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装小米盒子子如何关闭dlan?

今日手机导读
&&&&&& &&&小米盒子之客厅电视直接看BT种子视频
小米盒子之客厅电视直接看BT种子视频
日 11:09&&【投稿】 作者:厂商投稿 编辑:王红霞1
  泡泡网手机频道8月2日&DLNA:通过网线连接和无线连接两种方式,将现有家庭中的各项数码设备联合成一个娱乐网络,方便传输数码图像、音乐内容以及视频影像。
  BT种子:
  种子是一个形象的比喻。BT下载的原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像春天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会收获万粒稻菽一样的滚雪球般的越来越大。于是人们就把发出的下载文件叫做种子。而种子文件就是记载下载文件的存放位置、大小、下载服务器的地址、发布者的地址等数据的一个索引文件。这个种子文件并不是你最终要下载的东西(如电影,软件等等),但是要下载你需要的东西,就必须先下载种子文件。
  有的时候分享的电影是以BT种子为存在的形式,如果想要观看这种电影,需要先把他下载下来,然后在打开观看。当然这里面有相当的一段时间,你得先把它下载好。但是小编今天教大家一种能够无需等待,可以马上观看的方式。盒子支持DLAN功能,我们只需在端上下载的同时,使用迅雷的边下边看,配合迅雷看看的DLAN功能,直接就可以投射到客厅的上了。
  操作步骤
  打开BT文件,先等待一会儿使其开始下载。如果有会员的同学,同时也可以开启通道加速的功能。
  点击云播的向下按键,就可以看到边下边播了。
  等待出现画面的时候,我们在中间右击鼠标。找到 DLNA / WiDi 播放 此时就会发现小米盒子的选项。
  选择确定后,我们就可以直接在客厅的电视上直接观看BT电影了。
  友情提示
  1、边下边播对网速有一定的要求。现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人都拥有了极高的网速,不论光纤还是小区宽带,都有明显的提高。
  2、小米盒子支持的视频格式有要求,如果不符合格式,是无法使用DLNA播放功能。
浏览本文的用户还购买了
延伸阅读: &&&&
一周热文 今日热文 高清图文
推荐文章推荐产品
汽车之家内容精选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搞了个小米盒子,装了B站客户端,一用比手机,ipad上差了好多。视频不能快进,解码只能选最低档,其它画面都出错,怎么回事?Ipad4怎么和盒子连接,B站客户端支持dlna,airplay吗?
本帖最后由 错乱僧 于
23:26 通过手机版编辑
帖子7736&精华&积分19576&激骚度442 &爱车&主机&相机&手机&注册时间&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II (CDMA)
我用乐视1cs,装b站高清硬解毫无问题,另外b站客户端今天刚更新,已经支持遥控器了
出美亚英亚买的一些杂物
/viewthread.php?tid=7085893
帖子2827&精华&积分15376&激骚度394 &爱车&主机&相机&手机&注册时间&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不会设置吗
我这单核512内存都可以看
帖子8643&精华&积分28217&激骚度461 &爱车&主机&相机&手机&注册时间&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B站客户端,ipad版没dlna选项,通过与其它支持dlna的视频软件切换就能自动dlna了,但怎么切回ipad就不知道了,必须关小米盒子?
帖子24439&精华&积分53539&激骚度767 &爱车&主机&相机&手机&注册时间&
刚好在小米盒子上用遥控板b站客户端
快进快退很正常啊,而且画质选最高的无压力,就是弹幕移动不顺畅,好在电视上看b站我一直关弹幕的,影响不大。
帖子8643&精华&积分28217&激骚度461 &爱车&主机&相机&手机&注册时间&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引用:原帖由 @shiningfire&&于
00:19 发表
刚好在小米盒子上用遥控板b站客户端
快进快退很正常啊,而且画质选最高的无压力,就是弹幕移动不顺畅,好在电视上看b站我一直关弹幕的,影响不大。 怎么搞的,我今天刚用豌豆夹装的客户端,版本不对?
帖子24439&精华&积分53539&激骚度767 &爱车&主机&相机&手机&注册时间&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引用:原帖由 @错乱僧&&于
00:2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怎么搞的,我今天刚用豌豆夹装的客户端,版本不对? 我用360装的,b站论坛下载的最新版。
帖子19260&精华&积分64890&激骚度1386 &爱车&主机&相机&手机&注册时间&
引用:原帖由 错乱僧 于
23:5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B站客户端,ipad版没dlna选项,通过与其它支持dlna的视频软件切换就能自动dlna了,但怎么切回ipad就不知道了,必须关小米盒子? 还能这样 ?
怎么切换法?
我就知道PPTV自带DLAN
帖子8643&精华&积分28217&激骚度461 &爱车&主机&相机&手机&注册时间&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引用:原帖由 @hsu&&于
09:31 发表
还能这样 ?
怎么切换法?
