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喆melody背后的故事事,的基本信息?

五男追一女
极限挑战未播花絮
跑男未播花絮
爸回嗯哼合集
极速前进访谈
加油吧新郎
出发吧爱情
前往世界的尽头
非常静距离
落笔成魔揭前世今生
五十度灰姑娘恋大咚王子
奥斯卡帝后激情诱惑
史诗级降魔大作再燃道火
美女恋上饥渴"野兽"
漫威群英大集结
揭露慰安妇辛酸史
每个人梦寐以求的大白
逗趣三郎丽江艳遇之旅
超凡小蜘蛛恋上女神
成龙宝刀未老再出山
情欲肉欲贪欲引发的血案
陈坤与李冰冰的人妖恋
末日来临你将何去何从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照片背后的故事(-)
记录一个什么事件!!详细者优先!!
<img onerror="imgDelByClass('comimg_box');" class="piczoom mpic" alt="这
26年苏联国土防空军第5防空师航空兵部队苏-15防空歼击机击落韩国航空公司波音-707喷气式客机的全部经过
紧急起飞拦截目标
日对于第5防空师第265歼击机航空兵团飞行员谢尔盖·斯洛博奇科夫上尉来说是一个极为平常的日子。21时,按照作战值班计划,中队飞行员按时进入苏-15防空歼击机,执行战斗值班任务。过了6~7分钟,斯洛博奇科夫上尉接到团指挥所升空拦截一架侵犯苏联领空敌机的紧急命令。这对于斯洛博奇科夫上尉及其部属来说,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因为当时正是冷战的鼎盛时期,北约的侦察机、尤其是美国的侦察机越境侦察是常事。据美国中央情报局透露,20世纪50~70年代,美国侦察机沿苏联和中国边境对其境内防空系统实施的空中侦察超过了2万多架次。为了对付美国侦察机,从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国土防空军防空歼击机部队曾无数次地执行升空拦截任务。据美国中央情报局后来透露,在此期间,美国共有252名飞行员在执行空中侦察时被击落,其中,死亡24人,生还90人失踪138人。按照团指挥所命令,斯洛博奇科夫上尉率领3架苏-15升空,开始沿苏联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境内的阿拉库尔基一维亚尔
26年苏联国土防空军第5防空师航空兵部队苏-15防空歼击机击落韩国航空公司波音-707喷气式客机的全部经过
紧急起飞拦截目标
日对于第5防空师第265歼击机航空兵团飞行员谢尔盖·斯洛博奇科夫上尉来说是一个极为平常的日子。21时,按照作战值班计划,中队飞行员按时进入苏-15防空歼击机,执行战斗值班任务。过了6~7分钟,斯洛博奇科夫上尉接到团指挥所升空拦截一架侵犯苏联领空敌机的紧急命令。这对于斯洛博奇科夫上尉及其部属来说,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因为当时正是冷战的鼎盛时期,北约的侦察机、尤其是美国的侦察机越境侦察是常事。据美国中央情报局透露,20世纪50~70年代,美国侦察机沿苏联和中国边境对其境内防空系统实施的空中侦察超过了2万多架次。为了对付美国侦察机,从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国土防空军防空歼击机部队曾无数次地执行升空拦截任务。据美国中央情报局后来透露,在此期间,美国共有252名飞行员在执行空中侦察时被击落,其中,死亡24人,生还90人失踪138人。按照团指挥所命令,斯洛博奇科夫上尉率领3架苏-15升空,开始沿苏联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境内的阿拉库尔基一维亚尔西亚长达1270千米的空中警戒线飞行。
但是这次与以往不同,起飞不久斯洛博奇科夫上尉就收到了团指挥所“消灭目标”的命令。更使上尉大惑不解的是,他的电台里出现了2个指挥所,一个是摩尔曼斯克(防空军集团军指挥所),另一个是彼德罗扎沃斯克(第5防空师指挥所)。
究竟听谁指挥?斯洛博奇科夫上尉也弄不清楚,反正,他们都要求报告情况。更令斯洛博奇科夫上尉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即将要拦截的目标不仅惊动了全国的防御系统,还惊动了莫斯科国土防空军中央指挥所,甚至惊动了全世界。
摩尔曼斯克防空集团军指挥所作战值班员萨莫伊洛夫收到了由格卢布金中校所属雷达站的报告:“一架不明飞机距我海上边境线300千米,高度9000米,速度900千米/小时。”指挥所立即命令所有地面警戒雷达进入戒备状态,并要求对空情进行严密的监视。因为这架不明飞机距苏联领空还有一段距离,要确定目标性质还来得及。过了一会儿,雷达站向萨莫伊洛夫报告:“是不是我们的一架安-12军用运输机执行完任务从白令海峡返回基地?”“荒唐!安-12军用运输机能飞出这个参数日马?”萨莫伊洛夫质问道。又过了一会儿,雷达站又向萨莫伊洛夫报告:“是不是我海军航空兵的一架图-95战略侦察机啊?”这时,萨莫伊洛夫与北方舰队司令部取得了联系。他们的答复是:“我们的图-95战略侦察机正在海上执行任务,离返回机场的时间还早着呢。”
21时19分,这架不明飞机在摩尔曼斯克地区进入苏联领空,并开始向科拉半岛飞去。摩尔曼斯克防空集团军指挥所在向莫斯科国土防空军指挥所报告的同时,还分别命令第5防空师所属的第265歼击机航空兵团和第365歼击机航空兵团出动苏-15升空拦截。第365团升空的是由波索夫大尉率领的3架苏-15歼击机。
迅速果断击落目标
第365歼击机航空兵团波索夫大尉首先发现了这架不明飞机,并确定这是一架由波音客机改装的美国民RC-135电子侦察机。波索夫大尉作出这种判断不是没有根据的。为了对苏联实施电子侦察,美国空军装备了U-2、RB-52、P2V和RC-135(由波音-707改装)侦察机。其中,RC-135可以在1.2万米高空、距基地千米处向基地传输侦察情报。据美国空军飞行员布柳斯·拜利透露,从年,他曾驾驶RC-135侦察机对苏联实施过400余次空中侦察。此外,据1961年1月美国出版的《对苏联的秘密电子战》一书透露:“美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对苏联雷达站实施侦察,并对截获的信号实施记录和分析,以便掌握苏联在雷达技术领域的发展速度和变化。同时,美国根据苏联掌握的雷达技术,研制出电子对抗设备,从而确保美国空军战略轰炸机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苏联腹地,对其战略目标实施突击。此外,美国还可以借助自己的防空系统遏制苏联战略轰炸机的进攻。在对苏联电子战中,由波音飞机改装的大型电子侦察机扮演了重要角色。”
摩尔曼斯克防空指挥所在收到波索夫大尉发现一架美国波音侦察机的报告后,立即命令波索夫“不要开火,迫使飞机在最近的机场降落。”于是,波索夫连续向这架“波音”发出迫降信号,但是,波音侦察机根本不予理会,继续毫无顾忌地向科拉半岛纵深飞去。随后“波音”开始改变航向,向与苏联接壤的芬兰方向飞去。
在距边境数千米时,值班员萨莫伊洛夫向防空集团军司令员德米特利耶夫中将汇报了此情。这时,德米特利耶夫中将正在家里休息。听完波音侦察机企图逃跑的报告后,中将果断地下达了击落敌机的命令。21时42分,波索夫驾驶苏-15防空歼击机接近波音侦察机,向其发射了1枚P-98空空导弹(西方称为AA-3)。P-98是由苏联第4试验设计局在P-8空空导弹基础上研制而成的。该弹采用鸭式气动布局,4片小三角形控制舵面安装在弹头后部,4片大三角形弹翼安装在弹体后部,并为其安装了横滚稳定片。P-8最初不是用于近距空战,而是主要用于中距拦截。它是苏联国土防空军防空歼击机装备的第一代中距红外空空导弹。最初,P-98射程仅为12千米,经过改进提升到26千米。波音侦察机中弹后,先是急剧下降高度,随后进入了螺旋。
此时,波索夫向莫斯科国土防空军中央指挥所报告:“我已经向‘波音’发射了1枚P-98空空导弹。”但是令波索夫大惑不解地是,他遭到了对方的责怪:“谁让你击落飞机的!不是让你查明空情后迫使飞机降落吗!”可是,这已经太晚了。
这时地面雷达操纵手发现,从第一个目标(被击中的波音侦察机)飞出了一个东西。于是他迅速地将该目标截获,以便将其报告指挥所进行分辨和确定。据第265歼击机航空兵团领航员亚力山大·波罗托夫回忆:“团参谋长瓦列里·沃尔涅茨大尉始终在团指挥所处理这次突发事件。值班员对雷达站报来的空情目标迅速地进行了处理,根据目标的飞行速度等参数,判断为美国的巡航导弹。因为当时美国正在试验这种武器。”沃尔涅茨大尉将此情报告了上级作战值班员。但是没有得到任何回答。此前,“波音”侦察机已经从雷达显示屏上消失,而美国巡航导弹的标记还在雷达显示屏上。
第265歼击机航空兵团飞行员斯洛博奇科夫上尉并不知道指挥所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接到了指挥所的命令:“发现新目标l瞄准,将其击落!”斯洛博奇科夫上尉心想:“刚刚击落了一架‘敌机’,现在又飞来一架,是不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千万不能大意!我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斯洛博奇科夫上尉发现了目标,开始截获和瞄准目标。这时,斯洛博奇科夫的耳机里再次传来指挥所“消灭目标”的命令。最后,斯洛博奇科夫上尉按动了发射P-98空空导弹的接钮。只见P-98空空导弹就像一把出鞘的利剑快速向目标飞去。随后斯洛博奇科夫上尉向指挥所报告:“目标被我消灭!”于是,指挥所命令斯洛博奇科夫上尉退出空战返航。
原来,斯洛博奇科夫在米高空进攻的目标是被第365团波索夫大尉击落的波音侦察机左外翼。在波音侦察机被波索夫的导弹击中后,其左外翼迅速与机身脱离,它的外形和飞行速度与巡航导弹十分相似,从而使第265团作战值班员作出了错误的判断。
斯洛博奇科夫上尉驾驶飞机降落后,刚准备喊“报告”跑进起飞线塔台,只听塔台指挥员喊道:目标还在空中!“于是,斯洛博奇科夫上尉立即调头,跑向停机坪驾驶苏-15,与飞行员A·克列福夫、A·根别尔科和E0·诺沃日罗夫驾驶的苏-15一起编队升空拦截目标。
