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等于几帧30帧有多块 索尼摄像机的传感器速度 听说是现在最快的 到底有多快?

&主题:松下又一次打败SONY,伟大的M4/3高清摄像机来了!
帖子: 2118
注册: 2008年09月
到底该叫照相机呢?还是叫高清摄像机?
伟大的M4/3来了,会占到可换头照相机一半或2/3的份额
AVCHD Lite格式的动画记录能力,采用720p方式记录,
压缩方式跟AVCHD相同一样是采用H.264编码属于MPEG-4 AVC,
压缩率比常见的Motion JPEG更高效果更好,
4GB SD卡可以录制1小时长度720P(帧/秒)视频,
而采用Motion JPEG只能录制不足20分钟。
相机在视频拍摄功能上,除了支持Motion JPEG之外,还支持全新的AVCHD Lite。
AVCHD Lite共有三种画质码率的选择,分别是SH:17Mbps、H:13Mbps和L:9Mbps 。
SONY松下杀入单反照相机领域
SONY与佳能尼康苦战,没捞到啥油水。
松下躲开SONY,占领奥林爬丝的4/3卡口,霸占属于未来真正大块肥肉M4/3。
现在看,真是松下的路走对了
[魔术 编辑于
[ 12:01 补充如下]
在存储卡摄像机
不重视可换头DC杀入135全幅数码单反
都有决策重大失误
要有高层为此负责任。
[ 06:26 补充如下]
作者相关热贴:
&浏览:27060&&回帖:119 &&
泡网分: 16.111
注册: 2007年11月
国外名家操刀的松下AF100和索尼PMW-F3样片
索尼 PMW-F3
泡网分: 27.332
帖子: 6741
注册: 2005年12月
SONY1直在被PANASONIC打败
但是SONY从来没从老大的位置上走下来过
P饭们把精神胜利法进行到底吧。。。
泡网分: 15.747
帖子: 3685
注册: 2008年10月
原文由 西区苛刻 在 13:14发表
胡说八道!& &
泡网分: 15.747
帖子: 3685
注册: 2008年10月
俺的预测有超前性
比如SXS取代蓝光盘
SDXC取代记忆棒
泡网分: 28.742
帖子: 2731
注册: 2008年02月
原文由 ytyw 在 15:49发表
做多一个RAW数据流输出端子。0,用14M像素的sonyASPC,只能抽取不能全用,对比1000万像素的4:3芯片并没有什么优势。
像素抽样又不是厂商想用,而是在手持机的机身中,只能采用相机传感器的像素抽样模式。 
全像素的逻辑RGB取样,最低取样像素必须是 620万(完美的方案是1240万),最低取样帧速度必须是30帧(高的50--60帧我就不说了)。 这就类似于一块APS-C尺寸的传感器,具有620万像素,却要实现最少每秒30张照片连续拍摄能力。
这时候,对于大尺寸传感器来说,发热和功耗是非常可怕的。 现在的DSLR即便是区区200万像素采样的24帧模式已经由于发热无法控制,必须要有拍摄时间的限制。更不要说最少三倍的像素(600万像素)采样时的24--30帧了。那样的话,在手持机的机身内,估计工作不了1分钟就必须歇半天,等散热了再工作哈, 这个根本不现实。
所以手持机玩大尺寸传感器,只有套用相机模式的半成品传感器,然后通过隔几行抽样采样的方式去拍视频。
不过这个局面会随着SONY的35mm手持电影机发布有所改观。 SONY的35mm手持电影机采用的将是一种特殊像素结构的逻辑RGB像素的传感器,SONY目前给出的临时名字叫“Q67”方案。 它是用RGB总像素采样率的67%的像素就能实现RGB逻辑像素结构(大大降低功耗,即便在手持机的机身内也可以以大尺寸传感器实现RGB逻辑像素阵列)。
[西区苛刻 编辑于
泡网分: 28.742
帖子: 2731
注册: 2008年02月
原文由 海航 在 13:23发表
预感到,SXS存储卡也将被SDXC卡灭了&&这个更是无中生有的胡说八道!以后对于你根本不了解的行档还是少发言吧.
请问: SxS卡的定位应用是什么? SDXC卡的定位应用是什么?
