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地图高清版模块,如何屏蔽卫星发送的$GNPX

凡是说北斗没有任何优势的答案都反对,完全没有用客观的心态去看待问题。北斗在芯片上确实有劣势,但是它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br&&br&短答案:&b&安全。&/b&&br&&br&长答案:&br&
北斗二代的卫星星座(意思是:要用哪几种卫星,卫星在什么轨道,如何运行等等)是由我们学校的许其凤院士设计的。当然,后期经过一定的优化设计,但基本沿用了许院士的设计。我有幸听过许院士的讲座,结合我所学知识、所看到的新闻进行回答。&br&&ol&&li&&b&安全。&/b&这绝对是建北斗最最重要的原因,没有这个原因北斗真的是可以不建的,或者说可以缓一缓再建。GPS使用了这么多年,军队官方都没有统一装备GPS的任何产品(当然,会有私自购买的,只是一小部分),因为战时美国绝对不会让你他的GPS,GPS信号是可以加密或关闭的。在地理信息如此重要的战场,你只能靠自己。对于民用领域, &a data-hash=&560e9dd94459b3bfa6dc41b09e9d2dd1& href=&/people/560e9dd94459b3bfa6dc41b09e9d2dd1&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silencew& data-tip=&p$b$560e9dd94459b3bfa6dc41b09e9d2dd1&&@silencew&/a& 提到GPS信号“做了手脚”,这是GPS的SA政策,而且这个政策在日已经取消了,所以你说GPS“做过手脚”的精度是5m是不正确的,实行SA政策时的精度应该是100m左右。虽然GPS的SA政策取消了,却让民用市场对其信心大大降低,只有自己能够完全掌控的系统才能保证安全!缺点就是要花钱,但这个钱,第一,必须花,第二,花的还真不算多,GPS耗资200亿美元(现在应该已经不止这么多了,因为需要不断替换老旧卫星),北斗系统“预计投入经费500亿”人民币,一个字,值!&/li&&li&&b&三频信号。&/b&北斗使用的是三频信号,GPS使用的是双频信号,这是北斗的后发优势。虽然GPS从发射了第一颗三频卫星,但等到GPS卫星全部老化报废更换为三频卫星还好几年。这几年就是北斗的优势期。三频信号可以更好的消除高阶电离层延迟影响,提高定位可靠性,增强数据预处理能力,大大提高模糊度的固定效率。而且如果一个频率信号出现问题,可使用传统方法利用另外两个频率进行定位,提高了定位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北斗是全球第一个提供三频信号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a href=&/people/sang-xin-bing-kuang-de-bai-cai& class=&internal&&丧心病狂的白菜&/a&:目前与北斗比较的是GPS Ⅱ,北斗性能还略有欠缺。GPS ⅡS正在换,更不用跟GPS Ⅲ比)&/li&&li&&b&有源定位及无源定位。&/b&有源定位就是接收机自己需要发射信息与卫星通信,无源定位不需要。 &a data-hash=&7a4ad64fc2cbccf6d8f5738097abf335& href=&/people/7a4ad64fc2cbccf6d8f5738097abf335&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Cloudz Dong& data-tip=&p$b$7a4ad64fc2cbccf6d8f5738097abf335&&@Cloudz Dong&/a& 所说的是北斗一代的有源定位,有源定位技术只要2颗卫星就可以完成定位,但需要信息中心DE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支持并参与解算。它在北斗二代上被保留下来,但不作为主要的定位方式(这个有待考证。
必须强调一下,北斗二代使用的是无源定位,和GPS是一样一样的,不需要信息中心参与解算,以此为理由批评北斗二代是不可接受的,有源定位顶多算个补充功能 )。这个功能的好处是当你观测的卫星质量很差,数量较少时(理论上,无源定位至少要4颗卫星才能解算XYZ和时间四个未知参数,实际需要的更多),仍然可以定位。这个功能对于紧急情况会比较有用,比如在山谷中,观测条件非常差,能知道大概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坏处是在战争中会暴露你的位置信息。需要信息中心参与解算就是排名第一答案说的“资源有限”,我们实习时候使用的北斗一代手持机,每60秒可以定位一次,不能频繁定位,以保证信息中心不能过载。但是北斗一代不能民用的主要原因不是这个啊!北斗一代称为北斗卫星实验系统,北斗二代称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叫他一代二代仅仅是方便而已。从名字上就可以知道,北斗一代只是做个内部实验而已,检验一下我们的理论、技术是否可行,定位精度如何,再进行后续改进,设计的初衷根本没打算民用啊。就像是苹果公司做个内部样机,自己试用一下看看要怎么改进,你就说因为他没拿出来卖,是因为他技术不行?这就有点太过霸道了。因为北斗一代不能民用就说北斗不行的全都是耍流氓!&/li&&li&&b&短报文通信服务。&/b&这个绝对是中国原创功能,并且非常实用。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震区唯一的通讯方式就是北斗一代,当时简直是好用到哭啊,也没人嫌弃北斗一代手持机又大又丑了,有和没有简直是质的飞越,所以该功能果断在二代中保留下来!(说明:北斗不是唯一的通信手段。@&a href=&/people/zhang-yz-69& class=&internal&&张yz&/a& :汶川地震的时候铱星电话是救命的通讯手段。@&a href=&/people/ourchexie& class=&internal&&我不牛了&/a&:北斗不是汶川地震震区唯一的通信手段,我们课题组提供过一套北斗以外的通信设备并且成功应用了。)但是这个功能也是有容量限制的,所以并不适合作为日常通信功能,而是作为紧急情况通信比较合适。基于这个功能,北斗还有一个好处是,不但能知道我在哪,还能让别人知道你在哪。这个功能有利于求救啊。国家大力宣传此功能,可能基于以下两个原因:第一,这个功能中国独有。第二,宣传其他功能大众听不懂啊,解释起来太费劲了(玩笑话)。&br&&/li&&li&&b&境内监控。&/b&
卫星定位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空间星座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机部分。其中,地面地面监控部分又由三大部分组成:监控站,主控站,注入站。GPS系统在全球建了5个监控站,1个主控站( &a data-hash=&edc70b68c2d29& href=&/people/edc70b68c2d29&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夏牧阳& data-tip=&p$b$edc70b68c2d29&&@夏牧阳&/a& 说炸毁北斗地面指挥中心北斗就失效了,所以得出结论战争时北斗无用;那我们炸毁GPS的主控站(及其备用站)不也一样的吗,所以可以得出结论:GPS是无效的吗?看待北斗的时候能不能不要带有色眼镜。)和3个注入站以保证卫星运行,这些站都设在美国国土上,并且在全球分布很均匀。包括美洲大陆的美国本土,太平洋的关岛和夏威夷、印度洋的迭哥枷西亚以及大西洋的阿森松群岛。中国没法把监控站建到全球,所以中国在设计北斗系统时必须考虑到,地面监控部分只建在中国境内,就能够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在境外建站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就算建了,也只起到提高精度的作用(详细请看7.局部加强,逐步成熟。),绝对不能作为控制功能。这本来是北斗的劣势,境内监控是被逼出来的,没有其他选项,但现在成了北斗的安全优势,不用受制于其他国家。(更新:1、中国境外的首个陆地遥感卫星数据接收站“北极站”,将于2015年在瑞典开工建设,预计两年建成。2、中国将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建造首个境外卫星跟踪站。&a href=&http://news.3snews.net/006.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从南美到北极,中国卫星产业开启全球化模式&i class=&icon-external&&&/i&&/a&)&img src=&/9272bcee7afd2fe417f8da_b.jpg& data-rawwidth=&573& data-rawheight=&2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3& data-original=&/9272bcee7afd2fe417f8da_r.jpg&&&/li&&li&&b&分步开通。&/b&GPS必须整个系统建成后才能使用。目前北斗的14颗在轨卫星使用了5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4颗中高度圆轨道(MEO)卫星。北斗的星座方案来之不易,许院士说当时有几个方案参与竞争,光是方案的修改论证就持续了整整三年,最后确定的这个方案不敢说没有缺点,但绝对是所有方案里最好的一个。不要认为国内建个什么东西都是领导拍拍大脑就决定的,有很多人为了中国的发展呕心沥血。中国现在发展那么快,要感谢这么一小部分人,他们真的很努力!言归正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这个创新的空间星座支持下,仅仅发射了16颗卫星,就于日在亚太地区正式开通运行。