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劳全面发展.二字易学名词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下载积分:100
内容提示: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41|
上传日期: 10:39:5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官方公共微信赵丹阳:反经为何痛批“德智体美劳”?&&&&&&&&&&
发布者:&|&
浏览(1317) 评论
&|&发布时间: 21:35:38&最后更新时间: 21:35:38
本作品所属分类:
文章类型:普通
​李白的老师赵蕤曾经在《反经》里说过这样一番话:“先知先觉,见解通达,这是材质上的过人,但太平盛世,不把这当作比别人珍贵的东西。广博的知识,超人的记
忆力,能言善辩的口才,这是人聪明智慧的流露,但是英明的君主不把这当作要求臣下的标准。傲视一切,轻贱别人,不受流俗的污染,这是士大夫的高尚的品行,
但太平盛世不把它当做教化百姓的标准。所以,那些高不可攀的表现,不能做为衡量百姓的标准。那
些一般人比不上的品德,不能当做一国的风俗。所以国家太平,可以和愚人一起守成;军队强大,可以和怯懦的人并肩作战。用不着等待古代英俊杰出的人物出现而
人可以自我充实的原因,就是按他们所现有的品质、能力兼容并用他们而已。”(原文——《文子》曰:“夫先知达见,人材之倕也,而治世不以贵于人。博闻强
志,口辩辞给,人智之溢也,而明主不以求于下。傲世贱物,不污于俗,士之抗行也,而治世不以为人化。故高不可及者,不以为人量。行不可逮者,不以为国俗。
故国治可与愚守,而军旅可与怯同。不待古之英俊而人自足者,因其所有而并用之也。”)近来,教育界有一种说法颇为甚嚣尘上,竟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就是大力提倡“圣人教育”!这是自“犬忠”教育之后,“何不食肉糜”式的砖家学者又奉为圭臬的“王牌”之一。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所谓的“德智体美劳”到底有多玄奥?!道德品行高妙,仪容举止可效法,此谓之清正守节之家,如延陵、晏婴。这两个人才算把“德”字发挥到了极致。睿思明道善化,能出奇谋划妙策,此谓之擅长道术之家,如范蠡、张良。这才算是在“智”上有作为。胆识武力超越众人,才能谋略不同凡响,此谓之骁勇雄杰,如白起、韩信。这算是在“体”上有建树。喜欢讥刺呵责,分别是非善恶,此谓之善于品评人物,如子夏之类。可以算作在“美”字上勉强站稳了脚跟。&&&《孟
子·滕文公上》有言:“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按照中国传统政治学的观点,认为“劳”的最高境界还应该是“劳心”、“治人”。怎么
才能通过“劳心”来“治人”呢?《人物志》上说‘其人之品德足以统率一方,其法律法令足以端正一乡,其道术谋略足以权衡一事之利弊,此谓之专能成器之人,
如子产、西门豹。’也就是说,达到子产和西门豹这样的水平,你就可以“治人”了!那么把“德智体美劳”加在一起,又是个什么概念呢?其人之品德足以正肃风俗,其法律法令足以端正天下,其道术谋略足以胜任朝廷之用,此谓之公忠体国之人,如伊尹、仲虺、吕望。这才算是把“德智体美劳”弄全了。众所周知,精通一门,神须专注,行有余力,乃可他顾。天下最佳之事,莫如九流三教、医卜星相、四书五经、十八般武艺件件皆能,事事皆精,文采也好,武略也罢,无一不是出人头地。可是世人寿命有限,“德智体美劳”这五项功夫深湛至极,连蔡元培、杨昌济这等名宿良师,究其一生,精进不休,修德律己,也才能达到十之二三。哪能容得一个普通学生每一门都去修习一番?一个人专心修‘德’,或专注于‘智’,或力行于‘体’,尚且难以在十年八载之内卓然成家,又怎能分心去修别的法门?故
而韩非对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之说,是这样评论的:“且夫百日不食以待粱肉,饿者不活;今待尧、舜之贤乃治当世之民,是犹待粱肉而救饿之说也。”的
确,如果非要等到一个学生发展成为了兼具“德智体美劳”五种材质的“圣人”,才去拔擢见用,那么何异于让一个普通的农户一百天不吃饭,去等待一顿丰盛的珍
馐玉馔?!能不饿死吗!(而况当今之世,即令“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最终修成了“内圣外王”的境界,也未必能受见用)何