连Panasonic自己都没有把SDXC定位到足以和SxS抗衡的高度水平,怎么你就敢楞是硬往上安呢??? 真是遗笑大方。
SDXC是典型的消费级存储卡,根本和广播级的应用不沾边。 你就看看Panasonic自己的高端摄像机吧,哪有用不入流的SDXC卡的,全部是清一色的P2广播级存储卡。 AG-AF100(105)在Panasonic的产品定位中本身就是定位于面向独立制作的个人消费市场和准专业应用市场的“业务级”产品。根本和广播级产品群不搭界。 所以用 SDXC作为存储这无可厚非。
再看看SONY哥的SxS卡,以应用涵盖来说,它是类似于Panasonic的P2卡的定位于广播级市场的专用存储卡, 虽然前期发布的SxS卡的摄像机PMW-EX1/EX3都属于准专业应用的手持机产品。 但最近发布的使用SxS卡为存储介质的 PMW-500则是标准的采用 3片2/3英寸CCD的 4:2:2的50Mbps码流的广播级ENG产品。 毫无疑问,这已经诠释了SxS卡真正的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
而你到好笑, 竟然无厘头的把消费级的SDXC卡拿来说什么去替代广播级专业应用的SxS卡。真怀疑你是不是妄想症哈!
况且,专业和广播级应用领域,都是摄像和录像机厂商主导存储介质市场,你专业和广播级应用领域想要出现除了SxS和P2这两种应用卡之外的存储卡的话,必须要有一个在开发能力和制造能力上能和SONY与Panasonic抗衡的ENG摄像机厂商站出来采用新的第三方存储卡设备,否则在专业与广播级ENG领域, SxS卡和P2卡依然会是惟有的两种存储卡应用方案。
而目前在专业和广播级摄像机的ENG应用领域, SONY和Panasonic是全球最大的两个制造商,它们的ENG产品基本占据了全世界ENG应用市场超过95%的市场份额(基本处于这两家厂商垄断的局面)。 所以根本不可能出现SxS卡或P2卡之外的其它存储卡方案。
你说的 SD(SDXC)卡,它实际上是:Toshiba、Panasonic 和 美国SanDisk公司三家为主导推行的一个开放式的民用消费级存储卡方案。它的专利是共享的。
而广播级的存储格式与存储介质方案是封闭式的, Panasonic的 P2卡 和 SONY的 SxS卡都是专利独享的封闭式方案(其它厂家要使用相关的传输、连接和支持协议都需要交纳可观的权利金)。所以在一个封闭式的行业内,一个完全独自赚取专利费的格式体系内,厂商是绝对不可能白痴到把一个自己享有吃独食的一本万利的方案,去换成一个大家共享的的平摊的开放方案的。
当初 Panasonic在推广广播级存储卡方案的时候,不选择SD卡而独立开发了P2卡(实际上P2卡就是由多块SD卡并联后加入控制芯片的加强版),其目的就是,SD卡是共享专利的,而广播级应用Panasonic必须要推行自己独享的方案,所以才在SD的基础上开发了P2(因为P2是真正的Panasonic自己独有的)。
如果广播级的ENG想要应用SDXC卡,那必须要有一个在ENG的制造水平上能和SONY和Panasonic抗衡的厂商出来,制造采用SDXC卡的ENG产品才行。 但现实是类似这样的厂商根本不存在! 所以你的 SDXC卡妄图替代SxS卡的言论根本是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哈!
[西区苛刻 编辑于
泡网分: 28.742
帖子: 2731
注册: 2008年02月
原文由 海航 在 13:23发表
预感到,SXS存储卡也将被SDXC卡灭了。
--------------------------------------------------------------------------------
第一款 个人电影机
--------------------------------------------------------------------------------
价格会堕落 ......&&而且除了电视台的应用之外, EX3/EX1 的扩展应用的主要市场也是法人为主的机构和社会团体的行业市场,而并非是个人消费的独立制作市场。 对法人团体市场来说,现在 EX3/EX1R的价格已经非常便宜了,根本不存在降价的必要。而且在这些市场,目前SONY的 EX3/EX1R是全面开花(以2009年全年来说, EX3/EX1成为了2009年全球出货量最大的手持专业摄像机系列)。
下面这些应用,是SONY 的 EX3/EX1R除了电视台之外,主要扩展应用的积极开拓领域。 这些应用根本不是 AG-AF100/105可以替代的,所以二者的主要市场基本没有什么重合性。 虽然 EX3/EX1R在独立制作市场也有应用,但那毕竟不是 EX3/EX1R主要的用武之地。所以AG-AF100/105根本不可能威胁到 EX3/EX1R的主要应用领域。 所以你所谓的竞争降价由来不知是怎么蹦哒出来的!
