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艾叶泡脚的禁忌,薄荷,霍香,丁香,泽兰做的香袋有什么作用?例假期间可以随身带吗?

快用微信扫一扫右侧二维码了解您身体的健康密码
详情请关注中医中药网微信号:
打开微信→点击右侧+ →添加朋友→输入zyzyw123
查看: 5982|回复: 8
香袋的妙用?
本帖最后由 lyz050909 于
23:05 编辑
最近在儿科学书上看到一篇关于香袋的疗法
雄黄、朱砂、菖蒲、白芷研末装于袋中佩戴胸前用于预防感冒
雄黄、苍术、细辛、干姜、白芷研末装于袋中佩戴胸前用于预防咳喘
可惜没写用量不知道怎么个配法请路过的老师给补充下方便路人
另外请教下老师我儿子今年4岁半隔三差五就好感冒一感冒就好支原体感染咳嗽挂阿奇一般都要七八十拉天才行去年得过间质性肺炎然后是支气管肺炎,我想等他这次咳嗽好了给他服一段时间玉屏风和做个上面的香袋,不知能好点吗?谢谢
本站旨在发扬中医药文化,相互交流,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甲流香囊中药袋制作技术 定做香囊中药袋(空袋)
【功能与主治】
挂在脖子上或放进上衣口袋中,它所起到的作用就是直接在头部周围形成一个立体的
气体空间,充满了香囊散发出的复合型香气;解肌透表,清热化痰。用于感冒发烧,鼻流清涕,隐疹不出,发烧咳嗽,预防甲型H1N1流感及普通感冒。
【用法与用量】
袋装,放在上衣口袋或吊在胸前,15日一袋。一个月用2袋为一个疗程。一袋里面就只有一带药包。
不要把药包撕破,不能使药粉进入眼睛。
【贮藏】 密闭,防潮。
**********************************************************************************************************
防文虫丁香、薄荷、薰衣草、七里香
传统香包惯用的白芷、川芎、芩草、甘松等中药,可添加了山萘、熏草、泽兰、艾叶,磨研、提炼成粉状,缝制成香包
驱蚊虫的功效:藿香、薄荷、紫苏、菖蒲、香茅、八角茴香、陈皮、柳丁皮、肉桂、丁香等。在民间,用艾草燃烧驱蚊是很常用的,艾草烧后其实还是蛮香的,还有一定的安神、暖人肠胃的作用,睡觉也一定很香甜。”
艾草: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奇特的芳香不仅能驱蚊蝇、虫蚁,还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效
泽兰:入肝、脾两经,活血祛瘀,通经利水,更是妇科良药
儿童防感冒
丁香、冰片各3克,高良姜2克,桂枝、佩兰各5克
& &山奈、丁香、雄黄各3克,冰片、薄荷脑各2.5克,砂仁、蔻仁各5克
& &以上可任选一方,药料研细末并过筛,装入小布袋,每袋10~15克,给孩子佩挂在脖子上,或用别针固定于衣襟,香袋距离鼻孔越近则效果越佳,布袋中药末每10天更换一次,以保持药效。
冰片、樟脑各3克,良姜15克,桂皮30克;
川芎、白芷各10克,苍术20克,冰片3克;
山柰、雄黄各10克,樟脑3克,丁香50克。
任选一种配方,将药物粉碎成细面,取药面3—5克,用布缝制成小袋佩挂颈上,15天换一次即可。
做香袋多用的是白芷、丁香、苍术、佩兰、艾叶、冰片、藿香、樟脑、陈皮、薄荷等中草药,其中苍术能祛风散寒、开窍;白芷可祛风解表、化湿通窍;丁香能芳香理气、温中降逆。
苍术30g、川芎30g、辛荑20g、山柰30g、草果30g、白芷30g、细辛15g、艾叶15g、薄荷20g
胡庆余堂:公丁香150克、甘松250克、白芷500克,山柰(音nài)300克;
方回春堂:白芷100克、甘松100克、山柰100克、公丁香20克、檀香20克、陈皮150克;
