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g101一1,86页非框支梁与框架梁的区别按铰接时,上部1/5上部二排怎么做法

11G101-1图集学习大纲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11G101-1图集学习大纲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我关注的版块:
三星工程师, 积分 8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1 积分
次梁点铰接也有些问题,点铰接后,次梁底筋变大,面筋变小,次梁是没任何问题的,但次梁对主梁的扭矩会完全被释放为零,从而主梁没有配置扭筋,而实际上次梁对主梁是有扭的。这样一来主梁就不安全了,所有铰接还是不要随便点的好
五星工程师, 积分 11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16 积分
土木币1360
最终还是回到了点绞的问题! 明白点不点的利弊,合理的采取构造措施保证与你假象的模型相符合。简化计算,加构造措施。抓住主要矛盾就行了。
三星工程师, 积分 8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2 积分
土木币3491
兄弟& &&&你说的86页是上部筋
80页是下部筋
五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27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3 积分
土木币1640
弱弱的问一句,80页是梁底钢筋的锚固,86也是梁顶钢筋的锚固,一般梁顶是受拉,梁底是受压,根本不需要考虑受拉钢筋的锚固,只是构造和抗震、防倒塌要求而已,这个有可比性么????还是我out'了,没看明白。
五星工程师, 积分 13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87 积分
土木币2485
原帖由 duzix 于
17:04 发表
考虑到框架梁端锚固有竖向构件的压力,框架梁锚固采用0.4LABE,非框架梁没有这个有利条件,所以只能是0.6LAB了
框架梁端锚固在柱子里是考虑到上面还有杠架柱的约束
五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3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8 积分
安全的办法就是按点铰配次梁下部筋,不点铰算次梁上部筋。以前我们实际设计的时候一般都不点铰,按程序默认,一直就这样做好像也没出什么事。
四星工程师, 积分 97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1 积分
学习了。希望高手解答。
五星工程师, 积分 24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 积分
土木币7930
“按点铰配次梁下部筋,不点铰算次梁上部筋。”16#楼说得有道理,我们这儿也是这么做的!
五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432, 距离下一级还需 68 积分
原帖由 dingyiyi99 于
12:33 发表
“按点铰配次梁下部筋,不点铰算次梁上部筋。”16#楼说得有道理,我们这儿也是这么做的!
说白了就是加钢筋。。不是说“搞不清,配钢筋”的嘛
一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 积分
论坛有你更精彩,帮楼主顶顶!
8-1(商易宝)
8-2(英才网)
8-3(媒体广告)11G101-1讲解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11G101-1讲解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9.08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03G101-1和11G101-1有什么区别?_百度知道
03G101-1和11G101-1有什么区别?