这有利于加快北斗的商用进程,有利于对后续的系统做进一步改进,有利于加快北斗产业链的成熟。毕竟北斗的最大市场肯定是中国嘛,先让北斗系统在亚太地区发展几年,让芯片成熟几年,想推广到全球的时候也会相对容易。而且亚太地区的卫星利用效率肯定也更高,更值得优先投资。(新闻:日,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该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的启动实施。北斗全球系统试验卫星工程I1-S星是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其将开展新导航信号体制、星间链路等试验验证工作。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31日对记者表示,2015年我国还将发射3到4颗北斗导航卫星,构成一个完整的试验体系,北斗导航卫星再次进入密集发射期。 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将实现技术突破,除了寿命由8年延长到10到12年外,在功能、性能上将有较大提升,可为全球用户提供更高精度的卫星导航服务。下一代全球覆盖导航卫星从性能指标上要比现在在轨运行的这个系统性能提高1到2倍,最高精度会达到2到3米。)&/li&&li&&b&局部加强,逐步成熟。&/b&理论上GPS在全球的定位精度是相当的。北斗系统针对中国及其周边地区是特别加强过的,在国内卫星的几何条件比较好。单点定位的精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观测量精度,二是所观测卫星的空间几何分布。导航中用精度衰减因子DOP来表示卫星空间图形的贡献,包括:空间精度衰减因子GDOP 、位置精度衰减因子PDOP、时间精度衰减因子TDOP、平面精度衰减因子HDOP、垂直精度衰减因子VDOP、相对定位几何精度衰减因子RDOP。随着北斗全球系统逐渐成熟,DOP越来越小,他在中国及周边地区的定位精度超过GPS简直就是嗖嗖的~~~“逐步成熟”并不是一个托词,而是技术、理论上的进步。(1)卫星数量增加。GPS设计使用21+3颗卫星,即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目前GPS实际已经使用了32颗卫星,卫星数量越多,就会得到越多的冗余数据,数据就越可靠,DOP值越小。北斗现在只有16颗,等北斗卫星的数量越来越多,也会得到更多观测数据,精度提升是必然的了。 &a data-hash=&5a15ab5003a81bba2c6d38c02b2fe538& href=&/people/5a15ab5003a81bba2c6d38c02b2fe538&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冯浩& data-tip=&p$b$5a15ab5003a81bba2c6d38c02b2fe538&&@冯浩&/a&提到北斗芯片一般会支持GPS,我认为可能存在以下原因,第一是补充北斗系统的精度,第二是为了开拓市场(刚开始只支持北斗没人用啊)。这样的话芯片更复杂,功耗更高,开发难度更大。但也不能说全是坏处,目前兼容不同系统也是行业发展的趋势,GLONASS芯片一般也要兼容GPS,北斗芯片也有支持GLONASS甚至三个系统的。兼容系统,数据冗余更多了,精度更高,DOP小,这项功能做好了也会成为中国芯片厂商的优势。(@&a href=&/people/xiao-shi-yilang-29& class=&internal&&萧十一狼&/a&:我们的羲和系统能够同时收到四个GNSS系统,确保定位最精确,实时对比,确保老外没对我们动手脚。)( 12月4日补充一下,魅族MX4,MX4pro,小米4,华为G7,三星S5,NOTE4现在均已支持GPS、GLONASS、北斗。可以看到,兼容三大导航系统已经是大势所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兼容北斗的终端将会越来越多 。大家也不用纠结要选择哪一款定位系统了,三大系统一起用真是优势多多! )(2)改正模型优化。与信号传播路径有关的误差有:对流层折射误差,电离层折射误差延迟误差,多路径效应,地球自转效应误差。这些误差是没办法完全消除的,只能不断减小。用于改进电离层折射误差延迟误差的Klobuchar模型就是根据长时间气象观测数据,构造出电离层折射随时间变化的经验公式。说白了就是猜出来的,不过是有水平,有数据支持,聪明的猜,才出来后进行试验验证,好用就留着,不好用就继续改。全球不同地区的电离层对流层都是不同的,这些公式是根据国外的观测数据构造的,用在中国自然会差一些,我们需要给北斗更多的时间累计观测数据,等待开发或优化更多的适合中国地区的改正模型。(3)卫星轨道精度提高。卫星的实际运行轨道肯定与设计轨道有一定的差距。伪距定位的原理是:采用距离后方交会的方法确定接收机天线的三维坐标。只有卫星轨道精度提高了定位精度才会高。卫星的轨道是通过监控站的观测数据拟合出来的,观测时间越久,累积的数据越多,拟合的轨道越精确。北斗缺少国外的观测数据,所以轨道精度在亚太地区较高,在国外的轨道精度会比较差。弥补这个缺陷也需要给北斗时间。再提一下地球静止轨道 (GEO)卫星。GEO卫星相对地球做不到完完全全的静止,会有一定的漂移。而地球同步轨道只有一个,资源非常稀缺,国际上把这个轨道划分成了一小段一小段的圆弧,卫星只能在分配的范围内移动,否则可能与其他卫星相撞,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调整GEO卫星位置。目前调整北斗采用的是脉冲式,只能按整次数来调整卫星的位置,不能是零点几次,所以可能出现多一次嫌多,少一次不足的情况。在后续发射的GEO卫星,调整卫星会改用连续式,想喷多少就喷多少,增强卫星控制能力与精度。一旦进行调整,之前的观测数据就会作废,需要重新累积数据。在调整卫星期间,那颗卫星处于失效状态,因为我们不知道它的具体位置,需要几天时间来重新定轨。但好在GEO卫星数量比较少(5颗),定轨比其他两种卫星容易一些,速度也比较快一些。其他两种卫星不存在这种情况,观测时间久了,拟合的轨道精度自然就提高了,直到他死掉那天。&/li&&li&&b&定位精度。&/b&“北斗系统定位精度由水平25m、高程30m,提高至目前水平10m、高程10m,测速精度由每秒0.4米,提高至0.2m,受时精度优于20ns,目前在中国及周边地区,北斗系统服务性能与GPS相当。”许院士讲座时说,他们的实测精度(按中误差算)可以达到水平4~5m,高程5~6m的精度水平。许院士表示,北斗在刚投入使用就能达到如此精度,这连他们设计北斗系统的时候都没想到,已经非常满意了,而且北斗还有很大进步空间,精度还能进一步提高。上述10m的精度,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对亚太地区的平均精度。需要注意的是,北斗的平面精度与高程精度是基本相当的,而GPS系统的水平精度确实不错,但是他的高程精度是软肋,比水平精度差得比较多,一般是1.5倍到2倍。 &a data-hash=&560e9dd94459b3bfa6dc41b09e9d2dd1& href=&/people/560e9dd94459b3bfa6dc41b09e9d2dd1&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silencew& data-tip=&p$b$560e9dd94459b3bfa6dc41b09e9d2dd1&&@silencew&/a& 说GPS定位精度可以达到mm级,这是能实现的,但是不能脱离限制条件而谈。卫星定位方法有很多种形式,如果按用户卫星测量设备在作业中的状态,可分为静态定位与动态定位,若按参考点的位置不同,可分为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差分技术是基于同步同轨性原理,使用已知点的基准站,计算出改正信息,再发送给流动站,进而改正流动站的瞬时位置。这是针对动态测量的技术,把定位精度由10~40m提高到小于3m。精度达到mm级应该是静态的长时间的优质观测条件下的绝对定位。(以及有条件的相对定位。@&a href=&/people/snailchaser& class=&internal&&snailchaser&/a&:绝对定位的话,长时间的静态PPP(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确实可以达到mm级,不过用相对定位的方法(载波相位测量+双差解模糊度),在短基线+较开阔环境下,也是可以稳定达到mm级的,甚至连动态也能达到这个精度。)具体解释一下,静态,就是要专门建一个房子,专门建一个固定观测墩,这时三脚架精度已经不够,而且还容易被移动。长时间,就是24小时,365天不间断观测,这就肯定要保证有电源,而且要求还很高,不能断电,备用电源神马的一定要有。优质观测条件,就是要没有电磁干扰,没有高大建筑遮挡,人不能随意靠近GPS天线,附近不能有平静水面(会有多路径效应),没有大的山坡。不可或缺的是一台高精度,高稳定性,高品质的GPS接收机及其他附属设施(保存、处理数据等功能)。要满足这些条件只能远离城市,在有一定条件的农村,建一个永久的高精度观测站。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满足这样苛刻条件的,建设和运行成本都非常高,我们学校就有建这样的观测站,我们是不能进去看的,因为会干扰信号,只能瞻仰下外观了。北斗要这么观测,精度肯定也不是10m了,不要随便道听途说了一个数据就说比北斗强,请说明观测条件!特别说明一下,GPS系统使用的是WGS-84坐标系,北斗使用的是CGCS2000坐标系,所以二者的数值不能直接进行比较,需要进行坐标转换,而坐标转换一般会带来精度上的损失。精度是可以在各自坐标系下直接比较的,不用进行坐标转换。&/li&&li&&b&促进整个制造业的升级。&/b&(1)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那么高,你英语那么差,还学英语干什么?!同理,GPS的芯片那么好用,我们北斗系统的芯片不好用就不去努力进步了吗?