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血糖可以直接作用于胰岛,产生打胰岛素血糖还高,那么神经调节是否还会影响打胰岛素血糖还高分泌?

高三生物人体的血糖调节和体温调节-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高中生物试卷-试卷下载
当前位置: - -
高三生物人体的血糖调节和体温调节
 2.人体的血糖调节和体温调节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51分。
★1.关于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抑素促进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起促进作用
C.胰高血糖素能使血糖升高  
D.胰岛素也能使血糖浓度升高
2.糖尿病人的尿多,产生这一症状的主要原因是
A.肾小管病变,使重吸收功能发生障碍,使尿量增加
B.原尿中的葡萄糖含量过高影响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加
C.病人因口渴而过多饮水,使尿量增加
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使尿量增加
3.留美学者章蓓和美国、瑞典、西班牙的科学家们最近联合发现了一种功能类似于胰岛素的真菌化合物,这一发现为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开启一个全新之门”,它有可能使糖尿病患者将来只通过服药而不必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关于文中的“真菌化合物”的推测,肯定错误的一项是
A.该化合物一定是蛋白质      
B.该化合物一定不是蛋白质
C.该化合物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功能  D.该化合物一定是相对分子量较小的有机物
★4.人体的下列调节中,与下丘脑无关的是
A.体温的调节           &B.甲状腺激素含量的调节
C.肝糖元合成的调节        
D.肾小管泌钾的调节
5.人受到某种强烈刺激,引起情绪激动、肌肉紧张时
A.耗氧量增加,产热量增加     
B.耗氧量增加,产热量减少 
C.耗氧量减少,产热量增加     
D.耗氧量减少,产热量减少
6. 一个健康的人处于寒冷的冬季,分泌量会明显增加的腺体是
①垂体    &
②甲状腺     &
③胰岛      
A. ①②     &
B. ②③      
C.①③    &
★7.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产热和散热过程都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B.人处在寒冷环境中,靠机体增加产热减少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C.人处在炎热环境中,不能减少产热,只有依靠增加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D.产热来源于组织器官呼吸作用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8. 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② 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③ 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④ 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①③
9.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在进餐后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促进胃肠运动 
B.交感神经兴奋减弱,内脏小血管舒张
C.交感神经兴奋增强,促进消化腺分泌  
D.副交感神经兴奋增强,促进胰岛素分泌
10.摘除大白鼠的胰腺,将胰腺的一部分再植入大白鼠的皮下,该动物未出现糖尿病的症状;一段时间后,将皮下移植的胰腺组织除去,该大白鼠立即出现血糖浓度升高,并出现也糖尿病症状;随后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该大白鼠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且糖尿病症状消失。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胰岛素的产生与胰腺有关       &
B.胰岛素能降低血糖的浓度
C.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        
D.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
11.正常人一次过量吃糖后,检测到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最可能是原因是
A.胰岛素分泌过少            B.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
C.肾脏发生了病变            D.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有限
★12.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会发生骨骼肌不自觉战栗,这时
A.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强    
    B.温度感受器兴奋
C.皮肤血流量增加       
    D.躯体运动中枢兴奋
13.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下列可能发生的是
A.胰岛A细胞分泌加强          B.胰岛B细胞分泌加强
C.胰岛素分泌增加            D.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14.下列情况中不会引起人体尿糖的是
A.血糖浓度超过160~180mg/dl 
B.胰岛A细胞兴奋,分泌激素量过多
C.肾小管上皮细胞病变    &
D.醛固酮分泌量增加
15.下列不能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因素是
A.血糖含量升高          &
  B.氧气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
C.水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被光解     
 D.神经冲动过后恢复静息电位
16.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
