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逃学,还打架,朋友推荐去珂含心理咨询机构做一下心理辅导中心,这有用吗?

孩子为什么爱逃学?
作者:北京家教-北京家教  访问:
逃学是儿童的不良行为,多发生在儿童的小学阶段,是家长非常苦恼、又迫切想解决的问题,也是小学教育中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由于逃学,孩于流向社会。是低龄犯罪人数增加、影响社会治安的原因之一。据国内调查报告指出,逃学所致的流失生的犯罪率比在校生高15.6倍,从而说明逃学确实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儿童品行问题。
  儿童逃学的原因逃学有复杂的心理机制,它以孩子的个性心理特征为基础,以各种外在因素为契机。一般地讲,性格内向、自我中心倾向和自卑感强的孩子,如果学习成绩不良,受到老师或同学的非难和拒绝,就会发展为逃学以至离家出走。
  逃学有几个阶段,开始是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受到教师或集体排斥,在学校里产生不适应障碍。这时,想旷课与必须到校的动机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最后,逃学的动机终于取胜而拒绝到校。如果家长不知道或默许逃学,那么,逃学就成为持续性的行为了。
  如果父母不准孩子旷课,不准孩子逃避在家,有的孩子就会离家出走和产生其他行为问题。
  儿童逃学除了上述心理学上的主观原因外,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1.教师和家长教育的失误
  某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指导下采取分快、慢班,考试排名次,加班加、搞题海战术,甚至超出教学大纲的范围,搞难题、偏题、怪题等一系列违反心理健康原则的教学方法,给孩子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
  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他们对孩子要求甚高,除了学校的功课外,还要求孩于加码加点补外语,补数学,学电脑,学钢琴……一个星期的日程表排得满满的,远远超过了孩子力所能及的程度,孩于接受不了,甚至产生了消极对抗情绪,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丧失了学习信心。孩子由于“跟不上”或“不堪其苦”等原因,从厌学发展到逃学、弃学。干脆从学校一走了之,更成问题的是当孩子逃学后,个别教师不是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而是采取听之任之,讽刺挖苦或向家长告状方式,企图借家长的压力,把孩子压回学校。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某些家长的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使孩子感到心灰意懒,彻底绝望,因为在他们眼里,从童年时代起,“家”就一直是他们最感安全的地方,爸爸妈妈是他们最亲最亲的亲人,现在,父母对自己尚且如此,这个家还有什么可留恋的呢?换句话说,家长的高压并没有把孩子“压”向学校,而是压向了社会,反而进一步强化了孩子逃学和离家出走的动机。
  2.受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社会上的“读书无用论”长期影响着成人,毫无例外,也影响着孩子的幼小心灵。尤其近年,受“全民经商”、“一切向钱看”思潮的冲击,有些孩子刚刚上了几年小学,就知道所谓“读书不挣钱”的错误论点。厌学甚至逃学、弃学。作者最近在心理门诊中碰到一例,非常典型,值得深思。
  一天,一位母亲带着一个胖墩墩的男孩,满面愁容地对我说:“我的孩子12岁,今年上小学五年级,学什么东西一学就会,很聪明,尤其喜欢摆弄半导体、收音机等电器方面的东西。刚上小学时,成绩很好,但越来越不对头,越来越不要读书,他老是说,上学没意思,一点兴趣也没有,还不如玩电于游戏、做生意来劲,成绩一塌糊涂,全部‘红灯’。眼看马上就要毕业,要上初中,我们好说歹说,他就是不听就是不愿读书。为此,我和他父亲做了许多工作,一点用也没有,我们真是伤透脑筋了。”我问孩于:“你为什么不上学?”孩子说:“没意思,不来钱。”我又问:“那你父母会同意吗?将来没有文化怎么办?”孩子说:“我家门口都是做生意的,多挣钱,我不管父母同意不同意,我个子大,会说会做,我想做生意,我想开个电于游戏机室,自己挣钱,自己好玩,有啥不好?读书又不来钱,反正我不要读书,再讲也没有用。”
  当前,有些孩子的父母双双只知道自己“扒分”,把所有的时间几乎都放在“挣钱”上,至于孩子的学习,根本就没有时间过问,这类家长对于孩于,要么放任不管,要么干脆往爷爷奶奶家里一塞,一送了之。这些家长认为,孩子只要识几个字就可以了,早些能为家里“赚钱”才是“上策”。这类孩子有了父母这样的“好榜样”,加上老年人对隔一代的娇生惯养,使他们对于学习,想学就学,不想学就算,得过且过,松松垮垮,学习兴趣日益减退,学习成绩自然也日益下降,就更易厌学进而逃学了。