【结构设计师】细节区别对照看,大的区别为:新平法图集和老平法图集有什么区别1、老图集以2002版《砼规》、2001版《抗规》、2002版《高规》为编制依据,新图集以2010版《砼规》、2010版《抗规》、2010版《高规》为编制依据。2、老图集一共有六本,新图集整合为三本。3、老图集墙柱共有10种,新图集墙柱类别划分为4类(仍为10种)。4、老图集剪力墙拉筋只标注一种间距,新图集需要标注两种间距,并增加双向拉筋与梅花双向拉筋示意图。5、梁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按铰接设计及按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老图集是设计应按《规范》规定另行变更,新图集是设计者应注明。6、老图集板类别有4种,新图集为3种,取消了延伸悬挑板YXB。7、老图集无梁板中没有暗梁AL构件,新图集无梁板中增加了AL构件。8、老图集未区分板端支座按铰接设计或按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设计,新图集有区分并规定设计应注明。9、老图集板相关构造类型共有13种,新图集共有11种,取消了板挑檐TY和悬挑阴角附加筋Cis。10、老图集锚固长度分为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和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新图集锚固长度以基本锚固长度Lab为基础,通过修正系数计算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和抗震锚固长度Lae。11、老图集环境类别三只有一种,新图集环境类别三分为三a和三b两种。12、老图集保护层为受力钢筋的保护层,新图集保护层为最外侧钢筋的保护层,且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图集中的保护层数值应加5。13、老图集保护层受混凝土强度影响,新图集不受混凝土强度影响。14、老图集机械锚固有3种形式,新图集增加至6种。15、老图集没有并筋构造,新图集增加并筋构造。16、老图集拉筋应同时钩住纵筋及箍筋,新图集给出三种做法由设计指定。17、老图集基础顶面与嵌固部位详图一起表达未有划分,新图集分别表示且当基础顶面与嵌固部位不在同一位置时,基础顶面以上柱纵筋非连接区由大于等于Hn/3修改为大于等于Hn/6且大于等于Hc且大于等于500,并规定设计应注明嵌固部位所在位置。18、边角柱顶层构造,老图集将梁柱分别表示,新图集采用组合形式。19、柱楼层变截面锚固节点,老图集弯折入200,新图集弯折总长12d(Lae、La)。20、墙上柱锚固,老图集锚固1.6Lae搭接5d,新图集锚固1.2Lae弯折150mm。21、小墙肢概念,老图集为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3倍,新图集为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4倍。22、老图集中没有下柱钢筋直径比上柱钢筋大节点构造,新图集增加下柱钢筋直径比上柱钢筋大节点构造。23、柱顶锚固,老图集为3个节点,新图集增加加锚头(锚板)构造节点。24、剪力墙端部暗柱节点,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老图集弯折15d,新图集弯折10d。25、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交错搭接,老图集外墙转角处为1.2Lae,其它位置为Lle,新图集统一为1.2Lae。26、转角墙钢筋构造,老图集只有一个节点,新图集增加为三个节点。27、墙身水平筋构造,老图集图例较少,新图集新增一页构造详图。28、墙身顶部纵筋构造,老图集为板底增加Lae,新图集为弯折12d。29、墙身顶部纵筋构造,老图集没有墙身与边框梁节点,新图集增加墙锚入边框梁Lae节点。30、墙身顶部纵筋构造,老图集没有墙身在连梁的插筋锚固节点,新图集增加墙身在连梁的插筋锚固节点。31、剪力墙变截面,老图集未标注不伸入上层钢筋的弯折长度,新图集规定12d。32、三四级抗震剪力墙搭接钢筋为圆钢时,老图集规定可做5d直钩,新图集无此规定。33、剪力墙纵筋可在同一部位搭接,老图集为三四级抗震或非抗震直径小于28时,新图集在此基础上取消直径28限制,并增加一二级抗震非底部加强部位。34、剪力墙水平钢筋计入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的构造做法,老图集无,新图集增加。35、剪力墙边缘构件竖向钢筋连接构造,老图集区分约束构件及构造构件,其中搭接按1.2Lae计算,新图集不区分,其中搭接按Lle计算。36、剪力墙上起边缘构件时,边缘构件在剪力墙中的锚固做法,老图集无,新图集规定锚固1.2Lae。37、连梁箍筋封闭位置,老图集规定可位于任何一角,新图集无规定。38、双洞口连梁中间支座内设置箍筋,老图集未规定,新图集规定设置箍筋。39、连梁侧面筋为剪力墙水平筋,老图集有此规定,新图集未规定。40、连梁端部支座为小墙肢时,老图集规定按框架梁纵筋锚固,新图集未规定。41、连梁端部支座为边框柱时,老图集无节点,新图集规定按框架节点。42、暗梁与连梁重叠时钢筋构造,老图集无节点,新图集规定暗梁纵筋(连梁附加纵筋)伸入墙内每侧max(Lae,600)。43、连梁暗撑,老图集两个节点,新图集三个节点(增加筒中筒结构Lae取值的规定,修改暗撑箍筋构造规定)。