如果说真正的竞争关系,Canon发布的:XF305/300,那才是EX3/EX1R的真正的竞争对手(它们才是真正的应用领域基本相同,产品定位基本相同,功能涵盖基本相同的互为竞争的产品)
泡网分: 28.742
帖子: 2731
注册: 2008年02月
原文由 海航 在 13:23发表
预感到,SXS存储卡也将被SDXC卡灭了。
价格会堕落到两三万以下
也正是因EX1/EX3
近两年SONY不会跟进 个人电影机, SONY现在是先进技术的反对派 !!&&胡说八道! EX1/EX3的定位是电视台的便携式 ENG(个人市场只是附带照顾的辅助应用,松下这个 4/3系统根本不可能去和 EX1/EX3抢市场)。
EX1/EX3在2009年的总出货是 49,000多台。 80%是被电视台选择作为高清的便携式ENG使用。 主要用途是在肩扛式的 3片 2/3英寸的大ENG机器的应用中,作为辅助灵活拍摄。其次有很多小电视台,直接购买EX1/EX3的NIPROS套装,直接当低成本的演播室高清EFP使用。
松下这个4/3的AG-AF105/100 是100%的针对创作短片和独立制片市场。 不会有哪个白痴电视台会买 AF100当ENG 甚至是 EFP来用。所以它和 SONY的 EX1/EX3的主要用途和用户群的定位都不一样。何谈什么让SONY的 EX1/EX3降价呢???
试问: EX1/EX3主要做的ENG/EFP的工作,这个松下AG-AF100能做吗?
泡网分: 15.747
帖子: 3685
注册: 2008年10月
技术指标出来了:
1080 60i, 50i, 30P, 25P (Native) and 24P (Native)
720 at 60p, 50p, 30p, 25p and 24p native
最高码率AVCHD 24M
AVCCAM's HA (17 Mbps) and HE (6Mbps) modes, 1080i only
另外还可以直接输出4:2:2, 8 Bit HD-SDI HDMI and USB 2.0.
发售时间12月27日,4995美元。
泡网分: 17.737
注册: 2006年04月
请教,这跟sony的vg10是类似的东西么?为什么贵这么多呢?我是单反玩家,dv这东西还不了解,请教了。
原文由 海航 在 19:23发表
AF105是全球首款搭载4/3格式MOS感光元件的行业用高清摄像机,相比之前使用2/3英寸甚至更小尺寸感光元件的专业DV,大尺寸感光元件可提供更细腻的画质,更浅的景深,也便于开发广角镜头。
该机支持Micro 4/3卡口镜头,也可通过转接环使用35mm相机镜头甚至专业电影镜头。AVCHD格式存储,支持i,p ......&&
泡网分: 12.893
注册: 2008年04月
索尼哪能跟松下比啊~
泡网分: 15.747
帖子: 3685
注册: 2008年10月
现在10万人民币以下摄像机
松下SONY佳能技术水准都差不多
泡网分: 15.747
帖子: 3685
注册: 2008年10月
应该会有摄像专用的M4/3传感器出现 AF105是全球首款搭载4/3格式MOS感光元件的行业用高清摄像机,相比之前使用2/3英寸甚至更小尺寸感光元件的专业DV,大尺寸感光元件可提供更细腻的画质,更浅的景深,也便于开发广角镜头。
该机支持Micro 4/3卡口镜头,也可通过转接环使用35mm相机镜头甚至专业电影镜头。AVCHD格式存储,支持i,p/24p以及720 60p/50p/24p/25p/30p,码率21Mbps/17Mbps/6Mbps三档。配置0.45寸852x480分辨率EVF取景器,3.45寸分辨率宽屏液晶。机身接口提供HD-SDI和HDMI输出,XLR音频双声道输入,模拟音频输出、耳机输出等。机身尺寸163.4x209.4x195mm,重1.2kg
泡网分: 15.747
帖子: 3685
注册: 2008年10月
应该会有摄像专用的M4/3传感器出现
泡网分: 15.747
帖子: 3685
注册: 2008年10月
原文由 mj909297 在 19:44发表
AG-AF100 为何采用4:3的成像传感器?&&直接从照相机上拿下来用了? 确实是这样
泡网分: 22.805
注册: 2004年09月
原文由 阿拉丁的闪光灯 在 13:53发表
AG-AF100(M4/3)
上市时间: 2010年
格式标准: 高清格式
高清规格: ×1080,24p,AVC视频,H.264
光学变焦: 无光学变焦
镜头: M4/3系统,可换镜头
传感器类型: MOS传感器,16:9规格
传感器尺寸: 4/3英寸
麦克风: 立体声麦克风
录音系统: 48kHz/16bit录音;支援LPCM/Dolby-A ......&&AG-AF100 为何采用4:3的成像传感器?&&直接从照相机上拿下来用了?
