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尝闻谢紫微言金山之胜 文言文断句练习

第三方登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桓谭字君山,沛国相人也。父成帝时为太乐令。谭以父任为郎,因好音律,善鼓琴。博学多通,遍习《五经》,皆诂训大义,不为章句。能文章,尤好古学,数从刘歆、杨雄辩析疑异。性嗜倡乐,简易不修威仪,而憙非毁俗儒,由是多见排抵。哀、平间,位不过郎。傅皇后父孔乡侯晏深善于谭。是时,高安侯董贤宠幸,女弟为昭仪,皇后日已疏,晏嘿嘿不得意。谭进说曰:“昔武帝欲立卫子夫,阴求陈皇后之过,而陈后终废,子夫竟立。今董贤至爱而女弟尤幸,殆将有子夫之变,可不忧哉!”晏惊动,曰:“然,为之奈何?”谭曰:“刑罚不能加无罪,邪枉不能胜正人。夫士以才智要君,女以媚道求主。皇后年少,希更艰难,或驱使医巫,外求方技,此不可不番。又君侯以后父尊重而多通宾客,必借以重势,贻致讥议。不如谢遣门徒,务执廉悫,此修己正家避祸之道也。”晏曰:“善”。遂罢遣常客,入白皇后,如谭所戒。后贤果风太医令真钦,使求傅氏罪过,遂逮后弟侍中喜,诏狱无所得,乃解,故傅氏终全于哀帝之时。及董贤为大司马,闻谭名,欲与之交。谭先奏书于贤,说以辅国保身之术,贤不能用,遂不与通。当王莽居摄篡弑之际,天下之士,莫不竟褒称德美,作符命以求容媚,谭独自守,默然无言。莽时为掌乐大夫,更始立,召拜太中大夫。世祖即位,征待诏,上书言事失旨,不用。后大司空宋弘荐谭,拜议郎给事中,因上疏陈时政所宜,曰: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辅佐不明,则论失时宜,而举多过事。夫有国之君,俱欲兴化建善,然而政道未理者,其所谓贤者异也。……且设法禁者,非能尽塞天下之奸,皆合众人之所欲也,大抵取便国利事多者,则可矣。夫张官置吏,以理万人,县赏设罚,以别善恶,恶人诛伤,则善人蒙福矣。……夫理国之道,举本业而抑末利,是以先帝禁人二业,锢商贾不得宦为吏,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中家子弟,为之保役,趋走与臣仆等勤,收税与封君比入,是以众人慕效,不耕而食,至乃多通侈靡,以淫耳目。今可令诸商贾自相纠告,若非身力所得,皆以臧界告者。如此,则专役一已,不敢以货与人,事寡力弱,必归功田亩。田亩修,则谷入多而地力尽矣。……书奏,不省。是时,帝方信谶,多以决定嫌疑。又酬赏少薄,天下不时安定。谭复上疏曰:臣前献瞽言,未蒙诏报,不胜愤懑,冒死得陈。愚夫策谋,有益于政道者,以合人心而得事理也。凡人情忽于见事而贵于异闻,观先王之所记述,咸以仁义正道为本,非有奇怪虚诞之事。盖天道性命,圣人所难言也。自子贡以下,不得而闻,况后世浅儒,能通之乎!今诸巧慧小才伎数之人,增益图书,矫称谶记,以欺惑贪邪,诖误人主,焉可不抑远之哉!臣谭伏闻陛下穷折方士黄白之术,甚为明矣;而乃欲听纳谶记,又何误也!其事虽有时合,譬犹卜数只偶之类。陛下宜垂明听,发圣意,屏群小之曲说,述《五经》之正义,略雷同之俗语,详通人之雅谋。……帝省奏,愈不悦。其后……出为六安郡丞,意忽忽不乐,道病卒,时年七十余。初,谭著书言当世行事二十九篇,号曰《新论》,上书献之,世祖善焉。《琴道》一篇未成,肃宗使班固续成之。所著赋、诔、书、奏,凡二十六篇。元和中,肃宗行东巡狩,至沛,使使者祠谭冢,乡里以为荣。( 节选自《汉书·桓谭冯衍列传第十八》 )【小题1】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A.而憙非毁俗儒 憙:通“喜”,喜好,爱好B.务执廉悫悫:诚实,谨慎C.子夫竟立竟:居然,表示意外D.居骄士,曰士非我无从富贵骄:自【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项是____A.皇后父孔乡侯晏深善于谭。B.谭以父任为郎,因好音律,善鼓琴县赏设罚,以别善恶夫士以才智要君,女以媚道求主C.然,为之奈何?”D.闻谭名,欲与之交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山雨欲来风满楼【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A.桓谭为傅皇后父晏深建议为日后计,当遣散宾客,廉洁谨慎,以免蹈汉代陈皇后覆辙。B.桓谭因为不满董贤的骄横而拒绝与之合作,保持特行节操。C.世祖即位,征待诏,桓谭上疏陈时政,从君臣关系、法令实施、举本抑末等方面讽谏世祖,世祖并未采纳。D.针对皇上的笃信谶纬之术,桓谭痛陈弊端,指出天道性命,就连圣人也难以道明,何况当世粗览诗书的浅儒,帝若不明辨是非,终会贻误国家大事。【小题4】把文中划线句译成汉语。(10分)(1)刑罚不能加无罪,邪枉不能胜正人。(2)臣谭伏闻陛下穷折方士黄白之术,甚为明矣;而乃欲听纳谶记,又何误也!-乐乐题库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桓谭字君山,...”习题详情