建成北斗系统,中国芯片厂商的春天啊,中国的芯片厂商终于可以有机会和国外的芯片厂商在北斗芯片上一较高低,虽然目前必然是有巨大差距的,但至少可以努力下吧?你让国内的芯片厂商生产GPS的芯片和国外厂商竞争?这才是几乎不可能。这就叫打破GPS的垄断地位!“专家预测,到2015年,中国北斗相关产业规模将突破500亿。 预计到2020年,仅北斗卫星导航市场将达到年产值400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0%以上。”北斗很赚钱,国家给你创造机会了,这个钱要怎么拿,就看各自的本事了。看看全国遍地开花的北斗产业园就知道机会多难得。整个系统国家只负责空间星座和地面监控部分,这两部分耗资巨大,技术要求高,且具有唯一性,系统性能指标主要取决于这两部分。用户接受设备部分则主要交给市场完成,这部分决定了导航系统的易用性,生态链的活力等,但这部分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替代性非常强,所以自己的芯片不行,别全都赖给北斗,北斗很委屈~(2)北斗系统的精度不够高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中国的原子钟不行。卫星导定位中,时间系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由跟踪站对卫星进行定轨时,要求卫星位置的误差小于1cm时,相应的时刻误差应小于2.6μs(1微秒=10 -6秒);如果要求测量的距离误差小于1cm时,则信号传播时间的测定误差应小于0.03ns(
1纳秒=10 -9秒 )。中国的原子钟相对国外产品,体积大、质量重、精度还差了一个量级,这种高精尖的技术国外是对中国禁运的,我们只能靠自己。为什么不行?因为有一段时间原子钟是可以从国外买的,相比起自己研制成本还不高,质量很好,国内直接放弃研制原子钟了。等中国说要建导航系统,国外立刻对中国实施禁运,中国这个时候才赶紧又开始原子钟的研制工作,暂停研制这几年对中国的原子钟发展多可惜,本来技术虽然不算先进,但也勉强跟上世界潮流,现在却拉下一大截,如果中国一直坚持自己研制原子钟,现在的北斗系统精度更高。要不是北斗系统,中国的原子钟技术更是悲剧了。从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靠别人靠不住啊,还想着GPS呢?你什么时候被他坑了哭都没地方哭,因为你没给钱啊,我对你又没什么责任,给你用是照顾你,不给你用那才是应该的!现在你觉得用GPS不给钱好不好?没关系,北斗也是免费的,更是自己的,靠谱的,安全的!就说这两个例子,其他方面请自己脑补。&/li&&li&&b&建设速度快。&/b&欧洲早在日就提出建设GALILEO系统,在2005年发射了第一颗实验卫星,
日,发射第二颗实验卫星,进度比最初的计划推迟了整整五年,
2012年10月发射第3第4颗卫星。这四颗卫星组成网络,初步发挥地面精确定位的功能。 北斗的第一颗卫星在 日发射升空,
日第16颗北斗卫星发射,这是北斗区域网最后一颗卫星,北斗导航工程区域组网顺利完成,
日正式发布了《北斗系统公开服务性能规范(1.0版)》和《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2.0版)》两个系统文件,这是北斗正式商用的标志,所有的厂商都可以根据这两个文件来开发自己的产品。北斗与GALILEO在使用频率上是有竞争关系的(有重叠), “根据 “谁先使用谁先得”的国际法原则,中国在2009年发射三颗“北斗”二代卫星,正式启用该频率,而欧盟连预定的三颗实验卫星都没有射齐。败下阵来,失去对频率的所有权。 ”速度决定成败啊,中国完胜,这简直就是现实版的弯道超越。在这件事上我由衷的表扬一下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欧盟技术比中国先进,按说研发速度应该比中国快,而实际速度比中国慢的原因嘛,首先是大家都知道的财政和利益分配问题,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谈(chao)判(jia)上了吧;其次(我猜的),欧洲做事比较严谨,对卫星的要求比较高,所以研发时间变长。他们严谨的做事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这也太磨叽了吧,又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旁边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中国啊,被甩了也是必然的了。看到我的祖国这么欣(sang)欣(xin)向(bing)荣(kuang),我也就放心了!&/li&&li&&b&国际认可。&/b&新闻:&b&&a href=&http://www./zhuzhan/jiaotongxinwen/xinwenredian/201411xinwen/2168.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北斗正式纳入IMO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2014年11月新闻&i class=&icon-external&&&/i&&/a&&/b&&/li&&/ol&&blockquote&日至21日,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安全委员会第94次会议在英国伦敦召开,审议通过了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认可的航行安全通函,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成为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组成部分,取得面向海事应用的国际合法地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为继全球定位系统(GPS)、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后的第三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世界航海用户。这必将带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航海领域的国际化、产业化。获得IMO认可后,我国将继续全面推进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航标组织、国际海事无线电技术委员会、国际电信联盟等国际技术组织的标准、规范、指南文件的制定和修订,以实现北斗系统进一步在国际海事领域的全方位应用。 &/blockquote&&br&北斗也不是完美无缺,所以必须把北斗存在的问题单独再提出来说明一下。上文在说北斗优势的时候,也没有回避北斗的问题,比如:国外监控站很少,优势与劣势并存的GEO卫星,星钟的差距,等等,具体内容文中找,这里就不进行赘述了。上面没提到的有:(1)卫星质量不高,寿命比较短。GPS卫星的寿命一般在8年,北斗卫星的寿命在5年左右,已发射的16颗卫星中,已有2颗老旧卫星失效。替换卫星的工作都是国家完成的,完全不影响用户使用。(这个问题基本解决了,前面提到:卫星寿命由8年延长到10到12年(解释一下下,数据前后有出入,我也不知道哪个更准确,总之是新卫星寿命延长了。))(2)芯片价格较高。这是由于芯片的生产特点决定的,芯片在研发阶段投入非常大,一旦研制成功,后续的生产成本就比较低了。北斗刚投入使用,用户还比较少,所以价格高,等到大规模生产的时候,成本就被摊薄。(3)强制安装北斗。这一条消息刚出来的时候我也特别不舒服,但是请参考凤凰军事的短评。“
明明知道GPS是处于绝对垄断地位的产品,却鼓吹“北斗”去搞什么所谓“市场竞争”,完全就是一种闹剧。这种言论明显背叛了市场经济最基本的原则。”附上链接,你们感受下: ”&a href=&/mil/forum/detail_/.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防务短评:“反对强制安装北斗”是背叛市场经济&i class=&icon-external&&&/i&&/a&,另一篇文章中提到了GLONASS的强制政策:&a href=&/13/LVT9SGB00084TV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北斗导航强制安装 打破垄断就得靠抢?&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找到许院士的讲座视频,重新温习了一遍,可惜资料不全。我会把视频中提到的第一手数据更新到文章中。但文章中仍有很多数据来源于网络,真实性可能存疑。如果大家有更好的资料,欢迎联系我,我一定虚心改正!&br&&br&感谢马存昊,种洋,许扬胤同学提供的帮助!感谢宇超群教员指出文中的不足!&br&参考文献:&br&[1]郝金明、吕志伟,卫星定位理论与方法&br&&br&&br&
终于赶在我毕业前答完了,从6月25日~6月30日每天更新。第一次在试卷以外好好答题,也是第一次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算是尽我所能科普一下吧。以上内容我想到什么说什么,思路比较混乱,表达不够清晰,知识储备也不足。我学的是测量工程专业,不是专门搞北斗的,文中难免有错,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br&&br&日补充。&br&日更新一下。
原来答案言辞过于激烈了,见谅~&br&日1k+赞纪念。前300+赞用了整整一年时间,后面700+赞只用了短短3天时间。这件事告诉我,不要在意一时的得失,认真做事,厚积薄发。&br&日知乎日报纪念。感谢大家的支持!但是因为现在没有在做测绘有关的工作,所以一些测绘问题可能已经难以解答了。还有,关注需谨慎啊,我除了这篇回答,其他回答很随意的,平时关注的比较多的是美食,男装和健身有关话题。需要继续关注测绘有关内容的,可以关注其他大神啦。&br&日更新。感谢大家在评论区指出的错误和不足。已经在原文中更正。