华东医药有限公司参茸分公司:公丁香100克、白芷100克、山柰100克、甘松100克、檀香100克、陈皮100克;
武林药店:白芷30克、陈皮70克、甘松60克、山柰50克
藿香,艾叶,肉桂,山奈等量,磨碎,包成4克每袋,半月到一个月换一次
豫西山区端午节香囊配方:甘松 100克 三奈 60克 白芷 60克 苍术 60克
高良姜150g,佩兰、桂皮各50g,冰片20g。
雄黄60g,菖蒲80g,桂皮50g,朱砂20g。
川芎、白芷、苍术、零陵香各50g。
山奈100g,雄黄20g,冰片10g,樟脑10g。
预防手足口的佩戴中药香囊:藿香、艾叶、肉桂、山萘等量,在药房里磨碎,包成4克/袋,装袋,半月-1月换一包;用法:每天佩戴,晚上睡觉放枕边
提高抵抗力,增强呼吸道能力的:
丁香,荆芥穗,紫苏,苍术,肉桂,辛夷,细辛,白寇仁各2克,
川芎闻鼻散
功用:预防感冒
药物:川芎、白芷,荆芥,薄荷,羌活,霍香,防风各9克,细辛,辛夷花,冰片各3克,雄黄1.5克。
用法:上花共研细末,从早起每3小时闻一次直至睡前,或作成布包闻吸,共用1至3天
出处:《内病外治精要》
功用:防治四时流【百度】感
药物:霍香,丁香,木香,羌活,白芷,柴胡,菖蒲,苍术,细辛各3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绛色布缝制小药袋,装入药末,佩戴胸前,时时嗅闻。
出处:《当代中药外治临床大全》
山奈苍术散
功用:防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药物:山奈,苍术,藁本,菖蒲,冰片,甘松各等份
用法;除冰片外,将各药烘干,研为细末,加入冰片,调均匀,装袋内,佩戴胸前,时时嗅闻。
出处:《中医外治法集要》
冠心病外用药袋
功用:防治冠心病
药物:玄参,当归,菖蒲,花椒,桂枝,薤白,冰片,三七等各适量。
用法:上药干燥,粉碎,过筛混合搅拌均匀,做成药袋,放置左胸前,并时时以鼻嗅之
出处:《古今中药外治真传》
功用:治不寐多梦(失眠)
药物:辰砂适量
用法:上药装囊,戴身及髻中,以气嗅鼻
出处:《本草纲目》
雄黄嗅鼻散
功用:治魇寐不寤(又称嗜睡)
药物:雄黄适量
用法:将雄黄研末,放纱袋中,挂身上,且时时以鼻嗅闻
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中药香囊配方
预防甲型H1N1流感可做一个香囊,制成后可以挂在脖子上或放进上衣口袋中,它所起到的作用就是直接在头部周围形成一个立体的气体空间,充满了香囊散发出的复合型香气。
大料、藿香、甘草、艾叶、肉桂、苍术等
在香囊中大料用量最多,为120克左右,其他几味药材的用量可以在5克-20克之间。
把所有药物研碎后放入缝好的布袋中,如果是挂在家里,可以做一个大些的,如果随身携带,就把研碎的药材混合好,分成小份装入布袋中。
几种常用中药香袋制作方法
  适合抵抗力差的儿童用的香药袋:①苍术、石菖蒲、山漆、白芷、细辛、藿香、樟脑。②佩兰、丁香、甘松、石菖蒲、薄荷脑、白蔻仁。③川芎、山漆、艾叶、雄黄、苍术、冰片。④藿香、桂皮、冰片、白芷、石菖蒲。上药各适量,分别研细末,同组各混合装袋,每袋10克,10天换药一次,可长期佩戴于儿童身上。对慢性病,小儿体弱者,有保健防病作用,对易患感冒、消化功能低下而抵抗力差的儿童,更加适用。
  儿童防感冒香袋:①丁香、冰片各3克,高良姜2克,桂枝、佩兰各5克。②山奈、丁香、雄黄各3克,冰片、薄荷脑各2.5克,砂仁、蔻仁各5克。以上可任选一方,药料研细末并过筛,装入小布袋,每袋10~15克,给孩子佩挂在脖子上,或用别针固定于衣襟,香袋距离鼻孔越近则效果越佳,布袋中药末每10天更换一次,以保持药效。
  适用于小儿谷道脾胃虚弱的脾兜:取公丁香、苍术、陈皮、厚朴、白术、木香、破故纸、吴茱萸。诸药各等量共研细末,制成腹兜,每兜用药50克。佩戴于脐部。症状消失后不再佩戴。能温中健脾、行气止痛。适用于小儿谷道脾胃虚弱之泄泻、气滞腹胀、腹痛等症。