况对于这个“德智体美劳”的检验标准,也实在太难搞了!你如果用‘先贤圣哲’的‘九征’之术、八观六验、六戚四隐,也还测的出来,前提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和
精力。问题是现在我们的考核制度不是用这些科学古朴、大巧若拙的办法,而是直接看表面、看试卷、看嘴上说。如果只看这三样的话,有心计、有城府的人,稍稍
用厚黑学一糊弄,就很容易过关了。(所以中国的教育制度迄今为止,还是“不出圣贤,便出禽兽”。)最重要的是,“德智体美劳”这五门功夫,本身就具极大缺陷,一旦超越范围和使用期效,就会走向它的反面。即令修成正果,用之不当,也会伤及自身甚至危害社会。先说这个‘德’字,古来讲求‘忠’为百德之首,在‘德’门之内,没什么比‘忠’字更重要了。‘忠’就一定有用吗?战
国时的法家慎到说过:“做个忠臣固然是好的,但忠臣并不能救乱世,相反,如果是处在一个混乱的、百废待兴的时代,忠臣只会加重那个时代的混乱。”如何理解
这个道理呢?舜的父母很坏,却生了舜这样一个圣贤的好儿子。舜的父亲一次次要把亲生儿子舜置于死地,舜每次都逃过了劫难,原谅了父亲。夏朝的桀是最坏的皇
帝,却出了不少忠臣,结果使他的过错显得格外突出,真象是罪恶滔天一样。孝子不会出在慈父之家。[老子说:“六亲不和有孝慈。”意思是说,家庭有了变故,
有了危机,才能看出儿女的孝引来。]忠臣不会产生在圣明的君王执政的时代。[老子说:“国家昏乱有忠臣。”只有当国家、民族处在生死存亡之际,才会有忠臣
出来殉国赴难。]一个英明的领导人懂得了这个道理后,就会要求部下既要尽忠,但不能过分,所管的事、所负的责任不能超越其职权范围,否则,就走到了忠的反
朝的名臣、易学大师京房在中央政府当官的时候,因政见不同与石显有了矛盾,后来京房被下放到魏郡做太守,而石显还在中央。京房害怕了,就上书给皇帝说:
“我的学生姚平对我说,我对你只是小忠,还说不上是大忠。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前秦始皇在位的时候,赵高用事,有一个叫正先的臣子,看出赵高居心叵测,就非
难、讽刺赵高,被赵高假以罪名杀了,从此赵高在政治上树立了威信,形成了赵高欺上瞒下、一手遮天的政治势力。到了秦二世,天下大乱,赵高指鹿为马,也可以
说是正先促成的。现在我京房奉你的命令出来做地方官,希望你不要让我落个忠臣正先那样的下场,那就要让我的学生姚平耻笑了。”由京房所讲的这个故事看,正先揭发赵高的阴谋,对秦始皇可说是忠了,可是这忠的结果,是自己脑袋搬家不说,反而促使赵高形成了专权的党羽和乱政的权力,最后导致天下大乱。那么这忠又有什么好处呢?]这是说‘德’字并不完全靠得住。再谈谈‘智’,反经曰:心智慧不以端计教,而反以事奸饰非。——[反智慧也。《说苑》曰:“君子之权谋正,小人之权谋邪。”]意思是有智慧的人如果不是用来干正事,做有益于国家、社会的事,而是使奸作诈,颠倒是非,[智慧就要走向反面。《说苑》说:“君子也用权谋,但是为了做正义的事;小人也用权谋,但是为了干坏事。”]最
后说‘体’、‘美’、‘劳’。反经曰:资勇悍不以卫上攻战,而反以侵凌私斗。——[反勇也。凡将帅轻去就者,不可使镇边,使仁德守之则安矣。]意思是仗着
自己年轻力壮,勇猛骠悍,不是去保家卫国,而是好勇斗狠,欺负弱者,或者在黑道中结成流氓团伙,聚众殴斗。[这样,勇武就走向了反面,于社会有害了。把这
个道理用到治国安邦上,执政者不应当让那些好战的将帅去镇守边疆,以免轻率地发动战争;而应当让仁爱宽厚的儒将或文臣守卫边疆,这样国家就安定了。]这是‘体’字的局限。‘美
育’原本是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但一般的大众总以外在容貌俏丽,举止风度翩翩,言谈博闻
善辩,为人急公好义为美。殊不知,容貌俏丽、风度翩翩、博文善辩、急公好义本来是件好事,如果放到树立形象、讲究礼仪的场合如公关、外交之类的地方,是很
恰当的。但是古来大奸似忠,大伪似真。如果凭脸蛋漂亮去乱搞男女关系,凭风度翩翩去行淫纵欲,凭博闻善辩去搅乱是非,以急公好义之名行结党营私之实,那就
走到美的反面去了。劳
育是培养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的教育。在“功有赏,罪有罚,食有粮,居有所”的前提下,可以多劳多得,那么‘劳’就起到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但假使上位者倒行逆施,百姓已而不能“发能中利,动则有功”,反而多劳少得,创造的财富都被特殊利益集团所褫夺,这个时候‘劳’就成了让百姓为统治阶级无
