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标注符号大全中我要标注一个液压缸,在明细表材料一栏该如何填写?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机械制图中的图形画法及尺寸注法的新旧对照大全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机械制图复习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机械制图复习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工程制图 沈阳农业大学 赵凤芹 - 概况展示 - 课程中心 -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 - Curriculum Center
工程制图赵凤芹沈阳农业大学2005 年省级精品课程
8a6f817-46-0145
内蒙古科技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南昆士兰大学
名古屋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
塔夫茨大学
名古屋大学
名古屋大学
  绪论(1学时)
  了解制图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制图课程的学习方法。
  1.本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2.本课程的内容与要求。
  3.本课程学习方法。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2学时)
  学习并能正确使用绘图仪器和工具。掌握几何作图的方法,了解并遵守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有关规定。了解绘图的一般步骤;了解徒手作图的方法。
  1.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2.绘图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3.几何作图
  4.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和线段分析
  5.绘图的方法和步骤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5学时)
  了解投影的一般知识,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掌握点、直线和平面在第一分角中的三面投影的作图方法。掌握一般位置直线求实长及其对各投影面倾角的方法;掌握两直线相对位置的投影特性。掌握两直线相交或交叉成直角时的投影特性及其应用。
  1.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2.点的投影
  3.直线的投影
  4.平面的投影
  第三章几何元素间的相对位置(2学时)
  了解几何元素间的平行、相交和垂直等问题,掌握点、直线与平面等几何元素间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只限特殊位置)。
  1.几何元素间的平行问题
  2.几何元素间的相交问题
  3.几何元素间的垂直问题
  第四章立体投影(2学时)
  掌握平面立体和回转体的投影的特性和作图方法;平面立体、曲面立体表面取点、线的作图方法。
  1.平面立体投影及表面上的点和线
  2.回转体投影及表面上的点和线
  第五章平面与立体相交(4学时)
  了解并掌握平面与立体截交线的性质与特征,掌握平面与立体截交线作图方法(只限平面与圆柱、圆锥和球,截平面限特殊位置)。
  1.平面与平面立体表面相交.
  2.平面与回转体表面相交
  第六章立体与立体相交(4学时)
  了解并掌握两立体相贯线的性质与特征,掌握两回转体相贯线的作图方法。
  1.两曲面立体相交
  2.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第七章组合体(6学时)
  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与分析方法,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图与读图方法,    掌握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1.组合体的形成及其分析
  2.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4.读组合体视图
  第八章轴测图(2学时)
  了解轴测图的性质与特点,掌握组合体正等测和斜二测图的画法及轴测剖的基本作图方法。
  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3.斜二测轴测图的画法
  第九章机件的表达方法(4学时)
  了解并掌握各种视图、剖视图、剖面图的画法规定,了解简化画法、规定画法和第三角投影简介。
  1.视图
  2.剖视图
  3.剖面图
  4.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和其它规定画法
  第十章标准件和常用件(4学时)
  掌握螺纹的形成、种类、作用、画法与标记,了解并掌握螺纹联接件及其连接的规定画法和标注。
  1.螺纹的规定画法和标注
  2.常用螺纹紧固件的规定画法和标注
  第十一章零件图(6学时)
  了解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了解各种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法;了解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的画法。了解表面粗糙度符号、尺寸公差与配合的含义、代号、标注及查表方法。能绘制和阅读较简单的零件图。
  1.零件图的内容
  2.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
  3.表面粗糙度
  4.公差与配合简介
  5.读零件图和画零件图
  第十二章装配图(4学时)
  了解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了解并掌握画装配图的基本规定、特殊画法和简化画法,了解并掌握拼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1.装配图简介
  2.装配图画法简介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习题课、课外作业、测绘练习。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画图能力、空间想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
  (一)课堂讲授
  主要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和学导式教学,鼓励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少而精”为原则,精选教学内容,精讲多练,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原则性教学建议:
  1.适当插播实验教学录像片。开展电子教案、CAI课件的研制、引进和应用,研制多媒体教学系统。
  2.对画法几何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精减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复杂程度,侧重特殊位置的空间几何元素的图解问题,投影变换中旋转法作为选学内容,截交线、相贯线不讲的过深,以典型的截交和相贯为主,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最终目的。
  3.对制图工具的使用、尺寸标注的部分内容、零件图中的工艺知识等要求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加强组合体方面的讲解和训练,培养学生的画图和读图能力,降低对手工画图质量的要求,加强徒手画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测绘的能力。
  (二)教学辅助资料
  《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作业答案;电子教案;
  (三)习题
  习题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习题巩固讲授过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习题有与教材配套的习题集,按照教学要求及时完成。
  习题课:安排在相贯线和组合体,测绘练习安排在组合体和简单的机器零件。
  (四)考试环节
  学生成绩评定: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
  平时成绩包括:学习态度、习题集作业和平时大作业等。
  期末考试主要采用笔试形式,题型主要分为:填空、简答、作图题(不同的学期可以按照具体情况题型适当改变)。
  四、建议使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周静卿等主编,中国农大出版社,2004。
  [2]《机械制图》(第四版),清华大学刘朝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西安交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为高中的立体几何和平面几何。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投影法概念、空间几何元素的投影特性。
  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根据拓宽专业面,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能力的培养目标,对专业基础课力求做到简单明了,尽量结合生产实际,去掉较难理解的画法几何综合题。学生自己能看懂的内容尽量少讲或不讲。因此,工程制图课基础原总学时60学时减少到46学时。
  从内容上,空间的几何元素的相对位置只限制讲解特殊位置,删除了理论性较强的画法几何的综合解题,去掉投影变换内容。“组合体”和“机件的表达方法”两章精讲,重点讲解读图方法,重点强调作图的准确性,降低大作业的质量要求。另外,“零件的工艺知识简介”,“装配结构的合理性”,“制图工具的使用”等内容留给学生自学。
机械工程制图(一)
MechanicalEngineeringDrawing(1)
  课程代码:(机制、机械化、包装工程)
  学时数:46学时(讲课:46学时;实验:无;实习:无)学分数:2.5
  执笔人:赵凤芹讨论参加人:徐岩,王惠成,陈丽君,赵萍审核人:赵凤芹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掌握用仪器、徒手绘图的基本技能;能够绘制和阅读较简单的零件图和装配图,具有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1学时)
  了解制图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制图课程的学习方法。
  1.本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2.本课程的内容与要求。
  3.本课程学习方法。
  第二章制图的基本知识(5学时)
  学习并能正确使用绘图仪器和工具。掌握几何作图的方法,了解并遵守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有关规定。了解绘图的一般步骤;了解徒手作图的方法。
  1.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2.几何作图
  3.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和线段分析
  4.绘图的方法和步骤
  第三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6学时)
了解投影的一般知识,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掌握点、直线和平面在第一分角中的三面投影的作图方法。掌握一般位置直线求实长及其对各投影面倾角的方法;掌握两直线相对位置的投影特性。掌握两直线相交或交叉成直角时的投影特性及其应用。
  1.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1)中心投影法.
  2)平行投影法.
  2.点的投影
  1)点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
  2)点的投影规律.
  3)两点间相对位置.
  4)重影点.
  3.直线的投影
  1)直线及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
  2)直线对投影面的各种相对位置.
  3)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4)一边平行于投影面的直角的投影.
  4.平面的投影
  1)平面的表示法.
  2)平面对投影面的各种相对位置.
  3)平面上的点和直线.
  第四章几何元素间的相对位置(4学时)
  了解几何元素间的平行、相交和垂直等问题,掌握点、直线与平面等几何元素间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
  1.几何元素间的平行问题
  2.几何元素间的相交问题
  3.几何元素间的垂直问题
  4.几何元素间的综合解题问题
  第五章投影变换(4学时)
  了解投影变换的目的及换面法和旋转法的综合运用解题。
  1.投影变换概述
  2.变换投影面法
  1)换面法的基本概念与投影变换的基本作图法.