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17.将大白鼠从25℃移到0℃的环境中,大白鼠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
A.耗氧量减少,竖毛肌放松        B.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
C.耗氧量减少,心率变慢         D.耗氧量增加升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个小题,共49分。
18.(19分)下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请填写下列内容:
(1)图中①过程是       &
,⑤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
⑥代表的物质是      &
,⑦代表的物质是      &
(2)当血糖含量降至    mg/dL时,会出现低血糖症状,当血糖含量高于   
时,医学上称为高血糖。
(3)小肠内的葡萄糖进入血液的方式是        
(4)④代表    ,在这种情况下排尿量比正常人多,原因是            。
(5)能够促进②过程进行的激素是   
,能够抑制②过程的激素是    &
(6)合成⑦物质的场所的主要器官是            &
★19.(12分)右图表示三种哺乳动物由于周围环境温度变化而发生的代谢速度变化
(1)在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动物X比动物Z更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B.动物X对温度变化的生理调节能力很差
C.在温度t1时,动物X、Y、Z代谢速度相同
D.在低于t2的温度条件下,动物Z代谢速度逐
(2)在低于400C的情况下,三种动物的甲状腺激
素分泌最先达到较高水平的是    
(3)在零下200C时,立毛肌仍然舒张着的动物是     &
,在100C时就发生骨骼肌颤抖的动物是       
(4)在寒冷环境下,动物的代谢速度加大的原因是          
。其调节方式为                 &
20.(18分)(2005年江苏高考试题)糖浓度是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多种激素参与血糖浓度的调节。
(1)血糖浓度的正常范围是    
mg/dL。胰岛素分
泌不足引起的糖尿病患者由于   
发生障碍,体内
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导致机体消瘦。血糖含量
过低导致惊厥和昏迷时,应及时给患者     ,
以缓解症状。
(2)左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其中表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变化趋势的是曲线    ,表示健康人胰高血糖素变化趋势的是曲线   
(3)体检时,测量血糖应在空腹时进行,其生理学原理            &
人体的血糖调节与体温调节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考查胰岛细胞产生的三种激素的生理作用,胰岛细胞除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外,还能分泌生长抑素。生长抑素能抑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岛素也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而胰高血糖素则可以促进胰岛素和生长抑素的分泌,胰岛素能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则升高血糖的浓度。
2.【答案】B
【解析】糖尿病病人的症状是三多一少,三多是多食、多饮、多尿,一少是体重减轻。根本原因是病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这样就使得血糖在体内的利用减少,而肝糖元的分解则会增多,造成高血糖,当血糖的含量高于160~180mg/dl时,糖就会以糖尿的形式排出,排出大量的糖的同时,也就带走了体内的大量水分,使尿量增加。又因为病人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感到口渴而过多饮水。所以糖尿病人的尿量增多不是因为肾小管病变;尿量增加,也不是病人因口渴而过多饮水造成的,而是因为尿量增加,病人才口渴而过多饮水;抗利尿激素分泌是由于血浆的渗透压的变化而引起的生理反应,与糖尿病人的多尿无关。
3.【答案】A
【解析】糖尿病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病人的血糖浓度过高,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来治疗,由于胰岛素的成分是大分子的蛋白质,所以不能用来口服,因为胰岛素在人体的消化道内会被蛋白酶分解成氨基酸,而失去降血糖的作用。题中所述的功能类似于胰岛素的真菌化合物,有可能使糖尿病患者将来只通过服药而不必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根据蛋白质的特点分析,这种“真菌化合物”一定不是蛋白质,而是相对分子量较小的其他有机物。
4.【答案】D
【解析】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是下丘脑;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血糖调节的神经中枢也是在下丘脑;血钾或血钠的高低可以直接刺激肾上腺,从而调节醛固酮的分泌,与下丘脑的作用无关。
5.【答案】A
【解析】当人受到某种强烈刺激,引起情绪激动、肌肉紧张时,人体内交感神经活动加强,致使心跳加快,呼吸加强,代谢加强,表现为耗氧量增加,产热量增加。
6.【答案】A
【解析】体内有机物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转变为热能用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哺乳类和鸟类同属于恒温动物,体内的温度只有保持恒定,才能正常地进行名项生命活动。一个健康的人处于寒冷的冬季,人体向外界散失热量增多,体内产热量会相应增多来维持恒定的体温。由于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加速体内有机物的分解,增加体内产生的热量,所以随着气温的降低,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也相应的增加,甲状腺的活动受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天冷时,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也增多,才促使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当然, 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外界刺激的是神经系统,因此这种调节属于神经、激素的调节。胰岛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其中胰岛素也能促进血糖在组织细胞内的氧化分解,但是它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血糖的浓度,在本题所述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7.【答案】C