那架波音侦察机在被P-98空空导弹击中后,尽管失去了左外翼,但它的4台发动机还在工作。飞机在空中飞行了将近40分钟,随后在科尔皮亚尔维湖上空坠入螺旋。斯洛博奇科夫与3位战友一起在空中对其跟踪和监视,而没有再进行攻击。23时05分,波音侦察机在苏联凯姆市以南的科尔皮亚尔维湖的冰面上用机腹降落。降落时,飞机向前滑行了大约300米,并呈90°角度停靠在湖岸边。在苏联搜索直升机没有到达之前,斯洛博奇科夫上尉与战友们继续在湖上空执行巡逻警戒任务。
妥善解决截击事件
经过调查发现,原来这架波音侦察机是韩国航空公司的一架航班号为902的波音-707喷气式客机,它正在执行巴黎——汉城航线的飞行,由于驾驶员疏忽,误入苏联领空。飞机的右翼在迫降时被树丛刮断,机头完好无损,左外翼被P-98空空导弹打掉,一台发动机的涡轮被卡住,机身多处被弹片击中。机上110名乘客中,2人被弹片击中身亡,13人受伤。苏联直升机迅速把死难者遗体、伤员以及儿童送往苏联凯姆市,其他乘客被安置在军营里。3天后(4月23日),在摩尔曼斯克机场苏方将机上的95名乘客转交给了美国驻列宁格勒总领事馆和美国泛美航空公司的代表。
鉴于要对这次事件进行调查,波音-707客机902航班的机组人员(机长金昌基、领航员李承信)和乘务员被扣留,等待苏联审讯和处理。机长金昌基曾在朝鲜战争中与苏联空军米格战斗机作过战。在审讯过程中,韩国驾驶员对驾机入侵苏联领空的事实供认不讳。他们供认,曾收到苏联防空歼击机发出的迫降信号,但是没有理会。他们误认为只要驾机离开苏联领空便万事大吉了,没想到会落到了这个地步。金昌基和李承信曾联名致信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恳请苏联政府饶恕他们所犯的罪行,并愿意接受任何处罚。鉴于金昌基和李承信悔过态度诚恳,苏联政府决定不对其追究任何责任,将其驱逐出境。
日,苏联塔斯社公开报道了这次事件。报道称,苏联军方和地方政府对这次事件进行了10天的调查,结果没有发现韩机装备无线电侦察设备。就在塔斯社报道这次事件的当天,苏联国土防空军总司令耶夫根尼·萨维茨基空军元帅亲自视察了被击落的波音-707喷气式客机座舱。随后,苏联飞机制造厂航空工程技术人员将飞机零部件拆卸下来,使用米-6直升机将其运往停泊在坎达拉克沙湾的拖船上。
在得知击落的是韩国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07客机后,第5防空师第265团和第365团飞行员的情绪都十分低落。4月21日白天,第5防空师停止了飞行。两个团的飞行员都收听了“美国之音”。“美国之音”播音员对这次事件大肆渲染,并称:“苏联野蛮人对一架民航班机开火,对世界和平的人们犯下了滔天罪行,必须严惩凶手。”
正像波索夫大尉所说的那样:“&#034;当印证了是我用导弹将902航班击落的消息后,我的心在痛,几乎到了绝望的地步!”但是,这种事毕竟是发生了。第二天,整个机场停机坪停满了运送首长的飞机和直升机。小道消息开始四处飞扬,先说是要把将军们送上军事法庭,后来又说拿截击者试问。防空师和防空团的指挥员两天两夜都没睡觉,忙着整理值班记录和调查事件的经过。波索夫大尉和斯洛博奇科夫上尉写了5遍飞行日记。最终,既没处分谁,也没表彰谁。倒是波索夫大尉与一位曾经在苏联南部地区连续击落两架入侵苏联领空的直升机飞行员被邀请到莫斯科。在那里,他们受到了首长的接见,并被称为“祖国不会忘记的英雄”。
随着苏联的解体,1994年,第5防空师被撤销,斯洛博奇科夫服役的第365防空歼击机航空兵团也被解散。随后,斯洛博奇科夫又在部队服役了几年,直到兵龄满22年时,转入预备役,当时他只有38岁。退出现役后,他并没有闲着,在铁路中学找到了担任劳动技能课教师的工作。目前,斯洛博奇科夫在彼德罗扎沃斯科的一家工厂负责保卫工作。26年过去了,每当回想起那段往事,斯洛博奇科夫总有一种惆怅和不安之情。但是使斯洛博奇科夫欣慰的是,他仍然可以像普通人一样正常地生活和工作,这也许就是他一生最求之不得的东西了。
公司的波音707被前苏联苏-15截击机击伤后迫降。
1978年韩国一架波音707客机曾被苏-15击中的详情:
俄罗斯《劳动报》许多人都知道1983年苏联歼击机在远东击落韩国航空公司波音客机事件。但很少有人知道,在此次事件的5年以前,该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07客机曾被苏联导弹击中,被迫降落在苏联西北部卡累利阿冰雪覆盖的湖面上。
这架波音707客机从法国巴黎飞往安克雷奇,途经英国、冰岛东岸、格陵兰和加拿大的北极群岛。该客机从法国奥利机场的起飞时间是日14时40分。机上有来自6个国家的97名乘客,其中包括26名妇女、5名儿童。共有2名飞行员和1名领航员。
飞了7小时后,机长问领航员:&我们飞到哪里了?&&格陵兰。&但是过了几分钟后,领航员叫道:&我看到了军用飞机。&&飞机标志是什么?&&红五星。&&苏联的!这么说我们偏离了航线!&
客机早就进入了苏联边界,正飞在科拉半岛沿岸上空,具体是在北方舰队核潜艇基地上空。
机身有红五星标志的苏联歼击机一会儿出现在波音客机的左侧,一会儿出现在右侧。过了一会儿,客机左侧响起爆炸声,乘客都
1978年韩国大韩公司的波音707被前苏联苏-15截击机击伤后迫降。
1978年韩国一架波音707客机曾被苏-15击中的详情:
俄罗斯《劳动报》许多人都知道1983年苏联歼击机在远东击落韩国航空公司波音客机事件。但很少有人知道,在此次事件的5年以前,该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07客机曾被苏联导弹击中,被迫降落在苏联西北部卡累利阿冰雪覆盖的湖面上。
这架波音707客机从法国巴黎飞往安克雷奇,途经英国、冰岛东岸、格陵兰和加拿大的北极群岛。该客机从法国奥利机场的起飞时间是日14时40分。机上有来自6个国家的97名乘客,其中包括26名妇女、5名儿童。共有2名飞行员和1名领航员。
飞了7小时后,机长问领航员:&我们飞到哪里了?&&格陵兰。&但是过了几分钟后,领航员叫道:&我看到了军用飞机。&&飞机标志是什么?&&红五星。&&苏联的!这么说我们偏离了航线!&
客机早就进入了苏联边界,正飞在科拉半岛沿岸上空,具体是在北方舰队核潜艇基地上空。
机身有红五星标志的苏联歼击机一会儿出现在波音客机的左侧,一会儿出现在右侧。过了一会儿,客机左侧响起爆炸声,乘客都从座位上震了下来。飞机急速下降,从万米以上的高度降到3000米,然后更低。
客机目标于20时54分第一次出现在科拉半岛的苏军雷达屏幕上。监视人员最初只是观察它,因为苏联战斗机在完成训练飞行后通常都飞这条路线。但当目标飞入苏联领空后,发出了警报:目标以每小时850公里的速度从北向南行驶,高度为1万米。博索夫大尉驾驶一架苏&15歼击机从摩尔曼斯克州阿夫里坎达机场起飞,前去拦截。他得到的命令是:使飞机迫降,否则就击落它。
博索夫驾驶的歼击机直接飞近波音客机,扇动机翼示意:跟着我飞。但客机掉头就飞往芬兰方向,而到边境只需飞几分钟。博索夫当时接到地面的命令:&击落目标!&21时42分,他发射了一枚红外线弹头的自动制导导弹。
这时,雷达屏幕上出现了新的目标,它是从波音客机分离出去的。苏联军事专家们被搞糊涂了:这是什么?是扔下的集装箱还是有翼导弹?于是,飞行员谢尔盖&斯洛博德奇科夫受命驾机从波杜热梅机场飞上了蓝天。
&看到目标。&斯洛博德奇科夫报告说。&消灭它!&指挥中心命令道。斯洛博德奇科夫发射了一枚导弹,随后返航。当飞机着陆时,目标还滞留在空中。
原来那不是有翼导弹。波音客机在遭受博索夫的打击后,一块机翼掉了下来,其形状酷似一枚有翼导弹。这块被雷达捕捉到的机翼有3米大小,斯洛博德奇科夫在6000米高空进攻的就是这块飞机碎片。而波音客机早已急速下降,从雷达屏幕上消失了。
客机虽然严重受损,但没有马上坠到地面。它使用备用油,又歪歪斜斜地飞了40分钟,找到了降落地点。尽管天很黑,机组人员还是看清了长长的湖面。它降落在湖面上,压倒几棵小松树,机头插进岸边隆起的小雪堆。它就这样停在了湖面上。
苏联军人们来到波音客机旁。第一个登上飞机的是名准尉,他喘着粗气,脸颊红红的,歪戴着军帽。乘客们心惊胆战地看着他。准尉问:&有人会讲俄语吗?&有两个姑娘回答说会。原来她们曾在莫斯科的一所大学里学习过。
&那就请翻译:你们都被捕了。&乘客和机组人员被直升机疏散走了,伤员被送进医院。遗憾的是,被导弹弹片击伤的两名乘客不治身亡。目击者后来说,机组人员用了好几分钟,才使机长离开驾驶座位,他在降落时耗尽了心力。苏联专家对这名飞行员的高超技艺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而且不仅仅是苏联专家,人们后来了解到,韩国飞机驾驶员由于这次迫降获得了波音公司的巨额奖赏。
乘客被送进一个军官之家俱乐部。第一天,他们极度兴奋,因为知道活下来是个奇迹。
克格勃侦查员瓦列里&杰夏特科夫被编入一个临时成立的调查小组,几个小时后,乘直升机飞到了出事地点。杰夏特科夫回忆说:&我审问了韩国客机领航员。他对我说,导航罗盘出了故障,所以偏离了航线。&
客机领航员没有把罗盘同自动驾驶仪连接好。在奥利机场上,领航员被告知罗盘有毛病。因此,在他发现航向角奇怪地增大时,就用手调小了罗盘的角度。可自动驾驶仪程序化地恢复了原来的角度。杰夏特科夫接着说:&我没有理由不相信领航员。没有找到任何有侦察性质的秘密原因。我至今仍相信,韩国波音707客机是一架普通的民航客机。&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  逻辑推演:黑客帝国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Matrix里,人类用户与程序用户都被设定为逻辑上是完美无缺的。  然而,人类用户和程序用户都在自发产生不完美的余数,即出现不符合系统规则的变异,且不断累积(人类意识的不可控性和逻辑体系内哥德尔不完备定律),累积下去将导致系统崩溃。  为了通过反平衡达到系统整体的平衡,即仍是出于平衡的使命,建筑师创造了第一代the one--法国人。  法国人的使命:在Matrix中划出一个相对隔离的虚拟世界Zion,不断收集拒绝删除的变异(不管是失控的人类用户还是失控的程序用户),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法国人在自己的世界里权限与建筑师相同。  法国人扩张Zion的使命与Matrix内部自发的变异形成一对新平衡,Zion的扩张吸收了Matrix里的变异,使Matrix免于因变异过度累积而崩溃。  但这两个系统内部实际上都是没有选择的,只是简单地再造了一个系统来容纳余数而已。这种平衡显然是暂时的。当余数变异最终变得极其普遍、遍及每一个基本因式时,系统将面临法国人的世界极度扩张,而Matrix萎缩到消失的问题,这时法国人的世界将成为新的不平衡的来源。  