凡是说北斗没有任何优势的答案都反对,完全没有用客观的心态去看待问题。北斗在芯片上确实有劣势,但是它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短答案:安全。长答案: 北斗二代的卫星星座(意思是:要用哪几种卫星,卫星在什么轨道,如何运行等等)是由我们学校的许其凤…
&b&反对目前的两个不靠谱回答!需要的卫星数目和别人占坑没有任何关系&/b&,我就讲讲课堂里老是永远不会教的东西吧。老师最多只会给你讲有多少颗星,各自功能是什么,永远不会讲为什么这样。&br&&br&先上图,取自wikipedia&br&&img src=&/d30b8db8c0d431dc8ed00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d30b8db8c0d431dc8ed00_r.jpg&&&br&GLONASS(俄罗斯的全球定位系统)、GPS(美国)、 COMPASS(即北斗,中国)的&b&一部分&/b&和Galileo(欧洲)的卫星都运行在地球中轨道(MEO),高度分别为19,100km、20,200km、21,500km
、23222km。别家需要全球覆盖的的卫星数目分别为24、24和27。&br&&br&先简单讲讲GPS。GPS需要24颗卫星只是最基本的数目。这个数目可以保证全球每个地方任何时刻至少能看见4颗卫星,通过4个方程可以解出空间三维坐标和时间四个变量。这24颗卫星分布在6个轨道面,每个轨道面有4颗卫星。 GPS系统的接收机都是采用无源定位方式(就是接收机不需要发送信号)。&img src=&/435d4c874feabb_b.jpg& data-rawwidth=&603& data-rawheight=&6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3& data-original=&/435d4c874feabb_r.jpg&&&br&&br&好,下面开始讲&b&为什么北斗要35颗&/b&:&br&&ol&&li&北斗的工作原理和和GPS一样,而轨道高度比GPS略高比Galileo略低,理论上24颗也能提供GPS一样的无源定位服务了——实际上北斗和伽利略一样用了&b&27&/b&&b&颗地球中轨道卫星&/b&,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的轨道高一些,需要略多数目保证卫星离接收机不太远,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这些卫星的轨道同GPS不同,只有3个轨道面,每个轨道面9颗,轨道面之间为相隔120°均匀分布。这种分布方式是北斗需要比GPS多3个卫星的原因。慢着——没完呢,北斗不是35颗吗,还有8颗哪里去了?&img src=&/b1ddbf40d_b.jpg& data-rawwidth=&2854& data-rawheight=&21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854& data-original=&/b1ddbf40d_r.jpg&&&br&&/li&&li&这要涉及到卫星系统这样的庞大&b&系统工程的周期问题&/b&,上述27颗卫星的发射是漫长的过程,即使是初步覆盖中国全境也需要20颗左右才能做到,从发射第一颗到最后一颗中间有可能会有10~20年的时间,而且先发射的使用寿命只有8年——27颗没有准备齐呢,老的卫星开始往下掉了,显然这种做法浪费太大了,在前十几年系统根本不能正常使用!如何让系统尽快工作呢?于是北斗发明了一个巧妙的想法——首先发射&b&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b&,这些倾斜同步轨道卫星高度和地球同步卫星类似,绕地球一周也是24小时,但是轨道并不正好在赤道上,而是和地球赤道面有个夹角。这种卫星在地球固定一个位置看到的轨迹是这样的类似于日行线的形状,同经线平行的一个8字形(需要一点儿想象力才能理解)。这3颗卫星虽然不是完全同地面静止,但是大部分时候中国境内仍然能看到,所以对系统立即可用帮助很大——可是还差5颗呢?。&img src=&/365cddae335cbc73e0a7dcc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365cddae335cbc73e0a7dcc_r.jpg&&&/li&&li&这就要回到北斗系统本身来讲,北斗除了像GPS一样用无源接收机工作之外,还有两个独到的功能,就是用&b&有源接收机&/b&(接收机主动发信号给卫星)和&b&收发短报文&/b&(卫星短信)功能。最后还有&b&5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b&就是主要针对这两个功能都要求发上去的。当然,这5颗星也支持无源定位方式。下图就是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照片,可以看到卫星真的不动,周围的星星会在天空划出轨迹。&img src=&/025cee7fe86e4f3de9c79_b.jpg& data-rawwidth=&452&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2& data-original=&/025cee7fe86e4f3de9c79_r.jpg&&&/li&&li&下图就是北斗目前的状态,以及未来最终的样子。再强调一遍:为了能尽早发挥作用,北斗系统实际上是(不太严格地)按照上述3(地球同步轨道)、2(地球倾斜轨道)、1(中轨道)的顺序发射部署的,甚至倾斜同步轨道卫星发了4颗。&b&未来理论上来讲,只要27颗中地球轨道卫星就能完成全球定位功能的覆盖了,但是3和2两部分卫星主要覆盖中国及周边国家,对于提高国内的定位精度和提供特殊服务(比如卫星短信)有重要作用&/b&。&img src=&/6fbcb6b6add4c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4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6fbcb6b6add4c_r.jpg&&&/li&&br&&br&&/ol&补充:事实上目前GPS正在运行的也不是24颗,而是有32颗卫星;而GLONASS实际上有29颗。多出来的星除了做备份,还可以增加系统精度,比如GPS可以保证绝大部分地方通常能看到至少9颗卫星,能明显提高定位精度。Galileo目前因为欧洲各国扯皮,进展缓慢,只放上去4颗(功能不全)的卫星,未来什么时候发挥作用还是猴年马月的事情。相比之下&b&中国放上去四五颗卫星立即就能提供定位服务和特殊服务,加速技术向市场转化速度,这个思路还是非常值得称赞的&/b&。所以,中国人还是有创造力的!(贩卖私货:我在这里的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中国人缺少创造力?&/a&)&br&&br&不过话说回来,在北斗系统现在每套近万元的情况下,利用垄断的力量强制货运车辆安装这种流氓做法我个人表示鄙视。&br&&br&要学到的东西:&b&技术需要尽早拿到市场上检验,不要像欧洲人那样追求完美,最好初期就能开始盈利,若有可能可以借助行政力量,但是未来还是要靠市场运作。&/b&&br&&br&&br&再上点儿花絮:谷歌地图上可以看到所有的卫星&br&&img src=&/3e852b3c3a0d809bc97de1e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3e852b3c3a0d809bc97de1e_r.jpg&&这些卫星的名字:&br&&img src=&/b9e3d77e7aeb97354bd1fddb2b191999_b.jpg& data-rawwidth=&1604& data-rawheight=&9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4& data-original=&/b9e3d77e7aeb97354bd1fddb2b191999_r.jpg&&
反对目前的两个不靠谱回答!需要的卫星数目和别人占坑没有任何关系,我就讲讲课堂里老是永远不会教的东西吧。老师最多只会给你讲有多少颗星,各自功能是什么,永远不会讲为什么这样。先上图,取自wikipediaGLONASS(俄罗斯的全球定位系统)、GPS(美国)、 …
虽然没有名声,但是作为业内人士真不能暴露!&br&北斗一代的优势没法民用,因为资源有限!&br&北斗二代对比GPS没有任何优势,国内的芯片,包括我参与开发设计的,均有着较大的问题。反而目前做的最好的是MTK的多模基带,但是我隐约觉得其更多是在隐含在用gps数据弥补北斗的星历不足。&br&我国的基础科研,自改开以来被大量舶来品压制,卫星上核心部件质量与海外产品差距越来越大,所以不是我们不想自主创新,实在是只能山寨,因为这30年落下的课太多了。&br&但是要知道凡是系统工程,先进不一定就是好用的,更别提这个先进还是自己yy的。我们要补的课还太多。不过只有开始了就是好的起点。&br&结论是,北斗二代系统对比GPS没有什么优势,基本上全是差距,这些差距是当时实验室没有证明的,而是现实证明了。&br&===========================&br&5.22&br&修改一下,目前最好的不是MTK的,是北欧的(要干货的自己去查)&br&啥叫干货?&br&我跟XX聊天,XX同志说:“跟美国就别比了,我们就没打算跟他们比。“&br&学习一下基础知识再交流好么,我从来不是做科普的人。&br&我们没有像样的rd,要说能做出超越别人的东西那是痴人说梦,知识技术从来都是迭代来的,不是孙悟空,石头缝里是蹦不出来的。&br&gps是系统从来不是单点技术,所以,当我们还没有健全的LAAS、WAAS、GAAS的时候还是别妄谈超越了。&br&科教兴国实际上是30年的买办害国,基础还是要一步一步的来。
虽然没有名声,但是作为业内人士真不能暴露!北斗一代的优势没法民用,因为资源有限!北斗二代对比GPS没有任何优势,国内的芯片,包括我参与开发设计的,均有着较大的问题。反而目前做的最好的是MTK的多模基带,但是我隐约觉得其更多是在隐含在用gps数据弥…
