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章 真可怜,几年来 还没想 出方法 超越回 雷军 黄章。

沙发给自己做吧
感谢LZ的分析~:)
:):D:'(:@:o:P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
这一下多人那么多认证的....................
我的依然停留在5到8天后后后后后后后后后后~~~~~~~`
我付款都比你们迟!
大家快打12315吧!真是缺德啊!!!!!!!!!!!!!
把客户分为三六九等对待!大家能接受吗???????
看雷军那样子就像看到了 周立波一样 恶心!
:(:(:(:(:(:(:(:(:(:@:@:@
黄章:我擦,雷哥,你可雷死我了。
雷军:我雷军,不雷你。
黄章:没货你早说呀,还早早就整个1999出来,吓我一身冷汗,马上降400,我擦你!要用
这一下多人那么多认证的....................
我的依然停留在5到8天后后后后后后后后后后~~~~~~~`
我有个看法,现在小米不是米-one吗.小米拖时间后,赚到声誉 到明年初,出小米2代,那时候小米1代就能无限购买.也不会有人去说供货不足了,但是到时候谁还会想要买小米1代呢.
BumBee = B+ B=2B
BumBee = B+ B=2B
BumBee = B+ B=2B
BumBee = B+ B=2B
BumBee = B+ B=2B
BumBee = B+ B=2B
BumBee = B+ B=2B
BumBee = B+ B=2B
BumBee = B+ B=2B
BumBee = B+ B=2B
BumBee = B+ B=2B
BumBee = B+ B=2B
BumBee = B+ B=2B
BumBee = B+ B=2B
BumBee = B+ B=2B
BumBee = B+ B=2B
BumBee = B+ B=2B
BumBee = B+ B=2B
BumBee = B+ B=2B
BumBee = B+ B=2B
BumBee = B+ B=2B
BumBee = B+ B=2B
BumBee = B+ B=2B
BumBee = B+ B=2B
BumBee = B+ B=2B
BumBee = B+ B=2B
BumBee = B+ B=2B
BumBee = B+ B=2B
BumBee = B+ B=2B
BumBee = B+ B=2B
我也认证了同喜
BumBee = B+ B=2B
BumBee = B+ B=2B
BumBee = B+ B=2B
BumBee = B+ B=2B
BumBee = B+ B=2B
黄章:我擦,雷哥,你可雷死我了。
雷军:我雷军,不雷你。
黄章:没货你早说呀,还早早就整个1999出来,吓我一身冷汗,马上降400,我擦你!要用
BumBee = B+ B=2B
BumBee = B+ B=2B
BumBee = B+ B=2B
BumBee = B+ B=2B
BumBee = B+ B=2B|||||| 更多
比特客户端
我们也在这里:
雷军与黄章交恶 “米魅之争”开始形成
关键字:雷军 小米 小米手机
  就在小米近日正式发布之后,魅族手机老总黄章在网上发帖,质疑软件公司董事长兼小米科技CEO雷军“利用天使投资人身份套取魅族的商业秘密”。并指出雷军在上删除了此前发布的两条盛赞魅族的微博。一时间,以雷军与黄章交恶为特征的“米魅之争”开始形成。
  交恶:从朋友到敌人?
  在小米手机正式发布后三天,8月19日,黄章以他惯用的网络ID“J.Wong”在魅族互动社区上禁止网友讨论小米手机:“我并不怕他,只是恶心他。曾经以天使投资人身份利用高新区领导关系接触我套取魅族的商业秘密。从整体理念到手机如何做、为何这样做,开发流程到供应商选择,生产和销售,公司状况和计划到核心人员介绍和接触及财务报表。在他一次次的诚意和领导好心敦促下我完全被套进了圈套。所以请不要在此谈论他们,还我清静。拜托。”
  据悉,雷军和黄章曾惺惺相惜,交往甚密。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屠一新在微博上回忆说:“那天在黄章办公室,听他比划讲M8的输入法应该是怎么样的,雷军来了,跟黄章要了不少M8的电池。当时感觉他们两个很谈得来,都是拼命三郎,都琢磨用户体验,有惺惺相惜的感觉,应该是和创始人早期的关系的样子。结果魅族和小米,和,各自成了对手。形势不饶人啊!”
  分析人士认为,2010年下半年黄、雷开始交恶,可能与小米公司发布的MIUI手机有关。雷军删除了之前盛赞魅族的微博,没有正面回应。
  纠纷:小米是偷来的?