264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3.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桓谭字君山,沛国相人也。父成帝时为太乐令。谭以父任为郎,因好音律,善鼓琴。博学多通,遍习《五经》,皆诂训大义,不为章句。能文章,尤好古学,数从刘歆、杨雄辩析疑异。性嗜倡乐,简易不修威仪,而憙非毁俗儒,由是多见排抵。哀、平间,位不过郎。傅皇后父孔乡侯晏深善于谭。是时,高安侯董贤宠幸,女弟为昭仪,皇后日已疏,晏嘿嘿不得意。谭进说曰:“昔武帝欲立卫子夫,阴求陈皇后之过,而陈后终废,子夫竟立。今董贤至爱而女弟尤幸,殆将有子夫之变,可不忧哉!”晏惊动,曰:“然,为之奈何?”谭曰:“刑罚不能加无罪,邪枉不能胜正人。夫士以才智要君,女以媚道求主。皇后年少,希更艰难,或驱使医巫,外求方技,此不可不番。又君侯以后父尊重而多通宾客,必借以重势,贻致讥议。不如谢遣门徒,务执廉悫,此修己正家避祸之道也。”晏曰:“善”。遂罢遣常客,入白皇后,如谭所戒。后贤果风太医令真钦,使求傅氏罪过,遂逮后弟侍中喜,诏狱无所得,乃解,故傅氏终全于哀帝之时。及董贤为大司马,闻谭名,欲与之交。谭先奏书于贤,说以辅国保身之术,贤不能用,遂不与通。当王莽居摄篡弑之际,天下之士,莫不竟褒称德美,作符命以求容媚,谭独自守,默然无言。莽时为掌乐大夫,更始立,召拜太中大夫。世祖即位,征待诏,上书言事失旨,不用。后大司空宋弘荐谭,拜议郎给事中,因上疏陈时政所宜,曰: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辅佐不明,则论失时宜,而举多过事。夫有国之君,俱欲兴化建善,然而政道未理者,其所谓贤者异也。……且设法禁者,非能尽塞天下之奸,皆合众人之所欲也,大抵取便国利事多者,则可矣。夫张官置吏,以理万人,县赏设罚,以别善恶,恶人诛伤,则善人蒙福矣。……夫理国之道,举本业而抑末利,是以先帝禁人二业,锢商贾不得宦为吏,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中家子弟,为之保役,趋走与臣仆等勤,收税与封君比入,是以众人慕效,不耕而食,至乃多通侈靡,以淫耳目。今可令诸商贾自相纠告,若非身力所得,皆以臧界告者。如此,则专役一已,不敢以货与人,事寡力弱,必归功田亩。田亩修,则谷入多而地力尽矣。……书奏,不省。是时,帝方信谶,多以决定嫌疑。又酬赏少薄,天下不时安定。谭复上疏曰:臣前献瞽言,未蒙诏报,不胜愤懑,冒死得陈。愚夫策谋,有益于政道者,以合人心而得事理也。凡人情忽于见事而贵于异闻,观先王之所记述,咸以仁义正道为本,非有奇怪虚诞之事。盖天道性命,圣人所难言也。自子贡以下,不得而闻,况后世浅儒,能通之乎!今诸巧慧小才伎数之人,增益图书,矫称谶记,以欺惑贪邪,诖误人主,焉可不抑远之哉!臣谭伏闻陛下穷折方士黄白之术,甚为明矣;而乃欲听纳谶记,又何误也!其事虽有时合,譬犹卜数只偶之类。陛下宜垂明听,发圣意,屏群小之曲说,述《五经》之正义,略雷同之俗语,详通人之雅谋。……帝省奏,愈不悦。其后……出为六安郡丞,意忽忽不乐,道病卒,时年七十余。初,谭著书言当世行事二十九篇,号曰《新论》,上书献之,世祖善焉。《琴道》一篇未成,肃宗使班固续成之。所著赋、诔、书、奏,凡二十六篇。元和中,肃宗行东巡狩,至沛,使使者祠谭冢,乡里以为荣。( 节选自《汉书·桓谭冯衍列传第十八》 )【小题1】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憙非毁俗儒 憙:通“喜”,喜好,爱好B.务执廉悫悫:诚实,谨慎C.子夫竟立竟:居然,表示意外D.居骄士,曰士非我无从富贵骄:自【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项是&&&&A.