  适用于小儿积滞的消食香袋:取炒山楂、炒谷芽,炒神曲各10克,藿香、苍术各6克,陈皮、木香各3克,共研细末,放入以丝或绸做成的小袋内,悬挂于颈部,药袋平天突穴处,一周换药一次。用于小儿消化不良、积滞症。
  能散瘀明目的明目球:木贼、桑叶、菊花各6克,共研细末,与10克制南星一起捣烂,加醋酸少许,调匀,用原棉布包扎成球。将药球挂于患眼侧的太阳穴处,2天换药一次。能疏风清热,散瘀明目,适用于红眼病(结膜炎)。
  能辟瘟防病的辟疫袋:取贯众、牙皂、薄荷、防风、朱砂、艾叶、石菖蒲各等量,先将除朱砂外的各药研成极细末,然后加朱砂混匀,取药粉30~50克装入小布袋内,能辟瘟防病,用于预防麻疹及流行性感冒。于疫病流行期间,将上药挂于颈部上方,5~7天换药一次。
本帖最后由 lyz050909 于
23:01 编辑
中医药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用藿香、艾叶、肉桂、山萘四种药即可,将药材混合磨碎,装在香袋里随身带着就可以,不光可以预防手口足病,还可以清热解毒有利身体。一个香囊大约在3克左右,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大点,做小点,这些都无所谓的。但是每种药要等量,基本在0.8克-1克左右。 (这四种药很便宜的,10副药才花了2.1元钱,一次可多买点,缝制大小不一的香囊带在身上,放在家里或车上都可以的。有一股淡淡的中药香味。香囊可以用红布自己制作,也可以去卖婚庆用品的商铺买用来盛喜糖的红带子,用纸巾包好,放在里面,非常漂亮。我已经做了十多个,分给了周围的朋友,他们都很喜欢。可惜没有相机,不能上传照片给大家欣赏。)
  驱除蚊虫“香囊”的配方:
  1、取丁香、薄荷、薰衣草、七里香各适量,
  比例为1∶1∶1∶1即可。
  2、艾叶10克 菖蒲10克 鳖甲10克 闹羊花20克。
  豫西山区端午节香囊配方:
  甘松 10克 三奈 6克 白芷 6克 苍术 6克
  一起研成粉末,置入香囊少许。佩带。
  端午香袋配方:
  1.高良姜150g,佩兰、桂皮各50g,冰片20g。
    2.雄黄60g,菖蒲80g,桂皮50g,朱砂20g。
    3.川芎、白芷、苍术、零陵香各50g。
    4.山奈100g,雄黄20g,冰片10g,樟脑10g。
    上述各方,均研末混匀装于香袋内使用。
  春季香囊制作:
  1、早春散:苍术10克,甘松10克,菖蒲10克,桂皮5克,高良姜15克,雄黄5克,冰片0.5克,樟脑1克,碾成粉末装入香袋即可。
   做个“早春散”挂在脖子,香袋里的药物正好处在天突穴的位置,药味散发出来后不但留香,还可以祛散口鼻周围的不良空气,防止空气中的病菌通过呼吸系统侵入,可以有效预防感冒和上呼吸道疾病。这个香袋透出一股香味,有点甜,带点微苦,很清新。
   2、丁香6克、川椒6克、白芷15克、辛夷10克、冰片10克、沉香6克、艾叶10克、佩兰10克、桂枝10克、益智仁10克、小茴香10克、石菖蒲10克、苍术10克、薄荷10克、藿香10克等。
  将上药(冰片除外)烘干,粉碎,过筛混匀,装入棉布袋中制成香囊,白天佩戴于小儿胸前膻中穴处,晚上放于小儿枕边,或制成较大的香囊悬挂在室内,一般一个月换药一次。