  二者交恶,引起一种猜疑:小米是否偷来的?按黄章的说法则有可能:“我得知这些后有些后悔之前毫无保留地和雷军交流我们公司的一切,就连M9 UI交互文档都有发给他请他一起探讨。我觉得MIUI伪装成民间团队很过分。”小米手机发布之后,黄章称小米公司为“这是家没有底线的公司”,并且魅族M9拒绝小米公司的米聊软件,“为了防止公司通讯录泄密”。
  但是小米选择了不回应,雷军的两条微博引人注意:“小米手机还未正式发售,各种明枪暗箭扑面而来”;“他横由他横,明月大江”。业界流传的说法是,因为投资魅族不成,雷军才决定自己来做小米手机。雷军确实在微博上否认投资魅族。
  记者手记
  黄章以“J.Wong”网名每天都在论坛上接受“采访”,只对用户,不对媒体,引起很多手机迷们的注意;而雷军的“小米”手机,也是主打发烧友。业内人士大多认为,“一个倔强草根,自下而上”(指“黄章”);“一个韧性精英,自上而下”(指“雷军”)。二者“都因为对手机的狂热,他们的命运一度交叉,并在此间恩怨相继,混沌成局”。这场争论到目前暂时打上了休止符,却有可能给未来留下一点悬念。
相关文章:
[ 责任编辑:刘朝磊 ] &&&&
软件信息化周刊
比特软件信息化周刊提供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重点的全面软件信息化产业热点、应用方案推荐、实用技巧分享等。以最新的软件资讯,最新的软件技巧,最新的软件与服务业内动态来为IT用户找到软捷径。
商务办公周刊
比特商务周刊是一个及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企业导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周刊。其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比特实验室可以为商业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采购指南。是企业用户不可缺少的智选周刊!
比特网络周刊向企业网管员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使用者提供关于网络产业动态、技术热点、组网、建网、网络管理、网络运维等最新技术和实用技巧,帮助网管答疑解惑,成为网管好帮手。
服务器周刊
比特服务器周刊作为比特网的重点频道之一,主要关注x86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通过最独到的编辑观点和业界动态分析,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器行业的趋势。
比特存储周刊长期以来,为读者提供企业存储领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及时、全面的资讯、技术、方案以及案例文章,力求成为业界领先的存储媒体。比特存储周刊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储业务、数据保护与容灾构建以及数据管理部署等方面服务。
比特安全周刊通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内容建设,为企业级用户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为安全厂商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媒体宣传手段。与其他同类网站信息安全内容相比,比特安全周刊运作模式更加独立,对信息安全界的动态新闻更新更快。
新闻中心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以独特视角精选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重大事件或圈内精彩故事,为企业级用户打造重点突出,可读性强,商业价值高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互联网、IT业界及通信厂商提供一条精准快捷,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媒体传播途径。
云计算周刊
比特云计算周刊关注云计算产业热点技术应用与趋势发展,全方位报道云计算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与企业架设起沟通交流平台。包括IaaS、PaaS、SaaS各种不同的服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安全与管理内容介绍。
CIO俱乐部周刊
比特CIO俱乐部周刊以大量高端CIO沙龙或专题研讨会以及对明星CIO的深入采访为依托,汇聚中国500强CIO的集体智慧。旨为中国杰出的CIO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融互通 、促进交流的平台,并持续提供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探讨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引领CIO未来职业发展。
IT专家新闻邮件长期以来,以定向、分众、整合的商业模式,为企业IT专业人士以及IT系统采购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包括IT新闻、评论、专家答疑、技巧和白皮书。此外,IT专家网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咨询、社区、论坛、线下会议、读者沙龙等多种服务。
X周刊是一份IT人的技术娱乐周刊,给用户实时传递I最新T资讯、IT段子、技术技巧、畅销书籍,同时用户还能参与我们推荐的互动游戏,给广大的IT技术人士忙碌工作之余带来轻松休闲一刻。
微信扫一扫
关注Chinabyte雷军:黄章骂是一家之言 周鸿祎骂则不得不回应
谈产品集权
你相信我是做事情极细的人吧
人物PORTRAIT = P
P:据说小米内部是&人事放松,产品集权&,很多产品决策要你拍板。具体指什么?
