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心理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如何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摘 要:失独老人是指一群失去唯一孩子的五十岁左右的老年人。失独老人不仅面临着经济来源中断和无子女养老的问题,而且他们的"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失独老人心理困境分析与救助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失独老人是指一群失去唯一孩子的五十岁左右的老年人。失独老人不仅面临着经济来源中断和无子女养老的问题,而且他们的心理也正处于亚健康状态。因此,针对失独老人的现实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救助措施:心理救助;文化滋养;物质救助;养老救助。 中国论文网 /9/view-5358661.htm  关键词:失独老人;心理困境;分析;救助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2   “与死亡俱来的一切,往往比死亡更骇人。”培根的这句话,有一群人理解的更彻底。他们大多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只生育一个孩子,二十多年后一场意外,结束了孩子的生命,同时也夺去了他们生活的希望。他们经历着巨大的精神折磨,日夜思念孩子,孩子是他们心中无法触及的痛。他们就是所谓的“失独老人”,是目前社会上一个特殊的群体。而这个群体曾被人们所遗忘在社会的某个角落。他们失去了唯一的孩子,成了真正的“空巢老人”,忍受着孤独,正面临着很多的现实问题。   一、何谓“失独老人”   “失独老人”指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类人,他们积极响应20世纪80年代第一批独生子女的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然而到了中年,因意外而失去了独生孩子,自身的条件又不能再生育或领养,他们常以“精神残疾者”自居。   追溯起这一群体形成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1980年国家出台的《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一文中提倡,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孩子。二是由于近年来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逐渐增多,再加上空气污染严重,导致自然灾害和疾病的发生率增加,因车祸、疾病、灾难致使死亡人数也不断上升[1]。   二、失独老人的现状   关于全国失独家庭的具体人数,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据有关专家推断,2012年失独家庭数量已超百万,并且每年还将以7.6万人口的速度增长[2]。可见失独老人数量庞大。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呈三角形,本来支点就过于集中,一旦缺少一个,就会失去平衡,很难再重新稳定。据调查发现,大部分失独老人失去孩子后精神恍惚,难以正常生活,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   1.认知特点   失独老人在认知上主要表现为:糟糕至极和绝对化。如,“别人过节,我们过劫”,他们将痛苦极度扩大化,用消极的态度对待生活。“感觉活着没奔头了”,即认为孩子是生活的动力,失去了唯一的孩子,就等于失去了生活的目标,没有了孩子,生活就没什么意思了。“今后谁走得早,谁就有福”,可见,他们将有限的生命看成是精神的煎熬,盼望着生命的早日结束。“感觉自己被社会抛弃了”,表现极度的不安全感和孤独感,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没有了健康的完整家庭,缺失了与孩子的交往机会,不再适合于社会的温暖大家庭模式,实质上是他们自己在排斥着接触社会。“我们中所有人都是病人,所有人也都是医生”,可见,失独老人一方面经历着精神的折磨,渴望被人安慰和理解,另一方面又相互给予支持,依赖身边同命相连的人。他们认为,相同的经历使他们有相似的感受,能够真正的相互理解。