   使用香囊时要注意防水、防潮,孕妇慎用。若直接接触皮肤而出现红疹、瘙痒等现象,请取下香囊,将香囊挂于室内空气流通处,局部皮肤外搽皮炎平或肤轻松软膏即可。不过现在市面上好像不容易买到正宗的香囊了,只能自己动手制作啦,制作方法如下:材料:碎布、药棉、丝线(或中国结细线)、中药香料粉(从中药店选取上面所提中药中的三种以上药粉即可)工具:剪刀、针、缝衣线 做法: (1)将碎布画上自己喜欢的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桃形等。 (2)剪下相对的两片 (3)用线将三边从反面缝合,留下一边。 (4)翻过来,塞入沾有中药店买回来的香料粉的棉花。香料粉根据需要自己选择。 (5)将最后一边缝合,再加长绳装饰即完成。香囊原料大料、藿香、甘草、艾叶、肉桂、苍术等香囊做法在香囊中大料用量最多,为120克左右,其他几味药材的用量可以在5克-20克之间。把全部药物研碎后放入缝好的布袋中,假如是挂在家里,可以做一个大些的,假如随身携带,就把研碎的药材混合好,分成小份装入布袋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看来你已经是香袋专家了哟。向你学习。
& & 可能有效果,还是建议正进行规治疗的好。
我发完帖子后想起用搜索引擎找的希望对路人有所帮助只要无碍就好
可怜天下父母心 希望宝宝身体健康快快乐乐
取冰片、樟脑各3克,良姜15克,桂皮30克,将这4种中药混合捣碎,将备用制作香袋的布缝成小袋后,装入准备好的用药即可。经过一段时间后如果香袋内的气味可能减弱,提神功效也会降低,这时候就应该更换。
  用中药制成的香袋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制作起来也不复杂,但在使用前最好先辨清自己的身体状况,这样才能使香袋发挥最大的效力。
  ▲湿热型体质者:表现为常感口苦、倦怠、尿黄、大便烂、舌苔黄而厚腻等。
  配制香袋时可在香袋内置棉花,再装入苍术末15克,艾叶末3克,藿香末1克,冰片末0.3克。
  注意:佩戴香袋期间,应戒酒,不吃糯米及肥腻、煎炸的食物。
  ▲气虚体弱型者:表现为精神不振、体力不足、易疲乏、食欲欠佳等。
  配制香袋时可往袋内加入吉林参末1.5克,苍术末、生黄芪末各1克,藿香末0.5克,冰片末0.3克。
  注意:佩戴香袋期间应注意休息,最好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
  ▲血淤气虚型者:表现为面色淡白或晦暗、身倦乏力、气少懒言、疼痛如刺等。
  配制香袋时可往袋内加入檀香末、丹参末各2克,菖蒲末、川芎末、苍术末、香薷(或艾叶)各1克。
  ▲忧郁、情绪低落者:表现为郁郁不乐、易失眠或悲观、食欲不振,甚至有自杀倾向。
  配制香袋时可往袋内加入檀香末1.5克,冰片末0.2克,菖蒲末、川芎末、樟脑末各1克。
  香袋可挂在胸前或置于枕边,一袋药一般可用7~10天,当香味变淡时应重新配制。感染性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停用香袋,以免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
  制作香袋,以下方子可供选择,请在临床医生指导下选用:
  ①冰片、樟脑各3克,良姜15克,桂皮30克;
  ②川芎、白芷各10克,苍术20克,冰片3克;
  ③山柰、雄黄各10克,樟脑3克,丁香50克。
  任选一方,将药物粉碎成细面,取药面3~5克,用布缝制成小袋,佩挂颈上或缝于所穿的衣服上,15天换一次即可。
[编辑本段]禁忌
孕妇:传统香袋里装的多为中药香料等熏香,孕妇如果长期随身佩戴,可能造成长期刺激,严重时可能导致流产。
  过敏患者:佩戴香袋易引发过敏。
  儿童:一些热性体质的孩子如果经常闻香袋,病情可能会反复