GPS上最重要的部件是&b&原子钟&/b&,它在电网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运用。&br&小白版:&br&你知道交流电吗? 交流电有三要素,幅值、频率和相位。&br&&br&发电厂和电网对这三要素要求很高,虽然做不到完全相同,但也尽量相同,相差越大,电能质量越低,对电网和设备危害也很大,如果相差足够大,会烧毁变压器甚至是电网解列。 同时变电站的各种保护装置,也需要GPS对时装置提供精确时间来做动作。&br&&br&其中,各发电厂的频率和相位同步就是靠GPS对时完成的。变电站也装备有1到2台GPS对时装置。
假设,美国把GPS加了密码不能用了,没有GPS对时的话,电网非常危险。&br&&br&职业版:&br&&br&电力系统是一个实时系统,每个时刻系统的状态量均在发生变化,为保证电网运行人员掌握电网实时运行情况,对运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需要全网采用统一的时间基准。&br&同时在电网在异常或发生复杂故障情况下,监控系统和故障录波装置需要准确记录各保护动作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用于对故障反演和分析。&br&虽然每个保护自动化装置均含有内部时钟,但由于各装置间的内部时钟晶振的差异,无法保证装置与装置间,装置与监控系统间的时间完全对应。&br&这就要求采用统一的时钟源对站内所有装置进行对时。这个时钟源一般采自GPS,也有不少变电站开始投入北斗卫星的对时装置了。&br&&br&专业版:&br&&a href=&/p-.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变电站GPS对时方案&i class=&icon-external&&&/i&&/a&&br&目前大多数变电站都是采用GPS硬件对时,但是随着技术的提高,信息化数字化特别是智能电网的建设,连GPS的时间精度都已经满足不了要求了,于是开始采用网络时间同步技术:&br&&a href=&/news/ShowArticle.asp?ArticleID=165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国家验收了“智能变电站网络精确时间同步技术研究”&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link?url=vdh8KTj7H41yz8cGALm6K8GI4Tz5LwwcXB0Ll79lEwEqc5FRClWGeJnQK-JhfxUZbflZq28M6CzrbNWpDiafj27YijbT3q2JxXwrpqUXL3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基于IEEE1588的智能变电站时钟同步技术&i class=&icon-external&&&/i&&/a&&br&但是这些技术再高超,也需要一个”主父时钟“作为基准时钟,这个时间来自GPS或者北斗。&br&&br&&b&从电网安全、国家能源安全的角度来说,我们的确需要自己的北斗卫星。&/b&
GPS上最重要的部件是原子钟,它在电网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运用。小白版:你知道交流电吗? 交流电有三要素,幅值、频率和相位。发电厂和电网对这三要素要求很高,虽然做不到完全相同,但也尽量相同,相差越大,电能质量越低,对电网和设备危害也很大,如果相…
谢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f236ee7f3c& data-hash=&f236ee7f3c& data-tip=&p$b$f236ee7f3c&&@于明毅&/a& 邀。&br&首先举一个很宏伟的计划,那就是“铱星计划”,总共77颗卫星保证地球表面无死角的通信。&br&这是一个很伟大的计划,只是故事的结局想必大家都知道了……&br&&br&铱星计划为什么失败,我们可以总结一部分:&br&&br&1.短期内就发射了大量的卫星,没有充分的时间来验证这套系统和查漏补缺;&br&2.由于既有投资规模巨大,即使有很好的新的技术也难以得到运用,卫星的更新换代将会极其缓慢;&br&3.没有充分开发客户的情况下就进行一次性大规模投资;&br&&br&类似的系统里,伽利略导航系统一直缺钱,直接无法一次性大规模投资;GPS一直在更新卫星系统,一直有大量稳定的客户。&br&&br&让我们回到北斗上,我们可以看到,这几年的空窗期并不会闲着:&br&1.充分验证和查漏补缺,总结上一套系统的经验和问题;&br&2.发展客户;&br&3.对今后的导航卫星进行技术更新;&br&4.控制投资规模;&br&5.文昌发射场的竣工;&br&6.监测站和测控站;(感谢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ab09dfe381ebac7b90c831b9& data-hash=&ab09dfe381ebac7b90c831b9& data-tip=&p$b$ab09dfe381ebac7b90c831b9&&@金丝大环刀&/a& ,详细请见他在本问题的回答)&br&&br&随后从2015年起,新的北斗验证星将会发射,之后就像2012年组网前那样将成熟的卫星密集发射组网,于2020年投入运营。
邀。首先举一个很宏伟的计划,那就是“铱星计划”,总共77颗卫星保证地球表面无死角的通信。这是一个很伟大的计划,只是故事的结局想必大家都知道了……铱星计划为什么失败,我们可以总结一部分:1.短期内就发射了大量的卫星,没有充分的时间来…
换个次序回答吧&br&&br&
先说说军事。gps有两个频率,一个使用C/A码,一个使用P码,前者民用,后者是军用。最早的设计中对民用的部分并没有提出太高的设计精度,但是当设计初步完成后发现精度远远超过了设计需求,精度甚至可以达到20米左右。这样的精度对于恐怖袭击来说已经足够了,所以后期加入了SA技术,即在C/A码中人为加入干扰,降低测量精度。这项技术已经于2000年关闭。但是给全世界的影响就是对GPS失去了信心,因为一旦战争爆发,如果仅依赖GPS,所有的导航手段将全部失效。现代战争更加注重的是打击精度而非打击力度,所以导航尤其对于空军海军二炮部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学校的老师说,曾经有一段时间他们实验室所有的导航仪器都失灵了,后来发现是因为那段时间美国在制裁伊朗,所以亚洲地区的导航都多多少少受到了干扰。所以出于军事自主权来说,研究开发属于国家自主的导航系统格外重要。&br&&br&
从民用角度来说,电子产品中很大一部分的费用其实都是专利费用。为什么中国一定要研发自己的TD-SCDMA作为3g标准呢?因为wcdma以及cdma2000标准的专利全部归国外所有,也就是说,如果我们选择其他通信标准,我国使用的每一部手机, 每一个基站,全部的通信设备都要交付专利使用费用。GPS同样如此,现在国内的导航设备中,硬件的射频单元成本中都包含了GPS的专利费用。不过其实gps同样运用了cdma技术,至于cdma专利的所有者高通是不是敢像美国军方收取专利费那就不得而知了。导航产业在目前是朝阳产业,据估计国内尚有2000亿的产值需求。这个数字我也是从新闻看到的,是否属实我也不好说。不过按照现在的生活习惯,每一个电子终端都需要导航功能的话,那么也就是所有手机+平板+车载+航海+航空(不过北斗范围仅覆盖国内,所以航海航空还有待商榷)都将成为巨大的潜在市场。
换个次序回答吧 先说说军事。gps有两个频率,一个使用C/A码,一个使用P码,前者民用,后者是军用。最早的设计中对民用的部分并没有提出太高的设计精度,但是当设计初步完成后发现精度远远超过了设计需求,精度甚至可以达到20米左右。这样的精度对于恐怖袭击…
楼上的回答很长,是导航星座非常详尽的知识普及。为此我投了赞成票。但我认为TOP1回答答非所问,因此略做补充。&br&&br&北斗II在学GPS。GPS在做GPSIII。导航星座使用中轨4*6或3*8(4*6效果好)卫星可以做到很好的覆盖。更多卫星的导航星座可以增强导航服务。&br&若做区域增强,可在特定区域增加同步卫星或高轨道卫星。&br&卫星有生命期,美国一般8年,实际卫星生命期会超期。质量不错。&br&我们的卫星还需提高原部件质量和总装质量,因为很多元件说是寿命3年,3年零1个月准出问题。&br&所以24,35不是个定数,好多卫星会在整体星座建成前就需要更新换代了。&br&先聊这么多。楼上答的有两处概念不准确。&br&&br&补充:有评论 @陈骁 质疑元件质量问题,看看今天的新闻,玉兔严格说虽然不是卫星,她大量使用了卫星元件。&br&&img src=&/b7db9d9c6a1_b.jpg& data-rawwidth=&505& data-rawheight=&4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5& data-original=&/b7db9d9c6a1_r.jpg&&&br&&br&--------------------------&br&&br&丰富的表达看来对于获得赞同票很重要。知乎用户的自然科学水平有待提高。
楼上的回答很长,是导航星座非常详尽的知识普及。为此我投了赞成票。但我认为TOP1回答答非所问,因此略做补充。北斗II在学GPS。GPS在做GPSIII。导航星座使用中轨4*6或3*8(4*6效果好)卫星可以做到很好的覆盖。更多卫星的导航星座可以增强导航服务。若做区…
以军惠民,以民养军。&br&中国北斗的开发和欧洲伽利略、俄罗斯格洛纳斯的开发目的是一样的,即打破美国GPS系统对卫星定位技术的垄断。美GPS在94年完成卫星星座构建后,首次实现了全球定位,其军事价值不言而喻,尤其在全球全天候精确打击方面,使各大军事强国分外眼红。但维持这样一个庞大的天基系统仅靠军费是不够的,必须自己能挣钱,于是美国开放了民用GPS。军用GPS由五角大楼和NASA运营管理,民用GPS由运输部运营管理,业务外包给美国各二级运营商,他们再分包给全球第三级运营商,由此实现了全球赢利和全球垄断。&br&北斗也是走了商业化的道路,尤其系统现在还不成熟,需要各大科技企业的能量注入,这是市场行为,那就需要有个肯花大钱的金主,当系统成熟后,民用部分又需要有个市场受众广大,商业实力雄厚,在国外有很大影响力的企业来运营实现全球赢利打破GPS的一家独大,那么阿里巴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以军惠民,以民养军。中国北斗的开发和欧洲伽利略、俄罗斯格洛纳斯的开发目的是一样的,即打破美国GPS系统对卫星定位技术的垄断。美GPS在94年完成卫星星座构建后,首次实现了全球定位,其军事价值不言而喻,尤其在全球全天候精确打击方面,使各大军事强国分…