他们可以放下内心的猜疑、敌意和不安全感,相互间的鼓励和劝告,让他们感觉更可信,更容易接受。尤其是当遇到经历比自己更坎坷的老人时,他们又自觉充当医生,来劝慰他人。   2.情绪特点   失独老人的情绪表现为:极度抑郁、敏感,易动怒,恐惧,痛苦和孤独。在刚开始的一段时期,他们极度抑郁,并有严重的恐惧障碍,他们恐惧各种因素,如恐惧与亲人别离、恐惧见到以前的朋友、恐惧死亡等。严重的甚至不敢再出门,不敢乘车,他们怕再出现意外,整天担惊受怕,小心翼翼的活着。他们的精神极度敏感和脆弱,常会为普通人的一句不经意的话而失声痛哭,情绪极不稳定。并且心理容忍度变小,即使是一件很小的事,都很容易生气,典型的神经质倾向。当他们慢慢适应了这种孤独后,就会变得沉默寡言,态度冷淡,之前感兴趣的活动也没有了吸引力,淡然一切。   3.行为表现   失独老人行为上主要表现为:自闭、不愿与人来往和回避倾向。每年过节,这些老人会闭门不与外界往来,碰到亲友结婚、做寿、给小孩摆满月酒时更是如此,他们从来都不会去参加这些喜庆的活动。生活中他们很少与邻近的正常老人交往,因为老人们的聊天话题经常是儿孙,一提到孩子,他们会背过身偷偷地抹眼泪,甚至心理承受力弱的会立刻转头就走。所以感觉与其他老人格格不入,与其伤心还不如早些回避,就产生了自闭行为。也有的失独老人干脆卖掉房子,移居他乡,而越是回避,心理的症结就越难疏解。   目前的状况是,整体上社会上对失独老人的关注度不够,我国几乎还没有形成针对失独群体的专业心理救助机构,无偿为失独群体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救助。另外,“养儿防老”是中国传统思想,失独让一些老人生活没有了依靠,尤其是患疾病的老人无人照料,而国家关于针对失独老人的养老救助机制还不完善,因此,存在一些现实问题。   三、如何救助   孩子的夭亡会让孩子与父母之间爱的链接中断,父母会感觉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还没有完成。因此,孩子的去世,很容易使父母沉浸于愧疚和痛苦中不能自拔。如果社会不及时关注这些“失独老人”的状况,他们很容易成为社会的孤舟,独自漂泊。而热闹的生活方式不能减轻“失独者”的痛苦,反而会激起他们的排斥和反感。因此,心理上的救助最重要。物质和生活上的救助则作为辅助作用。   1.心理救助   “失独者”心里伤痛的愈合,仅靠周围朋友的劝慰是不彻底的,他们需要“精神自养”(即老年人凭借主动进取的人生态度、通过积极有益的活动交往,实现精神的愉悦、满足和发展)[3]。然而精神自养的前提是需要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他们接受现实,恢复自我。目前治疗效果最好的是“心理剧”,剧中引导父母将孩子交托出去。“心理剧”主要来源于现实中失独家庭的真实情况,因此根据不同的家庭编制不同的“心理剧”。剧中,先有演员扮演家庭中的父母和孩子,在失独老人面前上演曾经的真实生活故事,要特别把出事前及出事中的场景做特写,老人可能有看不下去的冲动,甚至会泪流满面,泣不成声,这时不要任何阻止,让他们情绪自然发泄,之后,让现实中的失独父母面对去世的孩子做最后的告别(去世的孩子由演员来演),咨询师一定要引导父母说出一直藏在心理的话,包括愧疚和思念。恢复需要一个过程,只有卸下心理的包袱,才能重新接受生活。咨询师要多去引导失独老人,走出孤独,走向正常的生活。
  2.文化滋养   作为影响社会的大众传媒,如影视、报刊、网络等。首先,影视上,应该针对这些失独家庭的实际情况,拍摄具有积极意义的相关影片,影片中的失独老人在全社会爱的滋养下,勇敢的走出困境,积极生活,让自己的老年生活更加有意义,让现实中的失独老人从中受到启发和鼓舞。其次,报刊及网络上也应该多刊登有关失独老人心理问题状况,并且提供具体的自助措施,鼓励失独老人学会精神自养。另外,作为影响力最广泛的电视广告行业,更应该多去拍摄有关关爱失独老人的公益广告,让失独老人感受社会上对他们的重视和走出困境并正常生活的期盼。   3.物质救助   如果想要“失独老人”正常的生活下去,经济资助和养老机制都要密切配合。2012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完成了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修改,新增了“国家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扶助制度”这一规定,可见国家也开始关注和帮助“失独老人”的生活。北京市的“暖心计划”,自2012年起的未来三年,为每位失独老人每年出资2 800元,并购买综合性保险。2012年7月,石家庄市政府出台了一项政策,失独家庭在生活上每人每年可领取1 800元补贴,但条件是女方达到49周岁而男方55周岁,五年后生活补贴将增加到6 000元[4]。