Powered by  中药香囊的配方中药香囊的配方预防手足口的佩戴中药香囊:驱蚊虫的香囊配方:防流感的香囊配方:1)最近在国内流行起一种中药香囊防止流感的方法,中药的治疗作用比较广泛,能够抑制致病菌、抗病毒、抑制炎症反应和解热,特别是流感高烧不退,中药解热作用更为明显而且安全,另外还有一个中药特有的功能,就是调节免疫功能。除冰片外,将各药烘干,研为细末,加入冰片,调均匀,装袋内,佩戴胸前,时时嗅闻。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香囊的中草药配方香囊的中草药配方香囊的中草药配方防文虫丁香、薄荷、薰衣草、七里香传统香包惯用的白芷、川芎、芩草、甘松等中药,可添加了山萘、熏草、泽兰、艾叶,磨研、提炼成粉状,缝制成香包驱蚊虫的功效:藿香、薄荷、紫苏、菖蒲、香茅、八角茴香、陈皮、柳丁皮、肉桂、丁香等。川芎、白芷各10克,苍术20克,冰片3克;做香袋多用的是白芷、丁香、苍术、佩兰、艾叶、冰片、藿香、樟脑、陈皮、薄荷等中草药,其中苍术能祛风散寒、开窍怎样制作香囊(花的)怎样制作香囊(花的)- 1、香囊囊体可采用单面绒布等布面材料,囊体可根据需要作成多种造形和花色,如吉祥物、生肖动物、卡通人物等。还有一种方法是先把香囊在清水中浸泡1-2小时后,取出香囊体将香水的原液直接喷洒在香囊上面,充分吸收后即可。香囊原料大料、藿香、甘草、艾叶、肉桂、苍术等香囊做法在香囊中大料用量最多,为120克左右,其他几味药材的用量可以在5克-20克之间。各种香囊的配方与制作做香袋多用的是白芷、丁香、苍术、佩兰、艾叶、冰片、藿香、樟脑、陈皮、薄荷等中草药,其中苍术能祛风散寒、开窍;简单配方:白芷、苍术、甘松香、菖蒲、蒿本、桂枝、高良姜、丁香、沉香、各2钱(6克)冰片0.5克(冰片其实是发散剂)其余可放入香囊的中药有佩兰、艾草、木香、川芎、檀香、陈皮、肉桂、藿香、川椒、薄荷、雄黄、乳香、白豆蔻、肉豆蔻、桂官、益智仁、小茴香、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苏合香等。中药香囊关于中药香囊和制作方法,仅供参考:豫西山区端午节香囊配方:甘松10克三奈6克白芷6克苍术6克一起研成粉末,置入香囊少许。春季香囊制作:1、早春散:苍术10克,甘松10克,菖蒲10克,桂皮5克,高良姜15克,雄黄5克,冰片0.5克,樟脑1克,碾成粉末装入香袋即可。DIY各种防病香囊——防流感、驱蚊白芷、丁香、佩兰、艾草、木香、菖蒲、冰片、川芎、檀香、陈皮、茴香、肉桂各10克6、零陵香2钱、檀香1钱、丁香皮、辛夷花各5钱、茴香1钱,冰片、麝香少许。三香散功用:防治四时流感药物:霍香,丁香,木香,羌活,白芷,柴胡,菖蒲,苍术,细辛各3克山奈苍术散功用:防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药物:山奈,苍术,藁本,菖蒲,冰片,甘松各等份。自制“香草袋”驱邪又防病自制“香草袋”驱邪又防病自制"香草袋"驱邪又防病广西名中医,广西壮医医院牙廷艺副教授向大家推荐了几款"中药香草袋"制作方法:广西空气潮湿,人们易受到湿毒的侵蚀而患风湿病和感冒,老人和孩子随身带个壮医的"中药香草袋",可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广西名中医、广西壮医医院牙廷艺副教授向大家推荐了几款"中药香草袋"的制作方法。几种常用中药香袋制作方法。发几个香囊的药方中医香佩法香囊的药方中医香佩法。出处:《当代中药外治临床大全》山奈苍术散功用:防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药物:山奈,苍术,藁本,菖蒲,冰片,甘松各等份用法;辰砂囊功用:治不寐多梦(失眠)药物:辰砂适量用法:上药装囊,戴身及髻中,以气嗅鼻出处:《本草纲目》雄黄嗅鼻散功用:治魇寐不寤(又称嗜睡)药物:雄黄适量用法:将雄黄研末,放纱袋中,挂身上,且时时以鼻嗅闻。佩戴中药香囊防流感:佩戴中药香囊防流感。不仅对流感(有预防作用,对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慢性呼吸道疾病等也有预防作用,中药香囊散发出的芳香有调节心情的作用。