【解析】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有关神经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从而使皮肤的散热减少,骨骼肌也不自主地战栗,使产热量增加。所以说在体温调节中主要是以神经调节为主,另外在上述的过程中,有关神经的兴奋还可促进肾上腺的分泌活动,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导致体内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同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也增加,可见在体温调节中也有体液调节的参与。人处在炎热环境中,人体不只是依靠增加散热维持体温恒定,这时体内的促进产热的激素也相应减少。常见的错误是选D项。人的体温来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也就是说产热来源于组织器官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所释放出来的热量。当然人体此时也可以通过吸热来维持体温,但是这种热量的来源不属于产热的过程。
8.【答案】D
【解析】下丘脑是多种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枢,如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人体体温的调节、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还可以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的活动等。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调节和控制性腺的活动,所以说下丘脑是通过垂体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
9.【答案】C
【解析】植物性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进餐后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交感神经兴奋减弱,内脏小血管舒张;副交感神经兴奋增强,促进胃肠运动,促进消化腺分泌,促进胰岛素分泌等。
10.【答案】C
【解析】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该大白鼠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且糖尿病症状消失,说明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胰腺的一部分再植入大白鼠的皮下,该动物未出现糖尿病的症状,说明胰岛素的产生与胰腺有关;将皮下移植的胰腺组织除去,该大白鼠立即出现血溏浓度升高,说明胰岛素能降低血糖的浓度;但是没有证据可以说明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
11.【答案】D
【解析】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高于160~180mg/dl时,一部分葡萄糖以尿糖的形式随尿排出体外。正常人一次吃糖过量后,检测到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这是由于原尿中的葡萄糖的浓度过高,而肾脏中的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有限,部分葡萄糖以尿糖的形式排出。与肾脏的功能及胰高血糖素分泌无关。
12.【答案】A
【解析】此题的障碍之一是对骨骼肌的不自主收缩而发生战栗的理解,一般而言,骨骼肌是受到躯体运动中枢支配的,但是在寒冷时,发生的是不自主收缩,不受大脑中央前回的第一运动区的支配。此题的障碍之二是下丘脑分泌作用与体温调节的关系。在寒冷时,冷觉感受器兴奋,冲动传至下丘脑,使下丘脑产生以下活动:一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使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增多,使机体代谢增强,抗寒能力增强;二是经传出神经支配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在寒冷的环境中,机体通过调节维持正常体温,这时产热增多,散热减少,散热减少是神经调节,下丘脑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了散热;产热增多,包括骨骼肌战栗,代谢增强等,其中骨骼肌战栗与躯体运动中枢无关而与下丘脑有关,代谢增强是两种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的共同作用。
13.【答案】A
【解析】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人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此时下丘脑的某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活动加强,使血糖浓度上升,胰高血糖素的具体作用是:主要作用于肝脏,它能强烈地促进肝糖元的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升高。而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在血糖浓度升高时,下丘脑的另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具体作用是:增加了血糖的去路,又减少了血糖的来路,使血糖的含量降低。
14.【答案】D
【解析】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高于160~180mg/dl时,一部分葡萄糖以尿糖的形式随尿排出体外。胰岛A细胞兴奋,分泌胰高血糖素量过多,会使得血糖浓度过高,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不完全,一部分葡萄糖也可以尿糖的形式随尿排出体外。肾小管上皮细胞如果发生病变,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不全,一部分葡萄糖也能尿糖的形式随尿排出体外。醛固酮是由肾上腺分泌的一种激素,它的作用是调节体内的无机盐的平衡,它的分泌量不影响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