  2)直线、平面在换面法中基本情况.
  第六章立体投影(4学时)
  掌握平面立体和回转体的投影的特性和作图方法;平面立体、曲面立体表面取点、线的作图方法。
  1.平面立体及表面上的点和线
  1)平面立体投影.
  2)表面上的点和线.
  2.回转体及表面上的点和线
  1)回转体投影.
  2)表面上的点和线.
  第七章平面与立体相交(4学时)
  了解并掌握平面与立体截交线的性质与特征,掌握平面与立体截交线作图方法(只限平面立体与圆柱、圆锥和球,截平面只限特殊位置)。
  1.平面与平面立体表面相交.
  2.平面与回转体表面相交
  第八章立体与立体相交(4学时)
  了解并掌握两立体相贯线的性质与特征,掌握两回转体相贯线的作图方法。
  1.平面立体与平面立体相交
  2.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交
  3.两曲面立体相交
  4.多面体相交
  第九章组合体(10学时)
  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与分析方法,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图与读图方法,掌握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1.组合体的形成及其分析
  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2)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的基本概念.
  2.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1)形体分析与线面分析.
  2)视图选择.
  3)画图步骤.
  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4.读组合体视图
  第十章轴测图(4学时)
  了解轴测图的性质与特点,掌握组合体正等测和斜二测图的画法及轴测剖的基本作图方法。
  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1)轴测图的形成.
  2)轴向伸缩系数和轴间角.
  3)轴测图的分类.
  2.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3.斜二测轴测图的画法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习题课、课外作业、测绘练习。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画图能力、空间想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
  (一)课堂讲授
  主要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和学导式教学,鼓励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少而精”为原则,精选教学内容,精讲多练,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原则性教学建议:
  1.适当插播实验教学录像片。开展电子教案、CAI课件的研制、引进和应用,研制多媒体教学系统。
  2.对画法几何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精简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复杂程度,侧重特殊位置的空间几何元素的图解问题,投影变换中旋转法作为选学内容,截交线、相贯线不讲的过深,以典型的截交和相贯为主,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最终目的。
  3.对制图工具的使用、尺寸标注的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加强组合体方面的讲解和训练,培养学生的画图和读图能力。
  (二)教学辅助资料
  《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作业答案;
  (三)习题
  习题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习题巩固讲授过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习题有与教材配套的习题集,按照教学要求及时完成。
  习题课:安排在相贯线和组合体,测绘练习安排在组合体和简单的机器零件。
  (四)考试环节
  学生成绩评定: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
  平时成绩包括:学习态度、习题集作业和平时大作业等。
  期末考试主要采用笔试形式,题型主要分为:填空、简答、作图题。(不同的学期可以按照具体情况题型适当改变)
  四、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周静卿等主编,中国农大出版社,2004
  [2]《机械制图》(第四版),清华大学刘朝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西安交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五、本课程与其它有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为高中的立体几何和平面几何。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投影法概念、空间几何元素的投影特性。
  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根据拓宽专业面,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能力的培养目标,对专业基础课力求做到简单明了,去掉较难理解的画法几何综合题。学生自己能看懂的内容尽量少讲或不讲。从内容上,空间的几何元素的相对位置只限制讲解特殊位置,删除了理论性较强的画法几何的综合解题,去掉投影变换内容。“组合体”一章内容是重点,并着重讲解读图方法,并强调作图的准确性,降低大作业的质量要求。
机械工程制图(二)
MechanicalEngineeringDrawing(2)
  课程代码:301114(机制、机械化、包装工程)
  学时数:46学时(讲课:46学时;实验:无;实习:无)学分数:2.5
  执笔人:赵凤芹讨论参加人:徐岩,王惠成,陈丽君,赵萍审核人:赵凤芹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掌握机件的表达方法;了解零件的工艺结构,具有查阅标准件和常用件国家标准的能力,能够绘制和阅读零件图和装配图。
  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时分配
  第十一章机件的表达方法(8学时)
  了解并掌握各种视图、剖视图、剖面图的画法规定,了解简化画法、规定画法和第三角投影简介。
  1.视图
  基本视图及其位置;辅助视图.
  2.剖视图
  剖视图的概念。剖视图的种类: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剖切面与剖切方法.
  3.剖面图
  剖面图的概念.
  剖面图的种类:移出剖面;重合剖面.
  4.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和其它规定画法
  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和其它规定画法.
  第十二章标准件和常用件(8学时)
  掌握螺纹的形成、种类、作用、画法与标记,了解并掌握螺纹联接件及其连接的规定画法和标注;掌握齿轮及其啮合的画法;会查阅标准件和常用件(如键、销、弹簧和轴承等)的数据,并了解其画法
  1.螺纹的规定画法和标注
螺纹的形成、要素和标注;螺纹的规定画法;螺纹种类和标注.
  2.常用螺纹紧固件的规定画法和标注
  螺钉连接;螺栓连接;双头螺柱连接.
  3.圆柱齿轮的几何要素和规定画法
  几何要素的名称、代号和计算方法.
  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单个圆柱齿轮;啮合的圆柱齿轮.
  4.键、销、弹簧、轴承简介
  第十三章零件图(14学时)
  了解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了解各种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法;了解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的画法。了解表面粗糙度符号、尺寸公差与配合的含义、代号、标注及查表方法。能绘制和阅读较简单的零件图。
  1.零件图的内容
  2.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零件图的尺寸标注;零件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示例.
  3.表面粗糙度
  4.公差与配合简介
  5.零件结构的工艺性简介
  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零件加工面的工艺结构.
  6.读零件图和画零件图
  第十四章装配图(12学时)
  了解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了解并掌握画装配图的基本规定、特殊画法和简化画法,了解并掌握拼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能阅读简单装配图的方法,并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1.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2.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法
  沿结合面剖切和拆卸画法;假想画法;夸大画法;单独画法;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
  3.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4.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表
  5.装配结构的合理性简介
  6.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7.读装配图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第十五章其他工程制图(4学时)
  了解展开图和焊接图的画法
  1.展开图
  2.焊接图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习题课、课外作业、测绘练习。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画图能力、实际动手能力。
  (一)课堂讲授
  主要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和学导式教学,鼓励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少而精”为原则,精选教学内容,精讲多练,增加讨论课,加强实际测绘练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原则性教学建议:
  1.适当插播实验教学录像片。开展电子教案、CAI课件的研制、引进和应用,研制多媒体教学系统。
  2.加强零件和部件测绘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辅助资料
  《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作业答案;零件图和装配图的样图;实际测绘模型。
  (三)习题
  习题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习题巩固讲授过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习题有与教材配套的习题集,按照教学要求及时完成。
  (四)考试环节
  学生成绩评定: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60%
平时成绩包括:学习态度、习题集作业和零件模型测绘大作业等。
期末考试主要采用笔试形式,题型主要分为:简答题、规定画法、拆画零件图(不同的学期可以按照具体情况题型适当改变)。
  四、建议使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周静卿等主编,中国农大出版社,2004。
  [2]《机械制图》(第四版),清华大学刘朝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西安交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工程制图(一),需要学生掌握投影法基本理论,空间几何元素的投影特性,截交线、相贯线,组合体的画图和读图。
  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根据拓宽专业面,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能力的培养目标,对工科各专业的制图课程力求做到有扎实基本功,有很强的画图和读图能力及自学能力。
  工程制图课由原来的一个学期开课变成两个学期开课,总学时为46学时。对学生自己能看懂的内容尽量少讲或不讲,“零件图”和“装配图”两章内容是重点,加强学生的实际测绘内容,并着重讲解零件图和装配图的方法,强调作图的准确性,降低大作业的质量要求。
工程制图(一)
EngineeringDrawing(1)
  课程代码:(农业工程、交通运输、农业建筑与能源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学时数:46学时(讲课:46学时;实验:无;实习:无)学分数:2.5
  执笔人:赵凤芹讨论参加人:徐岩,王惠成,陈丽君,赵萍审核人:赵凤芹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掌握用仪器、徒手绘图的的基本技能;能够绘制和阅读较简单的零件图和装配图,具有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1学时)
  了解制图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制图课程的学习方法。
  1.本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2.本课程的内容与要求。
  3.本课程学习方法。
  第二章制图的基本知识(5学时)
  学习并能正确使用绘图仪器和工具。掌握几何作图的方法,了解并遵守国家  标准《机械制图》的有关规定。了解绘图的一般步骤;了解徒手作图的方法。
  1.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2.几何作图
  3.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和线段分析
  4.绘图的方法和步骤
  第三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6学时)
  了解投影的一般知识,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掌握点、直线和平面在第一分角中的三面投影的作图方法。掌握一般位置直线求实长及其对各投影面倾角的方法;掌握两直线相对位置的投影特性。掌握两直线相交或交叉成直角时的投影特性及其应用。
  1.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1)中心投影法.
