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6为什么不能更新用郎信软件应用

【频道】戏曲大观
(晋剧)《观兵书》郭俊斌
(越剧)《五女拜寿》
(越剧)《情探》王魁负桂英
(黄梅戏)《孟姜女》秋水望穿等郎信
豫剧《倒霉大叔的婚事-一句话说出口如风激浪
豫剧 张艳萍《唐宫娇女》
豫剧 马金凤《穆桂英挂帅
昆曲《玉簪记-琴挑》(冯磊)
昆曲《思凡》
昆曲《情切切意深深》
京剧《讲什么忠孝两全》陈秀云
晋剧《三桩誓愿》宋转转
晋剧《三关点帅》李月仙
晋剧《教子》晋剧青衣梅花奖得主 栗桂莲
播放:2409
黄梅戏韩再芬选段《莫愁女-倾诉》
黄梅戏《玉堂春-可怜你锦衣玉食富家郎》
沪剧《今日梦圆-雨中情》 茅善玉 孙徐春
播放:2475
沪剧 明月照母心
沪剧 独坐绣房 演唱程臻
秦腔《卷席筒》孙存碟 秦腔戏曲大全
播放:4906
分享给站外好友
页面地址:
FLASH地址:
HTML代码:
通用代码:
可以让视频在手机、平板电脑上播放!
举报此视频包含不当内容:
请填写你要举报的内容,标明举报内容所在地时段,将有助于我们更及时的处理举报内容。感谢您对PPS的支持!
广告和欺诈
触犯我的版权
你可以把视频下载到不同的设备
使用电脑飞速下载轻易收藏喜欢的视频
使用苹果设备支持iPhone、iPad高清视频亦可离线观看
使用Android设备支持手机、平板高清视频亦可离线观看
拍下二维码,视频随身看
用PPS影音IOS/Android版扫描二维码,在您的移动设备上继续观看视频,也可以分享给您的好友。
(黄梅戏)《孟姜女》秋水望穿等郎信
手机没装PPS影音?
频道信息:
播放:85.59万
京剧、评剧、晋剧、豫剧、越剧、昆曲、秦腔、黄梅戏、二人转、梆子
注:数据来自爱奇艺、PPS全平台
(黄梅戏)《孟姜女》秋水望穿等郎信
上传时间:16个月前
上 传 者:
所属频道:戏曲大观
上 传 自:
分&&&&&&类:
暂无相关内容
视频简介:(黄梅戏)《孟姜女》秋水望穿等郎信
现在可以用QQ账号直接发表评论,分享给我的好友
大家都在看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许可证:
Copyright&2005 - 2014 PPStrea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快,10最慢)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巴蜀文化_第6章
&&&&&&&&,其中的“东岩夜月”是一大胜景。
&&&&&&
在泸州,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泸州大曲老窖池。窖池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四口窖池纵向排列,每口窖池内有两个地坑,中间以池干分开。粮糟发酵时,两个池坑就作为一个窖池,以此提高容量,著名的泸州老窖就始创于此。泸州老窖是中国最古老的四大名酒之一,其生产历史可上溯到1700多年前的汉代。因为在泸州出土文物中发现了汉代的陶角酒杯和汉代饮酒陶俑,而且汉代画像石棺上的巫术祈祷图中也出现了酒器。到了宋代,泸州以盛产糯米和高粱著称,酿酒原料十分丰富。据《宋史》记载,宋代出现了大酒和小酒。小酒是指米酒,酿制好后无需贮存就可饮用;大酒是一种蒸馏酒,是采取蒸馏工艺从高粱酒糟中烤制出来的酒,也就是蒸酿出来的白酒。这种酒需要储存半年,待它自然醇化成熟后方可饮用。大酒在原料选用、工艺操作、发酵方式上均与泸州浓香型曲酒的工艺很接近,可以说是泸州老窖大曲酒的前身。
&&&&&&
宋代时,朝廷在泸州设立了6个收税的机关,其中一个机构就是专门征收酒税的。当时,泸州酒税占到地方税收的一成多,而且这里的百姓不受朝廷酒禁的限制,可以自由酿酒出售。元明时期,泸州大曲酒正式成型,并于元代泰定元年(1324年)酿制成功第一代泸州大曲酒。当时,一个叫郭怀玉的酿酒师制作出干纯曲酒,改制了曲药中的含燥、辣和苦涩的成分,使原来的小曲变成了大曲,由此产生了大曲酒。到了明代,泸州生产的大曲酒已经很出名了。当时有诗称赞道:“香溢泸州城,芳流十里外。”明洪熙元年(1425年),施进章研究出可窖藏酿酒。此后,当地人对此工艺进行了改进和发展,至明代的万历年间便出现了舒聚源作坊窖池。它是利用前期的酒培植窖泥和后期的窖泥养酒,使微生物通过酒糟进入酒体中,从而酿造出净爽、甘甜、味醇的泸州老窖酒。明万历年间的“舒聚源酒坊”就是“泸州曲酒厂”的前身。到了清同治八年(1869年),老窖酒被正式定名为泸州老窖特曲。它主要以红高粱为原料,小麦制曲,经过复杂工艺精酿出具有醇香浓郁、饮后尤香、清冽甘爽、回味悠长的白酒。泸州老窖也因此被誉为“浓香正宗”、“酒中泰斗”,享有“拔塞千家醉,开瓶十里香”的盛名。
&&&&&&
第 六 章 巴蜀饮食文化(16)
&&&&&&
1915年,在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泸州老窖大曲酒荣获金奖。1916年,朱德随蔡锷起兵*袁世凯时驻军泸州,并把泸州命名为“酒城”。1952年,在全国首届评酒会上,泸州老窖大曲酒与茅台、西凤、汾酒并列为全国四大名酒,且在以后的历届全国评酒会上都蝉联国家名酒称号,后来还被评为全国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1963年获轻工部金奖,1980年和1984年获国家优质产品金奖。在1987年9月的第二届国际食品、饮料展览会上,它还夺得“金鹰杯”最高奖。以前的泸州曲酒厂现已转变为泸州老窖集团公司,作为国家级酿酒企业,具备年产20万吨的生产规模,拥有固定资产23亿元、无形资产100多亿元,其产品不但在全国各地畅销,而且远销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
&&&&&&
泸州老窖集团产生的泸州老窖品牌酒主要有:“国窖1573”、“百年泸州老窖”、“紫砂陶豪华泸州大曲”、“红盒精品泸州特曲”、“庆典装泸州老窖特曲”、“新品泸州老窖特曲”、“新品泸州老窖头曲”、“泸州头曲”、“泸州二曲”、“泸州三曲”、“泸州老白干”、“磨砂泸州醇酒”、“泸州古酒”、“老乡酒”、“天意情”、“浓香泸州老窖经典”等。
&&&&&&
二、古蔺郎酒
&&&&&&
郎酒
&&&&&&
古蔺县位于四川省南部,赤水河沿,其边界流入长江,全县地域呈半岛形伸入贵州北部。古蔺县不但物产丰富,而且具有独特的文化色彩。这里有几百万年乃至上亿年的动、植物化石群,有13万年前的远古人类遗址,有极其丰富的地下矿藏和分布广泛的天然溶洞,有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的革命教育基地、赤水河秀丽的山川、黄荆原始森林自然景区和八节洞瀑布群,有川南绝景的红龙湖省级森林公园和火星山森林公园,还有全国闻名的郎酒。
&&&&&&
古蔺县赤水河附近流传着这样一首歌:“上游是茅台,下游望泸州。船到二郎滩,又该喝郎酒。”从这首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地人都以本地出产的郎酒为骄傲,而且明白地道出了郎酒在我国酒业中的地位。正像歌中所唱的那样,赤水河畔有我国最负盛名的酱香型白酒――茅台酒,而郎酒则与它隔河相望,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就坐落于赤水河中游的二郎滩,两者间距不过40公里。
&&&&&&
