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化各地没有差别是正确的吗

文明与文化有何区别与联系:西方罪文化,日本耻文化与中国忍文化
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修订插图本,1972年出版)中归纳的各种文明
汉语中最早的“文明”一词,《周易》里说: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尚书·舜典》: 浚哲文明,温恭允塞。
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观乎人文以成化天下。孔颖达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将“华夏”解释为: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127() 5()6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认为,人类历史上曾经产生过21种文明,其中14种已经消失,6种处于衰落中,唯一繁荣起来的是最古老的苏美尔文明,该文明延续和发展为古希腊文明,再由古希腊文明发展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工业文明。到目前为止,该文明仍然主导着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且无衰落迹象,亦无替代者。
考古学历史学上所说的“文化”和“文明”这两个概念是有严格区别的(虽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把它们混用)。
简单说来:“文化(culture)”是一个属于石器时代范畴的概念,用于专指石器时代特别是新石器时代包括金石并用时代的原始部落人类遗迹,而“文明(civilization)”是属于青铜时代范畴的概念,专指人类进入青铜时代以后的国家阶段。
其实,从“文化(culture)”和“文明(civilization)”这两个英文单词的词源上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两者的区别。“文化(culture)”这个单词的词根“cult-”的原始意义是“耕作”,这很清楚地表明了“文化”这个概念的本义是属于与“农耕”相联系的原始部落时代的范畴的;而“文明(civilization)”这个单词的词根“civ-”的原始意义是“市民”,这也同样清晰的表明了“文明”这个概念的本义是属于与伴随着“市民”的出现而同时产生的“城市”及工商业相联系的青铜时代的范畴的。(城市city这个单词就是从词根“civ-”的变体“cit-”演绎而来的。)
而“文明(civilization)”的几个主要特征:文字,金属冶炼术,城市国家(城邦),宗教礼仪,等等(雅斯贝尔的定义),正是与工商业的出现密切相关的。要判定一个文明是否开始了,什么时候开始的,正是按照上述几个标准来核定的,而且是按照考古发现来核定的,而不是用什么神话传说,民间故事,野史杂书,或者是像什么《史记》之类的晚于考古年代两千年之后的所谓“历史纪录”来判定的。这是一个考古学历史学常识。
文明是由文化组成,文化是单一的,文明是较高曾次的文化成果。比如古代中国,官僚文化,民间文化,市俗文化,建筑文化,军事,建筑物等等共同组成了农业文明。文化不是文明,比如战国时代,有儒家文化,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兵家,墨家等各有自己的文化,但当时没有成型的文化成果,只能称文化而没有文明
文化与文明的概念与关系:
(1)文化作为人类的知识体系,可以分为科学知识体系和非科学知识体系,两者都是很有用的,但前者可以跨越国界、世代相传,可以证实和证伪,人们自然会形成统一认识,而无须说服、宣传、灌输。非科学知识则恰恰相反。&&&
(2)从时间上来看,文化的产生早于文明的产生,可以说,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形成的。在原始时代,只有文化,而没有文明,一般称原始时代的文化为“原始文化”,而不说“原始文明”。因此,学术界往往把文明看作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
(3)从空间上来看,文明没有明确的边界,它是跨民族的,跨国界的;而广义的文化泛指全人类的文化,相对性的文化概念是指某一个民族或社群的文化。&&&
(4)从形态上来看,文化偏重于精神和规范,而文明偏重于物质和技术。文明容易比较和衡量,较易区分高低,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秦代的兵马俑等,因而,文明在考古学使用最为普遍。文化则难以比较,因为各民族的价值观念不同,而价值是相对的。
(5)作为物质文化的文明是累积的和扩散的,如交通工具,不同时期先后发明的马车、汽车、火车、飞机等,直到现在仍存在。而且,一项发明一旦公诸于世,便会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而作为精神文化的文化(规范、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是非累积和凝聚的。
(6)从承载者的角度来看,文化的承载者是民族或族群,每个民族或族群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而文明却不同,承载者是一个地域,一个文明地域可能包含若干个民族或多个国家,如西方文明,包括众多的信奉基督教的国家。我们可以说“中国文明”,但一般不说“汉族文明”,而说“汉族文化”。这也说明“文明”具有国家或地区性,“文化”具有民族性。
&(7)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种文明的形成与国家的形成密切相关,一般是历史上建立过国家的民族才有可能创造自己的文明,而未建立过国家的民族通常只有文化,未能形成自己的独立文明。&&&&&
(8)文明的动态性较为明显,随着历史的发展而进步,如物质文明,变化最大;而表现在规范、伦理、道德方面的文化则不尽然,变化缓慢。&&&&&
(9)从词义来看,“文化”是中性的,使用范围很广;而文明是褒性的,使用范围较窄。例如,可以说酒文化、食文化、服饰文化,但一般不说“酒文明”、“食文明”和“服饰文明”。
(10)广义的文化范畴包含文明,“文明”与“文化”在词义上有区别,在一些条件下可以替换,但在许多条件下不能替换。
文明是一个指标,一个类似于数学因式的指标,它的指数是文明的各个因式环比之和: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学等。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长城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殊标志,它即是文化的,又是文明的。从文化的现象而论,它是物质的的存在;从文明的本质(即历史)而论,它是当时社会制度下文明的突出代表,体现出秦国统一中国后的一切社会文明,同时,从文明的现象而论,又体现了当时中华民族的一种大一统的精神存在。
历史已经过去,文化只留下了物质的存在,文明却已消失,可是,当时的文明却是真正的存在于社会之中,文化只是这种文明的表象,文明的这种存在只能用指标进行描述。
清朝取代明朝,政治和文化的因素都要比后者弱,从文明的因素来讲,是军事因素取得了绝对值,一票否定了后者。
文明的理论,如果从数理的角度进行,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那就是将整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因素,通盘采取数学和统计的方法,得到恰如其分地说明。
文明和文化是两个即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文明的内在价值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得以实现,文化的外在形式借助文明的内在价值而有意义。