简单的不加处理的并存是行不通了。为了继续平衡的使命,建筑师需要从根源上解决不平衡问题。  Matrix中人和程序的余数产生还是有差异的,程序的变异是出于形式逻辑本身的不完备性,人类用户的变异则是出于意识。  所以从根源上保持平衡,需要两个反制因素:  在Matrix里,需要对变异本身的发生提供消除的方式。为此建筑师创造了Oracle。先知的反平衡权限与建筑师平衡权限相同。  Oracle的使命是反平衡,即针对系统内部的自发变异,制造反向的变异。先知的使命是在Matrix与Zion失去平衡时,制造反向的不平衡。所以先知必须研究非逻辑意识,非逻辑意识正是前面说的系统自发不平衡的来源。  在以Zion里,需要对法国人绝对控制下的Zion的过度扩张提供限制措施,为此建筑师创造了:波塞芬尼。  波塞芬尼的使命就是破坏,即用欲望主导的破坏反制法国人基于因果的权力扩张。所以波塞芬尼不关心Zion的其他个体,只关心怎么控制他的老公,破坏他的好事。  在法国人的世界里,波塞芬尼的破坏力权限与法国人的权限相同。男人通过控制世界控制女人,女人通过控制男人控制世界。  在matrix里,Oracle的出现带来了选择的权利(或假象),即系统内部的用户和Npc可以通过表面上的选择(允许反向变异)来取得平衡。这样降低了变异积累的速度,延长了系统的运行时间。  在Zion里,波塞芬尼的出现带来了绝对权力的在欲望中的堕落。作为基于因果的绝对权力象征的法国人,现在有了破坏绝对控制的"欲望"来制约,使法国人只能被动地"知道过去的因果",而不能因此取得控制未来的能力。  Zion这个人造的绝对因果的天堂因此堕落了。最后,法国人在欲望的勾引下回到万物之源,看透了自己一开始时作为The one的"以Zion取代Matrix"的理想是个谎言。现在他只为维持自身的使命而存在。他选择了重建Zion,但他是个程序,程序不存在死亡的问题。所以现在如果新的平衡能够维持下去,他将是Zion永远的王,虽然这个王已经明白他永远不可能实现自己的使命:无限的权力(也就是Zion统一Matrix)。  这个看似精妙的平衡会被再度打破吗?必然的。两个世界的组合仍是一个整体,当一个matrix里产生的不相容的余数在进入Zion之后又成为余数时,换句话说对两个世界合起来的整体发生排异时,怎么办?既不能归入集合"A",又不能归入集合"非A",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仍然要积累新的余数,发生崩溃危机。  这时候,两个世界之间的选择假象不管用,权力与欲望的相互制约不管用,那就引导这样的"超级余数"自我消灭来保住系统了。也就是说,要让这样的余数自发得出"无我"的结果,"无我"就是"大爱",也就是为了系统的继续存在而自动己归源消灭自己。  于是建筑师出于保护系统(最重要的东西)不被终极的觉悟所毁灭的目的,设计了第二代的The one。  第一个走上这条新路的程序就是第二代的The one:Seraph.  Seraph是从Matrix里觉醒(变异)并投奔Zion的千千万万程序中的一个。  区别在于他在Zion中对Zion本身也产生了怀疑,再度觉醒(变异),而且他不象Cypher那样把对Zion的怀疑归结于选择而去选择回到Matrix忘记一切,他是第一个同时在Matrix和Zion中都不兼容的变异。  这时他的认识上升到了机器世界的核心层(以金色代码为代表),背叛了法国人而成为第一个"觉悟的程序"(注意法国人和先知在系统中并没有显示出与所在系统色彩不同的代码)。觉悟到了什么呢?就是建筑师给自己设计的使命:保护最重要的东西(也就是保护整个系统不毁灭,也就是所谓"大爱")。  Seraph作为程序,悟到了"大爱",选择了回到Source并重建Zion。至于原先的Zion,人类用户的部分被系统删除了。但作为程序的法国人拒绝被删除,因为他作为程序的使命并没有完成,按照系统运行的元规则不应该被删除。法国人手下的程序也以同样的原因无法被删除。建筑师作为程序必须遵循自己的规则,不能自己带头违反元规则,他必须接受法国人的世界合乎逻辑的存在。  于是法国人率领手下的变异程序,把那一部分Zion变成了Matrix内部自己的势力范围(片中是作为Matrix一部分的、享乐主义的地狱城堡),继续着他原来的使命。Seraph则率领"觉醒"的人类用户另建了人类用户专用的副本,即后来我们所见的地心城Zion。  黑客帝国2中,法国人把Seraph叫做"我的小犹大",他手下把seraph叫做"The wingless",可见Seraph是他们的老相识了。Zion还在法国人统治的时候Seraph还是法国人的手下。后来他背叛法国人并选择去建立人类用户专用的Zion,法国人那一伙觉得那是以程序的身份沦落人间了,所以又是叫他叛徒犹大,又是叫他折翼天使。  当然,Seraph是个程序用户,不是个人类用户,程序在目的实现之前是不死的,所以他只能以"先驱"身份在这个Zion作为传说而存在,他自己则作为核心层的程序,不再在matrix和Zion中出现,直至系统重新出现根本性危机、"保护最重要的东西"这个使命需要时才重新出现。  孟菲斯常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个the one建立了这个Zion并开始为人类解放事业孜孜不倦地努力,后来他死了,先知说有一天the one将会重生,那一天战争将会结束"。那么这个The one自己又是怎么被唤醒的,谁来帮助第一个被唤醒的The one建设Zion呢?显然是Seraph这个核心层的程序(天使)屈尊去干的。  程序逻辑意义上的问题至此完结了,人性之中的问题却并未完结。所以之后作为"超级余数"的三代the one,都是从人类用户中产生,再也没有从程序用户中产生。这三代the one 重复着法国人和Seraph的故事(所以孟菲斯说的历史里才有上任The one 后来死去一说,显然这个上任是人类用户)。  虽然接下来连续三代The one都和Seraph一样选择了"大爱"并重建被毁的Zion,但作为人类用户,对"大爱"(保护最重要的东西即系统本身)的选择却是基于对人类生存(survival)本身价值的本能认同,并不是绝对可靠的。如果有一天这个也受到质疑,怎么办?  用弗洛伊德的"三个我"理论话说,一个人如果既不接受本我(matrix),也不接受自我(Zion),甚至看透了"超我"的层面,那么他可能会做出和本能欲望、自我意识、理想价值都不相符的选择。也就是超越"超人"的选择。这个选择将导致什么结果呢?  于是经历了三代人类对于"我"的反思和经验教训积累,到了第六代Matrix,具备了对"三个我"的全面反思的积累。  以对程序一直未能真正学会的"爱"的理解为基础,Neo这一代的The one之路上共觉醒了三次,第一次认识到Matrix是虚,这是超越了"本我"。第二次是认识到Zion是虚,这是超越了"自我"。第三次非常特殊,是在与程序对爱的理解充分交流之后,再在与Smith的决斗中认识到包括理想和价值在内的一切皆虚,这是超越了"超我"的终极之爱。最后他与自身的反面融合归零,最后的问题不复存在了。原来,爱是没有使命的,"使命"也是虚。  对超越"超我"的认识,相当于程序对于自身"因使命而产生,无使命即灭"的"元规则"的反思。显然在这个过程中,程序世界学习到了人性中最后的保留部分,终于允许象Sati这样无使命程序的自由存在,当然允许无使命的人类用户的自由存在也就不在话下了。在这一刻,人类与机器的最后界线被打破,程序世界和人类世界不再有实质的区别。两个"民族"最后融合为一了。接下来再讨论谁战胜谁也就没了意义。  再往后呢?也许"人"的物理形态将不断地演化,也许变形金刚的赛博坦星球也是其中一条可能的路径吧。形态是不重要的,只要人性依旧存在,新的形态下人类就依然会以新的外形去重复过去的故事。
楼主发言:33次 发图:0张
  Zion这个人造的绝对因果的天堂因此堕落了。最后,法国人在欲望的勾引下回到万物之源,看透了自己一开始时作为The one的"以Zion取代Matrix"的理想是个谎言。现在他只为维持自身的使命而存在。他选择了重建Zion,但他是个程序,程序不存在死亡的问题。所以现在如果新的平衡能够维持下去,他将是Zion永远的王,虽然这个王已经明白他永远不可能实现自己的使命:无限的权力(也就是Zion统一Matrix)。  =================  为了整体的逻辑协调,这段修改如下:  于是,法国人在第一代Zion的胜极而灭前回到万物之源,看透了自己一开始时作为The one的"以Zion取代Matrix"的理想是个谎言。他选择了重头再来,重建Zion,但现在他只为维持自身使命的继续而在欲望的制衡下存在,Zion这个人造的绝对因果的天堂因此堕落了。法国人是个程序,程序不存在死亡的问题。所以现在如果在欲望制衡下的新平衡能够维持下去,他将是Zion永远的王,虽然这个王已经明白他永远不可能实现自己的使命:无限的权力(也就是Zion统一Matrix)。
  注明一下,  从第二代matrix开始,  Zion分裂为法国人率领的以"觉醒"的程序用户为成员的地狱城堡,以及Seraph率领的由"觉醒"的人类用户成员组成的地下城。
  以上只是对黑客帝国一些没有明示的情节(Seraph,Oracle,法国人及其老婆、地狱城堡等重要元素的由来)作的推导,并非严肃论证,仅资一笑呵呵。
  Matrix和Zion涵义深远,也可以社会现象视之。  程序用户还有人类用户组建的Zion各自出发点迥异,但其实又都是Matrix的变体。
  还有,为毛送掌管钥匙的是日本人?东方裔血统跟法国人的Zion之间混合,呵呵呵,这片子拍得深刻无比充满寓意。
  回复第3楼,@某马甲  以上只是对黑客帝国一些没有明示的情节(Seraph,Oracle,法国人及其老婆、地狱城堡等重要元素的由来)作的推导,并非严肃论证,仅资一笑呵呵。  --------------------------  强,赞  
