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微单镜头头调不焦

第三方登录:&主题:微单小镜头与全副大镜头画质差异分析(索尼Zeiss Touit 12与佳能17-40L对比)
&[ 主题管理员: F1.0 ]
泡网分: 43.926
精华: 3帖子: 5815
注册: 2003年12月
一、概述:微单与单反在超广角小光圈时画质差异较大,微单边缘画质明显下降——无论是索尼微单还是佳能微单都存在这个问题。随着焦距的增加(如当f&50mm时),入射角减小,微单的边缘问题明显好转。以下分析适用于28mm以下的广角(特别是超广角,详见本贴4.1节对比图)。
微单小镜头的边缘画质:与CCD更近的小镜头存在光学弱点(如边角入射角及衍射问题),焦距越短问题越突出。简而言之,镜头体积越大越好。
二、两镜头的对比:同场景(同视角)简单比较了佳能(6D,17-40/F4)与索尼(a6000,Touit 12/F2.8),主要了解色彩、暗部及解析差异。总体情况:索尼暗部较亮、画面较平,类似负片;佳能暗部较暗、画面反差略大,类似正片;大光圈时touit 12mm分辨胜出、小光圈时1740分辨明显优势,具体如下:
& &1)12mmF2.8同三款变焦(索尼16-50,佳能微单头18-55及17-40L)相比:最佳光圈时画面中心四者差别小,边角定焦12mm出色而各变焦像场不平;
& &2)大光圈下,12mm定焦优于17-40变焦(在微单上12mm镜头光圈从F2.8~F8都占优)。
& &3)小光圈下,17-40全画面优化于12mm定焦(从F11至最小光圈); 微单镜头12mm从F11时开始急剧下降,F22时画面完全发散。
& &4)日常使用较大光圈时半幅微单基本可以代替全幅单反,但小光圈时微单画质较差——这是由于目前微单采用了“微”理念设计的镜头弱点。当然,微单小法兰距既可设计小镜头也可设计大镜头——当采用类似单反的大体积镜头时,微单与单反画质完全一样(即一样的CMOS+一样的镜头=一样的画质)。
三、下面补充几个概念:
1、关于微单的“微”理念
单反微单CMOS都是一样的,关键是两者用什么框架结构(包括镜头)实现一个大小合适的成像系统。目前微单采用“微”的理念设计出小镜头,边缘劣化严重,画质不及单反的大镜头。
2、超焦距的定义
2.1超焦距是指当镜头对焦到无穷远时,从照相机到最近清晰面之间的距离叫超焦距。
2.2超焦距示意图:
2.3超焦距计算:超焦距H=(30*f*f)/(F*1000)m
如以50mm在F8为例:H=30*50*50/m
2.4 超焦距表(可用前面公式验算本表):
3、衍射的定义
衍射光路示意图(单透镜):
4、其它讨论
4.1 A口24-70F2.8 与 E口24-70F4对比图(微单头的边角解析较差)
同一个机身,单反与微单微镜头的差别可参见链接主题的第82~85帖(我根据贴主原图做的单反头2470与微单头2470对比):
4.2 对微单的期盼
5:微单a6000试拍
本帖最后由 F1.0 于
20:33 编辑
作者相关热贴:
&浏览:13428&&回帖:309 &&
泡网分: 43.926
精华: 3帖子: 5815
注册: 2003年12月
同场景单反片,空间感比前面手机片好:
泡网分: 43.926
精华: 3帖子: 5815
注册: 2003年12月
SONY Z3,很棒的分辨率和光圈;锐化风格与a6000比较接近:
泡网分: 43.926
精华: 3帖子: 5815
注册: 2003年12月
泡网分: 43.926
精华: 3帖子: 5815
注册: 2003年12月
过冬蚊子1 发表于
大半年了,老大是微单用的多,还是单反用的多?哈哈,多用半副单反+手机
泡网分: 18.48
帖子: 1844
注册: 2009年02月
F1.0 发表于
怎么在逻辑严密/行云流水/浩瀚首帖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确实消耗耐力。大半年了,老大是微单用的多,还是单反用的多?
泡网分: 7.692
帖子: 4145
注册: 2011年08月
核心两个字:角度
广角镜头要做好,难吧,角度!镜头采用萤石,改善了一点,CCD咋办,各位可以给厂家出点主意。
泡网分: 43.926
精华: 3帖子: 5815
注册: 2003年12月
怎么在逻辑严密/行云流水/浩瀚首帖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确实消耗耐力。 本帖最后由 F1.0 于
19:14 编辑
泡网分: 43.926
精华: 3帖子: 5815
注册: 2003年12月
马甲又如何 发表于
恭喜楼主,终于得出说得过去的结论了。真着急,都是2014年11份的老结论了。
泡网分: 0.655
注册: 2013年07月
F1.0 发表于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看到的内容取决于观看的境界。
你的观点不就是引用我的首帖结论么?
