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可以报考的军校报考人数减少是好事吗?

     
您的位置:&&&&&&&&&正文
高考报名人数减少不是件好事?
广州日报-大洋网&& 09:36【
&&&&据媒体报道,广州市2010年普通报名结束。至报名截止时,广州2010年高考报名总人数为59591人,未确认的有214人。这个数字比去年的6.5万人减少5000人,这也是广州高考人数多年来首次下降。 &&&&在我看来,高考人数下降的原因首先是因为适龄考生的总体人数在下降。2008年之后十年时间,应届毕业生人数及参加高考人数呈现逐年减少趋势。现在报名参加高考的应届考生大多数是&90后&,他们出生在中国第三个生育高峰之后,绝对人数少了。 &&&&其次是因为高校扩招后,读书成本大增的同时,就业情况则每况愈下。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逐年攀升的学费成了很多家庭的&抽水机&,抽干了多年的家庭积蓄。而且如此大的投入并不能保证将来有相应产出。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大学毕业是包分配工作的,就是说进了大学门,就抱上了&铁饭碗&。这么多年后,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远远跟不上社会的变革,这种严重滞后的情况导致大学生进入工作单位后无法很快适应工作,好多大学生还必须再次进行就业培训,严重浪费了社会资源。尤其是去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的就业神话破灭,高中毕业生通过上大学找个好工作的想法受到动摇,部分学生就转变观念,甚至不参加高考。与此同时,一些技校生和职校生因为掌握了一门技术,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并且因为起点低,对工作和工资待遇要求比大学生都要低,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就业情况反而比大学生要好得多。这种情况使得不少父母和的成才观、就业观发生了改变,不再唯上大学是从。 &&&&事实上,高考报名人数的减少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不仅能压迫中国高等教育,使之为生存不得不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且可以使中国的高等教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换,这对于增加人们对高校的选择余地,增强高校竞争从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分享到 
延伸阅读:
本文转载地址:
黄金三轮复习法
强化提高班500元/门
一轮复习,夯实基础
寒假特训班500元/门
二轮复习,巩固提高
百日冲刺班500元/门
三轮复习,拔高提分
特别说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小学教育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华杯赛:|||
高中: | |
高考精品课程: |珠江时报数字报刊平台
第A07版:梁心帮办/微联播
2015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近日举行笔试,报考人数减少、录取率提升等话题引发网友热议
“省考”出现物理题
文科生直呼伤不起