我就知道PPTV自带DLAN ipad上先开pptv随便dlna一个视频,然后回桌面开bilibili,就自动dlna,貌似缺点就是不关小米盒子就只有一直dlna了。
帖子19260&精华&积分64890&激骚度1386 &爱车&主机&相机&手机&注册时间&
引用:原帖由 错乱僧 于
09:4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ipad上先开pptv随便dlna一个视频,然后回桌面开bilibili,就自动dlna,貌似缺点就是不关小米盒子就只有一直dlna了。 饿。。我是电视有dlan,pptv一切换就自动退出,看来不能用这招
帖子15930&精华&积分41475&激骚度241 &爱车闂侀潧妫欓崝&主机闂侀潧妫欓崝&相机闂侀潧妫欓崝&手机&来自闂侀潧妫欓崝&注册时间&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帖子8643&精华&积分28217&激骚度461 &爱车&主机&相机&手机&注册时间&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引用:原帖由 @shiningfire&&于
00:3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我用360装的,b站论坛下载的最新版。 装了最新版可以快进了,弹幕不能随时关闭打开吧,只能设置里改。整机与数码
选盒子 苹果TV/小米盒子
国内大部分城市有线电视整体转换为数字电视已有多年,用户们在享受数字电视丰富的节目、清晰的图像质量的同时,也在怀念当年有线闭路电视低廉的费用和多台电视同时享受有线电视服务的便捷性。在宽带网速日益提高的今天,出现了一种新的设备,它可以让您摆脱广电的数字电视机顶盒,依托网络免费收看流畅的电视直播和高清的剧集点播,把您的普通电视变成超级云电视。那就是——网络电视机顶盒。
网络电视机顶盒也称网络播放器,是一种连接网络和显示设备(电视、显示器、投影仪),提供电视频道直播、剧集点播、网页浏览等功能的设备。它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因特网,还可以通过SATA、USB、读卡器等接口和移动硬盘、U盘和闪存卡等设备连接,读取并播放里面存储的多媒体文件。
目前,根据操作系统和芯片的不同,网络电视机顶盒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基于Linux的网络电视机顶盒、基于Android的网络电视机顶盒和苹果公司的网络电视机顶盒Apple TV。使用Linux系统的机顶盒使用专用芯片和专用系统,它的发展是基于以前的高清播放器而来。而使用Android系统的网络电视机顶盒通常搭配了ARM架构的芯片,使用智能Android系统,利用该系统良好的扩展性能和网络性能,实现网络点播和视频播放。而苹果Apple TV则使用了专用芯片和iOS系统,网络点播和视频播放也是它的强项。不过由于Apple TV在国内没有正式上市,使用它需要对系统进行改造。
基于Linux的网络电视机顶盒
Linux系统的网络电视机顶盒是通过以往的高清播放器发展而来的,大多采用Sigma、Marvell、Realtek三家的芯片。它们的共同点是本地高清播放能力强劲,网络点播功能不足,扩展能力稍差。生产厂商也是海美迪、开博尔等以往的高清播放器厂商。
Sigma:曾经的高清解码霸主
说到高清播放器的芯片,西格玛Sigma系列高清解码方案不得不提。曾经作为高清播放器机芯片最大的提供商,SigmaDesigns的产品具有相当强大的高清音视频解码能力,一直处于高清解码芯片的霸主地位。然而在进入2012年之后,用户对3D影片的关注度空前高涨,Sigma却没有及时推出能够支持3D解码的芯片。
Sigma Designs主要生产用于实现家庭娱乐和控制的高度集成系统芯片(SoC),曾经被广泛地应用在高清播放器上的芯片主要有、、8643/2这几款,目前市面上采用Sigma芯片的网络电视机顶盒大多搭载8671这款型号。
Sigma 8671处理器拥有700MHz的主频,这款多核心芯片支持的编码格式:H.264、VC-1、MPEG1/2/4、Divx/Xvid,就是说除了rm、rmvb格式外的几乎所有格式都支持,在封装格式上支持MKV/ts/m2ts/mts/tp/wmv/ifo/VOB/ISO/dat/avi/mpg/mp4/mov/divx/xvid。在解码画质上依旧保持了Sigma的优良血统,减少解码过程中的画质损失。
Sigma芯片的优势在于固件升级比较迅速,音质画质优于各种其他芯片,并且播放流畅度较好。Sigma芯片对蓝光光驱的支持更是强大,同时散热性能出色也是Sigma芯片的亮点之一。而优势突出的同时,Sigma 8671芯片的几个缺陷也成为饱受用户诟病的硬伤。首先就是不支持3D功能,其次就不支持rm和rmvb格式。这一点对中国用户来说,比较遗憾。不过话说回来,真正的高清用户大都不看rm、rmvb格式的电影。而Sigma主要面对的也是中高端用户,所以对于不支持该格式也可以接受。
总体来说,采用Sigma系列芯片的高清机主要针对中高端用户,在技术创新和画质音质体验以及对蓝光光驱的支持方面表现非常强大,价格方面已有不少机型的售价已经控制在千元内,相比蓝光影碟机还是比较具有优势的。
Marvell:3D影音新晋君王
因Sigma并未及时推出支持3D解码的芯片,Marvell88DE3010芯片方案成为了顶替Sigma芯片,满足高端用户3D观影需求的全新方案。同时Marvell 88DE3010拥有专利的视频还原处理(QDEO)技术,色彩层次,色彩噪音处理上更胜Sigma 8642一筹。
Marvell最初设计88DE3010并不是针对网络电视机顶盒市场,而是针对蓝光机。但是没有集成伺服芯片让这款芯片失去蓝光市场的竞争力,但却依靠出色的本地音、视频解码性能运用到网络电视机顶盒产品上。采用Marvell88DE3010芯片的机顶盒的优势,不仅在于支持双通道高清3D解码,色彩噪音处理上甚至更胜Sigma一筹。其视频处理子系统可执行像素级3D噪声抑制、3D去隔行、缩放、自然深度扩展、智能色彩重映射和自适应对比度增强等功能,呈现的色彩层次丰富。Marvell 88DE3010也同样存在缺点,如固件没有Sigma那么完善,光碟支持能力稍差,发热量稍高等。但这些都是一些较小的缺点,并且不影响机器的稳定运行。作为定位高端用户的产品,采用Marvell芯片的高清网络电视机顶盒功能虽然丰富,但同样昂贵的定价注定其不能走进普通大众用户的家中。