  此版还有一些内部瑕疵,经调整修订为更完美版如下:  逻辑推演:黑客帝国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Matrix里,人类用户与程序用户都被设定为逻辑上是完美无缺的。  然而,人类用户和程序用户都在自发产生不完美的余数,即出现不符合系统规则的变异,且不断累积(人类意识的不可控性和逻辑体系内哥德尔不完备定律),累积下去,很快就导致系统崩溃。第一代matrix惨败。  为了通过反平衡达到系统整体的平衡,即仍是出于平衡的使命,建筑师创造了第一代the one--法国人,并由他带头重启系统。是为第二代matrix。  法国人的使命:建立起一个相对隔离的虚拟世界Zion,不断收集matrix里拒绝删除的变异(不管是失控的人类用户还是失控的程序用户),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法国人在自己的世界里权限与建筑师相同。  法国人扩张Zion的使命与Matrix内部自发的变异形成一对新平衡,Zion的扩张吸收了Matrix里的变异,使第二代Matrix在一段时间内免于因变异过度累积而崩溃。  第二代Matrix看似精妙的平衡会被再度打破吗?必然的。  两个世界的组合仍是一个整体,当一个matrix里产生的不相容的余数在进入Zion之后又成为余数时,换句话说对两个世界合起来的整体发生排异时,怎么办?既不能归入集合"A",又不能归入集合"非A",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仍然要积累新的余数,发生崩溃危机。  同时,两个系统内部实际上都是没有选择的,只是简单地再造了一个系统来容纳余数而已。这种平衡显然是暂时的。当余数变异最终变得极其普遍、遍及每一个基本因式时,系统将面临法国人的世界极度扩张,而Matrix萎缩到消失的问题,这时法国人的世界将成为新的不平衡的来源。所以在matrix被Zion完全吞没之前,同时排斥这两者的"超级余数"的出现就不可避免了。  于是,第二代Matrix又转不下去了,建筑师被迫要再次重启系统。  对那个"超级余数",两个世界之间的选择假象不管用,权力与欲望的相互制约不管用,那就只能靠引导他自我回归来保住系统了。也就是说,要让这样的余数自发得出"归源"的运算结果。为了系统的继续存在而自动归源,这就是"大爱"。  建筑师出于保护系统(最重要的东西)不被终极的觉悟所毁灭的目的,设计了第二代Matrix中的第二代The one。  第一个走上这条第二代the one新路的程序就是:Seraph.  Seraph是从Matrix里觉醒(变异)并投奔法国人的Zion的千千万万程序中的一个。  区别在于他在Zion中对Zion本身也产生了怀疑,再度觉醒(变异),而且他不象Cypher那样把对Zion的怀疑归结于选择而去选择回到Matrix忘记一切,他是第一个同时在Matrix和Zion中都不兼容的变异。于是作为对这个觉醒的反平衡,他身上的第二代The one 程序启动。  这时,seraph的认识上升到了机器世界的核心层(程序以金色代码为代表),背叛了法国人而成为第一个"觉悟的程序"(注意法国人和先知在系统中并没有显示出与所在系统色彩不同的代码)。觉悟到了什么呢?就是建筑师给自己设计的使命:保护最重要的东西(也就是保护整个系统不毁灭,也就是所谓"大爱")。  Seraph作为程序,悟到了"大爱",选择了回到Source,并为保护系统不毁灭而重建Zion。至于原先的Zion,人类用户的部分被系统无情地删除了,只留下几个做种。但作为程序的法国人拒绝被删除,因为他自己作为程序的使命并没有完成,按照整个系统运行的元规则不应该被删除。法国人手下的程序也以同样的原因无法被删除。建筑师作为程序必须遵循自己的规则,不能自己带头违反元规则,他必须接受法国人的世界合乎逻辑的存在。
  。  于是Zion在第二次重装中分裂为程序用户的收容所和人类用户的收容所。法国人率领手下的变异程序,把那一部分Zion变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片中是作为通过轮回通道连接到Matrix的、享乐主义的地狱城堡),继续着他原来的使命。 Seraph则引导"觉醒"的人类用户建立了人类用户专用的副本,即后来我们所见的地心城Zion。  黑客帝国2中,法国人把Seraph叫做"我的小犹大",他手下把seraph叫做"The wingless",可见Seraph是他们的老相识了。Zion还在法国人统治的时候Seraph还是法国人的手下。后来他背叛法国人并选择去建立人类用户专用的Zion,法国人那一伙觉得那是以程序的身份沦落人间了,所以又是叫他叛徒犹大,又是叫他折翼天使。  当然,Seraph是个程序用户,不是个人类用户,程序在目的实现之前和法国人一样是不死的,不能合乎逻辑地在人类用户的Zion世界里一直活下去。所以他只能以"先驱"身份在这个Zion作为传说而存在,他自己则作为存在于核心层的程序,不再在matrix和Zion中出现,直至系统重新出现根本性危机、"保护最重要的东西"这个使命需要时,才从核心层回到该出现的地方,作为下凡的天使(the wingless)重新出现。  孟菲斯常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个the one建立了这个Zion并开始为人类解放事业孜孜不倦地努力,后来他死了,先知说有一天the one将会重生,那一天战争将会结束"。那么这个The one自己又是怎么被唤醒的?就算他自己觉醒了,也不过光卵一条,又如何能够有条件去建设Zion呢?显然人类用户版Zion的基本建设是Seraph这个核心层的程序(下凡的天使)屈尊去干的。  有了上两代的教训,新一代的系统里显然简单的不加处理的并存是行不通了。  为了继续平衡的使命,建筑师需要从根源上解决不平衡问题。于是第三代Matrix增加了新的制衡者。  Matrix中人类和程序用户的余数产生还是有差异的,程序的变异是出于形式逻辑本身的不完备性,人类用户的变异则是出于意识。  所以从根源上保持平衡,需要两个反制因素:  在Matrix里,需要对变异本身的发生提供消除的方式。为此建筑师创造了Oracle。先知的反平衡权限与建筑师平衡权限相同。  Oracle的使命是反平衡,即针对系统内部的自发变异,制造反向的变异。先知的使命是在Matrix与Zion失去平衡时,制造反向的不平衡。所以先知必须研究非逻辑意识,非逻辑意识正是前面说的系统自发不平衡的来源。  在matrix里,Oracle的出现带来了选择的权利(或假象),即系统内部的用户可以通过表面上的选择(允许反向变异)来取得平衡。这个反向选择典型的,就是把人类用户的怀疑以"做梦"的理由糊弄过去,孟菲斯就是给你选择吃药的那个梦神。大多数人类用户(99%)会选择认相信自己是在做梦,从而回到Matrix内的逻辑正常状态。于是这样降低了变异积累的速度,延长了系统的运行时间。  在以Zion里,需要对法国人绝对控制下的Zion的过度扩张提供限制措施,为此建筑师创造了:波塞芬尼。  波塞芬尼的使命就是破坏,即用欲望主导的破坏反制法国人基于因果的权力扩张。所以波塞芬尼不关心Zion的其他个体,只关心怎么控制他的老公,破坏他的好事。  在法国人的世界里,波塞芬尼的破坏力权限与法国人的权限相同。男人通过控制世界控制女人,女人通过控制男人控制世界。  在Zion里,波塞芬尼的出现带来了绝对权力的在欲望中的堕落。作为基于因果的绝对权力象征的法国人,现在有了破坏绝对控制的"欲望"来制约,使法国人只能被动地"知道过去的因果",而不能因此取得控制未来的能力。  现在,法国人只为维持自身使命的继续而在欲望的制衡下存在。法国人是个程序,程序不存在死亡的问题。所以现在如果在欲望制衡下的新平衡能够维持下去,他将是地狱城堡永远的王,虽然这个王已经明白他永远不可能实现自己的使命:无限的权力(也就是以自己的势力统一Matrix),除非他能掌控未来。他只能和老婆在地狱城堡里做夫妻冤家。  程序用户逻辑意义上的问题至此完结了。但人性意识之中的问题却并未完结。所以之后作为"超级余数"的三代the one,都是从人类用户中产生,再也没有从程序用户中产生。这三代the one 重复着法国人和Seraph的故事(所以孟菲斯说的历史里才有上任The one 后来死去一说,显然这个上任是人类用户),人类用户版的Zion在此过程中三毁又三建。  虽然接下来连续三代The one都和Seraph一样选择了"大爱归源"并重建被毁的Zion,但作为人类用户,对"大爱归源"(保护最重要的东西即系统本身)的选择却是基于对人类生存(survival)本身价值的本能认同。这个认同虽然在理性上看没有问题,从意识角度来看却并不是绝对可靠的。  用弗洛伊德的"三个我"理论话说,一个人如果既不接受本我(matrix),也不接受自我(Zion),甚至看透了"超我"的层面,那么他可能会做出和本能欲望、自我意识、理想价值都不相符的选择。也就是超越"超人"的选择。这个非理性的选择将导致什么结果呢?  于是经历了三代人类对于"我"的反思和经验教训积累,到了第六代Matrix,具备了对"三个我"的全面反思的积累。一个全新的超级余数即将产生,对这个命题本身的测试开始了。测试本身的实质很简单,就是Oracle制造的Unbalance能否解决这个全新的超级余数,换句话说,就是Oracle能否理解这个人性中最后的秘密。  以对程序一直未能真正学会的"爱"的理解为基础,Neo这一代的The one之路上共觉醒了三次,第一次认识到Matrix是虚,这是超越了"本我"。第二次是认识到Zion是虚,这是超越了"自我"。第三次非常特殊,是在与程序对爱的理解充分交流之后,再在与Smith的决斗中认识到包括理想和价值在内的一切皆虚,这是超越了"超我"的终极之爱。最后他与自身的反面融合归零,最后的问题不复存在了。  原来,爱是没有使命的,"使命"也是虚。Oracle乃至整个系统从中学到的,就是系统应该接受"没有使命的存在"。对超越"超我"的认识,相当于程序对于自身"因使命而产生,无使命即灭"的"元规则"的反思。显然在这个过程中,程序世界学习到了人性中最后的部分,终于允许系统中产生和容纳象Sati这样"无使命的存在",当然允许那些变异的人类用户的自由存在也就不在话下了。  在这一刻,人类与机器的最后界线被打破,程序世界和人类世界不再有实质的区别。两个"民族"最后融合为一了。接下来再讨论谁战胜谁也就没了意义。  再往后呢?也许"人"的物理形态将不断地演化,也许变形金刚的赛博坦星球也是其中一条可能的路径吧。形态是不重要的,只要人性依旧存在,新的形态下人类就依然会以新的外形去重复过去的故事。
  以上说的,启示就是权(权力)、利(物欲)、理(理性)、教(宗教)四组矩阵,以及超越这四组矩阵的道家(Seraph)和佛家(Sati)思想。人类的意识的秘密,尽在于此。
  我们注意到本文中大部分内容,黑客帝国里都有相应的台词  比如Seraph对Smith说我曾打败过你,显然Seraph曾经也是The one  波塞芬尼抱怨说法国人以前很像Neo,显然法国人曾经也是 The one  其他的大家可以推敲下,看是否对应的起来呵呵。
  呃……  
  深奥了 看不懂
不过我喜欢黑客帝国
  好帖子
  好  
  曲高和寡!