&&&&前日,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下称“省考”)举行笔试。报考人数减少、考题出现物理题等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想不到公务员考试还会有物理题,直呼“文科生伤不起。”还有一些网友表示,现在职场新人的求职想法有所改变,在工作稳定的前提下,年轻人更愿意选择自由型工作。&&&&@微现象&&&&报考人数下降&同比减少3万人&&&&今年“省考”全省招录人数为13854人,成功报名人数为225057人,平均考录比超过16:1。今年招录人数岗位提升超三成,报名人数却同比减少3万多人。从数据可看出,今年的公务员考试出现明显“降温”。&&&&网友“@佰草香”表示,公务员考试平均考录比还是偏高,“10:1我都嫌多啊!”网友“@蝴蝶翩翩”则表示,平均考录比并不能说明问题,“总体人数减少,我考的岗位还是很火热。”&&&&出现物理题&考生看呆眼&&&&“在右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1、S2后,电路正常工作。开关S1闭合,开关S2由闭合到断开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在广东“省考”中,今年首次增加科学推理题,这让不少考生“看呆眼”,尤其是文科生。&&&&网友“@柠檬不该羡慕香橙”吐槽:“考物理!!!”三个感叹号后还配上了两个流汗的表情,表示无语。网友“@内涵FoofieLam”还自嘲:“字丑不是硬伤,没文化才是硬伤。”网友“@境Iiu”也说:“深感意外,想不到会有物理题,文科生伤不起。”&&&&@微分析&&&&公务员考试&降温渐成趋势&&&&“省考”“国考”的报名人数减少,甚至有专家预测,这种降温将会成为一种趋势。网友怎么说?除了政策的变化、公务员的辛酸,新一代年轻人的就业观念和职业规划更加多元化也是一个原因。有网友表示:“不是只有公务员才是稳定的工作。”还有网友表示,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仕途”生涯,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按部就班。&&&&自由型工作&更吸引职场新人&&&&一些网友表示,现在职场新人的求职想法有所改变。在工作稳定的前提下,年轻人更愿意选择自由型工作。&&&&网友“@Wrbc”说:“公务员的工资本来就不高,而且我现在的工作还是比较自由的,工资也不比公务员少很多。想想还是不会为了那份稳定而放弃现在的工作,难道考上公务员就一定幸福吗?”&&&&有些网友表示,不喜欢按部就班的生活。“工资低、升值难,工作内容枯燥。”网友“@放羊的孩子”也表示,自己更喜欢氛围自由、让人有激情的工作,不会加入“考公大军”。“那种今天就知道一年后的今天是什么样子的生活也太可怕了。”网友@草上西说,自己更喜欢富有挑战、让自己更有活力的工作。&&&&@微讨论&&&&录取率提高&考还是不考&&&&公务员报考降温,录取率提高,你考还是不考?&&&&“考到35岁不能考为止。”来自佛山的刘先生,6年内参加了10多次公务员考试,今年报考南海区教育局一岗位,29人报考只招1人。“不知道该职位是否有强手在,如果有就希望不大了。”刘先生说,每次都过了合格线,从未进入面试环节。他坦言,由于自己的职业规划等原因,他会坚持到35岁不能考了为止。&&&&继续复习&明年继续上&&&&尽管对于公务员这个职业的吐槽仍在继续,不少网友还是热衷于这个“金饭碗”。网友“@HN童”说:“已经不知道自己考了多少次了,这次准备不充分,现在报考的人少了点,若是今年‘上不了岸’,明年一定会狠狠复习,继续考。”&&&&已经是“三连考”的“@Binny”也表示,今年发挥得不理想,但她信心很坚定,“国考考完考省考,省考考完考市考。考公,我发誓,明年一定好好跟你聊一下!!”&&&&对于今年省考出现的物理题,文科生“@FISH陈”誓言要继续复习,“再次默默地拿起复习资料,明年‘收拾旧山河’。”&&&&找个好单位&不考也罢&&&&对于这种持续奋斗的“考公一族”,有些网友则表示不解。网友@秋珞说:“听说公务员考试报名都过不了关的,还有一连考了好几年继续报的,我都没有那么高的追求……找个好的单位,不考也照样过好日子。”&&&&有网友表示,虽然报考人数减少,但仍然改变不了“省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本质。网友“@C2”说:“这次考不上绝不会再继续考了,复习过程简直就是‘烧脑’过程,太累了,不想再走在这座有千军万马的‘大桥’了,实在是太挤了。”&&&&文/珠江时报见习记者&倪玉洁&实习生&李佳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版权所有 珠江时报社 合作伙伴:北京2014高招录取率将达81% 理科比文科好考