  2)平行投影法.
  2.点的投影
  1)点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
  2)点的投影规律.
  3)两点间相对位置.
  4)重影点.
  3.直线的投影
  1)直线及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
  2)直线对投影面的各种相对位置.
  3)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4)一边平行于投影面的直角的投影.
  4.平面的投影
  1)平面的表示法.
  2)平面对投影面的各种相对位置.
  3)平面上的点和直线.
  第四章几何元素间的相对位置(4学时)
  了解几何元素间的平行、相交和垂直等问题,掌握点、直线与平面等几何元素间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
  1.几何元素间的平行问题
  2.几何元素间的相交问题
  3.几何元素间的垂直问题
  4.几何元素间的综合解题问题
  第五章投影变换(4学时)
  了解投影变换的目的及换面法和旋转法的综合运用解题。
  1.投影变换概述
  2.变换投影面法
  1)换面法的基本概念与投影变换的基本作图法.
  2)直线、平面在换面法中基本情况.
  第六章立体投影(4学时)
  掌握平面立体和回转体的投影的特性和作图方法;平面立体、曲面立体表面取点、线的作图方法。
  1.平面立体及表面上的点和线
  1)平面立体投影.
  2)表面上的点和线.
  2.回转体及表面上的点和线
  1)回转体投影.
  2)表面上的点和线.
  第七章平面与立体相交(4学时)
  了解并掌握平面与立体截交线的性质与特征,掌握平面与立体截交线作图方法(只限平面立体与圆柱、圆锥和球,截平面只限特殊位置)。
  1.平面与平面立体表面相交.
  2.平面与回转体表面相交
  第八章立体与立体相交(4学时)
  了解并掌握两立体相贯线的性质与特征,掌握两回转体相贯线的作图方法。
  1.平面立体与平面立体相交
  2.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交
  3.两曲面立体相交
  4.多面体相交
  第九章组合体(10学时)
  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与分析方法,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图与读图方法,掌握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1.组合体的形成及其分析
  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2)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的基本概念.
  2.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1)形体分析与线面分析.
  2)视图选择.
  3)画图步骤.
  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4.读组合体视图
  第十章轴测图(4学时)
  了解轴测图的性质与特点,掌握组合体正等测和斜二测图的画法及轴测剖的基本作图方法。
  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1)轴测图的形成.
  2)轴向伸缩系数和轴间角.
  3)轴测图的分类.
  2.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3.斜二测轴测图的画法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习题课、课外作业、测绘练习。通过本      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画图能力、空间想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
  (一)课堂讲授
  主要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和学导式教学,鼓励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少而精”为原则,精选教学内容,精讲多练,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原则性教学建议:
  1.适当插播实验教学录像片。开展电子教案、CAI课件的研制、引进和应用,研制多媒体教学系统。
  2.对画法几何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精减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复杂程度,侧重特殊位置的空间几何元素的图解问题,投影变换中旋转法作为选学内容,截交线、相贯线不讲的过深,以典型的截交和相贯为主,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最终目的。
  3.对制图工具的使用、尺寸标注的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加强组合体方面的讲解和训练,培养学生的画图和读图能力。
  (二)教学辅助资料
  《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作业答案;
  (三)习题
  习题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习题巩固讲授过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习题有与教材配套的习题集,按照教学要求及时完成。
  习题课:安排在相贯线和组合体,测绘练习安排在组合体和简单的机器零件。
  (四)考试环节
  学生成绩评定: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
  平时成绩包括:学习态度、习题集作业和平时大作业等。
  期末考试主要采用笔试形式,题型主要分为:填空、简答、作图题。(不同的学期可以按照具体情况题型适当改变)
  四、建议使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周静卿等主编,中国农大出版社,2004。
  [2]《机械制图》(第四版),清华大学刘朝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西安交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为高中的立体几何和平面几何。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投影法概念、空间几何元素的投影特性。
  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根据拓宽专业面,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能力的培养目标,对专业基础课力求做到简单明了,去掉较难理解的画法几何综合题。学生自己能看懂的内容尽量少讲或不讲。从内容上,空间的几何元素的相对位置只限制讲解特殊位置,删除了理论性较强的画法几何的综合解题,去掉投影变换内容。“组合体”一章内容是重点,并着重讲解读图方法,并强调作图的准确性,降低大作业的质量要求。
工程制图(二)
EngineeringDrawing(2)
  课程代码:(农业工程、交通运输)
  学时数:46学时(讲课:46学时;实验:无;实习:无)学分数:2.5
  执笔人:赵凤芹讨论参加人:徐岩,王惠成,陈丽君,赵萍审核人:赵凤芹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在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掌握机件的表达方法;了解零件的工艺结构,具有查阅标准件和常用件国家标准的能力,能够绘制和阅读零件图和装配图。
  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时分配
  第十一章机件的表达方法(8学时)
  了解并掌握各种视图、剖视图、剖面图的画法规定,了解简化画法、规定画法和第三角投影简介。
  1.视图
  基本视图及其位置
  辅助视图.
  2.剖视图
  剖视图的概念.
  剖视图的种类: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
  剖切面与剖切方法.
  3.剖面图
  剖面图的概念.
  剖面图的种类:移出剖面;重合剖面.
  4.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和其它规定画法
  局部放大图.
  简化画法和其它规定画法.
  第十二章标准件和常用件(8学时)
  掌握螺纹的形成、种类、作用、画法与标记,了解并掌握螺纹联接件及其连接的规定画法和标注;掌握齿轮及其啮合的画法;会查阅标准件和常用件(如键、销、弹簧和轴承等)的数据,并了解其画法
  1.螺纹的规定画法和标注
  螺纹的形成、要素和标注.
  螺纹的规定画法.
  螺纹种类和标注.
  2.常用螺纹紧固件的规定画法和标注
  螺钉连接.
  螺栓连接.
  双头螺柱连接.
  3.圆柱齿轮的几何要素和规定画法
  几何要素的名称、代号和计算方法.
  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单个圆柱齿轮;啮合的圆柱齿轮.
  4.键、销、弹簧、轴承简介
  第十三章零件图(14学时)
了解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了解各种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法;了解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的画法。了解表面粗糙度符号、尺寸公差与配合的含义、代号、标注及查表方法。能绘制和阅读较简单的零件图。
  1.零件图的内容
  2.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零件图的尺寸标注;零件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示例.
  3.表面粗糙度
  4.公差与配合简介
  5.零件结构的工艺性简介
  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零件加工面的工艺结构.