皇后父孔乡侯晏深善于谭。B.谭以父任为郎,因好音律,善鼓琴县赏设罚,以别善恶夫士以才智要君,女以媚道求主C.然,为之奈何?”D.闻谭名,欲与之交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山雨欲来风满楼【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桓谭为傅皇后父晏深建议为日后计,当遣散宾客,廉洁谨慎,以免蹈汉代陈皇后覆辙。B.桓谭因为不满董贤的骄横而拒绝与之合作,保持特行节操。C.世祖即位,征待诏,桓谭上疏陈时政,从君臣关系、法令实施、举本抑末等方面讽谏世祖,世祖并未采纳。D.针对皇上的笃信谶纬之术,桓谭痛陈弊端,指出天道性命,就连圣人也难以道明,何况当世粗览诗书的浅儒,帝若不明辨是非,终会贻误国家大事。【小题4】把文中划线句译成汉语。(10分)(1)刑罚不能加无罪,邪枉不能胜正人。(2)臣谭伏闻陛下穷折方士黄白之术,甚为明矣;而乃欲听纳谶记,又何误也!C&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2-安徽省怀宁县高河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桓谭字君山,沛国相人也。父成帝时为太乐令。谭以父任为郎,因好音律,善鼓琴。博学多通,遍习《五经》,皆诂训大义,不为章句。能文章,尤好古学,数从刘歆、杨雄辩析疑异。性嗜倡乐,简易不修威...”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小题1】“竟”为“最终、终于”【小题1】A项分别为“知悉、了解”,动词;“好的行为、品质”,名词&& C项“它”,指代此事,代词;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 D项分别为“想要”,动词;“将要”,副词。& B项,“凭借”,介词【小题1】桓谭不是因为不满董贤的骄横,而是董不采纳其辅国保身之术,遂不与之通。【小题1】(1)“无罪”、“邪枉”个1分,句子完成通顺3分(2)“穷折”、“明”“乃”各1分,句子通顺完整2分。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桓谭字君山,沛国相人也。父成帝时为太乐令。谭以父任为郎,因好音律,善鼓琴。博学多通,遍习《五经》,皆诂训大义,不为章句。能文章,尤好古学,数从刘歆、杨雄辩析疑异。性嗜倡乐,...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桓谭字君山,...”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桓谭字君山,沛国相人也。父成帝时为太乐令。谭以父任为郎,因好音律,善鼓琴。博学多通,遍习《五经》,皆诂训大义,不为章句。能文章,尤好古学,数从刘歆、杨雄辩析疑异。性嗜倡乐,简易不修威仪,而憙非毁俗儒,由是多见排抵。哀、平间,位不过郎。傅皇后父孔乡侯晏深善于谭。是时,高安侯董贤宠幸,女弟为昭仪,皇后日已疏,晏嘿嘿不得意。谭进说曰:“昔武帝欲立卫子夫,阴求陈皇后之过,而陈后终废,子夫竟立。今董贤至爱而女弟尤幸,殆将有子夫之变,可不忧哉!”晏惊动,曰:“然,为之奈何?”谭曰:“刑罚不能加无罪,邪枉不能胜正人。夫士以才智要君,女以媚道求主。皇后年少,希更艰难,或驱使医巫,外求方技,此不可不番。又君侯以后父尊重而多通宾客,必借以重势,贻致讥议。不如谢遣门徒,务执廉悫,此修己正家避祸之道也。”晏曰:“善”。遂罢遣常客,入白皇后,如谭所戒。后贤果风太医令真钦,使求傅氏罪过,遂逮后弟侍中喜,诏狱无所得,乃解,故傅氏终全于哀帝之时。及董贤为大司马,闻谭名,欲与之交。谭先奏书于贤,说以辅国保身之术,贤不能用,遂不与通。当王莽居摄篡弑之际,天下之士,莫不竟褒称德美,作符命以求容媚,谭独自守,默然无言。莽时为掌乐大夫,更始立,召拜太中大夫。世祖即位,征待诏,上书言事失旨,不用。后大司空宋弘荐谭,拜议郎给事中,因上疏陈时政所宜,曰: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辅佐不明,则论失时宜,而举多过事。夫有国之君,俱欲兴化建善,然而政道未理者,其所谓贤者异也。……且设法禁者,非能尽塞天下之奸,皆合众人之所欲也,大抵取便国利事多者,则可矣。