  原标题:今年高招录取率将达81%
  约四分之一考生能上一本校 投档规则有变化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武文娟)昨晚(5月3日),北京市教育考试院高招办主任袁槐莲做客《教育面对面》节目时表示,今年高招,789所高校在京投放52219个招生计划,比去年略增,计划录取率约为81%。
  由于今年本科招生计划为3.67万人,本科计划录取率约为56.9%。同时,今年的一本录取率约为24.8%,比去年提升,这意味着大约每四名考生中就有一人能上重点高校。本专科招生比例约为7∶3。
  本科计划录取率56.9%
  袁槐莲表示,2014年高考,全市共有70517人报名,其中64484人参加全国统考,比去年减少2800多人,另有6033人参加高职单考单招。
  今年,全国有789所院校计划在京招收52219人,比去年的计划数略增。
  由于统考人数减少、统考计划增加,今年本市高考录取率比去年要高,约为81%。其中,本科录取率为56.9%,比去年高出将近5个百分点,专科录取率为23.9%。一本录取率为24.8%,这就意味着每100名考生中,约有25人能考上“重点校”。
  理科比文科好考
  2013年,由于计划招生人数和考生数调整,本市曾出现文科录取率提升、理科录取率下降的现象。
  今年,文科和理科录取率均有所提升,由于理科考生人数减少但计划招生人数增加,今年的理科更好考,预计理科录取率为82%,文科录取率为77.9%。
  文科计划为1.51万人,比去年减少800余人;理科计划为3.7万左右,比去年增加1089人。
  文理科报考人数及招生计划
  报名人数 招生计划
  文科 19389人 1.51万余人
  理科 45095人 3.7万余人
  平行志愿调整投档规则
  今年起,北京高招本科志愿设置从“小平行志愿方式”调整为“平行志愿组方式”,考生可在一志愿平行填报两所志愿学校。
  根据平行志愿组的投档规则,所有考生按分数从高到低排入一个队列,计算机会先判断排名在前的一批A、B志愿能否投档,完毕后再转入对下一名考生的判断。
  当高校面临多名同分考生且计划不足时,将无法根据往年规定自主退档部分考生,由学校审查录取,而是全部按分说话。市高招办副主任覃华提示考生,重视第一志愿的填报。
  114随迁子女报考高职
  对于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市高招办主任袁槐莲表示,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可报名参加高职考试,目前已完成了资格审核,“409人报名,121人符合条件,114人报名。”
  此外,根据今年的新加分政策,市优干、市三好、少数民族等享受北京市加分政策的考生报考京外高校时,将以裸分投档。
责任编辑:张驰(QN016)
48小时北京新闻热读排行
&#149;&&#149;&&#149;&&#149;&
&#149;&&#149;&&#149;& &#149;&&#149;&
&#149;&&#149;&&#149;&&#149;&我是2010届的考生,文科,女生。考了433分。我想念护理这个专业,请问可以报考哪些学校的护理专业?
我是2010届的考生,文科,女生。考了433分。我想念护理这个专业,请问可以报考哪些学校的护理专业?
补充:忘了说啊,我是安徽考生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您好,我看到您的问题很久没有人来回答,但是问题过期无人回答会被扣分的并且你的悬赏分也会被没收!所以我给你提几条建议:一,你可以选择在正确的分类下去提问,这样知道你问题答案的人才会多一些,回答的人也会多些。二,您可以到与您问题相关专业网站论坛里去看看,那里聚集了许多专业人才,一定可以为你解决问题的。三,你可以向你的网上好友问友打听,他们会更加真诚热心为你寻找答案的,甚至可以到相关网站直接搜索.四,网上很多专业论坛以及知识平台,上面也有很多资料,我遇到专业性的问题总是上论坛求解决办法的。五,将你的问题问的细一些,清楚一些!让人更加容易看懂明白是什么意思!谢谢采纳我的建议! !!