(作者:和静钧 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 3月中旬,来自中国和欧洲航天部门的官员们行色匆匆,赶赴德国慕尼黑,就争执了半年的导航卫星放射频率“重叠”问题展开第二轮谈判。双方唇枪舌剑,激烈交锋。欧方官员以频率是从美国人手里花“血本”获得,而且欧洲人的“伽利略”系统早已按此频率进行技术设计现已无法修改为由,力压中国“北斗”二号系统“搬迁”到其他频道上;中方则依据国际上通行的卫星发射频率原则——“谁先用谁先得”的“所有权取得”,对自己的权益寸步不让,对欧方的要求据理力争。 会谈最终毫无进展,等待下一轮谈判。  &br&   &br&   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一事上,中国和欧洲从最初的合作,逐步走向竞争,反映了中欧之间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和战略利益冲突,而冲突背后,则揭示了欧洲一直以来对华所抱持的傲慢和排斥心态。关于这场并不为国内人所熟知的争执,其实由来已久,要厘清来龙去脉,还得从最开始的中欧合作签约谈起。 &br&   &br&   蜜月期(2003年-2004年)中欧优势互补 反对单极世界 &br&  &br&   2003年的欧洲,处处弥漫着反美反战情绪。美国执意执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不顾国际社会反对,悍然发动伊拉克战争,欧洲人感受到了“单极世界”引起的潜在危险。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主张建立“多极化世界”,他的呼声得到时任德国总理施罗德的坚决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欧盟决定把中国纳入欧盟2002年就已启动的“伽利略”计划中,中国成为第一个非欧盟的参与国。消息传开,震惊美国。 &br&  &br&   一直以来,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在民用导航领域独步天下,即便同时代有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与之竞争,但“格洛纳斯”年久失修,导航卫星残缺不全,早已淡出国际市场,根本不具备与GPS一比高下的能力。欧盟发起的“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计划,被认为是结束美国“独霸”局面的最有力挑战。按设计,“伽利略”将一共由30颗“中轨道”和“静轨道”导航卫星覆盖全球,其定位精度超过了GPS,在兼容性和精确度等设计方面也优于GPS。为了打破GPS的垄断地位,“伽利略”的“公共管理服务”系统拟使用的频率故意选择了与美国GPS相近的频率,这样的安排有可能冲淡GPS的频道效果,令美国人坐立不安。&br&   &br&   早在几年前,中国在区域卫星导航和定位系统上已有长足发展,2000年相继发射了两颗静地轨道的导航实验卫星,2003年4月又发射了第三颗“静轨道”卫星,基本形成了覆盖全中国的区域导航和定位系统,这一系统被称为“北斗”一号。 &br&  &br&   当时的“北斗”系统尚属实验开发阶段,其技术参数落后于GPS,也落后于2002年欧盟决定启动的“伽利略”系统,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北斗”一号只属于区域性,其商用价值并不高。在这样背景下,欧洲人主动“邀请”中方加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方欣然受之,双方一拍即合。 &br&  &br&   欧洲把中国纳入,不仅使欧洲一些国家的领导人赚足了政治资本,也使“伽利略”计划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得到极大缓解,更给“伽利略”进入中国诱人的市场打下了基础。2003年底,在中方实际完成了区域导航系统“北斗”一号之后,中欧草签合作协议。2004年中欧正式签署技术合作协议,中方承诺投入2.3亿欧元的巨额资金,第一笔7000万欧元的款项很快就打到欧方账户上。&br&   &br&   中国与欧盟合作,既有战略利益也有实际的好处。有人评论,中欧在高端技术上的合作,实质上打破了美国主导的欧洲对华武器禁运,也相当于废弃了针对中国这样特定国家的欧美武器贸易条例(ITAR),为最终从法律层面解除对华武器禁运撕开了一个口子。由于卫星导航在现代战争中扮演越来越重大的角色,美国甚至扬言,美国如感觉受到威胁,则有权击毁“伽利略”卫星。 &br&   &br&   转折期(2005年-2007年)欧洲政治转向 联美排挤中国 &br&  &br&   2005年,“伽利略”首颗“中轨道”实验卫星“GLOVE-A”搭乘俄罗斯“联盟”号运载火箭顺利升空。虽然这只是一颗实验性卫星,并非是要最终布置的30颗导航卫星之一,但“GLOVE-A”的发射,标志着欧盟“伽利略”计划从设计向运转方向转变。 &br&  &br&   然而,进入2005年,欧洲政治开始转向,之前“亲华”的德国总理施罗德黯然退隐,由来自右翼政党的亲美政治家默克尔担任德国新总理,而法国也进入了领导人交替的时代,希拉克的影响力逐渐下降,亲美政治人物尼古拉·萨科齐于2007年开始担任法国总统。 &br&  &br&   亲美政治人物纷纷上台,给欧盟致力于建立“多极世界”的愿望变得暗淡,欧洲迅速向美国靠拢。在这样的背景下,欧洲航天局与美国“修好”,同意修正之前拟定的与美国GPS相近的发射频率,以便投入使用后产生信号冲突的可能性降至最低限度。但这样的技术重新修正,却花掉了预算之外的一大笔钱。作为回报,美国同意在技术上支持“伽利略”的开发。 &br&  &br&   恰恰在这个时候开始,欧盟为“伽利略”计划的财政和利益分配吵成一团。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欧盟开始排挤中国。   眼看着投入巨额资金,却得不到与之相称的对待,甚至待遇还低于没有投入一分一厘的其他非欧盟国家,如印度等国,令中国大为不满。中国不但进不到“伽利略”计划的决策机构,甚至在技术合作开发上也被欧洲航天局故意设置的障碍所阻挡,中方除了挂得一个参与人的“好名声”之外,其他一无所得,反而要担负巨额资金投入,这样的“结局”令中方十分不满。 &br&  &br&   在此背景下,中国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沉寂数年的“北斗”系统上。2007年发射的第四颗“北斗”一号导航卫星,替换了退役的卫星,“北斗”系统开始激活。到2007年底,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中轨道”导航系统,标志着“北斗”系统在技术和规划上的重大突破。 &br&  &br&   本来中国诚心与欧盟合作,一开始就定位“北斗”为区域导航系统,给“伽利略”计划留下了毫无保留的施展空间。但是,事与愿违,欧方“骨子里”并没有放弃轻视中国、压制中国的心态,合作不到几年,短暂的“蜜月期”一过,中欧双方就合作开发问题常生冲突,中国抽身离去,留下为经费吵成一团的欧盟各国。 &br&   &br&   竞争期(2008年-2009年)“北斗”横空出世 技压“欧系”卫星 &br&  &br&   由于实质参与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受挫,中国决定“单干”。2006年11月,中国对外宣布,将在今后几年内发射导航卫星,开发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和定位系统,到2007年底,有关覆盖全球的“北斗”二号系统计划已经浮出水面。 &br&  &br&   此时,欧盟还在内耗中没有脱开身。直到日,“伽利略”系统的第二颗实验卫星才升空,此时距上次发射已经有差不多四年时间,这样的进度,比最初的计划推迟了整整五年。 &br&  &br&   “北斗”二号横空出世,不仅使欧洲“伽利略”系统准备与美国GPS一争高下的愿望大打折扣,也冲淡了“伽利略”未来的市场前景。“北斗”二号在技术上比“伽利略”更先进,定位精度甚至达到0.5米级,令欧洲人深受震撼。另一方面,之前“伽利略”计划的推出,刺激了美国和俄罗斯加快技术更新,新一代GPS和新一代“格洛纳斯”的定位精度等技术指标均很快反超“伽利略”,“伽利略”逐渐丧失了技术相对领先的优势。为转变被动局面,欧洲人别无他法,只有增加财政投入,而此时欧洲航天局为了排挤中国,已经以法律形式规定所有开发资金均来源于欧盟公共资金,这就意味着,要想增大投入,还得在内部无休止地“吵”下去。 &br&  &br&   欧洲人开始酸溜溜地说,中国“北斗”二号的技术“偷窃”自欧盟“伽利略”计划,这样的无聊之辞已经成为欧洲人自大自负又一例证。出于战略的需要,中国并没有完全放弃与欧盟“伽利略”计划的合作,但这已经不能阻挡中国推出自主全球导航系统的步伐。 &br&  &br&   按照国际电信联盟通用的程序,中国已经向该组织通报了准备使用的卫星发射频率,这一频率正好是欧洲“伽利略”系统准备用于“公共管理服务”的频率。 &br&  &br&   频道是稀有资源。占得先机的美国和俄罗斯分别拥有最好的使用频率,中国所看中的频率被认为是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的“次优”频率。 &br&  &br&   按照“谁先使用谁先得”的国际法原则,中国和欧盟成了此频率的竞争者。然而,中国将在2009年发射三颗“北斗”二代卫星,正式启用该频率,而欧盟连预定的三颗实验卫星都没有射齐,注定要在这场“出乎意料”的竞赛中败下阵来,从而失去对频率的所有权。