如果从某一事物或具体事件来讲的,上面这段话,是有一点的道理,但是,它们一旦上升到“一元”和“抽象”的哲理性上,就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文明是以某一社会时代、有着统一价值标准、有着一个综合指标作为它的研究对象,而文化则是以某种具体的、多元的、物化的事物现象作为它的研究对象,两者在同一理念(内在价值和外在形式)之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文明在哲学研究中,成为“社会哲学”中关于“时代”的一个重要指标概念和一套理论体系,而文化则返回至社会实践过程中,成为实用哲学里“文化哲学”研究的范畴和系统。虽然陈炎先生提出了“文明和文化”的“一元和多元”之说,但是,他没有从哲学的角度作进一步的分析:
文明是一元的,是以人类基本需求和全面发展的满足程度为共同尺度的;文化是多元的,是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不同条件为依据的。
文化有强弱之别。所谓“强势文化”就是指能力较强、效率较高从而包含文明价值较多的文化系统。相反,所谓“弱势文化”则是能力较弱、效率较低从而包含文明价值较少的文化系统。
文化的差异原本产生于时代、地域和民族的不同,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交通的改善、信息的加强,不同民族、地域之间以经济交往、文化交流、政治对话、军事征服等各种方式渐渐打破了固有的文化疆界。
因此可以这样说,这种全球化的历史过程,也正是人类文化不断提高其内在的文明总量的过程。
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文明从一开始,就与社会文化现象发生直接的关联,火的发明、文字的产生,社会制度的建立、国家的形成,所有围绕着这些产生出来以时代为标志的统一价值观念,随着综合指标的建设,成为哲理性的理论基础,而文明指标的理论建设,是由一套指标体系来完成的,而指标体系的最基本核心是因素,这些因素是指向上述所讲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实际应用性的哲学领域范畴,即应用哲学中关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原理和思想的综合型数理总量分析,而这个建设过程,到现在还不十分明朗,而实用的数理统计方法已经给予了它实际的操作方向,将各种因素采用一个计算公式,得出文明的综合指标。
文明的综合指标,反映了制度、地域、国家的综合水平,如封建主义与资产主义的文明,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的文明,美国与中国的文明,都可以在这个文明的综合指标内进行比较,得出它们的一个量差,反映时代特征下的文明程度。
文明是以各种“因素”得出一个价值总量的综合指标,而文化则是以要素进行的:
文化作为一个系统,是由各种不同的要素组成的,而各种文化要素都有其文明价值的特殊功能,以满足人类群体的需要。文化系统不仅是由各种要素组成的,而且各要素之间变有着内在的结构关系。
在19世纪,德国的思想家描述了文明和文化之间的明显区别,文明包括技巧、技术和物质的因素,文化包括价值、理想和一个社会更高级的思想艺术性、道德性。这一区分在德国的思想中保持了下来。
德国是一个哲学思维高级的国度,从德国人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只有科学技术和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才属于文明的范畴,除此之外是文化。只有把文明从目前大多数人搅乱在文化中抽离出来,才能让人把握住真正的文明。
一种宗教无论世界上有多少人在信仰,都属于文化。是文化,才能争论和讨论;是文明,就不能争论和讨论。科学定律是文明,这就不能争论,没有人对氢气燃烧形成水进行争论。儒家思想是文化,而不是文明,所以人们对儒家文化争论得很厉害。电脑是文明的产物,所有人都喜欢,这就是文明的特性——同;东北秧歌二人转是一种文化,所以有的人喜欢扭,有的人就不喜欢扭,这就是文化的特性——异。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化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与文化之间需要互相交流。国家与国家之间,文明只有先进和落后的区别,文明之间需要互相学习。文化是异,文明是同,所以我们中国倡导求同存异!
从人类意识的发展过程来看,文化是人类意识中最先产生出来的思维,人类是一步步认识客观世界的,最初产生出来的思维只能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只有当人类的思维达到一定发达的程度后,才能对客观世界产生出正确的认识。因此,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没有文化就没有文明,人类是从文化开始迈出认识客观世界第一步的。所以从文明的先进与落后可以分辨出文化的优越与落后。
文化,文明和普世价值的形成
看了不少谈文化、文明、价值的文章和理论,基本在脑子里没有留下什么东西。这不代表别人的理论没有道理,只说明这些理论不和我的“口味”。至于我的口味是不是真理呢?你不用猜,也不用问,我直接告诉你:那不是真理!那只是我的口味,我从来不把我的口味当真理卖。我的特点是,当我谈我的口味时,我告诉你为什么我有这样的口味。那个逻辑关系我告诉你,尽量让你听得懂!是否认同那个逻辑论证细节,论证的依据是否正确,全面?那是你应该推敲的!直接推敲我的结论没有意义,推敲我的论证过程。
一个社会的文化是这个社会行为的某种方式。比方说它爱吃米,不爱吃面,它结婚、葬礼遵循某种仪式,它在出现纠纷是尊重某种程序,它喜欢某种艺术,等等等等。一个社会任何一个特殊“爱好”都可以让你写厚厚的书。但不管你写的多厚,你永远无法确认那个“爱好”到底是怎么来的。你只能通过逻辑关系告诉人们:“我认为这个爱好【很可能】是这样来的”。对了!你只能说【很可能】,你不允许说那是真理,否则你就是在冒充上帝!这个不允许冒充上帝的道理是谁发明的呢?不是我发明的,是一位上世纪著名科学哲学家,我敬慕的卡尔·波普尔先生发明的。他说:我们只可以100%的确认什么是假,但我们无法100%地确认什么是真。无法100%地确认什么是真的本质原因就是我们无法观察世界每一个角落。不光是地理区域上我们无法观察全部(如我坐在荷兰,今天阿姆斯特丹发生的每一件事情我不可能全部知道,更不要谈北京),在时间上我们也无法观察全部(如我无法看到历史中的每一件事情,更不要谈将来)。
好了!没有真理,我们只能谈可能性。当一个说法不符合逻辑关系,这个说法就是假的,不正确的,如果一个说法不满足可以观察到的事实,这个说法也是假的,不正确的。当我们把那些可以证明的假的,不正确的说法剔除后,剩下的就是比较可靠的说法!这些说法我们称之为理论。理论是真理吗?不!它们不是真理,只是还没有被证实假的一些说法,这些说法挺靠谱,能预测一些社会现象,对我们挺有用。这个“预测”力是一个理论好坏的唯一评价标准。一个毫无预测能力的理论,没它我们无法预测,有它我们同样无法预测,那这个理论就是可有可无的废物。
说了这么多“前言”我开始展开我对文化、文明、价值观的说法,或我的口味;我认为一个社会文化、文明、价值观的形成是由人们脑子中关于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这个主观概念决定的。每一个人的行为都是向着自己认为好,且是最好的方向行动。这个好坏概念是行为者自己判断的好坏,不是他人眼中的好坏。一个奴仆的一切行为是他经过大脑盘算,对自己最有利的行为,他的行为在他人眼中是好还是坏不能左右他的行动,因为左右他的行动的是他自己的大脑,不是别人的大脑。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独裁者,也同样适用于普通公民。
那么是什么东西左右每一个人脑子中的好坏判断呢?如果我们琢磨透所有那些能够左右人的大脑活动的东西,那我们就可以精确的预测每一个人的行动,从而精确的预测社会作为整体的运动方向;也就是说明天将发生什么我们今天就可以“计算的”一清二楚。也就是说我们的社会变成了一个事先编好了程序的机器人社会。这是不可能的,且我们也不希望这样,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每一个左右人的大脑活动的因素,我们只能试图掌握一部分。我自认为我掌握的那一部分是什么呢?1。人的自利性,2。自然环境,3。知识!
