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公寨小路怎么走,哪里可以注册基金公司走。

九公寨风景旅游区导游词(之一)&皖西九公寨&&佛国妙高台
欢迎大家来九公寨风景旅游区游览。
九公寨风景旅游区包括九公寨宗教观光朝圣区、九公湖耕读传家休闲区、隆兴寺水寨度假休闲区、十八湾森林生态游憩区和横排头水利风景观光区五大板块。今天我们主要游览的是九公寨宗教观光朝圣区。
九公寨风景旅游区位于六安市西南部的石板冲乡,距六安城区30公里。石板冲,是该乡前厂村境内的一道山冲,冲的两侧多砂石而且容易板结,因此名叫“石板冲”。请朋友们注意“前厂”这个地名,它表明,明朝初年就在此处设“厂”养马了。它又位于古老的淠河之滨,可见是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
九公寨地理区位优越,有多条公路向外连贯。她与横排头旅游区隔淠河相望,两处相距仅6公里;每临夏季,由横排头乘船可直达九公寨山脚下。同她距离较近旅游景点,还有响洪甸水库、红石谷、独山苏维埃城等。她距六安市金安区的大华山、东石笋5
0余公里,距舒城的万佛湖7
0公里,距霍山县的南岳山——佛子岭冰库一线旅游区更近,仅仅2
5公里。这种与周边景区空间上联系紧密的显著特点,为九公寨更好地接待四海宾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九公寨风景旅游区占地数十平方公里,属于大别山山脉的北分支,主要山体为九公大小两峰、西施杠、八道岭等大小九道山脉,构成“九山如龙”之势。其旅游资源最丰富的核心地区为九公寨宗教观光朝圣区,东至山鸡岭,西至西施杠,北至凤凰松,南至西淠河,其范围约6平方公里。
九公寨主峰海拔虽仅高3 4
9米,但山不在高,有神则灵。这个“神”,就是神韵。由于山体的岩性构成特殊,使得她孤峰峭立,陡崖突兀,山谷深邃,洞穴幽森,成为旧时的六安八景之一。“九公耸秀”与“武陡积雪”、“龙穴返照”、
嵩寮泻乳”、“双塔摩青”、“淠津晓渡”、“赤壁渔歌”、“桃坞晴霞”齐名,为六安西南第一山,是爱游者不可不登临的一座名山。
明代进士吴昌龄《登九公山隆兴寺》一诗说:
&&&&&&&&&&&
石磴层层踏落花,虚檐徒倚到僧家。
&&&&&&&&&&&
莲经声断香烟净,兰若春残日影斜。
&&&&&&&&&&&
万卷瑶函山寺古,千竿修竹野堂窊。
&&&&&&&&&&&
老僧莫说西方事,见性分明说不差。
这首诗中的“窊”,读音、字义都同“洼”字。有的出版物在转录这首诗时,常把这个字写成“穴”字下加两个“瓜”字(读语),则是印错了。当代的六安诗人刘尚泉,写了一首诗《登九公寨》,对此山则说得更加形象和准确:
&&&&&&&&&&
九公耸秀久驰名,一览神姿倍觉钦。
&&&&&&&&&&
南北烟峦拱寨首,东西淠水注灵根。
&&&&&&&&&&
悬崖踞险浮幽涧,古刹凌空接太清。
&&&&&&&&&&
雄峙江淮名胜地,万方仰慕竞登临。
九公寨山虽不高,但却很幽美。她的旅游资源不仅类型全、数量多,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化、科学和观赏价值。她的地形景观中,山峰之雄,绝壁之险,石崖之奇,山谷之幽,令游人赞叹不已;她的水景景观中,尽含大河之壮,山湖之碧,小溪之清,深潭之澄,令人心驰神往;在生物景观中,容纳白鹭戏水,画眉鸣幽,林木交秀,花草争荣,令人如痴如醉;在人文景观中,既有古迹、古建筑,又有古遗址、古寺庙,并且依景缭绕着优美的传说。可以说,九公寨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汇山体秀色与水域风情于一身,熔雄险奇幽与精巧玲珑于一炉。
九公寨除了景色幽美,更因其自古以来即为善男信女求福祈愿的地方而盛名遐迩。这里寺庙众多,有高峰寺、隆兴寺、元通寺、望江寺及九公土地庙、五猖庙等,素有“小九华”之称,为皖西著名道场之一(道场是佛教术语,指佛祖或菩萨显灵说法的场所)。佛教信善,能引导众生断恶修善,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和谐社会可谓相得益彰。当下,我们能有一段时间可以放下一些对利益的追求和对复杂关系的思考,来参访生命之善,那么,花红树茂,春舒秋爽,在无边葱茏的绿色中和梵音缭绕的氤氲里,生命也就渐渐趋向自然与平和,岂不是人生中的一种大福境界!