(作者:和静钧 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 3月中旬,来自中国和欧洲航天部门的官员们行色匆匆,赶赴德国慕尼黑,就争执了半年的导航卫星放射频率“重叠”问题展开第二轮谈判。双方唇枪舌剑,激烈交锋。欧方官员以频率是从美国人手里花“血本”获得,而且欧洲人…
首先,北斗距离真正的开放及商用部署还要有日子,系统设计应该是30几颗星,现在也就上去七八颗吧,还有一个地球同步轨道的关键星失效了。因此现在谈论十几年之后的事情为时过早。不过在国内垄断经营不是没有可能和先例,北斗系统(第二代)的设计指标和GPS不相上下,有垄断的资本,毕竟这是国家战略,尤其是关键系统,必然都会逐步迁移到北斗上。举个例子,中国移动的TDSCDMA系统和TDLTE系统对频率和精度同步都有要求,目前的解决方案是系统自身同步或者GPS,但在未来北斗完成商用部署之后就必然会迁移过去,这方面万一和美国有争端,人家针对中国的GPS信号加扰降低精度甚至关闭,你就伤不起啊伤不起,变成折翼天使也不一定。关于屏蔽GPS定位信号,技术上讲有可能但有很大的难度,GPS是单向广播信号工作在L波段,1.4G左右,成片干扰成本很高而且误动性大,但执行重点区域干扰不是没可能,我想肯定有类似系统在军方部署。战斧导弹在常规飞行阶段以来GPS,因此在战斧经过的区域重点部署L波段干扰系统会有效果。
首先,北斗距离真正的开放及商用部署还要有日子,系统设计应该是30几颗星,现在也就上去七八颗吧,还有一个地球同步轨道的关键星失效了。因此现在谈论十几年之后的事情为时过早。不过在国内垄断经营不是没有可能和先例,北斗系统(第二代)的设计指标和GPS…
诸位大概没受过害,车载北斗(强制安装的那种)一套价格在我们江苏泰州是1580元,加上所谓的使用年费720元,一共&strong&2300&/strong&元!!!
诸位大概没受过害,车载北斗(强制安装的那种)一套价格在我们江苏泰州是1580元,加上所谓的使用年费720元,一共2300元!!!
为了打破美国GPS长期垄断&br&
长期以来,美国对本国军方提供的是精确定位信号,对其他用户提供的则是加了干扰的低精度信号(SA和AS政策)——也就是说,地球上任何一个目标的准确位置,只有美国人掌握,其他国家只知道个“大概”。在海湾战争时,美国还曾置欧盟各国利益不顾,一度关闭对欧GPS服务。 &br&为打破美国的垄断,俄罗斯建起了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格洛纳斯);2002年,欧盟启动了“伽利略计划”;2003年,中国与欧盟签署了有关伽利略计划的合作协定,目前双方合作项目已有14个。&br&
此外,中国自主研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br&
为了打破美国GPS长期垄断 长期以来,美国对本国军方提供的是精确定位信号,对其他用户提供的则是加了干扰的低精度信号(SA和AS政策)——也就是说,地球上任何一个目标的准确位置,只有美国人掌握,其他国家只知道个“大概”。在海湾战争时,美国还曾置欧盟…
排名第一的大神回答的相当全面,个人觉得应该跟中国为数不多的监测站也有点关系吧。GPS的监测站分布在全球,对于卫星的监测和更新星历的注入都十分有效及时,保证了GPS卫星定位的精度。而北斗MEO卫星则只有转到我国及周边国家视野内,才能得到监测数据及进行星历的更新。而在地球另一面,想必都是过期的星历。因此,在保证了覆盖亚太地区的情况下,再发卫星也没太大的必要了。可以肯定,北斗与GLONASS合作,在俄罗斯设监测站,将大大提高北斗卫星的定位精度。另外,在这两年,我国也在集中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问题,缩短与GPS之间的差距,明年开始发射新的卫星。
排名第一的大神回答的相当全面,个人觉得应该跟中国为数不多的监测站也有点关系吧。GPS的监测站分布在全球,对于卫星的监测和更新星历的注入都十分有效及时,保证了GPS卫星定位的精度。而北斗MEO卫星则只有转到我国及周边国家视野内,才能得到监测数据及进…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说方队误差0.3m的麻烦先百度下好吗……0.3秒是定点通过的&b&时间误差&/b&&br&&br&&b&原文 &/b&&a href=&/hot/246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9·3”阅兵训练引进北斗高精度定位测量技术&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9b3af1cd447cb5cba30aaa2_b.png& data-rawwidth=&621& data-rawheight=&1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1& data-original=&/9b3af1cd447cb5cba30aaa2_r.png&&&br&------------------------------------------------------------------------------------------------------------------&br&&br&北斗系统具有的主要功能是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百度百科)。&b&在这次阅兵中得到应用的是高精度定位和授时系统&/b&&img src=&/943d1ecda_b.png& data-rawwidth=&793& data-rawheight=&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3& data-original=&/943d1ecda_r.png&&&br&&b&定位 &/b&主要是方阵的位置校准,你纸上谈兵说哪个方队站哪站哪,实际操作怎么把地图上的标点变成方阵站的位置就靠北斗系统的定位功能了&br&&br&&b& 授时 &/b&是时间的统一,谚语说给你两个手表你就不知道现在几点了(误)。阅兵指挥部要求那个方队在几点几分几秒通过哪个区域自然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时间,北斗就是来提供这个标准的。电网的交流电相位需要同相,授时在这个领域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多赘述&br&&br&------------------------------------------------------------------------------------------------------------------------&br&感兴趣的可以看看这篇北斗在军事上应用的介绍 - &a href=&/content/11/14.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军事应用及意义&i class=&icon-external&&&/i&&/a&&br&还有中国航天报放过的另一篇总体介绍&a href=&/n25/n144/n206/n214/c298116/content.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及发展展望&i class=&icon-external&&&/i&&/a&
说方队误差0.3m的麻烦先百度下好吗……0.3秒是定点通过的时间误差原文 ------------------------------------------------------------------------------------------------------------------北斗系统具有的主…
不可能,因为除了太阳黑子大爆发,还不存在任何技术可以大面积屏蔽GPS信号。&br&&br&GPS系统除了民用之外,美国军方所使用的也是同一套卫星系统,如果中国有那么大本事屏蔽GPS,那意味着美国巡航导弹一飞进中国领空就抓瞎(巡航导弹飞行中主要依赖GPS信号导航,接近打击目标一定范围内,才开始切换至地形雷达、摄像或激光等方式),这技术简直盖过NMD和TMD!&br&&br&其实开发“北斗”系统多半还是国家安全方面的考虑,如果商用,垄断经营是不用说了,但授权方式上一定是免费且开放的(甚至可能还有补贴,以对抗同样免费且开放的GPS)。可能采取和GPS相同的方法,以干扰码干扰不同级别的设备,以区分民用、专业用及军用的精度。
不可能,因为除了太阳黑子大爆发,还不存在任何技术可以大面积屏蔽GPS信号。GPS系统除了民用之外,美国军方所使用的也是同一套卫星系统,如果中国有那么大本事屏蔽GPS,那意味着美国巡航导弹一飞进中国领空就抓瞎(巡航导弹飞行中主要依赖GPS信号导航,接近…
原子钟有差距。这个确实最主要,影响也最大。简单说来,定位靠测量距离 = 光速*时间。原子钟就管这个时间,你想吧,原子钟抖或者漂个1纳秒,距离就差了0.3米。&br&&br&而且这个原子钟是要连续工作的!据说咱们北斗1代的结构之所以这么特(奇)别(葩),就是因为当时原子钟技术达不到精度要求。&br&&br&信道带宽。这个原因么。。只想起了理论上说频率越高受电离层影响越小(好像是平方倒数关系),所以北斗的可能比gps的1575.42差一点。大概多受1.8%的影响,考虑模型修正后,影响应该在1%以下吧。&br&&br&其他的原因么,暂时没想起跟gps比有什么不足(欢迎知道的来指点)。&br&&br&轨道问题。这个算是继原子钟之后的第二大问题了(或者已经是头号问题了?)。咱们没有全球布观测站啊!&br&&br&观测站主要在中国,还有哪个什么小国有一两个。可是达不到全球观测,卫星定轨精度上不去啊(卫星有一半时间看不到)!那接收机定位的时候,基准点都不准,定位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当然卫星的问题不止于此,但是其他方面我也不太懂,就不瞎说了。&br&&br&其实北斗还有很多所谓的创(失)新(败)点,我都不(一)稀(定)吐槽。。&br&比如:二次编码,BCH编码,电文结构,信息编排。等等等等。。&br&ps.吐槽下,北斗这样的大工程肯定要国家级的大牛来操刀,但是是否需要考虑下工业界(主要是指接收机设计)的反馈意见?(gps甚至公开了每次征询意见结果和分析的白皮书!)&br&&br&因为最后的结果都体现在接收机定位上啊。如果当初能再考虑周全点,一些小小小小小的改变,完全可以让北斗比现在更好!哎,可惜了了,还是调代码去吧~