L:对。在包装上、产品上,比如说,字体、字号、东西大小怎么摆。这些细节都是我看过的,包括小米微博里发出去的每张图都是我定的。这样就保证了小米所有出去的东西都是一致性的,维持了很高的品质,就像如果我办杂志,里面的每一张图我都看过,每个版式、字体、有没有错别字、标点符号对不对,基本都看过了。好像你们的字体有问题,略小一号。
P:故意小的。
L:小完以后,会制造阅读的(障碍),会让阅读很疲劳。
P:但是它会显得更精致、更美观、更好看。
L:精致和美观和字号小没关系。还有,你的行间距肯定宽了。
P:咱们先不纠结这个了吧。
L:OK,你肯定有你的选择,我有我的选择,如果这个产品是我做的,它必须按照这个标准走。所有这些细节要求完以后,你要把所有的事情简化,你要尽量少做一些事情,因为只有你少做事情,你才能把事情做好,所以小米极其强调专注。
我可以给你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以前做新闻发布会,我抓的细节是什么呢,比如说请客,我怎么能保证每一场新闻发布会,第一,准点开,第二,场场爆满。要不要我展开告诉你怎么能做到?
P:说一说你最得意的。
L:第一个,就是你要花4次的时间去邀请一个人,比如说你提前一个月告诉他,我们什么时候开发布会,你提前一周提醒他说什么时候开,然后你提前一天,你要跟他再次cellphone(电话)确认,提前一小时再发条短信,他出门没有。做了这些,不表示这个人能到,我们更强调的是现场会,这个会开完了以后,比如说你负责请20个人,现场开会,这20个人到了多少个,19个,为什么那个没到。就是因为你有一个客人没到,你可能在那里要给我解释半个小时,这个人为什么没到。
这个会结束以后,你一定会打电话投诉他,你为什么不到?好,下次你再请他,要么他就说我不来,要么他答应了来,他一定得准点来。我们有现场会,直接考核请到率,这是第一招狠的。第二招,请100个人,摆80把凳子,后来的人没有位置,是不是场场爆满。
P:故意的。
L:故意的,所以你要准点到了,是吧,你相信我是做事情极细的人吧?OK,办一场发布会把自己累个半死,这次干小米,这些事情全部不干了,全部砍掉。因为我发现一个最重要的事情没做好,我们花了这么大代价、花了这么多钱把客人请来了,但是我们没有真正跟他们讲明白我们这个发布会到底发布什么。你看一般的发布会,记者都在外面抽烟,很多记者,拿完新闻稿听完以后,基本都撤了,没有人真的坐在那里听。
P:嗯,这种新闻发布会模式的确高成本低收益。
L:好,成本是什么呢,每个请到的记者,我们所有成本算上去,你要租场地,你要布展,你所有的成本分摊到人头上去,可能闹不好2000块钱。正儿八经的你这个会可能只讲了15分钟、20分钟。讲稿呢,提前一天不怎么睡觉,花五六个小时整理一下就完了,这是传统的发布会,安排领导讲话,安排什么沙画、小提琴、艺术,什么乱七八糟的,最后找几个走秀,是吧,漂亮衣服展示一下,还挺热闹,其乐融融,但是没价值。我办小米,我跟他们说专注,小米的发布会只要干好一件事情,把讲稿写好,就是把现场的PPT写好。你知道我们讲稿要花多长时间,多少人写吗?