首帖结论: 但小光圈时微单画质较差——这是由于目前微单采用了“微”理念设计的镜头弱点。当然,微单小法兰距既可设计小镜头也可设计大镜头——当采用类似单反的大体积镜头时,微单与单反画质完全一样(即一样的CMOS+一样的镜头=一样的画质)。恭喜楼主,终于得出说得过去的结论了。
不再纠结于短法兰距总算是好事。
受限于现时的CMOS与镜头技术限制,大底小体积的可换镜头系统不够完善未能秒杀单反是必然。
但短法兰距或是小体积,根本没有原理上的弊端,只是技术还不足而已。
向前看吧,没有原理性弊端的问题,技术迟早都会解决的。
微与美(画质),相信最终会合体的。
泡网分: 43.926
精华: 3帖子: 5815
注册: 2003年12月
ffxqxbj 发表于
看到此,回复一下,我是小白,别较真.
从你立论原理上,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也是我关注1635F4广交端成像的主要原因.
之所以引起争议,是你的验证检验不伦不类.
你的佳能镜头完全可以转接到a7或a7R上,这样不影响你说的那个法兰间距,更有说服力.
简单的说,同机身,同焦距,不同镜头.
最好拍百元人民币,重复性强,对于结果一眼便知.不能接受就当是娱乐帖,能接受权当是技术帖。
这些论调不是我的个人观点,我是搬运工。
你说的同机身比较在首帖第4.1节,大漠老兄做过同机身对比。
本帖最后由 F1.0 于
18:26 编辑
泡网分: 35.223
帖子: 6347
注册: 2007年12月
F1.0 发表于
这个帖子很欢乐,既看到索尼技术的突飞猛进,又看到个别年轻Fans的无知无畏。技术需要积累、镜头群需要完善、边角需要谨慎处理,微单终将突破。
最后,预祝来本帖的泡菜(那些暂时拉黑和永久不会拉黑的泡菜们----抱歉实在不能承受毫无技术元素的诡辩故有效利用拉黑以提升交流效率)
中秋快乐!
微单明天会更好!看到此,回复一下,我是小白,别较真.
从你立论原理上,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也是我关注1635F4广交端成像的主要原因.
之所以引起争议,是你的验证检验不伦不类.
你的佳能镜头完全可以转接到a7或a7R上,这样不影响你说的那个法兰间距,更有说服力.
简单的说,同机身,同焦距,不同镜头.
最好拍百元人民币,重复性强,对于结果一眼便知.
泡网分: 43.926
精华: 3帖子: 5815
注册: 2003年12月
canonbli 发表于
刚入了efs 10 18转接在a6000上,感觉不错,重量也比FF的轻很多微单玩半副很爽,你这套主要是小巧+对焦很强悍。 本帖最后由 F1.0 于
17:55 编辑
泡网分: 43.926
精华: 3帖子: 5815
注册: 2003年12月
HelloColorWorld 发表于
呵呵,五毛主管出马,果然不同凡响
一个微透镜修正边角,这片洪片大论就没了最基础根据,更何况对于无反必须小的双重标准,最后,呼吁不管哪一家,赶紧出个对焦变态的无反吧,占据体育摄影这个高地,让单反的最后一块遮羞布随时间而去。哈哈,我不是护法大师。
只能悄悄告诉你: 玩味不同品牌很爽!沉迷一个品牌比较悲催。 本帖最后由 F1.0 于
17:57 编辑
泡网分: 43.926
精华: 3帖子: 5815
注册: 2003年12月
gg321 发表于
08:49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ptid=1341016][/url]
法兰距短了以后,后组镜片位置可长可短,设计上有更大自由度,如果不考虑体积重量,一样可以做到很好,事实上FE口转接尼康、佳能镜头,边角成像不比在尼康、佳能相机上差。
某些微单镜头成像欠佳的原因是sony为了压缩镜头体积,牺牲了成像,但这绝非法兰距短的原罪。“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看到的内容取决于观看的境界。
你的观点不就是引用我的首帖结论么?
