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nm比色物宿便是什么颜色色?

双缩脲比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为什么用540nm波长比色?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双缩脲比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为什么用540nm波长比色?
双缩脲比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为什么用540nm波长比色?
最大吸收位置呗紫外分析仪254nm光是什么颜色,365nm的呢?请看清我的题目,不要答不对题,谢谢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紫外分析仪254nm光是什么颜色,365nm的呢?请看清我的题目,不要答不对题,谢谢
紫外分析仪254nm光是什么颜色,365nm的呢?请看清我的题目,不要答不对题,谢谢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770~350纳米之间。波长不同的电磁波,引起人眼的颜色感觉不同。770~622nm,感觉为红色;622~597nm,橙色;597~577nm,黄色;577~492nm,绿色;492~455nm,蓝靛色;455~350nm,紫色。   相对应的,可见光的频率在3.9X10^14~8.6X10^14Hz之间。...
差不多都是紫色,365nm的比较亮,254nm的比较暗些&& 查看话题
紫光(450nm)可见光照射下,黄色聚合物胶束颜色变红?求光学方面的解释和知识普及
聚合物溶于溶剂中或者于水中制备胶束,该聚合物含有偶氮苯基团,溶液呈黄色,UV365光照时,显黄色。VIS-450nm(可见光颜色为紫色)光照下,溶液显红色。仅在光下为红色,关掉光源依然为黄色。 怎么解释这种现象比较合理,或者相关的文献呢?我不知道怎么找合适。
& &&&或者相关的文献和书的推荐。不知道如何设定关键词合适。
可能是荧光现象,可能是对于偶氮基团对于450nm特征荧光反应。 : Originally posted by 红舟流星 at
可能是荧光现象,可能是对于偶氮基团对于450nm特征荧光反应。 我做了一系列的样品,只有其中一个样品是这种情况,其他都没有出现啊。要说是是发色基团的荧光性,不太好解释啊 : Originally posted by ziweirui at
我做了一系列的样品,只有其中一个样品是这种情况,其他都没有出现啊。要说是是发色基团的荧光性,不太好解释啊... 一系列的话只能找不同点了,通过不同点来尝试解释 首先你说得不明确,照射的是什么,有机物?那么在紫外光照射下,有可能出现光化学反应,生成自由基,然后两个自由基聚合,生成一个大的共轭基团,吸收光谱红移,不过这个还是要做实验确证 刚好有空帮你解释下,这是很简单的光学现象,在可见光下呈黄色说明你的物质对蓝光有吸收,而紫光是由蓝光和红光叠加而成,你的物质吸收了其中的蓝光肯定会显示红光
你试试用青色的光照下应该就会显示绿色环境监测第三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环境监测第三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人保部授权环保领域唯一培训鉴定站
全国新职业技能人才(环保)培训基地
《环境监测》第三版第三章——水和污水监测
  一、名词解释
  1、水体污染: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将大量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业回流水及其他废物未经处理排入水体,使排入水体的污染物的含量超过了一定程度,使水体受到损害直至恶化,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群落生态平衡发生变化,破坏了水体功能,降低水体的使用价值。
  2、控制断面:常称污染监测断面,表明河流污染状况与变化趋势,与对照断面比较即可了解河流污染状况。
  3、对照断面:为水体中污染物监测及污染程度提供参比、对照而设置,能够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水体水质状况。
  4、瞬时水样:是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
  5、混合水样:是指在同一采样点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的混合水样。
  6、消减断面:表明河流被污染后,经过河流水体自净作用后的结果。
  7、加标样:取一组平行水样,在其中一份中加入一定量的被测标准物溶液,两份水样均按规定方法处理。
  8、综合水样:把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样品
  9、化学需氧量:简称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1表示,它是指示水体被还原性物质污染的主要指标,
  10、高锰酸钾指数:以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测得的化学需氧量(COD)值称为高锰酸钾指数。
  11、生化需氧量:简称 BOD,是指由于水中的好氧微生物的繁殖或呼吸作用,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时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
  12、总需氧量:简称TOD,是指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质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O2的mg/L表示。
  13、平均比例混合水样:即在污水流量不稳定时,在不同时间依据流量大小按比例采集污水样混合而成的水样。
  14、酸度:是指水样中所有能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物质的总量。
  15、pH:是溶液中氢离子的活度的负对数,即 pH=-lgH+,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
  16、真色:水的颜色可分&真色&和&表色&,水中悬浮物质完全移去后呈现的颜色称为&真色&。
  17、碱度:是指水样中所有能与强酸发生中和反应物质的总量。
  18、臭阈值:用无臭水将水样不断稀释至分析人员刚刚闻到气味时的浓度叫臭阈浓度,水样稀释到臭阈浓度时的稀释倍数。
  19、总残渣:在一定温度下将溶液蒸发并烘干后剩下来的残留物质,它是过滤性残渣和非过滤性残渣的总和。
  20、总可滤残渣:系指能通过滤器并于 103~105℃烘干至恒重的固体。
  21、总不可滤残渣:即悬浮物,SS。系指剩留在滤器上,并于 103~105℃温度下烘至恒重的固体。
  22、浊度:是表现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水的浊度是反映水质优劣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我国规定采用 1L 蒸馏水中含 1mg 二氧化硅为一个浊度单位。
  23、透明度:指水样的澄清程度,水中悬浮物和胶体颗粒物越多,其透明度就越低。
  24、溶解氧: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DO。
  25、总有机碳:简称 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
  二、问答题
  1.水体监测对象有哪些?