44、连梁暗撑锚固长度,老图集为Lae,新图集为Lae且大于600。45、暗撑箍筋加密区长度,老图集规定为600mm,新图集无规定。46、墙洞补强,老图集圆洞只有大于300节点构造,新图集变化为300至800,800以上两个构造。47、楼层框架梁端部锚固节点,老图集上下层钢筋弯锚节点相同,新图集修改底部钢筋弯锚节点为“伸至梁上部纵筋弯钩段内侧或柱外侧纵筋内侧”。48、楼层框架梁端支座加锚头(锚板)锚固及中间节点梁下部筋在节点外搭接构造,老图集无,新图集有。49、非框架梁端支座锚固节点锚固平直段,老图集为大于等于0.4Lae,新图集为两种情况,并应由设计指定。50、当非框架梁端支座为柱、剪力墙、框支梁、深梁时,老图集负筋伸入支座长度为Ln/3,箍筋是否加密未明确,新图集区分两种情况由设计注明,箍筋应加密。51、非框架梁底部钢筋锚固La,老图集为弧形非框架梁按La,新图集为当梁配有受扭纵向钢筋时按La。52、梁侧面纵向构造筋和拉筋构造中a小于等于200,老图集a从梁底向上一个起步距离开始计算,新图集从梁底开始计算。53、主次梁附加钢筋间距,老图集规定间距8d且小于等于正常间距,加密时应小于等于100,新图集无规定,仅说明配筋值由设计标注。54、折梁钢筋构造,老图集无,新图集有。55、纯悬挑梁底筋锚固,老图集为12d,新图集为15d。56、悬挑梁第二排钢筋构造,老图集为0.75l,新图集为0.75l加弯折。57、悬挑梁节点详图,老图集有三个节点,新图集有七个节点,增加了屋面层悬挑梁构造。58、剪力墙在框支梁中的锚固,老图集按伸至框支梁底弯折计算,新图集墙身按锚固Lae计算,边缘构件按按锚固1.2Lae计算。59、框支梁侧面钢筋直锚不足时弯锚,老图集要求大于等于0.4Lae加15d,新图集与此相同,并增加总锚固长度大于Lae的要求。60、井字梁,老图集对于弯锚平直段的规定是不小于0.4La,新图集区分“设计按铰接时”及“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并具体由设计指定,另增加部分构造说明。61、板上部非贯通筋在板内弯折长度a,老图集规定a=h-15,新图集无规定。62、板筋端支座(支座为梁、剪力墙、圈梁)锚固构造,老图集为总锚长取La,新图集为限定的平直段长度加15d弯钩。63、板筋端支座(支座为砌体墙)锚固构造,老图集底筋为大于120且大于h,面筋同底筋并加弯钩,新图集底筋为大于120且大于h且大于墙厚/2,面筋同底筋且平直段增加大于0.35Lab规定,弯钩竖直段增加15d规定。64、受拉钢筋锚固长度,老图集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250mm,新图集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200mm。65、抗裂构造筋、抗温度筋、分布筋自身及相互关联构造,;老图集无,新图集新增加。66、悬挑板上部钢筋端部弯钩,老图集伸至板底加5d水平弯钩,新图集伸至板端加竖向弯钩。67、折板配筋构造,老图集无,新图集增加。68、板翻边构造,老图集有多次弯折,新图集采用多根钢筋,每根钢筋最多弯折两次。69、无支撑板端部封边构造,老图集无,新图集增加。70、板带端支座钢筋构造,老图集为总锚固长度取La,新图集为限定平直段长度加15d弯钩。71、板中暗梁钢筋构造,老图集无,新图集增加。72、后浇带钢筋构造,老图集区分50%搭接留筋和100%搭留筋构造,新图集均为100%搭接留筋构造并区分梁板墙构件。73、局部升降板构造三,老图集钢筋连续通过,新图集取消。74、板洞加强筋构造二,老图集有斜向补强筋,新图集取消,并增加环向加强筋。75、板放射筋支座锚固,老图集无规定,新图集规定平直段及竖直段长度。76、柱帽钢筋锚固,老图集均为Lae(La),新图集有15d弯钩规定。77、地下室外墙封顶构造,老图集为自板底增加Lae,且伸至板顶弯折15d,新图集区分简支支承和弹性嵌固支撑两种构造。78、钢筋种类,老图集主要包括热轧HPB235级、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级钢筋四种,新图集主要包括HPB300级、HRB335级、HRB400级、RRB400级和HRB500级钢筋五种,并增加HRBF335级、HRBF400级、和HRBF500级三个细晶粒热轧钢筋种类。79、锚固长度中的混凝土强度上限范围,老图集为C40,新图集为C60。80、纵筋搭接区箍筋加密,老图集规定按小于等于5d且小于等于100mm加密,新图集规定与此相同并增加箍筋直径不小于d/4规定,并增加当受压钢筋直径大于25时,在搭接接头端面外100范围内设置两道箍筋的规定。81、梁加腋,老图集为竖向加腋,新图集新增水平加腋。82、焊接封闭箍,老图集没有,新图集增加。83、板贯通筋采用两种规格“隔一布一”时,老图集无制图规则,新图集规定以Axx/yy@xxx形式表示。84、环境类别条件描述,老图集为2002版规范内容,新图集为2010版规范内容。85、机械锚固长度,老图集为0.7Lae,新图集为基本锚固长度的60%。