原子钟有差距。这个确实最主要,影响也最大。简单说来,定位靠测量距离 = 光速*时间。原子钟就管这个时间,你想吧,原子钟抖或者漂个1纳秒,距离就差了0.3米。而且这个原子钟是要连续工作的!据说咱们北斗1代的结构之所以这么特(奇)别(葩),就是因为当…
&b&北斗1系统就是为了快速组网,卫星少,只需要2颗卫星,用三角定位法。2颗卫星各自画圆,两圆相交得到两个点,然后在地面系统判定。
&br&GPS采用多项式函数计算的定位法,要能算出三坐标x,y,z和时间t最少需要同时收到4颗星的信号。&/b&&br&&b&北斗2有无源模式。二代要的卫星就要多多了,要实现大面积随时随地都能定位,就起码要和GPS一样多,最少24颗。当然目前先是覆盖东亚,然后到亚洲范围,再到全球。&/b&&br&&b&目前北斗的卫星发射的比较快,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射10颗卫星。据报道说,整个系统将于2020年建成,届时其会包含30颗轨道卫星。&/b&&br&&b&目前北斗已经在国内和附近国家使用(测试),前几天看到湄公河护航也是用的北斗。&/b&&br&&b&北斗发展最大的问题应该不是卫星,而是电子设备问题,包括处理器和芯片。媒体报道今年的一个导航产品中提到,北斗接收机中95%以上使用的是美国芯片。国产芯不争气,是北斗发展的重要障碍。
&br&&/b&&br&
北斗1系统就是为了快速组网,卫星少,只需要2颗卫星,用三角定位法。2颗卫星各自画圆,两圆相交得到两个点,然后在地面系统判定。 GPS采用多项式函数计算的定位法,要能算出三坐标x,y,z和时间t最少需要同时收到4颗星的信号。北斗2有无源模式。二代要的卫…
日更新,据&a href=&/people/rapstone& class=&internal&&RapStone&/a&、&a href=&/people/htm123& class=&internal&&杨光&/a&等,北斗二代和 GPS 一致,都是无源定位,也就是所谓的被动式。&br&————————————————————&br&以下为原回答&br&————————————————————&br&北斗的定位原理和GPS的定位原理不同,GPS是全球定位,北斗是区域定位;GPS是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计算位置,北斗是根据客户端发射的信号和卫星返回信号时间差来计算位置。&br&参考:&br&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工作过程是:首先由中心控制系统向卫星I和卫星II同时发送询问信号,经卫星转发器向服务区内的用户广播。用户响应其中一颗卫星的询问信号,并同时向两颗卫星发送响应信号,经卫星转发回中心控制系统。中心控制系统接收并解调用户发来的信号,然后根据用户的申请服务内容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 对定位申请,中心控制系统测出两个时间延迟:即从中心控制系统发出询问信号,经某一颗卫星转发到达用户,用户发出定位响应信号,经同一颗卫星转发回中心控制系统的延迟;和从中心控制发出询问信号,经上述同一卫星到达用户,用户发出响应信号,经另一颗卫星转发回中心控制系统的延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示意图迟。由于中心控制系统和两颗卫星的位置均是已知的,因此由上面两个延迟量可以算出用户到第一颗卫星的距离,以及用户到两颗卫星距离之和,从而知道用户处于一个以第一颗卫星为球心的一个球面,和以两颗卫星为焦点的椭球面之间的交线上。另外中心控制系统从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数字化地形图查寻到用户高程值,又可知道用户处于某一与地球基准椭球面平行的椭球面上。从而中心控制系统可最终计算出用户所在点的三维坐标,这个坐标经加密由出站信号发送给用户。   短报文通信:一次可传送多达120个汉字的讯息。   精密授时:精度达10纳秒。   定位精度:水平精度100米(1σ),设立标校站之后为20米(类似差分状态)。工作频率:2491.75MHz。   系统容量:每小时540000户。 GPS的见:&a href=&/view/193655.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PS定位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
日更新,据、等,北斗二代和 GPS 一致,都是无源定位,也就是所谓的被动式。————————————————————以下为原回答————————————————————北斗的定位原理和GPS的定位原理不同,GPS是全球定位,…
因为 GPS 是美国人的卫星,跟这个能收你钱的国家没关系谢谢。&br&&br&&blockquote&After &a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Korean_Air_Lines_Flight_00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Korean Air Lines Flight 007&i class=&icon-external&&&/i&&/a&, a &a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Boein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oeing&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Boeing_74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747&i class=&icon-external&&&/i&&/a& carrying 269 people, was shot down in 1983 after straying into the USSR's &a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Prohibited_airspac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rohibited airspace&i class=&icon-external&&&/i&&/a&,&blockquote&&a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Global_Positioning_System#cite_note-2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1]&i class=&icon-external&&&/i&&/a&&/blockquote& in the vicinity of &a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Sakhali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akhalin&i class=&icon-external&&&/i&&/a& and &a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Moneron_Islan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oneron Islands&i class=&icon-external&&&/i&&/a&, President &a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Ronald_Reaga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Ronald Reagan&i class=&icon-external&&&/i&&/a& issued a directive making GPS freely available for civilian use, once it was sufficiently developed, as a common good&/blockquote&&a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Global_Positioning_Syste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en.wikipedia.org/wiki/G&/span&&span class=&invisible&&lobal_Positioning_System&/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因为 GPS 是美国人的卫星,跟这个能收你钱的国家没关系谢谢。After , a
carrying 269 people, was shot down in 1983 after straying into the USSR's , in the vicinity of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斗卫星地图高清2014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