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销售排行榜2015年一季度银行业绩季度业绩

南方航空201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18-20亿元盈利超2014全年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北京) 责任编辑:huangzhimin
南方航空4月10日晚间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2015年第一季度同比实现扭亏为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预计为人民币18亿—20亿元。去年同期,公司净利润亏损3.06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031元。
司称,一季度业绩预盈的主要原因在于:2015年第一季度,在“一带一路”等因素的影响下,民航市场需求旺盛,公司战略转型初见成效,营业收入同比大
幅增加;国际价格低位震荡,公司航油成本大幅降低;公司近三年持续推进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控能力增强,成本水平同比下降。
自2014年四季度始,南航便呈现出业绩反转态势。公司2014年上半年曾大幅亏损10.18亿元,但由于四季度业绩回暖,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17.73亿元。业内人士认为,在供需比逆转、基准票价水平提高、油价持续低迷、人民币贬值预期基本到位等多重利好因素叠加下,南方航空的业绩有望延续增长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背景下,南方航空近日提出,要争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航空承运人。根据南航市场部统
计,2014年,南航“一带一路”相关航线承运人数近450万,同比增长15.1%;月,相关航线承运人数超过90万,同比增长
26.4%。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南航将以广州航空枢纽为依托,加快建设完善枢纽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提供航空承运服务,进一步推进与东盟、中亚、欧
洲的国际互联互通。
南方航空的股价也在近一个月时间内经历了一波快速上扬。其3月首个交易日开盘价为5.19元/股,4月10日收于9.71元/股,上涨87.1%。在此期间,公司股价曾一度触及10.07元/股的最高点,较最低点时的股价翻了一倍多,已接近2010年13元/股的高点。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航空公司业绩回暖、行业步入强周期的基础上,今年航空股有望整体突破2010年的股价高点。
相关内容阅读
中商情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中商情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5 邮箱:
热门资讯榜
大家都爱看
看过警匪片警察围剿打击赌博现场么?场子里面参与犯罪的人员都是......
15岁正值花季的清纯少年,却因琐事心生邪念,在网上自学“一刀毙......
你知道么?现在自行车也考驾照啦!不过是在一个小学生课堂上的一......
活动时间:日-4月30日
活动网址:点击......
印度人开挂的传闻我们也绝非鲜见了,充斥在各大全球奇闻怪事中,......
众所周知,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尽管因为历史等原......
南方轴承去年净利增38%拟10转10派2
南方轴承(002......
松德股份年报利润分配拟10转20
松德股份4月8日晚......
婆媳的战国时代第19集剧情介绍
胡晓强开豪车归来,......
婆媳的战国时代第22集剧情介绍
赵子玉的劝说让刘珊......2015年中报数据大全 _ 数据中心 _ 东方财富网
2015年中报数据大全
数据日期:
更多报表:
不分配不转增
不分配不转增
不分配不转增
不分配不转增
不分配不转增
不分配不转增
不分配不转增
不分配不转增
不分配不转增
预计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增加380%-430%。380%~430%预增11895.19 预计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万元-122.61%~-119.78%预亏17692.90 预计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00 万元左右375.14%预盈-1744.59 预计2015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8156万元――7150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50%――49.50%42.5%~49.5%预增47828.89 预计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未发生较大变化(上升或下降50%以上)-预警359.18 预计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000-36,000万元.1104.75%~1305.7%预盈-2985.83 预计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的12.5到13倍。1250%~1300%预增38108.16 预计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00万元左右。-2394.22%预亏217.94832041中兴通科详细 预计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为3300万元-3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59%50%~59%预增2200.04831478天际数字详细 预计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28.45万元-360.5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67.61%-1,710.81%1567.61%~1710.81%预盈-22.38