走过高考,一切并非结束。许多考生进入所谓“后高考时期”,其心理压力非但没有消失,还可能产生一系列心理冲突和生理紊乱现象,形成考后心理“堰塞湖”,甚至发生严重心理问题的“井喷”。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考后更需要心理关爱。
【抑郁型】失落之情不可收拾
估分结束后,小柔觉得自己会与理想大学失之交臂,性格内向的她情绪变得非常低落,一遍又一遍地想着考试时的情景,想着那道做错的题,失落之情一发不可收拾,甚至闭门不出,不愿见同学,不愿见亲友。爸爸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分析】这类考生的表现是吃不好、睡不香,情绪低落,有些还伴随出现强迫思维强迫行为。自怨自艾,有些孩子由于性格突变暴躁,让人觉得难以理喻,与家人争执中暴烈情绪一触即发,严重者甚至出现轻生念头。【建议】活在当下,面向未来!往事如覆水,对于失利,适当的总结总是好的,必要时找家长或好朋友沟通倾诉也是有帮助的。对于家长来说,既不要过分冷淡也不要过分殷切,否则容易对考生形成一种负面暗示,反而给孩子更多压力。平时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并做出正确的引导,陪伴孩子平安度过这段等待期。
【茫然型】无所事事没目标
刚刚考完后,美美地睡了几天,但过了几天,他却发觉自己无所事事,心里空落落的,每天无所适从,特别无聊,时常茫然不知所措,觉得自己的智商降到了最低点,往日充实的学习生活一下云消雾散,仿佛一下子就失去了目标,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分析】对于相当多的学生来说,高考的路上一直被父母、老师推着走。考试一结束,这种压力的快速释放会导致部分考生产生一种虚无感和无所适从感。尤其高考后父母对自己的生活学习要求及态度的变化,大家期待的眼光都放在分数时,这种感觉更明显。【建议】美好的人生是规划出来的!考生可用这段时间来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对未来的生活学习发展规划奠定基础。也可根据兴趣爱好做一些平时想做却没有机会做的事情,适度地与同学结伴郊游、阅读、听音乐等。或者帮家长做点家务,家长应当多和孩子交流,引导孩子安排假期,避免无事可做加剧这种虚无的情绪。
【放纵型】不顾一切地狂欢
小宁考完高考最后一科,就与同学相约狂欢了一夜,紧接着又开始了新的“疯狂”:看电视、上网、睡懒觉、外出旅游等。12年苦读,一朝解放。他迫不及待地释放玩的欲望,更加无暇顾及考试结果,生活规律全盘打破。【分析】这类考生认为,高考结束便意味着一切已经过去,多年艰辛需要好好犒赏,因此玩起来毫无节制。家长们怀着弥补心态,往往也会纵容这种行为。导致此类现象愈演愈烈,有些考生甚至在此期间不慎染上赌博、烟酒、网络成瘾等恶习,严重者还会误入歧途。此前相关的报道屡见不鲜,应引起广大考生及家长的高度重视。【建议】凡事有度!考前的饮食和睡眠一般都比较规律,狂欢降临,人体生物钟变化剧烈甚至完全颠倒,这种逆转对考生们的身心有着巨大的伤害。因此,建议考生“放纵有边,松弛有度”,尽早回归有规律的生活,健康快乐充实地度过后高考时期,最好为即将开始的大学新生活做相应的准备。
【焦虑型】越是期待越担心
高考过去几天了,小美一直忐忑不安,她对自己的成绩充满期待,总体感觉自己发挥正常,但又很担心自己可能的失利。离公布成绩还有一段时间,她心中实在没底,越来越焦躁,严重时晚上还会失眠。【分析】许多考生在考后会出现这种患得患失的状况,尤其是那些平时学习成绩还不错的考生,他们的期待值比较高,但在等待放榜的日子里,这种不确定性让考生更加焦虑,这种焦虑对于那些心理素质弱的考生,还会持续并且加重。【建议】直面现实!无论期待如何,现实总是不可抗拒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开心地接受自己,积极地面对现实,既是每个考生应有的姿态,也是我们人生的应有姿态。学会自我放松,分散注意力,比如可以听音乐、打球,与三五好友结伴做一些户外运动,找同学好友倾吐自己心中的烦恼等。
【链接】“心理落差”易致病
高考过后,落榜或自我感觉不好的考生,容易情绪低落,更严重者甚至出现“自闭”现象,整天把自己关在家中。此时,加强自我调理、释放情绪至关重要。据分析,考生一般会出现5种心理:
麻木心理:一些考生因高考成绩不理想,受到家长、同学的嘲讽,于是妄自菲薄,以此掩盖内心的自卑和哀伤。
内疚心理:高考前,得到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得到老师的帮助和激励,本想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以示报答,结果心想事不成,遂产生了愧对师长的内疚心理。
失落心理:高考后,随着紧张感的结束,有的考生反而会感到茫然无措,心里空荡荡的,仿佛失去了什么。这种失落心理会使他们失去热情,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整天等待期盼,六神无主。
孤独心理:一些考生因自我感觉没有考好,害怕别人嘲讽挖苦,便整天闷在家里,避免会亲拜友,很容易形成孤独心理。