现在,就让我们在九公寨宗教观光朝圣区来细细领略其风光和内涵吧!
朋友们也许在想,这“九公寨”的名字,源何而起的呢?
皖西称“寨”的山峰,大小有多达4
0多座。这寨主要是用作军事方面的,或抵抗侵略,或保卫乡土,或扎寨称王,或避乱其上等等。九公寨筑寨见于史册记载的,主要有两次。一次是清同治年间(1862—1874)《六安州志》卷之二十三所载《元将军聂公碑记》说:
聂四将军,六人也,失其名。元末官将军,致仕归。四方兵起,与兄元帅辉结寨保乡里。辉屯轩皇岭,将军屯九公寨。各全活数万人。至正甲辰秋,明兵克庐州路,将军闻变触山死。明定鼎不忍没其忠义,赐祭葬。诏立专祠于九公寨,岁时祭享未或艾也。…
这段碑记中的“致仕归',指尽职之后回到家乡;“乡里”,家乡;“全活”,救全、救活;“至正”,元顺帝时的一个年号,1341至1367年;“庐州路”,“路”是元时的行政单位,当时六安属庐州路;“触山”,头撞山石;“定鼎”,
江山、政权稳定;“未或艾”,未停。碑记虽然简洁,但把聂四将军和其兄聂辉筑寨屯兵保卫乡里的事迹记得很生动、很悲壮。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下诏赐祭葬聂四将军的,是他曾反对的明朝、亦即是他的敌人。连敌人也“不忍没其忠义”,可见他的所作所为感人之深了。
&另一次记载是1 9 5 9年的《六安县志稿》:清咸丰七年(1857),安徽布政使李孟群进兵苏家埠、青山一带。九月二十日,捻军在独山击败李孟群。李军退守霍山、麻埠。
“捻军”主要兴起于安徽淮北,是太平军的友军,曾接受过太平天国的封赐。苏家埠、青山、独山、麻埠(今被响洪甸水库淹没)都在九公寨附近。这段记载与民间传说“太平军曾在九公寨筑寨”是互相吻合的。
但是,民间传说及历史上的九公寨筑寨建庙,还要追溯到更为久远的年代。相传距今1500多年的南朝“梁”(公元5 02至5 5
7年)皇帝梁武帝萧衍,看中九公寨这个地方,在此修行建庙。当时人烟稀少,建材全由山下九人(即九公)供给。山野之人,史籍没有记下他们的名字。后人只是从他们的长相特征上,分别称他们为美髯公、皓眉公、垂耳公、披发公、阔吻公、秀目公、正鼻公、长臂公、蹇足公。他们的劳作非常辛苦,其中“蹇足公”之所以是跛腿,是运山石时被砸坏的。年深月久,九人皆年老力衰了。庙宇建成的那一天,九人快行至山顶时,忽然风雨大作,霹雳震天,九人立即升天,凡体化作石人。后人为纪念九公,将建成的庙宇命名为“九公禅院”(后改称为“高峰寺”)。“九石如人”,九公寨便由此得名。等一会,我们攀到九公寨山顶“一天门”那里时,便可看到九公化成的石人了。&
“九石如人”是一个优美的传说。“九”在古代中国是被列为极数的,蕴含“极尊、极高、极大、极多”之意。“九公”意为“多公”,很多很多的人,它是中国千千万万劈山治水、改天换地的劳动者的总称,同“愚公移山”中的愚公,有异曲同工之妙。
九公寨还有一个传说:明代,有江、吴两位异姓姐妹在九公寨修行,自称为“九公娘娘”。有一次,山下的西淠河起洪,水漫龙井,姐妹二人施粥供药,救活无数灾
民。百姓念其恩德,建庙以祀之。如今山顶新建的高峰寺,前殿供奉的便是“九公娘娘”。
这则传说则把在封建社会受轻贱的妇女,提到很高、很重的位置了。如今我们常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事实上,历史是男人和女人共同创造的。“九公娘娘”变成了菩萨,受到千千万万人的顶礼膜拜,不仅表达了九公寨人民对妇女的尊敬、对妇女所处重要地位的认识,而且也是对封建统治者所宣扬的“男尊女卑”观念的一种有力的反抗。
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九公寨的大门了。这四柱冲天的牌坊式大门,属徽派风格建筑。上面的“九公寨”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是由著名书法家陈文峰书写的。右首的这两座山岭,东面的名“兰花岭”,上去可领略兰香四溢;西面的名“杜鹃岭”,上去可见繁花如火。