偿奉献的工具。这是说‘小劳’的危害。大劳劳心,体现在政治上便是“修德律己,兢兢业业,夙兴夜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在“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国度,‘大劳’有不为窃国大盗做积蓄的吗?从
前,齐在姜太公的治理下,城镇相连,人口众多,一派繁荣景象。市场上摆满了生猛海鲜,田野上人欢马叫,方圆二千余里,举国上下,国家典章制度的建立,城镇
乡村的组织规划,哪一样不是依照他们的开国圣人姜太公的做法呢?等到后来窃国大盗田成子一出来,杀了齐简公,偷窃了齐国,田成子所到手的,又岂只是一个齐
国,而且把齐国几百年间形成的好的政治制度,都偷过来了。所以历史上虽然骂田成子是窃国大盗,但他一旦权势到手,就象尧舜一样,安安稳稳地做了齐国的国
王,国际上一样恭维他,一样承认他,到底还传了十二代。由此看来,田成子不但偷了齐国,而且偷了姜太公开创的圣明的政治制度,这些权势、法规又反过来保护
了这个大强盗。为了草创齐国的制度,维护齐国的法规,姜太公可谓“劳形草草,身心两乏”,结果却是“前人田土后人收”,空劳了一场。既然“德智体美劳”修之不易,本身又具极大弊端,我们就不必非得强迫人人都做到。须知,安德烈放浪形骸,巴顿谈吐粗俗,缪拉不拘小节,苏尔特贪财好利,步骘“种瓜自给”,阚泽“家世务农”,陈表“将家支庶”,张梁“未有知名”,刘基仇人之子,甘宁帝国之将,凌统使气杀人,胡综嗜酒如命,而拿破仑、孙仲谋能用之,此其所以致功也!正所谓“大礼不辞小让,大行不顾细谨”。《反
经》说得好:“国家有九种人才值得重用,有七十余种举措足可使弊政深化。九种人才是:一曰德才,以立道本;二日理才,以研事机;三日政才,以经制体;四曰
学才,以综典文;五曰武才,以御军旅;六曰农才,以教耕稼;七曰工才,以作器用;八曰商才,以兴国利;九曰辩才,以长讽议。这九种人才的去留上下关乎国家
的成败利钝。”愚以为,但凡属九才之列,能为个人、家庭、国家创造财富者,都该定向培养,因材施教,何必求全责备?正所谓“善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是故审法度而布教令,则天下治矣。”善于治理国家的人,是在改造国家体制上下功夫,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德才兼备、完美无缺上。所以英明的国家领导人反复研究审视法律制度,而后颁布命令,天下就会实现大治。只有在国体无章,宪法失效,或者统治者在“做人原则、政治号召、管理方法、胸襟气度、谋略判断、品德见识、统御能力、英明智能、执法态度、军事才干”十门课程都不及格的国家里,上位者才会一味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浅碟子、活废物,生怕世人脱离了“德智体美劳”的枷锁束缚,便无法驾驭!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必填)&&&&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发表(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字号选择:小大超大
赵丹阳:反经为何痛批“德智体美劳”?
李白的老师赵蕤曾经在《反经》里说过这样一番话:&先知先觉,见解通达,这是材质上的过人,但太平盛世,不把这当作比别人珍贵的东西。广博的知识,超人的记忆力,能言善辩的口才,这是人聪明智慧的流露,但是英明的君主不把这当作要求臣下的标准。傲视一切,轻贱别人,不受流俗的污染,这是士大夫的高尚的品行,但太平盛世不把它当做教化百姓的标准。所以,那些高不可攀的表现,不能做为衡量百姓的标准。
那些一般人比不上的品德,不能当做一国的风俗。所以国家太平,可以和愚人一起守成;军队强大,可以和怯懦的人并肩作战。用不着等待古代英俊杰出的人物出现而人可以自我充实的原因,就是按他们所现有的品质、能力兼容并用他们而已。&(原文&&《文子》曰:&夫先知达见,人材之倕也,而治世不以贵于人。博闻强志,口辩辞给,人智之溢也,而明主不以求于下。傲世贱物,不污于俗,士之抗行也,而治世不以为人化。故高不可及者,不以为人量。行不可逮者,不以为国俗。故国治可与愚守,而军旅可与怯同。不待古之英俊而人自足者,因其所有而并用之也。&)
近来,教育界有一种说法颇为甚嚣尘上,竟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就是大力提倡&圣人教育&!这是自&犬忠&教育之后,&何不食肉糜&式的砖家学者又奉为圭臬的&王牌&之一。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所谓的&德智体美劳&到底有多玄奥?!
