征?很多人会看着所谓的西方研究,哇,小朋友要自由,小朋友不能学太多学业知识……没错,这些放在西方社会背景中,确实无懈可击。但是,这是在中国,小朋友要读个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长大了要跟十多亿人竞争。那么,在幼儿阶段,小朋友要学什么?我记得在我读master的第一堂课,我们就要探讨这个问题。导师抛出一个“后现代主义”,教育要面向后现代。什么是后现代?一栋大厦修得又高又直,叫现代化;一栋大厦修得不高,但是奇形怪状,就叫后现代。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教育不是为了让儿童成为大家所期待的又高又直,而是要奇形怪状,有自己的特点。建筑的形状和功能性是不矛盾的,优秀的设计师可以设计出漂亮的独特形状,并且将功能最大化开发,比如贝聿铭的建筑,就是典型的后现代化风格。如果说,儿童的性格、爱好等是建筑的外形,那么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功能性。 幼儿教育中,最重要的,不是学什么内容,而是用什么方法来引导儿童学习。因为儿童最开始习得的这些学习方法,会影响其余后的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坊间很多砖家叫兽号称不要儿童背诗词啊,做数学题呀之类的,我觉得这些都是避重就轻。如果方法得当,儿童可以在背唐诗宋词的时候,学习到很多东西。比如“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可以教儿童认识方位词,上下里外,可以认识鸟类,用其他鸟类名词来替换“黄鹂”“白鹭”,引出对大自然中雪山的认识,进而比较雪山和其他山的区别,一起探索“为什么雪山的雪不融化?”这又引出自然科学方面的兴趣。还有交通工具“船”,可以通过问小朋友“为什么古代人去很远的地方不坐飞机、汽车?”引出他们对交通工具选择的了解和认识。唐诗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画面感,但是又不会局限儿童的想象力,可以让儿童自由作画,自己增加或者减少诗词内容画一幅画,并给小伙伴或者父母介绍自己的画。所以,教学内容,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学方法,尤其是成人引导儿童思考的提问技术(inquiry skills)。又比如说数学。数学在学前教育时期非常重要。因为早期的数学能力可以培养,在6岁后因为形成思维模式,所以会影响儿童后期的数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很多人会觉得数学成绩不重要,但是研究显示,数学能力影响成人后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因为数学能力是显示出一个人的认知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逻辑能力等等。而6岁之前,数学的思维是可以培养的。早期数学能力的培养,更多是从认知发展上的进行培养,主要是以建立数学概念。比如,2岁时期进行的颜色、形状的分类和配对,3岁时期进行相同物料的分类和pattern的规律总结,4岁时期进行数的规律的探索,5岁进行的简单运算等等。数学最难培养的地方是因为数学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靠儿童自身摸索出来的,而不是成人能够主动改变的。但是成人的作用也很大,可以引导幼儿思考,让儿童到达形成自己思维的点。除了课程上面的学习,自理能力、社交能力、道德上面的培养都很重要。以我曾工作的幼儿园举例,我们学校的小朋友是2岁入学,四个年级,课程设计是经过香港中文大学合作修订,为我们学校写教学指南的是Opper.S, 港大的老教授,皮亚杰的学生。在我们学校,2岁小朋友入学,首先学习的是自理,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自己穿鞋、自己收自己的东西等。不要觉得2岁小朋友太小,要相信小朋友,鼓励他们,他们就能慢慢做到。好习惯是从一开始培养的。在培养小朋友的自理能力过程中,增加了小朋友的自主性和自信心。当然,这对幼教的耐心和专业度要求高。社交能力也非常重要,要教育小朋友学会互相帮助、感恩和分享。香港媒体称我们学校是贵族学校,我一直没有觉得过,因为小朋友很朴实,家长也没什么架子。直到有一次,我在游乐场看小朋友玩,一个小朋友跑的时候不小心跌倒了,她还没爬起来,旁边一个小朋友马上跑来把她扶起来,另外一个小朋友已经撕下卫生纸跑过来给她擦身上了。当时我就觉得这个学校果然很贵族。具体的这些发展项目可以参考香港教育局颁布的Performance Indicators,有中文版,里面精确到每一项。个人觉得比国内教育部颁发的那个3-6岁儿童发展指南要细致。下载地址:其实我觉得把小朋友的每个方面的发展分开来看,是很不科学的。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国际上幼儿课程的主导理念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Curriculum (DAP/DAC)被很多学者所质疑。因为小朋友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分裂开来。在学习剪纸的同时,可以锻炼小肌肉,可以锻炼眼手协调性,可以锻炼注意力,可以锻炼审美,如果剪得漂亮,可以跟同学炫耀一下,又锻炼语文能力了,要是剪得仔细,会比对老师给出的模板,在比对的时候,看是长是短,数学思维可以得到锻炼。能说,这个活动中,每种能力占到的比例是多少吗?当然不能,每个小朋友都不一样。在培养小朋友自理能力的时候,也可以训练小朋友的思维发展。比如,中午吃饭,请小朋友吃完饭自己收碗,把勺子放在勺子篮里面,碗放一起,杯子放在杯子处,对于2-3岁的小朋友,这就是在训练归类。幼儿教育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适应社会环境。在所有的研究里面,都会加很重要的词语来界定研究,就是“Social context”。这个单词的意思是一篇文章的上下文,其实我觉得就是社会的阶段性特征,更简单地解释就是在社会环境中的承上启下。美国有美国的社会特征,欧洲有欧洲的社会特征,中国也有中国的国情。美国的教育可以借鉴,但是必须要适应中国的情况,不然是死路一条。坊间很多砖家叫兽就放几篇美国的研究,来说明别人的教育方式有多好。这些教育方式,放在中国的社会环境,就不适应。培养出来的儿童就不能适应中国的情况。 而这个context还有另一个指向就是上下性。我们以前小时候的学习方式,父母的教养方式,放在现在的儿童身上,也不一定适合。因为现在的小孩子面临的社会环境是不同的。我们不能因为小时候每天父母给我们1块钱,我们现在也用这样的方式来培养儿童的理财能力。social conetxt在香港被重视得很明显,那些最顶级的富豪家族,李家呀,郑家啊,霍家啊,何家啊,他们的小朋友全部入读本地幼儿园,本地小学和中学,像男女拔萃、圣保禄学校、圣保禄男女学校,而不是所谓的国际学校。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所谓的扼杀创造性之类的,而是它给予儿童的选择性太单一了。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下,只有一个模式:不停地竞争竞争竞争。你也许会说,我教育儿童快乐学习。但是,儿童升学或者工作,所面临的还是各种竞争,因为社会环境就是如此。教育并不是说凭一个家庭、一个教师或者一间学校就可以改变,而是整个社会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塑造一个至少不是病态的社会环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老师打孩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