这是“凤凰松”。树下的这条公路,东通苏埠镇和六安城关,西通独山镇。别看这棵松树貌不惊人,它的年龄足有1 200多岁了。你看它高2 0米,围径两米多,冠如华盖,劲枝旁伸,多像一只点头迎客的凤凰。中国老百姓坚持“多神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树有树神,什么都有神。这凤凰松也被群众尊为神树呢。你看,还有人为它烧香,祈求保佑呢。
好,我们已来到九公寨的山脚下了。好,这是九公寨的第二道大门。这座山门用竹木架建,质朴之中透露出庄严。上面这“九公耸秀”四个大字,为著名书法家所书。
这儿是停车场。左首是新建的游客接待中心,这一溜小商铺,总称为“筠霭商廊”。筠(读云),指竹子,这一带有好几片竹林;霭(读蔼),指云气。青青修竹之间,缭绕着淡淡的烟云,这儿真是好地方呵。这里的商廊,出售的多是九公寨一带出产的茶叶、干菇和山菜之类,都是绿色无污染产品,朋友们不妨买一点赠亲朋好友。
这儿右边有一道小溪,名叫“相思溪”。这溪从九公寨的峰峦坡涧之间流下,斗折蛇行,曲曲弯弯,在这儿形成深潭。潭水清澈,形成三叠,构成“流翠浦”。最妙的是,这相思溪上有一座石桥,名为“清影桥”。这桥原为青石条砌就,系宋代所兴建的古桥。如今这拱桥是新建的,青山呈葱翠,小溪弹轻曲,幽水照清影,朋友们在这儿拍一张照片吧。
九公寨的特点之一是山环水绕,山水相依。等一下登上峰顶时,我们就体会到这一特点了。但这山北,除了这相思溪等溪流外,还有一座占地6
0多亩的“九公湖”。我们从这清影桥向西出发,经过“五猖庙”、“葫芦井”、“放马滩”、“响水潭”等景点,行约两公里,便到“九公湖”了。青山翠岭之间,镶嵌着一座亮如明镜、碧如玉盘的九公湖,聚天地之灵气,汇山水之精华,真是天工造化对我们的一份恩赐呵。你再看这湖上,少男少女们荡着轻舟,驾着小艇,山风拂着他们的头发,水浪和着他们的欢歌,多惬意、多爽心呵。
这“九公湖”西侧,小山丛聚,岗峦起伏,林木织荫,竹海涌波,是飞禽走兽出没之所。由于近年来野生动物保护法得以深入人心,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也加大了执法力度,再加上皖西植被丰茂、森林广密,使得许多野生动物得以繁衍壮大,特别是野猪,已到泛滥成灾的地步,所以在九公寨的开发规划中,拟在这一带建一座安徽首家的天然狩猎场,在严格遵守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规的前提下,在狩猎场里投放野猪,让游客们过一番“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的狩猎瘾。
朋友们!我们缓步登山吧。登山,是一种很好的体育运动,也是一种有效的健身活动。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生前,每年都坚持登几次山。诗人朱炳然,曾写了《九公寨》一诗。其诗说:
九公耸翠入云霄,慢步登临雅兴高。
极目峰头胸开阔,顿消尘虑觉逍遥。
这诗写得很有一点“辩证”,只有“慢步登临”,才能“极目峰头”,才能达到“顿消尘虑”的境界。好,让我们沉下心,屏住气,慢步登临吧。
朋友们!“九公林”到了。这儿有一片占地两亩的平台,竖有九公筑山的群塑雕。刚才我们已经说过,“九公”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代表。这“九公筑山”表现了中国人勤劳勇敢、不畏艰难的品质,勇于开拓、百折不挠的毅力和生生不息、奋斗不止、移山治水、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你看他们或挑、或抬、或扛、或提的劳动动作,或昂头、或弯腰、或蹲踞、或盘坐的劳动身姿,或比肩、或接踵、或联手、或同步的交会动作,气韵流动,画面刚劲,巍然一体,令人观之感慨动容。渐渐地,这些人物被前来烧香的善男信女和游客赋予了性格和魅力——
美髯公,勇敢坦荡、行侠好义;
皓眉公,博闻强识、沉着老练;
垂耳公,光明磊落、公正无私;
披发公,豪放直爽、不拘小节;
阔吻公,伶牙俐齿、能言善辩;
秀目公,聪明智慧、多谋善断;
正鼻公,忠诚善良、宽厚仁慈;
长臂公,心灵手巧、机敏睿智;
蹇足公,勇敢无畏、仗义疏财。
这九公的品性,概括了皖西人的美德。六安位处江淮分水岭,南北文化在这块土地上交汇。所以,六安人既有北方人的粗犷豪放,又有南方人的细腻睿智。各位,你看看你的性格,最像九公的哪一位呢?