道德品行高妙,仪容举止可效法,此谓之清正守节之家,如延陵、晏婴。这两个人才算把&德&字发挥到了极致。
睿思明道善化,能出奇谋划妙策,此谓之擅长道术之家,如范蠡、张良。这才算是在&智&上有作为。
胆识武力超越众人,才能谋略不同凡响,此谓之骁勇雄杰,如白起、韩信。这算是在&体&上有建树。
喜欢讥刺呵责,分别是非善恶,此谓之善于品评人物,如子夏之类。可以算作在&美&字上勉强站稳了脚跟。
《孟子&滕文公上》有言:&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按照中国传统政治学的观点,认为&劳&的最高境界还应该是&劳心&、&治人&。怎么才能通过&劳心&来&治人&呢?《人物志》上说&其人之品德足以统率一方,其法律法令足以端正一乡,其道术谋略足以权衡一事之利弊,此谓之专能成器之人,如子产、西门豹。&也就是说,达到子产和西门豹这样的水平,你就可以&治人&了!
那么把&德智体美劳&加在一起,又是个什么概念呢?
其人之品德足以正肃风俗,其法律法令足以端正天下,其道术谋略足以胜任朝廷之用,此谓之公忠体国之人,如伊尹、仲虺、吕望。这才算是把&德智体美劳&弄全了。
众所周知,精通一门,神须专注,行有余力,乃可他顾。天下最佳之事,莫如九流三教、医卜星相、四书五经、十八般武艺件件皆能,事事皆精,文采也好,武略也罢,无一不是出人头地。可是世人寿命有限,&德智体美劳&这五项功夫深湛至极,连蔡元培、杨昌济这等名宿良师,究其一生,精进不休,修德律己,也才能达到十之二三。哪能容得一个普通学生每一门都去修习一番?一个人专心修&德&,或专注于&智&,或力行于&体&,尚且难以在十年八载之内卓然成家,又怎能分心去修别的法门?
故而韩非对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之说,是这样评论的:&且夫百日不食以待粱肉,饿者不活;今待尧、舜之贤乃治当世之民,是犹待粱肉而救饿之说也。&的确,如果非要等到一个学生发展成为了兼具&德智体美劳&五种材质的&圣人&,才去拔擢见用,那么何异于让一个普通的农户一百天不吃饭,去等待一顿丰盛的珍馐玉馔?!能不饿死吗!(而况当今之世,即令&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最终修成了&内圣外王&的境界,也未必能受见用)
何况对于这个&德智体美劳&的检验标准,也实在太难搞了!你如果用&先贤圣哲&的&九征&之术、八观六验、六戚四隐,也还测的出来,前提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问题是现在我们的考核制度不是用这些科学古朴、大巧若拙的办法,而是直接看表面、看试卷、看嘴上说。如果只看这三样的话,有心计、有城府的人,稍稍用厚黑学一糊弄,就很容易过关了。(所以中国的教育制度迄今为止,还是&不出圣贤,便出禽兽&。)
最重要的是,&德智体美劳&这五门功夫,本身就具极大缺陷,一旦超越范围和使用期效,就会走向它的反面。即令修成正果,用之不当,也会伤及自身甚至危害社会。
先说这个&德&字,古来讲求&忠&为百德之首,在&德&门之内,没什么比&忠&字更重要了。
&忠&就一定有用吗?
战国时的法家慎到说过:&做个忠臣固然是好的,但忠臣并不能救乱世,相反,如果是处在一个混乱的、百废待兴的时代,忠臣只会加重那个时代的混乱。&如何理解这个道理呢?舜的父母很坏,却生了舜这样一个圣贤的好儿子。舜的父亲一次次要把亲生儿子舜置于死地,舜每次都逃过了劫难,原谅了父亲。夏朝的桀是最坏的皇帝,却出了不少忠臣,结果使他的过错显得格外突出,真象是罪恶滔天一样。孝子不会出在慈父之家。[老子说:&六亲不和有孝慈。&意思是说,家庭有了变故,有了危机,才能看出儿女的孝引来。]忠臣不会产生在圣明的君王执政的时代。[老子说:&国家昏乱有忠臣。&只有当国家、民族处在生死存亡之际,才会有忠臣出来殉国赴难。]一个英明的领导人懂得了这个道理后,就会要求部下既要尽忠,但不能过分,所管的事、所负的责任不能超越其职权范围,否则,就走到了忠的反面。
[汉朝的名臣、易学大师京房在中央政府当官的时候,因政见不同与石显有了矛盾,后来京房被下放到魏郡做太守,而石显还在中央。京房害怕了,就上书给皇帝说:&我的学生姚平对我说,我对你只是小忠,还说不上是大忠。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前秦始皇在位的时候,赵高用事,有一个叫正先的臣子,看出赵高居心叵测,就非难、讽刺赵高,被赵高假以罪名杀了,从此赵高在政治上树立了威信,形成了赵高欺上瞒下、一手遮天的政治势力。到了秦二世,天下大乱,赵高指鹿为马,也可以说是正先促成的。现在我京房奉你的命令出来做地方官,希望你不要让我落个忠臣正先那样的下场,那就要让我的学生姚平耻笑了。&
由京房所讲的这个故事看,正先揭发赵高的阴谋,对秦始皇可说是忠了,可是这忠的结果,是自己脑袋搬家不说,反而促使赵高形成了专权的党羽和乱政的权力,最后导致天下大乱。那么这忠又有什么好处呢?]