预约披露时间表
一次变更日期
二次变更日期
三次变更日期
数据来源:
&&&&广告服务&&&&联系我们&&&&诚聘英才&&&&免责声明&&&&法律声明&&&&征稿启事&&&&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建议及投诉热线:021-&&&&
证券投资咨询资质:上海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 编号:ZX0064
&沪ICP证:沪B2-&&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2015年3月基金业绩排名:权益类基金春风得意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责任编辑:
财经关键词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十天内免登录
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发布上半年房地产企业销售TOP100排行榜,万科地产和恒大地产领跑榜单,分别以1080亿元和1220.1万平方米的成绩稳居销售金额和销售面积的第一位。
  实习记者 袁云儿昨天,中国测评中心发布上半年房地产企业销售TOP100排行榜,万科地产和恒大地产领跑榜单,分别以1080亿元和1220.1万平方米的
成绩稳居销售金额和销售面积的第一位。受多重利好政策影响,二季度房市明显回暖,销售业绩上升,但由于一季度业绩大幅下滑,整个上半年,入榜企业销售业绩
的同比增幅并不大。近三个月以来,随着诸多利好政策的出台,市场逐渐回暖,成交量也随之出现大幅反弹,TOP10、TOP20和TOP50企业的销售金额环比分别达到了82.0%、79.7%和80.6%。在TOP100企业中,有27家企业销售业绩环比翻番。二季度回暖带来业绩反弹在该榜单中,上半年销售金额排名前十的企业依次是:万科地产、恒大地产、绿地集团、保利地产、中海地产、万达集团、碧桂园、华润置地、世茂房地
产、华夏幸福。销售面积排名前十的企业依次是:恒大地产、万科地产、碧桂园、绿地集团、万达集团、保利地产、中海地产、华润置地、华夏幸福、龙湖地产。翻企交出的这份成绩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市场回暖带来的业绩增长。今年上半年,大多数房企的业绩和去年同期相比都出现了小幅增长。
TOP10企业的销售金额同比增加了10.6%,TOP20企业增长了9.5%,TOP50企业同比上升9.0%。这一增长主要归功于二季度的出色表现。市场由冷转暖,反映在入榜门槛上,则是入榜门槛的上升。不同于一季度销售金额及面积门槛的双双下滑,今年上半年房企销售金额及面积门槛均高于去
年同期。从金额门槛上看,上半年TOP10房企入榜门槛首次突破300亿元,而去年同期仅需258亿元就能进入榜单十强,涨幅达17%。TOP20房企金
额门槛130亿元,同比增长17%;TOP50房企金额门槛则达到76亿元,同比增长21%。今年的榜单中,TOP100房企的入榜门槛为38亿元。多家房企成为榜单黑马在二季度的增长潮中,一些房企增长势头强劲,有的还是首次入榜,成为进步突出的“黑马房企”,这些房企以华南区域深耕型房企为代表。其中,卓越集团的销售金额97.8亿元,排名从84位上升至37位;时代地产的销售金额76.1亿元,排名从65位上升至49位。这两家房企前者立足深圳,后者布局广州及周边地区,它们利用广深的火爆行情,分别依靠旧改和区域深耕来扩张地产版图。排名首次进入TOP100的联发集团销售金额45.2亿元,排名84位。主要布局京津冀地区的华夏幸福,因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趋势,在上半年也取得了不俗成绩,销售金额达302亿元,销售面积达325万平方米,跻身榜单十强。从总体情况来看,二季度中小房企的业绩增长格外亮眼,龙光、深业、方兴等的销售金额和一季度相比有约五至六倍的增长,相比之下,龙头房企的环比增长值则偏低。
本文来源:北京日报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1崇左市 均价4500元/㎡
2兴宁区 370万/套
3兴宁区 5900
4兴宁区 5900
5五象新区 15000
6江南区 11000
7五象新区 待定
8江南区 均价5800起
9五象新区 5188起100NJZ| 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典型房企销售业绩排行榜TOP100
作者: 百年建筑网 | 发表时间:
PART2、排行榜解读
2015年伊始,政策层面里利好不断出现,但是市场反弹低于预期,房企销售业绩也不甚理想:一季度房企销售规模普遍下滑,第一阵营房企金额门槛大幅下降;TOP50行业集中度也有所下滑;房企淡化销售目标,对规模增长不再那么执着,质量增长取而代之。
& && &&&在“有质量的增长”需求推动之下,房企纷纷走上转型之路。在3月份的房企业绩发布会上,远洋、绿城等众多房企都将转型作为了企业2015年重要发展方向,对于转型较早的企业也在强调会进一步加大转型投入,2015年房企转型将呈现全面爆发态势。
& && &&&展望2015年,楼市回暖态势已基本确立,但行业分化调整的格局未变。对房企而言,可能依旧是“几家欢喜几家愁”,2015年房企不任性、要有为,很关键。
1、金额及面积门槛双双下滑
本次榜单当中,入榜企业销售金额及面积门槛均呈现下滑。其中,TOP20企业面积门槛降幅最大,达到24%,金额门槛也有明显降低。年初市场低迷行情持续,房企销售普遍受到影响,大型房企首当其冲。
金额门槛方面,相比于去年同期,今年一季度TOP10企业入榜门槛减少8亿元至110亿元,同比下滑7%;TOP20企业金额门槛是42亿元,同比下滑21%;TOP50企业则为27亿元,同比小幅上升13%。此外,TOP100企业的入榜门槛为11亿元。