自卑心理:出现这种心理的考生,认为高考失利就等于前途终结,整天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反复咀嚼失败和痛苦的情绪体验,只看到自己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他们一般拒绝与人交往,即使与人交谈,也总是自怨自艾。
数据:各省市历年报考人数及录取率统计     全国高校本专科共招生657万
专题:高考报名人数减少,高校面临生源竞争   调查:是好事还是坏事? 名单:2010年具招生资格高校  本科792所  高职1239所  独立学院316所
地区 2010年报名人数 2009年报名人数 2009年录取率 2008年报名人数 2008年录取率 2007年报名人数 2007年录取率 北京 8.1万 >>详情
10.1万 79.5% 10.37万 74% 10.99万 73.6% 上海 6.7万 >>详情 8.3万 84%左右 10.8万
11.05万 84.1% 河南
95.9万 58% 90.5万 40% 87.88万 52.3% 山东 66万 >>详情 70万 74.27% 80万 55% 77.75万 61.5% 广东 61.5万 >>详情 64.4万 70% 61.4万 70%
55.38万 69.3% 安徽 56.2万 >>详情 57.2万 57.9% 61万  
56.4万 51.4% 河北 50.3万 >>详情 55.9万
57.48万  
56.18万 53.2% 湖南 41.3万 >>详情 50.7万 67% 54万  
51.88万 54.9% 湖北 49.2万 >>详情 51.95万 62% 52.5万 59% 56.18万 53.2% 四川 511537 >>详情 50万 59.82% 51.76万  
49.88万  
江苏 52.7万 >>详情 54.6万 77.4% 50.8万  
陕西 378556人 >>详情 40.5万 54% 41.4万 50.5% 41.17万  
江西 约31.2万 >>详情 35万 64.75% 38.44万 62% 38.43万 57.5% 山西 36.2万 >>详情 37.1778万 54.9%左右 37万 41% 33.1万 44.1% 浙江 30.08万 >>详情 34.85万 82.5% 36.44万 73% 35.88万 72.5% 福建 29.2万 >>详情 30.5万 68%左右 31.2万 56% 30.93万 59.6% 广西 29.9万 >>详情 30.2万
30万 54.2% 辽宁 245334 >>详情 28万 80% 30万  
29万 75.0% 甘肃 预计考生人数减至26万 28.6万 55.2% 29万 42% 11.69万 43.0% 内蒙古 21.9万 >>详情 24.6万
23.9万 57.9% 云南
贵州 23.4692 >>详情 24万
22.57万 43.0% 黑龙江 19.79万 >>详情 23万
19.7万 79% 20.8万  
20.1万 68.7% 重庆 196759 >>详情 19.6万 72.98% 18.6万  
17.73万 69.6% 新疆 16.4万 >>详情 18万
15.41万 56.6% 天津
7.65万 84%左右 8.85万 72% 8.85万  
宁夏 5.7万 >>详情 5.8万
5.8万 33% 5.65万  
青海 3.8万 >>详情 3.9万 73.40% 4.1万  
3.8万 64.3% 西藏 18028 >>详情 1.36万
1.5万 65.1% 海南
4.23万 85.1% 说明: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有出入,敬请考生以当地主管部分发布的数据为准。 全国历年参加高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统计(1977年~2009年)时间(年) 参加高考人数(万人) 录取人数(万人) 录取率(%)
57 6 56 9 57 (计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历年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和《中国考试》2007年第8期普通高考大事记整理而成。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招生考试领域专家&#xe621; 上传我的文档
&#xe602; 下载
&#xe60c;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xe602;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广东高考文科报考者首次少于理科 半数选考口语
下载积分:30
内容提示:本文档是一篇关于高考调查的文档,主要介绍了广东高考文科报考者首次少于理科,半数选考口语。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21:06:34|
文档星级:&#xe60b;&#xe612;&#xe612;&#xe612;&#xe612;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广东高考文科报考者首次少于理科 半数选考口语.PDF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科报考专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