这是说&德&字并不完全靠得住。
再谈谈&智&,反经曰:心智慧不以端计教,而反以事奸饰非。&&[反智慧也。《说苑》曰:&君子之权谋正,小人之权谋邪。&]
意思是有智慧的人如果不是用来干正事,做有益于国家、社会的事,而是使奸作诈,颠倒是非,[智慧就要走向反面。《说苑》说:&君子也用权谋,但是为了做正义的事;小人也用权谋,但是为了干坏事。&]
最后说&体&、&美&、&劳&。反经曰:资勇悍不以卫上攻战,而反以侵凌私斗。&&[反勇也。凡将帅轻去就者,不可使镇边,使仁德守之则安矣。]意思是仗着自己年轻力壮,勇猛骠悍,不是去保家卫国,而是好勇斗狠,欺负弱者,或者在黑道中结成流氓团伙,聚众殴斗。[这样,勇武就走向了反面,于社会有害了。把这个道理用到治国安邦上,执政者不应当让那些好战的将帅去镇守边疆,以免轻率地发动战争;而应当让仁爱宽厚的儒将或文臣守卫边疆,这样国家就安定了。]
这是&体&字的局限。
&美育&原本是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但一般的大众总以外在容貌俏丽,举止风度翩翩,言谈博闻善辩,为人急公好义为美。殊不知,容貌俏丽、风度翩翩、博文善辩、急公好义本来是件好事,如果放到树立形象、讲究礼仪的场合如公关、外交之类的地方,是很恰当的。但是古来大奸似忠,大伪似真。如果凭脸蛋漂亮去乱搞男女关系,凭风度翩翩去行淫纵欲,凭博闻善辩去搅乱是非,以急公好义之名行结党营私之实,那就走到美的反面去了。
劳育是培养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的教育。在&功有赏,罪有罚,食有粮,居有所&的前提下,可以多劳多得,那么&劳&就起到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但假使上位者倒行逆施,百姓已而不能&发能中利,动则有功&,反而多劳少得,创造的财富都被特殊利益集团所褫夺,这个时候&劳&就成了让百姓为统治阶级无偿奉献的工具。
这是说&小劳&的危害。
大劳劳心,体现在政治上便是&修德律己,兢兢业业,夙兴夜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在&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国度,&大劳&有不为窃国大盗做积蓄的吗?
从前,齐在姜太公的治理下,城镇相连,人口众多,一派繁荣景象。市场上摆满了生猛海鲜,田野上人欢马叫,方圆二千余里,举国上下,国家典章制度的建立,城镇乡村的组织规划,哪一样不是依照他们的开国圣人姜太公的做法呢?等到后来窃国大盗田成子一出来,杀了齐简公,偷窃了齐国,田成子所到手的,又岂只是一个齐国,而且把齐国几百年间形成的好的政治制度,都偷过来了。所以历史上虽然骂田成子是窃国大盗,但他一旦权势到手,就象尧舜一样,安安稳稳地做了齐国的国王,国际上一样恭维他,一样承认他,到底还传了十二代。由此看来,田成子不但偷了齐国,而且偷了姜太公开创的圣明的政治制度,这些权势、法规又反过来保护了这个大强盗。
为了草创齐国的制度,维护齐国的法规,姜太公可谓&劳形草草,身心两乏&,结果却是&前人田土后人收&,空劳了一场。
既然&德智体美劳&修之不易,本身又具极大弊端,我们就不必非得强迫人人都做到。须知,安德烈放浪形骸,巴顿谈吐粗俗,缪拉不拘小节,苏尔特贪财好利,步骘&种瓜自给&,阚泽&家世务农&,陈表&将家支庶&,张梁&未有知名&,刘基仇人之子,甘宁帝国之将,凌统使气杀人,胡综嗜酒如命,而拿破仑、孙仲谋能用之,此其所以致功也!正所谓&大礼不辞小让,大行不顾细谨&。
《反经》说得好:&国家有九种人才值得重用,有七十余种举措足可使弊政深化。九种人才是:一曰德才,以立道本;二日理才,以研事机;三日政才,以经制体;四曰学才,以综典文;五曰武才,以御军旅;六曰农才,以教耕稼;七曰工才,以作器用;八曰商才,以兴国利;九曰辩才,以长讽议。这九种人才的去留上下关乎国家的成败利钝。&
愚以为,但凡属九才之列,能为个人、家庭、国家创造财富者,都该定向培养,因材施教,何必求全责备?