夫张官置吏,以理万人,县赏设罚,以别善恶,恶人诛伤,则善人蒙福矣。……夫理国之道,举本业而抑末利,是以先帝禁人二业,锢商贾不得宦为吏,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中家子弟,为之保役,趋走与臣仆等勤,收税与封君比入,是以众人慕效,不耕而食,至乃多通侈靡,以淫耳目。今可令诸商贾自相纠告,若非身力所得,皆以臧界告者。如此,则专役一已,不敢以货与人,事寡力弱,必归功田亩。田亩修,则谷入多而地力尽矣。……书奏,不省。是时,帝方信谶,多以决定嫌疑。又酬赏少薄,天下不时安定。谭复上疏曰:臣前献瞽言,未蒙诏报,不胜愤懑,冒死得陈。愚夫策谋,有益于政道者,以合人心而得事理也。凡人情忽于见事而贵于异闻,观先王之所记述,咸以仁义正道为本,非有奇怪虚诞之事。盖天道性命,圣人所难言也。自子贡以下,不得而闻,况后世浅儒,能通之乎!今诸巧慧小才伎数之人,增益图书,矫称谶记,以欺惑贪邪,诖误人主,焉可不抑远之哉!臣谭伏闻陛下穷折方士黄白之术,甚为明矣;而乃欲听纳谶记,又何误也!其事虽有时合,譬犹卜数只偶之类。陛下宜垂明听,发圣意,屏群小之曲说,述《五经》之正义,略雷同之俗语,详通人之雅谋。……帝省奏,愈不悦。其后……出为六安郡丞,意忽忽不乐,道病卒,时年七十余。初,谭著书言当世行事二十九篇,号曰《新论》,上书献之,世祖善焉。《琴道》一篇未成,肃宗使班固续成之。所著赋、诔、书、奏,凡二十六篇。元和中,肃宗行东巡狩,至沛,使使者祠谭冢,乡里以为荣。( 节选自《汉书·桓谭冯衍列传第十八》 )【小题1】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A.而憙非毁俗儒 憙:通“喜”,喜好,爱好B.务执廉悫悫:诚实,谨慎C.子夫竟立竟:居然,表示意外D.居骄士,曰士非我无从富贵骄:自【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项是____A.皇后父孔乡侯晏深善于谭。B.谭以父任为郎,因好音律,善鼓琴县赏设罚,以别善恶夫士以才智要君,女以媚道求主C.然,为之奈何?”D.闻谭名,欲与之交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山雨欲来风满楼【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A.桓谭为傅皇后父晏深建议为日后计,当遣散宾客,廉洁谨慎,以免蹈汉代陈皇后覆辙。B.桓谭因为不满董贤的骄横而拒绝与之合作,保持特行节操。C.世祖即位,征待诏,桓谭上疏陈时政,从君臣关系、法令实施、举本抑末等方面讽谏世祖,世祖并未采纳。D.针对皇上的笃信谶纬之术,桓谭痛陈弊端,指出天道性命,就连圣人也难以道明,何况当世粗览诗书的浅儒,帝若不明辨是非,终会贻误国家大事。【小题4】把文中划线句译成汉语。(10分)(1)刑罚不能加无罪,邪枉不能胜正人。(2)臣谭伏闻陛下穷折方士黄白之术,甚为明矣;而乃欲听纳谶记,又何误也!”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桓谭字君山,沛国相人也。父成帝时为太乐令。谭以父任为郎,因好音律,善鼓琴。博学多通,遍习《五经》,皆诂训大义,不为章句。能文章,尤好古学,数从刘歆、杨雄辩析疑异。性嗜倡乐,简易不修威仪,而憙非毁俗儒,由是多见排抵。哀、平间,位不过郎。傅皇后父孔乡侯晏深善于谭。是时,高安侯董贤宠幸,女弟为昭仪,皇后日已疏,晏嘿嘿不得意。谭进说曰:“昔武帝欲立卫子夫,阴求陈皇后之过,而陈后终废,子夫竟立。今董贤至爱而女弟尤幸,殆将有子夫之变,可不忧哉!”晏惊动,曰:“然,为之奈何?”谭曰:“刑罚不能加无罪,邪枉不能胜正人。夫士以才智要君,女以媚道求主。皇后年少,希更艰难,或驱使医巫,外求方技,此不可不番。又君侯以后父尊重而多通宾客,必借以重势,贻致讥议。不如谢遣门徒,务执廉悫,此修己正家避祸之道也。”晏曰:“善”。遂罢遣常客,入白皇后,如谭所戒。后贤果风太医令真钦,使求傅氏罪过,遂逮后弟侍中喜,诏狱无所得,乃解,故傅氏终全于哀帝之时。及董贤为大司马,闻谭名,欲与之交。谭先奏书于贤,说以辅国保身之术,贤不能用,遂不与通。当王莽居摄篡弑之际,天下之士,莫不竟褒称德美,作符命以求容媚,谭独自守,默然无言。莽时为掌乐大夫,更始立,召拜太中大夫。世祖即位,征待诏,上书言事失旨,不用。后大司空宋弘荐谭,拜议郎给事中,因上疏陈时政所宜,曰: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辅佐不明,则论失时宜,而举多过事。