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理分科潜能测试题和强迫症

【史诗级蛋疼】强迫症福音:彩虹糖自动分拣器 | DIY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949192人加入此小组
作者是:egenriether 太蛋疼了好么……给逆向工程的同学提供源地址:
+ 加入我的果篮
A:看我的彩虹糖分拣器。B:诶,听说有新的颜色了也。
(*瞬间石化*)
果壳视频编辑,实验党
好...寂...寞...
Guokr.TV Producer
!!!!太!赞!了!
...........................
心好累……感觉不会再吃彩虹糖了……
颜色传感器………吧
用颜色传感器,乐高级别的系统就可以尝试做。
虽然不难但是的确蛋疼。。。。
小时候看的童话故事,要求主人公把红豆绿豆什么的分开,主人公找来蚂蚁帮忙现在我们没有蚂蚁也能解决这个难题了
这科技树点的,不会是日本技术宅吧
MOOC学院运营经理
这是···
这个我喜欢!!
分拣效率有提升的空间嗯
牛逼爆了。。。
科幻作者,科幻研究者
哇!!!太喜欢了!!!!
这不就是为我设计的吗。。。
A:看我的彩虹糖分拣器。B:诶,听说有新的颜色了也。
语言爱好者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
哈哈,可以把这些给一个小朋友,说:你要在五分钟之内把他们分类,分好就归你了,肯定也很快的。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geek笑点低管理员
这个,本来还以为想打豆浆一样让彩虹糖的量飞快的减少呢
再逆向一点想想,为啥要把各种颜色的糖果混起来再分拣出来呢?
真的是好寂寞的机器啊……youtube上的吐槽也亮翻了……不过旁边链接里另一个名叫“The Most Useless Machine EVER!”的更是亮瞎了!!
效率提升空间很大............................
老外真是闲啊。。。
戒了彩虹糖改吃薄荷味曼妥思不就好了.....
乐迷,土壤微生物方向博士生
分完以后为什么黄色的少一点,哎呀,好不舒服啊。
效率太低了
的话:再逆向一点想想,为啥要把各种颜色的糖果混起来再分拣出来呢?是啊,就跟拆分饺子一样的性质= =
更蛋疼的是他把这个机器的视频上传了三次,分别于一年前,三天前,7小时前。而且好像没有什么根本性的改变,除了第一次的糖上面有s,后面两次看不清楚有没有s,和他在第一个视频里评论说他花了5,6个礼拜做这个。而且三天前的和7小时前的视频貌似都是一摸一样的哟~
人力手段实现熵减,不知道比起大自然的效率,是高还是低
分拣工作交给机器了,那强迫症得有多空虚啊
好吃……不用手拣会好吃吗……
多少钱?多少钱?
环境工程博士,饮用水/废水/雨水处理工程师
麦克斯韦人妖
The Most Useless Machine EVER
机电设计师,机树电花小组管理员
不应该用转盘。往返机构就好了,速度快些
彩虹糖不都一个味吗?
分蛋器。。。。
好慢啊,我还以为像机关枪那么快呢
我做过一个类似的. 糖果从天而降,摄像头识别之后用喷气的方式把它吹到不同的容器.比蛋疼的机器快几十倍.话说我没用彩虹糖.我用的mm豆.话说这技术实际上有商业应用,日本人用来吹黄豆,保证一袋豆子都是一样的圆,一样的大.日本人!
DIYER,摄影师,电容技术顾问
的话:我做过一个类似的. 糖果从天而降,摄像头识别之后用喷气的方式把它吹到不同的容器.比蛋疼的机器快几十倍.话说我没用彩虹糖.我用的mm豆.话说这技术实际上有商业应用,日本人用来吹黄豆,保证一袋豆子都是一样的圆,一样的大.日本人!高速分拣啊·····确实能用的地方不少呢
蛋都碎了,但这工业设计造型不错
何必呢。。。。
还是自己分类较好
这个机器会很累的吧。。。看着都累!
那个声音真像装弹上膛
彩虹糖公司不会趁势出击,分别推出分开包装的各颜色的口味吗?
