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你感受到了什么?

汇聚2000万达人的兴趣社区下载即送20张免费照片冲印
扫码下载App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阅读(1196)|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难忘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blogAbstract:'
黄陂前川一小& 张兰姣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3—7自然段,引导学生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过节的字里行间中,感受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写生字。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读中感悟,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总理与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谊。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生字“祝”、“贵”、“闭”,正确规范书写汉字。
教学过程:',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7,
publishTime:5,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3,
mainCommentCount:2,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
hmcon:'1',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张飞小语工作室
当前位置:&&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上传: 陈艳 &&&&更新时间: 18:21:19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难忘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南康市第三小学&& 陈艳 【教材分析】 &&&&&& 《难忘的泼水节》是一篇红色题材的文本,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1961年,敬爱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共同欢庆傣族最重大的民族节日&&泼水节。共和国总理的到来,使傣族人民沸腾了,人们&敲起象脚鼓&&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放着一串串喜庆的花炮,迎接敬爱的周总理。周总理兴致勃勃地换上傣族服装,&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手拿银碗与人们互相泼水祝福,同庆盛大的民族节日。 &&&&&&& 课文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撒满字里行间。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是进行红色教育的好教材。 &&&&&&& 文本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二年级学生年龄尚小,缺少这方面的知识与体会,需要通过互联网浩瀚的知识库,把珍贵的史料找出来,展示在学生面前,真正让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内涵。 【教学方法】 &&&&&&& 在教学设计中采用直观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图文结合,情境交融,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相统一,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融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积累一些重点词句,并能进行简单的拓展运用。 2、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激情朗读,体会课文的文字之美,情感之浓。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难点:体会人民和周总理心连心的感情。 【教学流程】 &&& 课前欣赏云南傣族的民俗风情。 一、字词引领,巧入文本。 &&&&&&& 1、刚才,我们欣赏了一组云南傣族的图片。聪明的孩子一定知道,我们今天要继续学习课文&&《难忘的泼水节》。(齐读课题)把你想重读的词读重一点,再读一遍。 &&&&&&& 2、复习生字词。 &&&&&&& 出示词语:凤凰花& 对襟白褂& 咖啡色& 踩着& 端着& 盛满& 敲起鼓& 蘸了水 周恩来 &&&&& (齐读,最后剩下&周恩来&。)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名字&&(出示周恩来的图片,配上文字) &&&&&&& 他12岁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是共和国的第一位国家总理。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新中国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有他的心血;他的足迹遍布全球,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都是他的朋友。他就是我们敬爱的总理&&周恩来。 &&&&&&& 你想认识他吗?1961年,傣族人民就有幸见到了他,并且和他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泼水节!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1961年(板书:1961年),去走进这&&难忘的泼水节。 二、逐段学文,体会&难忘&。 &&&&&&& 1、通读全文。 &&&&&&& 这篇课文充满着喜悦与热情,适合我们带着激情大声朗读。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大声读一遍课文。 &&&&&&& 2、分段学文。 &&&&& (1)学习第1自然段。 &&&&&& 谁想来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一年一度&是什么意思? &&&&&& 你们见过凤凰花吗?咱们来认识一下(课件出示凤凰花图片)。凤凰花正好在每年的泼水节前后开放,开花时满树结花,远远看去就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课文用了一个词&&&火红火红&,多么喜庆、热烈的颜色啊,我们一起再读读这段话。 &&&&&& (2)学习第2自然段。 &&&&&&& 引读:今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这里有个词&特别&,可以换成什么词?把你这个词放进去读一读。全班一起读读这段话,把傣族人民特别高兴的心情读出来。 &&&&&&& 过渡:周总理要来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了,人们会怎样迎接他呢? &&&&&& (3)学习第3自然段。 &&&& (出示段落)请女生读读第3自然段。 &&&& 傣族人民用了各种方式来迎接周总理,哪个场景让你印象最深?(随机出示) &&&& 句子1: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 从&四面八方&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为什么是&赶来了&而不是&走来了&或&来了&?(人们是多么急切想要见到周总理啊!)欢乐的象脚鼓敲起来了,人群从四面八方赶来了,这场面可真&&(热闹&&)再读这个句子。 句子2: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 在什么情况下会铺红地毯?这里的&地毯&指的是什么?傣族人民用他们最喜爱的凤凰花铺成地毯来迎接周总理,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指名说)读出傣族人民的热情。 句子3: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 从&一条条&、&一串串&你知道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读读这个句子。 &&&&&&& 象脚鼓、凤凰花、龙船、花炮&&傣族人民用他们民族最高的礼节来迎接周总理。当总理到达的消息传来,人们欢呼着&&(引读)&周总理来了!& &&&&&&& 想象一下,你是傣族村里的一个孩子,最先知道总理来了的消息。假如我是你的姐姐,见到我你会说什么?假如我是你的奶奶,你会说什么?假如他是你邻居的大哥哥,见到他你会怎么说? &&&&&& 很快,总理到来的消息传遍了傣族的村寨,人们都在欢呼&&&周总理来了!& &&&&& 让这欢呼声再响亮一点!&&&周总理来了!& &&& &过渡:是啊,周总理来了!你看&& (4)学习第4自然段。 &&&&&&& (出示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总理的衣着、神态,理解&笑容满面&,体会&周总理就像我们傣家人&的感受) 课文是这样描写的&&(出示段落,指名读)。 &&&&&&& 周总理是汉族人,却穿上了傣族的服装;他是国家总理,是人们眼中的&大官&,却和人民一起跳舞;而且这个总理一点都不严肃,还&&&笑容满面&的,这样的总理你喜欢吗?傣族人民喜欢吗?喜欢,就让我们把他的样子记住,一起读! &&&&&&& 过渡:泼水节里最重要的活动开始了,(出示段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场景呢?请男生读读第5自然段。 (5)学习第5自然段。 &&&&& (课件出示段落)透过这些文字,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里用了一个句式&一手&一手&&,谁能试着用这样的句式说句话?(指名说)你还能听到声音吗?都有些什么声音?(指名说)泼水声、欢呼声、祝福声&& &&&&&&& 是啊,在傣族的传统里,水泼得越多,祝福也就越多, &&&&&&& 清清的水泼到白发的老爷爷身上,周总理会祝福他&& &&&&&&& 清清的水泼到可爱的孩子身上,周总理会祝福他&& &&&&&&& 清清的水泼到年轻的小伙子身上,周总理会祝福他&& &&&&&&& 傣族人民也同样在祝福着周总理,他们会祝福总理&&&&,还会祝福总理&&&& &&&&&&& 泼水声,欢呼声,祝福声,构成了一幅多么欢乐的场面!孩子们,你们也想加入这欢乐的人群吗?那就把这里当作泼水节的现场,一手拿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了柏树枝蘸水,对着你周围的人泼洒,并说出你对他的祝福!(现场体验泼水)开心吗?带上你的开心读起来!(齐读) (6)学习第6自然段。 &&&&&&& 师接着学生的朗读引读&&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 &&&& (出示句子)带上你的想象,读。(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 过渡:欢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周总理就要离开了,但是这个泼水节已经永远留在了傣族人民的记忆中,人们在心里一遍遍回味着&& (7)学习第7、8自然段。 &&&& (课件出示第7、8自然段,齐读。) &&&&& 课文最后连续用了几个感叹号,从这些感叹号里你读懂了什么? &&&& 老师从网上找到了几张当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的照片,咱们来看看。(播放1961年的老照片) &&&& 引读:每当翻阅这些照片,傣族人民都会忍不住感叹&&(读)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 很多年过去了,每到凤凰花开的季节,人们都倍加想念周总理,想念1961年的泼水节&&(读) &&&& 怀念放在心里,声音轻一些&&(读) 三、回首扣问,难忘总理。 &&&&& 到这里,我们读完了整篇课文,假如让你用一个词来说说1961年傣族人民的这个泼水节,你会用什么词?(学生说) &&&&& 是啊,1961年的泼水节对于傣族人民来说,是难忘的,幸福的,激动的&&这都是因为&&周总理(板书:周恩来) 四、情感延伸,指导写字。 &&&&&&& 从那时起,傣族人民把&周恩来&三个字深深刻在了心里,大家看到这个&恩&字,上面是个&因&,下面是个&心&,正是因为周总理的心中装着人民,所以人民也从心底里热爱他,写这个字的时候,一定要把&心&字底写好,现在拿起笔来写一写!(指导书写) &五、小结拓展,探寻传统。 &&&&&&& 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傣族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我们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课件出示各民族传统节日图片)比如说彝族有火把节,藏族有雪顿节&&蒙古族有那达慕节,等等。同学们课后可以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作业:收集各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板书设计] 难 忘 的 泼 水 节 1961年&&& 周恩来&&& 幸福 难忘&&(学生所说的) & 【教学反思】 &&&&&&& 周总理是我本人特别崇敬的一位伟人,因此教学时倾注了自己对总理的浓厚情感,在打动学生之前,先打动自己。 &&&&&&& 备课阶段,我深入研读文本,在动手写教学设计前将文本熟背于心,同时利用百度搜索,广泛搜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如周恩来、傣族的泼水节、1961年的泼水节、其它民族的传统节日等,充分掌握了各项资料,深入分析学情后,教学思路便逐渐清晰起来。 &&&&&&& 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资源:凤凰花图片、傣族人民迎接周总理的场景图等,营造浓厚泼水节的氛围。同时创设各种情境,如模拟傣族人民奔走传递周总理到来消息的情景,现场演示泼水、互相祝福等,让学生仿佛置身泼水节的现场,很好地体会了文本蕴含的浓烈情感。 &&&&&&& 我还通过网络搜索1961年泼水节的珍贵老照片,让一张张照片把那段珍贵的历史带到学生的面前,穿越时空的距离,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这是学生非常需要的。 &&&&&& 这是一节感动了老师自己,也刻入了学生内心的课。因为有了互联网,时间不再是距离,红色经典变得触手可及。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济源市东园小学4.4班
圈子点击159次 | 博客点击361次 | 评论10次
读《难忘的泼水节》有感
发表时间: 21:46:47
现在已经有0人给我打分了()
这篇文章现在的总分为0分。友情提示:打分功能目前只对班级圈子和自建圈的成员开放,访客暂时无法使用此功能。
15:26:32& [来自:博客]
写的的真好!