朋友们,站在这儿往西北看,距此处约两公里的山上,有一片7
0余亩的竹林。大家通过“吊桥”,经“小龙井”,可攀上那片竹海。风过竹林,萧萧絮语,荫凉袭人,一定别有一番雅趣。
这是“霹雳石”立在这山道的右上方。这石高约1 5米,宽约5米,四棱柱状,断面整齐。大家再看山道左方这块巨石,其缺口、形状与上面的大石紧相吻合,很显然,它是大石的崩裂部分。霹雳石宛如七月天上的巧云,你往大处看,它象一只大狮;你往小处瞅,它又象几只聚在一起的兔子。至于下面这块大石,更象一只伸头仰望的大龟。民间传说:霹雳石石缝中生有灵芝草,草下藏有夜明珠。王母娘娘深恐此宝引起民间纷争,就派雷公将此石劈开,取走了宝物。其实,霹雳石的崩裂系自然雷击所致。
朋友们!大家在九公寨游览,多次见到山石接触地面的裂缝内撑持了许多小木棒。这是中国百姓“灵石崇拜”的遗风。灵石崇拜,在旧社会有多种表现。《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出生时口中衔一块“通灵宝玉”,后来佩挂在脖子下,这是他的命根子,万万丢弃不得。玉是石的一种,我国出产名玉的地方很多。贾府一家人对宝玉所佩之玉的敬重,就是一种灵石崇拜。旧社会,农民常在住宅旁栽一截石头,上刻“石敢当”三字,据说这能够保佑合家平
安。这也是一种灵石崇拜。传说在石缝下撑持小木棒,可以防治腰疼。还有在石上蒙上一块红布的,据说可以防止害眼,等等。这种灵石崇拜,现在当然很少有人相信了。有人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出自一种好玩的心理。朋友,你也去撑一一根小木棒吧。
好,大家加把劲呵,“九公土地庙”快要到了。在进这座小寺庙之前,我们再看一个景点。大家往东南方向下走几步,就可看到“猿面石”了。一块巨石,恰似猿猴的面部,再看看,真是维肖维妙呵。
这“九公土地庙”是我们由东北方向攀登九公寨的必经之地。
大家紧赶几步吧,“临风斋”到了。这儿是联结九公寨大寨与小寨之间的一道山梁,一年四季,清风拂面。这一溜茅屋,名叫“临风斋”。把酒临风,意气洋洋,快哉,乐哉!让我们走进临风斋小坐一会吧。往北看,青山翠岭之间镶嵌着的那个“碧玉盘”,就是我们曾经介绍过,有的朋友还去游览过的九公湖。往南边的山脚下看,那壮阔的水面就是西淠河。
淠河,古名沘水,是咱们皖西人民的一条母亲之河,也是皖西最大的一条入淮河流。淠河的主源有东西两支:淠河的东源一是漫水河,发源于安徽、湖北两省交界处的挂龙尖;二是黄尾河,发源于岳西县境内多枝尖的金刚岭,流入霍山县境内后称石板河;东淠河全长1
0 3公里。淠河的西源古称湄水,也称西河、麻埠川,发源于安徽、湖北两省交界处的三省垴,全长68公里。淠河的东西两源在九公寨东南不远处的西河口(全称“西两河口”)会合,然后经苏家埠、六安、隐贤集等城镇,在寿县正阳关汇入淮河,全长2
5 3公里,流域面积2 6 9 7平方公里。
朋友们请看,淠河东西两源的会合处,浩浩渺渺,水高浪阔,那是一种多么壮美的景象哪!淠河千年万载,历经沧桑,漫漫岁月中,她既给两岸带来滋润,良田万顷,粮丰麦稔,也给两岸带来灾难,墙倒房塌,饿殍乞儿!随着新中国的建立,随着一代伟人毛泽东“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伟大号召的落实,随着佛子岭、磨子潭、响洪甸三大水库的建立,淠河才真正兴利除害,百年安澜,变成真正的母亲之河、慈祥之河。“子在川上日:誓者如斯夫”!淠河从艰难的历史深处流来,向着光明的历史未来流去。..&