夫有国之君,俱欲兴化建善,然而政道未理者,其所谓贤者异也。……且设法禁者,非能尽塞天下之奸,皆合众人之所欲也,大抵取便国利事多者,则可矣。夫张官置吏,以理万人,县赏设罚,以别善恶,恶人诛伤,则善人蒙福矣。……夫理国之道,举本业而抑末利,是以先帝禁人二业,锢商贾不得宦为吏,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中家子弟,为之保役,趋走与臣仆等勤,收税与封君比入,是以众人慕效,不耕而食,至乃多通侈靡,以淫耳目。今可令诸商贾自相纠告,若非身力所得,皆以臧界告者。如此,则专役一已,不敢以货与人,事寡力弱,必归功田亩。田亩修,则谷入多而地力尽矣。……书奏,不省。是时,帝方信谶,多以决定嫌疑。又酬赏少薄,天下不时安定。谭复上疏曰:臣前献瞽言,未蒙诏报,不胜愤懑,冒死得陈。愚夫策谋,有益于政道者,以合人心而得事理也。凡人情忽于见事而贵于异闻,观先王之所记述,咸以仁义正道为本,非有奇怪虚诞之事。盖天道性命,圣人所难言也。自子贡以下,不得而闻,况后世浅儒,能通之乎!今诸巧慧小才伎数之人,增益图书,矫称谶记,以欺惑贪邪,诖误人主,焉可不抑远之哉!臣谭伏闻陛下穷折方士黄白之术,甚为明矣;而乃欲听纳谶记,又何误也!其事虽有时合,譬犹卜数只偶之类。陛下宜垂明听,发圣意,屏群小之曲说,述《五经》之正义,略雷同之俗语,详通人之雅谋。……帝省奏,愈不悦。其后……出为六安郡丞,意忽忽不乐,道病卒,时年七十余。初,谭著书言当世行事二十九篇,号曰《新论》,上书献之,世祖善焉。《琴道》一篇未成,肃宗使班固续成之。所著赋、诔、书、奏,凡二十六篇。元和中,肃宗行东巡狩,至沛,使使者祠谭冢,乡里以为荣。( 节选自《汉书·桓谭冯衍列传第十八》 )【小题1】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A.而憙非毁俗儒 憙:通“喜”,喜好,爱好B.务执廉悫悫:诚实,谨慎C.子夫竟立竟:居然,表示意外D.居骄士,曰士非我无从富贵骄:自【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项是____A.皇后父孔乡侯晏深善于谭。B.谭以父任为郎,因好音律,善鼓琴县赏设罚,以别善恶夫士以才智要君,女以媚道求主C.然,为之奈何?”D.闻谭名,欲与之交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山雨欲来风满楼【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A.桓谭为傅皇后父晏深建议为日后计,当遣散宾客,廉洁谨慎,以免蹈汉代陈皇后覆辙。B.桓谭因为不满董贤的骄横而拒绝与之合作,保持特行节操。C.世祖即位,征待诏,桓谭上疏陈时政,从君臣关系、法令实施、举本抑末等方面讽谏世祖,世祖并未采纳。D.针对皇上的笃信谶纬之术,桓谭痛陈弊端,指出天道性命,就连圣人也难以道明,何况当世粗览诗书的浅儒,帝若不明辨是非,终会贻误国家大事。【小题4】把文中划线句译成汉语。(10分)(1)刑罚不能加无罪,邪枉不能胜正人。(2)臣谭伏闻陛下穷折方士黄白之术,甚为明矣;而乃欲听纳谶记,又何误也!”相似的习题。第三方登录:【宋】梅尧臣诗集(宛陵集) 卷八 -- 古代诗词荟萃网
&& 〔宋〕 &8&
梅尧臣诗集(宛陵集)
【宋】 梅尧臣 Mei Yao Chen
根据原《宛陵集》整理 凡六十卷
夏日晚晴登许昌西湖
新晴万柳齐,莺度水东西。城上明残照,云间挂断霓。
烟蒲匀若翦,沙岸净无泥。压繁枝重,人乘小驷低。
岚光开翡翠,湖色浸玻。只欠朱藤密,如过罨画溪。
许昌晚晴,陪从过西湖,因咏谢希深O风诗,怆然有怀
疏云漏斜照,残雨叶间明。飞盖城头去,澄湖水正平。
荷盛鲛客泪,蔓濯野人缨。公独思康乐,临流诵句清。
落日探兵至,黄尘钞骑多。邀勋轻赴敌,转战背长河。
大将中流矢,残兵空负戈。散亡归不得,掩抑泣山阿。
故原有战卒死而复苏来说当时事
纵横尸暴积,万殒少全生。饮雨活胡地,脱身归汉城。
野┓显睿粜タ沼G止墙4冢奕宋痪
夏景已多趣,湖边日更佳。园葵杂红紫,岸柳自欹斜。
雨气收林表,城阴接水涯。爱闲输白鸟,尽日立汀沙。
忆同仲春月,冒雨过穰亭。聊酌山酒别,独吟夜灯青。
明朝上岭路,群岫张云屏。忽入川谷秀,固非平生经。
绿竹间红萼,紫藤垂千扃。春塘水决决,野老发星星。
田父相与至,里言尚可听。始闻丹砂岑,遂识五垅形。