我们会有四五人的一个核心团队,会有四五十人参与,一般会写一个月到一个半月,我自己每天会花四五个小时,一般会改100遍以上,每一张都要求是海报级。写完了稿子以后,要推敲每5分钟听众会不会有掌声,每10分钟听众会不会累,我们是应该插短片还是插段子,还是插图片,怎么调动全场气氛,怎么能确保这个发布会一个半小时能结束。我一个人从头讲到尾,保证那一个半小时里面,能让你觉得全场无尿点。
所以请客那些爱到不到算了,不重要,重要的是来了多少人,你能不能打动他,让他真的觉得你这个东西做得好。当然最后你可能说,雷军做东西也不见得好看,这个是能力问题,不是态度问题,但是你要知道我那个字号可能改了100次,左挪挪,右挪挪,上挪挪,拿尺子再量,都是干过的。 (指办公室白板上贴着的小米电视海报)你觉得这个活儿,多长时间你能干完?比如说我们在电梯里面贴张海报。
P:找一个美编,一下午。
L:一下午,你说得很好。我们找10个人,先做100套方案,再选出10个方案,然后全部打印出来之后摆一排,我看一个星期以后选两幅,把两幅再展成十几幅,再干完以后,修图,修完以后再放两周,还有些问题,再改一遍,再看一周,然后再投放,至少要干一个半月。
(指墙上贴的小米电视海报)这是中间稿子,不是最终的,这个稿子还是有问题。
P:为什么不可以是一个你欣赏的、足够牛逼的设计师,他花一下午时间做。&
L:我再告诉你,我们这里请了一大批牛逼的设计师,我认为小米对设计是极其重视的。我们8个合伙人有2个,一个是黎万强,跟我干了十几年设计,还有刘德,刘德是ACCD(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毕业的,全中国ACCD毕业的没几个人吧。但是我认为,世界上没有牛逼的人,只有极其认真的完美主义者。
我再举个例子,同样是发布会,我准备已经够认真了,后来看乔布斯怎么做的时候,我发现我疯了。乔布斯会把那个会场租下来两个星期&&我们没钱,我们只能租两天&&现场彩排两周,我们没有一个人做到这样,花钱太厉害了。
我为什么举这个例子(小米电视海报)呢,因为当当的老板见我说,你们广告做得很好啊,经常做广告,我说我们基本不做广告的,他说电梯广告每天换来换去,只有你们给我留下了印象。这说明我们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谈互联网思维
每天都是雷军,你烦不烦,我都烦了
P:&互联网思维&这个概念最近很流行。我查了百度指数,这个词是从2013年11月份开始走高,到今天很多传统企业都在谈,你怎么理解这个现象?
L:严格意义上,我们是2008年开始讲互联网思想。我在2008年写了一篇博客《用互联网思想武装自己》,2012年又把它重新贴了一遍。
所谓的&小米模式&就是用互联网思想武装的传统消费电子。我自己认为互联网是一种方法论,是一种思想,我在整个行业里面讲得比较多,也讲得比较早。&互联网思想&这个词,他们有人考证过,说是2002年李彦宏最先用的。
小米可能是体现互联网思维最淋漓尽致的一家企业,它的业绩和成长性说服了很多很多企业家和创业者,你讲一万遍都不如做一遍,我们在大家眼皮底下做了一遍。而且,比如说百度很成功,阿里很成功,腾讯也很成功,他们都是十三四年的企业,有时候历史太悠久了,你不一定记得住它怎么做的,小米在你眼皮底下用了两年时间,当着你做了一遍,所以有典型代表意义。我认为这个词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有着重大的积极性意义的,因为它帮助了整个社会提高竞争力。
P:它的引爆点是什么?
L:我觉得跟朋友圈有关,主要是要在微信中分享的太多了。不仅我讲的,有李彦宏讲的,有马化腾讲的,几个人讲的内容在朋友圈内被分享的密度特别高。有一个媒体同行批评我们说,他打过一个赌,他说朋友圈哪天要是没有&马(云)雷(军)成功学&,他愿意给每个人赔多少钱,结果每天都有人分享。天天分享,天天分享,都是那几家公司的事。
P:那这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还是小米有意设计的?
L:讲实在的,我们最近特别想把大家总结的互联网思维的方方面面做一个大的总结,结果我一过完年发现,慢了,我们的工作是滞后的。在最火的时候,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应该把它总结一下,(后来)我就跟我们的市场部说,你们把各种讲话给整理整理,总结总结,帮助大家梳理一下,这个梳理的工作还没结束,这个词已经过时了。
P:这个词也引发了部分人的恶感。
L:我觉得今天的互联网传播就是这样的,有人捧,捧过了就会有人砸,这是正常的传播,是吧?因为大家讲的是更新鲜的话题,反过来就反向思考,任何东西它有利有弊,你专门讲弊呢,它就成了问题。
P:黄太吉的煎饼果子和雕爷牛腩都说自己践行了互联网思维,你怎么看?