  答: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环境水体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污染源包括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和各种工业废水。
  2.水体监测方法有哪几类?答: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统一分析方法、等效方法三类。
  3.怎样制订地面水体水质的监测方案?以河流为例,说明如何设置监测断面和采样点?
  答:监测方案:一、 布点前实地考察;二、设置采样断面和取样点;三、取样;四、水样测定;五、测试报告。监测断面设置:(1)对照断面:一般河段只设一个对照断面,设在进入城市、工业区废水排放口的上游,即基本不受本地区污染影响之处,反映进入本地区河流水质的初始情况。(2)净化断面(削减断面):污染状况明显减缓的断面,这种断面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3)控制断面: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的控制断面。应设在:a.排污区下游较大支流汇入前的河口处;b.排污口下游 500-1000m 处;c.湖泊或水库的出入河口及重要河流入海口处。d.对特殊要求的地区,如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与水源有关的地方病发病区、严重水土流失区等的河段上也应设置控制断面。(4)背景断面: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采样垂线设置:河宽&50m ,一条中泓垂线;河宽50&100m,左、右各一条;河宽100&1000,左、中、右各一条;河宽&1500m,5条以上等距离垂线。采样位置与数目:水深&5m,一个样,水面下0.3&0.5m;水深5&10m,二个样,水面下0.3&0.5m处和河底以上0.5m处;水深10&50m,三个样,水面下0.3&0.5m处和河底以上0.5m处,1/2水深处;水深&50m,酌情增加采样点数。
  4.对于工业废水排放源,怎样布设采样点?
  答:a.一类污染物(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的物质。):主要有汞、镉、砷、铅、六价铬和有机氯化合物和强致癌物质等,在车间或车间设备废水排放口设置采样点监测。b.二类污染物(其长远不良影响小于第一类污染物):在工厂废水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监测。这类污染物主要有悬浮物、硫化物、挥发酚、氰化物、有机磷化合物、石油类、铜、锌、氟的无机化合物、硝基苯类、苯胺类等。c.已有废水处理设施的工厂,在处理设施的排放口布设采样点。为了解废水处理效果,可在进出口分别设置采样点。d.在排污渠道上,采样点应设在渠道较直、水量稳定,上游无污 水汇入的地方。
  5.水样有哪几种保存方法?试举几个实例说明怎样根据被测物质的性质选用不同的保存方法.答:保存方法:一、冷藏。温度在 4℃左右。二、冷冻。温度在-20℃左右。三、化学方法。加生物抑制剂、加入酸或碱、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
  例:硫化物,可保存时间 24h,必须现场固定。
  BOD:在 2-5℃下暗处冷藏。
  亚硝氮:在 2-5℃下暗处冷藏。
  6.水样在分析测定之前,为什么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答:水样的预处理是环境监测中的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其目的是去除组分复杂的共存干扰成分,含量底、形态各异的组分处理到适合于监测的含量和形态。常用的水样预处理方法有:消解、富集和分离方法。
  7.水样的电导率和其含盐量有何关系?