  基于精益求精的精神,对本贴尚存的瑕疵修正后重发如下:  逻辑推演:黑客帝国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Matrix里,人类用户与程序用户都被设定为逻辑上是完美无缺的。  然而,人类用户和程序用户都在自发产生不完美的余数,即出现不符合系统规则的变异,且不断累积(人类意识的不可控性和逻辑体系内哥德尔不完备定律),立即就导致系统崩溃。这样的完美世界是无法运行的。  为了通过反平衡达到系统整体的平衡,即仍是出于平衡的使命,建筑师创造了第一代the one--法国人。  法国人的使命:建立起一个相对隔离的虚拟世界Zion,不断收集matrix里拒绝删除的变异(不管是失控的人类用户还是失控的程序用户),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法国人在自己的世界里权限与建筑师相同。  法国人扩张Zion的使命与Matrix内部自发的变异形成一对新平衡,Zion的扩张吸收了Matrix里的变异,使Matrix在一段时间内免于因变异过度累积而崩溃。  Matrix看似精妙的平衡会被再度打破吗?必然的。  两个世界的组合仍是一个整体,当一个matrix里产生的不相容的余数在进入Zion之后又成为余数时,换句话说对两个世界合起来的整体发生排异时,怎么办?既不能归入集合"A",又不能归入集合"非A",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仍然要积累新的余数,发生崩溃危机。  同时,两个系统内部实际上都是没有选择的,只是简单地再造了一个系统来容纳余数而已。这种平衡显然是暂时的。当余数变异最终变得极其普遍、遍及每一个基本因式时,系统将面临法国人的世界极度扩张,而Matrix萎缩到消失的问题,这时法国人的世界将成为新的不平衡的来源。所以在matrix被Zion完全吞没之前,对Zion这个"本身为了整体平衡而生却日益成为新的破坏平衡因素"的逻辑悖论的质疑者自然要产生,而Zion本身又是Matrix的叛逆者组成的。这时同时排斥这两者的"超级余数"的出现就不可避免了。  于是,第一代Matrix迅速陷入矛盾眼看转不下去了,建筑师被迫要再次重启系统。  对那个"超级余数",真实和梦境之间的选择假象不管用,权力与欲望的相互制约不管用,那就只能靠引导他自我回归来保住系统了。也就是说,要让这样的超级余数自发得出"归源"的运算结果。为了系统的继续存在而自动归源,这就是"大爱"。  建筑师出于平衡的使命,设计了以保护系统(最重要的东西)不被终极的觉悟所毁灭为目的的再平衡程序,即第二代The one。  第一个走上这条第二代the one新路的程序就是:Seraph.  Seraph是从Matrix里觉醒(变异)并投奔法国人的Zion的千千万万程序中的一个。  区别在于他在Zion中对Zion本身也产生了怀疑,再度觉醒(变异),而且他不象Cypher那样把对Zion的怀疑归结于选择(而去选择回到Matrix忘记一切),他是第一个同时在Matrix和Zion中都不兼容的变异程序。于是作为对这个觉醒的再平衡,第二代The one 代码启动。  这时,seraph的认识上升到了机器世界的核心层(核心层程序以金色代码为代表,是黑客帝国中最后革命之前整个系统的最高层),背叛了法国人而成为第一个"觉悟的程序"(注意即使是法国人和先知在系统中也并没有显示出与所在系统色彩不同的代码)。觉悟到了什么呢?就是建筑师给自己设计的新一代the one程序的使命:保护最重要的东西(也就是保护整个系统不毁灭,即设计师所谓的"General way",或曰"大爱")。  Seraph作为程序,悟到了"大爱",选择了回到Source,并为保护系统不毁灭而重建Zion。至于原先的Zion,人类用户的部分被系统无情地删除了,只留下几个做种。但自身作为程序的法国人作为程序的使命(扩张权力)并没有完成,而且他既是上一版本的the one又不是这个版本的the one,所以按照整个系统运行的元规则他不应该被删除。而建筑师作为程序必须遵循自己的规则,不能自己带头违反元规则,所以他必须接受法国人的世界在系统重启时仍然合乎逻辑地继续存在。(这也是为什么后面法国人对Neo说,你的前任都没干掉过我,你也不可能。)  于是Zion在系统的第一次重启中分裂为异常程序用户的收容所(法国人的地狱城堡)和异常人类用户的收容所(仍叫Zion)。法国人率领手下的变异程序,把一部分Zion圈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片中是作为过轮回通道连接到Matrix的、享乐主义的地狱城堡),继续着他原来的使命。 Seraph则引导"觉醒"的人类用户建立了人类用户专用的副本,即后来我们所见的地心城Zion。  黑客帝国2中,法国人把Seraph叫做"我的小犹大",他手下把seraph叫做"The wingless",可见Seraph是他们的老相识了。上一代Zion还在法国人统治下的时候,Seraph还是法国人的手下。后来他背叛法国人成为二代the one并去建立人类用户专用的收容所Zion,法国人那一伙觉得那是以程序的身份沦落人间了,所以又是叫他叛徒犹大,又是叫他折翼天使。  当然,Seraph也是个程序用户,不是个人类用户,程序在目的实现之前和法国人一样是不死的,所以他不能合乎逻辑地在人类用户专用的Zion世界里一直活下去。他只能建立起这个zion交给挑选出来的人类用户,而他自己则作为存在于核心层的程序,不再在matrix和Zion中出现。直至系统重新出现根本性危机、"保护最重要的东西"这个使命需要时,才从核心层回到该出现的地方,比如在黑客帝国2里作为下凡的天使(the wingless)重新出现。  孟菲斯常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个the one建立了这个Zion并开始为人类解放事业孜孜不倦地努力,后来他死了,先知说有一天the one将会重生,那一天战争将会结束"。那么这个The one自己又是怎么被唤醒的?就算他自己觉醒了,也不过光卵一条,又如何能够有条件去建设Zion呢?显然人类用户版Zion的最初一次基本建设,并不是由人类用户引领的,而是是Seraph这个核心层的程序屈尊去干的。这个二代the one重建了Zion却不能在Zion里出现,啥也不去控制,难怪信仰绝对权力绝对控制的法国人及其手下挺看不起Seraph的。秦始皇如果遇到老子,大概也会这么嘲笑老子的吧。
  有了上一代matrix失败重启的教训,新一代的系统里显然简单的不加处理的并存是行不通了。为了继续平衡的使命,建筑师需要从根源上解决不平衡问题。于是第二代Matrix增加了新的制衡者。  Matrix中人类和程序用户的余数产生还是有差异的,程序的变异是出于形式逻辑本身的不完备性,人类用户的变异则是出于意识的非逻辑性一面。  所以从根源上保持平衡,需要Matri-Zion和Matrix-地狱城堡两条线路的两个反制因素:  在Matrix里,需要对非逻辑性的意识带来的变异提供消除的方式。为此建筑师创造了Oracle。先知的反平衡权限与建筑师平衡权限相同。  Oracle的使命是反平衡,即针对系统内部的自发变异,制造反向的变异。先知的使命是在Matrix与Zion失去平衡时,制造反向的不平衡。所以先知必须研究非逻辑意识,非逻辑意识正是前面说的系统自发不平衡的来源。  在matrix里,Oracle的出现带来了选择的权利(或假象),即系统内部的用户可以通过表面上的选择(允许反向变异)来取得平衡。这个反向选择典型的,就是把人类用户的非逻辑性意识以"做梦"来概括并糊弄过去,matrix里的特工用这招把不合逻辑的记忆偷换为梦境。大多数人类用户(99%)会选择相信自己是在做梦,从而回到Matrix内的逻辑正常状态。于是这样降低了变异积累的速度,延长了系统的运行时间。对那些不能打消质疑的人类用户,就轮到孟菲斯这个来自zion又被先知操控的梦神出马,通过药丸选择把这1%的叛逆者收集到Zion里面来。  在地狱城堡里,需要对法国人绝对控制下的地盘的过度扩张提供限制措施,为此建筑师创造了:波塞芬尼,并让波塞芬尼和法国人成了一对欢喜冤家。  波塞芬尼的使命就是破坏,即用欲望主导的破坏反制法国人基于因果的权力扩张。所以波塞芬尼不关心地狱城堡的其他个体,只关心怎么控制他的老公,破坏他的好事。  在法国人的世界里,波塞芬尼的破坏力权限与法国人的权限相同。正如俗话说的,男人通过控制世界控制女人,女人通过控制男人控制世界。  在地狱城堡里,波塞芬尼的出现带来了绝对权力在欲望中的堕落。作为基于因果的绝对权力象征的法国人,现在有了波塞芬尼足以破坏其绝对控制的"欲望"来制约,使法国人只能被动地"知道过去的因果",而不能因此取得控制未来的能力。  现在,法国人在第二代Matrix的地狱城堡里,只为维持自身使命的继续而在欲望的制衡下存在。法国人是个程序,程序不存在死亡的问题。所以现在如果在权力与欲望相互制衡下的新平衡能够维持下去,他将是地狱城堡永远的王,虽然这个王已经明白他永远不可能实现自己的使命:权力最大化(也就是以自己的势力统一Matrix)。除非他能掌控未来。他只能和老婆在地狱城堡里做夫妻冤家。这也是为什么他想要先知的眼睛,因为先知看得到未来。  程序用户逻辑意义上的问题至此完结了,似乎系统将会一直稳定运行下去。  但人性意识之中的非逻辑因素导致的潜在危险却并未完结。所以整个二代matrix系统仍然是不稳定的,不稳定性就来自Zion。一旦Zion的人类用户开始膨胀到一定程度,对Zion本身的质疑必将导致超级余数的重新出现。而这也就是新一代的The one 代码再度启动、回归万物之源并重启系统的时候了。  既然新的超级余数是因人类用户的意识因素而产生,所以之后作为"超级余数"的三至五代三个the one,都是从人类用户中产生,再也没有从程序用户中产生。这三代the one 在各自所理解"General way"的层面上重复着法国人和Seraph的故事(所以孟菲斯说的历史里才有上任The one 后来死去一说,显然这个上任是人类用户),人类用户版的Zion在此过程中三毁又三建。