根据现代医学研究,佩戴中药香囊的功效有两点根据:一、香囊的药粉气味可刺激人体呼吸道黏膜产生了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这种抗体对病毒和细菌有较强的灭杀作用,使这些微生物在上呼吸道黏膜不能存活端午香包的中药配方。中药香囊的配方:(一)传统香囊常用配方:苍术、川芎、香白芷、菖蒲、山奈、甘松、灵香草、冰片等。防流感的香囊配方:香囊采用十五种芳香药材,包含丁香公、川椒、白芷、肉豆蔻、冰片、沈香、艾叶、佩兰、桂官、益智仁、小茴香、菖蒲石、苍术、薄荷、藿香等名贵中草药做成的中药香包,可以挂在车里家里,或小孩子身上,也可挂在手机上,钥匙扣上,不但好看,而且能够有效预防秋冬季流感。传统香囊多用的是白芷、丁香、苍术、川芎、香白芷、菖蒲、山奈、甘松、灵香草、冰片、佩兰、艾叶、冰片、藿香、樟脑、陈皮、薄荷等中草药,其中苍术能祛风散寒、开窍;苍术30g、川芎30g、辛荑20g、山柰30g、草果30g、白芷30g、细辛15g、艾叶15g、薄荷20g豫西山区端午节香囊===甘松100克三奈60克白芷60克苍术60克胡庆余堂===公丁香150克、甘松250克、白芷500克,山柰(音nai)300克;中药香囊一般采用芳香中药材做为配料,比如丁香、沉香、艾叶、佩兰、香囊中。中药香囊一般采用芳香中药材做为配料,比如丁香、沉香、艾叶、佩兰、肉桂、益智仁、小茴香、菖蒲石、苍术、薄荷、藿香等,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香囊浓郁的药香在口鼻周围就可形成高浓度的小环境。川芎、白芷各10克,苍术20克,冰片3克。还可加入:丁香公(母)、川椒、白芷、肉豆蔻、冰片、沈香、艾叶、佩兰、桂官、益智仁、小茴香、菖蒲石、苍术、薄荷、藿香、除虫菊、樟脑、陈皮等。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传统节日,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吃粽子,挂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避邪驱瘴。游百病:此种习俗是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用。传统香囊惯用白芷、川芎、芩草、甘松等中药,也可添加了山萘、熏草、泽兰、艾叶,磨研、提炼成粉状,缝制成香囊,也可加驱蚊虫的中药:藿香、薄荷、紫苏、菖蒲、香茅、八角茴香、陈皮、柳丁皮、肉桂、丁香等。儿童防感冒的香囊配方:丁香、冰片各3克,高良姜2克,桂枝、佩兰各5克,山奈、丁香、雄黄各3克,冰片、薄荷脑各2.5克,砂仁、蔻仁各5克。胡庆余堂香囊配方:公丁香150克、甘松250克、白芷500克,山柰300克;驱蚊香囊。武林药店:白芷30克、陈皮70克、甘松60克、山柰50克藿香,艾叶,肉桂,山奈等量,磨碎,包成4克每袋,半月到一个月换一次豫西山区端午节香囊配方:甘松100克三奈60克白芷60克苍术60克。香囊原料:大料、藿香、甘草、艾叶、肉桂、苍术等香囊做法:在香囊中大料用量最多,为120克左右,其他几味药材的用量可以在5克-20克之间。驱蚊虫的香囊配方:1)取丁香、薄荷、薰衣草、七里香各适量。中药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秘方中药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秘方.配方:核桃仁适量,冰片少许。用法:用时先常规消毒,然后滴入药液2-3滴,再用绵球将外耳孔堵住,每日3次,连用5-10天。