正所谓&善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是故审法度而布教令,则天下治矣。&善于治理国家的人,是在改造国家体制上下功夫,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德才兼备、完美无缺上。所以英明的国家领导人反复研究审视法律制度,而后颁布命令,天下就会实现大治。
只有在国体无章,宪法失效,或者统治者在&做人原则、政治号召、管理方法、胸襟气度、谋略判断、品德见识、统御能力、英明智能、执法态度、军事才干&十门课程都不及格的国家里,上位者才会一味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浅碟子、活废物,生怕世人脱离了&德智体美劳&的枷锁束缚,便无法驾驭!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来源:http://www.dtsxw.org/94.shtml笼络八方才俊,共聚文坛大业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赵丹阳:反经为何痛批“德智体美劳”?
李白的老师赵蕤曾经在《反经》里说过这样一番话:“先知先觉,见解通达,这是材质上的过人,但太平盛世,不把这当作比别人珍贵的东西。广博的知识,超人的记忆力,能言善辩的口才,这是人聪明智慧的流露,但是英明的君主不把这当作要求臣下的标准。傲视一切,轻贱别人,不受流俗的污染,这是士大夫的高尚的品行,但太平盛世不把它当做教化百姓的标准。所以,那些高不可攀的表现,不能做为衡量百姓的标准。那些一般人比不上的品德,不能当做一国的风俗。所以国家太平,可以和愚人一起守成;军队强大,可以和怯懦的人并肩作战。用不着等待古代英俊杰出的人物出现而人可以自我充实的原因,就是按他们所现有的品质、能力兼容并用他们而已。”(原文——《文子》曰:“夫先知达见,人材之倕也,而治世不以贵于人。博闻强志,口辩辞给,人智之溢也,而明主不以求于下。傲世贱物,不污于俗,士之抗行也,而治世不以为人化。故高不可及者,不以为人量。行不可逮者,不以为国俗。故国治可与愚守,而军旅可与怯同。不待古之英俊而人自足者,因其所有而并用之也。”)近来,教育界有一种说法颇为甚嚣尘上,竟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就是大力提倡“圣人教育”!这是自“犬忠”教育之后,“何不食肉糜”式的砖家学者又奉为圭臬的“王牌”之一。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所谓的“德智体美劳”到底有多玄奥?!道德品行高妙,仪容举止可效法,此谓之清正守节之家,如延陵、晏婴。这两个人才算把“德”字发挥到了极致。睿思明道善化,能出奇谋划妙策,此谓之擅长道术之家,如范蠡、张良。这才算是在“智”上有作为。胆识武力超越众人,才能谋略不同凡响,此谓之骁勇雄杰,如白起、韩信。这算是在“体”上有建树。喜欢讥刺呵责,分别是非善恶,此谓之善于品评人物,如子夏之类。可以算作在“美”字上勉强站稳了脚跟。 & 《孟子·滕文公上》有言:“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按照中国传统政治学的观点,认为“劳”的最高境界还应该是“劳心”、“治人”。怎么才能通过“劳心”来“治人”呢?《人物志》上说‘其人之品德足以统率一方,其法律法令足以端正一乡,其道术谋略足以权衡一事之利弊,此谓之专能成器之人,如子产、西门豹。’也就是说,达到子产和西门豹这样的水平,你就可以“治人”了!那么把“德智体美劳”加在一起,又是个什么概念呢?其人之品德足以正肃风俗,其法律法令足以端正天下,其道术谋略足以胜任朝廷之用,此谓之公忠体国之人,如伊尹、仲虺、吕望。这才算是把“德智体美劳”弄全了。众所周知,精通一门,神须专注,行有余力,乃可他顾。天下最佳之事,莫如九流三教、医卜星相、四书五经、十八般武艺件件皆能,事事皆精,文采也好,武略也罢,无一不是出人头地。可是世人寿命有限,“德智体美劳”这五项功夫深湛至极,连蔡元培、杨昌济这等名宿良师,究其一生,精进不休,修德律己,也才能达到十之二三。哪能容得一个普通学生每一门都去修习一番?一个人专心修‘德’,或专注于‘智’,或力行于‘体’,尚且难以在十年八载之内卓然成家,又怎能分心去修别的法门?