86、机械锚固长度范围内设置箍筋,老图集有规定,新图集无规定。87、板纵筋非接触搭接构造,老图集有两个节点,新图集只保留了错位搭接构造,取消了弯折搭接构造。88、单(双)向板配筋示意图,老图集无,新图集新增加。89、无梁板抗冲切箍筋间距,老图集为小于等于h0/3,新图集与此相同并增加小于等于100。90、无梁板抗冲切弯起钢筋,老图集规定弯折45度,新图集规定为30至45度,且弯起钢筋倾斜段和冲切破坏的斜截面的交点应落在规定范围内。91、柱变截面节点上柱插筋锚固长度,老图集为1.5Lae,新图集为1.2Lae。92、柱箍筋全高加密,老图集规定Hn/Hc小于等于4的短柱箍筋全高加密,新图集与此规定相同,另增加矩形小墙肢厚度不大于300时箍筋全高加密的规定。93、复合箍筋,老图集规定柱内复合箍可全部采用拉筋,新图集无此规定。94、水平变截面墙水平钢筋构造,老图集无,新图集增加。95、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00时,老图集有侧面纵筋直径大于等于10、间距小于等于200、配筋率大于等于0.3%的规定,新图集取消。96、锚固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时,老图集无规定,新图集规定锚固长度内应设置横向构造钢筋。97、梁中间支座下部钢筋构造,老图集有弯折错开a搭接构造,新图集取消。98、构造边缘翼墙,老图集长度方向扣除一侧墙厚标注为300,新图集长度方向总体标注为大于等于Bw且大于等于400。99、构造边缘转角墙,老图集双向均扣除一侧墙厚标注为300,新图集两方向总体分别标注为大于等于400,且两方向分别扣除一侧墙厚标注为大于等于200。100、老图集编制人为陈青来,新图集编制人为高志强、袁文章、赵宪波、张兴、徐莉、罗斌。白奇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一个是03一个是11,,哈哈不过我知道的一个是框支柱的锚固不一样。
有视频看可以更好的理解
增加了好多新的施工工艺。
03g101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我关注的版块:
五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28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3 积分
回复【请教】11G101-1 86页 非框架梁 梁端锚固长度问题? 主贴 的帖子
对于楼层框架梁,上部筋除了≥0.4labE,还应伸至柱外侧纵筋的内侧,这个长度不一定比0.6labE小。另外,框架梁端节点上面还有框架柱的约束
技术员, 积分 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 积分
回复【请教】11G101-1 86页 非框架梁 梁端锚固长度问题? 主贴 的帖子
这种情况应当理解为半刚接,在设计的时候尽量采用直径较小的面筋,最好不要人为的点成铰接。
四星高级工程师, 积分 57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37 积分
土木币20296
回复【请教】11G101-1 86页 非框架梁 梁端锚固长度问题? 16# 的帖子
过去没有事,并不能证明过去是正确的。
11G101-1的要求是正确的。
二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1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31 积分
土木币2233
一般情况下,小梁大梁是可以点铰的,而当梁大小及跨度差不多时点铰不合适。看楼上有些人说,用点铰算下部筋,不点铰算上部筋,个人觉得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只能造成浪费。实际情况应该是点铰和不点铰计算都行,只是点铰计算了以后的配筋会造成梁的上部混凝土开裂,但这个开裂不会带来安全的影响,只是会给人的印象带来误导,以为梁开裂了就坏了。如果条件允许就按不点铰计算,如果条件不允许就点铰计算。我觉得点铰和不点铰在有些地方都是可行的。
一星工程师, 积分 6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 积分
我认为图集有误,0.6lab应该是整个锚固长度(含向下的直段),水平段规范条文说明要求要满足一定长度,但未明确多少,按该段规范文字,似不小于0.6lab-12d(但是很多情况可能过小,最好按水平段不小于0.4lab)。
[ 本帖最后由 fanbaozhou163 于
08:55 编辑 ]
一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 积分
这个是我看错了,但也基本不能解决那个0.6Lab的疑惑......