Realtek:全能将军
说完高端市场的两款网络电视机顶盒芯片,该讲到Realtek芯片了。相比前两款芯片,Realtek的优势就是全面,采用Realtek芯片的高清播放机既有3D高清解码能力,同时支持Linux+Android双系统,能够带来更加丰富的娱乐性能。并且Realtek机型大多搭载了在线影视平台,通过网络上海量的影视资源为用户解决了片源缺乏的问题。如果说Sigma和Marvell芯片倾向于本地视频的高清播放能力,网络播放能力稍差,则Realtek芯片更注重本地高清播放能力和网络播放能力的均衡。
基于Realtek芯片的高清播放机输出图像质量及DTS源码输出虽不及Sigma系列芯片,但其最大的优势就是通吃所有视频格式,特别是支持rmvb格式的文件,并以低价的优势占领了大部分中低端的高清机产品。目前市面上常见的Realtek芯片是两种型号,Realtek1185芯片是上一代经典型号,拥有500MHz主频和256MB内存,具有发热量低,性能稳定,本地解码能力较强。如今主要面向入门级用户,价格低廉是其主要卖点。
而1186作为Realtek新一代芯片,性能更为强大,主频为750MHz,功耗为6瓦,同时具有512M的DDR3 1600MHz的内存和4GB NAND Flash的闪存。能够支持各种3D格式影片的解码播放,并且能够支持Android系统。但因为1186支持Android版本较低,一般最高只能支持到Android 2.X,所以,本文把其归类为基于Linux的网络电视机顶盒的芯片方案。在接口方面完美支持USB 3.0接口,支持Adobe Flash、支持OpenGL ES2.0版。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用户不仅可以通过高清播放机欣赏电影,还能玩一些小游戏,对在线影视平台的支持也是Realtek机型的卖点之一。随着各种智能机型的出现,Realtek 1186机型的市场份额逐渐被采用ARM芯片的Android智能网络电视机顶盒蚕食,但1186机型全面的功能还是受到了很多中低端用户的喜爱。
Realtek虽然全能,但功能不够突出,视频输出1080p的效果明显逊色于Sigma和Marvell,同样的视频在清晰度上,色彩还原和视频噪音控制方面Realtek都跟Sigma和Marvell不在一个级别上。但作为一款面向中低端用户的产品,相比同类型高清产品,Realtek机型还是有着较高的性价比优势。
采用Realtek1186芯片的网络电视机顶盒性价比较为突出,不足300元的价格,在网络点播上却具有诸多优势。
基于Android的网络电视机顶盒
Android系统本质上是一种采用Linux内核的开源操作系统,但是它的产生和发展赋予了智能设备更丰富的功能和更好的性能,它在形式上已经不是一种普通的Linux,而更像一种独立的操作系统。Android被引入网络电视机顶盒后,就具有了更好的用户体验,可以在上面安装不同的软件来实现不同的功能,简单得就像操作我们的Android手机。目前各厂商都在大力研发和生产基于Android的网络电视机顶盒,影响较大的当属小米盒子、乐视盒子C1S、TP mini大眼睛。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Android网络电视机顶盒大都采用ARM架构芯片,通过内置智能系统,可以上网、在线看视频、安装APP应用、玩游戏等等。也就是说,接上Android网络电视机顶盒之后,普通电视也可以实现智能电视的诸多功能了。而随着市面上的安卓网络电视机顶盒逐渐增多,也从侧面说明了更多大众用户对安卓网络电视机顶盒的认可。
目前Android网络电视机顶盒中,中高端的机型大多采用的是ARM Cortex-A9处理器,主频也都在1GHz以上,提供了具有高扩展性和高功耗效率的解决方案,具有更快的计算能力,更快的运行速度和更低的功耗。Cortex-A9架构有两种选择,可扩展的Cortex-A9 MPCore多核处理器或较为传统的Cortex-A9单核处理器。
Cortex-A9 MPCore多核架构处理器
Cortex-A9 MPCore多核架构处理器集成了ARM MPCore技术以及更多增强功能,比如双核架构的瑞芯微RK3066芯片。它的最高主频可达1.6GHz,同时该芯片还集成了四颗ARM Mali400MP4 GPU处理器,支持OpenGL ES 1.1/2.0和OpenVG 1.1,支持多种存储器,包括DDR 3、DDR 2和LPDDR 2,内置高性能专用2D处理器,支持1080p多种格式视频解码,支持立体3D、H.264、MVC视频编码,嵌入式60bit/s ECC,支持MLC NAND、E-MMC、i-NAND和启动,支持双屏幕和双摄像头。
Cortex-A9单核架构处理器
Cortex-A9单核处理器成为需要在低功耗、成本敏感的设备中提供高性能的理想解决方案。相对多核处理器而言,性能有上欠缺,但是胜在价格便宜。如今Android网络电视机顶盒还出现了电视棒这样的一个分支,大多采用了单核芯片。
采用ARM架构的Android网络电视机顶盒,在功能上的优势大致概括为:搭配Cortex-A9处理器,最新的Android智能系统,可下载安装安卓市场海量多媒体APK程序,带来安卓扩展应用,增加娱乐性能,这其中包括安装各大视频网站的客户端,让安卓智能机顶盒的在线播放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增强。采用的安卓系统能够支持DLNA功能,能够实现多屏互动文件共享,并且可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安装应用来实现智能触控操作,改善操作体验。
苹果Apple TV 3
从功能上看,Apple TV和Android网络电视机顶盒的是几乎一样的,我们为什么把苹果的Apple TV单独列为一类,是因为它有专用的硬件芯片和系统,而且在国内的使用需要特殊的“DNS劫持”方式。最新的Apple TV 3采用了改版的iOS 5.1系统,外观界面跟普通的iOS不一样,因为它是使用摇控器遥控而不是触屏,硬件上使用的是iPhone 4S的A5 CPU+GPU芯片组,但苹果把A5的其中一个CPU给封印掉了,能不能把它解封就看黑客们的本领了,除此之外,苹果把Apple TV 3的内存由上一代的256MB提升到了512MB,主要是为了应付新增的1080p视频播放功能,另外还有8GB的存储空间,支持802.11a/b/g/n的无线网络。