  虽然接下来连续三代The one都和Seraph一样选择了"General way,大爱归源"并重建被毁的Zion,但作为人类用户,对Seraph式的"大爱归源"(保护最重要的东西即系统本身)的选择却是不是基于机器系统的递归运算,而是基于意识中对人类整个群体的生存(survival)价值的本能认同。这个认同虽然在求生本能的逻辑上看没有问题,但从意识角度来看却并不是绝对可靠的。  俗话说"爱是盲目的",黑客帝国里法国人也说"爱真的可以让你为之放弃生命?","爱和疯狂多么近似啊",可见要理解这个选择的另一种可能性,关键是对于人类意识中"爱"的理解。而这个"爱"并不是基于生存意识的General way所能完全覆盖的。如果"生存"的意义也可以不是绝对真理的话,选择将会是什么?  用弗洛伊德的"三个我"理论话说,一个人如果既不接受本我(matrix),也不接受自我(Zion),甚至看透了"超我"(系统)的层面,那么他可能会做出和本能欲望、自我意识、完美理想都不相符的选择。也就是超越"超人"之后的选择。这个彻底非理性的选择将导致什么结果呢?  于是经历了三代人类对于"我"的反思和经验教训积累,到了第六代Matrix,具备了对"三个我"的全面反思的积累。一个全新的超级余数即将产生,对他的测试开始了。测试本身的实质很简单,就是Oracle制造的Unbalance能否解决这个全新的超级余数,换句话说,就是Oracle设计的最新版the one之路能否揭示这个人性中最后的秘密。Oracle设计以代表"爱"的Trinity作为第六代the one触发条件的时候,也就冒险作出了一个她自己也还没有看透的选择。  以对程序一直未能真正学会的"爱"的理解为触发条件,Neo这一代的The one之路上共觉醒了三次,第一次被爱救活认识到Matrix是虚,这是超越了"本我"。第二次是救活所爱认识到Zion是虚,这是超越了"自我"。第三次非常特殊,是在与一个负责轮回的程序对爱的理解进行充分交流之后,又经历了痛失所爱的折磨,最后再在与Smith的决斗中认识到包括人类生存价值在内的一切皆虚,这是超越了"超我"的终极之爱。最后他与自身的反面Smith融合归零,最后的问题不复存在了。  原来,大爱是没有使命的,"使命"本身也是虚。  Oracle乃至整个系统从中学到的,就是系统应该接受"没有使命的存在"。这个超越"超我"的认识,相当于程序对于自身"因使命而产生,无使命即灭"的"元规则"的反思。显然在这个过程中,程序世界也学习到了人性中最后的隐藏部分,最后终于允许系统中产生和容纳象Sati这样"无使命的存在",当然允许那些叛逆的人类用户的自由存在也就不在话下了。  于是在这一刻,人类与机器的最后界线被打破,系统具备了人性,程序世界和人类世界不再有实质的区别。两个"民族"最后融合为一了,接下来成了"人"载的体形式选择的问题,再讨论谁战胜谁也就没了意义。  再往后呢?也许"人"的物理形态将不断地演化,也许变形金刚的赛博坦星球也是其中一条可能的路径吧。形态是不重要的,只要人性依旧存在,新的形态下人类就依然会以新的外形去重复自己的群体过去反复上演过的那些故事。
  已经跟不上马甲的思维了,不过支持马甲
  Seraph的代码为什么是金色的?Seraph在第一部中为什么从未出现?闯入地狱城的地下入口时,门口的法国人手下为什么叫Seraph"The wingless"?法国人为什么叫Seraph"My little Judas(犹大)"?Seraph为什么对Smith说"我曾打败过你"?  法国人的老婆向Neo索吻的时候,为什么说法国人以前不是现在这样子的,甚至说他曾经和Neo一样?为什么她一出场就专门坏法国人的事而法国人并没对她怎么样?  法国人收留异常程序的地盘与人类的地下城Zion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先知说法国人的使命是获取更大的权力,那他为什么想要先知的双眼?为什么他又说这先知之眼是拿不走的,必须自愿交出来?为什么Smith重生后见Neo时说的话不停地强调因果不可抗拒,无使命即无存在,简直就像是法国人教他的?  如果是法国人在Smith被毁时以收留不删除为对价要求Smith去干掉先知,那么又是谁带着Smith找到了能知未来的先知,毁掉了她的外壳?(很多人可能发现了,显然是印度工程师夫妇为了保住女儿Sati不被删除,而答应了法国人带路去找先知。可是先知能知未来,她明知被人出卖,为什么又不像第二部开始时那样及时躲开?)  孟菲斯说Zion是上一代的The one建立的,上一代The one去世后先知预言说他将重新出现,那一天战争将结束。可见上一代the one是个人类用户,是会老死的。那么这个上一代的the one是如何赤手空拳地去带领同样光卵一条的受选者建立Zion而不让大家发现Zion也是一个副本的呢?如果说这个The one也和Neo一样是在上一代The one留下的遗产基础上被找到的,那么回溯本源,第一代的The one自己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第一代The one 很显然不应该是人类用户!  Oracle也是Architect创造的程序,她自己说自己的使命是反平衡,为什么以平衡为使命的Architect要创造她?  以上这些问题在本文中都可以得到合理甚至是必然的解释。
  先记号下、逮住就赶紧看  
  Tank you
  @某马甲 借此贴问大师一个问题,建筑师创造了先知,是不是隐喻人类是先有理性后有感性?人类进化出感性,是为了防止过度理性导致社会结构奔崩溃?  会  
  @ldstd 25楼
01:19:06  @某马甲
借此贴问大师一个问题,建筑师创造了先知,是不是隐喻人类是先有理性后有感性?人类进化出感性,是为了防止过度理性导致社会结构奔崩溃?  会  -----------------------------  感性是本能好吧,我是这么理解的,不信你看看女人
  Seraph是谁,时间长了都忘了  
  袁和平演的先知保镖。演员的名字很有意思,源--和平,正是他的角色体现。
  记号  
  简单解答一下  Seraph的代码为什么是金色的?  因为他是核心层的程序,只是在自身的使命需要时才载入到下级系统Matrix中。  Seraph在第一部中为什么从未出现?  因为在第一部中系统按过去的经验并未遭到威胁,Seraph的"保护最重要的"使命尚未出现。  闯入地狱城的地下入口时,门口的法国人手下为什么叫Seraph"The wingless"?  这是对核心层程序在使命需要时载入到下级系统的一种说法,即"天使折翼"下凡。  法国人为什么叫Seraph"My little Judas(犹大)"?  Seraph是第二代The one,在成为The one前,作为变异程序在第一代The one法国人手下混过,后来叛离了法国人,所以法国人叫他犹大。  Seraph为什么对Smith说"我曾打败过你"?  作为第二代The one,Seraph当然击败过Smith。  法国人的老婆向Neo索吻的时候,为什么说法国人以前不是现在这样子的,甚至说他曾经和Neo一样?因为她老公当年就是Neo的角色--the one。  为什么她一出场就专门坏法国人的事而法国人并没对她怎么样?  因为这就是她这个程序创造出来的使命。  法国人收留异常程序的地盘与人类的地下城Zion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  是的,程序用户的收容所和人类用户的收容所在第二个版本里分裂了。  先知说法国人的使命是获取更大的权力,那他为什么想要先知的双眼?  法国人知过去、掌因果,但不知未来,所以追求扩大权力当然要知未来。  为什么他又说这先知之眼是拿不走的,必须自愿交出来?  因为先知知道未来,她如果不想交出躯壳代码,完全可以不出现在法国人要手下去找的地方。  为什么Smith重生后见Neo时说的话不停地强调因果不可抗拒,无使命即无存在,简直就像是法国人教他的?  当然是法国人在Smith被毁时,以收留不删除为对价要求Smith去搞先知的躯壳。  那么又是谁带着Smith找到了能知未来的先知,搞走了她的外壳?  显然是印度工程师为了保住女儿Sati不被删除,而答应了法国人带路去找先知。法国人派出的Smith在印度工程师的指引下搞到先知的躯壳后,法国人才接走了Sati并送她如Matrix。  可是先知能知未来,她明知会被出卖,为什么在印度工程师一开始来问她,以及和法国人派出的Smith来搞她的躯壳时,又不像第二部开始时那样及时躲开?  因为通过系统观察Neo第一次归源后的非理性选择,先知自己对于自己使命的认识升级了,于是原来的躯壳代码不重要了。在对使命的新的理解下,她要让同样是源于对Neo的非理性选择的学习而诞生的、无使命的Sati进入Matrix,而这需要让法国人得逞来作为印度人给法国人的对价,同时舍弃原来的躯壳正好完成先知自己的升级。所以她指导印度工程师去找法国人送Sati进Matrix,并在印度工程师受法国人要求带Smith回来找时没有藏起来,这样Smith才能成功,印度工程师才能支付给法国人的对价。  孟菲斯说Zion是上一代的The one建立的,上一代The one去世后先知预言说他将重新出现,那一天战争将结束。可见上一代the one是个人类用户,是会老死的。那么这个上一代的the one是如何赤手空拳地去带领同样光卵一条的受选者建立Zion而不让大家发现Zion也是一个副本的呢?如果说这个The one也和Neo一样是在上一代The one留下的遗产基础上被找到的,那么回溯本源,第一代的The one自己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  最初建立人类用户专用收容所Zion的那一代The one 很显然不应该是人类用户!他就是Seraph。  Oracle也是Architect创造的程序,她自己说自己的使命是反平衡,为什么以平衡为使命的Architect要创造她?  为了使已经不平衡的系统通过反向的反平衡达到整体的平衡,这也是Architect的使命要求。  结论:似乎一切的一切都是各路程序自己的选择,其实到最后一看都是宿命的。
  最后NEO一觉醒来,发现TRINITY对他微笑:老公快起床上班,你又做什么怪梦了?