郎酒的历史要追溯到20世纪初。1903年,荣昌商人邓惠川携全家来到二郎镇,当时的二郎镇酿酒业已经很发达。邓惠川来到这里后,看到了酒业的发展前途,就在1904年开办了“絮志酒厂”,开始制酒。他酿造出的酒,质地醇和、清香爽口。后来,邓惠川把“絮志酒厂”改名为“惠川糟房”,并聘请了贵州茅台酒厂前身之一“荣笔酒坊”的造酒师傅张子兴,由他采用茅台酒的工艺酿制出了“回沙郎酒”。“回沙郎酒”与茅台酒的酒味相近,开坛时香气扑鼻,入口有浓郁的酱香,很快就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并成为走出二郎镇的第一名酒。
&&&&&&
1933年,二郎镇的雷绍清创办“集义酒厂”。他学习邓惠川的做法,雇请茅台镇的三位造酒师,再次酿出茅台型的“回沙郎酒”。在命名时,他以产地为酒名,于是有了“郎酒”,郎酒的名声也越来越响。郎酒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发生了一个历史事件――“美酒劳军”。当年,中国工农红军曾在二郎滩开仓分盐,并在四渡赤水时于古蔺转战半月之久。当地百姓为了感谢红军在这里扶贫济困、开仓放盐,纷纷捧出郎酒慰问红军。红军得到郎酒后,舍不得饮用,就用它来给伤员擦洗伤口。所以,在赤水河上常常能听到这样一首歌:“郎泉之水清呵,可以濯我脚;郎泉之酒香呵,可以作我药。”
&&&&&&
第 六 章 巴蜀饮食文化(17)
&&&&&&
郎酒采用优质的山泉水酿造,且在天然岩洞中贮存,并采用了两次投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贮存三年的传统工艺。在酿制过程中,虽然按照茅台酒的酿制工艺,但味道又与茅台酒的酱香不同,香气更馥郁、浓烈,浓香中带有酱香,所以它逐渐突出了自己的特色:酱香突出、醇厚净爽、幽雅细腻、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有人喝过之后称赞道:“蜀中尽道多佳酿,更数郎酒回味长。”
&&&&&&
1979年,郎酒被评为全国优质酒,在1984年的第四届全国名酒评比中,郎酒以自己的独特香型和风味首次荣获全国名酒桂冠,从此闻名全国。此后,郎牌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产品多次获得国内外食品质量评比大奖,也通过了中国方圆标志产品质量认证和国家绿色食品标志认可,并被评为四川省名牌产品和质量免检产品。
&&&&&&
生产郎酒的四川郎酒集团已经成为国家明星企业和现代大型酿造股份制企业集团。集团拥有资产17亿多元,净资产为10亿元,是四川省51户重点经济支柱企业和37户扩张型企业之一。公司下属企业有:四川古蔺郎酒厂、天宝洞酒业公司、郎酒销售公司、四川郎信投资公司等。
&&&&&&
三、宜宾五粮液
&&&&&&
五粮液
&&&&&&
四川省宜宾市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称,名酒五粮液即出产于此。在3000多年前的夏朝,宜宾一带已经有k人聚居。周朝时,这里建立了k人国。秦朝时为西南夷地。西汉时期,人们将少数民族地区称为“道”,所以当地被称为k道县,属于蜀郡。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改k道为犍。汉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改犍为郡。梁武帝大同十年(544年),改称戎州。隋朝时,戎州复名为犍为郡。唐置义宾县,为戎州治。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年),戎州改名为叙州,辖内的义宾改为宜宾,1951年更名为宜宾市。
&&&&&&
早在汉代,宜宾就已经盛行酿酒。765年,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到过宜宾,并在《宴戎州杨使君东楼》中写道:“重碧牛青酒,轻红臂荔枝”,诗中的“重碧”和“荔枝”都是酒名,在唐代非常有名。
&&&&&&
五粮液原名杂粮酒,据说创制于明代,如今酿造用的酒窖乃是明代的遗物。当时系仿宋代名酒荔枝绿的特殊酿造工艺,用多种原料,如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糠壳和大曲等酿制而成,并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酿造五粮液的时候,把所有的配料按先多后少的次序,依次运至拌料场地,而且不能配错各种粮食的比例。五种粮食按比例准备好后,与配料充分拌匀,然后把五种粮食输入磨粉机进行粉碎。粉碎的时候,要求五种粮食的粉碎度均为四到八瓣,而且还不能有过多的细粉。接下来就是蒸糠。糠壳是酿酒中采用的填充剂,也是调整酸度、水分和淀粉含量的材料,蒸糠的目的就是去除糠壳中的异味、杂味和生糠味。蒸糠时间不能低于30分钟,并要提前蒸,拌料时必须用冷的熟糠。然后是开窖,将发酵期满的窖去掉封泥,取糟蒸酒。取糟的时候,还必须严格区分面糟与母糟,把起出的面糟放在一边,堆成圆堆,尽量拍光拍紧,然后撒上一层熟糠,这样能够减少酒的挥发和损失。起母糟的时候,把母糟分层装甑,连续起运至堆糟场分甑堆放。当起糟发现黄水时,就应该立刻停止并清理黄水坑,前12小时内每2小时舀一次黄水。这个工序完毕后可以继续起糟,当把整口窖池起完后,就需要及时清扫窖池。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拌和配料,在上甑前一小时,把粮粉倒入母糟进行拌和,拌匀后堆成堆,并拍光拍紧,撒上一层熟糠,减少挥发损失。接着是上甑,上甑前要先检查底锅水是否清洁,活动甑是否安稳。然后就是蒸馏摘酒,在蒸馏的时候要掌握缓火流酒、大火蒸粮的原则。摘酒也就是接酒,这时候要边尝边接,根据酒质情况接酒,符合调味酒的接为调味酒,符合优级的接为优级酒,符合一级的接为一级酒,然后分等级把酒运入酒库,在称量后按质量并坛。
&&&&&&
第 六 章 巴蜀饮食文化(18)
&&&&&&
依此工艺酿造出的酒,清澈透明、醇厚甘美、香气持久,饮后落口净爽、柔和舒适。因此,五粮液以喷香浓郁、醇甜余香、清冽甘爽、回味悠长的特点而著称,酒精度为52°,虽为高度酒,但入口却没有强烈的刺激性,饮后也不上头。五粮液还以自己独特的浓香型,被称为“酒中状元”,自问世以来就享有极高的声誉,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了金奖,但是依然沿用以前的名字――杂粮酒。1929年,前清举人杨惠泉嫌这个名不雅,改名为“五粮液”。
&&&&&&
现在生产五粮液的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其前身是20世纪50年代初,由宜宾几家传统酿酒作坊组建的中国专卖公司四川省宜宾酒厂。1959年,由于五粮液酒的品质和声誉而被正式命名为“宜宾五粮液酒厂”。1963年,在全国第二届评酒会上,五粮液酒被评为国家名酒,获得国家金质奖章。1977年,在全国第三届评酒会中,它再次夺得浓香型大曲酒金质奖章,并且荣获国家名酒称号。1979年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章。1992年,五粮液在纽约荣获第一届美国国际酒类博览会金奖。日,五粮液以其超群的质量、独特的风格,荣获国际博览会特别金奖,从此开始享誉世界。1995年,在第十三届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上它又获金奖,并被第五十届世界统计大会评为“中国酒业大王”。日,时任*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同志到五粮液集团公司视察。2002年6月,五粮液在巴拿马第二十届国际商展上,再次荣获白酒类的唯一金奖。