砼规 127页 9.3.7 感觉明确的原则就是端节点梁柱交接的钢筋满足1.5Lab的搭接长度就可以了,
其实& &1.5Lab=1.5x35xd=52.5d,& && &0.4LabE+15d=37d+15d=52d,
应该说其实差不多,只是没有平锚段0.4LabE的特殊要求,而且布置更自由了。
(这一段是个人理解)
原帖由 a 于
09:55 发表
兄弟& &&&你说的86页是上部筋
80页是下部筋
原帖由 lxfmails 于
09:59 发表
弱弱的问一句,80页是梁底钢筋的锚固,86也是梁顶钢筋的锚固,一般梁顶是受拉,梁底是受压,根本不需要考虑受拉钢筋的锚固,只是构造和抗震、防倒塌要求而已,这个有可比性么????还是我out'了,没看明白。
一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 积分
原帖由 zgl_9605 于
10:55 发表
安全的办法就是按点铰配次梁下部筋,不点铰算次梁上部筋。以前我们实际设计的时候一般都不点铰,按程序默认,一直就这样做好像也没出什么事。
原帖由 dingyiyi99 于
12:33 发表
“按点铰配次梁下部筋,不点铰算次梁上部筋。”16#楼说得有道理,我们这儿也是这么做的!
原帖由 zhoulike198410 于
17:38 发表
这种情况应当理解为半刚接,在设计的时候尽量采用直径较小的面筋,最好不要人为的点成铰接。
原帖由 abbel 于
09:08 发表
一般情况下,小梁大梁是可以点铰的,而当梁大小及跨度差不多时点铰不合适。看楼上有些人说,用点铰算下部筋,不点铰算上部筋,个人觉得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只能造成浪费。实际情况应该是点铰和不点铰计算都行,只是点 ...
我跟后面两位的意见比较像。
实际存在的状态肯定也是半铰接。
点铰不点铰算两次,然后配筋取大值的做法,
感觉对次梁来说浪费了,而且效果不一定好(设计时费工费时)。
一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 积分
你上升了一个层次,直接觉得图集有误 嘿嘿~
不光86页,在91页,92页,以及97页也都有类似的要求。
0.6Lab大概相当于21d,这对边框架梁的梁宽来说,基本上是一个不太容易达到的宽度。
我在出图集的网站论坛也问了这个问题,那边还没回答我一个合适的答案,过两天再看吧,要是那边回答好了,我也把答案抄过来。
PS:版主能把我的回复都总结到1楼么?这个让别人翻看起来容易迷惑。
原帖由 fanbaozhou163 于
09:29 发表
我认为图集有误,0.6lab应该是整个锚固长度(含向下的直段),水平段规范条文说明要求要满足一定长度,但未明确多少,按该段规范文字,似不小于0.6lab-12d(但是很多情况可能过小,最好按水平段不小于0.4lab)。
&图集是没有问题的 执行的是混规8.3.3条&
一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 积分
土木币1563
netknight 发表于
你上升了一个层次,直接觉得图集有误 嘿嘿~
不光86页,在91页,92页,以及97页也都有类似的要求。
图集是没有问题的 执行的是混规8.3.3条&&
&混规 8.3.3条说的是投影长度并且特意强调了包含弯钩,也就是说总长度为0.6lab,但图集上却给出了水平段为0.6lab 显然和规范不符,只是有些疑惑,11g101必须执行么?如果其中的内容规范中未提到可以自己设计画不违反规&
五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3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8 积分
本人认为图集存在错误,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8.3.3条规定:当纵向受拉普通钢筋末端采用弯钩或机械锚固措施时,包括弯钩或锚固端头在内的锚固长度(投影长度)可取为基本锚固长度lab的60%。次梁不考虑抗震要求,完全可以按照此条规定进行锚固。即0.6lab应该是整个锚固长度(含向下的直段)。请点评,本人恭听
&8.3.3条文说明,对钢筋末端弯钩和机械锚固可以乘修正系数0.6,有效地减小锚固长度。应该注意的是上述修正的锚固长度……
可见末端弯钩可以有效地加大锚固承载力,对于平直段长度可以参照混凝土规范选取。&
&要注意规范为了避免误解,在括号内特别加了“投影长度”。向下的直段的“投影长度”为“0”。&
给理想一点时间……
10周年站庆
8-1(商易宝)
8-2(英才网)
8-3(媒体广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框架梁施工缝留置位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