故而韩非对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之说,是这样评论的:“且夫百日不食以待粱肉,饿者不活;今待尧、舜之贤乃治当世之民,是犹待粱肉而救饿之说也。”的确,如果非要等到一个学生发展成为了兼具“德智体美劳”五种材质的“圣人”,才去拔擢见用,那么何异于让一个普通的农户一百天不吃饭,去等待一顿丰盛的珍馐玉馔?!能不饿死吗!(而况当今之世,即令“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最终修成了“内圣外王”的境界,也未必能受见用)何况对于这个“德智体美劳”的检验标准,也实在太难搞了!你如果用‘先贤圣哲’的‘九征’之术、八观六验、六戚四隐,也还测的出来,前提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问题是现在我们的考核制度不是用这些科学古朴、大巧若拙的办法,而是直接看表面、看试卷、看嘴上说。如果只看这三样的话,有心计、有城府的人,稍稍用厚黑学一糊弄,就很容易过关了。(所以中国的教育制度迄今为止,还是“不出圣贤,便出禽兽”。)最重要的是,“德智体美劳”这五门功夫,本身就具极大缺陷,一旦超越范围和使用期效,就会走向它的反面。即令修成正果,用之不当,也会伤及自身甚至危害社会。先说这个‘德’字,古来讲求‘忠’为百德之首,在‘德’门之内,没什么比‘忠’字更重要了。‘忠’就一定有用吗?战国时的法家慎到说过:“做个忠臣固然是好的,但忠臣并不能救乱世,相反,如果是处在一个混乱的、百废待兴的时代,忠臣只会加重那个时代的混乱。”如何理解这个道理呢?舜的父母很坏,却生了舜这样一个圣贤的好儿子。舜的父亲一次次要把亲生儿子舜置于死地,舜每次都逃过了劫难,原谅了父亲。夏朝的桀是最坏的皇帝,却出了不少忠臣,结果使他的过错显得格外突出,真象是罪恶滔天一样。孝子不会出在慈父之家。[老子说:“六亲不和有孝慈。”意思是说,家庭有了变故,有了危机,才能看出儿女的孝引来。]忠臣不会产生在圣明的君王执政的时代。[老子说:“国家昏乱有忠臣。”只有当国家、民族处在生死存亡之际,才会有忠臣出来殉国赴难。]一个英明的领导人懂得了这个道理后,就会要求部下既要尽忠,但不能过分,所管的事、所负的责任不能超越其职权范围,否则,就走到了忠的反面。[汉朝的名臣、易学大师京房在中央政府当官的时候,因政见不同与石显有了矛盾,后来京房被下放到魏郡做太守,而石显还在中央。京房害怕了,就上书给皇帝说:“我的学生姚平对我说,我对你只是小忠,还说不上是大忠。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前秦始皇在位的时候,赵高用事,有一个叫正先的臣子,看出赵高居心叵测,就非难、讽刺赵高,被赵高假以罪名杀了,从此赵高在政治上树立了威信,形成了赵高欺上瞒下、一手遮天的政治势力。到了秦二世,天下大乱,赵高指鹿为马,也可以说是正先促成的。现在我京房奉你的命令出来做地方官,希望你不要让我落个忠臣正先那样的下场,那就要让我的学生姚平耻笑了。”由京房所讲的这个故事看,正先揭发赵高的阴谋,对秦始皇可说是忠了,可是这忠的结果,是自己脑袋搬家不说,反而促使赵高形成了专权的党羽和乱政的权力,最后导致天下大乱。那么这忠又有什么好处呢?]这是说‘德’字并不完全靠得住。再谈谈‘智’,反经曰:心智慧不以端计教,而反以事奸饰非。——[反智慧也。《说苑》曰:“君子之权谋正,小人之权谋邪。”]意思是有智慧的人如果不是用来干正事,做有益于国家、社会的事,而是使奸作诈,颠倒是非,[智慧就要走向反面。《说苑》说:“君子也用权谋,但是为了做正义的事;小人也用权谋,但是为了干坏事。”]最后说‘体’、‘美’、‘劳’。反经曰:资勇悍不以卫上攻战,而反以侵凌私斗。——[反勇也。凡将帅轻去就者,不可使镇边,使仁德守之则安矣。]意思是仗着自己年轻力壮,勇猛骠悍,不是去保家卫国,而是好勇斗狠,欺负弱者,或者在黑道中结成流氓团伙,聚众殴斗。[这样,勇武就走向了反面,于社会有害了。把这个道理用到治国安邦上,执政者不应当让那些好战的将帅去镇守边疆,以免轻率地发动战争;而应当让仁爱宽厚的儒将或文臣守卫边疆,这样国家就安定了。]这是‘体’字的局限。‘美育’原本是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但一般的大众总以外在容貌俏丽,举止风度翩翩,言谈博闻善辩,为人急公好义为美。殊不知,容貌俏丽、风度翩翩、博文善辩、急公好义本来是件好事,如果放到树立形象、讲究礼仪的场合如公关、外交之类的地方,是很恰当的。