傍瞻禹汤迹,竞信庙貌灵。邀我陟ff,宿雾方冥冥。
暗沾衣裘湿,时袭草木馨。栋宇敞绝顶,牲酒列幽亭。
竹杯占祸福,巫锦醉一咛。日晏别云外,月出至近s。
仆夫疲不进,鞭策无暂停。我马忽颠坠,君心同Wo。
再驾体无伤,扣关烛已荧。自兹期莫逆,未契心所铭。
匆匆操行袂,泛泛如水萍。今来各一方,安得同醉醒。
雄雌双好鸟,托栖空树中。有蛇出傍穴,喷毒气如虹。
半夜此惊飞,瞥去随西东。有喙不能达,啼云复啸风。
回翔隔岁月,老木高童童。眼生众禽噪,虽近未由通。
昨朝烟雨晦,并翼向幽丛。鹰D尚横集,扬扬意无穷。
劈竹两分张,情知无合理。织作双纹簟,依然泪花紫。
泪花虽复合,疑岫几千里。欲识舜娥悲,无穷似湘水。
舟次朱家曲寄许下故人
蔼蔼桑柘岸,喧喧鸡犬村。晚云连雨黑,秋水带沙浑。
稍听邻船语,初分异土言。虽嗟远朋友,日喜近田园。
送昙颖上人往庐山
浔阳几千里,无不见炉峰。苍翠入众目,岩壑少行踪。
高僧忽独往,杳杳怀远公。尝闻虎溪上,醉令或来同。
而今竞邀致,几里闻松风。尘心古难洗,瀑布垂秋虹。
前时京师来,对马尝相揖。埃尘正满衢,笑语曾未及。
虽然恨莫亲,往往闻风什。星斗交垂光,昭昭不可挹。
独哦秋露中,岂顾衣裘湿。酒杯轻宇宙,天马难羁絷。
今朝我还都,但见交朋泣。借问泣者谁,曼卿魂已蛰。
堂堂豪杰姿,遂尔一棺戢。君生寒月明,君没寒月入。
月入还复升,精魄宁未集。孤坟细草遍,翠碣嗟新立。
醉中留别永叔子履
新霜未落汴水浅,轻舸惟恐东下迟。绕城假得老病马,一步一跛饮人疲。
到君官舍欲取别,君惜我去频增嘻。便步髯奴呼子履,又令开席罗酒卮。
逡巡陈子果亦至,共坐小室聊伸眉。烹鸡庖兔下h美,盘实}L栗与梨。
萧萧细雨作寒色,厌厌尽醉安可辞。门前有客莫许报,我方剧饮冠帻欹。
文章或论到渊奥,轻重曾不遗毫厘。间以辨谑每绝倒,岂顾明日无晨炊。
六街禁夜犹未去,童仆窃讶吾侪痴。谈兵究弊又何益,万口不谓儒者知。
酒酣耳热试发泄,二子尚乃惊我为。露才扬己古来恶,卷舌噤口南方驰。
江湖秋老鳜鲈熟,归奉甘旨诚其宜。但愿音尘寄鸟翼,慎勿却效儿女悲。
汴水斗减舟不能进,因寄彦国舍人
朝落几寸水,暮长几寸沙。深滩鳌背出,浅浪龙鳞斜。
秋风忽又恶,越舫嗟初阁。坐想掖垣人,犹如在寥廓。
陪淮南转运魏兵部游颖州女郎台寺
旧传妫氏女,将适楚人时。筑馆自临水,故台空此基。
因为楚宫媵,来与使车期。楼上望湖上,烟林晚蔽亏。
望仙亭?并序
  寿春望仙亭,广平宋公所作也。宛陵梅尧臣之官吴兴,道出其下,
公命赋之。
公来有余乐,所乐为郡间。讼稀聊自适,静胜以纾颜。
清轩开晓幔,历历见淮山。山色洗新雨,佳气如可攀。
代异鸡犬去,时平草木闲。试望天衢近,飞驾应此还。
陪淮南转运魏兵部游濠上庄生台
周当战国时,何为守静正。干戈既日寻,仁义固不竞。
天下皆跖徒,宁知圣为圣。是将万物齐,不顾千金聘。
所以忘形骸,所以保性命。安能小仲尼,岂不识世病。
我从魏公来,访古停乌榜。聊识贤者心,吁嗟一长咏。
淮上杂诗六首
宿云未全敛,微雨入船疏。问伴失前后,暝行随疾徐。
相亲沙上雁,自乐水中鱼。亭午日光透,远分林际居。
暗开淮水平,远见孤城出。出舟问舟子,遽对那能悉。
始闻庄生台,还想观鱼日。果得真隐心,鱼鸟情非密。
轻舟晚投处,聒聒渚禽嘶。椽子随薪束,蔬科带土携。
岸幽云满石,潮落蚌生泥。客思无l极,唯将鲁酒迷。
野雁不知数,翳然川上鸣。曾无设罗意,空自见船惊。
渺渺拍波去,纷纷孤屿盈。苦寒非塞外,霜落夜淮清。
漠漠昼烟披,纵横见渔艇。轻桡上急水,或与飞鸿并。
鱼大钓丝微,牵随碧潭迥。向晚得志归,浩歌山月静。
舟阁下滩迟,苍黄暮滩上。偏愁逆水风,更驾崩沙浪。
落日看已昏,渔灯远相向。夜阑天转寒,坐待潮流涨。
赴任君有诗相送仍怀旧赏因次其韵
湖山饶邃处,曾省牧之游。雁落葑田阔,船过菱渚秋。
野烟昏古寺,波影动危楼。到日寻题墨,犹应旧壁留。
过扬州参政宋谏议遗白鹅
曾游凤池上,曾食凤池萍。乞与江湖去,将期养素翎。
不同王逸少,辛苦写黄庭。
金山寺?并序
  昔尝闻谢紫微言金山之胜,峰壑攒水上,秀拔殊众山。环以台殿,高
下随势。向使善工模画,不能尽其美。初恨未游,赴官吴兴,船次瓜洲,
值海汐冬落,孤港未通,独行江际,始见故所闻金山者,与谢公之说无异
也,因借小舟以往。乃陟回阁上上方,历绝顶,以问山阿。危亭曲轩,穷
极山水之趣。一草一木,虽未萼发,而或青或凋,皆森植可爱。东小峰谓
之“鹘山”,有海鹘雄雌栖其上,每岁生雏,羽翮既成,与之纵飞,迷而
后返,有年矣。恶禽猛鸷不敢来兹以搏鱼鸟,其亦不取近山之物以为食,
可义也夫!薄暮返舟,寺僧乞诗,强为之句,以应其请。偶然而来,不得
仿佛,敢与前贤名迹耶?