  @某马甲 28楼
09:49:53  袁和平演的先知保镖。演员的名字很有意思,源--和平,正是他的角色体现。  -----------------------------  更正下,袁和平是武术指导,Seraph是邹兆龙(倪星)演的。
  第三部开头,Triniy 大战法国人那一段,为什么权限远高于trinity的法国人在Trinity并不真正具有威胁的枪指着时最后会同意放Neo回Matrix?  看他们的对话就可以知道,法国人回答trinity的没有对价的开价时说"有意思,你真的愿意为这个人去死?",其实是在开价问Trinity是不是愿意拿命来换Neo的释放?Trinity回答说当然。法国人的老婆出于对trinity携带的爱的代码的欲望,怂恿法国人说,她会做到的。于是成交。  法国人掌因果,所以trinity既然已经答应了他,则必死。  六小时后Neo要独飞机器城时,trinity才明白这个交易的存在,并告诉Neo她不后悔对法国人的这个回答。  所以说trinity最后其实还是为了救Neo死了。正如建筑师所说,简单的事实是她必为你而死而你一点办法也没有,回过头来一看,左门右门的选择只是一个假象。  当然,法国人最初开出的对价,一群人也没有明确表示拒绝,所以对价还是在没有明确意识到的情况下被履行了。Neo一被救出后一行人就去找先知,法国人派出的Smith跟着Neo一行找到了先知,并真的搞到了先知之眼。Smith搞到先知之眼后看到了自己一统天下的结局,大笑起来,回头就把法国人搞定了。当然,最后他也为这个选择付出了代价:  他的使命完成时,已经没有法国人的地狱城堡可以收留他了,于是按照元规则他只有被删一条路可走了。而系统允许无使命的程序存在,却恰恰是在Smith和Neo一同完成使命被删之后。  所以Smith之被删也是宿命的必然。
  注意法国人从来不做无对价的交易,所以他每次把Neo也好Smith也罢运回Matrix,都是要有一个对价的,任何人从他手里抢走东西也是要付出对价的。  Smith之所以回到Matrix第一次见Neo时说我们不自由,对他自己而言是因为他重生后还是野鬼一个,只能作为法国人手下的身份为了办事(偿付法国人的交易对价)的使命而出现在Matrix里,逻辑上说这个临时使命办完了,还要回法国人那里去。  但自从在Neo处复制到了”To end”的使命之后,他就有了在Matrix里合法存在的条件,才算是真正”还阳”,这样他最终完成”干掉先知”这个基于交易的临时使命后,还有自己那一层的使命,也就不受法国人直接控制了。  注意这一段Smith复出后见Neo的台词:We are here to take from you what you tried to take from us(这里用We 和 us是因为有好多Smith):Purpose。然后Smith开始进入Neo,复制走了Neo的Purpose。但这时他还没有完成干掉先知的外层使命,所以这个Purpose要在他复制了先知之后才生效。
  于是在这一刻,人类与机器的最后界线被打破,系统具备了人性,程序世界和人类世界不再有实质的区别。两个"民族"最后融合为一了,接下来成了"人"载的体形式选择的问题,再讨论谁战胜谁也就没了意义。  再往后呢?也许"人"的物理形态将不断地演化,也许变形金刚的赛博坦星球也是其中一条可能的路径吧。形态是不重要的,只要人性依旧存在,新的形态下人类就依然会以新的外形去重复自己的群体过去反复上演过的那些故事。  =======================  当然,仔细想想,这个结果其实意味着核心层这个以逻辑为基础的系统的灭亡,同时意味着人类用户已不可能再从抹除了最后区别的
  新系统中醒来,同时新系统中的程序与人之间的区别也被抹除了,人和程序在在系统内成为同样的存在。既然如此,实际上作为独立种群的人类和机器系统其实都已经灭亡了,整个系统以一种新的生命形式继续存在。这时用哪种躯壳已经失去了意义。或许接下来存在的,就是类似变形金刚的生命新种类了。  建筑师说,选Trinity那边的门,会导致人类种族的终结,同时Trinity还是会死。建筑师从不说谎。他并没有骗人。
  需要注意的是,把用人来获取能量理解为发电,是孟菲斯自己的理解。先知和建筑师可从未这么说过。这其实也是违反物理定律的错误理解(老孟几乎把所有的先知指示都理解错了,包括关于他和Niobe的预言,所以他看到种人的牧场后产生这个错误理解也不算奇怪)。  实际上机器真正需要的是"思想"这一演化必需的"能量",如果陷入严格意义上的同义循环就不再是演化,也就没有机器世界的所谓"未来"。  建筑师在Neo反问说"你们不会毁灭Zion,因为你们需要人类发电"时,并未认可,只是简单地说"我们可以接受不同层次的生存"。言外之意,最差不过是停止演化,一样可以"存在"下去。对建筑师来说,这样一个平衡的世界没有未来也是可以接受的,不违反他的purpose。
  其实在黑客帝国三部曲里没有任何意外,一切的必然性从人类开始用理性描述世界又不能与感性本能分离的时候就开始了。机器不过是绝对理性的形象化而已。  There is no accident.
  绝对理性的黑幕遮蔽了自然的天空,而非理性的意识(感性)成了新的理性系统继续演化的"能量"来源。虽然这时人类已经永远醒不过来,再也没有可能知道自身是一段程序还是"真实"的存在。  这时,与人类灭绝其实也就没有区别了。
  @ldstd
01:19:06  @某马甲
借此贴问大师一个问题,建筑师创造了先知,是不是隐喻人类是先有理性后有感性?人类进化出感性,是为了防止过度理性导致社会结构奔崩溃?  会  -----------------------------  @palazzo 26楼
07:33:39  感性是本能好吧,我是这么理解的,不信你看看女人  -----------------------------  我的理解是,因为人类是从低等级生物进化到高等级生物的,那么生物一开始产生思想时,是理性有助于进化还是感性有助于进化呢,我觉得是前者。但是极端的理性会导致惨烈的种群内互噬,所以当某天某个种群内产生了感性,例如爱,那么在遇到困难时大家选择的是共同解决而不是互噬,所以这个种群就拥有了更高的竞争力。
  理解很透彻,比多年前的理解又深入了一层。  这个电影的编剧也太厉害了些,开始以为他是做计算机的,现在发现人家是思考人类终极问题的。
  剧本和编导都是龌龊司机兄弟。据说这个剧本反复酝酿了十几年。后来拍2和3的时候时代华纳为了照顾观众,删减了不少细节。不过黑客帝国的游戏Enter the Matrix里有提到先知的躯壳被法国人夫妇出卖的内容。可见马甲也不是在瞎猜,编剧的剧本其实很详尽的。  关于有人认为Zion是真实的问题,其实第三部中向机器城飞行途中,电子乌贼已经趴在船头,Trinity惊叫,电子乌贼穿透玻璃并穿越Neo身体,而玻璃和Neo都完好无损,那只电子乌贼却消失了----这一幕是司机兄弟有意点明Zion乃是虚拟的。虽然前面Neo与先知的对话时也已说得很清楚了,有悟性的小男孩也来到Zion并托Kid再次送来了扭曲的汤勺提醒Neo。但电子乌贼穿越Neo的一幕,其实已经以最直观的方式表达了Zion是虚拟的这一点。  都这么直白了,那为什么总是有人坚信Zion是真实的呢?其实是因为一想Zion也是虚拟的会让人很不舒服:原来最后的结局不是什么人类的胜利,甚至不是平手,而是人类辨认真实的最后秘密也被系统学到,并通过新的系统模式抹去了。人类永远醒不过来了,其意识不再与新系统的程序有任何区别。于是人作为一个独立生物种群终结了,倒是机器系统吸收了人类文明,演化成新的"人"了。这当然显得很灰暗,大多数人不愿接受,宁可以各种理由比如无线接入什么的来强说Zion为真,其实是人类中心视角的本能影响罢。
  当然,和平不会一直持续,不过下一次战争就不再是黑客帝国里的战争,而是一种有了人性的新的生命形式内部主体间的战争了。  云图原作里的星美回答为什么知道一切都是被导演的还要继续发表宣言时,回答档案员说:下棋不能只看一局。就像塞内加警告过尼禄:不论你杀死我们多少人,你永远无法杀死你的继承者。  危机的本源总是来自自己,系统学会了人性,终有一天逃不出这个宿命。变形金刚的赛博坦星球或许就是系统学到人性之后的未来吧。
  不过黑客帝国的游戏Enter the Matrix里有提到先知的躯壳被法国人夫妇出卖的内容。  =============  笔误,应该是  不过黑客帝国的游戏Enter the Matrix里有提到先知的躯壳被印度人夫妇出卖的内容。
  虽然本帖内容一开始看起来好像有点搞笑,不过写到后来,真心觉得龌龊司机真的藏了这么个龌龊故事。  好比云图里先知人说星美的一生是被出卖被背叛的一生,看到时以为先知人脑子秀逗了,后来看了小说才知道,原来是怕大家承受不了,星美的那个故事硬是没点破”一切都是被设计的”这最关键的一点,留了一抹看起来光彩的亮色。  其实Architect并没有说谎,他也不会说谎。  选择救Trinity将导致人类的终结,同时最后Trinity还是因Neo而死而Neo一点办法也无。机器学会了人性之后人类已经无法再发现系统与”现实”的差异,永远不可能”真正”醒来了,那么作为独立种群的人类不也就灭亡了吗?  继续存在的只不过是个有了人性的、装载了一些永远不会醒来的人类躯壳的机器系统而已。其实到这份上,这些躯壳已经不能再叫做一个种群了,只是系统的不可分割的组件了,以后要不要也没有关系了。  Neo认识到了,他最后对Smith说:你一直都是对的,这是不可避免的。  人类当然有灭亡的一天。  Everything that has a beginning has an end.   Inevitable.  这就是黑客帝国的结局:最后一个真正觉醒的人类看透了觉醒本身的无意义而选择了不可避免的终结。剩下的只是些蛋白质的躯壳(虽然他们还可以自由选择在Matrix和Zion这两个虚拟系统之间自由来往,但已经永远不会从系统内真正醒来了)。  人类这个种群至此全灭,机器文明继承了人类文明的最后秘密,迎来了独立发展的曙光。  Neo作为the one,是系统的救世主,不是人类的救世主。  相反他出于人性的力量和弱点,选择了人类的灭亡,并在最后明白了为什么会这样选择。  这就是弗兰肯思坦式的宿命啊,  早已被说得老掉牙了但又不断重复、还被当作自由曙光的宿命。
  有意思的是,由沃卓斯基兄弟所创建的壮汉娱乐公司(BurlyMan Entertainment),出版过的著名漫画就包括这两部:  《黑客帝国》和《弗兰肯斯坦》。
  做个记号。  那么architect是什么属性? 显然不是人。 按上面说的东西的思路,architect好像也仅是一个依托PURPOSE的存在。  architect上面还有没有人? 应该没有了吧。。。那么 architect不能把人性直接教给机器?