  答:水溶液的电阻随着离子数量的增加而减少。电导率与溶液中离子含量大致成比例地变化,电导率的测定可以间接地推测离解物质总浓度,其数值与阴、阳离子的含量有关。因此电导率常用于推测水中离子的总浓度或含盐量。
  8.冷原子吸收法和冷原子荧光法测定水样中汞,在原理、测定流程和仪器方面有何主要相同和不同之处?
  答:冷原子吸收法:汞蒸气对波长为 253.7nm 的紫外光有选择性吸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吸光度与汞浓度成正比。水样中的汞化合物经酸性高锰酸钾热消解,转化为无机的二价汞离子,再经亚锡离子还原为单质汞,用载气或振荡使之挥发,该原子蒸气对来自汞灯的辐射,显示出选择性吸收。冷原子吸收专用汞分析仪器,主要由光源、吸收管、试样系统、光电检测系统、指示系统等主要部件组成。光源的作用是产生供吸收的辐射。多数仪器用低压汞灯作光源,也有用空心阴极灯的,低压汞灯的辐射光谱中的 253.7nm 的能量占 75%左右,故专用汞分析仪中采用低压汞灯比空心阴极等更合适。吸收管相当于分光光度计的比色管,盛放汞原子蒸气,吸收管的体积、形状和仪器分析灵敏度有密切关系,直径越小,长度越长,灵敏度越高。冷原子荧光法:冷原子荧光法是在原子吸收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发射光谱法。汞灯发射光束经过由水样所含汞元素转化的汞蒸汽云时,汞原子吸收特定共振波的能量,使其由基态激发到高能态,而当被激发的原子回到基态时,将发出荧光,通过测定荧光强度的大小,即可测出水样中汞的含量。这是冷原子荧光法的基础,检测荧光强度的检测器要放置在和汞灯发射光束成直角的位置上。 冷原子荧光法简单,线性范围广,灵敏度高,干扰少,能测出 1&10-9g&L-1级的汞。
  9.试列出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镉,铜,铅、锌的要点.它们之间是否会相互干扰?为什么?
  答:直接吸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将样品或消解处理好的试样直接吸入火焰,火焰中形成的原子蒸气对光源发射的特征电磁辐射产生吸收。将测得的样品吸光度和标准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确定样品中被测元素的含量。清洁水样可不经预处理直接测定,污染的地面水和废水需用硝酸或硝酸-高氯酸钾消解,并进行过滤、定容。
  本法适用于测定地面水、地下水和废水中的镉、铅、铜和锌。不会相互干扰,因为火焰中形成的不同原子蒸气对对应原子光源发射的特征电磁辐射产生吸收。
  10.试比较用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铅,镉、锌的原理,显色条件等有何异同之处?
  答:铅:在 pH 为 8.5~9.5 的氨性柠檬酸盐-氰比物的还原性介质中,铅与双硫腙形成可被三氯甲烷(或四氯化碳)萃取的淡红色的双硫腙铅螯合物;
  镉: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是利用镉离子在强碱性条件下与双硫腙生成红色螯合物,用三氯甲烷萃取分离后,于 518nm 波长处测其吸光度。
  锌:在 pH4.0~5.5 的乙酸缓冲介质中,锌离子与双硫腙反应生成红色螯合物,用四氯化碳或二氯甲烷萃取后,于其最大吸收波长 535nm 处,测其经空白校正后的吸光度,用标准曲线法定量。
  相同处:都是用有机溶剂萃取,显色剂相同,生成有色螯合物。
  不同处:缓冲介质不同;酸碱度不同;显色颜色不同;测定波长不同。
  11.怎样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六价铬和总铬?