人的好坏概念的根是人的自利性!没有了自利性就没有了好坏概念。自利性用另一个概念表述在这里更加准确;那就是幸福!人是一个追求幸福的动物,我至今没有看到一个人的目的就是追求痛苦。如果这样的人存在,我不认为他们是人,他们是机器人,不是人!痛苦的想死、痛苦、不愉快,无所谓,愉快,高兴,乐死了;这是由低到高人们的追求方向,人不可能逆向追求。人的价值观就是各个事物在这个幸福“台阶”中的排行。人追求高价值的东西,避免低价值的东西。所以价值观就是人们追求幸福的另一个表述方式。
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把它放在不同的价值台阶上,这就造成了价值观的不同。这个不同是怎么形成的呢?我认为有两样因素对价值观的不同产生决定性的作用;1、自然环境,2、人的知识。当人处于无知状态下,自然环境起决定性的作用;一个生活在草原上的社会,通过自利性的驱使,自然会发现牧业是一种最好的生存方式;一个生活在海边的社会,自然发现渔业是最好的生存方式;一个生活在土地肥沃的河床地带的社会,自然发现农耕是最好的生存方式。这种价值观是人在无知状态下自然形成的。成吉思汗梦想一个全世界都是草原的社会是一个最完美的社会!孔子认为男耕女织那才是天堂,欧洲人认为一个大船满载鱼而归是梦想。这些由于无知而造成对某种生活方式的偏爱根本没有普世性。你认为羊肉好吃,我认为一股怪味,你的好就是我的坏,没法统一。这是原始文化,我一般不管这叫文明。如果这种靠人的天性和自然造成的习惯也可以叫文明的话,猴子也文明了!因为它也有最适合自己生存的方式。
第二个严重左右人的价值观的东西就是知识!人类第一层次的好坏是靠人的动物天性发现的,继续沿着这些好坏向上爬,发现为什么这些好是好,为什么那些坏是坏,这就产生了知识!这些第一层次以上的好坏判断就成了人类的知识,这些知识就是我们挂在嘴边上的文明!由于这些知识的追求方向是一致的;即追求人类幸福。和自然环境下靠人的天性积攒的习惯不一样,这些知识具有同一性,它创造了一个新的,更高层次的好坏概念;真、假!真对应着好,假对应着坏。渐渐地我们在知识领域已经不谈一个知识是好还是坏,我们谈一个知识是真还是假!真就是那些没有被证实假的东西,假就是那些已经被证实了的东西。真一旦被证实是假就不能再是真。这!就是普世价值的根本由来。一个民族已经证实了一个事物是假,另一个民族还没有认识到,这不是两个民族的价值观不一样,而是两个民族的知识有差距,误把那个假的东西当作好的价值不是后面那个民族的特有价值观,那是愚蠢、傻逼观!
一个不太受自然环境影响的社会知识就是人的道德观念。这个观念的目的是使得社会中的人的幸福达到最大值。不干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是所有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天下没有一个民族鼓励损人不利己。这是一个普世价值观!但这个价值观很低水平。真正的知识具有普世价值。在普世价值上面错误推导出来的“说法”不代表那个社会的价值观,只代表那个社会愚蠢。愚蠢不是价值观,那是傻逼观!你到市场上花1万元买1元钱的东西不是你的价值观和别人不一样,只说明你神经不正常!