而这一切,矗立在西河口的巍巍七层宋代宝塔,将提供一份历史的见证。清代文人张嗣美,游历望江寺,登上望江寺的宋塔,写过一首七律《登望江寺塔》,诗中有“八里滩头青嶂合,九公山外白云连”,“再上一层凭独立,恍然两腋挟飞仙”等句子,只有今天,我们凭坐临风斋,饮酒品茗,清风徐来,拊掌谈笑,纵论兴亡,才真正有“飞仙”之感。
好,朋友们!我们继续登山吧。从临风斋上面这儿往北走,有两处景点:一是“九母池”,大石之上,凿有状如浴盆的石池,四季盈水,倒映蓝天。相传当年九公筑山时对,九母也来提供后援,此池即是她们的沐浴处。再往前行,有“棋盘石”,也称“仙奕台”。几块巨石排列,有一块稍高,上刻围棋棋盘,棋盘两端各有一个极圆的石穴,供放棋子之用。此处杂木掩隐,环境清幽,巨石凌空,八面来风。传说郝锦隐居此山时,常常携友前来对奕。郝锦又名郝学景,西淠河南岸郝家集人,曾任明代御史。他隐居此山时,号“九公山人”,饮酒赋诗,寄情棋枰,著有《九公山房集》。郝锦为何要隐居九公寨呢?也许他仕途不顺,宦海多灾,也许他看破红尘,祈求不老。不管怎么说,他长住此山,有益身心,也算是一件美事。
让我们回到登山正道,继续前行。这是“南天门”。两面巨石如削,夹对一片蓝天,登山石级,叠叠向上。这样的南天门,石屏为扉,千载洞开,别有一番景趣。
路右边高处的这座寺庙,称为“灵官殿”。殿里供奉的,是王灵官。王灵官其貌凶恶,长着三只眼睛,他一定更能识别人间美丑善恶,一定更能弘扬世上古道淳风。
朋友们请从这灵官殿上下往西南方向看,在大寨山峰的东南边缘那儿,正立着一尊大佛。看清了没有?他长眉飘动,双手掬腰,抱着一丛碧树,正向西河口的东西淠河会合处张望。这是九公寨的“眺缘大佛”。大佛眺望的是何种缘分呢?是朋友的相会,是机遇的到来,还是良缘的缔结,人生的转化?朋友们!从某种角度来说,人的一生都在“眺缘”。你心中在眺望什么缘分呢?那你就向眺缘大佛虔诚地行一番注目礼吧,让他保佑你所思、所望缘分的实现。
我们继续向上登山吧。这是“二天门”,这儿有“九公石”。朋友们看这九块大小不一的石块,高3米、宽1米不等,疏聚有致地似人状,有站,有蹲,有跪,虽然形状各异,但都面朝一个方向。这就是筑山九公化成的石人呵,他们是九公寨的灵魄,是中国劳动人民形象的升华。
“高峰寺”到了。寺东北侧的石岩上,见出一个石臼似的石池。有人说这是“舂米臼”,有人说这是焰炼逝僧升天的“炼纲池”;事实上,它是“九公池”,是九公当年劳作后沐浴的地方。棋盘石附近不是有九母池吗?那是女浴池,这儿呢,是男浴池呢。
&好,让我们来到高峰寺的门前。“九公耸秀”之所以能够跻身各种版本的古“六安八景”,是因为她周边百峰齐伏,唯她一峰独耸,是观景揽胜的绝佳场所。登在这峰巅之上,山风大作,万籁喧腾。看,那是独山镇,那是郝家集,那是西河口,那是苏家埠,东北方那烟尘渺渺处,便是六安城关。隔河南望,千峰万岭,直刺蓝天。西北方,西淠河如明亮的玉带,弯弯地悠然而来,绕着山根,缓缓东流,在西河口与弯弯飘然而来的东淠河相汇,又缓缓北流。再看北边,农田如锦,人烟依稀,8301机场明灭可睹……很难找到象九公寨这样能令人四周极目凝望之处,看得人神清气爽,看得人心旷神怡!