L:OK,这两个例子,因为我没有去吃过,我不了解,我说我吃过的,我经常举的例子是海底捞,海底捞做得很好。你要注意啊,其实还有一个小米很痛苦的问题,口碑源于超预期。任何一个公司如果被过度营销之后,用户的期待值变得很高,再超越用户期待值的难度就提高了。就像你们刚讲的这些很热门的公司,如果用户的期待非常高,去现场可能等待的是失望,我以前举的例子是迪拜帆船酒店,号称全球最好的酒店,你去完以后挺失望的。
当你去海底捞的时候,你很少看到海底捞任何营销,而且又是在一个很破的地方,你的预期就被降低了,结果你一进去,剩下的都是超预期。
L:是吧,所以超预期的核心在于控制预期,所以在小米的第一年半,雷军是隐姓埋名,没有任何人知道我们在做这件事情,你看到了就出了一个MIUI,但是不知道什么人在干。
我们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的核心是希望控制预期。但是小米太火之后,控制预期的效果其实不够好。讲实话,从整个我设计小米的模式,我就希望小米不是一个今天这么红得要发紫的这种状态,我觉得不好,要收着一点。但是依然是这样,看到了我们被过度营销,被批评过度营销,可是这些报道里面,绝大部分不是我们做的,比如昨天(2月18日)郭金龙书记送了连战一个红米,因为红米用了很多台湾的产品,我是从新闻上看到的。好,这个报道又很火,你把每件事情连起来,比如说郁亮要到我这里坐一坐,我随便跟他聊了聊,举例互联网思想怎么做房地产,就变成了小米要做房地产,不就又火得不行吗,就天天头条。
然后呢,克强总理做了一个座谈会,邀请了4个企业家,6个经济学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和宏观经济问题。好,你说这么多人去,总理就说了一句,小米变大米,又变成头条,那个影响力极大。结论是小米真的是过度营销,我都觉得小米过度营销了。比如说我做北京市人大代表,很多记者约采访,我全部拒绝了,他们讲为什么,我说你打开报纸,每天都是雷军,你烦不烦,我都烦了,我都烦了。如果我在人代会上,再说点什么雷人雷语,我的天哪,又是头条,你能理解我的感受吗?我就是不想接受采访。其实小米今天要做的是收一些,尽量不要再制造什么话题了,因为我们的话题过了。
这个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我们总是希望能够超预期,是吧,但是用户对我们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我们能不能一样再超预期,这是我们的难题。我刚才讲,如果之前你是偶尔去国贸,去了有一个煎饼果子店,说国贸还有煎饼果子卖,你肯定超预期。如果你是慕名去的,还抱着很高的梦想,吃完以后发现不过如此,你就觉得低于预期。你很难把一个产品做到非常完美,我们还得承认这都是创业公司,才干了两三年,它咋就能超英赶美,左手摁苹果,右手摁三星,怎么可能呢,这不科学。
P:我听说过一个说法,你在私下里有一个抱负,就是把小米做成一家4000亿美金的公司,跟三星比肩。
L:第一,我肯定没说过;第二,我也不会这么讲。我在办小米的时候,最大的抱负就是办一个ten billions company,就是100亿美金的公司,我已经做到了。对我来说,小米第二个目标是能不能有机会办一个世界一流的技术公司,这是我真实的目标。用市值来衡量小米的成与败,我觉得这个阶段我已经过了,原来我做了一堆10亿美金的公司,今天我说我自己出手,总得搞个100亿的吧。从今天的市场反应来说,我觉得小米的100亿应该是板上钉钉了,只会多,不会少,所以我基本没这个目标。
那都是他一家之言
P:可以预见,2014年小米和竞争对手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包括小米口号是&为发烧而生&,华为就打出&为退烧而生&的口号。你怎么看待针锋相对的竞争?
L:华为荣耀也好,其他品牌也好,他们都是打着学小米的旗帜,我觉得这就是小米对社会的贡献,小米带活了整个行业,使消费者能够买到更多又好又便宜的手机。
而且行业一年卖4亿多部手机,小米一年才卖4000万部,如果这个世界上的人都要买小米手机,估计还是买不着,所以我们热切地希望整个行业都能推出更多又好又便宜的手机。唯一的请求就是,大家要学小米,就不要再骂小米了,是吧,而且这是我罕见的一次批评华为,华为说他们有现货,最后你看看他们,是吧,也被大家骂惨了,因为他们的产能比我们还差。
反正我是第一次公开批评华为,大家不能昧着良心说瞎话,整个工业品刚开始爬坡,大家都有产能的压力,是吧,不能为了攻击小米讲一些不符合行业规律的话,尤其华为这样领导型的企业。
P:最近魅族的黄章重新出山,传闻可能和格力的董明珠联手阻击小米,你怎么看?