真心够闲着蛋疼...不过机器做工还是很不错的.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问题完全是照搬了问题:19岁的你在过什么样的生活。另外,我也挺想知道知乎上大家十六岁时都在干嘛。现在的自己经历过了压力大的升学考试,高一也已过去一个学期了,这一个学期自己也真算是懒散到一种境界了...补充:看到挺多人关注,我还真有点诚惶诚恐...让我来严肃地细化这个问题,比如说可以从学习方面,阅读方面,兴趣爱好,心路历程或者重大的经历上进行回答。
带来一个特别普通的16岁。我的16岁在2013年,也是高一已经过去一个学期了。=====================先放13年的年度总结。(特别开心养成了写年度总结的习惯)原文发在我的空间。2013,过去了!() 坐到电脑前,开始酝酿这篇总结,心里是很复杂的。即将离去的2013年,似乎很残缺。我只能回忆开学来的故事,更早的如高一时的,回忆起来如同小学时的一样。如同从热闹的校门口,走过一个转角——便是荒废,颓废的城郊,感觉一下子走了百十千米。-----------------------------------------------------------------上半年的事,似乎没有发生过,或是没在我意料着的时间段里发生,总之我不能用头脑里的记忆来复复述——还好我有日记。说起来,今年日记的厚度,几乎是前两年日记厚度之和。我的日记一周一篇,算是标准的抽样。 第一篇日记写在一月一号。看来,跨年夜里,我在看《余生的第一天》。这样我想起来了。《余生》,法国喜剧,很感人,不滑稽。我当时的感觉是,“从没看过这样丰富的电影。”要是我能在初中时看到这部片子就好了。 之后还有什么事呢?在一年后回忆,只有几件事。高一寒假,一些小事,连同因它们回忆起的过去的小事,又一次坚定了我脱废的行动。“脱废”似乎是我几年来的年度主题,从初二到高二的主线。几年前的一天,我突然发现,自己一无是处,“没有一点用”,于是就紧接着开始了“脱废”的计划。两三年来,许许多多的小事,都被我的感官夸大,让我不断地、更加地坚信自己的无能,成为了我脱废的直接动力。我的脱废,最初很简单,目标很单一。之后慢慢复杂,几乎陪伴了几年来我的转变,也是我的思想转折的记录。每一个时期,我对脱废的概念和计划、行动力度都不同,但相同的是,我无时无刻都在感受着强大的压力和危机。体能,心智,知识……都是由此提升的。到2013年下半年,我觉得自己收到了一些回报,我感到高兴。这都是因为那时一会的念想。人的转变有时就是这么突然,一个无端的念头的事。我遇上了,真是幸运。高一第二个学期就是面对文理分科和小组学习。关于文理,我从初三时就确定了读文的意愿,尽管对我来说,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才有无穷的趣味。这都是处于高考的考虑,也包括对于相对平和、低压的高中生活的期望(我一直以为,文科生的备考压力,一定低于理科生)。这样,既然理科成绩不算入月考,我便有半个学期没有听过物理、化学的课程。这几乎让我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增长了几倍。那确实是一段少有的快乐时光 ,能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朝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真好。这也是我高考的目的,一劳永逸地得到自由发展的权力。之后是小组学习。简单地说,带上一个小组。我从一开始就没有按照正常的方式组织。我想做一个实验。我尝试了对同龄人的组织,从中观察他们的特色,试图用这种方法理解不同种类的人,并由此明白我该如何进行组织工作。我成功积累到了很多的认识和经验,也收获了一段我从未有过的集体的生活——这对于向来独来独往的我而说,是一段很独特、新鲜的经历。在我后来在模联的工作,这些经验发挥很大的作用,像是煤作为能源一样,被我不断使用。在上半年,我进行了一次对自己生活方式的改革。这是一个大刀阔斧式的行动,我的生活方式几乎是面目全非。这些改变的目的,是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多的事。我也的确成功,那个时候每天都多出了一、两个小时的空余,被我用来运动或是读书。我对文言文的语感,还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阅读量,都是在上半年达成的。------------------------下半年就麻烦了。成绩的下滑,又一次让我的生活面目全非。从十月份开始,我几乎没有再读过书,一门心思都放在了备考上。不过 我也在尝试让备考工作散出些正能量。比如说,我用背书来锻炼记忆力,用笔记来练字,用随笔来打磨自己的文笔等。我的兴趣也与我所学的课程重合,因此,清心寡欲地好好学习,对我来说并不太难。难的是刷考分。不过没关系,我还有两年。--------------------------------