  6.读零件图和画零件图
  第十四章装配图(12学时)
  了解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了解并掌握画装配图的基本规定、特殊画法和简化画法,了解并掌握拼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能阅读简单装配图的方法,并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1.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2.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法
  沿结合面剖切和拆卸画法;假想画法;夸大画法;单独画法;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
  3.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4.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表
  5.装配结构的合理性简介
  6.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7.读装配图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第十五章其他工程制图(4学时)
  了解展开图和焊接图的画法
  1.展开图
  2.焊接图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习题课、课外作业、测绘练习。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画图能力、实际动手能力。
  (一)课堂讲授
  主要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和学导式教学,鼓励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少而精”为原则,精选教学内容,精讲多练,增加讨论课,加强实际测绘练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原则性教学建议:
  1.适当插播实验教学录像片。开展电子教案、CAI课件的研制、引进和应用,研制多媒体教学系统。
  2.加强零件和部件测绘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辅助资料
  《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作业答案;零件图和装配图的样图;实际测绘模型。
  (三)习题
习题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习题巩固讲授过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习题有与教材配套的习题集,按照教学要求及时完成。
  (四)考试环节
  学生成绩评定: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60%
  平时成绩包括:学习态度、习题集作业和零件模型测绘大作业等。
  期末考试主要采用笔试形式,题型主要分为:简答题、规定画法、拆画零件图(不同的学期可以按照具体情况题型适当改变)。
  四、建议使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周静卿等主编,中国农大出版社,2004。
  [2]《机械制图》(第四版),清华大学刘朝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西安交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工程制图(一),需要学生掌握投影法基本理论,空间几何元素的投影特性,截交线、相贯线,组合体的画图和读图。
  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根据拓宽专业面,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能力的培养目标,对工科各专业的制图课程力求做到有扎实基本功,有很强的画图和读图能力及自学能力。
  工程制图课由原来的一个学期开课变成两个学期开课,总学时为46学时。对学生自己能看懂的内容尽量少讲或不讲,“零件图”和“装配图”两章内容是重点,加强学生的实际测绘内容,并着重讲解零件图和装配图的方法,强调作图的准确性,降低大作业的质量要求。
能源工程制图
EnergyEngineeringDrawing
    课程代码:(农业建筑与能源环境、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学时数:46学时(讲课:46学时;实验:无;实习:无)学分数:2.5
  执笔人:赵凤芹讨论参加人:徐岩,王惠成,陈丽君,赵萍审核人:赵凤芹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在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掌握机件的表达方法;了解零件的工艺结构,具有查阅标准件和常用件国家标准的能力,能够绘制和阅读零件图和装配图。
  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时分配
  第十一章机件的表达方法(6学时)
  了解并掌握各种视图、剖视图、剖面图的画法规定,了解简化画法、规定画法和第三角投影简介。
  1.视图
  基本视图及其位置;辅助视图
  2.剖视图
  剖视图的概念
  剖视图的种类: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
  剖切面与剖切方法
  3.剖面图
  剖面图的概念
  剖面图的种类:移出剖面;重合剖面
  4.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和其它规定画法
  局部放大图
  简化画法和其它规定画法
  第十二章标准件和常用件(6学时)
  掌握螺纹的形成、种类、作用、画法与标记,了解并掌握螺纹联接件及其连接的规定画法和标注;掌握齿轮及其啮合的画法;会查阅标准件和常用件(如键、销、弹簧和轴承等)的数据,并了解其画法。
  1.螺纹的规定画法和标注
  螺纹的形成、要素和标注;螺纹的规定画法;螺纹种类和标注
  2.常用螺纹紧固件的规定画法和标注
  螺钉连接;螺栓连接;双头螺柱连接
  3.圆柱齿轮的几何要素和规定画法
  几何要素的名称、代号和计算方法
  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单个圆柱齿轮;啮合的圆柱齿轮
  4.键、销、弹簧、轴承简介
  第十三章零件图(8学时)
  了解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了解各种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法;了解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的画法。了解表面粗糙度符号、尺寸公差与配合的含义、代号、标注及查表方法。能绘制和阅读较简单的零件图。
  1.零件图的内容
  2.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
  3.表面粗糙度
  4.公差与配合简介
  5.零件结构的工艺性简介
  6.读零件图和画零件图
  第十四章装配图(6学时)
  了解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了解并掌握画装配图的基本规定、特殊画法和简化画法,了解并掌握拼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能阅读简单装配图的方法,并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1.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2.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法
  3.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4.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表
  5.装配结构的合理性简介
  6.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7.读装配图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第十五章建筑施工图(6学时)
  了解房屋建筑图内容、分类和图示特点,了解并掌握建筑施工图中总平面图和建筑平、立、剖面图及建筑详图的图示方法,掌握建筑平、立剖面图及详图的画图与看图。
  1.总平面图
  2.建筑平、立、剖面图
  3.建筑详图
  第十六章结构施工图(4学时)
  了解结构施工图内容及图示特点。了解并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图、基础图和钢结构图的图示方法,并能绘制简单的各种结构施工图。
  1.钢筋混凝土结构图
  2.基础图
  3.钢结构图
  第十七章阴影(2学时)
  了解阴影的基本知识和求阴影的基本方法。了解并掌握在建筑立面图上加饰阴影的作图方法与步骤。
  1.阴影的基本知识
  2.求阴影的基本方法
  3.曲面体和建筑细部的阴影
  第十八章透视投影图(8学时)
  了解透视图的形成、分类及特点。了解并掌握房屋建筑一点透视、两点透视的基本特征与绘图方法,并能在房屋透视图上进行配景的基本技巧与方法
  1.一点透视图的画法
  2.两点透视图的画法
  3.透视图上的配景与简洁画法
  4.圆及曲面体的透视图
  5.建筑画的画法实例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习题课、课外作业、测绘练习。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画图能力、实际动手能力。
  (一)课堂讲授
  主要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和学导式教学,鼓励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少而精”为原则,精选教学内容,精讲多练,增加讨论课,加强实际测绘练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原则性教学建议:
  1.适当插播实验教学录像片。开展电子教案、CAI课件的研制、引进和应用,研制多媒体教学系统。
  2.加强零件和部件测绘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辅助资料
  《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作业答案;零件图和装配图的样图;实际测绘模型。
  (三)习题
  习题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习题巩固讲授过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习题有与教材配套的习题集,按照教学要求及时完成。
  (四)考试环节
  学生成绩评定: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60%
  平时成绩包括:学习态度、习题集作业和零件模型测绘大作业等。
期末考试主要采用笔试形式,题型主要分为:简答题、规定画法、拆画零件图(不同的学期可以按照具体情况题型适当改变)。
  四、建议使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机械制图》(第四版),同济大学何铭新,钱可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
  [2]《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周静卿等主编,中国农大出版社,2004。
  [3]《机械制图》(第四版),清华大学刘朝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西安交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工程制图(一),需要学生掌握投影法基本理论,空间几何元素的投影特性,截交线、相贯线,组合体的画图和读图。
  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根据拓宽专业面,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能力的培养目标,对工科各专业的制图课程力求做到有扎实基本功,有很强的画图和读图能力及自学能力。
  工程制图课由原来的一个学期开课变成两个学期开课,总学时为46学时。对学生自己能看懂的内容尽量少讲或不讲,“零件图”和“装配图”两章内容是重点,加强学生的实际测绘内容,并着重讲解零件图和装配图的方法,强调作图的准确性,降低大作业的质量要求。
环境工程制图
EnvironmentEngineeringDrawing
  课程代码:(环境工程)
学时数:46学时(讲课:46学时;实验:无;实习:无)学分数:2.5
执笔人:赵凤芹讨论参加人:徐岩,王惠成,陈丽君,赵萍审核人:赵凤芹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掌握用仪器、徒手绘图的的基本技能;能够绘制和阅读较简单的零件图和装配图,具有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时分配
  绪论(1学时)
  了解制图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制图课程的学习方法。
  1.本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2.本课程的内容与要求。
  3.本课程学习方法。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2学时)
  学习并能正确使用绘图仪器和工具。掌握几何作图的方法,了解并遵守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有关规定。了解绘图的一般步骤;了解徒手作图的方法。
  1.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2.绘图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3.几何作图
  4.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和线段分析
  5.绘图的方法和步骤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5学时)
  了解投影的一般知识,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掌握点、直线和平面在第一分角中的三面投影的作图方法。掌握一般位置直线求实长及其对各投影面倾角的方法;掌握两直线相对位置的投影特性。掌握两直线相交或交叉成直角时的投影特性及其应用。
  1.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2.点的投影
  3.直线的投影
  4.平面的投影
  第三章几何元素间的相对位置(2学时)
  了解几何元素间的平行、相交和垂直等问题,掌握点、直线与平面等几何元素间 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只限特殊位置)。
  1.几何元素间的平行问题
  2.几何元素间的相交问题
  3.几何元素间的垂直问题
  第四章立体投影(2学时)
  掌握平面立体和回转体的投影的特性和作图方法;平面立体、曲面立体表面取点、线的作图方法。
  1.平面立体投影及表面上的点和线
  2.回转体投影及表面上的点和线
  第五章平面与立体相交(4学时)
了解并掌握平面与立体截交线的性质与特征,掌握平面与立体截交线作图方法(只限平面与圆柱、圆锥和球,截平面限特殊位置)。
  1.平面与平面立体表面相交.