  答:六价铬的测定:在酸性介质中,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DPC)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其色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含量成正比,于 540nm 波长处进行比色测定,利用标准曲线法求水样中铬的含量。当取样体积为 50mL,使用光程为 30mm 比色皿,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 0.004mg&L-1 铬,使用光程为 10mm比色皿,测定上限为 1mg&L-1 铬。总铬的测定:由于三价铬不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因此必须先将水样中的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后,再用比色法测得水中的总铬。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在酸性溶液中,首先将水样中的三价铬用高锰酸钾氧化成六价铬,过量的高锰酸钾用亚硝酸钠分解,过剩的亚硝酸钠为尿素所分解;得到的清液用二苯碳酰二肼显色,于 540nm 处进行分光光度测定。
  12.怎样采集测定溶解氧的水样?说明电极法和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怎样消除干扰?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测定溶解氧水样的采样原则是避免产生气泡,防止空气混入。所以要用溶解氧瓶或具塞磨口瓶采集。
  碘量法:在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溶液,水中的溶解氧将二价锰氧化成四价锰,并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加酸后,沉淀溶解,四价锰又可氧化碘离子而释放出与溶解氧量相当的游离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的碘,可计算出溶解氧含量。消除干扰:当水中含有氧化性物质、还原性物质及有机物时,会干扰测定,应预
  先消除并根据不同的干扰物质采用修正的碘量法。叠氮化钠修正法,亚硝酸盐会干扰碘量法测定溶解氧,可用叠氮化钠将亚硝酸盐分解后,再用碘量法测定。需要注意的是,采样时要同时记录水温和气压 p,如果水样中含有大于 0.1 mg&L-1 的游离氯,则应预先加硫代硫酸钠去除。如果含有藻类、悬浮物或活性污泥之类的生活絮凝体,则必须经预处理,否则会干扰测定的准确性。
  氧电极法:溶解氧电极通常是聚四氟乙烯薄膜电极。根据其工作原理,分为极谱型和原电池型两种。电极腔内充入氯化钾溶液,聚四氟乙烯薄膜将内电解液和被测水样隔开,溶解氧通过薄膜渗透扩散。当两极间加上 0.5-0.8V 固定极化电压时,水样中的溶解氧扩散通过薄膜,并在阴极上还原,产生与氧浓度成正比的扩散电流。溶解氧与电流成线性关系,因而只要测得还原电流就可以求出水样中溶解氧的浓度。溶解氧电极法不受水样色度、浊度及化学滴定法中干扰物质的影响;快速简便,适用于现场测定;易于实现自动连续测量。
  13.简要说明用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氰化物的原理。
  答: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原理:调节 pH 至中性,氰离子与氯胺 T反应生成氯化氰(CNCl);氯化氰再与异烟酸作用,经水解生成戊烯二醛,与吡唑啉酮进行缩合反应,生成蓝色染料,在 638nm 下进行测定。
  14.在测定水中氟化物时.为何在测定溶液中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剂(TISAB)?用何种方法测定可以不加 TISAB,为什么?
  答:氟离子选择电极是一种以氟化镧(LaF3)单晶片为敏感膜的传感器。Al3+、Fe3+等高价阳离子及 H+对测定有干扰;碱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氟离子浓度的 1/10 时也有干扰,常采用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剂(TISAB)的方法消除。TISAB 是一种含有强电解质、络合剂、pH 缓冲剂的溶液,其作用是消除标准溶液与被测溶液的离子强度差异,使离子活度系数保持一致。用氟试剂分光光度法、滴定法、目视比色法、离子色谱法等测定可以不加 TISAB。因为不需要消除标准溶液与被测溶液的离子强度差异,不必使离子活度系数保持一致。
  15.欲测定某水样中的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试选择适宜的测定方法,列出测定要点.
  答:水中亚硝酸盐的测定方法通常采用 N-(1-萘基)-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发生重氮-偶联反应,使生成红紫色染料,方法灵敏、选择性强。亚硝酸盐在水中可受微生物等作用而很不稳定,在采集后应尽快进行分析,必要时以冷藏抑制微生物的影响。硝酸盐在无水存在情况下与酚二磺酸反应,生成硝基二磺酸酚,于碱性溶液中又生成黄色的硝基酚二磺酸三钾盐,于 410nm 处测定,
  16、测定氰化物的水样如何进行预处理?
  答:常用的蒸馏方法有以下两种:调节水样 pH 值为 4,加入酒石酸和硝酸锌,加热蒸馏,则简单氰化物及部分络合氰化物(如 Zn CN( )2-4 )以氰化氢形式被蒸馏出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取此蒸馏液测得的氰化物为易释放的氰化物。
  在 pH&2 的条件下加入磷酸和 EDTA 加热蒸馏,此时可将全部简单氰化物和除钴氰络合物外的绝大部分络合氰化物以氰化氢的形式蒸馏出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取该蒸馏液测得的结果为总氰化物。
  17、测定水中硫化物时,如何去除干扰?