&&&&&&
2004年,五粮液酒实现销售收入138亿元,品牌价值高达30682亿元。这时候的五粮液酒还出现了姊妹酒:五粮春、五粮神、五粮醇、两湖春、老作坊等。
&&&&&&
四、青娜曼安
&&&&&&
青娜曼安就是青刺果酒,是泸沽湖摩梭人用野生植物青刺果独创出来的,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被摩梭人称为“美味食油,百病之药”。
&&&&&&
据说很早以前,摩梭人就把青娜曼安看作保健品和医疗用品。每年的春末夏初,当刺果成熟的时候,摩梭人就会大量采集,然后经过洗、晒、磨、蒸等一系列工序,最后榨出清亮而又略带点金huangse的刺果酒,这种酒具有极为浓郁的果香味。
&&&&&&
青娜曼安含有很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营养成分,对心血管尤其具有保护作用。常服青娜曼安能够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脂血症、视物模糊、血管硬化、冠心病、肝病和胃病等各种疾患。如果外用,可以治疗暗伤、扭伤瘀血、跌打损伤等症,使用少量青娜曼安擦脸,还可以使皮肤更加嫩滑。
&&&&&&
第四节川茶及茶馆文化
&&&&&&
中国一直就是一个喜欢饮茶的国家。对于巴蜀之地的人们来说,这里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出产好茶,人们爱茶、饮茶的风气更是遍及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由此形成了巴蜀地区独特的茶馆文化,与川人懒散闲适的生活状态相映成趣……
&&&&&&
一、独具特色的川茶
&&&&&&
蒙顶甘露茶
&&&&&&
秦汉以前,四川一带就盛行饮茶。西汉时期,茶是四川的特产,曾通过进贡传到京城长安。公元前59年,东汉的王褒在《僮约》中写道:“武阳买茶,杨氏担荷。”这说明饮茶在当时的成都一带已经成为风尚,并出现专门卖茶的人。当时,茶业已经商品化,还出现了武阳(今四川彭山县)茶业市场。到了唐代,四川出现了规模较大的茶园,并闻名全国。陆羽的《茶经》中就记载了唐代有名茶50多种,其中有十几种出自四川,而川茶中的蒙顶甘露茶更被陆羽称赞为天下第一茶。
&&&&&&
第 六 章 巴蜀饮食文化(19)
&&&&&&
蒙顶甘露茶产于四川名山蒙山。蒙山山势巍峨、峰峦挺秀、云盘雾绕,有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在历史上曾是中国名茶的原产地之一。蒙顶茶起源于西汉年间,在历史上有仙茶的美誉,唐代被列为贡品,并一直沿袭到清末。蒙顶甘露茶为绿茶,外形紧秀匀卷,色泽翠绿,银毫细嫩,嫩香馥郁,茶水黄绿明亮。
&&&&&&
名品川茶除了蒙顶甘露外,还有峨蕊、观音仙茶、九顶雪眉。峨蕊出产于峨眉山仙境之一的峨蕊崮,外形紧凑且均匀,色泽嫩绿明亮,茶叶纤细,滋味醇爽,清香郁郁。观音仙茶产于四川塔子山。此山平均海拔为1300米,被群山环抱,终年日照少,多云雾,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观音仙茶外形卷曲,紧细秀丽,色泽绿润,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爽回甘。九顶雪眉产在四川、陕西、湖北交界处的大巴山腹地,外形宛如少女的眉毛,色泽如绿玉,茶香持久,滋味鲜爽。
&&&&&&
四川的茶叶不但有名,品川茶也很有特色,正宗川茶都要使用铜茶壶、锡茶杯托和景德镇的盖碗泡茶、品茶。品茶时,伙计先招呼一声,然后问你需要喝什么茶,再用盖碗冲泡,这就是“盖碗茶”。过一会儿,有人唱一下喏儿,堂倌(服务员)就快步走过来,右手拿着锃亮的大铜茶壶,左手卡着一大摞茶杯托和白瓷碗。他左手一扬,茶杯托就会脱手而出,在小方桌上旋转着落下。然后,他动作神速而准确地在每个茶托上摆好茶碗,并站在1米开外,手臂伸直,用紫铜壶远远地向茶碗中注水,直到茶碗里的水加满也不会向外溅一滴。接着,堂倌上前一步,用小拇指轻轻一挑,一个个盖子就会恰到好处地盖在茶碗上,让人在品好茶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川茶中独特的泡茶技艺。
&&&&&&
二、遍及城市的茶馆
&&&&&&
茶馆一角
&&&&&&
四川有一句谚语:“头上晴天少,眼前茶馆多。”在四川,茶馆确实遍布城乡,闹市有茶楼,陋巷有茶摊,公园有茶座,大学有茶园,处处都有茶馆的踪迹。据《成都通览》记载:清朝末年,成都的街巷有500多条,而茶馆就有近500家,平均每条街巷都有一家茶馆。1935年,成都共有茶馆600多家,每天茶客达12万人次,而当时的全市人口还不到60万,由此可知泡茶馆在四川是多么的普遍。
&&&&&&
四川的茶馆不仅是休闲场所,还是重要的社交场所。以前,三教九流聚集于此,各个行业和社团都在此了解行情、洽谈生意、看货交易,甚至买卖枪支和鸦片也常在茶馆里进行。当时的民间秘密组织袍哥会就将茶馆视为联系之所。而且,许多茶馆还兼营饭馆的生意。
&&&&&&
在旧社会,茶馆还有调解社会纠纷的职能。亲朋、邻里间若是出现纠纷,双方便会约定到某茶馆评理,上茶馆调解纠纷的人都是双方当事人出面请来的。双方经过一番唇枪舌战后,由调解人进行仲裁。如果双方都存在过失,则各付一半茶钱,如果一方理亏,则要认输赔礼,包付全部茶钱。此外,茶馆在当时还是人们重要的文化娱乐场所。晚上,茶馆都有票友唱川剧。有些茶馆不但设有川剧,还有扬琴、评书、清音、金钱板等演出活动。
&&&&&&
四川的茶馆不仅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还具有独特的风格。茶馆都是竹靠椅、小方桌、三件头盖碗杯、老虎灶、紫铜壶。所谓“三件头”是指瓷盖、瓷碗、金属托盏。托盏中间有一个圆形凹坑,瓷碗底正好嵌入其中,以免翻倒,当地人称其为茶船。
&&&&&&
第 六 章 巴蜀饮食文化(20)
&&&&&&
据说,茶船是在四川发明的。唐代后期,四川节度使崔宁的女儿在饮茶时,怕茶杯烫手,就用碟子托着,但是她又怕茶杯倒了,便用蜡把杯子固定在碟子中间。不久后,崔宁命令工匠以漆环代蜡做成了茶碟,用来招待宾客,用的人都感觉很方便。此后,它逐渐演变为茶托,并流传开来。茶碗体积适中、上大下小,添水时可以把碗内茶叶充分翻卷。盖不严的茶盖既能保温,又能透气,还具有搅动碗内茶水的作用,在饮茶的时候还可以隔挡茶叶入口。
&&&&&&
在四川的茶馆里,人们把专门从事泡茶和续水的人叫做“茶博士”,这些师傅茶艺非常高超。即便是七八个茶客围着小桌,只要坐定后喊声一声泡茶,茶博士就会右手提着紫铜长嘴壶,左手夹着一摞茶碗、茶盖和茶船来到桌前,一挥手,茶船就会在叮叮当当的响声中落在桌子上,并且恰好落在每位客人面前。紧接着,他把装好茶叶的茶碗放在茶船上,左手扣住茶盖,紧贴茶碗,右手上的紫铜长嘴壶如赤龙吐水,待水将满时猛地一翘壶嘴,接着“吧嗒”一声,茶盖就会翻过去将碗盖好。他这么一手冲,一手翻,冲茶的速度非常快,七八个茶杯在瞬间就会冲好,而且还不会溅出水滴。成都一位老茶博士的身手更加超凡。他双手连碗带盖能摞15副,同时还能提壶续水。客人走后,他手端茶碗,拇指扣住碗盖,能把剩下的茶水倒得一点不留。