泡网分: 15.747
帖子: 3685
注册: 2008年10月
原文由 尘土飞扬 在 21:51发表
都在喊P了,720的就不要这样喊了~玩玩儿就行能打败谁呢? 没办法主题管理
现在看,AG-AF100 绝对是今年最有份量的一款新机
是 划时代 里程碑 的新产品
泡网分: 15.747
帖子: 3685
注册: 2008年10月
预感到,SXS存储卡也将被SDXC卡灭了。
--------------------------------------------------------------------------------
第一款 个人电影机
--------------------------------------------------------------------------------
价格会堕落到两三万以下
也正是因EX1/EX3
近两年SONY不会跟进 个人电影机, SONY现在是先进技术的反对派 !!
泡网分: 15.747
帖子: 3685
注册: 2008年10月
第二个推出 个人电影机
厂家极有可能是佳能。
红圈大炮助阵,是最大卖点。
所以推测,佳能ILDC最大可能会选择1.6X。
拭目以待!!!!!!!!!!!!!!!!!
泡网分: 31.921
帖子: 6925
注册: 2006年09月
原文由 尘土飞扬 在 21:51发表
都在喊P了,720的就不要这样喊了~玩玩儿就行能打败谁呢? AG-AF100(M4/3)
上市时间: 2010年
格式标准: 高清格式
高清规格: ×1080,24p,AVC视频,H.264
光学变焦: 无光学变焦
镜头: M4/3系统,可换镜头
传感器类型: MOS传感器,16:9规格
传感器尺寸: 4/3英寸
麦克风: 立体声麦克风
录音系统: 48kHz/16bit录音;支援LPCM/Dolby-AC3
摄录时间: 两张64GB SDXC卡共可存储12小时PH模式最高画质视频
短片功能描述: 可拍摄AVCHD格式i,30p,25p,24p(原生)
或720/60p,50p,30p,25p,24p(原生)视频,最高画质的
PH模式下最大码率24Mbps,支持NTSC(60Hz)/PAL(50Hz)切换
存储卡类型: SDXC卡,SDHC卡,双插槽
输入输出接口: USB 2.0接口,HDMI输出接口,HD-SDI输出,TIME CODE;支持一对XLR输入
其它性能: 支持XLR +48V Phantom Power麦克风输入,支持所有M4/3系统镜头,
滤镜,转接环
泡网分: 0.007
注册: 2010年04月
呵呵。松下?打败个JB。
注册: 2010年07月
索尼快倒闭了吧?
估计没几天蹦跶了。
泡网分: 35.337
精华: 1帖子: 1326
注册: 2001年11月
都在喊P了,720的就不要这样喊了~玩玩儿就行能打败谁呢?
泡网分: 15.747
帖子: 3685
注册: 2008年10月
可以看看这贴发贴时间
老整些马后炮 SONY的 NEX摄像机
泡网分: 15.747
帖子: 3685
注册: 2008年10月
可以看看这贴发贴时间
老整些马后炮
泡网分: 15.747
帖子: 3685
注册: 2008年10月
SONY的 NEX摄像机
泡网分: 20.486
帖子: 3521
注册: 2010年05月
原文由 KnutPB 在 18:46发表
M4/3最后会死在传感器面积上。这是显然易见的。上有骚妮摄像机下有假能和骚妮的视频单反,M4/3很有可能两边不讨好。 全局快门,每祯都全像素读取,然后合并成200万像素。做多一个RAW数据流输出端子。0,用14M像素的sonyASPC,只能抽取不能全用,对比1000万像素的4:3芯片并没有什么优势。
要是真的这样放开,死的就是sony了。
靠墙想想,这是不可能的。松下一定甘当老二的
泡网分: 13.568
帖子: 1290
注册: 2008年08月
sony后发制人,松下暂时杯具一把,不过有竞争才有发展,一家独大的结果是消费者吃亏。
泡网分: 15.747
帖子: 3685
注册: 2008年10月
显然就想在EVIL/DC/DV领域再展雄风
从一开始就对4/3单反不是很重视(但做为过渡,技术积累,玩一下票)
松下一定最先有EVIL设想和规划后,才制定的4/3单反规格.