20:40:01& [来自:博客]
10:51:14& [来自:博客]
孩子写的真不错&&雅婷要多向你们学习啊
21:03:28& [来自:博客]
13:53:45& [来自:博客圈(济源市东园小学2.4班)]
把文章所讲诉的主题很好的表达了出来,很好!
13:18:56& [来自:博客]
13:15:43& [来自:博客]
写的非常好!
11:42:05& [来自:博客圈(济源市东园小学2.4班)]
11:10:30& [来自:博客圈(济源市东园小学2.4班)]
写的不错。
08:15:56& [来自:博客]
&&&&&&未登录,您可以&&后再评论
500字以内:
您已经输入
&&&&&&&&&&&&&&&吴伟伟老师执教《难忘的泼水节》
时间:下午 第一节
班级:二年三班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可先引导学生看看插图,直观地感受图中洋溢的热情,然后一遍遍地读,从感受热烈的气氛,到感受每一个人心里的热情,到感动我们的心,最后在展示读中去表达我们心里的感动。
【教学重点难点】
  1、识记生字,会写生字。
  2、体会对周总理的热爱之情。
【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1、云南有个美丽的地方叫——西双版纳,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那里看看!(看录象)
2、每年清明节前后,凤凰花开时,傣族人民就迎来了一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板书)
师介绍:泼水节就是他们的新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锣,打着鼓,唱着歌,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
3、泼水节每年都过,可是1961年的泼水节却令傣族人民世代难忘。 (板书:难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难忘的泼水节。出示课题:难忘的泼水节。指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要求: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通读顺,不认识的字找小海锣帮忙。
⑴ 认读生字:老师把生字请到了大屏幕上,你能有礼貌地和他打招呼吗?自由读生字。抽卡片读。
⑵ 读了这篇课文,你能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了吗?用一句话来说一说。
三、学习课文
1、教学第二段:今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⑴ 看看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
⑵ 齐读。
2、教学第三段:
⑴ 那一年,周总理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可是他还是来到了那么遥远那么炎热的云南地区和少数民族一起过泼水节,怎能不让人开心,怎能不让人兴奋了?让我们也加入这行列,看看人们是怎么样欢迎周总理的。
要求:读第三段,你读着读着,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⑵ 交流:谁在当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象脚鼓声、人们)
①“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A、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B、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这人山人海的热闹,读出这锣鼓喧天的热闹。
教学“敲”人们高高兴兴地一次又一次地敲着象脚鼓,是多么高兴啊!
C、多么壮观的场景啊,一起来读一读!
② “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A、你看到了什么?你在哪里见过“鲜红的地毯”?联系实际说说,什么情况下会用“红地毯”?而傣族的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来欢迎周总理。
B、从“地上洒满的花瓣”“鲜红的地毯”,你感受到傣族人民的热情了吗?指名读读课文里的句子,齐读。
③“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A、看到什么?
B、比较“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C、把你感受到的这份热闹和喜庆读进去吧。
④ 人们欢呼着:“总理来了!”
A、正在这个时候,盼望已久的的总理来了,你看到旁边的老百姓表情怎么样?(想象说话)你会怎么喊?
B、我们一起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我们可以加上动作──周总理来了。
人们渴望见到周总理,今天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份喜悦压抑不住,这份欢快更是压抑不住,让我们一起来吧。──周总理来了!
⑶ 1961年的早晨是这样的难忘,让老师带着你们再去现场感受一下吧,闭上眼睛。(播放音乐)
① 师配:“象脚鼓响起来了,快乐的呼喊声来了,龙船划起来了,花炮升起来了,多热闹啊,”
② 把你们感受到的高兴放到课文中。
③ 读课文的1~3段。
四、写字指导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四个字是新认的(恩、寿、凤、凰)。这四个字中,“凤凰”二字比较难写,可作重点指导:
1、都是半包围结构。
2、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这是写好这类字的关键;第二笔是“横折弯钩”的弯形写法,要注意指导。
3、“凤”字内是“又”,要和“风”区分字形。
此外,还应注意“恩”与“思”的区别。
五、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周总理————————傣族人民
幸福、难忘&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难忘的泼水节板书设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