其他地方也陆续出台各类特别扶助金制度,为失独老人提供经济生活保障。然而,有些制度规定还不是很现实,尤其是年龄的限制,可能会使达不到年龄,又没有收入来源,又有疾病缠身的失独老人,得不到及时的救助。所以制度的提出应该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切实保障失独老人的各类需要。   4.养老救助   关于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2012年9月份,民政部已经做出承诺,针对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可以参照三无老人(即城镇居民中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他们没有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其赡养人和扶养人不存在或没有能力扶养老人)的标准,由政府来供养[5]。但是,失独老人不同于三无老人,他们曾经有儿女,只是中途又丧失了,这种现实生活经历让他们难以接受,精神上遭受着痛苦折磨。有调查发现,失独老人不愿意入住现有的普通养老机构,他们喜欢抱团取暖,渴望同类共居,希望社会能为失独老人建立专门的养老院[6]。因为失独老人具有共同的生活遭遇,他们有共同的交谈话题,生活在一起时,有归属的感觉,彼此心里会消除戒备。北京的“新希望家园”,正是满足这些失独老人的愿望,让老人在里面找到生活的新希望。因此,全国各地都要积极建立专门的失独者养老机构,并且机构中要设有心理健康中心,当失独者有任何心理问题,都可以在其中得到帮助。   四、小结   失独家庭作为一个特殊的庞大社会群体,曾为我国人口政策和国家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现在他们正遭遇着现实困难。“独自凄凉无人问”是失独老人最惧怕的生活状态。莫让失独老人成为社会的孤舟,独自漂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中华民族延续的传统美德,我们作为社会上的一员要齐心协力,共同为失独老人搭起照亮黑暗的明灯,帮助他们尽快摆脱孤独和悲伤,走向光明,在全社会的关爱中,让失独老人找到精神的慰藉和现实的资助,安度好晚年。   参考文献:   [1]袁静娜,吕天驰.浅谈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J].学理论,2013(13).   [2]吴石英,周剑.独生子女死亡困境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9-81.   [3]魏凌波.浅析城镇地区失独老人的精神困境和精神自养[J].神州,2013(6).   [4]边嘉铭.关注失独老人养老问题[N].家庭保健报,2012-10-   25(3).   [5]王泽宁,王琼雯.关于失独家庭法律扶助机制的思考[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1-24.   [6]武威.“失独”之痛[N].恋爱婚姻家庭:养生,.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您所在的位置: >>
>> 《只需改变一点点》 第三部分
为这个书签标记颜色吧
心态是我们真正的主人
&&&&第六章心态改变一点点――快乐每一天
&&&&心态是我们真正的主人,它能使我们成功,也能使我们失败。同一件事由具有不同心态的两种人去做,其结果可能截然不同。心态决定人的命运,不要因为我们的消极心态而使我们自己成为一个失败者。要知道,成功永远属于那些抱有积极心态并付诸行动的人。成功需要健康的心态,没有健康心态的成功早晚会出现漏洞,甚至会塌陷。为什么拿破仑能够顶住压力而叱咤风云?为什么海伦?凯勒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心中依然有光明之梦?这都是健康心态所起的作用!所以,如果我们想改变自己的世界,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么首先应该改变自己的心态。
&&&&心态是我们真正的主人
&&&&心态是我们真正的主人,它能使我们成功,也能使我们失败。同一件事由具有不同心态的两种人去做,其结果必然相反。心态决定人的命运。不要因为我们的心态而使我们自己成为一个失败者。要知道,成功永远属于那些抱有积极心态并付诸行动的人。