&&&&&&
而且,由四川茶馆里的茶艺表演,还逐渐出现了一些茶馆里使用的行话。比如:加一些茶叶叫做“叶子”;把茶叶放进茶碗叫做“抓”;碗里多放茶叶叫做“饱”;少放茶叶叫做“啬”;第一次将开水冲泡有茶叶的茶碗叫做“发叶子”;水温不够、茶叶不沉底叫“发不起”;第二次向茶碗里加开水叫做“掺”;不要茶叶只喝白开水叫做“免底”;顾客少的时侯叫“吊堂”;顾客多的时侯叫“打拥堂”;抹桌布叫“随手”;如果多次加开水,茶已经泡到没有颜色了叫做“白”;把几种不同等级和价格的茶叶按一定比例搭配在一起叫做“关”或“勾”;当茶客为朋友付茶钱而向伙计打招时称“喊茶钱”;换一碗新茶称“换过”……
&&&&&&
茶馆中因习惯而形成了行话,老茶客们也因为常喝茶而养成了一种习惯。正宗的老茶客往往在天放亮不久刚刚睡醒时便出门,直奔热气腾腾的茶馆。到了茶馆后,人才会从梦中醒过来,点好自己想喝的茶,先呷一小口茶水漱漱嘴,然后把滚烫而又清香的茶汤喝下去,这样就会觉得神清气爽,大脑才能真正清醒过来。
&&&&&&
老茶客喝茶都有经验,冲茶叶的水一定要是烧开的滚水,且头道水只要半盏,以便养叶子。等到干干的茶叶经过滋润逐渐舒展开后,先喝一口漱口,再加满水。这时,滚烫的开水从长嘴大茶壶中流出,茶叶在开水的冲击下翻身打滚,然后沉在盏底,一盅黄绿喷香的茶汤就好了。有的老茶客喝茶,可以从上午一直喝到下午。以前他们喜欢用圆沱茶,这种茶叶很耐泡,吃半天是不成问题的。老茶客不是为了专门喝茶才在茶馆呆这么久的,而是因为在茶馆可以听戏、摆龙门阵。
&&&&&&
四川茶馆里的唱戏很有特色。你还没有走到茶馆时,就可以听到咿呀的唱戏声。唱戏的茶馆里通常坐满了喝茶的人,男女老少都有。茶桌上每人一杯盖碗茶。茶馆前面搭有小小的戏台,这是吸引品茶人眼光的地方。茶馆与其他唱戏的地方不同,打扮也就不同,通常都是平常打扮,部分地方则是穿正规的戏装。唱戏的时候,是你唱罢后我登场,闲下来的演员还会走到台旁,与旁边的茶客聊天。当台上的演员快要唱完时,下面的演员就会上台接着唱。茶客们不在乎演员的戏外表现,只是盯着台上入神地看,还时不时地把碗盏送到嘴边品口茶。
&&&&&&
四川茶馆还有另一个吸引人的地方,那就是大摆龙门阵。摆龙门阵时,他们可以把一件普普通通的小事添油加醋地摆得十分复杂。龙门阵的内容五花八门,有古代的秘闻逸事、眼前发生的事情、乡间旧事、光怪陆离的故事、正经深沉的社会话题、嬉皮笑脸的荤段子等等。人们之所以要在茶馆里摆龙门阵,是因为这里的人多、热闹,而且摆龙门阵很费口舌,需要茶水来润润喉。如果没有茶,会说得口干舌燥,谈兴就会大减。喝茶不但能健脑提神,还能让舌头更灵便,一些原本枯燥的话题也会让人谈兴大增。
&&&&&&
第 七 章 巴蜀艺术(1)
&&&&&&
巴蜀大地有许多民族艺术以及独具特色的工艺美术,它们历史悠久、绚丽多姿、精彩纷呈,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魅力。下面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这些巴蜀文化园地中的艺术奇葩吧。
&&&&&&
第一节民 族 艺 术
&&&&&&
巴蜀艺术无论是音乐还是舞蹈、戏剧,都独具地方特色,成为巴蜀地区独一无二的名片,昭示着这个地区的过去与繁华,也预示着美好的未来和新生……
&&&&&&
一、音乐
&&&&&&
杜甫画像
&&&&&&
唐宋时期,成都是中国的音乐之都,杜甫曾描述过成都“喧然名都会”的音乐盛况。前后蜀时期是中国音乐史的转型时期,而且在唐代和五代时期,雅乐由于吸收了龟兹乐而变为燕乐。随后又因唐玄宗和僖宗的先后入蜀,蜀都发展成唐代的音乐之都。成都音乐也逐渐发展成为“蜀国弦”,进而成为“蜀宫伎乐”,最后演变为竹枝词和高腔,构成了巴蜀音乐文化的特色。在巴蜀音乐中,最著名的乐器是雷琴。西蜀的雷氏曾经是造琴世家,三代人都从事造琴。传世的雷琴有玉玲珑、飞泉、九霄环佩等珍品。其中九霄环佩是传世唐琴中最为独特也最为古老的,因声音独特而被视为盛唐时的云中仙品。琴背上有篆书“九霄环佩”四字,此外还有苏轼和黄庭坚的题诗。苏轼的题诗为:“霭霭春风雨,琅琅环佩音。垂帘新燕语,沧海虎龙吟。苏轼记。”
&&&&&&
巴蜀乐器的由来非常古老,早在商代就有了陶埙、石磬,春秋战国时期更有青铜乐器编钟、钲、铎、铃,以及成组的石磬。巴蜀音乐文化扩展得比较广,涉及青铜打击乐器甬钟、钲、D、T于、钮钟、扁钟等,但蜀音乐文化的中心却一直在四川境内。
&&&&&&
据《华阳国志》记载:“武都有一丈夫化为女子,美而艳,盖山精也,蜀王纳为妃。不习水土,欲去。”古蜀王便作《东平之歌》挽留她,后来女子病故,蜀王悲不自禁,又作《臾邪歌》、《龙归之曲》怀念她,并派五丁力士前往武都担土,担运回成都后为女子垒墓,这就是成都比较著名的“五丁担”。
&&&&&&
被称为“古代乐坛之王”的磬也是巴蜀音乐的一大特色。三星堆出土的石磬无论是纹饰还是形制,都与中原地区的石磬相仿。这说明蜀人在很早以前便懂得音乐,并开始创作音乐了。
&&&&&&
二、舞蹈
&&&&&&
提起巴蜀的歌舞,最古老的就是巴渝舞了。据记载:周武王伐纣的时候,巴军为了使前锋勇猛杀敌,便载歌载舞地给予鼓励,当时跳的就是巴渝舞。隋唐时期,巴渝舞被改造为宫廷乐舞。隋唐以后,巴渝舞逐渐走向民间。杜甫曾在诗中说:“万里巴渝曲,三年实饱闻。”后来,这种巴渝曲便演变为著名的《竹枝》歌舞了。
&&&&&&
“巴渝舞”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首先是周武王伐纣之前的初始时期。在常璩的《华阳国志?巴志》中,古代的巴族人被描述为“勇猛、剽悍、善战,能歌善舞”。殷纣王武丁曾四次征伐古代巴国,还曾御驾亲征,致使巴军主力伤亡惨重,造成巴国几乎亡国,但是他们却“负固不服”。后来周武王伐纣,正迎合了巴人复仇的心愿,他们都加入到武王伐纣的战斗中。随后,巴人将生活中积累的歌舞编排成整齐有序的军歌、军舞,以其庞大的气势鼓舞军队、慑服敌人。因此,《华阳国志?巴志》中写道:“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
&&&&&&
第 七 章 巴蜀艺术(2)
&&&&&&
接着是“巴渝舞”的孕育时期。周武王利用前歌后舞来抵御周边方国、部族的侵袭。范晔在《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写道:“阆中有渝水,其中多居水左右,天性劲猛,初为汉前锋,数陷阵……”
&&&&&&
最后是“巴渝舞”进入宫廷的成型时期。汉高祖刘邦灭楚之后,由于深知前歌后舞在战斗中的效果,所以在做了皇帝之后将其加工改编,并从巴族、渝人中挑选36个人为鼓员组成乐队,让他们学习,成为宫廷之乐,称为“巴渝舞”。据《晋书?乐志》记载:“巴渝舞曲……总四篇,高祖乐其猛锐,数观其舞,使乐人为之。”后来,此舞又有了其他名字。杜佑在《通典?乐七》中写道:“魏文帝黄初二年,改巴渝舞曰昭舞;晋又改昭舞为宣武舞……宋武帝又改正德舞为前舞,大豫舞为后舞……但大都只改其名或辞,不变其舞,舞相传习,至今不改。”战场上的巴渝舞,有多少人参战,就有多少人歌舞,前面挥戈执盾、大声呵呼,后面伴奏的人击鼓顿足、随声呼应。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中描绘了“前歌后舞”的壮观:“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山谷为之荡波。”
&&&&&&