用法:水煎2次,药液混合后分2-3次服,每日1剂。用法:水煎2次,药液混合后分2次服,小儿减半,每日1剂。壮族香囊帮你治病让壮族香囊帮你治病:肝癌小儿癫痫脂肪肝子宫癌卵巢囊肿宫颈癌牛皮癣尖锐湿疣腰间盘突出[导语]香囊又名香袋、花囊,也叫荷包。壮族医药发现,佩戴香囊,可以起到治病的作用。若直接接触皮肤而出现红疹、瘙痒等现象,请取下香囊,将香囊挂于室内空气流通处,局部皮肤外搽皮炎平或肤轻松软膏即可,严重者及时看医生。自制中药香囊防手足口病:用藿香、艾叶、肉桂、山萘四种药即可,将药材混合磨碎,装在香袋里戴在身上就可以,既能预防手口足病,又能清热解毒。一个香囊大约3克,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大点,做小点这些都无所谓的,但是每种药要等量,基本在0.8克~1克。注:这四种药很便宜的,一次可多买点,缝制大小不一的香囊带在身上,放在家里或车上都可以的。菖雄香囊避毒瘴。节前,当家奶奶王熙凤已先着手准备节礼,族中穷子弟贾芸为在贾府谋件差事,买了些冰片、麝香作为节礼送与她。明朝末年刘侗在《帝京景物略》记道:"五月一日至五日,......渍酒以菖蒲,插门以艾,涂耳鼻以雄黄,以避虫毒。"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到,家家洒扫庭院,门楣堂中悬挂艾枝、菖蒲。菖蒲是一味醒神通窍、健脾消滞、杀虫灭菌的中药。"插艾和挂菖蒲也应是为了除毒防病吧。纪念先贤的代表首先是屈原,他是忠于国家的代表;东汉时的曹娥是孝顺父母的代表;文天祥是民族气节的代表;钟馗是主持正义的代表。北京文人有端午节到二闸三忠祠上香的传统,祠内供奉诸葛亮、岳飞、文天祥。祠院宽敞,祠后有濯缨亭正临通惠河边。民间信仰认为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老北京人过端午节时大多在院门前和房檐挂菖蒲插艾叶。关于这个习俗也来源于赞扬善德文化:传说唐末农民起义军黄巢在行军中遇到一位逃难的妇女,此女人抱着大的孩子,领着小的孩子,黄巢问她为何不抱小的孩子?女人答:大孩系邻居所托带,不敢有闪失;小孩是己生,故用手牵之。黄巢感叹,命她在端午日家门前挂菖蒲、艾叶,可避兵灾。该妇女将此做法传告了乡端午节养生保健八件事端午节养生保健八件事端午节养生保健八件事。龙湫水也就是龙舟竞渡过的水,人们认为那是好水、活水,故常有喜喝龙湫水、洗龙湫水浴的习俗,民间也就有"五月节洗龙湫水"的俗语流传。自制端午香囊用到的中药有苍术、藿香、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每味各两克,另外再加1克丁香。4、悬艾叶菖蒲。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酒医史渊源《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沉香手存的香包文.配料大概是:苍术、艾叶、藿香、白芷、山柰、丁香、檀香、白芷、陈皮等。方回春堂平安香囊传统中药香包的用料,下面这个单子可备参考:公丁香,山柰,白芷,陈皮,檀香,艾叶,冰片,苍术,细辛,雄黄,甘松,甘草,肉桂,藿香,川芎,佩兰,菖蒲。驱蚊香囊方:艾叶15克,苍术15克,菖蒲15克,佩兰15克,藿香15克,山柰15克,丁香3克,檀香3克,小茴香3克。隋唐时期,海陆交通发达,促进了对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出现了封建文化的鼎盛时期,芳香疗法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宫室薰香,佩带香袋,衣服喷香,沐浴香汤,妆锦香膏,品饮香茶等,特别是李的《海药本草》收集芳香药物50余种,成为第一本芳香药的专集。