“昔日所云我,今朝却是伊。不知今日我,又属后来谁。”2013年,我的生活方式变了几次。不过没关系,都没关系。以前我会说,2011年是多么美的一个转折,现在是多么无聊。 现在我知道了,我每时都在转变。这并不是一个转动多少个角度的问题,也不会是向上发展、或是向下跌。这个变化有方向,但更多的是发展本身。新的变化很多。总之,是一种多元、多样,而不是更好或更坏。我喜欢我所在的扇贝小组的标语:明天,你好。 ()================================================然后放另一篇。是我当时在果壳日志实时更新的文。《废宅的奋斗路》&《烎金的生活季》(烎金是我当时的ID)正好题主问到16岁,我就把它整理到一块。已发到我的十五言博客。13年是我的十六岁。当时上、下半年分别在果壳日志开了两个坑,每周更新,记录自己的生活轨迹。现在果壳日志下线,我决定把这两篇合并起来,成为我的十六岁轨迹。嗯……虽然说有高考压力,但是——书是一定要读的,电影是一定要看的。追求更有意义的三年。这段时间把书切成三种:1.在寝室读的书:《史记·列传》 主要用午休、晚寝的时间读。2.在课间读的书:《两年假期(英汉对照)》可见读的书。3.周末在家读的书:《诗经》一周只有半天+一晚在家。这一周的情况:读了《伯夷列传》,我想我还是理解不了伯夷叔齐的仁义精神。我仍然以为若是他们做个仁君对于百姓更有用。英汉的《两年假期(十五少年漂流记)》,读不懂,如果没有翻译的话。我可以通过翻译一下子弄懂很多词的意思,但是一转眼就忘了。但我并不是特别在乎,背单词的话我有额外的计划。文中有一些很漂亮的句子,在英语课本中从未见过的。明天去看《致青春》5.11本周的情况:读完了三秦出版社的《史记·列传》的第一本,感想会发在阅读楼。暂时不准备读第二本了,新借了《世家》,作为枕边书。借了《当我谈跑步时,我在想什么》,快看完了。《两年假期》这英语书真难读啊。今天中午去跑了2千米。好象有两周没这么跑了。长跑是我最喜欢的运动。果然和我一样,村上春树他们跑步的时候也是在意淫。从褪墨翻到了一篇关于小睡的文章,因为是英文的没有仔细读完。但我打算在之后的一个星期试验一下。以及多线程工作。目前是准备缩短晚上的睡觉时间了,用来读史记,这样中午的时间就可以复习文综了;多留两三个课间睡觉。5.19读完了《寻羊冒险记》、《末代皇帝溥仪》。作息调整的反馈:原来是准备晚上少睡会多读书,白天再来用小睡弥补的。但实际上我每天晚上晚睡一段时间,并没有造成次日的疲倦。白天的精神和往常一样。这段时间我也尝试了有声读物,在整理内务的时候听有声读物。效果很不错。于是整理本周的情况,有如下数据:平均每天晚上多读了30分钟书,白天听了30分钟书。也就是每天多活了1个小时.下一周准备把晚上看书的时间再增加一点,提到60分钟。5.26读完了《荒原狼》。我很喜欢。感想放在阅读楼了这周感冒,没有统计时间。不过基本上和上周一致。这个星期为模拟联合国社团写了宣传方案·6.2这周又感冒了……不过还是坚持在进行日常活动的统计,包括如下项目:今天有没有进行每日英语(听力、单词、作文任二)围棋多线程(一时多用)读书锻炼(长跑、俯卧撑、仰卧起坐任一)目前在读《猎人笔记》和《新宋》,等读完了再更阅读楼6-11读完了《新宋:权柄》。完成分班考试的第二个部分。接下来一个月没有什么重大活动,闷在学校里刷数学背单词好了。另外还有模拟联合国社的工作,最后再调动一下把。-7.5买了个日程本,暑假要好好计划时间了!上个月的“习惯养成计划”结果:项目 计划量(天) 完成量 比例每日英语(单词、 31 18 58%听力、完形)阅读 31 18 58%锻炼 31 21 68%刷数学 31 18 58%真心惨烈了新的“好习惯养成计划”列表:阅读英语(单词、听力、阅读、完形)锻炼数学限网(2h)7.27一、数学复习每天晚上用一个半小时刷数学……二、英语工程继续背诵四级词汇;看英文小说,用《字根字典》翻不认识的词听TED三、早起&锻炼要把起床时间卡在七点了!这次是真的!目前是力量训练(俯卧撑、哑铃一类)和跑步交叉隔天做。四、读书改了一下书单。现在读《冰与火之歌·卷三》和《厚黑大全》9.8开学一个星期……过得很混乱。大概因为是文科班,作业什么的都还是很少。数学复习也不想搞。这周买了教辅,下周就开动了。锻炼的话……长沙这头突然变得很冷很冷,衣服晒几天都不能干。所以肯定要减少。现在在读《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之后就准备啃一些老牌的名著了(在原网站可以看到我现在写的感想,知乎显示不出这个格式)==============================================================感想什么写在十五言了。请看上面的链接。
我花了整整三年搜寻我与众不同的证据直到16岁接着我又花了整整三年接受自己平庸的事实直到19岁16岁之前我中二 愤青 咒骂看不惯的一切 梗着脖子 绝不妥协 妄图改变整个世界19岁之后我平静 不再极端 试图圆滑 看了不少书 想和这个世界谈谈16岁之前想开高达19岁之后认可扎古16岁之前看的书是《麦田里的守望者》 《1984》 《猜火车》19岁之后看的书是鲁迅文集 费三本 c语言
不满十六岁。看着各位的生活都很幸福的样子。抑郁症跟强迫症,这没什么好说的。并不是在炫耀我得了这病有多特别,只是想寻求一些认同感而已。我没有全省TOPX的高中,跑不了马拉松,写不了代码,也考不了托福。我只是数量庞大的学生中平庸的一员。呐,甚至差点连学生都不是了。不想说什么生活的日常。长大后大概会成为所谓中国梦的基石。衬托着别人梦想的实现。我知道你们喜欢看高大上的人生故事,更喜欢看身处绝境中的人如何逆袭。对不起,没有。另外,如果有看到这篇答案的,同样患有心理疾病的小伙伴。我想对你们说,我懂你们。抱抱。
高三党,努力实践“有意义的生活”Copyright 2015, Inc.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序号:豫ICP备号Copyright 2015, Inc.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序号:豫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文理分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