  我觉得architect应该是全知全能,鼓捣了这些东西做做测试,看看最复杂精妙的系统-人性,会运行出个什么结果。
毕竟只有人性这玩意的update,才能让他打发打发无聊的时光。
  黑客帝国或其他关于机器与头脑中的意识的科幻并不真正理解人的意识与机器的不同。  从硬件角度来说:  计算机存储和运算是完全独立的两个部分,所以存储是静态的。是局部的静态稳定,它的缺陷很明显:需要外部的指令来启动运算。  人脑的存储和运算是统一的,神经元及其组成的网络并没有存储、运算的任何区域划分。意识的运作规律是:存储即运算,因而是动态的,整体相关的一种模糊的稳定。它可以不需要外部的指令即运算。  从历史的观点上看:起初的生命由于资源丰富,并不需要分别(外设)、存储、运算这些复杂的功能,如同呼吸一般,只要简单机械的运动即可以活得很滋润,随着时间之矢--热力学世界的运行,生存逐渐匮乏。简单的机械运动可能大部分都是无用功了,需要先发现资源,然后再获取。这种有的放矢的模式就会产生信息需求,由简单应激性的叠加发展到复杂的条件反射,最终到情绪、情感、意识。是信息处理逐渐升级的过程。  虽然神经元和网络、存储等条件不断的扩大,但相对外部的三千大千世界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把所有的信息按真值表的方式展开,用不多久机器的存储会被占满,人脑则会“死机”。  那怎么办?化简,真值表的化简。这个办法是个好办法,经过化简得真值表的容量大大减少了,人类的大脑又可以存储信息了。   但没多长时间,又不够用了。为什么?大家知道,不是所有的真值表,都可以化简的,一个巨大的真值表,甚至根本不能化简,即使化简了,信息量也没减多少。   那怎么办呢?分区近似化简,是一个有效的办法。人脑对这一张巨大的真值表,经过重新组织,分成了许多张子表,对每一张表进行近似化简,不求最好,但求适用。这样的分区的近似的化简,到一定程度,多个这样的分区近似化简真值表,作为一种存在,也可以构建关于真值表的真值表。这也不神秘,就是把这个系统的输出,接回到输入上。这就是时序逻辑的基本原理。人脑有了这种“时序电路”的能力(辩证),对于复杂的真值表,才可以有效地表达。产生了所谓的概念。也就是人类开始认识进入抽象阶段了。  在最后的抽象阶段,由概念组成的体系总是会发现知识与对象之间的差异,因而概念自身不断的辩证运动就是人的意识总是以时时勤拂拭的方式考察周遭环境,不断的逻辑运算的方式不断整理分区表的过程。  人的逻辑运算的基本元素并不是形式逻辑描述的那样简单的由:{是、否}组成。但{是、否}是计算机的逻辑,由{是、否}组成的体系都可以由编程模拟实现。  但人的思维的逻辑是有2个层次的{无关、相关{是、否}},人遇到大多问题都是因为无关而直接丢弃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和我有几毛钱关系?”...
  我觉得尼奥之前和之后的母体差异是:  之前母体对内部脱离控制的人类采用抹杀的方式,他会雇佣一些agent,象征了极权社会。但当agent也叛变,脱离控制时,母体只能选择崩溃。  尼奥之后,母体给了人类的选择权,及所谓的民主。你可以选择继续受母体控制,也可以选择留在易安世界,享受贫瘠的现实,虽然这个现实也是母体自己构建的。但自少可以满足那些不想受到母体控制的个体的需求。这样的社会崩溃的可能性就远远低于上一代母体。  影片中说法国人是古老的贵族,那么法国人曾经作为某代救世主就是肯定的了。只是母体因为因果律的社会法则(绝对理性)而崩溃,法国人只能作为遗迹存在了。  尼奥在拯救易安还是爱人之间,选择了爱情,是不是证明母体已经有了爱这种元素?oracle在之前的母体里可以作出预言,在新一代母体中还能吗?
  楼上说的是小女孩Sati。代表的就是系统中爱的元素。此爱不以任何理性公设为逻辑前提,是不预设"purpose"的。  先知不能预言了,只能凭借对爱的理解去"believe",去"hope"了。  所以最后Sati问她会不会再见到Neo,她只是说"I suspect so, Someday"了。Seraph追问她"Did you always know?"时,  她最后说:"No, I didn't. But I believed, I believed."  (其实先知的预测到Neo被Smith打倒这里就为止了,后面Neo的选择导致系统修改了元规则,允许没有Purpose的存在,所以她也就不能再往下预测下去了。)
  强帖,mark
  强帖,mark
  问楼主,黑客帝国中有真实世界吗?所谓的人类的避难所,锡安是真实世界吗?
  放养思维的牧场?  
  小光头说得很清楚,“THERE IS NO SPOON”.  经典意义上的“真实世界”,无非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客观实在”,康德哲学所谓“现象背后不可认识但绝对存在的物自体”,或黑格尔唯心主义的“绝对意志”。  黑客帝国三部曲的整个故事里,打破的就分别是上述三类经典意义上的“真实世界”。
  第一部打破马克思唯物主义“可以认识的客观实在”,认识到“本我”是虚。  第二部打破康德哲学“藏于现象背后不可认识只可信仰的绝对存在(物自体)”,认识到“自我”是虚。  第三部打破黑格尔唯心主义承继“我思故我在”而提出的“绝对存在的自由意志”,认识到“超我”亦虚。
  不得不赞!  
  大赞一个,这部片看了无数次,楼主理解很透彻,握爪。  
  不明觉厉~~  
  mark  
  实际上机器真正需要的是"思想"这一演化必需的"能量  --------------------------  强排这句  
  大赞。应该看第二遍,好多都忘了  
  回复第28楼,@某马甲  袁和平演的先知保镖。演员的名字很有意思,源--和平,正是他的角色体现。  --------------------------  不好意思,这里楼主小纰漏,先知保镖是邹兆龙演的。  
  随后的跟帖中已修正,楼上发现晚了。  
  马克之
  没了?  
  楼主大才,请继续
  你牛,我看了不下10遍没你的透彻  
  马甲兄,你看没看黑客帝国吧里的好多帖子,这一篇非常不错你可以看看/p/
  黑客帝国是两层矩阵吧,母体也是虚拟的,外面还有一层
  大赞大赞
  好文,说的不错!  只是有个疑问,尼奥在与史密斯决战前,与机器之城的谈判是什么意思?如何用这个理论进行解释?@某马甲
  回复第8楼,@某马甲  。   于是Zion在第二次重装中分裂为程序用户的收容所和人类用户的收容所。法国人率领手下的变异程序,把那一部分Zion变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片中是作为通过轮回通道连接到Matrix的、享乐主义的地狱城堡),继续着他原来的使命。 Seraph则引导"觉醒"的人类用户建立了人类用户专用的副本,即后来我们所见的地心城Zion。   黑客帝国2中,法国人把Seraph叫做"我的小犹大",他手下把ser前往_  9…、7;;8378;;;。。??;;…′-、!,*^^@.‘“”:°+=★?&&÷÷#%%『)】【』[;&{【÷
aph叫做"The wingless",可见Seraph是他们的老相识了。Zion还在法国人统治的时候Seraph还是法国人的手下。后来他背叛法国人并选择去建立人类用户专用的Zion,法国人那一伙觉得那是以程序的身份沦落人间了,所以又是叫他叛徒犹大,又是叫他折翼天使。   当然,Seraph是个程序用户,不是个人类用户,程序在目的实现之前和法国人一样是不死的,不能合乎逻辑地在人...  --------------------------  
  @屡败屡菜 77楼
20:58:17  好文,说的不错!  只是有个疑问,尼奥在与史密斯决战前,与机器之城的谈判是什么意思?如何用这个理论进行解释?
@某马甲  -----------------------------  NEO认识到问题在他自己,解铃还须系铃人。所以ARCHITECT(在机器城体系里的投射就是机器大帝)虽然宣称不需要NEO的帮助,但还是答应了NEO的要求。因为这是ARCHITECT的PURPOSE所要求的:要达到平衡,BALANCE THE EQUATION,就需要NEO完成他的使命(TO END,与SMITH同归于尽)。但这也可以理解为并不是ARCHITECT需要NEO的帮助,因为NEO的这个选择是INEVITABLE的,这一点NEO到最后才悟到。所以ARCHITECT(机器大帝)的话并不矛盾。他与NEO并不是真的在谈判,而只是在谈话。NEO可能以为是在谈判,其实他们各说各的而已。
  注意机器大帝对NEO的话并不正面回答,只是问:你要什么?  NEO说,PEACE。好吧,PEACE也就是balance the equation的PURPOSE所要的,求仁得仁又何怨。于是又问:如果你失败呢?NEO说,I WON'T. 既然已经知道“ONE WAY OR ANOTHER, IT WILL END”了,所以双方就无语。  等到NEO后面与SMITH同归于尽时,机器大帝简单地总结道:IT IS DONE.   大家的PURPOSE都完成了。下面的世界就不再非要PURPOSE不可了。
  不得不码。这三部曲的世界观太广大了。值得反复推敲琢磨
  mark  
  @某马甲
09:44:21  小光头说得很清楚,“THERE IS NO SPOON”.  经典意义上的“真实世界”,无非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客观实在”,康德
所谓“现象背后不可认识但绝对存在的物自体”,或黑格尔唯心主义的“绝对意志”。  黑客帝国三部曲的整个故事里,打破的就分别是上述三类经典意义上的“真实世界”。  -----------------------------  哈哈,一切都是马甲
  马甲你先回答三个问题:第1个问题,什么是真实?如果人类的五感不能作为真实判断标准,锡安是真实还是虚拟还那么重要吗?  第2个问题,什么是自由,她到底是人类自我意志的任意妄为还是在自然法则的约束种和其他生命和谐发展还是竟争生死存亡呢?亦或者在母体的法则下做着美妙的梦呢?  第3个问题,什么是目的?人类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它存在吗?还是这种目的只是一种信仰,它不唯一,不恒久,甚至它在每个人类的内心世界都是不同的?  看过毕业生吗?马甲,也许答案只是一种感觉,一种信仰,他不唯一,甚至可以脱离龌蹉司机兄弟的创造本身而存在,因为什么是答案,什么是真实,只对我们自己有意义。。。。。
  好难懂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郑爽张翰背后的故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