首帖结论: 但小光圈时微单画质较差——这是由于目前微单采用了“微”理念设计的镜头弱点。当然,微单小法兰距既可设计小镜头也可设计大镜头——当采用类似单反的大体积镜头时,微单与单反画质完全一样(即一样的CMOS+一样的镜头=一样的画质)。
本帖最后由 F1.0 于
17:40 编辑
泡网分: 0.212
注册: 2013年09月
留名學習學習
本帖由 iPhone7,1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7.262
帖子: 3053
注册: 2003年02月
F1.0 发表于
一、概述:微单与单反超广角小光圈的画质差异较大,微单边缘画质明显下降,这是微单小法兰距及其微镜头(小镜头)边缘入射角过大的直接产物——无论是索尼微单还是佳能微单都存在这个问题。随着焦距的增加(如当f&50mm时),入射角减小,微单的边缘问题明显好转。以下分析适用于28mm以下的广角(特别是超广角,详见本贴4.1节对比图)。
微单小镜头的边缘画质:与CCD更近的小镜头存在光学弱点(如边角入射角及衍射问题),焦距越短问题越突出。简而言之,镜头体积越大越好。
微单小镜头的入射角示意图:
二、两镜头的对比:同场景(同视角)简单比较了佳能(6D,17-40/F4)与索尼(a6000,Touit 12/F2.8),主要了解色彩、暗部及解析差异。总体情况:索尼暗部较亮、画面较平,类似负片;佳能暗部较暗、画面反差略大,类似正片;大光圈时touit 12mm分辨胜出、小光圈时1740分辨明显优势,具体如下:
& &1)12mmF2.8同三款变焦(索尼16-50,佳能微单头18-55及17-40L)相比:最佳光圈 ...
lz啰啰嗦嗦一大堆,最根本的错误是边角成像跟法兰距没有关系------与后组镜片与cmos的距离有关。
法兰距短了以后,后组镜片位置可长可短,设计上有更大自由度,如果不考虑体积重量,一样可以做到很好,事实上FE口转接尼康、佳能镜头,边角成像不比在尼康、佳能相机上差。
某些微单镜头成像欠佳的原因是sony为了压缩镜头体积,牺牲了成像,但这绝非法兰距短的原罪。
泡网分: 0.138
注册: 2009年07月
可战a7r+fe35 1.4否?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43.926
精华: 3帖子: 5815
注册: 2003年12月
tangfengpb82 发表于
我想问一下,三星的NX500不知道会不会好个点?听说他们的COMS是浅井式的。
还有不知道三星的相机有没有绿帽子?没用过,不清楚。通常,同焦段镜头,体积大的好。
另外,微单衍射主要是在广角明显,长焦基本没事同单反。 本帖最后由 F1.0 于
00:23 编辑
泡网分: 0.302
注册: 2014年03月
刚入了efs 10 18转接在a6000上,感觉不错,重量也比FF的轻很多
泡网分: 1.012
注册: 2013年01月
呵呵,五毛主管出马,果然不同凡响
一个微透镜修正边角,这片洪片大论就没了最基础根据,更何况对于无反必须小的双重标准,最后,呼吁不管哪一家,赶紧出个对焦变态的无反吧,占据体育摄影这个高地,让单反的最后一块遮羞布随时间而去。 本帖最后由 HelloColorWorld 于
21:36 编辑
泡网分: 0.219
注册: 2014年11月
我想问一下,三星的NX500不知道会不会好个点?听说他们的COMS是浅井式的。
还有不知道三星的相机有没有绿帽子?
泡网分: 43.926
精华: 3帖子: 5815
注册: 2003年12月
mediali 发表于
只比最佳光圈最佳画质拍广角照片微单和单反哪个好?主要与镜头素质有关。首贴4.1节有比较,这图中是单反好些。
泡网分: 3.195
帖子: 1928
注册: 2012年08月
不错的帖子,学习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7.026
注册: 2003年06月
只比最佳光圈最佳画质拍广角照片微单和单反哪个好?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43.926
精华: 3帖子: 5815
注册: 2003年12月
泡网分: 43.926
精华: 3帖子: 5815
注册: 2003年12月
A7II出来了,机身防抖使A镜头和手动镜头焕发青春,2400万像素的高感一定很棒。
唯一需要改进的是:增加镜头体积提高原厂头画质。
泡网分: 42.672
帖子: 12105
注册: 2007年03月
F1.0 发表于
单反头转接微单约等于单反。
这样转接失去原厂很多优化,意义不大。
...如果你比较喜欢用的镜头同时包括85L、1424、zA135,就有意义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43.926
精华: 3帖子: 5815
注册: 2003年12月
weini1974 发表于
楼主给个总结性回复吧,用5d3x配1740和a7转接1740镜头。画质那个好?谢谢单反头转接微单约等于单反。
这样转接失去原厂很多优化,意义不大。 本帖最后由 F1.0 于
19:10 编辑
泡网分: 1.794
帖子: 1415
注册: 2012年03月
楼主给个总结性回复吧,用5d3x配1740和a7转接1740镜头。画质那个好?谢谢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43.926
精华: 3帖子: 5815
注册: 2003年12月
100D直出,这张宽容度若高一点就好了。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微单镜头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