吴客独来后,楚桡归夕曛。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
巢鹘宁窥物,驯鸥自作群。老僧忘岁月,石上看江云。
瓜洲对雪,欲再游金山寺,家人以风波相止
腊月海风急,雪吹岩下窗。轻舟不畏浪,昨日过寒江。
渡口复夕兴,区中无与双。忽牵儿女恋,空听远钟撞。
金山芷芝二僧携茗见访
一游江山上,日日吟不足。双锡忽来过,衣霜带初旭。
况能持茗具,向此烹新绿。中𤃩水若饴,北焙花如粟。
还将尘虑涤,自愧冠缨束。何以报勤勤,驰奴扣云谷。
淮南遇梵才告上人因悼谢南阳畴昔之游
久已厌宦旅,故兹归江南。始时遽辞邑,不及事春蚕。
残腊犹在道,险阻固所谙。扁舟次淮海,喜遇释子谈。
契阔十五年,尚谓卧岩庵。偶见如夙期,淹留良亦甘。
叹逝独泫然,怀悲情岂堪。班班云中鸟,共看投夕岚。
曷不念旧隐,山水唯素耽。我从湖上去,微爵轻子男。
送栎阳宰朱表臣
塞上备胡羌,关中调兵食。秦民尚苦输,汉吏勤求职。
君今喜怀诏,驰骑宁暇息。其邑尝雨金,於时岂能得。
行当经灞上,故事犹可忆。前代多战争,鬼火弄阴黑。
苍苍路傍草,憔悴希春色。县涂诚有政,威惠为令德。
次韵和长吉上人淮甸相遇
淮上一相遇,忆在京都时。虽惊岁月换,未改松桂姿。
童侍两三人,瓶锡相与随。自言东越来,箧中多好诗。
文字皆妥帖,业术无倾欹。前辈尝有言,清气散人脾。
语妙见情性,说之聊解颐。始推杼山学,得非素所师。
此固有深趣,吾心久已知。横琴乃玄悟,岂必弄鸣丝。
古乐众少听,谁知彼吹篪。师旷没世后,伯牙终身悲。
愿同黄鹄举,远归沧海涯。老骥虽不病,长坂安可驰。
天台况奇胜,日夕劳梦思。尚忝齿缨绶,终年趋路岐。
俯愧渊中鱼,游泳水之湄。仰羡云间鸷,凌厉辞絷维。
居尝起斯念,未去情不怡。今朝更道旧,感怆各姑肌
同游谢公门,远想袂沾Oг蘸蝗剩楸硕界鳌
又出数纸书,手泽尚可披。眷眷畴昔意,於今当语谁。
复遗三百言,玩味自挽髭。序事尽成故,慨吟良有资。
其词何,宛若对风规。冷然耸心目,不觉整冠q,
重以超俗韵,顾予贱职司。是犹猿鸟情,并此驽枥卑。
报投仍勉强,实谬匠者为。应哂不量力,短兵兹已疲。
岁日旅泊家人相与为寿
舟中逢献岁,风雨送余寒。推年增渐老,永怀殊鲜欢。
江边无车马,鉴里对衣冠。孺人相庆拜,共坐列杯盘。
盘中多橘柚,未咀齿已酸。饮酒复先醉,颇觉量不宽。
岸梅欲破萼,野水微生澜。来者即为新,过者故为残。
何言昨日趣,乃作去年观。时节未变易,人世良可叹。
寄题梵才大士台州安隐堂
巢禽托静林,潜鱼恋深壑。岂不能自安,翔泳得所乐。
达士远纷华,於兹守冲漠。堂前鸣松风,堂后馥花萼。
好鸟时一呼,澄明望寥廓。诗兴犹不忘,禅心讵云著。
所以得自然,宁必万缘缚。未能与之游,怀慕徒有作。
稂莠非所殖,嘉禾共一田。老农实恶之,岂共时稼捐。
管蔡与盗跖,同气讵能迁。周公不妨圣,柳惠不妨贤。
贤哉彼薅矣,取舍得其然。
舟中值雨裴刁二君相与见过
江上{凄凄,天形接野低。岸痕生旧水,马迹踏春泥。
风急侵衣重,山昏卷幔迷。谁惊二客论,不愧巨源妻。
题刁经臣山居时已应辟西幕
向不乐郡府,遂云归田园。结庐复种,草树日已繁。
散帙理旧学,了然无俗喧。春雨一回过,览耕登古原。
青山每自爱,霁色当衡门。故人苟来往,名宦未尝言。
趣适已不浅,道心良亦存。忽闻辟书至,便令驱犊辕。
岂期同瓠瓜,长系蒿莱根。始知古君子,出处惟义敦。