  2.平面与回转体表面相交
  第六章立体与立体相交(4学时)
  了解并掌握两立体相贯线的性质与特征,掌握两回转体相贯线的作图方法。
  1.两曲面立体相交
  2.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第七章组合体(6学时)
  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与分析方法,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图与读图方法,掌握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1.组合体的形成及其分析
  2.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4.读组合体视图
  第八章轴测图(2学时)
  了解轴测图的性质与特点,掌握组合体正等测和斜二测图的画法及轴测剖的基本作图方法。
  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3.斜二测轴测图的画法
  第九章机件的表达方法(4学时)
  了解并掌握各种视图、剖视图、剖面图的画法规定,了解简化画法、规定画法和第三角投影简介。
  1.视图
  2.剖视图
  3.剖面图
  4.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和其它规定画法
  第十章建筑施工图(4学时)
  了解房屋建筑图内容、分类和图示特点,了解并掌握建筑施工图中总平面图和建筑平、立、剖面图及建筑样图的图示方法,掌握建筑平、立剖面图及样图的画图与看图。
  1.总平面图
  2.建筑平、立、剖面图
  3.建筑样图
  第十一章结构施工图(4学时)
  了解结构施工图内容及图示特点。了解并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图、基础图和钢结构图的图示方法,并能绘制简单的各种结构施工图。
  1.钢筋混凝土结构图
  2.基础图
  3.钢结构图
  第十二章透视投影图(6学时)
  了解透视图的形成、分类及特点。了解并掌握房屋建筑一点透视、两点透视的基本特征与绘图方法,并能在房屋透视图上进行配景的基本技巧与方法
  1.一点透视图的画法
  2.两点透视图的画法
  3.透视图上的配景与简洁画法
  4.圆及曲面体的透视图
  5.建筑画的画法实例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习题课、课外作业、测绘练习。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画图能力、空间想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
  (一)课堂讲授
  主要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和学导式教学,鼓励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少而精”为原则,精选教学内容,精讲多练,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原则性教学建议:
  1.适当插播实验教学录像片。开展电子教案、CAI课件的研制、引进和应用,研制多媒体教学系统。
  2.对画法几何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精减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复杂程度,侧 重特殊位置的空间几何元素的图解问题,投影变换中旋转法作为选学内容,截交线、相贯线不讲的过深,以典型的截交和相贯为主,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最终目的。
  3.对制图工具的使用、尺寸标注的部分内容、零件图中的工艺知识等要求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加强组合体方面的讲解和训练,培养学生的画图和读图能力,降低对手工画图质量的要求,加强徒手画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测绘的能力。
  (二)教学辅助资料
  《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作业答案;电子教案;
  (三)习题
  习题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习题巩固讲授过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习题有与教材配套的习题集,按照教学要求及时完成。
  习题课:安排在相贯线和组合体,测绘练习安排在组合体和简单的机器零件。
  (四)考试环节
  学生成绩评定: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
  平时成绩包括:学习态度、习题集作业和平时大作业等。
  期末考试主要采用笔试形式,题型主要分为:填空、简答、作图题(不同的学期可以按照具体情况题型适当改变)。
  四、建议使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建筑制图》,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的何斌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1]《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周静卿等主编,中国农大出版社,2004。
  [2]《机械制图》(第四版),清华大学刘朝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西安交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为高中的立体几何和平面几何。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投影法概念、空间几何元素的投影特性。
  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根据拓宽专业面,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能力的培养目标,对专业基础课力求做到简单明了,尽量结合生产实际,去掉较难理解的画法几何综合题。学生自己能看懂的内容尽量少讲或不讲。因此,工程制图课基础原总学时60学时减少到46学时。
  从内容上,空间的几何元素的相对位置只限制讲解特殊位置,删除了理论性较强的画法几何的综合解题,去掉投影变换内容。“组合体”和“机件的表达方法”两章精讲,重点讲解读图方法,重点强调作图的准确性,降低大作业的质量要求。另外,“零件的工艺知识简介”,“装配结构的合理性”,“制图工具的使用”等内容留给学生自学。
水利工程制图(一)
HydraulicStructureDrafting(1)
  课程代码:
  学时数:46学时(讲课:46学时;实验:无;实习:无)学分数:2.5
  执笔人:杨玉艳讨论参加人:纪明喜,李莉
  审核人:纪明喜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水利工程形体的图示、图解的表达方法,掌握空间形体在平面上的投影规律,培养学生读图、绘图的能力。为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空间想象、空间构思和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能力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和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和科研提供图示和图解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时分配
  绪论(1学时)
  了解水利工程制图的任务要求,了解本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了解工程制图的发展概况。
  1.水利工程制图的目的和任务
  2.水利工程制图的发展概况
  3.课程的学习方法
  第1章制图基本知识(3学时)
  掌握常用制图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水利水电工程的国家制图标准。
  1.基本制图标准
  2、制图工具及其使用
  3.几何作图
  4.平面图形的分析
  5.画图步骤和方法
  第2章投影的基本知识(4学时)
  掌握正投影的方法和性质,了解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
  1.投影基本知识
  2.物体的三面正投影图
  3.工程上常用的四种投影图
  4.第三角画法简介(自学)
  第3章点、直线、平面(8学时)
  掌握点、直线、平面的投影规律,掌握点在直线、平面上的投影规律,掌握直线在平面上的投影规律,对于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的投影规律,掌握特殊性,其他不做要求。了解三投影面体系的概念。
  2.直线
  3、平面
  4.相交问题
  第4章立体(6学时)
  掌握基本体的投影规律,掌握基本体的面上取点、取线的方法,掌握求截交线的基本方法。
  1.平面体的投影及其表面上的点、直线的投影
  2.平面截平面体
  3.曲面体的投影及其表面上的点、线的投影
  4.平面截曲面体
  第5章立体表面相交(6学时)
  掌握两立体表面相交相贯线的求法,了解多立体表面相交相贯线的求法
  1.概述
  2.两平面体表面相交
  3.平面体与曲面体表面相交
  4.两曲面体表面相交
  5.常见曲面体相贯线的讨论(自学)
  第6章组合体视图(8学时)
  掌握形体分析法,掌握组合体视图的画法、阅读,掌握水工制图的尺寸标注要求。了解线面分析法的基本内容。
  1.组合体构成分析
  2.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3.组合体视图的尺寸标注
  4.组合体视图的阅读
  第7章轴测图(2学时)
  掌握轴测图的概念,掌握正等轴测图和斜二等轴测图的画法,了解其他轴测图的画法。
  1.基本概念
  2.常用的轴测图
  3.轴测图的画法
  4.平行于坐标面的圆和回转体的轴测图
  第8章表示工程形体的方法(8学时)
  掌握各种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画法及阅读。了解水工制图中的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
  1.概述
  2.视图
  3.剖视图与断面图
  4.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
  5.视图的综合运用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习题课、课外作业。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绘图和读图能力、分析和解决工程图样问题的能力。
  (一)课堂讲授
  主要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少而精”为原则,精选教学内容,精讲多练,增加图示和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实践能力的训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原则性教学建议:
  1.适当的运用教学模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条件时使用电子教案并研制、引进和应用CAI课件,应用多媒体教学系统,提高教学效果。