网络电视机顶盒的功能
基于Linux的网络电视机顶盒侧重于强大的本地播放能力、移动设备连接功能,尤其是Realtek 1186芯片的网络电视机顶盒几乎兼容所有视频格式,更支持蓝光BDISO和BDMV播放,完美支持3D。其网络直播和点播能力虽然也比较强大,但是比Android网络电视机顶盒还是要逊色一些,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根据网速不同,Linux网络电视机顶盒切换电视频道的延迟时间要在2~4秒,周末晚上网络繁忙时段看电视直播时,偶尔会有短时间卡顿现象,而且不能自行下载安装升级软件。
基于Android的网络电视机顶盒侧重于强大的网络播放能力和对海量Android软件的支持,在电视直播和网络点播时的延迟明显要比Linux网络电视机顶盒大幅降低,以开博尔品牌和8M联通宽带条件为例,开博尔Linux网络电视机顶盒K355i-1186版使用Linux版的“非常高清”软件观看央视频道和各省卫视的电视直播时,频道切换时间大多在2~4秒,有时更长一些。而开博尔Android网络电视机顶盒C2S(C2双核版)自带的安卓版“非常直播”频道切换时间大多不到1秒,几乎和广电的数字电视机顶盒频道切换时间相当,因此,Android网络电视机顶盒更擅长在线直播和点播,能够为用户带来更流畅的观影体验。而且,Android系统使其支持更多的第三方软件,实现更为丰富的功能。但是Android网络电视机顶盒的本地播放是个弱项。
苹果Apple TV 3
小米盒子是目前关注度非常高的Android网络电视机顶盒之一。
除了Android网络电视机顶盒可以实现的丰富的第三方应用,两种网络电视机顶盒大致都具有以下功能:
网络电视机顶盒具有强大的电视直播功能,能观看400多个直播频道,分为央视频道、省级卫视频道等多个类目,比广电的数字电视机顶盒多出了很多地市级城市和少数境外的电视频道,而且还支持用户自行添加直播源来增加频道数目。每个预置的电视频道一般都有多个直播源,当一个直播源连接时间延迟超过预设值,会自动切换为其他直播源播放,增强直播的稳定性和流畅性。
再也不用熬夜看球赛,娱乐节目不怕再错过!网络电视机顶盒强大的电视回播功能可以让您随时回播一周内播出过的电视节目。
网络点播是网络电视机顶盒的另一项震撼的功能,它汇聚了优酷、搜狐、PPT V、腾讯视频、暴风影音、乐视影院、迅雷看看、爱奇艺、风行网、迅雷高清、酷六视频等多个平台的电影、电视剧、动漫、综艺节目。如果每部电影、每集连续剧或动漫、每期综艺节目都算作一部影视作品,目前网络电视机顶盒可以点播的影视作品数目至少可以达到几十万部,而且还在持续增加中。
网络电视机顶盒能够播放存储于U盘、移动硬盘或存储卡中的各种格式的歌曲、MV和视频,甚至还能支持USB光驱,让您轻松观看您保存的各种影视音乐资料。
网络电视机顶盒自带浏览器,让您不用开电脑就可以在大屏幕电视上浏览网页。
网络电视机顶盒的预置软件具有文字新闻、视频新闻、股票行情的浏览功能,让您随时了解国际国内大事和股市行情。
网络电视机顶盒内置多款小游戏,让您在茶余饭后轻松休闲一下。
手机遥控器
目前新款的网络电视机顶盒可以通过Wi-Fi和手机连接,遥控器上的按键和键盘在手机屏幕上呈现,可以摆脱遥控器。
软件安装及升级
基于Linux的网络电视机顶盒仅仅支持少部分的应用程序下载安装,多数情况下只能使用固件中预装的功能,但一般官方固件功能较少,笔者建议用户刷热心网友提供的第三方固件,不少论坛,如HDPfans()都提供第三方固件刷新。
基于Android的网络电视机顶盒一般都支持自动提示方式的固件升级,大品牌的Android网络电视机顶盒的固件一般都对原生安卓系统做了深度优化,特别是在运行界面和操作方式上做了较大的改进。以笔者的使用来看,Android网络电视机顶盒的固件一般Bug较多,小品牌存在很多问题。在安装第三方软件时,虽然还能下载和安装APK软件,但是由于分辨率的问题,以及网络电视机顶盒一般不支持触屏安卓软件,普通的Android手机软件安装在Android网络电视机顶盒上效果不好。我们推荐安装TV版的Android软件以达到良好的视觉感受和使用体验。推荐智能电视论坛奇珀网()的“奇珀TV应用市场”下载和安装安卓网络电视机顶盒专用的TV版安卓软件。
软件安装及升级
网络电视机顶盒的前景
网络电视机顶盒发展至今已经成为Linux和Android网络电视机顶盒的天下。由于Android网络电视机顶盒因为使用更便捷,可以安装丰富的第三方应用实现不同的功能,正以迅猛的势头成为市场主流。也正因为Android的开放性,Android网络电视机顶盒也正在成为新的产品竞争主战场。
传统广电运营商的数字电视网络的地位正在受到各方面挑战,在台网分离的大背景下,国家鼓励台上网,原先依靠台的资源来支撑网的模式已被打破,其它传统电信运营商,网的优势开始体现。截止目前,国家广电总局一共发放了7张互联网电视牌照,分别是:CNTV、百视通、华数、南方传媒、湖南广电、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国家政策允许的大背景下,在宽带速度不断提高和网络电视机顶盒技术不断成熟及创新的趋势下,网络电视机顶盒正以其低廉的购机成本、免费的收视价格、丰富的视频直播点播资源、强大的第三方软件支持,逐渐代替广电的网络电视机顶盒,成为每个家庭的必备。
先行者—苹果TV
网络电视机顶盒在国内还算是新鲜事物,但实际上苹果已经在这个领域经营已久。从2007年到现在,苹果T V已经发展了三代,最新的就是苹果TV3。虽然它并没有在国内正式发售,但凭借苹果品牌的强大号召力,依然有不少内地用户通过其他渠道购买。
规格上,苹果T V 3依旧保持了娇小的身材,但硬件性能并不高。主控处理器是苹果A5芯片,用户们对它应该很熟悉,它就是iPhone 4、iPad 2和iPadmini的主控芯片。不同的是,上述设备中的A5是完整的A9架构双核心处理器。而苹果T V3上的A5却因功耗和发热量的限制,被苹果屏蔽了1颗核心,并将工艺从45nm改进到32nm。新A5更省电是毫无疑问的,性能嘛,满足网络电视的应用应该足够了。T V3的R AM从上代的256MB翻倍为512MB,用以更好地支持1080p高清视频流的解码、输出。而用来存储应用程序和媒体文件的ROM则有8GB。这个空间相对扩展应用程序来说是比较充裕的,至于媒体文件,还是建议大家通过家庭局域网共享或者NAS来扩展吧。值得一提的是其搭配了铝合金材质一体成型的遥控器,小巧、精致,质感出众。
