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选择的直接选择对象是个体的表现性为什么我找不到对象不

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被选择的是基因型还是表现性?为什么?
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被选择的是基因型还是表现性?为什么? 5
补充:有没有更详细的,到底是基因型还是表现型??
直接被选中的是表现型,但是长期下去被选择的是基因型,因为在达尔文进化论里还没有涉及到基因,当时科学家注意到的只有表现型,可以说只有表现型适应环境才能使得基因保存下来.
其他回答 (8)
基因型
自然选择是优胜劣汰的过程,成功的个体可以把基因传递给下一代,所以是基因型
基因型
自然选择是优胜劣汰的过程,成功的个体可以把基因传递给下一代,所以是基因型 
^_^
基因~~~
因为基因是DNA的有效遗传表现型片段~~
遗传学上把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形状叫表现性 如 高茎豌豆 和矮茎豌豆 把与表现性有关的叫基因型 列如Dd DD dd 如果D为显性基因 d 为隐性基因 那么 Dd DD表现型相同 基因型不同 DD dd 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不同 从中我们也知道 表现型相同 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所以直接被选择的是基因,既不是基因型也不是表现性
是表现型.
虽然自然选择最终作用于基因型,但首先作用于,即直接作用于表现型.
比如,基因型不同的昆虫可以因为表现型类似而共同生活

因为是直接嘛 举个例子
马和老虎 一个要逃,一个要追
自然选择的当然是追的快的虎或逃的快的马,不涉及到基因型的
但如果深入下去,就扯到基因了
在达尔文进化论里认为:直接被选中的是表现型,因为还没有涉及到基因,当时科学家注意到的只有表现型,可以说只有表现型适应环境才能使得基因保存下来.现代生物进化论认为: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被选择的是基因型。因为,在相同的环境中,表现型由基因型决定。某表现型淘汰,实质就是某基因型淘汰;某表现型保留,实质就是某基因型保留。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理工学科领域专家自然选择作用生物个体而不是个体表现型对吗_百度知道
自然选择作用生物个体而不是个体表现型对吗
提问者采纳
自然选择首先是选了基因型,在通过基因型改变表现型,以适应环境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B.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_百度知道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B.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B.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基因重组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D.共同进化导致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形成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A、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来源,B错误;D;C,C正确、自然选择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故选、自然选择使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A正确;B,D正确
其他类似问题
生殖隔离的相关知识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自然选择直接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请问这句话为什么是错的?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自然选择直接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请问这句话为什么是错的?
“自然选择直接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请问这句话为什么是错的?
“自然选择通过对表型性状的选择而实现对基因的选择”出自《普通生物学》
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生物表现型而间接改变其基因型,进而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希望能帮到你,谢谢!
因为直接选择,选择的是生物性状,而不是基因型,基因型控制性状,拥有某种形状的生物数量变化了,才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自然选择是选择表现型
不利变异的淘汰
自然选择直接选择的是生物的性状(表现型)。比如曼彻斯特的桦尺蠖,黑色个体生存下来,黑色个体的基因型可以是AA,也可以是Aa。已知小鼠毛色的棕色、灰色和白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C\c控制,尾形的弯曲与正常由等位基因T\t控制,三对基因独立遗传。研究表明,不同基因组成的配子的活性是相同的。下列是三组杂交实验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析下列问题:亲代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棕色弯曲灰色弯曲白色弯曲棕色正常灰色正常白色正常①棕色弯曲×棕色弯曲18/486/488/489/483/484/48②灰色弯曲×白色正常1/③棕色弯曲×棕色正常9/323/324/329/323/324/32(1)①③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2)若要鉴别出①组杂交后代棕色性状中的双杂合子,可选用上述三组亲本中的____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若后代中____,则该棕色性状的个体其基因型为双杂合子。(3)根据上述实验,基因与性状的关系,除了一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还有____、____。(4)T\t除能控制尾型外,T基因还控制____的性状,该性状是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5)DNA分子在复制过程中可能因脱氧核苷酸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产生基因突变,这种脱氧核苷酸对的变化也可发生在非基因的片段。结合基因突变的特点,根据自然选择原理,没有亲缘关系的不同个体之间,DNA分子非基因片断脱氧核苷酸序列的差异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基本等同”)基因片断的差异。-乐乐题库
&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 & “已知小鼠毛色的棕色、灰色和白色是由两对等...”习题详情
16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0.0%
已知小鼠毛色的棕色、灰色和白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C\c控制,尾形的弯曲与正常由等位基因T\t控制,三对基因独立遗传。研究表明,不同基因组成的配子的活性是相同的。下列是三组杂交实验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析下列问题:亲代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棕色弯曲灰色弯曲白色弯曲棕色正常灰色正常白色正常①棕色弯曲×棕色弯曲18/486/488/489/483/484/48②灰色弯曲×白色正常1/2001/200③棕色弯曲×棕色正常9/323/324/329/323/324/32(1)①③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2)若要鉴别出①组杂交后代棕色性状中的双杂合子,可选用上述三组亲本中的 &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若后代中 &,则该棕色性状的个体其基因型为双杂合子。&&(3)根据上述实验,基因与性状的关系,除了一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还有 &、 &。(4)T\t除能控制尾型外,T基因还控制 &的性状,该性状是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5)DNA分子在复制过程中可能因脱氧核苷酸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产生基因突变,这种脱氧核苷酸对的变化也可发生在非基因的片段。