但是古来大奸似忠,大伪似真。如果凭脸蛋漂亮去乱搞男女关系,凭风度翩翩去行淫纵欲,凭博闻善辩去搅乱是非,以急公好义之名行结党营私之实,那就走到美的反面去了。劳育是培养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的教育。在“功有赏,罪有罚,食有粮,居有所”的前提下,可以多劳多得,那么‘劳’就起到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但假使上位者倒行逆施,百姓已而不能“发能中利,动则有功”,反而多劳少得,创造的财富都被特殊利益集团所褫夺,这个时候‘劳’就成了让百姓为统治阶级无偿奉献的工具。这是说‘小劳’的危害。大劳劳心,体现在政治上便是“修德律己,兢兢业业,夙兴夜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在“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国度,‘大劳’有不为窃国大盗做积蓄的吗?从前,齐在姜太公的治理下,城镇相连,人口众多,一派繁荣景象。市场上摆满了生猛海鲜,田野上人欢马叫,方圆二千余里,举国上下,国家典章制度的建立,城镇乡村的组织规划,哪一样不是依照他们的开国圣人姜太公的做法呢?等到后来窃国大盗田成子一出来,杀了齐简公,偷窃了齐国,田成子所到手的,又岂只是一个齐国,而且把齐国几百年间形成的好的政治制度,都偷过来了。所以历史上虽然骂田成子是窃国大盗,但他一旦权势到手,就象尧舜一样,安安稳稳地做了齐国的国王,国际上一样恭维他,一样承认他,到底还传了十二代。由此看来,田成子不但偷了齐国,而且偷了姜太公开创的圣明的政治制度,这些权势、法规又反过来保护了这个大强盗。为了草创齐国的制度,维护齐国的法规,姜太公可谓“劳形草草,身心两乏”,结果却是“前人田土后人收”,空劳了一场。既然“德智体美劳”修之不易,本身又具极大弊端,我们就不必非得强迫人人都做到。须知,安德烈放浪形骸,巴顿谈吐粗俗,缪拉不拘小节,苏尔特贪财好利,步骘“种瓜自给”,阚泽“家世务农”,陈表“将家支庶”,张梁“未有知名”,刘基仇人之子,甘宁帝国之将,凌统使气杀人,胡综嗜酒如命,而拿破仑、孙仲谋能用之,此其所以致功也!正所谓“大礼不辞小让,大行不顾细谨”。《反经》说得好:“国家有九种人才值得重用,有七十余种举措足可使弊政深化。九种人才是:一曰德才,以立道本;二日理才,以研事机;三日政才,以经制体;四曰学才,以综典文;五曰武才,以御军旅;六曰农才,以教耕稼;七曰工才,以作器用;八曰商才,以兴国利;九曰辩才,以长讽议。这九种人才的去留上下关乎国家的成败利钝。”愚以为,但凡属九才之列,能为个人、家庭、国家创造财富者,都该定向培养,因材施教,何必求全责备?正所谓“善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是故审法度而布教令,则天下治矣。”善于治理国家的人,是在改造国家体制上下功夫,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德才兼备、完美无缺上。所以英明的国家领导人反复研究审视法律制度,而后颁布命令,天下就会实现大治。只有在国体无章,宪法失效,或者统治者在“做人原则、政治号召、管理方法、胸襟气度、谋略判断、品德见识、统御能力、英明智能、执法态度、军事才干”十门课程都不及格的国家里,上位者才会一味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浅碟子、活废物,生怕世人脱离了“德智体美劳”的枷锁束缚,便无法驾驭!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新学社由广大高校师生发起,主研道德发展理论与文化复兴战略,致力于构建创新中国话语体系与培养青少年的独立思考能力,是一个集学习性、公益性、实业性于一体的文化队伍。约稿方式: 微信公众号:丹阳时评(备注:可用微信搜索添加新朋友的方式,关注一下)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编辑推荐 13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智体美劳自我鉴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