  2.对投影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要求深入了解和掌握。
  3.理解和掌握制图基本知识的各项要求。
  4.掌握正确绘制工程图的基本方法,能够准确应用。
  5.参观模型演示和三维电子图库。
  (二)教学辅助资料
  《画法几何及水利工程制图习题集》(高等教育出版社);《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习题集》(西安科技出版社);《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习题集》(高等教育出版社)。《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手册》。
  (三)习题
  习题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习题巩固讲授过的基本理论知识。各章的重点内容,需要大量的作业来完成。习题作业要求投影准确、表达方案合理。习题内容的选择尽可能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习题课:受教学学时的限制只能安排少量的习题课,习题主要在课后完成。
  (四)考试环节
  考试成绩由平时成绩及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画法几何及制图基础部分以闭卷的方式在期末进行笔试。试题内容以考核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仪器制图部分以作业的形式在平时进行,要求学生绘制一定数量的工程图,按制图标准评定成绩。
  学生成绩评定: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
  平时成绩包括:学习态度、制图作业等。
  期末考试主要采用笔试形式,题型主要分为:作图题。
  四、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许良乾殷佩生,《画法几何及水利工程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2]胡守忠,《画法几何及水利工程制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
  [3]苏宏庆,《画法几何及水利工程制图》,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
  [4]朱万育,《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五、本课程与其它有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在大学第一学期开课。需要学生掌握图示和图解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在教学学时减少幅度较大的情况下,水利工程制图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放在加强学生空间想象、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强调基本知识、基本内容、基本技能。学生读图、绘图和图解能力在本课程中得以专门训练。在保证课程内容完整性、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删减工程上不常用的内容。原大纲中制图基本知识的部分内容改为自学。删除原大纲中点、线、面综合问题中的一般位置的投影性质。删除投影变换中的旋转法。删除轴测投影中的有关正二等的内容。其他各章节的内容以精讲为主。原大纲中被删减的内容改为自学内容。
  在有限的课时内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充分利用模型、挂图进行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
  本课程原总学时70学时减少到46学时。
水利工程制图(二)
HydraulicStructureDrafting(2)
  课程代码:
  学时数:28学时(讲课:28学时;实验:无;实习:无)学分数:1.5
  执笔人:杨玉艳讨论参加人:纪明喜,李莉
  审核人:纪明喜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水利工程形体图示、图解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提高阅读和绘制水利工程图的能力,为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具有正确运用水工图的能力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和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和科研提供图示和图解工程技术几何性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绘图和读图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时分配
  第9章水工建筑中的常见曲面(6学时)
掌握水利工程中常用柱面、锥面、柱状面、锥状面和扭面的投影规律。了解其他曲面的投影规律。
  1.概述
  2.直线面
  3.螺旋线及螺旋面
  4.曲线面(自学)
  5.组合面(自学)
  第10章标高投影(12学时)
  掌握标高投影的概念、平面及曲面的标高投影及其应用方法,掌握标高投影方法求解工程建筑物的交线。
  1.概述
  2.点、直线、平面曲面的标高投影
  3.曲面和地形面
  4.标高投影在工程上的应用
  第11章水利工程图(10学时)
  掌握水工图的表达方法、阅读及尺寸标注。
  1.概述
  2.水工图的表达方法
  3.水工图的尺寸标注
  4.水工图的阅读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习题课、课外作业。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绘图和读图能力、分析和解决工程图样问题的能力。
  (一)课堂讲授
  主要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少而精”为原则,精选教学内容,精讲多练,增加读图和绘图的实践能力的训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原则性教学建议:
  1.适当的运用教学模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条件时使用电子教案并研制、  引进和应用CAI课件,应用多媒体教学系统,提高教学效果。
  2.对复杂工程形体的图样表达、以及各种表达方式的特性和功能,一般不要求深入了解。
  3.理解常见基本形体的表达方法,掌握各种视图的基本应用。
  4.掌握正确绘制和阅读工程图的基本方法,能够准确应用。
  5.参观模型演示和三维电子图库。
  (二)教学辅助资料
  《画法几何及水利工程制图习题集》(高等教育出版社);《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习题集》(西安科技出版社);《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习题集》(高等教育出版社);《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手册》。
  (三)习题
  习题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形体的表达、剖视图、断面图等是重点内容,因此需要大量的作业来完成。作业要求投影准确、视图选择和配置恰当、尺寸齐全、表达方案合理。通过习题巩固讲授过的基本理论知识,习题内容的选择尽可能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习题课:受教学学时的限制只能安排少量的习题课,习题主要在课后完成。
  考试成绩由平时成绩及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工程制图基础理论部分以闭卷的方式在期末进行笔试。试题内容以考核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仪器制图部分以作业的方式在平时进行,要求学生绘制一定数量的工程图,按制图标准评定成绩。
  学生成绩评定: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
  平时成绩包括:学习态度、作业等。
  期末考试主要采用笔试形式,题型主要分为:作图题。
  四、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许良乾殷佩生,《画法几何及水利工程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2]胡守忠,《画法几何及水利工程制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
  [3]苏宏庆,《画法几何及水利工程制图》,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
  [4]朱万育,《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五、本课程与其它有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在大学第二学期开课。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水利工程制图(一)。需要学生掌握图示和图解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在教学学时减少幅度较大的情况下,水利工程制图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放在加强学生空间想象、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强调基本知识、基本内容、基本技能。学生读图、绘图和图解能力在本课程中得以专门训练。在保证课程内容完整性、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删减工程上不常用的内容。原大纲中制图基本知识的部分内容改为自学。原大纲中被删减的内容改为自学内容。
  为在有限的课时内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充分利用模型、挂图进行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
建筑工程制图
ArchitecturalStructureDrafting
  一、教学对象:土木专业本科学生
  二、规定学时、学分:28学时、1学分
  三、开课学期:一年级下学期
  四、先修课程:h
  五、课程内容、教学目的
  (一)课程内容
土木工程制图是研究土木工程建筑物的表示方法、绘图方法及读图方法。本课程主要讲授土工建筑中的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的绘制和读图。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土木工程形体图示、图解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提高阅读和绘制土木工程图的能力,为培养工程技术人员正确运用工程图的能力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和在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和科研中图示和图解解决工程技术的几何性问题打下基础。