寨顶西端这儿,乱石堆叠,犬牙交错,有的体积庞大,头重脚轻般地危如悬石。这是“舍身崖”,又称“佛光崖”。九公寨的大寨孤峰独耸,雄踞淠河三滨。春夏两季,常常云遮雾绕,形成壮观的云海:云涌峰浮,天地茫茫,随风就势,气象万千。当云海平荡、日朗风清之时,日光透过云层,在云海上形成罕见的佛光。“光环随人照,人影在其中”,七彩虹霓,飘渺变幻,站在这儿宛如面临西天佛境,祥光四射,摇撼心旌。
寨南脚下的西淠河,河滩宽阔,细沙漫覆,河水清浅,鱼虾群集,是众多水鸟尤其是白鹭的栖息地。阳春三月,鹭鸟翔飞,“惯向溪头漾浅沙,薄烟微雨足生涯”,自由自在,育雏繁殖,构成了“淠滩落鹭”的生物生态景观。
好,让我们走进“高峰寺”看看吧。这高峰的前殿,供奉的是九公娘娘。她们由民间江、吴两姐妹得道而成之神。看她们慈眉善目,仪态万方,似乎仍然在谋划普渡众生、庇佑百姓的大计。这高峰寺的后殿是大雄宝殿,供奉的菩萨主要是释迦牟尼、十八罗汉。香烟袅袅,钟罄声声,流露着佛家温暖而又冷森的气息。
——高峰寺雄踞九公寨的峰顶,红柱黑瓦白墙,衬着蓝天白云。它经领着千载雨雪清风,象一座巨大的航标,为人们指点着人生大海的迷津。高峰寺历来香火鼎盛,香客云集,信徒来自四面八方,享有“灵寺验庙”的美誉。
朋友们!站在寨顶往西北方向看,那座和大寨以山梁相连的小山峰,名叫“西施杠”,上面建的那个亭子,名为“望月亭”。传说九公寨下有一村姑,常饮龙井的泉水,容颜绝佳,美若西施。她常以山花遮面,在月朗风清之时,站在西施杠上望月,人们建亭以记其事。下一步,将在此地拟建两条索道,一条通往九公湖耕读传家休闲区、一条通往二期工程建设的隆兴寺水寨度假休闲区,以后,再来此游玩,就可以坐上索道缆车,在空中领略九公寨的迤逦风光,不需再受步行劳足之苦了。
我们由寨顶向西北方向缓缓而下,走到山梁,再循北往下走,这儿有两条小径,一条通向“滴水观音”,一条通向“雷鸣洞”。
这就是“雷鸣洞”。洞深10米,高2米,口小内宽,呈台阶状向下延伸,内部面积约60平方米。每遇大风劲吹时,洞中会发出巨大的声响,音调低沉,宛如雷鸣因而得名。雷鸣洞外芳草萋萋,洞内冬暖夏凉,可以说是休憩的佳境。
这就是“滴水观音”。壁上刻有观像和佛语,四季泉水不竭。“滴水观音”古称“八德泉”,是九公寨建寨的根基。如果没有此泉可供饮用,任何军事家在寨上都不能长住。因此,明朝正德年间(1506一1521)的进士潘锐,有诗描述此泉说:“悬崖老石耸亭亭,上有泉流石窦清。洗钵携茶自煎吃,人间何处说中冷。”朋友!但愿你携一壶清泉回家,取茶自煮,让九公寨清凉甘甜的泉水,长滋你的记忆!