也许从数码单反出现时,SONY松下就在研讨这个新生事物对摄像领域的冲击.
泡网分: 15.747
帖子: 3685
注册: 2008年10月
SONY手持电影机与SONY的可换头DC没P毛关系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主题:SONY将发布手持4K小型电影摄影机!很可能是原始4K RGB传感器
泡网分: 28.742
帖子: 2731
注册: 2008年02月
此链接是日本专业视频门户网站:pronews.jp报道关于SONY未来专业广播技术发展动向的一篇新闻稿。
具体内容是说:明年SONY将上市大尺寸4K传感器的摄像机,并且实现整个端到端的完整的 4K流程制作。
在广播级监视器领域将着重开发中型尺寸的 OLED技术的广播级彩监(是否是 OLED技术的 BVM彩监呢?)
在数字电影院产品中,目前 SONY的 4K-SXRD技术的数字电影放映机在全球已经销售了 5,000套。 SONY的目标是在 2013年全球的 30,000套数字电影放映机中, 4K-SXRD的占有量达到:40%(也就是达到:12,000套)。
那么在技术发展动向的说明会上,除了介绍了上述主要的技术动向外,现场直接揭露了早在 4月的NAB 2010上曝过光的小型手持电影机,和 3D肩扛摄像机。
结果在报料 35mm手持电影机的时候, pronews.jp网站直接公布了这部小型手持电影机的信号规格,将是:4,096 x 2,160的 4K规格。 而不是此前猜测的1080p。
因为SONY早在2010年4月NAB之前的美国一个发布会上就已经官方表明:SONY的 4K摄像机绝对不会采用拜尔马塞克的色彩空间插值的算法。 而会采用完整的原始RGB采样的方案。而且将是 12Bit记录,4:1压缩的信号(那么如果是 12Bit记录, 4:1 压缩的 4K信号的话,它的记录码率将达到:3Gbps以上,两张SxS卡同时写的话,极限速度都不够)。
如果SONY这个小型手持机如果真要是采用 RGB原始采样的 4K传感器,同时又是 12Bit 记录的4:1压缩的4K信号的话,那对于一部小型手持机来说也太恐怖了点。
[西区苛刻 编辑于
[ 01:26 补充如下]
这里我透露一点关于 SONY 4K摄像机传感器的一些技术.
首先在 2009年末, SONY在美国洛衫机的一个通气会上(主要介绍未来的高端 SR 2.0规格),官方透露了一部开发中的 4K摄像机.
在谈到SONY开发中的4K摄像机的时候, SONY官方的发言人很肯定得这样说:
hints of a Sony 4K camera, RGB not Bayer, 4:1 compression, fits onto the SR solid state stuff at 12 bits/channel/pixel
是原始的 4K RGB信号的传感器,而不会采用目前其它厂商采用的“拜尔马塞克”成像的传感器。 数据将是 4:1压缩,12BIT记录
--------------------------------------------------------------------------
而在一份技术文稿中, SONY也阐述了比拜尔马塞克更理想的 Q67的类似 RGB成像传感器的方案:
具体来说,如果单片式传感器要实现原始 RGB采样(三层过滤片叠加的方式由于发热量巨大,根本无法在高像素的动态视频采样中应用)。所以只有采用像素并行结构, SONY的 F35/潘纳的Genesis 可以说是一个单片传感器实现原始RGB采样的成熟方案。 但由于采用了双像素并行读取的 RR、GG、BB的六像素结构,所以F35的 1920 x 1080的输出信号的采样CCD的像素高达:5760 x 2160 的总共 1244万。
很显然这种六像素的完整RGB逻辑像素采样结构虽然能相对完美实现原始RGB输出,但由于所需的像素数量过于庞大,在 4K(4,096 x 2,160)成像器上不适合(那样的话, 4K成像器上必须要拥有:5,300万像素)。
那么理论上 4K的RGB结构,单片传感器的话,实际需要 4,096 x 2,160 x 3 共:2,655万像素。 但这个像素还是太高,那么高的像素发热量太大,很难实现那么高像素模式下的 30--60帧的高速采集。 所以 SONY的 Q67方案是将像素排列成菱形, 每个绿色像素周围排列两个蓝色和两个红色像素,以绿色像素为中心,各取一半红色和蓝色像素构成一个RGB的逻辑像素。 这样总排步像素由:2,655万下降到:1,770万像素。(实际上其采样像素是普通拜耳马塞克方式的 2倍)。