许光涵:文化的十大定律
总结文化蕴含的规律,主要是为了让人们更清楚的认识自己创造的文化,这对我们发展人类的文化,实现伟大而光明的目标——全人类文化大同——大同世界是有很大帮助的。
文化十大定律,包括种族形成的五大定律,以及人类思维方式、性格特征与文化之根是什么的五大定律。为什么文化的十大定律要包括种族形成的五大定律呢?原因是,如果不能科学认识种族形成的根源,那么,人们就无法进行下一步的人类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形成原因的研究。这个道理,也是我近二十年的经验总结。显然,种族形成的原因事实上是破解人类文化的关键。这个关打不开,人类就永远认识不了自己的文化。为什么?因为破解人类种族形成的真相,可以帮助我们清除和穿透笼罩在文化外层的一个重大迷雾——文明文化的不同是否是由种族的不同决定的?大量的事实证明,它们不是。清除了这个迷雾和障碍后,我们才可以进入到文化的更深层,看到文化蕴涵的核心真相。否则,人类是看不到文化蕴含的奥秘的。
一,种族形成的五大定律
1,一种文化形成于人类群体的聚集,而不是形成于这个群体属于哪个种族。种族不是天生就存在的,种族的形成来自于一个群体在某种环境里,长期聚集生活而形成的语言、风俗和行为习惯的相同性和相似性。地理环境相同、相近都可以造成语言、风俗和行为习惯的相同和相近。
2,黑种人的形成是因为他们地处环境炎热的较孤立的大陆,由于长期不穿衣服,皮肤暴晒于阳光之下,结果他们就形成了黑皮肤的人种。但黑种人的黑肤色不是不变的。如果他们穿上衣服,皮肤不经常暴晒在阳光下,黑人皮肤的颜色也会慢慢变浅,最后会形成其它颜色,比如白皮肤或变黑白相间的皮肤颜色。南非黑人领袖纳尔逊.曼德拉年轻时皮肤是黝黑色,到老年其皮肤颜色就变的发白,就是这个原因。
3,白种人的形成其实源于他们长期使用软枕,而东方人喜爱用硬枕,这两种软硬不同的枕头,由于对人的头骨的反作用力不同,长期使用,就会造成两个不同地域的人的头骨形状特征随之产生不同。用软枕的西方人就形成了高鼻子,面部皮肤变白,有色眼睛和浅色头发的特征。关于这个秘密,我在《人种起源》中已有详细阐述。这也就是说,黄种人面貌特征的形成,与他们长期使用硬枕睡觉有密切关系。白种人和黄种人面貌特征的差别,不是两者天生就存在不同造成的。
4,黄种人如果长期使用棉枕或软枕睡觉,鼻子也能逐渐增高,脸部皮肤也会逐渐变白,眼睛也会变色,头发也会变黄。这是实验证明了的科学事实。这个实验结果说明,黄种人与白种人其实是一个人种(不仅如此,黑种人与白种人和黄种人其实也同属一个种族,此结论与基因学证明的人类源于共同的祖先相一致),两者面貌特征的不同,纯属是两者长期使软硬不同的枕头造成的。为什么两者会习惯使用软硬不同的枕头睡觉?这是由于两者文化存在差别所致,这在《人种起源》中我已作了阐述。因此,我才会说,文化决定种族的形成,而不是种族决定文化的形成。这与第1、第2定律相吻合。
5,实验告诉我们,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事实上是一个种族,这个结论让我们更进一步推理得出,人类文化的核心——人的思维方式存在的差别不可能是由种族面貌特征、头骨形状特征造成的科学结论,这为我们研究、发现、找出人类不同思维方式、性格特征形成的真正根源铺平了道路。
二,人类思维方式、性格特征与文化之根的五大定律
1,人类所有种族其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都属于文字思维方式和文字性格特征,文字是通过姓名这个渠道在影响、决定着人类不同群体的思维方式和性格。无文字的原始部落群体,属于自然图像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这就是说,人类种族之间存在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的差别与种族的面貌特征、头骨形状特征和肤色特征基本无关。
2,由于文字是人类不同种族群体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形成的文化根源,所以,文字必然就是文明形式的文化之根。这个结论与文字是人类文明诞生的标志这一世界的公论相一致。
3,由于文字是人类不同种族群体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形成的文化根源,所以,文字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形式的文化产生差别的根源(指文字产生之后人类的文化)。这就是说,人类文明文化之所以会存在差别,其根源在于人类的文化之根文字的不同。是文字在决定人类文明文化的形式和性质,而不是种族的不同在决定文明文化形式和的性质。显然,文字是文明文化的种子,有了文字这个种子,人类新型的文化——文明形式的文化就产生了。没有文字,人类的文化只能称为原始文化。
4,由于知道了文字的不同才是人类文明文化产生差别的核心根源,这为我们改造和发展人类的文化,让人类摆脱那些形形色色落后文化的束缚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和理论根据。
5,人类的文化必将会实现大同,人类的大同世界必将会到来。这是因为我们知道了文字的不同才是人类文明文化产生差别的根源所得到的进一步认识。
一些专家说,白种人形成、产生于几万年前,我认为,这个结论不确切,因为可供证实这一结论的考古资料太少了,它远不如这个枕头实验来的可信。我推测,白种人只是在公元前2500年的时候才逐渐产生的,这个产生的过程与西方的文化由象形文化向字母抽象文化转变有密切关系。这就是说,实际上是字母文化的产生,才让白种人这个人种得以产生。
有西方学者说,人类要在今后生存下去,就必须汲取25世纪以前的孔子智慧。这话说得有些片面。但这位学者所指的方向是对的,就是,拯救人类社会的药方在东方。这个药方是什么?这个药方不是来自于孔子的智慧,而在于只有东方人才能够破解人类的文化(至于为什么,我在《人类拯救自己的药方是实现文化大同》已作了阐述),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找到了科学的方法——实现全人类的文化大同——实现全人类永远团结和睦的大同世界。没有人类的文化大同,大同世界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可以说,破解人类的文化,是实现大同世界的关键。
中国现在缺乏的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而缺乏的是批判、否定、改造、创新中国文化的向前看的魄力。中国人现在大都把上世纪初中国寻找救国图存,引进西方德赛两先生的新文化运动忘了。他们愚昧的认为,中国现在正靠着中国文化在崛起。而事实上,中国现在的发展是西方文明向全球辐射所带来的效果。就是说,中国现在的发展,实际上靠的是学习西方科学与思想所带来的成果。如果仅仅靠中国文化,中国人只能生活在黑暗的旧中国。