  六、课程教学基本目标:
  第九章建筑施工图
  掌握平、立、剖等建筑施工图的绘制和简单读图。
  第十章结构施工图
  掌握结构施工图的绘制和简单读图。
  七、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在教学学时减少幅度较大的情况下,土木工程制图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放在加强学生空间相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强调基本知识、基本内容、基本技能。学生读图、绘图和图解能力在本课程中得以专门训练。在保证课程内容完整性、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删减工程上不常用的内容。各章节的内容以精讲为主。原大纲中被删减的内容改为自学内容。
为在有限的课时内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采用多媒体教学、计算机网络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
  八、教学大纲具体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九章建筑施工图(14学时)
  §9-1概述
  §9-2总平面图
  §9-3建筑平面图
  §9-4建筑立面图
  §9-5建筑剖面图
  §9-6建筑施工图的绘制
  §9-7建筑详图
  第十章结构施工图(14学时)
  §10-1概述
  §10-2钢筋混凝土结构图
  §10-3基础图
  §10-4结构施工图的绘制
  九、推荐使用的教材
  《建筑制图》何斌陈锦昌陈炽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十、主要参考书目:
  《画法几何及水利工程制图》苏宏庆主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
  《画法几何及土建工程制图》蒋允静主编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十一、考试考核:
  考试成绩由每次制图作业的成绩来评定。
计算机绘图
ComputerGraphicofPackEngineering
  课程代码:301219,
  学时数:36学时(讲课:26学时;实验:10学时;实习:无)学分数:2
  执笔人:赵凤芹讨论参加人:徐岩,陈丽君,王惠成,赵萍审核人:李永奎
  一、教学目的
  学习并掌握应用计算机绘图的一般操作方法,使学生具备熟练的计算机绘制二维图形的能力;能够绘制较简单三维图形;初步了解AutoCAD软件二次开发的知识。
  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时分配
  绪论:《计算机绘图》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计算机绘图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基本操作(讲课2学时)
  本章主要掌握AutoCAD软件的启动与退出,了解AutoCAD软件的用户界面和图形管理。
  1.AutoCAD软件的启动与退出;
  2.AutoCAD软件的用户界面;
  3.图形管理。
  第二章二维绘图(讲课2学时,实验2学时)
掌握AutoCAD软件定制绘图环境的方法;掌握点坐标的输入方法;掌握常见的二维绘图命令。
  1.定制绘图环境。从空白纸上开始,使用摸板;
  2.点坐标的输入方法。直角坐标的输入(含相对和绝对);极坐标的输入(含相对和绝对);
  3.常见的二维绘图命令。点与直线;圆、圆弧、椭圆和圆环;二维多义线和多边形;
  上机:熟悉基本操作、掌握二维绘图命令。
  第三章二维图形编辑(讲课4学时,实验2学时)
  掌握AutoCAD软件对象选择的方法;掌握常见的编辑命令的使用方法,了解高级编辑命令。
  1.对象选择的方法;
  2.常见的编辑命令的使用方法;删除、恢复命令;图形变换命令;图形修改命令;询问命令;
  3.了解高级编辑命令。夹点编辑;
  上机:掌握二维编辑命令、平面图形的画法。
  第四章精确绘图(讲课2学时)
了解栅格、捕捉和正交模式的设置方法;掌握对象捕捉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各种显示控制命令。
  1.栅格、捕捉和正交模式的设置;
  2.对象捕捉的设置与使用;
  3.显示控制命令。
  第五章图层(讲课2学时)
  了解图层的概念和特性,掌握图层的操作方法和图层的其他管理操作。
  1.图层的概念和特性;
  2.图层的操作;
  3.图层的其他管理操作。
  第六章文本标注与编辑(讲课2学时)
  1.掌握常用文本的输入和编辑的方法;
  2.常用文本的输入;
  3.文本编辑。
  第七章尺寸标注(讲课2学时)
  了解尺寸的组成、尺寸标注的样式,掌握常见尺寸的标注方法和编辑方法。
  1.尺寸标注的样式;
  2.尺寸的标注方法;
  3.尺寸编辑方法;
  4.公差的标注。
  第八章图案填充(讲课2学时,实验2学时)
  了解图案填充方式、边界条件,掌握填充的操作方法。
  1.图案填充方式、边界条件;
  2.填充操作;
  上机:了解图层的操作,掌握尺寸标注、图案填充,掌握组合体和零件图的画法。
第九章块与属性(讲课2学时,实验2学时)
掌握块的定义与操作,了解属性的定义与操作。
  1.块的定义与操作;
  2.属性的定义与操作;
  上机:了解块与属性的操作,掌握装配图的画法。
  第十章三维绘图(讲课4学时,实验2学时)
  了解UCS的设置方法、三维视点的设置方法,掌握常见的三维绘制命令和编辑命令,了解三维图形的着色与渲染
  1.UCS的设置;
  2.三维视点的设置;
  3.常见的三维绘制命令和编辑命令;
  4.三维图形的着色与渲染;
  5.轴测图的绘制。
  第十一章二维开发简介(讲课2学时)
  了解AutoCAD软件二次开发的各种方法。
  1.AutoCAD软件的文件;
  2.二次开发的各种方法。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外作业、上机操作。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堂讲授
  主要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和学导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少而精”为原则,精选教学内容,精讲多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原则性教学建议:
  1.本门课程是互动性较强的课程,上课过程运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开展电子教案、CAI课件的研制、引进和应用,研制多媒体教学系统。
  2.学习并掌握应用计算机绘图的一般操作方法,使学生具备熟练的计算机绘制二维图形的能力;能够绘制较简单三维图形;初步了解AutoCAD软件二次开发的知识。
  (二)教学辅助资料
  1.《计算机绘图上机练习》计算机绘图课题组编
  2.《计算机绘图实验报告》计算机绘图课题组编
  (三)实验环节
  通过上机操作,学习并掌握应用计算机绘图的一般操作方法,使学生具备熟练的计算机绘制二维图形的能力;能够绘制较简单三维图形。使学生掌握典型零件二维工程图的绘制。通过必要的理论学习和大量的上机操作,使学生学会计算机绘图的一般方法,为学生从事本专业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四)考试环节
  学生成绩评定: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
  平时成绩包括:学习态度、小测验、上机、作业等。
  期末考试主要采用上机实际绘制工程图样形式,题型主要分为:绘图题。
  四、建议使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计算机辅助绘图应用教程》,李永奎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2]《计算机绘图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孔宪庶主编,中国兵器出版社出版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为工程制图、计算机文化基础等。需要学生掌握投影法的基本理论、能正确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等,了解简单的计算机操作。
  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根据拓宽专业面,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能力的培养目标,对专业课力求做到简单明了,尽量结合生产实际,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绘图实验部分
ExperimentsofComputerGraphicofPackEngineering
课程代码:301220;
  学时数:10
  执笔人:赵凤芹审核人:李永奎
  讨论参加人:徐岩,陈丽君,李国臣,赵萍,刘翠红
  一、本实验课在培养实验能力中的地位及作用
  按照“素质教育”要求,以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包装工程计算机绘图实验属于包装专业限修实践型课程,是包装工程计算机绘图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装工程计算机绘图实验教学应该以提高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技能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材施教。
  二、应达到的实验能力标准
  通过实验课教学,掌握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方法,如AUTOCAD的基本操作:二维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的使用,尺寸标注、剖面线填充,三维模型的绘制;几何作图、三视图的绘制、标准件与常用件、零件图和装配图。提高学生的读图、画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计算机绘图能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三、实验内容
  实验一 AUTOCAD简单二维图形的绘制与编辑(2学时)
  通过对基本绘图命令的使用,选择集的构建,基本编辑命令的使用,正交模式、栅格、捕捉方式的使用,绘制简单的二维平面图。
  逐步掌握AUTOCAD的各种命令。
  实验二 AUTOCAD复杂二维图形的绘制与编辑(三视图的绘制)(2学时)
通过了解AUTOCAD的实体、属性、单位、比例、绘图界限、图层、颜色和线型等基本概念;掌握图形初始化自动和手工设置方法的步骤,以及视图长对正、高平齐和宽相等的基本技能。
  实验三 AUTOCAD图形的标注与图案填充(2学时)
通过了解AUTOCAD的尺寸标注、文本标注以及图案填充,掌握几何作图的绘制过程。
  实验四 投影制图的绘制(2学时)
  通过熟练使用了解AUTOCAD的各种命令,掌握图形初始化的步骤和投影制图的绘制过程。
  实验五 绘制三维模型(2学时)
  通过对面域操作、三维实体的几种构建方式和三维实体的布尔运算,了解机械零件三维模型的绘制过程。
  四、实验成绩考核办法
每学期实验课结束后按考试管理制度考试,成绩20分。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实验操作情况、实验报告的质量、实验态度综合评定.