我估计SONY将要发布的这布手持电影机的传感器就是这种类型的。
作者相关热贴:
&浏览:4570&&回帖:32 &&
泡网分: 60.258
精华: 1帖子: 12134
注册: 2000年10月
原文由 西区苛刻 在 23:52发表
还有这个机器有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不能相比的一个特性。
SONY没有公布具体的传感器像素是多少,但就我了解到的信息是这机器采用了SONY全新的 Q67 RGB单板式的CMOS。
也就是说,以RGB需要的 67%的像素实现类似RGB的效果。 1920 x 1080的拜尔码塞克方式需要:207万像素,如果要实现 RGB的话需要:622万像素,而 SONY的Q ......&&请教个问题,用这种结构来制成拍摄静态画面的高像素器件,比如全画幅的4千万像素器件,会不会有质的飞跃?
泡网分: 0.009
注册: 2002年03月
泡网分: 67.804
精华: 3帖子: 9782
注册: 2004年06月
原文由 BugErr 在 00:04发表
摇起大旗召唤索尼电器党、家电党~~ 稍等片刻,各种&boys&就出来了
泡网分: 3.356
注册: 2010年10月
好的拍摄设备也要有好的处理设备才行。这个估计对处理设备的要求也会水涨船高的。
泡网分: 18.787
注册: 2005年11月
摇起大旗召唤索尼电器党、家电党~~
泡网分: 28.742
帖子: 2731
注册: 2008年02月
还有这个机器有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不能相比的一个特性。
SONY没有公布具体的传感器像素是多少,但就我了解到的信息是这机器采用了SONY全新的 Q67 RGB单板式的CMOS。
也就是说,以RGB需要的 67%的像素实现类似RGB的效果。 1920 x 1080的拜尔码塞克方式需要:207万像素,如果要实现 RGB的话需要:622万像素,而 SONY的Q67方式则使用:414万像素实现类似RGB的取样方式。
由于不像单反传感器拍视频那样,整个传感器上的像素实际上都被拍照用了,真正视频取样实际上抽取的像素依然只有207万。 但因为传感器上排布了太多拍照时需要用到的像素点,所以造成了每个像素的有效面积都被过多的像素点给浪费了。
而SONY此产品不用考虑拍照,完全为视频服务,所以像素数量我猜测只有 400多万,RGB取样率是普通拜尔马塞克方式的 2倍。 这样既保证了视频画质的清晰度和色彩相对普通单片式传感器的优势。 而在像素点上又因为像素点的尺寸比普通的传感器像素大很多,所以灵敏度非常高,使得此产品的拍摄画面即便是在很微弱的光线下,在高增益时依然能获得非常干净的画面。
SONY官方公布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
SONY官方资料中,此产品的传感器单个像素面积竟然要比之前 SONY发布的 1620万像素的用于 A55上的 APS-C尺寸的CMOS的像素尺寸面积大4倍。 像素灵敏度非常高,即便是及微弱的光线下,也能取得很纯净的画面拍摄效果(A55的传感器高感画面已经够干净的了,这个PMW-F3的传感器单个像素的面积比 A55的传感器大4倍,可想而知,它的灵敏度有多高)。
它的标准档位设定是在 ISO 800(也就是说 ISO 800是基准拍摄档,基本和ARRI新发布的 Alexa持平,但显然价格上要比 Alexa便宜多了)
作为手持机来说,除了自带的记录格式外,应该没有什么性能上的遗憾了。(当然记录格式方面,要等 2011年春天,SONY针对 PMW-F3的 RGB 4:4:4 、10Bit 的S-Log对数数据记录系统发布[那个时候,记录码率能到:1.5Gbps],那时就基本完美了)。
泡网分: 28.742
帖子: 2731
注册: 2008年02月
原文由 capss 在 21:01发表
這是電影用的格式
比APSC稍大而已
鏡頭也是電影常用
ARRI-PL接口 PL卡口的金属触点有两种,一种是 Ziess的10点钟方向的触点方式。还有一种是Cooke采用的3点钟方向触点方式。 接脚都是一样的,都是4触点结构。但排布方向不同。