15.【答案】C
【解析】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正常人血液中的血糖浓度维持在80~120mg/dl,胰岛素的作用主要是调节糖类代谢,进食后不久,血糖含量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它能促使血糖合成糖元(当血糖浓度高于80~120mg/dl),加速血糖在细胞内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人在饥饿时,血糖浓度已降低,需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加以补充,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满足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需要,因此胰岛分泌的胰岛素的量减少;糖类是人和动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人和动物体细胞内能量的释放和转移主要通过呼吸作用完成的,呼吸作用直接分解的就是葡萄糖,葡萄糖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而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用于细胞分裂、物质合成、肌肉收缩、吸收和分泌、神经传导和生物电等各项生命活动。氧气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到达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加速血糖在细胞内的分解,胰岛素分泌增加。神经冲动过后恢复静息电位是耗能的过程,呼吸加强,物质分解加速,胰岛素分泌增加。
1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血糖平衡调节的问题,人进食后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增加,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分泌的胰岛素就多,使血糖降低;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使血糖的含量上升,与胰岛素互为拮抗关系。
1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动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机体发生的变化。将大白鼠从25℃移到0℃的环境中,外界温度的降低,使大白鼠维持体温所需的能量增多,表现为呼吸加快。从温度高的环境移到温度低的环境,哺乳动物的交感神经活动加强,表现在皮肤则是血管收缩。
18.【答案】 (1)消化吸收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肝糖元和肌糖元  脂肪和氨基酸  (2)50~60  
130 (3)主动运输 (4) 尿糖  
尿中含糖,带走大量的水分  (5)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胰岛素  (6)肝脏
【解析】(1)过程①是由食物中的糖类分解补充血糖。过程⑤是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出现低血糖症状时血糖含量是降至50~60mg/dL,当血糖含量高于130mg/dL时,医学上称为高血糖。(4)④代表糖尿,由于尿中具有大量的糖,会带走体内的大量水分,所以尿量增加,因此糖尿病病人的尿量比正常人要多。(5)能够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而降低血糖浓度的唯一激素是胰岛素。(6)非糖物质转变为糖类的主要场所是肝脏。血糖的来路有三条:从食物中消化吸收、由肝糖元分解而来、由非糖物质转变成糖类;血糖的去路也有三条:主要是氧化分解、合成糖元和转变为非糖物质。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血糖向组织细胞运输并在细胞中氧化分解、合成糖元和转变为非糖物质,抑制两条来路,即抑制非糖物质的转变和肝糖元的分解。
19.【答案】(1)B (2)Z&
(3)X Z(4)寒冷刺激了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交感受神经,引起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增加,代谢活动加快,增加产热  神经―体液调节
【解析】生活在不同环境温度中的生物体温调节的能力不同都能适应所生存的环境。此题考查体温调节的有关知识。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机制的感受区,而动物的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则分布着能够感受温度变化的温度感受器。当动物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寒冷刺激了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再使有关神经兴奋,使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维持体温的恒定。如有关神经兴奋可促进肾上腺和甲状腺的分泌活动,使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加,导致体内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与此同时,皮肤的立毛肌收缩,骨骼肌也产生战栗,使产热增加;如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从而使皮肤的散热量减少。当处于炎热的环境中时,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调节,使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从而维持体温的恒定。通过中枢的调节,使皮肤血管舒张,增加皮肤的血流量,也使汗液的分泌增多,从而使散热量增加。动物X生存的环境温度变化大,说明对温度变化的生理调节能力很强。Z对温度变化的生理调节能力很差,甲状腺激素分泌最先达到较高水平加速物质的分解,产生大量的热量维持体温。X在400C和零下200C代谢速度变化不大,对温度变化的生理调节能力很强,不需收缩立毛肌减少热量的散失。
20.【答案】(1)80-120  
糖代谢(糖氧化供能)   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 (2)b c (3)排除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的干扰