后来,巴渝舞传入民间,每当节日或庙会时,人们都要表演巴渝舞。届时,由十名男性青年表演,两人打锣,八人打鼓,八个带手柄的圆形鼓上还绘有八仙形象。传统的打扮是每人戴一顶白色草帽,穿白绸对襟衫和灰色或黑色绸裤,脚上为鞋尖带汤圆花的布巾草鞋。左手拿鼓,右手拿着1米多长的竹片,人们分成两排,边走边打,但都听从指挥,按着纸牌的点数打,如地牌、猫猫、三四、红九、丁丁、河牌、幺四、梅子等。可以说,巴渝舞曾在中华舞蹈史上熠熠生辉。
&&&&&&
三、川剧
&&&&&&
川剧是昆、高、胡、弹、灯等五种声腔融为一体而构成的剧种,也是我国戏曲宝库中一颗明珠,主要流行于四川、云南等地。早期的川剧有资阳、川西、川北、下川东等不同支派。目前,川剧的主要流派有旦行的浣派、丑行的傅派、武行的曹派等。
&&&&&&
川剧讲究真实细腻、幽默风趣,并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一般通过托举、变脸、钻火圈、开慧眼、藏刀等特技来刻画人物性格,展现舞台多彩而神秘的气氛。此外,川戏锣鼓在营造川剧音乐氛围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常用的锣鼓有大锣、大钹、小鼓、堂鼓、小锣,统称为“五方”,再加上弦乐、唢呐,便有“七方”之说,但这些乐器都得听从小鼓指挥。
&&&&&&
川剧的角色分工很多,有生、旦、净、末、丑、杂等六大类。川剧帮腔有领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方式,意味隽永、引人入胜。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
川剧的剧目非常丰富,有2000多种,曾有“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完的三列国”之说。川剧的代表剧目有“五袍”、“四柱”和“四大本头”之说。“五袍”指的是《青袍记》、《白袍记》、《绿袍记》、《红袍记》、《黄袍记》。“四柱”是指《水晶柱》、《九龙柱》、《碰天柱》、《五行柱》。“四大本头”是指《琵琶记》、《金印记》、《红梅记》、《投笔记》。川剧的昆、高、胡、弹、灯等五种声腔在这些曲目中都发挥出了自己的特点。
&&&&&&
第 七 章 巴蜀艺术(3)
&&&&&&
四、变脸
&&&&&&
变脸是川剧艺术中用来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也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现主义手法。传说古代人类为了应对凶猛的野兽,把自己的脸部用不同方式勾画出不同形态,在遇到野兽入侵时通过脸部的不同形态来吓唬入侵的野兽,这就是“变脸”的原型。而川剧则把“变脸”发扬光大,用绝妙的技巧使其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
&&&&&&
一般而言,变脸主要有几种手法,分别是“吹脸”、“扯脸”、“抹脸”和“运气变脸”。
&&&&&&
“吹脸”只适合墨粉、金粉、银粉等粉末状的化妆品。表演时,舞台的地面上往往摆着一个很小的盒子,里面装着粉末,演员需要变脸时可通过伏地等舞蹈动作将脸贴近盒子,同时一吹就可将粉末扑在脸上,从而实现变脸。
&&&&&&
“扯脸”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变脸方法。表演前,需要将脸谱画在一张张绸子上,剪好,每张脸谱上都系有一把丝线,然后将其一张张地贴在脸上,同时将丝线藏于衣服的某一个顺手处。表演者需要随剧情的进展,在舞蹈动作的掩护下将绸子一张张地扯下来即可。“扯脸”的难度较大,因为粘脸谱的粘合剂不能太多,以免到时扯不下来,或者一次将所有脸谱都扯下来。同时动作要干净利落,假动作要极为巧妙,以遮掩观众眼目。
&&&&&&
“抹脸”是将化妆油彩涂抹在脸的某一特定部位上,表演时只要用手往脸上一抹,就可变成另外一种脸色。如果整个脸部都要变,油彩需涂在额上或眉毛上;如果只变下半部脸,油彩可涂在脸或鼻子上;如果只变某一个局部,油彩需涂在要变的位置上。
&&&&&&
“运气变脸”源于已故川剧名演员彭泗洪(传说)。他在《空城计》中扮演诸葛亮,当剧情发展至琴童报告司马懿退兵后,彭泗洪便运用气功使脸由红变白,再由白转青,从而表现诸葛亮如释重负后的表情。
&&&&&&
目前,变脸已经成为我国川剧艺术中的瑰宝,更成为一种神秘的艺术形式,一直吸引着人们去关注和探索。
&&&&&&
五、扬琴
&&&&&&
扬琴是击弦乐器之一,被称为“洋琴”、“敲琴”、“打琴”、“扇面琴”、“钢丝琴”、“蝙蝠琴”、“蝴蝶琴”等。它音色明亮、清脆,有着极为丰富的表现力,既可以独奏、合奏,又可以为琴书说唱和戏曲伴奏。可以说,四川扬琴是巴蜀文化中地方曲艺音乐的品牌,也是中国扬琴艺术的重要传统流派之一。
&&&&&&
四川扬琴有“四川琴书”之称,大约在清乾隆年间流行于四川的川东、川西、川南一带,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因演唱时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而得名。
&&&&&&
扬琴吸收了川剧和清音的优点,通过唱与道白将叙事、抒情与戏剧融为一体,有层次地表现戏剧情节,因此被人们称为“坐地传情”。通常情况下,演出时先由数人坐着演唱。每人手中各拿一件乐器伴奏,以扬琴为主,鼓板、怀鼓、二胡、三弦、京胡等为辅。以唱为主,以说为辅,演员分生、旦、净、丑等角色。如今,在部分表演中还出现了主角站唱、配角坐唱的形式。四川扬琴的音乐分为大调、越调、器乐牌子。大调属于板腔体结构,以一字为基础,由一字、快一字、慢一字、二流、大腔、三板、舵子等组成,早期称为“渔鼓洋琴”、“大鼓洋琴”等。
&&&&&&
四川的扬琴艺人也有行会组织,他们定期到茶馆聚会演唱。1925年,成都开办扬琴班,开始招收艺童学习扬琴,这是四川扬琴最早的科班。从20世纪30年代起,四川涌现出一大批造诣较高的扬琴艺人,如李联升、叶南章、张大章、杨竹开、李德才、洪凤慈、刘松柏等。表演方式是由五人坐唱,击扬琴者在前排居中,小三弦在左侧,鼓、板、梆子由一人司职居于右侧,后排是京胡和二胡。演员需要自弹自唱,同时夹以说白。一般情况下,女角色都由男性反串,演唱时采用假嗓,而男角色则是真嗓、假嗓结合。唱本与小戏曲剧本有些类似,唱词有七字和十字句,音乐分为省调和州调,省调主要流传于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平原,州调分布在川南、川东和川北的部分地区。
&&&&&&
第 七 章 巴蜀艺术(4)
&&&&&&
扬琴的品种很多,除了传统的八音、十音和十二音小扬琴外,还有适于独奏或参加民族乐队合奏的筝扬琴、转盘转调扬琴、变音扬琴、全律活马大扬琴和电扬琴等。变音扬琴是在面板两侧安置滚轴板,每组琴弦下面支有金属滚轴,以起到准确定音和迅速调弦的作用,在左侧的滚轴板上还置有铜质变音槽,通过变音槽在板上的往返移动,可使琴弦升高或降低半音。这样就把原来只有两组音域的小扬琴扩大为四个八度,并采用新的音位和特殊附件排列,能够在演奏中迅速转调。
&&&&&&
转盘转调扬琴一般设有左、右、中、低四个条马,音位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左侧由主轴、凸轮、连杆、杠杆、变音活页等主要零部件组成,装在主轴上的各个凸轮通过固定在角铁支架上的连杆来控制变音活页的立起和倒下。
&&&&&&