苹果TV3的设置菜单非常简洁,简单的黑底白字。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通用”菜单,包括DNS劫持设置在内,大多必要的系统设定全都在这个菜单内完成。
必须指出的是,由于苹果TV3并未在国内发售,所以不存在所谓的行货。而苹果T V3的内置应用并未针对内地用户优化,付费购买iTunes上的影音资料自然没有问题。但对早已习惯免费网络点播、直播的用户来说,这并不是他们想要的。还好,不乏发烧用户为了大家能众乐乐而架设了一些方便内地用户的电视直播、点播服务器。用户只需通过DNS劫持即可免费获得熟悉的优酷、爱奇艺、人人影视等等网络点播资源,和最为关键的电视直播服务。这个劫持设置过程也并不复杂,至于效果嘛,敬请期待随后的实际体验测试。
追随者—小米盒子
小米可以说是国内首批开始推广网络电视机顶盒的公司,说它是追随者是因为它对苹果的一贯模仿,追随苹果的脚步进入这个市场。相比苹果,小米显然更接地气,对国内用户的需求也更了解和关注。简洁、漂亮的UI设计也是它的一大亮点,最快仅需3步操作,就能开始播放用户想要观看的节目,即使老人和小孩也能轻松掌握。遗憾的是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小米盒子去掉了内置电视直播的支持。好在基于安卓智能系统的特性,也决定了小米盒子还拥有不错的扩展性,要找到直播软件并非难事,更重要的是,小米盒子的价格还不到苹果TV的一半。
小米盒子内置的盒子应用市场
足够便宜的价格符合国人的消费需求,但是也注定了小米盒子在做工上很难达到苹果T V的水平。最明显的区别就是遥控器,小米盒子的遥控器有模仿苹果的思路,不过材质全面改为塑料。表面磨砂在塑料材质中算处理得不错了,但比起金属来还差了些质感。机身尺寸,它则和苹TV差不多,只是整体造型更加圆润,另外它还多出一个AV输出接口,更加方便老影音设备的接入。硬件上,小米盒子采用了基于Cortex-A9单核架构的Amlogic8726-M3主控芯片,这款芯片的应用并不算广泛,不过与之相近的其他两款型号Amlogic 8726-M、Amlogic 8726-M X则在平板电脑中广泛使用,且口碑不错。其内置的Mali400 GPU支持1080p分辨率的多种格式视频解码,还支持H.264 MVC编码的3D视频。应对电视点播、直播应该毫无压力,至于对本地视频的支持能力是否出色,能流畅解码多大码率的本地高清则有待后面的体验来进一步验证。此外,小米盒子的Micro USB接口还比苹果TV多出OTG功能,可以通过外接USB便携存储,方便地扩展存储空间,也可以直接播放存储器内的多媒体文件,甚为方便。
手握牌照的正规军——乐视TV
乐视T V C 1S 网络电视盒子,由乐视网联合央视播控平台(C N T V )于日正式推出,由富士康代工制造,于4月1日起正式发售。有获得网络播控牌照的央视平台支持,可以说乐视T V是当前国内混乱的网络电视机顶盒市场中难得一见的“正规军”。它的最大优势也就是丰富的版权内容。除了与C N T V对接视频内容,可以观看CC T V正版授权的节目外,乐视还提供了乐视网的众多正版视频、电影、电视剧、综艺片、纪录片等资源,只要乐视网有的,乐视盒子都可以看。不过,乐视网提供的正版内容并非全部免费,其1080p专区是专属VIP用户的付费服务。实际上乐视T V盒子本来就采用“硬件免费+服务收费”的策略,最低299元,购买乐视网半年的VIP资格,获赠乐视TV C1S盒子。
C1S内置的,需要付费激活的1080p专区。
就硬件来看,乐视T V C 1S盒子的规格还是很出色的,主控采用了Cor te x-A9架构的双核1. 5GHz处理器,集成双核GPU,内建1GB RAM、4G ROM。这样的规格比苹果T V和小米盒子都更出色一些,理论上应该能提供更好的操作流畅度。此外,C1S的扩展性也明显更出色,除了HDMI和网络接口外,还拥有AV、IR、同轴、2个标准USB接口、SD读卡器等丰富的扩展设计。当然,要驾驭强悍的硬件规格和扩展性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比起小米盒子和苹果T V 3,C1S的体型也大了不止一圈。而且外壳也不再是一体成型设计,质感和工艺明显更差一些,和一些山寨盒子差不太多。包括遥控板,无论是整体流线型、质感还是按键反馈都不太令人满意。就外观来看,它很难入外观控们的法眼,只有期待它的牌照优势和乐视网的大量正版内容优势能带给我们更优秀的影视点播体验。
另类—mini大眼睛
整个UI根本没有针对电视和遥控进行优化,和常见的安卓系统平板产品没什么差别。搭配触屏显示器还好,而在客厅,在大屏幕上,让用户如何适应?
作为影响甚广的网络设备生产商,TP-Link首推的网络电视机顶盒产品—mini大眼睛也异常受关注。京东上首发的首批300台mini大眼睛,在2小时内就宣告售罄。除了TP-Link的品牌影响力,其独特的外形设计,整合路由器功能,集成摄像头,以及异常高的硬件规格都是它吸引用户眼球的主要法宝。
相比前三款产品,mini大眼睛拥有更高的硬件规格,Cor tex-A9双核1. 6 G H z C P U,1G D D R 3 R A M,4 G R O M ,内置游戏性能出色的4 核Mali 400图形处理器。其实从小米盒子的设计来看,单颗Mali4 0 0就已经足够应付机顶盒的解码应用。实际上单颗Mali400就可实现30M/s的多边形生成及275M /s的像素填充率,四核Mali400的性能将大幅提升至单颗Mali400的3~4倍。强大的运算能力为mini大眼睛轻松畅玩各类3D游戏大作提供足够保证,支持1080p高清影音全格式解码和无损数字输出则更是理所应当。外观上,mini大眼睛也不再采用盒子设计,而是便于挂载在电视上方的支架式设计,整体呈半圆弧,正中嵌入了一只摄像头,让它的整体外观颇像一只眼睛。
由于在H DMI、网络接口外还具有摄像头、麦克风等设备,所以大眼睛拥有的功能也更丰富,例如支持语音视频聊天。当然作为老牌路由器厂商,TP-Link也没忘记为mini大眼睛加入无线路由器功能,利用R e a l te k的解决方案,大眼睛能根据需要更变工作状态。连接有线网络时,它能作为无线路由器,将有线网络分享为无线信号,向周边无线设备提供150Mbps的无线带宽;当然它也能避免布线麻烦,接收无线路由器的无线信号维持正常工作。不过此时的最大带宽也仅150Mbps,是否能满足高清媒体的顺畅在线流化呢?这有待测试观察。
值得注意的是,mini大眼睛是这几款热门型号中唯一没有遥控器的产品。UI界面设计也没有针对客厅环境优化,在早已是遥控天下的客厅,这样的产品你能适应吗?