【解析】血糖浓度的正常范围是80~120mg/dL,,当胰岛素分泌不足由于糖的氧化分解供能发生障碍,体内的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就会加强,导致机体消瘦。当血糖含量过低导致惊厥和昏迷时,应及时给患者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以缓解症状。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缺乏胰岛素合成的机制,当进食后其体内的胰岛素含量不会有太大变化,由于血糖浓度高,胰高血糖素的量随之降低。如果进食就可能会造成血糖的变化,不能正确反映其正常的血糖浓度。所以体检时,测量血糖应在空腹时进行。为了探究神经系统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以及胰岛素含量与血糖变化的相互关系,选取健康体征相同、对饲喂信号(铃声)反应一致的空腹实验狗,分组编号后,按下表中方法进行实验.甲、乙两图表示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胰岛素和血糖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编号 实验措施 实验结果
胰岛素含量变化曲线(10-5mg/dL) 血糖含量变化曲线(mg/dL)
① 注射生理盐水 a Ⅰ
② 注射葡萄糖溶液________③ 注射胰岛素溶液________④ 给予饲喂信号后饲喂食物________⑤ 给予饲喂信号不饲喂食物(假饲) e Ⅴ(1)②组实验处理,引起的胰岛素含量变化曲线是____,引起血糖含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填图中标号)③组实验处理,引起的胰岛素含量变化曲线是b,引起血糖含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填图中标号).④组实验处理,引起的胰岛素和血糖含量变化曲线分别是____(填图中标号).(2)⑤组实验结果说明了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为____,实验狗接受假饲刺激形成感觉的部位在____.Ⅴ曲线回升,血糖来源于____.(3)上述实验可以得出胰岛素的作用是____.-乐乐题库
& 体液调节知识点 & “为了探究神经系统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以及胰...”习题详情
21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0.9%
为了探究神经系统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以及胰岛素含量与血糖变化的相互关系,选取健康体征相同、对饲喂信号(铃声)反应一致的空腹实验狗,分组编号后,按下表中方法进行实验.甲、乙两图表示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胰岛素和血糖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编号 实验措施 实验结果
胰岛素含量变化曲线(10-5mg/dL) 血糖含量变化曲线(mg/dL)
① 注射生理盐水 a Ⅰ
② 注射葡萄糖溶液c&II&③ 注射胰岛素溶液b&IV&④ 给予饲喂信号后饲喂食物d&III&⑤ 给予饲喂信号不饲喂食物(假饲) e Ⅴ(1)②组实验处理,引起的胰岛素含量变化曲线是c&,引起血糖含量变化的曲线是II&.(填图中标号)③组实验处理,引起的胰岛素含量变化曲线是b,引起血糖含量变化的曲线是IV&.(填图中标号).④组实验处理,引起的胰岛素和血糖含量变化曲线分别是d、III&(填图中标号).(2)⑤组实验结果说明了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实验狗接受假饲刺激形成感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Ⅴ曲线回升,血糖来源于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3)上述实验可以得出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为了探究神经系统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以及胰岛素含量与血糖变化的相互关系,选取健康体征相同、对饲喂信号(铃声)反应一致的空腹实验狗,分组编号后,按下表中方法进行实验.甲、乙两图表示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胰岛素和血糖含量随...”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通过探究实验,掌握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控制单一变量原则”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1)②组注射葡萄糖溶液直接导致血糖浓度迅速升高从而导致随之而来的胰岛素含量的升高,所以引起的胰岛素含量变化曲线是,引起血糖含量变化的曲线是II.③组注射胰岛素溶液,导致胰岛素含量上升,又由于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在没有补充糖的前提下,而使血糖浓度下降,低于正常值.随着多余的胰岛素被分解,血糖逐渐恢复到正常值.引起的血糖含量变化曲线是IV.④组因为给予饲喂信号是条件刺激,所以胰岛素分泌先出现了上升,血糖浓度下降.饲喂食物后,由于吸收,使血糖浓度升高,从而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大量胰岛素.使胰岛素的分泌量又一次升高.因此,引起的胰岛素和血糖含量变化曲线分别是d、III.(2)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包括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调节方式,必须靠体液来运输,它的作用途径自然是血液的传送,二者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自我调节.因为听觉的形成需有感觉器官耳和中枢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形成感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而血糖平衡中枢又是下丘脑,Ⅴ曲线回升,血糖来源于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3)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血糖进入细胞,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和转变为非糖物质,因此能降低血糖.故答案为:(1)c;ⅈb;IV;d、III;(2)神经、体液调节;大脑皮层;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3)降低血糖.