前者裴君雨中见过因以诗谢复承来章辄依韵奉
主人门下客,寂寞在江濉N易蛐煌拢庾橛掏彦铩
前日至朱方,正值春雨起。君时冒雨来,曾不避泥滓。
林枝滴衣襟,沙岸平履齿。相欢了无间,偶论通远旨。
去逢交亲问,为报心如水。
曾非远城郭,寂尔隔嚣氛。尚有南朝树,能留北固云。
川涛观海若,霜磬入江濉N拦で嘣冢绿寐坦疝埂
依韵和刁经臣读李卫公平泉山居诗碑有感
当时植珍木,岂是昧前规。废宅长春草,故山存旧碑。
已嗟良璧毁,安识古松姿。叔子每怀慕,此心空自知。
春日舟中对雪寄刁经臣
谁道江南暖,新春见雪飞。鸥来亲客艇,花乱上人依。
古郡地偏寂,野窗寒入微。戴家人不远,欲去未能归。
依韵和达观禅师春日雪中见寄
密霰来新岁,春阳气渐微。侵庭草芽冻,纷杂雁行飞。
江寺谁开迳,湖山我欲归。雨花无六出,休怪著人衣。
和刁太博新墅十题
野木扶疏重复重,塘蒲涵水绿茸茸。琴书尤古得为乐,休问前山有戴。
静节归来自结庐,稚川闲去亦多书。请君架上添芸草,莫遣中间有蠹鱼。
冬日迎暄此未宜,苦吟那对朔风时。只夸砌下留残雪,不看檐间斗柄垂。
植干森然美在庭,更怜相倚自青青。翠姿且有干云势,岂是孤生向远s。
勾引风声已可听,高阴仍更接巍V糜叫钠缤砀ぼ蜍摺
小舫闲撑莫厌迟,比於刳艇劣相宜。漕河有处通陂水,深入荷花人不知。
远爱檀栾碧迳开,荷锄乘雨破秋苔。直须探作阮家趣,更向烟林缺处栽。
杂芳春发浅深丛,曲坞逶迤紫间红。色贱格微应不数,少添兰菊待秋风。
翠色凌寒岂易衰,柔l堪结更葳蕤。松身柏叶能相似,劲拔缘何不自持。
浅浅清泉自鉴开,鳞鳞寒L未生苔。山中亭午野禽渴,不畏人惊欲下来。
〔和刁太博新墅十题?结束〕
发陶庄却寄刁经臣裴如晦
方看梅柳春,共别川河上。移舟人已归,回首竹林望。
水浑不照影,山远犹相向。闻道欲西游,汉家今尚壮。
发丹阳后寄徐元舆
别君忽五年,相望非一日。会合如梦寐,欣喜对形质。
是时春已仲,临水柳未密。载酒相与游,轻s劣容膝。
禅扃竹下过,乳井松间出。烹茶觉暂醒,岸帻情弥逸。
兴阑乘月归,及旦解行。离怀更宿酲,远想都如失。
胡武平遗牡丹一盘
畴昔居洛阳,看尽名园花。临水复荫竹,艳色照彤霞。
良友相与至,竞饮欢无涯。而今犹老翁,鬓发但未华。
昨日到湖上,碧水涵蒲芽。此情颇已惬,薄宦非初嗟。
况乃蒙见怜,带雨摘春葩。虽无向时乐,专好仍有加。
题滕学士九华山书堂
处山方畏浅,曾慕结深庐。要与云峰近,宁将野客疏。
涧苗来入俎,林鸟或窥书。何事轻兹乐,而从出塞车。
  【原注】公今为泾洲。
送刘成伯还都
余昔困川途,今非羡行者。谁心寄南风,相送过平野。
既吹莲叶舟,更逐桂l马。中州多故人,怀抱幸君写。
送舍弟正臣赴都
吴儿能刺舟,其驶剧飞鸟。行行固莫留,望进前山小。
家贫吾不忧,身计尔自了。何当还里门,拜庆期秋杪。
访报本简长老
比泛苕溪来,初逢卞山雨。雨收精舍出,喜与高僧语。
门临水若监,万象皆可睹。清净欲谁邻,野莲无处所。
依韵答淮南祝秘校初春见寄
客有袖中书,初凭春燕寄。春燕不时来,秋鸿今始至。
水落蒲藻寒,悠悠江浦意。
Personal Website.&Created by Midnight Star .Copyright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言文断句 专题练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