所以实际上 PL卡口严格来说,Ziess 和 Cooke头是不兼容的。
但摄影机厂家为了方便,就把 PL卡口上在10点钟方向和3点钟方向做两列金属触脚,既能兼容Ziess电影头,也能兼容Cooke电影头。
[西区苛刻 编辑于
泡网分: 5.697
帖子: 1936
注册: 2010年08月
原文由 cokke 在 20:51发表
Super35 CMOS是不是就是全幅的意思? 电影胶片(数字传感器)没有所谓的全幅、APS画幅规格划分。
但是最常见的35mm电影胶片的成像面积差不多就相当于摄影胶片中APS—C画幅的规格。
因为跟摄影胶片横向传动不同,电影胶片是竖着走,
而且电影胶片里还包含大量不同技术规格的声轨信息数据。
[尤文蒂尼 编辑于
泡网分: 29.95
帖子: 6821
注册: 2007年07月
原文由 cokke 在 20:51发表
Super35 CMOS是不是就是全幅的意思? 這是電影用的格式
比APSC稍大而已
鏡頭也是電影常用
ARRI-PL接口
泡网分: 18.067
帖子: 1420
注册: 2007年11月
估计也是E口的吧。
泡网分: 18.84
注册: 2006年12月
Super35 CMOS是不是就是全幅的意思?
泡网分: 18.84
注册: 2006年12月
原文由 ranma 在 00:17发表
这个看上去还是2K的。 官方正式的通告出来了
2011年2月上市
一个220万日元
一个152万日元
泡网分: 23.225
帖子: 1047
注册: 2005年09月
4K摄像机的压缩效率应该比FullHD的H.264压缩效率还要高一点,如果压缩算法使用得当,用200M的码率就能保证很好的4K视频品质,但是采用H.264的算法压缩和解压的算法复杂度都太高,对压缩芯片是个极大的考验,三五年之内这样的芯片难以做到廉价,而且后期处理也不是一般台式计算机能做得了的。
目前CMOS技术已经完全满足4K甚至更高速的采样要求,技术瓶颈在压缩解压芯片和存储设备。
目前的卡式存储设备单片能满足200M码率采样的还没有,所以压缩和存储是技术的关键,存储相对容易解决,用四片廉价SDXC组成的RAID就可以满足200M码率读写,这部分技术容易突破,成本也是消费级市场可承担的,但是压缩解压就没那么容易,消费级嵌入式芯片在五年之内难以满足要求,4K设备在五年甚至十年内都是专业级别以上的玩具,离大众市场很远。
随着DSLR全面支持1080P视频,相机的视频功能的竞争就需要从普及向品质转移,我认为DSLR上的1080P的视频还有在今后三五年之内,或者说在今后三四代机型之内,视频应该还能有几个技术点可以玩:
1. 静音镜头和高速对焦
2. 象素抽取采样向全幅采样压缩获得1080P单帧转移,Sony和Canon芯片做的单反,或者NCSP的单反,目前基本上都是抽取采样,没有利用全像素的能力,下一步应该是全象素采样然后压缩或者硬件合并象素采样,以获取更好的低感性能。
3. 压缩算法,第一步肯定是全面支持优化参数的High Profile,然后会会有4:2:2的High 422 profile压缩和自选的可变码率。
泡网分: 40.466
帖子: 6264
注册: 2004年04月
原文由 禄来党 在 21:57发表
这个? 这个看上去还是2K的。
泡网分: 38.542
帖子: 5596
注册: 2005年02月
泡网分: 28.742
帖子: 2731
注册: 2008年02月
原文由 RubyStone 在 12:58发表
先不说5D4能不能达到4K
5D4出来得等到哪年去
等它出来又有别的4K摄像机出来了
再说 4K真正应用的地方是电影工业
佳能会去掺一脚么
我觉得不太可能 就是,那个Canon弄的1.2亿像素的 APS-H尺寸的概念传感器, 它拍视频依然只能支持:1920 x 1080(而无法应对更高的视频规格了)
泡网分: 39.025
注册: 2009年11月
原文由 RubyStone 在 12:58发表
先不说5D4能不能达到4K
5D4出来得等到哪年去
等它出来又有别的4K摄像机出来了
再说 4K真正应用的地方是电影工业
佳能会去掺一脚么
我觉得不太可能 俺认为4K家用投影或者大尺寸高清电视以后还是会有的,不过是N年之后。至于佳能单反,再过两三代还不一定有。
泡网分: 4.935