选盒子 4款热门网络电视机顶盒PK赛
解析了当前网络电视机顶盒的技术和市场概况,也介绍了当前比较热门的4款相关产品,是时候该让玩家们看看网络电视机顶盒的实际表现了。是否有必要入手网络电视机顶盒,该入手那个盒子?……相信你的不少疑问都能在我们的对比测试中找到答案。
一.系统UI和操控性对比
作为客厅设备,易用是最基本的设计需求。这不是发烧友的手机,需要随时刷机;也不是DIY玩家的PC,要便于随意折腾。要让老人和小孩都可以顺利地使用,且兼顾让玩家们满意的功能和审美需求。因此,UI这个看似最基本的设计其实也是盒子们最核心的设计。每款产品的设计思路都有所不同,但遥控操作和便于遥控操作的界面优化却是多数盒子不约而同的选择。
苹果TV3 UI主界面
小米盒子UI主界面
乐视C1S UI主界面
TP-Link mini大眼睛UI主界面
UI:“大眼睛”让人大跌眼镜
参测的4款产品都基于智能系统设计,苹果TV3用的自然是iOS系统,而另外三款则都是基于安卓系统的产品。不过和常见的苹果手机、平板,安卓手机、平板不同。它们的UI大多经过重构,从便于触摸操作的设计思路,转换到了便于遥控操作的原则上来。只有TP-Link mini大眼睛的界面还在坚持安卓原生系统的风格,我们看不出它和普通的安卓平板界面有什么区别。但我们测试用的电视并不具备触控操作特性,而绝大多数用户的应用环境也都不具备触控操作电视盒的条件。即使你拥有触控电视,难道你会随时从沙发上站起来走到电视面前去指指点点?实际上面对mini大眼睛的这个UI,我们愣是呆了好几秒不知道该如何操作。最后说明书上的图示提醒了我们,利用USB接口,我们插上了无线鼠标,才开始了对mini大眼睛的初体验。这让我们感觉mini大眼睛就是个没有设计屏幕和电池的平板而已。直到我们在mini大眼睛的内置存储器中找到一个名为“手机遥控.APK”的应用之后,才有了继续体验的动力。
相比之下,其他三款产品都还好,至少都配有遥控器和针对遥控进行了优化的UI。当然,各家的思路有些差异,设计侧重点有所不同。
遥控:苹果最美观、小米最易用
在正式体验遥控特性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几款产品的遥控器设计。参测的4款产品除了mini大眼睛都标配了遥控器,而mini大眼睛也借助DLAN技术,设计了一个便于安卓手机用户使用的遥控器APP,算是勉强具备了遥控特性(智能手机必须和mini大眼睛连接在同一局域网络中)。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遥控应用在各大软件市场都找不到下载,只能先用闪存盘连接mini大眼睛将其拷贝出来再进行安装,多少有些麻烦。另外,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说,让他们先开启智能手机的APP,然后再通过DLAN完成搜索设备、连接、再到操控,这个过程明显太过繁琐。
其他三款自带遥控器的产品则都遵循了简约设计的原则,体型也是一个比一个小巧。小米和乐视都采用了9键设计,而苹果更是精简到7键。单从工业设计来看,苹果遥控器的全金属磨砂外壳的质感最为优秀,按键布局合理,整体像个工艺品。小米在模仿苹果遥控器的基础上添加了实用的开/关机按钮,虽然整体改为塑料材质,但是表面磨砂工艺不错,按键键程也设计得更为合理。相较之下最次的是乐视的遥控器,材质和按键反馈都差强人意。但它好歹也是个遥控器,比依靠DLAN的手机遥控APP靠谱多了。
应用:没有一款能让人满意
对于网络电视机顶盒,我们的应用需求其实说来也很简单,就是直播加点播。但在实际体验了4款产品后,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没有哪款产品能让人十分满意。这并不是说大家的UI设计不便于操作,其实恰恰相反,我们觉得苹果TV3、小米盒子和乐视C1S的设计都很不错,最快仅3步就能完成点播。各级菜单的功能导向都非常清晰明了,尤其是小米盒子,采用类似桌面Windows 8的metro界面风格,菜单层级更简洁,指向性良好。但问题的关键是,所有产品都没有内置的电视直播应用,苹果TV3未在国内发布,没有国内直播还算可以理解。但是包括拥有牌照的乐视C1S在内,其他三款产品也没有内置电视直播功能,这就让人很郁闷了。其实最开始发布的小米盒子和乐视C1S都有内置网络电视直播,但是受制于某些原因,在固件更新后,这些应用都被叫停了。于是,无论玩家们购入哪一款盒子,都需要再自己动手,以解决不能直播网络电视的问题。
mini大眼睛和乐视C1S,都能通过安装第三方的直播软件获得直播功能。
乐视、小米、苹果,3款遥控器和mini大眼睛手机DLAN遥控器界面对比一览
苹果TV3经过DNS劫持设置,能够获得第三方的直播支持,足够方便,但并不可靠。
小米也能通过安装第三方软件获得直播能力,不同的是它需要先安装一个三方桌面才能绕过内置应用中心对第三方应用的限制
苹果T V 3的解决办法非常简单,就是在正常连接上网络后,将当前网络的DNS地址手动更改为180.153. 255.136或者210.129.145.150等指定服务器。这些都是发烧爱好者们贡献的免费资源,劫持DNS后,就能让苹果用户获得包括网络电视直播、人人影视、优酷视频等适应国内环境的应用。其中直播的频道数量达到惊人的300个之多,包含各大卫星电视台,也囊括了不少地方电视台。只是直播的实际效果不太让人满意,我们目测也就480P水平,和老旧的闭路电视差不多。
小米盒子的解决办法相对繁琐一些,由于内置UI封锁了第三方应用扩展,所以你需要先安装一个三方UI桌面,然后再加装直播软件。说来复杂,其实操作起来挺简单,将你的小米盒子用USB先连上PC,在PC端通过豌豆荚、腾讯手机管家等管理软件就能将三方桌面和应用安装到小米盒子中。适用于小米盒子的三方桌面不少,但我们比较推荐的是对遥控操作优化得比较出色的“兔子桌面”。适用于安卓环境的电视直播软件更多,用户们可以按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当然,我们还是比较推荐对遥控操作优化出色的“兔子视频”。除了便于遥控,它拥有的电视台资源同样丰富,更重要的是,它拥有不少高清电视台直播渠道。比起苹果TV3的效果,高清节目源的效果显然好了太多。