结合基因突变的特点,根据自然选择原理,没有亲缘关系的不同个体之间,DNA分子非基因片断脱氧核苷酸序列的差异 &(填“大于”或“小于”或“基本等同”)基因片断的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3-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测试理综生物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已知小鼠毛色的棕色、灰色和白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C\c控制,尾形的弯曲与正常由等位基因T\t控制,三对基因独立遗传。研究表明,不同基因组成的配子的活性是相同的。下列是三组杂交实验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由组合①③子代棕色:灰色:白色=27:9:12=9:3:4为9:3:3:1的变式比可推出两组亲本的基因组成均为BbCc,且这两对基因遗传遵循自由组合规律。再由后代弯曲和正常的比例3:1推出弯曲为显性且亲本的基因组成都为Tt,即①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BbCcTt和BbCcTt。由③组后代弯曲和正常的比例1:1推出弯曲为显性且亲本的基因组成为Tt和tt,即③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BbCcTt和BbCctt。(2)有组合①可直接看出,亲本双杂合个体表现棕色,且后代棕色:灰色:白色=9:3:4。(3)由“小鼠毛色的棕色、灰色和白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C\c控制”可推出多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根据组合①可知看出,尾正常个体的数量小于尾弯曲的数量,说明T\t也控制着小鼠的数量,说明一对基因控制多对性状。(4)见解析(3)。(5)自然选择是通过对个体表现的性状的选择来实现对基因的选择的;基因具有遗传效应,有利的变异得到选择;而非基因区的变异不经自然选择全部被保留了下来。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已知小鼠毛色的棕色、灰色和白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C\c控制,尾形的弯曲与正常由等位基因T\t控制,三对基因独立遗传。研究表明,不同基因组成的配子的活性是相同的。下列是三组杂交实验及其子代的表现型...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已知小鼠毛色的棕色、灰色和白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C\c控制,尾形的弯曲与正常由等位基因T\t控制,三对基因独立遗传。研究表明,不同基因组成的配子的活性是相同的。下列是三组杂交实验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主要考察你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与“已知小鼠毛色的棕色、灰色和白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C\c控制,尾形的弯曲与正常由等位基因T\t控制,三对基因独立遗传。研究表明,不同基因组成的配子的活性是相同的。下列是三组杂交实验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相似的题目:
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
一农科所用某纯种小麦的抗病高杆品种和易病矮杆品种杂交,欲培育出抗病矮杆的高产品种。已知抗病(T)对易病(t)为显性,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其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分析回答:(1)培育的抗病矮杆个体的理想基因型是&&&&,该基因型个体占F2中该表现型个体的&&&&。(2)F2选种后,为获得所需品种应采取的措施是&&&&。(3)在育种过程中,一科研人员发现小麦早熟性状个体全为杂合子,欲探究小麦早熟性状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EE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实验方案:让早熟小麦自交,分析比较&&&&。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①如果&&&&,则小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②如果&&&&,则小麦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不能产生的配子是&&&&YRYryRYY
“已知小鼠毛色的棕色、灰色和白色是由两对等...”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已知小鼠毛色的棕色、灰色和白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C\c控制,尾形的弯曲与正常由等位基因T\t控制,三对基因独立遗传。研究表明,不同基因组成的配子的活性是相同的。下列是三组杂交实验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析下列问题:亲代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棕色弯曲灰色弯曲白色弯曲棕色正常灰色正常白色正常①棕色弯曲×棕色弯曲18/486/488/489/483/484/48②灰色弯曲×白色正常1/③棕色弯曲×棕色正常9/323/324/329/323/324/32(1)①③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2)若要鉴别出①组杂交后代棕色性状中的双杂合子,可选用上述三组亲本中的____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若后代中____,则该棕色性状的个体其基因型为双杂合子。(3)根据上述实验,基因与性状的关系,除了一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还有____、____。(4)T\t除能控制尾型外,T基因还控制____的性状,该性状是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5)DNA分子在复制过程中可能因脱氧核苷酸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产生基因突变,这种脱氧核苷酸对的变化也可发生在非基因的片段。结合基因突变的特点,根据自然选择原理,没有亲缘关系的不同个体之间,DNA分子非基因片断脱氧核苷酸序列的差异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基本等同”)基因片断的差异。”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已知小鼠毛色的棕色、灰色和白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C\c控制,尾形的弯曲与正常由等位基因T\t控制,三对基因独立遗传。研究表明,不同基因组成的配子的活性是相同的。下列是三组杂交实验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析下列问题:亲代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棕色弯曲灰色弯曲白色弯曲棕色正常灰色正常白色正常①棕色弯曲×棕色弯曲18/486/488/489/483/484/48②灰色弯曲×白色正常1/③棕色弯曲×棕色正常9/323/324/329/323/324/32(1)①③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2)若要鉴别出①组杂交后代棕色性状中的双杂合子,可选用上述三组亲本中的____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若后代中____,则该棕色性状的个体其基因型为双杂合子。(3)根据上述实验,基因与性状的关系,除了一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还有____、____。(4)T\t除能控制尾型外,T基因还控制____的性状,该性状是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5)DNA分子在复制过程中可能因脱氧核苷酸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产生基因突变,这种脱氧核苷酸对的变化也可发生在非基因的片段。结合基因突变的特点,根据自然选择原理,没有亲缘关系的不同个体之间,DNA分子非基因片断脱氧核苷酸序列的差异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基本等同”)基因片断的差异。”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生为什么找不到对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