&好,让我们沿来路往回走,重上山梁。大家站在这儿往东南方向看大寨,那上面有两块巨石,一个像金蟾,一个像狮子的头。这两个动物的原身虽然不成比例,但它们化作的石像却如此亲密。我们给这个景点起个名字,叫它“金蟾戏伴”吧。
让我们翻过山梁,沿大寨南部山腰小径往前走。这是“情人石”,一对情侣正在这儿喁喁细语呢。这是“大龙井”,与山北“九公筑山”景点附近的“小龙井”遥遥相对。大小龙井都是地泉,常年清水不涸。它们同“滴水观音”那儿泉水一样,是当年守寨人的生命之泉。
右首的西淠河,缓缓东流,它似乎在向我们呼喊。在九公寨游览,总也脱不了淠河的萦绕,山环水绕,山水相依,山青水碧,相得益彰。很难找到一座名山,山水象这样地亲不可分。还有“淠滩落鹭”、“九公云海”为它们之间注入了流动、鲜活的生命。让我们站在这儿,细细地品赏一下山水之间的情趣吧!
朋友们!我们又回到临风斋了。大家稍微休息一下,我们将从另一条路径下山。
这是往东南方向走,直上慈云寺旧址。慈云寺也是九公寨的古寺之一,它的初建,恐怕要晚高峰寺一些,但起码也在千年之上。历史推移,人间变幻,它频遭兵燹,饱历沧桑,毁毁建建,建建毁毁,如今只剩下这占地约一亩的旧基了。东边这三间居高临下、撩人眼目的房屋,并不像庙宇。恢复这座古寺,已纳入了景区的开发规划
看,这耸立云天的高台名叫“览胜台”,它上面备有高倍望远镜,防火、观光兼用。朋友们,轮流上去看看吧,周围数十里烟云风光尽收眼底。站在高处,近看四景:南面的是“两河涌清”,东面的是“叠嶂层林”,北面的是“玉湖掬翠”,西面的是“佛光祥照”;往远处看呢,南边可见“群峰竞秀”,东边可见“古镇风姿”,北边可见“营房隐绿”,西边可见“独山烟云”。可见的,还有很多,真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啊!
让我们走下慈云寺旧基,绕峰北而日行。这就看清楚了,慈云寺原是建在绝壁掏险崖之上。在悬崖的东侧这儿,有一景点“藏虎洞”,这藏虎洞藏虎,是久远以前的事了,但如今常藏猫科动物却是真的。解放战争期间,刘信诚将军等7人寡不敌众,为躲避国民党军队的追杀,曾藏在这洞中度过了风险。这真是名副其实的藏虎洞呵。
我们沿着这八道岭往东北方向,边看边下山吧。这是“三龟石”,看清了吗?上面的两只乌龟身躯相叠,多亲密呵;下面,一只乌龟,从岭下正往上爬呢。这是“风动石”。小石上方叠加一块巨石,两石之间的接触面很小,真是危如垒卵!每遇大风,上面的大石随风摇摆,但终又不改其状。今天的风儿不小,朋友,你看到上面大石摇摆了吗?
这是“状元石”,相传焦状元曾坐此石读书。焦状元名焦焕,是宋高宗时的状元,就是咱们石板冲乡的人。咱们乡有一个砚瓦池村,该村的“砚瓦池”,就是焦焕的洗砚台之处;前厂村还有一个“读书台”,也是焦焕的读书之处。《六安州志·笃行》,记载了有关焦焕的一个故事:
焦焕素屡贞介。建炎戍申赴试,宿旅舍。主妇失金环为仆所获。既行数日,焕觉,欲归。其人或以试告。焕曰:“妇失物,必疑左右,捶楚急,则赴水投环。忍以一第误命哉?”竟归还去。因场屋灾,得复试,遂举第一。时谚日:“不得南方火,怎得状元焦?”