  3.坏人的引诱
  个别孩子由于年幼无知,识别能力差,易轻信别人。很易在坏人的引诱下逃学和离家出走。对学习没有兴趣,觉得枯燥无味的孩子,家长应努力帮助孩子改进学习方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对学习中碰到难题、成绩差的孩于,家长应耐心辅导,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决心。对于因学习成绩差,丧失学习信心而逃学的孩子,家长应仔细分析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改进学习现状,增强其学习信心。总之,要根据不同的原因,有的放矢,采取相应措施。一旦孩子的学习有所进步,应及时表扬,以强化良好行为的形成。
  4.耐心热情地进行帮助
  家长发现孩子逃学,切莫恼火、打骂、指责孩子,更不能体罚孩子,而应采取耐心、热情、关心的态度。家长应争取老师的配合,可陪伴孩子到校,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要让孩子体会家庭的温暖,家长的拳拳爱心,同时让孩子体会集体的温暖,集体的帮助。这样,孩子会自觉地改正逃学旷课的不良行为。
  5.&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
  逃学的孩子大多纪律涣散,是非观念差,荣誉感缺乏。家长和老师应了解他们,消除他们的疑惑和抵触情绪,培养他们的自精心,自制力。努力提高他们的是非观念,集体荣誉感,组织纪律性,从而养成其遵守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从根本上改正逃学的不良行为。
(9240)(5618)(743)(638)(524)(458)(457)(445)(433)(424)
(6/6)(2/2)(15/15)(11/11)(18/18)(15/15)(7/7)(12/12)(10/10)(7/7)
邮编:100083
实名: 北京家教中心 博雅家教
服务电话:(010)867500给孩子能懂的爱
每当临近期末考试和放假,就有更多的亲子关系问题凸显出来。一些平时没做好功课、不认真学习的学生总是很着急,因为成绩高低很大程度决定了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而对孩子来说想考好已经没时间了,考不好则意味着将不可能有一个愉快的暑假。这个时间,家长总会感到孩子特别的叛逆,表现为:厌学逃学、脾气暴躁、争吵斗殴,消沉、沉溺游戏等等。
&&&&&&&早上接到一个电话,一个15岁男孩的母亲哭诉:“我对我孩子感到绝望了,他今年中考,成绩非常不理想,我只能给他出高价让他继续上学。我昨晚给他做思想工作,不管怎么说他都不听,我于是很气愤,动手打了他,居然他也动手了,而且他是练跆拳道得过奖的。我当时是一时着急,打他也是为他好,没想到他居然还手,我真的很伤心,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
&&&&&&&我问:“你希望我能给你什么样的帮助?”
&&&&&&&答:“亲戚、朋友和老师都说应该让孩子来接受心理咨询,可是孩子就是不愿意,说自己没病。”
&&&&&&&我说:“改善亲子关系最主要的是改变与孩子的相处方式,或许你换个角度和孩子沟通就会取得不一样的效果,如果你愿意尝试,在孩子不愿意参与咨询的情况下,也能获得一定的改观。”
&&&&&&&孩子母亲欣然接受。
&&&&&&&其实,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父母要负主要的责任,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孩子愿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而是做为父母的有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及教育方式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许多父母都为亲子关系感到头疼,其中不乏事业成功人士,都感觉孩子的行为让人难以捉摸。究其原因,这是我们站在成人的角度,把孩子想的太复杂。如果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他们最初仅一张白纸,然后学会了一些行为,被父母和社会强化了一些行为,他们知道哪些行为会受到父母肯定,用什么样的方式和父母谈条件有效,哪些事情跟父母说了等于没说,同时,孩子也有喜怒哀乐,也需要关心、支持、鼓励和包容。
&&&&&&当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当父母发现孩子的行为与自己教育的初衷大相径庭,这时候,家长最需要做的是:反省希望给孩子传递的信息与孩子实际接收到的信息是否相符。&&&&&&&&&&&
&&比如,孩子说:“爸,我考了全班第一!”&&&
父亲说:“全班第一没什么了不起,考全年级第一才算优秀!”