安卓平台下拥有不少电视直播应用,其中不乏高清频道。这让三款基于安卓的盒子产品拥有了比苹果TV3更出色的直播效果。
mini大眼睛和C1S的解决办法和小米类似,当然,由于不存在对三方应用的封锁,所以不需要安装第三方桌面,将直播APK文件拷贝到闪存盘中装入盒子就OK了,相比小米盒子更为简单。
二. 网络视频点播体验
节目丰富程度:乐视有先天优势
小米盒子的剧集筛选功能 小米盒子的最新上线推荐 苹果TV3 DNS劫持后的直播、点播资源
看完直播对比,让我们把目光放到点播上来。点播应用首要关注的就是影视资料的更新速度,能做到“人无我有”就是最出色的。在大家都有更新的情况下,还得比拼谁的画面质量更高,你是普通画质,而我能提供1080p,那自然更能俘获用户芳心,这可谓“人有我精”。
在这方面,小米盒子和mini大眼睛都没有自己的资源库,完全依赖于PPT V、爱奇艺、优酷等网络视频资源提供商。只是小米盒子通过系统整合,会自动从这些应用中晒选优秀资源加以整合、推送。至于资源究竟来自哪个应用,用户是不可见的,也没必要深究。而mini大眼睛则需要你手动挨个开启相应应用去查找谁提供的资源更丰富、更清晰、更流畅,相比起来没有小米盒子智能和方便,不过内容丰富程度上两者不会有本质区别。
苹果TV3除了上述应用中的这些资源外,还拥有iTunes上的众多正版多媒体资源,不过这些资源需要付费购买。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早期的苹果用户,当前在国内注册的苹果帐号已经被限制了使用区域,即使购买了苹果TV3也无法通过iTunes购买这些正版资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过,苹果TV3和小米盒子、mini大眼睛的资源丰富度其实也是差不多的,只能依赖DNS劫持后,获得的PP T V、爱奇艺、优酷等网络视频资源提供商。只有乐视C1S与众不同,乐视本来就是视频资源提供者之一,除了那些第三方的视频应用提供商,它背后还有乐视网,以及央视CNT V网络电视平台,正版资源无疑会更加丰富。根据我们的实际体验,它和其他平台的新影视资源更新速度确实有一定差别。在其他盒子上能找到的当前热门电影、电视剧,例如《精忠岳飞》、《新洛神》、《疯狂原始人》等,在乐视C1S上也能找到。在其他地方难以找到的《新施公案》,或者某些不易找到的高清经典电影等资源,在乐视C1S上也更容易找到。其实乐视的主要优势也就体现在它的1080p专区上,这是持续付费的VIP用户才能享受的专属应用。专区内全是正版高清内容,更新迅速、资源库也比较庞大。只是我们觉得这个优势的魅力,还不够完全左右多数用户的实际选购意向。国内的高清资源获取方式很多,我为何要持续花钱去买一个也许根本就不会用到的点播机会?倘若真的特别喜欢某部影视,花钱买部正版收藏岂不更好,免得不再续费乐视VIP后,连一部资源都留不下来。
至于点播的流畅度,用户基本不需要担心盒子的连接能力或视频提供端的能力。衡量自己的路由器能否提供足够高的无线带宽,入户的宽带速度是否能够满足网络实时观看高清的需求才是关键。倘若不能保证路由器和盒子的稳定无线连接,建议还是别嫌麻烦使用有线网络连接更为妥当。当然,入户的宽带速度若未超过4Mbps,那么播放1080p资源时,偶尔的卡顿、缓冲也是难以避免的。
三.本地播放对比
小米盒子的局域网分享优化非常到位,局域网PC中的共享文件和NAS产品都能良好地支持。乐视C1S也在“我的应用”选项卡中设置了本地播放菜单,它对局域网的资源支持得比较好,但连接USB接口进行本地分享时,却经常遇到死机BUG。mini大眼睛不具备完善的Samba协议支持能力,自身也没有完善的局域网分享应用,即使添加第三方应用,也由于协议支持能力不完善而受限。
相信对绝大多数玩家来说过,都有在客厅中播放本地图片和视频资源的需求。一款电视盒的点播和直播功能做得再出色,若缺少了本地资源的播放能力,都将是个严重的缺陷。参测的4款产
品对本地资源的支持能力如何呢?支持的视频播放格式是否足够丰富,能自动匹配字幕吗?
作为电视盒子的先行者,苹果TV原本在这方面做得不错,它的产品和服务都能融入一个完善的体系中。只要你的PC、手机、平板都使用了同一个苹果ID,就能相互分享各个设备内的iTunes资源。不过针对国内的实际情况,这种分享方式略显麻烦,也不太符合大家的消费习惯。
这点上,更接地气的小米、乐视和TP-link显得更具亲和力。它们的产品都能通过USB接口连接移动存储设备,播放其内的媒体文件。此前,我们还有些担心硬件规格并不高的小米盒子是否会在播放高码率的本地高清文件时出现卡顿。于是专门准备了码率从1.9Mbps到40Mbps,编码格式包含H.246(AVC)和VC-1,封装格式有MKV、MPG、AVI、RMVB、FLV、MP4等不同种类的测试视频文件,挨个进行试验。结果包括码率高达40Mbps的文件在内,各种视频都对小米盒子够不成威胁,解码过程一直很流畅。另外两款产品的硬件规格更高,解码更加不是问题。但他们的综合表现实际上还赶不上小米盒子。乐视C1S的败笔在本地播放容易出现BUG,USB接口接驳移动设备后一启动本地播放就非常容易死机。mini大眼睛的问题则是对Samba等局域网分享协议支持得不够好。你若打算用它来连接局域网中其他PC的共享文件夹,或者分享局域网NAS中的资料就会非常郁闷。因为它不支持完整身份验证,根本就无法连接上其他局域网设备。而小米盒子除了能通过Micro USB的OTG分享移动设备中的媒体,其对局域网资源的分享优化也做得相对更优秀。它在UI界面的“用户”选项卡下专门设立了一个“本地播放”菜单。进入后就能通过菜单添加局域网设备的IP地址,一次认证后就能长期稳定连接和分享资源,就像使用本地磁盘一样方便。
另一个关键问题,几款产品谁对字幕支持得最好?这个问题在播放本地视频时显得尤为关键,能否自动查找匹配?支持格式是否丰富等,都关系到本地放映的体验是否优秀。实际体验后小米盒子给我的印象最深刻。要说mini大眼睛和C1S也都支持外挂字幕,但能够自动匹配字幕,本地没有还会自动搜索匹配的网络字幕,并自行下载、匹配的只有小米盒子,其便利性优势不言而喻。
四.投射对比