注册: 2010年08月
先不说5D4能不能达到4K
5D4出来得等到哪年去
等它出来又有别的4K摄像机出来了
再说 4K真正应用的地方是电影工业
佳能会去掺一脚么
我觉得不太可能
泡网分: 28.742
帖子: 2731
注册: 2008年02月
原文由 canon50d 在 09:55发表
5D3做个固件升级就具备这个能力了。 A55的 APS-C尺寸的CMOS, 破解后的 4K视频根本达不到 30p,只能实现10帧。
降低分辨率到 3K,算是可以24P了, 但几十秒后发热量已经无法正常工作了。
如果是 5D3这种, 虽然机身比 A55大点,可传感器成全幅了,发热量比APS-C高得多。我估计 4K的话要 30p,传感器本身就达不到(正要是传感器达到了,那发热量问题也根本无法工作)。
泡网分: 12.046
帖子: 1464
注册: 2008年03月
5D3做个固件升级就具备这个能力了。
泡网分: 47.772
精华: 2帖子: 13447
注册: 2008年07月
原文由 banditlj 在 06:09发表
关键是用啥去看呢,4K的电视还没有呢 很多高级电影院都是4K播放了吧
泡网分: 26.216
帖子: 6638
注册: 2006年10月
原文由 banditlj 在 06:09发表
关键是用啥去看呢,4K的电视还没有呢 大哥,人家说的是数字电影~
泡网分: 55.929
精华: 2帖子: 10515
注册: 2000年05月
关键是用啥去看呢,4K的电视还没有呢
泡网分: 40.466
帖子: 6264
注册: 2004年04月
泡网分: 23.738
帖子: 6808
注册: 2010年06月
原文由 2.8 在 01:20发表
好东西,弄得我都想当导演去了 当导演后就有资格“潜”人了,很不错的想法,有理想,要鼓励。
泡网分: 39.025
注册: 2009年11月
原文由 飞来虫 在 01:53发表
别急,5D4也有4K的 俺认为到了5d5都做不出来。
泡网分: 28.742
帖子: 2731
注册: 2008年02月
原文由 飞来虫 在 01:53发表
别急,5D4也有4K的 相机机身玩 4K的 30P(相当于一部 885万像素的DSLR,每秒要连拍 30张,而且传感器的幅面比APS-C更大,我的个天啊,那发热量要多高呢?)。这个像素采样量的话,你工作一秒钟可以,我估计工作个 30秒就会因为发热量的问题罢工了。更不要说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了。
而且相机用的 APS-C 和 全幅面的传感器,传感器本身就不符合需要在高像素下每秒至少连续采样“30幅”的技术特性。
现在不管是 5D II 还是 Nikon 或是 SONY的视频单反. 只区区 1920 x 1080的 207万像素,每秒采样30帧,基本也就是个几分种时间就因为发热的问题,无法进行了(SONY的 A55/A33是发表了声明, 实际上没有发表声明的 Canon 5D II 和 Nikon的单反视频机都存在相机机身根本无法有效散热的问题)。那个只是1080p,现在到了 4K(4,096 x 2,160)。相机机身就更不用提了!
DSLR的传感器,不管是 APS-C 和 全幅 的,目前在技术上也还没有能在:885万像素下,每秒连拍30张的吧! 更别说, SONY这个是在:1,770万像素下,每秒采样最少30帧了(我估计SONY这个手持机,可以支持:1,770万像素采样,每秒到60帧)。
[西区苛刻 编辑于
泡网分: 24.147
注册: 2004年09月
别急,5D4也有4K的
泡网分: 28.742
帖子: 2731
注册: 2008年02月
另外SONY承诺的这部小型手持电影机将是大家都用得起的低价格。 绝对不会像 F35那样卖到:$250,000美元的天价。
之前已经披露过,此部摄像机标准配置的价格很可能在:150--200万日元左右(IBC上猜测的美国上市价格将会在:15,000--20,000美元之间)。
泡网分: 36.892
帖子: 1561
注册: 2001年01月
好东西,弄得我都想当导演去了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秒等于多少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