如果我们相信这个逻辑推理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出,所谓中国乃至中国文化正在崛起之说,不过是一种泡沫似的虚幻假象,事实真相是西方的文明文化正在潜移默化的改造着中国和世界的文明文化,它们正在一统世界,这个伟大历程是不可能被逆转的。上述文化的十大定律事实上已经说明了人类文化统一的不可逆转性。
人类思维方式与性格的分类
对于人类“不同种族”的思维方式是如何形成的,现今的世界学者无法给以科学的准确回答。这个问题,其实现在已经有了科学的准确答案。在《人种起源》中,我们用无可争辩的可验证的实验事实,证明了人类“不同种族”的不同思维方式、性格,都是文字通过人类姓名这个渠道影响、作用而形成的。人类思维方式、性格的不同,与人类种族的面貌特征、头骨形状特征基本无关。基于这个事实,我们现在就可以对人类“不同种族”的思维方式、性格进行科学的划分,详细划分如下:
一,拉丁字母思维方式与性格:整个欧洲国家的人,美国人,加拿大人,拉丁美洲各国人,澳大利亚人,新西兰人,土耳其人,使用英法语言文字的非洲国家的人,使用拉丁字母的东南亚国家的人(包括越南人)。
二,汉字、汉字加假名、谚文、蒙文、藏文、缅文、泰文思维方式与性格:中国人(汉字思维方式与性格),日本人(汉字加假名思维方式与性格),南北朝鲜人(谚文思维方式),中国蒙古族人(蒙文思维方式),外蒙古人(基里尔字母与蒙文混合思维方式),藏族人(藏文思维方式),缅甸人(缅文思维方式),泰国人(泰文思维方式)。
三,阿拉伯字母思维方式与性格:整个阿拉伯国家的人,伊朗人,阿富汗人,巴基斯坦人,中国维吾尔族人。
四,梵文思维方式与性格:印度人,尼泊尔人。
在以上四大类思维方式中,由于各个国家使用文字的不同,还可以更详细进行划分。如拉丁字母思维方式,可详细划分为:
1,英文思维方式与性格:英国人、美国人、加拿大人、澳大利亚人、新西兰人,以及以英语英文作为唯一语言文字的某些非洲国家的人。
2,法文思维方式与性格:法国人,加拿大法语区的人,以及以法语法文作为唯一语言文字的非洲国家的人。
3,德文思维方式与性格:德国人,奥地利人,瑞士人。
4,意大利文思维方式与性格:意大利人。
5,斯堪的纳维亚文思维方式与性格:挪威人,瑞典人,芬兰人。
6,西班牙文思维方式与性格:西班牙人,使用西班牙语言文字的拉丁美洲国家的人。
8,葡萄牙文思维方式与性格:葡萄牙人,巴西人。
7,希腊文思维方式与性格:希腊人。
8,俄文思维方式与性格:俄罗斯人。
未被列入的国家,以他们国家的人使用哪种文字,就以哪种思维方式与性格进行确定。
在非洲、拉美国家,普遍都在使用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作为通用的语言文字。判定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具有何种思维方式与性格,应以人们的姓名以及姓名结构使用何种文字何种姓名结构为准。如果其姓名文字和姓名结构使用的是英文形式的,那这个国家的人的思维方式与性格就是英文思维方式与性格。如果其姓名文字和姓名结构使用的是法文形式的,那这个国家的人的思维方式与性格就是法文思维方式与性格。如果这个国家虽在用英语英文作为国家的通用语,但有一半以上的人并无任何文字姓名,那么,这一半以上的人的思维方式就属于原始形式的图像思维方式(见《人种起源》第二章)。
当今的很多国家,使用着双重语言和文字,有些甚至使用着二种以上的语言文字。如印度,东南亚国家,某些把英语作为通用语的阿拉伯国家,这些国家的人属于何种思维方式?这主要看这些国家的人的姓名使用何种文字而定。如果姓名文字是梵文,那他就是梵文思维方式。如果他既有自己的梵文姓名,也有自己的英文姓名,那他就是一个具有双重思维方式的人,即他既有着梵文思维方式与性格特征,也具有英文思维方式与性格特征。
近代越南文字改成拉丁字母文字,但由于越南人的姓名结构仍然沿用了过去使用汉字时短小的姓名结构,因此,现今越南人的拉丁字母思维方式和性格与欧洲人的拉丁字母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存在较大差别,这种差别是由于两者的姓名结构的不同所导致的,而不是两者面貌特征的不同所导致(当然,头骨形状特征的改变也能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但这种改变只在某些特定范围内,它与文字影响的改变不属于同一范畴)。东南亚国家人,如菲律宾人,印尼人、马来西亚人属于何种思维方式,也应以他们使用何种姓名文字和姓名结构为准进行判定。
二,为什么人类是文字思维方式与性格
在《人种起源》中,我们通过棉枕实验发现,如果中国人也像欧洲人那样长期使用软枕或棉枕睡觉,一年之后,中国人也会出现面部皮肤变白、头发变黄,鼻子增高,眼睛变色等现象。随着使用软枕和棉枕时间变长,这种面貌特征的变化更加明显。这个实验在无可争辩的告诉人们,中国人其实与欧洲人是一个人种,两者面貌特征的差别是两者长期使用软硬不同的枕头导致的。这个实验还进一步告诉人们,人类所有不同的种族其实都是一个人种,都有着共同的起源,共同的祖先。人类不同的种族肤色特征、面貌特征的差别,都是由于两种不为人知的因素所造成:1,地理环境因素;2,文化环境因素(详见《人种起源》)。
棉枕和软枕实验结果的发现,带出了一个隐秘的问题,就是:如果今后中国人都普遍使用软枕和棉枕睡觉后,中国人的的面貌特征会逐渐变得与欧洲人相同,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会不会因此也与欧洲人相同起来呢?我作了详细分析后认为,不会。因为,阿拉伯人、印度人也是白种人,他们的面貌特征、头骨形状特征与欧洲人相同或相似,但他们三者之间的思维方式却很不相同。这种不同体现在很多方面,1,说话和行为的方式很不相同。2,三者的哲学思想很不相同。3,三者所创造的建筑、艺术、文学、音乐形式以及科学技术上的差距等等都体现出了这种不同。通过这些事实我们基本上可以确定,即使中国人面貌特征、头骨形状特征今后逐渐变得像白种人后,其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也不会因此与欧洲人相同起来(欧洲人、阿拉伯人、印度人三者之间思维方式存在差别与三者的面貌特征、头骨形状特征无关,东亚黄种人之间,如汉族人、蒙古族人、藏族人、朝鲜人、日本人、缅甸人、泰国人、越南人、马来人之间存在的思维方式的差别同样也与此没有根源性的关系)。显然,人类群体之间思维方式产生的差别,与人类面貌特征、头骨形状特征基本无关,至少在同属人这个范畴内是没有关系的。人类群体之间思维方式形成的过程另有原因,即它可能是由另一种不为人知的因素影响作用而形成的。这个分析结果极为重要,这为我们此后破解人类思维方式形成之谜奠定了基础(后来的发现也证明,这个推理和分析结果是正确的。人类思维方式的形成过程与文化因素存在紧密关系,即它们是在人类文化的根——文字这个文化因素影响作用下形成的)。
人类群体之间思维方式的差别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人种起源》中阐述的第二个重大发现——人的性格形成之谜的发现,就揭示了人类群体之间不同思维方式形成过程这个千古之谜。其实,人类群体之间的性格、思维方式的差别,都是人类的文字通过人类的姓名这个渠道影响、作用而形成的(详见《人种起源》第二章)。这个发现历史性的确定了人类文化真正的根是文字这个事实,这为人类实现文化大同奠定了坚实可信的科学基础。