我们之所以如此强调投射功能,将它单独设定为一个对比选项,除了觉得这是个比较实用的分享功能外,还在于它对苹果用户的特殊性。它能帮助苹果用户绕过很多系统的限制,更方便地分享本地和局域网媒体文件。
不少视频软件都在支持Airplay的同时支持局域网分享,这让能苹果TV3绕过不少苹果的局域网、本地媒体的分享限制。
此前我们觉得苹果TV3的局域网分享能力有些水土不服,但好在苹果TV3具备全新的Airplay功能,能将其他iOS设备(手机、平板)上播放的媒体资料投射到电视上。并且,Airplay的使用并不复杂,iOS设备(手机、平板)端检测到局域网中有Apple T V时,会在媒体播放软件的功能区提供一个电视输出选项按键。不需要用户做什么其他设置,点击这个按钮,几秒钟后就能看到媒体已经在电视上播放了。借助当前不少播放软件都具备较强的局域网分享能力,例如moli播放器,就能很好地利用上家庭局域网的中的NAS资源和PC平台的共享资源。在此基础上使用Airplay,实际效果就像苹果TV3在直接播放NAS中的内容。
对于已经有额外iOS设备的用户,这让他们的苹果T V3能获得和小米盒子一样方便的局域网分享能力。当然对原本没有额外iOS设备的用户来说,使用成本或许稍高了一些,还是小米盒子和
乐视C1S显得更实在。
其实除了苹果,小米盒子也是支持Airplay的。不过小米并不把它称为Airplay,而是叫做米联。米联是小米盒子的专属功能,通过米联你可以将小米手机、iPhone、iPad和电脑上的图片、视频以及搜狐视频、腾讯视频、PPT V等应用的精彩内容无线投射到电视上。和苹果不同的是,它兼容Airplay,但并不仅限于Airplay。它还支持DLNA、Miracast,能为安卓和PC平台提供更多支持。
实际体验手机使用米联的流畅度还是值得称赞,但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1是手机上支持米联的软件还不算很多,2是手机上的视频分辨率本来就不太高,投放到大屏幕的效果并不理想,而用平板体验米联的感觉就要优秀不少。
乐视C1S也支持Airplay投放共能,使用效果和小米盒子并没有本质区别,问题依旧是支持该功能的软件还不够丰富。当然由于缺乏对Miracast的支持,C1S支持的投放设备种类就显得单一,只能是其他iOS设备,照顾不到安卓手机等客户端。
至于mini大眼睛,其默认状况下确实不能使用Airplay投射。但通过airpin等功能强大的扩展软件,倒也能勉强提供对Airplay的支持,只是需要自己再折腾软件这点多少让人觉得有些不方便,使用体验明显没有前三者优秀。
苹果TV3、乐视C1S、小米盒子、mini大眼睛工作状态温度对比,苹果TV3和乐视C1S的发热量控制出色,小米盒子的温度相对偏高。
苹果TV3—使用简单的工艺品
苹果TV3秉承了苹果一向的设计思路,它不是同类产品中硬件规格最好的,但软件的优化比较出色,基本不会出现什么假死、卡顿的BUG,整体操作流畅度也是本次测试中最好的。得益于强大的品牌号召力,有不少发烧玩家或团体也用DNS劫持等别样的方式完善了苹果TV3的本地化直播服务。直播的效果虽谈不上好,但是使用足够简单方便,资源也算丰富。再加上最具工业设计美感的外形、工艺和材质,苹果TV3毫无疑问是当前最为引人注目的盒子。
乐视C1S—榜上资源 “大款”的“山寨”盒子
实话说,C1S在工业设计上真没有什么美感可言。外壳材质和按键触感和我们之前试过的一些山寨盒子产品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就连功能扩展方式和硬件设计都像极了。然而,这些缺点都掩盖不了它的优势,出色的硬件性能换来了最出色的UI操作流畅度。依靠乐视网的强力资源优势,它更是成为了观看在线影视剧集的最佳盒子。
小米盒子—最均衡的盒子
小米虽不是影视资源的内容提供商,小米盒子也不是硬件规格最发烧的盒子,但不得不说是小米炒热了国内的盒子市场,在国内它拥有无可比拟的关注度。而实际上在我们的测试中,它的表现也是4款产品中最具实用性的。直播、点播、本地分享、投射,该有的功能它一个未落下,对于一款只需299元一次性投入的产品,我们还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呢?除了担心广电总局终有一天会叫停第三方扩展的直播,我觉得它是将品质与易用性平衡得最好的国产盒子。比苹果更接地气,比乐视更考究工业设计,比mini大眼睛更专业。
TP-Link mini大眼睛—根本不该算做盒子
没有针对遥控优化的UI,甚至根本就没有搭配遥控器;没有整合、筛选网络资源的能力;还没有足够方便的本地分享特性……这一切让我们觉得mini大眼睛根本不具备被叫做网络电视机顶盒的资格。就它那原滋原味的安卓平板桌面UI来说,不觉得称它为没有屏幕的平板更靠谱吗?然而,都知道平板之所以方便,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的交互依赖于触控屏幕。想想,一个没有了触控的平板会有多难用?那就是mini大眼睛能给你的感觉了。
盒子已经成熟,环境却不理想
不知道用户们有没有发现,本次测试的4款盒子,竟然没有一款默认就具备电视直播功能。是它们在技术和硬件上达不到要求吗?显然不是,第三方应用的简易扩展就能让它们如虎添翼,配合上对遥控优化得足够出色的UI,带给用户的体验着实不错。但明白人都知道这多少有些打擦边球的意味,否则小米也不会将原本就内置的电视直播功能给屏蔽掉。显然,这都是受国内网络电视点播环境的乱象所累。电视直播权利涉及太多利益集团的纠葛,短时间内可能都不会有太让人满意的结果。这导致“电视机顶盒没有电视”这样的窘况还将长时期维持,网络电视节目的质量和服务都不会有良好的稳定性。鉴于此,盒子的意义究竟还有多少?对于早已熟悉了HTPC的用户来说,无论是点播、筛选还是推送、本地分享,他们都早已驾轻就熟,甚至不少NAS产品都在逐步具备这样的能力。对他们来说还有什么理由额外购入一个并不具备电视直播能力的电视盒子?
用户名:密码:
请勿发表与本文无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盒子 dlan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