&&&&工作是铺就我们事业的基石,企业是我们开创未来的平台,在自己的岗位上,保持良好的心态,以百分百的好心态去工作,无疑会对我们的未来增加成功的砝码。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以下6种心态是人们成功的前提,必须好好把握:
&&&&1.支撑自己的精神支柱――自信心态
&&&&自信建立在成功的经验之上。我们开始从事某种活动时,很可能缺乏信心,因为我们没有从经验中知道我们是否会成功。学习骑自行车、在公开场合演说或者进行外科手术都是如此。成功孕育着成功,这个道理完全正确。一次小的成功可以成为巨大成功的基石。
&&&&另一个重要的技巧,是养成记住过去的成功而忘却失败的习惯。
&&&&过去你失败过多少次并不关紧要。重要的是记取、强化和专注成功的尝试。查尔斯?凯特林说过,任何一个年轻人如果想要成为科学家,都必须准备在获得一次成功之前失败九十九次,而且不因为这些失败而损伤自我。回忆过去勇敢的时刻是恢复自信最有效的方法,而有很多人却因为一两次失败而埋葬了美好的回忆。他说,如果我们系统地重温记忆中勇敢的时刻,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我们比想象中要勇敢得多。欧弗豪尔塞博士介绍说,生动地回忆我们过去的成功和勇敢的时刻,是自信心动摇时极其有益的训练。
&&&&2.欣赏自我的价值――尊重心态
&&&&在生活中的陷阱和深渊中,最可怕的就是自己不尊重自己,这种毛病又是最难克服的。因为它是由我们自己亲手设计和挖掘的。
&&&&一向尊重自己的人不会对他人抱有敌意;他不需要去证明什么,因为他可以把事实看得很透彻;他也不需要别人证明自己的要求。“尊重”这个词意味着对价值的欣赏。欣赏你自己的价值并不等于自我中心主义,因为人们需要自我尊重。
&&&&自我尊重的最大秘密是:开始多欣赏别人,对任何人都要有所尊敬,你和别人打交道时要留心考虑,训练自己把别人当做有价值的人来对待,这样,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的自尊心也加强了。因为真正的自尊并不产生于你所成就的大业,你所拥有的财富,你所得到的荣誉,而是你对自己的欣赏。不过,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时,我们必须得出结论说,其他的人也可以根据同样的理由得到尊重。
&&&&3.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理解心态
&&&&一般来说,人际关系上的失败,大部分要归因于“误解”。对于特定的一系列“事实”或者环境,我们往往指望别人也会跟我们一样地作出反应和得出结论。大多数情况下,别人的反应或者立场并不是要为难我们,也不是因为头脑太顽固或者心怀叵测,而是因为他对情况的“了解”和解释与我们不同。其实,我们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过失、错误、缺点,甚至不承认自己干得不对劲。我们不愿意承认我们不希望出现的情况。这实际上是在欺骗自己。正因为我们看不到真相,所以才无法采取适当的行动。有人说过,每天对自己承认一件痛苦的事实,是一项有益的训练。成功型个性的人不仅不欺骗他人,而且对自己也很诚实。我们所说的“真诚”本身,就是以对自我的理解和诚实为基础的。用“合理的谎言”欺骗自己的人,没有一个能说得上是真诚的。
&&&&相信别人是真诚的而不是故意心怀敌意的,即使事实并非如此,也有助于缓和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使人与人更深刻地互相了解。
&&&&4.成功的推动者――有勇气的心态
&&&&有了目标,了解了情况还不够,你还必须有行动的勇气,因为只有通过行动才能把目标、希望和信念转化为现实。
&&&&一位农民每天肩挑柴火翻山越岭,去集市换取一天的口粮钱,并用剩余的钱供儿子上学。儿子放暑假回来,父亲为了培养他的吃苦精神,便叫儿子替他挑柴火上集市去卖。儿子挺不愿意地去了,翻山越岭肩挑柴火着实把他给累坏了。挑了两天,儿子再也挑不动了。父亲没办法,只好叹着气让儿子到一边歇着去,自己还是一天接一天地挣钱养家糊口。可天有不测风云,父亲不幸病倒了,这一躺就是半个月起不了床。家里失去了生活来源,眼看就要断炊了,儿子没办法,终于主动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每天天不亮,儿子学着父亲的样子,上山砍柴,然后挑着去集市卖,一点也不觉得累。“儿子,别累坏了身子!”父亲又喜又爱地看着儿子忙碌的身影说。儿子这时停下手中的活儿,对父亲说:“父亲,真是奇怪,刚开始你叫我挑柴火那两天,我挑那么轻的担子觉得特别累,怎么现在我挑得越来越重,相反倒觉得担子越来越轻了呢?”父亲赞许地点点头,道:“这一方面是你身体承受能力练出来了,更多的是因为你心理成熟的缘故啊!成熟使你产生了勇挑重担的勇气,当然就觉得担子轻了!”