面积门槛方面,TOP10企业的入榜门槛为89万平方米,较2014年一季度101万平方米下滑了12%;TOP20企业同比下滑达24%,面积门槛降至44万平方米;TOP50企业是26万平方米,较去年一季度上升13%。除此,TOP100企业入榜门槛在7万平方米。
2、行业集中度增速放缓
2015年,市场开局未如预期,行业集中度增速有所放缓。TOP50企业来看,不仅金额集中度略有降低,而且面积集中度增幅也有收窄。不过,TOP100企业不失品牌优势,其金额、面积集中度分别达到43.06%及26.70%。
金额集中度方面,TOP10企业从2014年一季度的20.01%降至19.82%,减少了0.19个百分点,同时,TOP20及TOP50企业同比分别减少了0.35个百分点和0.09个百分点。
而面积集中度方面,同样出现增速放缓现象。其中,TOP10企业及TOP50企业同比仅增加0.01个百分点和0.06个百分点,而TOP20房企则较去年同期减少0.48个百分点。
3、市场反弹低于预期,上榜房企业绩全面下滑
2015年一季度,TOP20企业仅6家实现业绩同比增长,其余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一季度TOP20企业平均销售金额较2014年同期下降15.37%。
尽管从2014年底开始,行业政策层面不断有利好消息出现,但是2015年一季度,房企的销售业绩依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房企随行就市,放低姿态,在行业性常态下房企不再一味追求规模增长,而是采取房地产+多元化并举的方式,追求更稳健的发展;二是市场延续14年态势,全国房价持续走低,置业者购房信心不足;三是政策温和调整,企业普遍处于观望中,推案量较少。
不过也有少数企业表现不错,比如华夏幸福、融创、绿城等企业,绿城一季度销售约90亿元,如果加上融绿的话将达到114亿,同比下降约5.79%,在经历了股权变动波折之后,能够获得这样的成绩还是不错的。
4、房企淡化销售目标,质量增长取代规模增长
21家典型房企2015年销售目标同比2014年实际销售额,增长13%,增速同比下降9个百分点。除了融创今年目标无增长外,其它房企目标增长率均为正增长,但普遍增长率均在20%以内。而且相较上年,约3/4的企业目标增长率均下滑,典型如一、二梯队的富力、绿地集团、融创目标增长率降幅均超过19个百分点。
典型房企销售目标涨幅之所以普遍放缓,一是因为房企对2015年楼市行情普遍持乐观谨慎的态度,二是房企发展理念改变,不少房企不再制定销售目标,更多追求利润增长,比如万科、世茂、龙湖等企业,都提出了“有质量的增长”。
5、经过2014年的预热,房企转型将呈全面爆发态势
企业转而追求“有质量的增长”,但是在新的市场环境以及行业形势下,传统的发展模式无法满足企业新的发展需求,为了培养出新的核心竞争力、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转型就成为了房企角逐的方向。2014年恒大、万科等大型房企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了转型之路,2015年更多房企加入到转型的行业之中,转型浪潮全面爆发。
纵观目前众多房企提出的转型战略,呈现力度更深、范围更广、模式更新的特点。首先房企转型力度不断加深,投入持续加大,比如万科今年将深化购物中心、新领汇、医疗、养老等新业务的投资布局,绿地、招商也在提高产业地产比重。
其次,房企多元化不断向房地产上下游延伸、跨界多元化的领域延伸,今年有更多的房企正在或计划进入更多多元化领域发展,比如基建、家装、物流地产等等。
最后,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房企积极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新方式加快多元化,如绿地集团年初宣布牵手阿里和中国平安,推出房地产金融产品“地产宝”;3月,新湖中宝认购歌华有线,积极布局互联网金融。
6、展望:回暖态势确立,分化调整格局持续
2015年楼市回暖态势确立。在房贷新政和11/22降息之后,央行再次降息,3/30央行、住建部、银监会宣布下调最低首付款比例(首套未结清贷款购买二套的,首付降至4成;首套结清贷款购买二套的,首付降至3成;公积金购买首套普通住房的,首付降至20%);另外,财政部将个人出售普通住宅的营业税免征年限由5年下调至2年。
对开发商而言,除了按揭利率优惠力度尚未达到外,中央和地方政府救市政策的叠加力度已基本与2008年金融危机那次相当;对购房者而言,因为房企纷纷推出低首付/零首付等手段,购房门槛甚至低于2008年。
行业分化调整的格局未变。这轮行情回暖与以往大不同,对房企和产品都有极强的选择性。主要表现在:1)那些产品性价比高、又非常具有营销创新精神的房企将明显受益。2)品质刚改、精品二改、中小户型豪宅将热销,以这类产品为主导的房企将明显受益。上述房企的产品将受市场青睐,甚至可能热销、脱销。
在回暖分化的市场大势下,房企最好不要“任性”,而应积极作为:首先,千万不要“任性”涨价,而应该积极提高性价比。市场中有那么多库存,你不降,别人肯定会降,所以要想加快去化,性价比最好超过周边竞品。提高性价比并非只有降价一条道,赠送面积、装修、旅游、iphone6也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其次,千万不要“任性”不触网,而应该积极互联网营销创新。根据行业动向,2015年房企互联网营销很大概率出大事件,某房企某项目或因为互联网营销而一炮打响。那些固执不触网的房企,业绩增长就少了一大助力,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再者,千万不要“任性”不调研,而应该针对市场需求积极创新户型。2015年行情回暖主要靠取消限购、二套购置门槛降低推动,所以品质刚改(90-120平米)、精品二改(120-144平米)、小户型豪宅(90平米)、低总价别墅(220平米以上)都是市场关注的焦点,理性的房企应该积极调研项目所对应的主流需求在哪里,然后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甚至做一些个性化的定制,方能对销这轮行情。
2015年,房企不任性、要有为,很关键!
地方资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一季度业绩预增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