L:我觉得挺好的,挺好的。我觉得这个行业挺大的,能够有各种各样的公司存在,因为一年有4亿部的规模,我觉得小米不可能一家独吃,不可能。所以呢,它这个市场的盘子足够容纳各种各样的企业存在,我觉得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对消费者是好事。
P:在黄章出来之前,他在内部论坛里有很多对你和他过去交往的指责,但是你从来没有正面回应过?
L:对。我觉得黄章是我们中国这个社会里面少有的草根创业很成功的人,这点值得我们整个社会用一种更宽广的胸怀和爱护的眼光去看待。刚认识他的时候,我还是觉得他挺了不起的,初中毕业,教育程度并不高,而且从厨师做起,能做到这样的事业。可能他做的事情,如果你要受良好的教育,有很多资源,你可能不会觉得他做得有多好。但是你把这几条加上去,我觉得还是蛮励志的,我觉得这是他的长处。但是,我觉得他有他的局限性。在去年9月份,他用了侮辱性的词,我们曾经试图回应,后来他找我的朋友说情,然后把所有骂我的东西都删了。所以,在我这个角度我没办法评价黄章,你能理解吗?
他在网上骂了我们很多的内容,我其实只是问一条,我只想说一条,那都是他一家之言。
P:包括说你窃取魅族的商业机密,都是一家之言?
L:不,这事因为我们就没有回应过,你能理解吗?没有回应,可能公众会认为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会觉得,因为你没道理;另外一种观点,是因为你不屑于回应。反正我在过去几年里面,我都没有回应,(去年)9月份我试图回应的时候,他找了几个朋友。
P:他知道你要回应?
L:我觉得圈子很小吧。我们就顺着他的话出了第一篇文章,叫《黄章到底教了雷军什么》,你想我出道比他早这么多年,对吧,我们就问了一个问题:黄章到底教的什么?而且你们仔细想想,我跟他过去交往,还是交往了那么几个月时间,聊过几次,我有跟他交往的短信、邮件,一系列的东西。
P:是打算公布的东西?
L:是。我们(去年)9月份是真的准备回应,谈了一整天,他说的词太难听了,对,太难听了。而且他也骂了我们用户。我们遇到的痛苦就是说,纠缠你,骂你,侮辱你,好,你回应,就在帮他Markting(营销),你不回应,你又很难受。今天的互联网传播是不是都以这种方式为主,是吧,包括周鸿祎上来先骂你,骂得你不得不回应,一互动,就热了。周鸿祎的本事是骂到你不能不回应,其他的我们都没回应过,所有骂我都忍了。互联网上做手机的每个人都骂我,是吧,你看我们回应过哪一家?连魅族我们都忍了。我跟他们讲,我说我进这个行业的时候,我怎么一个人没骂过?难道骂人就是互联网营销吗?是吧。
OK,反正我不知道别人的道德标准是什么样的,我没这么做过。曾经有很多我们的粉丝不理解我们跟魅族恩怨的时候,我就说了一句,我说&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我说雷军的口碑不是这一天,不是黄章一个人出来(说了算)的。
关注IDC评述网官方微信:idcps-com 新浪微博:
相关热词搜索:
延伸阅读:
24小时点击排行idonews社区首页 &2.0时代,黄章与雷军的未来较量 文章内容页
2.0时代,黄章与雷军的未来较量
MX4打出1799的那一刻,我就感觉到某种力量在涌动,这家“老牌”智能手机企业正在重生。
。曾经的神坛聚集起了多少真正的发烧友:魅族M8/M9当年排队买手机的盛况,中国苹果的赞誉,一家偏安于珠海、规模和实力都极其有限的厂商,在电视媒体、网络媒体/论坛上被反复提及和歌颂,培育出一批无孔不入攻击性极强的粉丝——红卫兵式煤油,中国唯一称得上手机粉丝的一批人……那应该是雷军第一次感受到“互联网做粉丝”的威力。
粉丝是可以塑造的,所以雷军一开始先做MIUI,在玩机圈培育种子用户,再举起发烧的大旗,让小米1采用了一颗强制超频的高通顶级CPU.粉丝最终也要变现的,不过不同的是,雷军没有走高贵冷艳端起来的路线,几十年的经验让他明白了在这片土地“顺势而为”的重要性:系统像苹果,外观像诺基亚,新机还有了金属打磨边框,就真的能吸引人了?不服跑个分+1999,小米切中了这里最广泛的“性价比”属性,才圈住了中国最广大的一批用户。至于双重定价,期货,线上拉动线下的“O2O”销售模式,更是锦上添花。