三,日本文化早已领先中国
现在的中国人,总以为中国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因此,人们也总是在梦想着中国文化有一天能够统一世界。事实上,这是对文化无知的幻想。如果以思维方式的先进与否进行文化先进与否这个标准进行判定的话,中国的文化应该算是落后的二流文化。因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象形的汉字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远远落后于欧洲人的拉丁字母思维方式。不仅如此,他还落后于日本人的汉字加假名的思维方式,加上日本人的姓名结构也优于中国人的单字姓的姓名结构,这更使得日本人的思维方式要领先于中国人。日本姓名文化结构这个文化核心的建立,为日本超越中国,成为较先进的国家奠定了基础。就是说,如果以人的思维方式的先进与落后这个标准进行的话,中国当今的文化,其实早已落后于日本了。
日本当今的文化先进于中国,但日本的先进不是原创性的,它是一种借鉴性的先进形式。一但日本失去了西方这个借鉴的对象,日本人自己就不可能走上真正的先进之路。因为,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尽管领先于中国人,但与欧洲人的拉丁字母思维方式相比,也明显处在落后位置。日本的先进是借鉴性的,中国现在的先进同样也是借鉴性的,仅仅凭自己,中国也如日本一样,不可能自己走上先进之路。鉴于这个分析,中国的真正出路在于改变自己落后的象形的汉字思维方式为抽象的拉丁字母思维方式,只有思维方式先进了,中国的文明文化才会走上先进之路。否则,中国只有死路一条,中国人凭落后的汉字思维方式是不可能与强大的拉丁字母思维方式相抗衡的。
中国人要想改变自己落后的象形的汉字思维方式为抽象的拉丁字母思维方式,其唯一的途径就是让英文英语通用于中国,在人们熟悉了英文英语后,再普遍采用英文的姓名格式给自己取姓名,这样,中国人才会彻底摆脱落后的汉字思维方式对自己、国家和民族噩梦般的困扰,中国就会自然走向先进。中国的前途在于让英文英语通用于中国,那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要想走向先进,其唯一的科学途径也只能如此,除此,它们都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择。这样我们就会看到,人类的文化必然会趋向实现大同的图景。可以说,人类文化的大同,既是拯救中国的科学方法与手段,它也是拯救人类的科学方法与手段。
人类文化大同之后,人类就不会再有种族之间的纷争,就不会再相互仇视,人类就不会再用鼓励生育这个愚蠢之极的办法来进行国家间的对抗,人类就不会花费大量的物质资源制造毁灭性的杀人武器了。人类的人口会因此停止膨胀并下降,直至下降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口与自然资源相适应的和谐之路。这就是科学破解文化后,我们所看到的人类拯救自己的唯一方法和道路。这个方法不是来自于哲学的启发,而是来自于用科学的方法揭示人类的文化。这正如哥白尼的《日心说》改变了人类的世界观与世界格局,文化的破解也必将会产生同样的划时代的意义。
专制体制是文化落后的根源吗?
谈起中国文化落后的原因,人们经常落脚于专制主义统治,然而,考察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这一结论的漏洞便显而易见。
当今世界著名大学兴起之时,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影子都被中世纪基督教的肃杀所遮蔽了,比如牛津、剑桥、莫斯科、巴黎、慕尼黑等,均是。再考察历史上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会发现另一个事实,那就是即便王室为权力拼的你死我活,上流勾心斗角刀光剑影、甚至公民文化水平接近白纸一张时,文化依旧繁荣。
东罗马帝国是专制皇权极其完善、宫廷斗争超乎寻常激烈的政权,但官员没有系统的僧俗知识学习不得就任,国民具有平等的受教育权,皇帝派出学者分赴各地搜救典籍,翻译校对。在文化普及方面,拜占庭的军队和商队到了哪里,知识分子就随队跟到哪里,政府拨款的图书馆遍及全国主要城市。由于官方重视和推广文化事业,国民升迁机会平等,知识完全可以改变命运,只要努力。于是,崇尚知识成为举国上下的风气,父母以不能让子弟读书为耻,卖地卖牲畜凑学费者载于史料。
专制统治与文化发展不矛盾的情况在历史上其实非常普遍。比如沙皇彼得一世时期开始了俄罗斯文化近代化的过程;美蒂奇家族被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保护神;拿破仑军队搞出来的埃及学;法国宫廷贵族把玩出来的西方史学。阿拉伯帝国当然不是民主体制。默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后,阿拉伯世界文字复杂,对传教不便,整体状况混乱落后。他和历代哈里发非常重视文化普及和科学事业发展,阿拔斯王朝时期展开著名的百年翻译运动,将大量典籍翻译成阿拉伯文。从周边及印度、中国汲取知识。在跟当时世界上文明水平最高的拜占庭的打打停停中,派人学习镶嵌画、建筑和其他知识,请工匠和学者前去示范和讲学。这一切都是在武力传教和领土扩张战争及残酷的宫廷内斗中持续推进的。跟民主、专制等完全无关。可见,一个国家的知识水平如何,与宫廷和社会体制没有根本和必然联系,认为文化和知识分子必然是宫廷的工具,或没有这二者的支持宫廷就会出问题,完全是中国人的理解。
文化发展的好坏取决于宫廷里的决策和宫廷外的具体运作程序。作为文化政策和经费的持有者,首先自己要有文化,以上宫廷的君主都是饱学之士或好学之士。其次是宫廷对待文化事业的态度、宫廷外的人才选拔机制、利益分配标准、统治者的品味和志向。世界上体制相同的国家文化发展水平并不相同,就取决于宫廷里面的决策和外面的运作过程。
最糟糕的,是没有文化没有品位没有志向的君王把宫廷的争斗和你死我活逻辑放水到宫廷外的知识界;把宫廷里的利益世袭制扩散到外界,使教育和科学发展没有了内在动力,那就彻底没了指望。
文明和文化的关系
日,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去世。两天之前,以色列军队对巴勒斯坦哈马斯武装展开“铸铅行动”,以巴战火再起。两件事合在一起,“文明冲突论”又被各界回味了一次。
文明冲突论于1993年提出,引发各国学者讨论,争议极大。“9.11”恐怖袭击之后,书中预言的伊斯兰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冲突被证实,于是在反恐战争进行的同时,该观点被热炒。文明冲突论会给所有对世界未来心存和平愿景的人当头一棒,因为依照其理论,希望用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来制止未来可能发生的世界大战无疑是一种梦呓。不过世人对此高论也不必太当真,因为文明冲突论不过是血统论、种族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升级版,可以开玩笑地说,都源于投胎冲突论。较为少见的是亨廷顿在论述中表露出了对西方文明衰落的担忧,并不像此前很多西方学者那样感觉良好。