&下一次考试,孩子说:“爸,我考了全年级第一!”
&父亲说:“全年级第一算不了什么,要考全市第一才算了不起。”
&在这段对话中,父亲想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你不应该满足于现在取得的成绩,&&&&要不断突破,做最优秀的那一个!”
&&&孩子可能接收到的信息是:“不管我怎样努力,都得不到爸爸的认可,我不优秀,我不是爸爸眼中的好孩子。”&
单纯的孩子无罪,如果父母真爱孩子,首先需要做的是:用最简单、最明白的语言和孩子沟通,并且在沟通结束时确认一下孩子理解是否有误。
&&&&&留意一下,会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例子,父母经常对孩子苦口婆心地说很多很多,结果孩子一句话也听不进去,父母再三番五次地重复,孩子就会感到厌烦,因为他不明白父母所说的话,或者他无法站在和父母同样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所以,当孩子无法理解所说的话得时候,不管你重复多少次,孩子只会觉得父母唠叨。&
&&&&&&&&例如,面对一个老是不经过别人允许私拿别人东西的8岁的孩子,父母可能说:“你怎么会有这样的坏习惯,你知不知道这叫偷,偷东西是要坐牢的。”父母还可能会举一些例子,谁谁谁偷东西,最后有什么样的悲剧。对于父母的这一引导,第一,孩子不明白偷是什么含义,第二,孩子不知道坐牢是个什么样的概念,第三,孩子不会跟着父母的思维去考虑很久以后的事情,所以这样和孩子沟通就等于白做了。
&&&&&&&&&我们可以告诉他:假如你现在存有3元钱,放在某一个地方,你的某一个同学趁你不知道的时候拿走了两元,你发现自己钱少了两元,你有什么样的感觉?难过吗?难过的感觉你喜欢吗?你拿了同学的东西,同学发现自己的东西不见了,同学会难过吗?你愿意看到同学难过吗?你知道同学会难过你还会拿他东西吗?然后,再跟他确认一下:为什么不应该在未获得别人允许的情况下拿别人东西?
&&&&&&&&&一件事情在你没搞明白之前就相信的话,那叫“迷信”。孩子很单纯,他不会不懂装懂。当孩子不理解我们所说的话得时候,我们将无法指望他能按照我们期望去做任何事情。&相比之下,后面的沟通方式显然比前面更有效,家长让孩子尝试了换位思考,让孩子感悟到这样的做法会带给别人伤害。&&
&&&&&&&&&有的父母常说:“我说你是为你好,我打你是因为爱你!”作为成年人有时候被别人说两句都会心理不舒服,更何况孩子;再说打的问题,暴力和爱是很难牵扯上关系的,两性关系中的家庭暴力方通常是很爱另一方的,但这种爱又有多少人能够承受。
&&&&&&&&&&曾子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要做大事业,首先要修身、齐家,这还分先后秩序的,也就是一个人连自身的修养都不重视,将无法有美好的家庭,更无谈辉煌的事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教练,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典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假如父母就非常情绪化,一不高兴就打孩子,又怎么能要求孩子养成冷静处事的习惯呢?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有时候,揣摩一下孩子的行为和性格,就可以反观出父母有待提升的地方。有人会问,照这样看,又有多少父母真正做到完美呢?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很多阶段,如果用心的话,每一个阶段都会让你收获成长,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的同时,陪伴他成长的父母也能从中获得提升,这就是完美的亲子关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心理咨询服务项目
心理咨询热点文章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88号SOHO现代城1号楼3105室
全国统一情感咨询热线:400-166-0800
预约电话:010-0-
值班手机:
预约QQ:  
MSN: love_
   love_expert_
商务合作:010- QQ:
上班时间:上午9:00-----下午6:00,
下班时间、节假日,请拨打手机预约
*乘坐一号地铁在大望路地铁下车,从C口出即到
*乘坐公交车:1,4,57,715,677,852,984,974,402
405,605,30,31,11,667,668,312,810,930,938等路公交
车在八王坟南、八王坟北、八王坟东、八王坟西
各站都可以下车,步行五分钟左右即到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88号SOHO现代城1号楼3105室
预约电话:010-0-,商务合作:010-
邮箱:love_
知馨国际北京心理咨询机构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技术支持:知馨国际北京心理咨询中心
国家信息产业部:&
在线匹配心理咨询师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openresty/1.9.3.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理辅导中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