  五、实验教材、参考资料
  实验教材:计算机绘图上机练习指导校内自编教材
六、实验项目汇总表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别实验要求每组学生数
  1AUTOCAD简单二维图形的绘制与编辑2定性实验限修1
  2AUTOCAD复杂二维图形的绘制与编辑2定性实验限修1
  3AUTOCAD图形的标注与图案填充2定性实验限修1
  4投影制图的绘制2定性实验限修1
  5绘制三维模型2定性实验限修1
  合计10
  实验分组:实验每1人一组,要求学生在实验前预习,教师提问检查预习情况,实验中认真操作,并注意存盘操作,课后一周内完成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计算机绘图
ComputerGraphicMechanicEngineering
  课程代码:1217,
  学时数:36学时(讲课:26学时;实验:10学时;实习:无)学分数:2
  执笔人:赵凤芹讨论参加人:徐岩,陈丽君,王惠成,赵萍审核人:李永奎
  一、教学目的
  学习并掌握应用计算机绘图的一般操作方法,使学生具备熟练的计算机绘制二维图形的能力;能够绘制较简单三维图形;初步了解AutoCAD软件二次开发的知识。
  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时分配
  绪论:《计算机绘图》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计算机绘图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基本操作(讲课2学时)
  本章主要掌握AutoCAD软件的启动与退出,了解AutoCAD软件的用户界面和图形管理。
  1.AutoCAD软件的启动与退出
  2.AutoCAD软件的用户界面
  3.图形管理。
  第二章二维绘图(讲课2学时,实验2学时)
  掌握AutoCAD软件定制绘图环境的方法;掌握点坐标的输入方法;掌握常见的二维绘图命令。
  1.定制绘图环境。
  从空白纸上开始
  使用摸板
  2.点坐标的输入方法。
  直角坐标的输入(含相对和绝对)
  极坐标的输入(含相对和绝对)
  3.常见的二维绘图命令。
  点与直线;
  圆、圆弧、椭圆和圆环;
  二维多义线和多边形;
  上机:熟悉基本操作、掌握二维绘图命令。
  第三章二维图形编辑(讲课4学时,实验2学时)
  掌握AutoCAD软件对象选择的方法;掌握常见的编辑命令的使用方法,了解高级编辑命令。
  1.对象选择的方法;
  2.常见的编辑命令的使用方法;
  删除、恢复命令;图形变换命令;图形修改命令;询问命令
  3.了解高级编辑命令。
  夹点编辑
  上机:掌握二维编辑命令、平面图形的画法。
  第四章精确绘图(讲课2学时)
  了解栅格、捕捉和正交模式的设置方法;掌握对象捕捉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各种显示控制命令。
  1.栅格、捕捉和正交模式的设置;
  2.对象捕捉的设置与使用;
  3.显示控制命令。
  第五章图层(讲课2学时)
  了解图层的概念和特性,掌握图层的操作方法和图层的其他管理操作。
  1.图层的概念和特性。
  2.图层的操作。
  3.图层的其他管理操作
  第六章文本标注与编辑(讲课2学时)
  1.掌握常用文本的输入和编辑的方法。
  2.常用文本的输入。
  3.文本编辑。
  第七章尺寸标注(讲课2学时)
  了解尺寸的组成、尺寸标注的样式,掌握常见尺寸的标注方法和编辑方法。
  1.尺寸标注的样式。
  2.尺寸的标注方法
  3.尺寸编辑方法。
  4.公差的标注
  第八章图案填充(讲课2学时,实验2学时)
  了解图案填充方式、边界条件,掌握填充的操作方法。
  1.图案填充方式、边界条件。
  2.填充操作。
  上机:了解图层的操作,掌握尺寸标注、图案填充,掌握组合体和零件图的画法。
  第九章块与属性(讲课2学时,实验2学时)
  掌握块的定义与操作,了解属性的定义与操作。
  1.块的定义与操作。
  2.属性的定义与操作。
  上机:了解块与属性的操作,掌握装配图的画法。
  第十章三维绘图(讲课4学时,实验2学时)
  了解UCS的设置方法、三维视点的设置方法,掌握常见的三维绘制命令和编辑命令,了解三维图形的着色与渲染
  1.UCS的设置。
  2.三维视点的设置。
  3.常见的三维绘制命令和编辑命令。
  4.三维图形的着色与渲染。
  5.轴测图的绘制
  第十一章二维开发简介(讲课2学时)
  了解AutoCAD软件二次开发的各种方法。
  1.AutoCAD软件的文件
  2.二次开发的各种方法。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外作业、上机操作。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堂讲授
  主要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和学导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少而精”为原则,精选教学内容,精讲多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原则性教学建议:
  1.本门课程是互动性较强的课程,上课过程运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开展电子教案、CAI课件的研制、引进和应用,研制多媒体教学系统。
  2.学习并掌握应用计算机绘图的一般操作方法,使学生具备熟练的计算机绘制二维图形的能力;能够绘制较简单三维图形;初步了解AutoCAD软件二次开发的知识。
  (二)教学辅助资料
  (三)实验环节
  通过上机操作,学习并掌握应用计算机绘图的一般操作方法,使学生具备熟练的计算机绘制二维图形的能力;能够绘制较简单三维图形。使学生掌握典型零件二维工程图的绘制。通过必要的理论学习和大量的上机操作,使学生学会计算机绘图的一般方法,为学生从事本专业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四)考试环节
  学生成绩评定: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
平时成绩包括:学习态度、小测验、上机、作业等。
期末考试主要采用上机实际绘制工程图样形式,题型主要分为:绘图题。
  四、建议使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计算机辅助绘图应用教程》,李永奎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2]《计算机绘图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孔宪庶主编,中国兵器出版社出版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为工程制图、计算机文化基础等。需要学生掌握投影法的基本理论、能正确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等,了解简单的计算机操作。
  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根据拓宽专业面,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能力的培养目标,对专业课力求做到简单明了,尽量结合生产实际,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
机械工程计算机绘图实验部分
ExperimentsofComputerGraphicofPackEngineering
  课程代码:28;
  学时数:10
  执笔人:赵凤芹审核人:李永奎
  讨论参加人:徐岩,陈丽君,李国臣,赵萍,刘翠红
  一、本实验课在培养实验能力中的地位及作用
  按照“素质教育”要求,以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包装工程计算机绘图实验属于包装专业限修实践型课程,是包装工程计算机绘图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装工程计算机绘图实验教学应该以提高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技能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材施教。
  二、应达到的实验能力标准
  通过实验课教学,掌握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方法,如AUTOCAD的基本操作:二维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的使用,尺寸标注、剖面线填充,三维模型的绘制;几何作图、三视图的绘制、标准件与常用件、零件图和装配图。提高学生的读图、画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计算机绘图能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三、实验内容
  实验一 AUTOCAD简单二维图形的绘制与编辑(2学时)
  通过对基本绘图命令的使用,选择集的构建,基本编辑命令的使用,正交模式、栅格、捕捉方式的使用,绘制简单的二维平面图。
  逐步掌握AUTOCAD的各种命令。
  实验二 AUTOCAD复杂二维图形的绘制与编辑(三视图的绘制)(2学时)
通过了解AUTOCAD的实体、属性、单位、比例、绘图界限、图层、颜色和线型等基本概念;掌握图形初始化自动和手工设置方法的步骤,以及视图长对正、高平齐和宽相等的基本技能。
  实验三 AUTOCAD图形的标注与图案填充(2学时)
通过了解AUTOCAD的尺寸标注、文本标注以及图案填充,掌握几何作图的绘制过程。
  实验四 投影制图的绘制(2学时)
  通过熟练使用了解AUTOCAD的各种命令,掌握图形初始化的步骤和投影制图的绘制过程。
  实验五 绘制三维模型(2学时)
  通过对面域操作、三维实体的几种构建方式和三维实体的布尔运算,了解机械零件三维模型的绘制过程。
  四、实验成绩考核办法
  每学期实验课结束后按考试管理制度考试,成绩20分。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实验操作情况、实验报告的质量、实验态度综合评定。
  五、实验教材、参考资料
  实验教材:计算机绘图上机练习指导校内自编教材
  六、实验项目汇总表
实验项目名称
每组学生数
AUTOCAD简单二维图形的绘制与编辑
AUTOCAD复杂二维图形的绘制与编辑
AUTOCAD图形的标注与图案填充
投影制图的绘制
绘制三维模型
  实验分组:实验每1人一组,要求学生在实验前预习,教师提问检查预习情况,实验中认真操作,并注意存盘操作,课后一周内完成实验报告
您尚未登陆,请您先登录,如果没有帐号,请先注册。确认要删除吗?确认要删除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械制图标注规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