将简单问题复杂化是社会复杂化后人们的一种偏好,并为此创造了很多所谓的高深理论。而当新时代一来,这些理论往往会被抛弃,文明冲突论也是如此。人类从原始的木石互攻,到今天的核武相向,虽然个体冲突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所有的群体冲突,追根溯源都是在争夺利益,为了生存而展开竞争。有时候不方便直接表达,论述会委婉一些。各种理论、观点、思想、主义围着等级、宗教、民族、国家绕来绕去,刻意隐藏争夺利益的起始身影,将自身置于道德高地,目的还是如何才能更有利于争夺利益。文明冲突论本身并不复杂,但是它的产生却是将利益冲突高度复杂化后的结果。这涉及到一个有趣的问题:数一数世界上有多少种文明,不仅是现存的文明,还包括历史中曾经存在过的文明。
细数文明的集大成者是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他在著作《历史研究》中,通过浩繁的资料,细致研究全人类的兴衰史,其中文明分类是其论述的一个重要基础。汤因比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开始至今,主要的、次要的、消失的、现存的,林林总总,数出几十种。不过由于太过琐碎,也有滥用文明之嫌。
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修订插图本,1972年出版)中归纳的各种文明。
人们热衷于划分文明的同时,将文明和文化混用更为常见,于是出现了大量以文明和文化作为后缀的词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古代文明、现代文明、四大文明、古希腊文明、西方文明、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方文明、中国文明、日本文明、非洲文明、美洲文明、美国文明、大河文明、海洋文明等等。以上部分词组中的文明可以用文化替代,又能形成一系列词组。文明和文化的词义有交集,容易产生混乱。中国文明和中国文化是否相同?西方文明和西方文化又各指哪些内容?以上词组单独使用时好像没有异议,如果同时出现,不免要撞车。
文明和文化这对词内涵极为丰富,不断变化、深化,很难严格定义。其他各种意思,如“讲文明”、“没文化”等等不在此论述,仅以上文所举词组的概念为例,经过细分可以看出,前四个词组具有时段特征,其他词组均有地域特征。据此,为了论述方便,可以做出一种划分,用文明来指人类社会总体发展不同时段的共同特征,用文化来指世界不同地域的特色。如此一来,上面所举除了保留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古代文明、现代文明外,其他词组均可称为“某某文化”。这样的划分有助于避免一些歧义。比如常说“近代西方文明(或文化)对中国文明(或文化)的影响”,表述看似清楚,其实非常混乱。实际要表述的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1.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影响,2.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文明的归文明,文化的归文化,厘清共性和个性之后,再来综合分析,可能效果会好一些。
如果以出现文字、城市等作为标志,在习惯上保留对人类早期文明地区或文明古国的表述,那么不妨以亚历山大东征、张骞出使西域,欧亚大陆东西交往被打通为一个约略时点,之后以地域划分的都称为文化,而不用文明,以免混淆。因为一旦开始接触、交流、融合,共性和个性必然区分,统一和独立必然彰显。此后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地域特征明显的文明概念,如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中国文明,更宜用文化表述。其实这样划分还是略显繁琐,不妨将局部或地域的概念彻底排除在文明之外,文明古国换成文化古国,并将文明的概念在时限上扩展至人类的诞生之日,用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顺序来总括人类已有的历史。
因地域差异而形成的不同文化一目了然,饮食、服饰、习俗等等都是文化中常见的内容。而文明包括哪些内容,则见仁见智。科学绝对没有地域和左右之分,肯定入围。技术经常会表现出因地制宜的一面,但其核心原理和功效标准在全世界是一致的,也肯定入围。商业和军事在全球化的今天,理应归入文明,不过一致性不如科学和技术那么明显。至于政治和道德,恐怕争议最大,现阶段还是归入文化为宜,但是未来升级为文明的可能性极大。要彻底厘清文明和文化的内容可能很困难,标准也在变化之中。举一个相对简单的例子:有没有饭吃是文明的内容,喜欢吃馒头还是喜欢吃米饭是文化的内容。总之,文明和文化的关系是既共生共存,又求同存异,求文明之同,存文化之异。
文明有强弱、分层级、能量化、可定性,线性向上,通常不可逆,即使回落,也能很快恢复。这些特征都是因为技术因素在文明中的分量最重,所以新文明与旧文明比较,优劣明显、高下立判,以新代旧,顺理成章。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现代文明对古代文明都是如此。常说的文化强弱不过是文明强弱的延伸,其核心还是技术的强弱。文化有荣枯兴衰,独立性极强,各地的主流文化都要以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为基础。文化差异因自然环境差异而产生,彼此之间不易简单比较优劣,但可以比较异同。只将两种文化进行对比,结论难免狭隘,如果多选取样本,结论会更清晰。
只有以文明的背景和标准为基础,文化的优劣比较才有意义,否则就会陷入口水战。一种是自身文化的纵向比较,另一种是彼此文化的横向比较,得出的优劣判断最终都会指向文明的优劣。而在同等文明水平下,一般很难得出文化优劣的判断。在与文明的关系上,文化可分为三种。1.对文明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文化,也可称为先进文化、新文化。2.与文明发展不抵触、可以和平相处的文化。3.对文明发展有阻碍作用的文化,也可称为落后文化、旧文化。文化的新旧更替要随着文明的变化而变化。新文明主要改造居于主流地位的旧文化,同时新文化会孕育而生。因个体差异,落后文化很难全部消亡,会以不同的形式少量存留,或者当做文化遗产被请进博物馆。常说的同化,实际依靠的是文明的力量,而非文化的力量。没有文明的进步,落后文化很难仅靠强权被淘汰,只要其生存的土壤还在,就会复生。立足于文化差异,希望通过取长补短来促进社会进步,根本无望。只有立足于文明的差距,才有希望。某地接受或拒绝异域文化,可以凭喜好做决定;但是新文明不管如何被拒绝,迟早要进来。文明和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文明不会被改造,相对论就是相对论,原子弹就是原子弹。而文化会被改造,本土化越久,离原貌越远。