此题考查的是血糖平衡调节相关知识,引起血糖浓度变化的相关因素,及胰岛素的作用.此题较难,要理解掌握.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为了探究神经系统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以及胰岛素含量与血糖变化的相互关系,选取健康体征相同、对饲喂信号(铃声)反应一致的空腹实验狗,分组编号后,按下表中方法进行实验.甲、乙两图表示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胰岛素和...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为了探究神经系统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以及胰岛素含量与血糖变化的相互关系,选取健康体征相同、对饲喂信号(铃声)反应一致的空腹实验狗,分组编号后,按下表中方法进行实验.甲、乙两图表示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胰岛素和血糖含量随...”主要考察你对“体液调节”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知识点的认识】【命题的方向】【解题思路点拔】
与“为了探究神经系统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以及胰岛素含量与血糖变化的相互关系,选取健康体征相同、对饲喂信号(铃声)反应一致的空腹实验狗,分组编号后,按下表中方法进行实验.甲、乙两图表示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胰岛素和血糖含量随...”相似的题目:
冬天上课教室门窗关闭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呵欠”的现象,是因为&&&&打“呵欠”会传染同学们想睡觉教室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大家养成了打“呵欠”的习惯
维持呼吸中枢兴奋的最有效刺激是&&&&一定浓度的CO2肺牵张感受器的传人冲动呼吸肌本体感受器的传人冲动一定程度的缺02
冬天上课教室门窗关闭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呵欠”的现象,是因为&&&&打“呵欠”会传染同学们想睡觉教室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大家养成了打“呵欠”的习惯
“为了探究神经系统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以及胰...”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下列物质中,不参与体液调节的是&&&&
2以下关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正确叙述是&&&&
3下列哪一生命现象与激素的分泌无直接关系&&&&
该知识点易错题
1下列物质不参与体液调节的是&&&&
2抢救危重病人时,输给病人的氧气中需加入少量的CO2,这是因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为了探究神经系统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以及胰岛素含量与血糖变化的相互关系,选取健康体征相同、对饲喂信号(铃声)反应一致的空腹实验狗,分组编号后,按下表中方法进行实验.甲、乙两图表示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胰岛素和血糖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编号 实验措施 实验结果
胰岛素含量变化曲线(10-5mg/dL) 血糖含量变化曲线(mg/dL)
① 注射生理盐水 a Ⅰ
② 注射葡萄糖溶液________③ 注射胰岛素溶液________④ 给予饲喂信号后饲喂食物________⑤ 给予饲喂信号不饲喂食物(假饲) e Ⅴ(1)②组实验处理,引起的胰岛素含量变化曲线是____,引起血糖含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填图中标号)③组实验处理,引起的胰岛素含量变化曲线是b,引起血糖含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填图中标号).④组实验处理,引起的胰岛素和血糖含量变化曲线分别是____(填图中标号).(2)⑤组实验结果说明了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为____,实验狗接受假饲刺激形成感觉的部位在____.Ⅴ曲线回升,血糖来源于____.(3)上述实验可以得出胰岛素的作用是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为了探究神经系统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以及胰岛素含量与血糖变化的相互关系,选取健康体征相同、对饲喂信号(铃声)反应一致的空腹实验狗,分组编号后,按下表中方法进行实验.甲、乙两图表示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胰岛素和血糖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编号 实验措施 实验结果
胰岛素含量变化曲线(10-5mg/dL) 血糖含量变化曲线(mg/dL)
① 注射生理盐水 a Ⅰ
② 注射葡萄糖溶液________③ 注射胰岛素溶液________④ 给予饲喂信号后饲喂食物________⑤ 给予饲喂信号不饲喂食物(假饲) e Ⅴ(1)②组实验处理,引起的胰岛素含量变化曲线是____,引起血糖含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填图中标号)③组实验处理,引起的胰岛素含量变化曲线是b,引起血糖含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填图中标号).④组实验处理,引起的胰岛素和血糖含量变化曲线分别是____(填图中标号).(2)⑤组实验结果说明了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为____,实验狗接受假饲刺激形成感觉的部位在____.Ⅴ曲线回升,血糖来源于____.(3)上述实验可以得出胰岛素的作用是____.”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了胰岛素血糖还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