筝扬琴是把扬琴和筝这两种乐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上部为四排马扬琴,下部为十六弦筝。四川扬琴的传统曲目有300余段,大多取材于历史故事,比如《秋江》、《华容道》、《活捉三郎》、《清风亭》等。建国之后,四川扬琴得到了快速恢复与发展,创作出许多新作品,如《铁窗训子》、《拷红》、《嘉陵江上红旗飘》、《急浪丹心》、《十里长街送总理》、《浣花夫人保成都》等。
&&&&&&
六、清音
&&&&&&
四川清音又叫“唱小曲”、“唱月琴”或“唱琵琶”,由清乾隆年间的民歌小调发展而成。多是一人演唱,演唱者左手打板,右手击竹鼓而歌,主要的伴奏乐器是月琴。有时,伴奏者也会跟着唱几句。
&&&&&&
清音音乐十分丰富,有100多支曲牌如小桃红、马头调、梅花落、满江红、赵调、背工调、迭断桥、银纽丝、打枣杆调等。唱腔可分为曲牌和板腔两类,板腔类又分为“汉调”和“反西皮”两种。
&&&&&&
传统的演唱方式是坐唱,也就是摆上一张或两张八仙桌,演唱者坐在听客的正对面,并且居中,琴师坐在主唱者的左边和右边。一般情况下,月琴、琵琶或三弦在左面,二胡或小胡琴在右面。这种方式主要是用于在茶楼、书馆里的演唱。此外,还有沿街卖唱或到旅店客栈卖唱的。这种演唱方式的伴奏者很少,主要依靠主唱者的唱腔和唱词来吸引听众。清代中期以后,四川清音卖唱的艺人很多,出现了“大街小巷唱月琴,茶楼旅店客盈门”的景象。
&&&&&&
四川清音不光有专业的艺人,还有许多业余爱好者,他们被称为“玩友”。“玩友”们大多多才多艺,不仅能唱,还能弹奏琵琶或月琴等乐器。此外,还有一些清音的玩友组织,他们都为推动四川清音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世纪30年代初,成都成立了“清音职业工会”,后来更名为“清音曲改会”,于是有了“清音”的称呼。
&&&&&&
流传至今的四川清音有8个大调、100余支小调,唱段有200多支。大调多以故事、传说为主,小调多采用四川的流行山歌、民歌等曲调,伴奏的乐器以琵琶、二胡、竹鼓、檀板等为主。
&&&&&&
四川清音分为上河派和下河派。成都的“省调”为上河派,唱腔轻盈、细腻圆润,在运腔方面有一种跳跃式的连续顿音唱法,俗称“哈哈腔”。著名清音演唱艺术家李月秋的“哈哈腔”造诣非常深,在20世纪40年代有“成都周璇”誉称。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四川清音走进剧场,坐唱的形式逐渐被站唱所取代。有些主唱者自己也敲击竹节鼓打板演唱,由小乐队来伴奏,伴奏的乐器有二胡、琵琶、中胡、高胡等。
&&&&&&
第 七 章 巴蜀艺术(5)
&&&&&&
四川清音的结构形式分为单体、联曲体和板腔体。在润腔方面以“哈哈腔”和“舌尖弹音”最为突出。传统曲目有:《断桥》、《思凡》、《小乔哭夫》、《尼姑下山》、《花木兰》、《昭君出塞》、《小丈夫》、《金梅花》、《黄继光》、《送公粮》、《绣荷色》、《小会计》、《江姐上华蓥》等。
&&&&&&
七、竹琴
&&&&&&
四川竹琴
&&&&&&
竹琴又称“道琴”或“道情”,是清初流行于成都的一种曲艺演唱形式,最早始于道教的劝善说道,曲调为“玄门调”与“南间调”。光绪年间,曲艺艺人利用此种唱法改唱《东周列国》、《三国演义》等历史故事。
&&&&&&
竹琴的形制与竹筒琴相近。琴体用两端带有竹节的大龙竹制作,筒长在50―60厘米之间,外径在8―10厘米之间。在两个竹节之间开有一个圆形出音孔。音孔两旁分别剜起两条竹皮篾丝为弦,每条竹丝弦长35厘米、宽015厘米。弦两端的下面各支有一个竹制琴马,使竹丝弦离开筒身并具有一定的张力,移动弦下的琴马可以调节竹弦的音高。在两条竹弦和筒身之间,还夹有一个棱形的篾片用来调音,每支竹琴均可发出四个乐音。
&&&&&&
四川竹琴通常由一位艺人自打自唱(单唱),个别情况下也有四五人为一组坐唱(群唱)的。1914年间,梁平、江北二县还曾举行过两次“竹琴大会”,所使用的乐器是长约1米、直径66厘米的竹筒,在竹琴的一端蒙着猪护心油皮,还有两块长约17米的竹片子,并加上了碰铃。
&&&&&&
民国初年,人们开始称其为竹琴。后来,著名的竹琴老艺人贾树三把川剧、扬琴和竹琴融为一体,从而创出了“贾派”竹琴。贾树三出生后不久,父母双亡。3岁时,他便双目失明,生活全靠在皇城坝种菜、卖菜的姐姐和姐夫。他14岁时起就背起道筒开始了艰难的竹琴生涯,20年间浪迹江湖,走巷串街,钻烟馆、茶馆卖唱或参与其他竹琴艺人的“合唱”,可谓历尽坎坷。在这段时间内,贾瞎子先后师从李草药、马少成、蔡觉之等人学唱竹琴,又听遍了各类戏曲名家的演唱,在感到竹琴已濒临绝境时,自觉肩负起抢救和振兴竹琴艺术的重担。贾瞎子对竹琴的改造主要是废除“合唱”形式,由他一人担任整剧的角色,以唱为主,中间加以道白,以渔鼓、简板拍打节奏。其次是把扬琴和川剧唱腔大胆地引进到竹琴演奏中,并加以嫁接、融汇,按唱本内容与人物性格逐一予以提高,从而创造出一种新调竹琴――扬琴调。“贾派”竹琴擅长说各地的方言,而且能够描摹不同的人物,击琴能够奏出千军万马的声音,有恢宏壮阔之势。曲目以《三战吕布》、《华容道》等为代表。传统曲目近300支,多为三国故事。建国后,艺人们对竹琴的传统唱本、唱腔、演技和伴奏进行整理加工,编写出了《赶猪的人》、《华子良传奇》等新曲目。
&&&&&&
八、相书
&&&&&&
四川相书又称为“隔壁戏”,以幽默讽刺见长,一般用谐音、歇后语、语误、吟诗、打油诗等引人发笑,因此有“滑稽相书,话中有话”之说。演出时,由一位艺人在高约2米、宽约1米的帐子里用口技、铜铃、折扇和莲花落等道具摹拟各种声音与人物的对话,以此展开故事情节。其大多流行于成都和重庆等地,此后逐渐形成带有方言特点的四川相书。
&&&&&&
第 七 章 巴蜀艺术(6)
&&&&&&
相书是由口技逐步发展而成的,宋代瓦肆就曾有口技演出,这在宋人笔记《东京梦华录》等古书上都有记载。《清稗类钞》称其“俗谓之隔壁戏,又曰肖声,曰相声,曰象声”。
&&&&&&
据说四川相书是在清咸丰、同治年间由外省传入的,后来经过几代艺人的苦心钻研、完善,在吸收了众多民间艺术和兄弟曲种的特点后,丰富了内容,并创作、改编了许多极其风趣的节目,加上对本地方言的恰当运用,四川相书逐渐成为散发着地方乡土气息的独特的曲艺艺术。
&&&&&&
四川相书的显著特色是富于幽默讽刺的喜剧风格,善于运用细小的生活片段来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内容有嘲笑剥削阶级愚昧无知的,有歌颂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也有妙趣横生让人听后觉得轻松愉快的。相书以说故事为主,将飞禽走兽的声音加在故事前面,起到吸引听众的作用。
&&&&&&
相书陈述故事的主要手段是运用对白来塑造人物的形象,使用的语言富于形象性。相书段子里的人物,少的有两人,多的有十余人,为了让听众通过声音分辨出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地位、性格特征以及在故事中细微的思想、情绪,演员需要运用唇、口腔、齿、喉和鼻腔等部位迅速变换不同的声音加以塑型,从而让听众融入故事情节中。
&&&&&&
对四川相书艺术来说,曾炳昆的贡献可以说是最大的。由他创作的《霉登堂》生动地描绘了20世纪40年代成都人民的苦难生活,为人民倾吐了哀怨。此外,他还创作改编了《逗街》、《骗总爷》、《双灵牌》、《写对杀猪》、《花子闹街》等40多个段子,他的弟子刘玉清、曾小昆、罗俊林等人也都对相书艺术作出了贡献。
&&&&&&
九、评书
&&&&&&