  答:(1)沉淀法
  沉淀法是最常用的样品保存方法。原理是利用 Zn2+、Cd2+等离子将 S2-转化成 ZnS、CdS 沉淀,再利用过滤或离心分离出沉淀,从而使待测成分与样品基体分离而消除干扰。为了避免水样中有些干扰物如有色物、悬浮物、还原物等因共沉淀或沉淀吸附原因而使硫化物分离不完全,可将分离出的硫化物沉淀于酸性条件下用气体吹出硫化氢,以碱性溶液吸收后测定,去除干扰的效果更佳。
  (2)吹气法
  吹气法是利用硫化物在酸性中不稳定,极易转化成硫化氢气体逸出实现待测成分与样品基体分离的。影响吹气法的因素主要有:酸溶液和载气的种类和纯度、载气流速和吹气时间、吸收液以及反应装置和吸收装置等。如用碘量法测定,则本法不能消除在酸性环境中能挥发的还原性物质如亚硫酸盐的干扰。
  18.说明测定水样 BOD5 的原理,怎样估算水佯的稀释倍数?怎样应用和配制稀释水和接种稀释水?
  答:生化需氧量(BOD)是指由于水中的好氧微生物的繁殖或呼吸作用,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时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要把可分解的有机物全部分解掉常需要 20 天以上的时间。通常规定 20℃时 5 天中所消耗氧量,以BOD5表示,单位为mg&L-1。稀释倍数的确定:a. 地面水可由测得的高锰酸盐指数乘以适当的系数求出稀释倍数;b.工业废水可由重铬酸钾法测得的 COD 值确定。通常需作三个稀释比,即使用稀释水时,由 COD 值分别乘以系数 0.075、0.15、0.225,即获得三个稀
  释倍数;使用接种稀释水时,则分别乘以 0.075、0.15 和 0.25,获得三个稀释倍数。
  为了保证培养的水样中有足够的溶解氧,稀释水要充氧至饱和或接近饱和。为此,将蒸馏水放置较长时间或者用人工曝气和纯氧充氧的办法使溶解氧达到饱和。稀释水中应加入一定量的无机营养物质(磷酸盐、钙、镁、铁盐等),以保证微生物生长时的需要。对于不含或少含微生物的工业废水,在测定BOD5时应进行接种,以引入能分解废水中有机物的微生物当废水中存在难于被一般生活污水中的微生物以正常速度降解的有机物或含有剧毒物质时,应接种经过驯化的微生物。
  19.怎样用重量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矿物油?影响其测定准确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重量法的测定原理是以硫酸酸化水样,用石油醚萃取矿物油,然后蒸发除去石油醚,称量残渣重,计算矿物油含量。重量法测定的是酸化样品中可被石油醚萃取的、且在试样过程中不挥发的物质总量。溶剂去除时,使得轻质油有明显损失。由于石油醚对油有选择地溶解,因此,石油中较重的组分可能不被溶剂萃取而无法测定。重量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它不受油品种的限制,但操作繁琐,受分析天平和烧杯重量的限制,灵敏度低,只适用于测定 10mg&L-1以上的含油水样。
  紫外分光光度法:带有苯环的芳香族化合物的主要吸收波长为 250~260nm;带有共轭双键的化合物主要吸收波长为 2l 5~230nm。原油的测定可选吸收峰波长为 225nm 和 254nm轻质油可选 225nm。 测定时将水样用硫酸酸化,加氯化钠破乳化,然后用石油醚萃取,脱水,定容。标准油用受污染地点水样石油醚萃取物。不同油品特征吸收峰不同,如难以确定测定波长时,可用标准油样在波长 215~300nm 之间的吸收光谱,采用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一般在 220~225nm 之间。
  20.测定底质有何意义?采样后怎样进行制备?常用哪些分解样品的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答:底质即水体底部的沉积物。污染物质进入水体引起的,反映难降解物质(主要是重金属)的积累情况,能很好记录水体污染的历史及潜在危险。底质对水质、水生生物有着明显的影响,是天然水体是否被污染及污染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水质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备:底质的脱水(自然风干、离心分离、真空冷冻干燥、无水硫酸钠脱水)和、底质的筛分。分解底质的方法:全量分解法:适用于测定底质中元素含量水平及随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的样品分解;硝酸分解法:适用于了解底质污染状况的样品分解;水浸取法:适用于了解底质中重金属向水体释放情况的样品分解。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水处理工目前是水处理行业唯一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国家人才战略提出全社会推行学历文凭和职
水处理工目前是水处理行业唯一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国家人才战略提出全社会推行学历文凭和职
水处理工目前是水处理行业唯一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国家人才战略提出全社会推行学历文凭和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ffffff是什么颜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