常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句话很成问题,至少将那些已被历史淘汰的内容都给忽略了,不知是否还可以据此引出“越是国家的,越是世界的”?其实不论民族或国家,乃至各种宗教,都属于地域性很强的文化分类,哪怕挂上“世界”的名头。凭借文化的内容希望全球一统,无论采取暴力或非暴力的方式,结果都是徒劳的。因为所有独立的文化对于其他文化来说都有一种强烈的孤独感,越是自己的,越不是世界的。而异地所能接受的文化内容,只是其中某些具有共性或者可以互通的部分,不可能做到全盘接受。
文明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可以梳理得较为清晰,而各地文化的纯与不纯、独与不独、断与不断,则很难做出严谨的论述。以现在全球化的历史视野来概括,可以将文明和文化都视为动态的概念,一直都在进化。固定不变的传统文化并不存在,不过是相关的社会环境变化缓慢而已。在全球化没有深化的时期,文化的概念弹性很大,借文化复古之名、行文明创新之实的例子比比皆是。而对于全人类来说,现在可以明确的是:文化多元要以文明一元为基础,不普世的文化要遵从普世的文明。例如,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的文化交流过程中,某地会出现多元文化共存的现象。但如果不以一元文明为基础和底线,则多元文化间的对抗不可避免;反之,多元文化才能相安无事,进行融合。文明的一元性,体现在普世科学、普世技术、普世商业、普世军事、普世政治的层层递进中,并力求共同实现普世价值和共同塑造普世道德,文化的多元性则贯穿其中。由此可以看出,文明和文化的关系其实也是人类社会中,整体和个体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
借用生物学中基因的概念,文明和文化在传承中都会形成各自的遗传基因。在文明和文化的互动中,文明占有强势地位,甚至将文化纳入文明的大范畴也未尝不可。没有文明的硬实力,所谓文化的软实力只能是他人眼中的新玩物。工业文明替代农业文明,各地的旧文化均受到强烈冲击,为迎接工业文明,被迫做出改变,在新文明和旧文化的混合作用下形成新文化。西方占得先机,文化改变主动性强,所受痛苦小。中国等落后国家,在工业文明的重压下,曾经备受煎熬,同时面对繁荣的西方文化,难免自惭形秽。中国在21世纪初终于熬出了头,文明的水平虽未领先,但至少已经可以平视,因此对自身文化的自卑感渐渐消失,又自豪起来。现在西方社会遭遇的某些困难,主要原因是新兴国家通过文明进步,拉近了与西方在文明上的差距,削弱了西方的优势,也导致西方文化不再高高在上,类似的一幕在历史中上演过无数次。对于西方而言,这是局部的失利,但对于全人类而言,却是巨大的进步。因为更优秀的文明基因得到了广泛传播,从长远来看,必然会淘汰掉那些落后的文化基因。
面对新文明的冲击,对旧文化的眷恋会令很多人痛苦不堪。1927年夏天,学者王国维为中国传统文化殉道而投湖自尽。他的朋友,另一位学者陈寅恪在挽词中写道:“或问观堂先生所以死之故,应之曰:近人有东西文化之说,其区域分划之当否,固不必论,即所谓异同优劣,亦姑不具言,然而可以得一假定之义焉。其义曰: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陈寅恪道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其实文化的衰落只是表象,文明的进步及对文化的改造才是本质。怀旧是人之常情、不足为奇,但是如果寄情过深,并采取各种激烈的行为对抗和拒绝新文明,那么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给旧文化陪葬。
不过,在每个科技重大进步、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随着新文明的大潮涌起,总会同时出现新的社会问题,于是总会有人又回头返祖,在旧文化中寻找解决之道。思想寻根,文艺抒怀,对各种曾经倒下的神灵重新膜拜,续写旧文化与新文明这对历史冤家再胶着、再分离的老故事。对此不必大惊小怪,这是因为没有问题的社会是不存在的,每代人都有自己面对的问题。新文明不可能迅速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新社会也不可能迅速摆脱对所有旧文化的依赖。面对这种现象,不由得令人想起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小说《双城记》开篇中的一段描述。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岁月,那是愚昧的岁月;那是信仰坚定的时期,那是怀疑一切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人们拥有一切,人们一无所有;人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或者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像,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
小说的背景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法国和英国,双城是指巴黎和伦敦,而写作的时间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前期。当时的英国,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社会变化天翻地覆。那是一个进步、剧变、重构的时代,所以才会引发作者借助历史题材,做出如此强烈的对比。狄更斯不愧为大文豪,细品之下,感觉这段话居然适用于所有的时代,魅力无穷,好像直达灵魂深处。但是这种“都适用”只是文学的魅力,除了抒情并不实用。好在人类不仅有文学,更有科学。就在1859年《双城记》出版的同一年,在同一地,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也出版了。该书的结尾在诗情画意中,赞美了大自然中生命的进化,最后写道:
“……这是一种恢宏壮丽的生命观:生命连同它的几种力量,最初仅仅被注入到一两种形态里。在这颗星球遵循着万有引力定律而运行不息的岁月之中,无数最美丽、最奇妙的形态已经从那个极为简单的起点进化出来了,而且还在无穷无尽、生生不息地进化着。”
自然如此,人类如何?明天,我们将怎样重复或不重复昨天的故事呢?世界将可能迎来一个怎样的时代呢?文明和文化又将怎样进化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