&&&&有了勇挑重担的勇气,就会觉得担子变轻了!
&&&&世界上没有一件事可以绝对肯定或保证。一个成功者和一个失败者之间的区别,往往不在于能力的大小或想法的好坏,而在于是否有勇气信赖自己的想法,在适当的程度上敢于冒险和行动。也许你在行动时随时都可能犯错误,你所作的决定也难免失误,但是绝不能因此而放弃自己追求的目标。你必须有勇气承担犯错误的风险、失败的风险、受屈辱的风险。走错一步总比在一生中原地不动要好一些,因为人向前走就可以获得矫正前进的方向的机会。
&&&&5.纳百川方能成大海――宽容心态
&&&&宽容是一种豁达、大度与不在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宽广的胸怀和气度,是很容易告别琐屑与平庸的。而当你实现豁达与宽容时,自然会产生轻松幽默,从而洋溢出一种性格的魅力。宽容,最终体现的是一种修养,一种高贵的人格,一种人生大智慧。那些凡事都与人计较、锱铢必争的人,自以为很聪明,其实是以小聪明干大蠢事,占小便宜惹大烦恼;而不在意,乃是不争,无为之为,大智若愚,其乐无穷!懂得宽容的人,是超越了自我的人,也是活得潇洒的人。因为免了琐事的羁绊和缠绕,也就使自己获得了解放,自有一片自由的天地任你驰骋。当然,宽容并不等于逃避现实,不是麻木不仁,不是看破红尘后的精神颓废和消极遁世;不是什么都冷若冰霜、无动于衷的作家笔下的“局外人”。而是在奔向大目标途中所采取的一种洒脱、豁达、飘逸的生活策略。倘能如此,自然会拥有一个幸福美妙的人生。如此看来,心态是左右命运的。
&&&&6.解除心灵上的枷锁――承认自我
&&&&只有一个人在某种程度上承认自我时,他才能得到真正的成功和幸福。世界上最不幸、最痛苦的莫过于尽力要使自己和别人相信自己不是本来这副样子。一个人最终抛弃了虚伪和矫饰,主动表现出来本面目时,他得到的轻松与满足是无可比拟的。
&&&&心态是我们真正的主人,好心态是快乐工作的保证。
定价:¥25.00 当当价:¥12.50
为这个书签标记颜色吧
小贴士: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按回车(ENTER)可返回该作品目录。鼠标双击滚屏
数据载入中 ...
您可以复制下面的内容,通过MSN或者QQ发送给朋友。
一起来阅读《只需改变一点点:突破困境的我们》吧!作者:陆明
书籍简介:  突破困境离我们并不远,只需改变一点点,改变!改变思维、改变态度、改变方法、改变习惯、改变心态、改变性格……这种改变未必需要改头换面、大刀阔斧,实际上,哪怕只需改变一点点也会给工作注入新的活力,给生活增添?的阳光!
当当网免费试读此书地址:/book_1093?ref=read-7-shar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突破落后心理困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