宋代,芳香疗法达到了全盛时期,出现了专事海外运输贸易芳香药的香舫;,许多芳香疗法专集丛生,如洪刍的《香谱》、叶廷的《名香谱》、颜持约的《香史》等。清代吴尚先《理渝骈文》中记有“健身丁公枕”可以疗百病,延年益寿”江西景德镇市老中医张时奎现已九十多岁了,他说:他的健康长寿之道,就是几十年用健康丁公枕”。治疗高血压的药枕,可用决明子、菊花、夏枯草、桑叶各150克作枕。端午节习俗也有养生奥秘。在这几天,人们会在门口挂上菖蒲、蒿草、艾叶驱邪,喝雄黄酒、五加酒,吃粽子,挂香囊,以表达保持健康体魄的美好愿望。在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里,端午节的一些古老习俗已经慢慢被摒弃,然而事实证明,我们的传统习俗蕴含着很多养生学问,下面就为您介绍端午习俗如何养生。艾叶、菖蒲还有驱蚊的作用,慢慢燃烧艾叶驱蚊效果更好。喝五加酒——祛湿避邪“五月初五采五加,酿五加酒”是民间的习俗。端午习俗的养生奥秘:插艾叶驱毒除瘟端午习俗的养生奥秘:插艾叶驱毒除瘟。在这几天,人们会在门口挂上菖蒲、蒿草、艾叶驱邪,喝雄黄酒、五加酒,吃粽子,挂香囊,以表达保持健康体魄的美好愿望。在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里,端午节的一些古老习俗已经慢慢被摒弃,然而事实证明,我们的传统习俗蕴含着很多养生奥秘。艾叶菖蒲——驱毒除瘟。艾叶、菖蒲还有驱蚊的作用,慢慢燃烧艾叶驱蚊效果更好。吃粽子清热除烦端午习俗也吃粽子清热除烦端午习俗也有养生奥秘吃粽子清热除烦端午习俗也有养生奥秘。在这几天,人们会在门口挂上菖蒲、蒿草、艾叶驱邪,喝雄黄酒、五加酒,吃粽子,挂香囊,以表达保持健康体魄的美好愿望。在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里,端午节的一些古老习俗已经慢慢被摒弃,然而事实证明,我们的传统习俗蕴含着很多养生奥秘。艾叶菖蒲驱毒除瘟。艾叶、菖蒲还有驱蚊的作用,慢慢燃烧艾叶驱蚊效果更好。在这几天,人们会在门口挂上菖蒲、蒿草、艾叶驱邪,喝雄黄酒、五加酒,吃粽子,挂香囊,以表达保持健康体魄的美好愿望。艾叶、菖蒲——驱毒除瘟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叶、菖蒲还有驱蚊的作用,慢慢燃烧艾叶驱蚊效果更好。普通家庭可以选择在端午前后把门窗紧闭,然后用菖蒲、艾叶、雄黄合剂烟熏2~4小时以上,这样可起到杀菌作用。喝五加酒——祛湿避邪"五月初五采五加,酿五加酒"是民间的习俗。端午节佩香囊有讲究:儿童慎戴孕妇不宜(儿童慎戴孕妇不宜(图)据悉,中药香囊是指将中药如苍术、吴茱萸、艾叶、菊花、薄荷等制成药末,装在特制的布袋中,佩戴在儿童胸前、腰际、脐中等处,由于古代医药不发达,香囊携带在身不但好看、好玩、好闻,而且有让人神清气爽的醒脑作用,还可用来防治多种疾病。专家提醒,购买香囊应去正规中药商城或医药商店购买,切勿贪小便宜网购成分不明的香囊。
来自:&&&《》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号:360doc
馆友评论(0)
您好,请&&或者&&后再进行评论
合作登录: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container: s,
id: 'u1442766',
scale: '20.3',
display: 'inlay-fix'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艾叶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