评书是以说为主的曲艺形式,大约在明代后期流行于四川各地方。通常情况下,表演地点选择在茶馆,艺人借助桌子、折扇、醒木、帖子等道具运用语言吸引听众,再加上一些生动的表演动作,使节目更加吸引人。
&&&&&&
四川评书源于唐代的“说话”和明代的“评话”,清朝咸丰后期曾盛行一时,当时的著名评书艺人有钟晓凡、代全懦等。
&&&&&&
从表现手法来看,四川评书分为清棚、雷棚和黄派。清棚以说烟粉、传奇之类的风情故事为主,重在文说,讲究以情动人;雷棚以讲史和金戈铁马一类的书目为主,重在武讲,通过艺人表达出金鼓号炮、马嘶虎啸之势,听众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黄派以模仿川剧舞台人物的表演为主,注重讲口。
&&&&&&
评书的传统书目很多,基本都是根据古代的小说改编而成,如《隋唐传》、《七侠五义》、《水浒传》、《包公案》、《说岳传》、《三国演义》等。建国以后,四川评书出现了一种短小精悍的“韵文评书”,全部使用韵文叙述故事,演讲者用朗诵的语调讲述故事,书目有《冷枪战》、《战天池》、《米拉山上的英雄》等。
&&&&&&
四川评书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以拥有四川地方语言而闻名。评书中的俗语“砣子”是指一个单元故事,如《三国演义》分“*董卓”、“三英战吕布”、“火烧赤壁”、“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等砣子。所谓“书胆”是指故事中的主人公,可以是一个人,比如《小八义》中的阮英、《岳飞传》中的岳飞等;也可以是多人,如《白眉大侠》中的徐良、白芸瑞,《包公案》中的包公、展昭、白玉堂等。“书贼”是指故事中主要的反面人物,可能是一个人,比如《三侠剑》中的秦尤、《七杰小五义》中的宴飞;也可以是多个人,如《明英烈》中的张士诚、陈友谅等。“书筋”是故事中的副将,大多风趣幽默,虽然本事不大但能逢凶化吉,比如《薛家将》中的程咬金,《大明英烈》中的胡大海、常茂等。
&&&&&&
第 七 章 巴蜀艺术(7)
&&&&&&
四川评书的传统书目异常丰富,分“墨书”与“条书”。“墨书”是依照演义和小说改编、铺演的书目,如《水浒》、《隋唐》、《文武榜》、《济公传》等。“条书”是由艺人创编的书目,比如《金鸡芙蓉图》、《铁侠记》、《王三槐反达州》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川评书增加了一些根据现代小说改编成的新评书,如《红岩》、《平原枪声》、《林海雪原》等,使得内容更加丰富。
&&&&&&
十、谐剧
&&&&&&
谐剧表演剧照
&&&&&&
谐剧是四川一种新的曲艺形式,是由曲艺表演艺术家王永梭首创的一种“诙谐戏剧”。其特点是用话剧的手法,由一个人独演,演员不讲究服饰、场面和道具,在台上扮演固定的角色,通过与虚拟人物的对话,向观众叙述一个故事。
&&&&&&
也就是说,演员通过舞台道具的依托和语言、动作、表情等,从不同的侧面向观众表现出剧中的第二种人(看不见又好似看得见的人)。这就是谐剧特有的表演手法,被称为“一人上场,满台生辉”。
&&&&&&
早在1939年抗日战争时期,谐剧的创始人王永梭就创作出了《扒手》、《黄巡官》、《赶汽车》等20多个谐剧节目。1949年以后,又相继改编《结婚》、《苏二哥》、《在火车上》、《十二点整》、《打百分》等非常有影响的作品。
&&&&&&
王永梭所创作的谐剧是中国戏剧界新兴的年轻剧种,也是四川独有的“戏剧特产”,即让一名演员在台上充当固定的角色,通过与虚拟的人物对话向观众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这种表演形式不同于相声也不属于双簧,而是用四川方言以“一人独演、独演一人”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一段幽默、俏皮的喜剧小品,因此广泛流行于四川和贵州的部分地区。
&&&&&&
此外,由王永梭独创的谐剧还具有“立体的漫画,表演的相声,有声的哑剧,独演的小品”之称。谐剧的表演者只有一人,这需要演员有极佳的语言和生动的动作,以便让观众感受到故事中的不同人物角色。演员的表演功力也就体现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观众的心,把观众带入故事中去。
&&&&&&
谐剧表演不同于上海的独角戏,最难之处在于没有交流的对象,因此比小品要难很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谐剧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普及,涌现出了沈伐、涂太中等众多颇有成就的谐剧演员,也创作演出了《霉不醒》、《我表个态》、《零点七》、《听诊器》、《这孩子像谁》等许多新剧目。
&&&&&&
十一、川江号子
&&&&&&
说起川江号子的诞生,还真有点苦中作乐的感觉。一直以来,人们都视川江航道为畏途。在千百年的木船航运时代,江上木船的动力都来自船工的身体。每当逆江而上或者船过险滩时,船工们就得拉纤。漫漫路途,枯燥无味,船工们需要精神调剂,川江号子便应运而生。用现在比较科学的说法,川江号子就是川江船工们为统一动作和节奏,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的一种众和式的民间歌唱形式。所谓川江,就是从宜宾到宜昌1000多公里的长江江段,这里以航道艰险、险滩密布、礁石林立、水流湍急而著称。重庆市和四川东部是川江号子的主要发源地和传承地。
&&&&&&
为什么会有川江号子存在呢?这还得从当地的地理环境说起。自古以来,巴渝境内就山峦重叠、江河纵横、交通不便,货物流通、客运往来都需木船承载,帆船由此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小的船有几个船工,大的有二三十个船工,以至更多。艄翁又称驾长,是一船之主,船行船停、闯滩斗水、该快该慢,众船工皆听艄翁指挥。在明、清时期,由艄翁击鼓为号指挥船行,统一扳桡节奏。大约在清朝中期,才逐渐兴起号子,并产生了专门的号子头。
&&&&&&
第 七 章 巴蜀艺术(8)
&&&&&&
一般情况下,号子头要根据江河的水势、水性的不同,明滩暗礁对行船存在的危险性,以及摇橹扳桡的劳动节奏,编创出一些不同节奏、不同音调、不同情绪的号子,而且在长年的唱号子中形成了号子的不同腔型类别。在这些腔调中,号子头领唱部分的节奏在规范中又有变化,小腔花音使用较多,带有一定的即兴成分,故有十唱十不同的说法,但总体上既有雄壮激越的音调,又有悦耳抒情的旋律,可在行船中起到统一摇橹扳的动作和调剂船工情绪的作用。川江号子不仅强调优美多变,而且唱词也很丰富,往往以沿江的地名、物产、历史、人文景观为题进行编创,具有丰富的知识性。
&&&&&&
川江号子的历史极为悠久,在四川劳动号子中最具特色。因此,学术界普遍认为川江号子是长江水路运输史上的文化瑰宝,是船工们与险滩恶水搏斗时用热血和汗水凝铸而成的生命之歌,具有很高的文化历史价值。
&&&&&&
现在,随着机动铁船的普及,川江号子生存发展的基础开始动摇,加之传承断裂等因素,正濒临失传境地。抢救、保护川江号子,让它在民众中代代相承,对于丰富、发展中国水系音乐文化乃至世界水系音乐文化都有重要意义。
&&&&&&
第二节工 艺 美 术
&&&&&&
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与众不同的民俗风情,巴蜀地区拥有许多别具一格的工艺美术品,无论是蜀锦、蜀绣、漆器,还是竹丝瓷胎工艺品,都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昭示着蜀人的勤劳与智慧……