一开始,黄章不明白,你“紧盯友商”的产品设计路线,你如此粗制滥造的机器,怎么能说自己的偶像是乔布斯?你一家没有自己工厂零基础的硬件公司,怎么一上来就敢直接把价格拉低到1999.有多少家底也不能这么玩啊;你一家手机公司,怎么不在线下开店,还不务正业卖耳机、卖电视、卖路由器、卖手环……
单纯地在做好产品的圈圈里打转,只想安静地做个美男子的黄章,困惑地见证了小米手机经历火箭式蹿升,以及MIUI、小米/红米手机、新媒体、智能硬件、智能家居落子渐渐连成片。
格局初现,才幡然醒悟,人家根本不是专注做产品的。雷军早在“访问”魅族之前就已立志做格局,从MIUI起就已开始布局。站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风口,打破多年的郁郁不得志,雷军要做一家比肩BAT甚至超越BAT的公司。就这样,黄章和它的魅族终于做出了改变。
线上做品牌,在最正确的“地方”激发目标用户群的消费冲动,1799的颠覆定价,这一切完全是雷军当年的复刻版。不过黄章没有忘记初心,1799的MX4仍然是一部用心的机器。
找来李楠做主管营销的副总裁,成立笔戈科技,开始发力“中西合璧”的营销。
宣布与阿里巴巴合作,借助友商的渠道、流量、资源,回馈则是Flyme集成YunOS的底层,共享移动互联网的入口。
后续将宣布开发智能硬件,进军智能家居领域。年底推出MX4 Pro,集成据说完爆Mate 7的指纹识别,为的是与阿里巴巴一起尝试模仿苹果Apple
Pay的模式,在中国推广移动支付。
现在知道为啥MX4标出1799的价格,换来超过1000万部销量?以魅族手机为核心做一个移动互联网开放的生态圈!
严酷的沙漠,一汪活水可以解一时的干渴。只有硬件且只卖硬件的企业是悲催的、吃力不讨好的,因为消费者与其一锤子买卖的关系,发挥作用最大的是硬件本身的性价比、质价比。一旦一款新品比对手稍差,用户很快就会转向。持续不断的活水却不一样了,因为它能“繁衍”出一片可以住人的绿洲。只有智能手机硬件持续在市场扩张体量,才有移动互联网源源不断的活水,MX4史无前例的定价1799,就是先把量堆起来,把份额做起来,把营销的势能提升起来。
更长远地看,单纯地靠硬件,无论是时下的智能手机,,几年之后的智能家居,未来万物互联的智能硬件,面对一个体系一个生态时,单项做的再好,按李楠的话说,是一种不对称的超限战。
李楠的举例非常简练深刻:次好的手环+次好的手机 &
最好的手环+最好的手机,你觉得他可能吗?对用户的选择而言,其实这是一种很现实的可能性:只要前两个产品能整合的更加紧密。
比如小米手机可以做到对所有的小米设备免配置和 Apps
下载。小米新纳入的九安医疗的iHealth血糖仪,已可以做到小米手机直接连上底座即弹出操作界面,无需配置,无需下载App应用。要是后续iHealth还在功用增强、操作便利上为小米手机做“优化”,因为一个好用的智能硬件,你就可能选择不那么好用的小米手机。
反过来,小米手环可以遥控小米手机的拍照,未来加入了运动感知的手势操作,为了这个组合功用,你也可能舍弃Bong手环而选择小米手环。
当家里摆了小米盒子,小米插座(未发布),小米手环,小米路由时的情景,其他单打独斗的手机厂商、智能家居厂商会面对这样一种情况:一样努力地做产品却无法结成同样的市场竞争力。,就是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为其他互联网公司和手机厂家提供了一个可能的平台,让大家加入进来公平竞争。大家就不用再面对超限战,用小米步枪对抗飞机大炮。
魅族联姻阿里,五年之后,用户可能会同时面对小米封闭独享的绿洲,以及魅族阿里开放共享的绿洲。谁会成为大多数人的选项,We will se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章和雷军有什么纠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