“笃行”,就是忠实、诚实之行。《六安州志》将焦焕之举归为“笃行”部分,真是非常恰当。焦焕赴京应试,住在旅社,主妇丢了金环,被他的仆人捡到了。行了数日后,焦焕发觉此事,要回那家旅店归还金环。有人说,考试日期迫近,来不及了。焦焕说,主妇失了金环,必怀疑左右丫鬟使女之类人,要捶打她们,打急了,丫鬟们可能要投水上吊,我岂能以自己区区一科第之事,让人误死呢?于是回到旅社将金环还给主妇。真是好人必有好报,那年京城考场的房屋遭了火灾,推迟了考期,焦焕得以参加考试,结果得了头名状元。当更时民间曾流行一句谚语:不是考场的一场大火,怎得焦状元呢?(这里的“焦”系双关,他既姓焦,又是被考场的火“烤焦”的)
焦焕的行为,可能会被人讥为“迂腐”,但他真真切切表现了皖西人民以及皖西人民所哺育的文人的美德。自古至今,皖西人民就具备勤劳、朴实、忠厚、好客的美德。焦焕的故事就是其中精采的一笔,也是他们的一个缩影。
好,朋友们!让我们慢慢前行吧。如果说游览九公寨的大寨,主要领略她的历史、文化和宗教内涵,那我们游览九公寨的小寨,则主要是领略她的自然生态风光了。
九公寨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
5%以上,具有丰富的生物生态景观资源。这里的植被属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带,以栎类为主,常与马尾松混生。植被类型主要为灌丛、马尾松和杉木林。落叶阔叶树种有麻栎、板栗、茅栗、栓皮栗及华香、枫香、山槐、黄檀等;常绿灌木有茶树、桂花、冬青、黄枫等;还有银杏、香榧、豹子樟等珍贵树种;人工栽培的有桑树、漆树、杉树、松树、油茶、毛竹、水竹等,真是春有翠、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
九公寨四季有花,香飘四野。一月有腊梅、蟹爪兰,二月有红梅、山茶花,三月有水仙和瑞香,四月有含笑、紫荆、白玉兰,五月有杜鹃、山丹、石榴开,六月有茉莉、凤仙、广玉兰,七月有荷花、合欢艳,八月有紫薇随风香,九月有桂花、鸡冠花,十月有菊花和芙蓉,十一月秋海棠扬笑脸,十二月仙客来迎客来。赤橙红绿青蓝紫,春夏秋冬播幽香,九公寨真是一个大花园呵。
九公寨还生息着众多的飞禽和走兽。右首的这无边无际的树林为“野猪林”,野猪出没频繁,常在夜间将山道拱得大窟窿小眼,它们是在抱怨我们不该侵犯它们的领地吧。山径左首幽谷的这片树林为“画眉谷”,若是在春夏之间,从黎明到傍晚,这里飘荡着画眉的悦耳的叫声,不信你侧耳细听,它们仍然在歌唱呢。对面东北方的那座山岭叫“山鸡岭”,它们的美丽羽毛常在阳光下闪着撩人的虹彩。再往下走,我们将穿过“蟒蛇沟”,虽然那儿蟒蛇不少,但也不必害怕,蟒蛇也是我们的朋友呵。
这里我们要特别地提醒朋友们,要爱护国家明令保护的珍稀动物。九公寨的画眉,就经常被捕捉,不仅出售到六安、合肥,甚至远售到广东的深圳。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曾写过一首七绝《画眉鸟》,其诗说:“百啭干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这诗写得多好啊,不要再随意捕捉画眉了,让它们在密密高低的树林间,自由自在地鸣啭吧!
&朋友们!我们在九公寨游览,不仅领略了她的风光,而且得到了美的享受,同时还得到某些哲理的感悟。高耸雄伟的山峰与清亮壮阔的大河,轮廓分明的绝壁与曲径通幽的石道,盘旋翱翔的白鹭与婉转呜叫的画眉,俗家的欢乐笑声与庙宇的声声佛号……山与水,高与低,动与静,张与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我们充分感受到历史、文化、自然相融的和谐。
九公寨是一座壮美、精致的山,不可不游的山呵!游客郭耀东,写了七律《登九公寨》,反映了我们热爱九公寨的心情:
陟高起步自平坡,策杖扶云上翠峨。
履道方知坦地少,登山总是险峰多。
长桥飞水虹为路,拱坝凌天人造河。
无限风光身入画,蓬莱仙境亦如何。
朋友们!我们这次九公寨宗教观光朝圣区游览,很快就要结束了。九公寨风景旅游区还有几个板块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届时
“绿源居”、“吟松楼”、“茗香村”、“品黛庄”、“闻莺堂”、“杜鹃阁”、“丹枫坞”等等农家餐馆鳞次栉比,农副产品琳琅满目;大中小别墅任君选住,蔬菜园里择鲜菜、养殖园里逮土鸡、水果园摘仙桃、植物园里赏奇葩、淠水岸边挥钓竿……真是住在密林处、吃在绿色里、玩在天然中、乐在山水间,喝农家酒、吃山野菜、沐山野风、吸清新气,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岂不优哉、游哉、快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公山寨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