&&&&&&
一、蜀锦
&&&&&&
蜀锦是四川成都地区生产的一种多彩提花丝织品,彩条和彩条添花是其特色。蜀锦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锦样已经达到数百种之多,与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锦。
&&&&&&
蜀锦兴起于汉代,当时以多重经丝起花为主,到了唐代,品种日趋丰富,图案多以团花、莲花、格子、龟甲、对兽、对禽、翔凤等为主。清代以后,蜀锦受江南织锦的影响,出现了雨丝锦、月华锦、方方锦、浣花锦等品种,其中以色晕彩条的雨丝锦和月华锦最有特色。
&&&&&&
雨丝锦是利用经线彩条宽窄相对的变化来表现特殊的艺术效果;月华锦则是利用经线彩条的深浅层次为变化特点。月华锦在牵经时,要依据彩条的配色和经线配色的编号,按彩条的宽窄、次序、色经的深浅变化规律来排列。每牵完一柳头就要调换一部分M子,人称“手换手”,这是蜀锦独有的牵经方法。
&&&&&&
蜀锦的织造在汉唐时期多以综多蹑织机为主,唐宋后期开始使用束综提花的花楼织机。现代的蜀锦采用分条整经的方式,普遍使用牵彩条经。
&&&&&&
蜀锦质地柔软、色彩艳丽、品种多样,且牢固耐用,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西南地区的部分少数民族妇女平时使用的围腰、头饰等都是用蜀锦作装饰的。
&&&&&&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创新,蜀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中国丝绸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现在的蜀锦保持了传统的优点,有着鲜明的民族色彩。它质地厚重、织纹细腻而又富有光泽,已成为各大名锦中最富传统和民族特色的丝织品。
&&&&&&
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以锦闻名。蜀锦历数千载而不衰,必将成为成都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
二、蜀绣
&&&&&&
蜀绣又叫“川绣”,同苏绣、湘绣和粤绣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也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品的总称。据《华阳国志》记载,当时蜀中刺绣同蜀锦被誉为蜀中之宝。
&&&&&&
第 七 章 巴蜀艺术(9)
&&&&&&
蜀绣最初流行于民间,至清中叶后期逐渐形成规模。成都的九龙巷和科甲巷一带就是蜀绣最有名的地方。即便是当时各县官府所办的“劝工局”中,也都设有刺绣科,主要生产官服、礼品、边花、嫁奁、日用花衣、彩帐和条屏等。清道光年间,成都增添了许多绣花铺。
&&&&&&
蜀绣作品
&&&&&&
蜀绣以本地织造的红绿等色缎和当地产的重要散线为原料,用线讲求工整厚重,设色典雅,针法是“针脚整齐、线法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针法具体有套针、参针、晕针、棚参针、斜滚针、族流针、编织针等,产品有嫁衣、卷轴、镜帘、花边、被面、枕套、鞋帽、裙子、帐帘等。
&&&&&&
蜀绣是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使用独特而又纯熟的刺绣技法,如衣锦纹满绣、线条绣、双面绣等。由于受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影响,蜀绣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构图疏朗、纹路细腻、色彩明快的独特风格。在现代绣品中,有巨幅条屏、袖珍小件、欣赏名品和普通日用消费品等。比如:北京人民大会堂四川厅的巨幅“芙蓉鲤鱼”座屏和蜀绣名品“蜀宫乐女演乐图”挂屏、双面异色的“水草鲤鱼”座屏、“大小熊猫”座屏等,都是蜀绣的代表作。
&&&&&&
蜀绣还有气韵连贯的艺术效果。据《蜀都赋》记载:“若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随着蜀地丝织业的发达,蜀绣有了雄厚的基础,尤其是所产丝帛质好量大,因此唐宋时有“茧丝织文纤丽者穷于天下”,“民织作冰纨绮绣等物,号为冠天下”之称。这就说明,良好的社会物质条件与优裕的精神氛围让绣艺妙绝天下。《花间集》中除了咏诵五代蜀中男女之间的情事外,也有刺绣方面的描写,比如“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锦浦春女,绣衣金缕,雾薄云轻”等,从这些词中可以得知当时女红的兴盛。
&&&&&&
古蜀中的绣品传世很少,较早的有“北宋蜀绣双冠图片”,绫地和绣片高44厘米,宽307厘米,上面绣有两株鸡冠花、孤屿和水草、水波纹等,一只雄鸡站在岛屿上,昂首、振翼啼鸣催晓,上端有“明昌御览”玉玺一方。宋人的绣品针线细密,比汉唐流行的纹样更有生活气息。
&&&&&&
20世纪70年代末,川西农村几乎“家家会女红,户户有针工”,人数达4000多人。她们不但刺绣日常用品,还生产出口的生纺绣片、绣屏等,但绣品仍然保持着浓厚的地方特色。
&&&&&&
蜀绣的发展经常得到画家们的支持,比如《薛涛制笺图》绣屏,就是由画家赵蕴玉提供绣稿,然后由刺绣工艺师制作出的一幅佳作。蜀绣还采用“线条绣”,在洁白的软缎面料上运用晕、滚、纱、切、藏等技法,以针代笔,以线代墨,绣出来的图案极为精致。
&&&&&&
三、漆器
&&&&&&
四川漆器是全国闻名的工艺品,早在2000多年前就具有不变形、不裂口、光泽明亮、抗腐蚀性强的优点。到了汉代,四川漆器风靡中原,品种有盒、盘、奁、案、耳杯、扁壶、卷筒等。漆器上还有用色漆精细描绘的禽、兽、神仙等图案。
&&&&&&
仿古漆器
&&&&&&
四川漆器有木胎、纸胎、角胎、皮胎、竹木胎、麻布脱胎、塑料胎等多个品种,造型美观、工艺精巧,漆面光亮如镜。“雕花填彩”是四川漆器的主要工艺特色,艺人们用刀就像用笔,刀法娴熟流畅,在胎底上雕刻各种各样的花纹,填上色漆,然后反复打磨抛光而成。近年来,艺人又创造了暗花漆下彩、银片雕填、透明漆隐花等工艺,极大地丰富了四川漆器的技法。除此之外,还有蛋壳镶嵌、螺钿镶嵌、堆嵌、漆笼金等多种装饰方法。
&&&&&&
第 七 章 巴蜀艺术(10)
&&&&&&
四川彝族特色的漆器堪称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凉山彝族漆器技术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
&&&&&&&&&&&&
你也许会感兴趣的
本书籍《》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您是《》作品的版权所有者但不愿意我们转载您的作品,请通知我们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郎信电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