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终归化尘,xd股票是什么意思思?

一只猫儿所思索到的生活哲理
说它大多时候是懒洋洋的倒没错,懒洋洋是因为它清心寡欲或者说是少理想抱负,只有感觉到一丝饥饿了这才无可奈何的伸个懒腰,不假思索的去寻找一点果腹之物;说它大多时候那双本来挺漂亮的眼睛茫茫然地望着并不远处的空间发呆也倒不错,是啊,乾坤朗朗、风和日丽,很多时候这世界就是如此按部就班,还是抓紧时间享受吧——猫儿的世界讲究的是温柔敦厚、随遇而安。但是——但是每当这个世界发生重大事情的时候——比如战争、比如灾难、比如全球经济危机——他的名言就会铿锵震耳:猫着吧,猫过去的那就是英雄的幸运或者幸运的英雄!
有一年吧,好像是在谁的家里,照样是人们聚在一起聊天,忽忽闪闪的月光从窗户忽闪而进,那会好像还没有灯;照样是它自己蜷缩在主人身影里,一边似听非听的往耳朵里拾掇点人们的话语,一边把自己思想里偶尔溅迸的火星收入囊中。
嗯……还算惬意哦:白天的阳光温温暖暖的、山上的大树小树绿绿青青的、枝头的鸟儿唧唧喳喳的、河里的水清清澈澈的;还有,就是今儿三餐的鼠肉也是嫩嫩香香的!是啊,蛮荒之秋,能够如此食无忧,一切的思想哲学也就在这其中了。
嗯……是了:主人好像是这些聚在一起人们的首领,忙乎了一整天,打到了一些猎物,兴致也就在这些猎物呢,含毛茹血的吃了,还略有剩余,那就交给主人存起来,大概是以备不时之需吧。这又是值得思索的了:何以老鼠就没有剩余呢?原因是:主人们要的是衣食无忧、而自己只要食无忧!天哪——仅仅只是一项要求的差异,从此啊:猫猫鼠鼠但依旧,三皇五帝竞春秋!
洪荒年代,大家似乎没有多大的区分,见山上山、见水涉水,飞禽在天空翱翔、走兽在地上游弋,日落栖息、日出而作,当然,那些善于夜间生活的,也就正好趁着风高月黑之时,讨他们自己的生计。你看那雁群南来北往年复一年的穿梭、你看那虎啸深山整日的维护他那百兽之王的尊严、你看那虫豸忙碌的在叶子底下寻寻觅觅、你看那木秀于林者长年累月的经受风霜的侵袭。终有一朝:雁儿坠地、虎皮腐败、虫豸化尘、木朽无踪!
来于尘土,归于尘土。来时惊天动地、归去时寂然寥然,就如同猫儿的脚步永远是轻盈无声的这样,动静大、费劲也大,“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诗人的这两句该不是为猫儿吟诵的吧……
猫儿用比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民生之计,永远是一个人风里来雨里去,埋头于生计、昂扬于尊严,偶尔瞄见枝头几只鸟儿唧唧喳喳,略作思忖:该费些气力上蹿下跳的改善一顿伙食呢,还是该“天涯何处无芳草”呢,又或者该慈悲为怀得过且过!?当许多纠结在内心深处的问题耿耿于怀,猫儿最终就眼睛那么不屑一顾的一瞥,不做世俗状、不做凡人思,淡淡定定的悠悠然然的往前去了——唉,世间多少恩恩怨怨也许就在着一念之间啊,古今多少喋喋不休也许就为了这一点念想啊!决策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啊——如果树上没有那只鸟儿的话,你或许永远都不会发现自己居然还有高屋建瓴的潜能。换句话说,如果不是树上那只鸟儿,你对人对事物、你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会永久的停留在柴米油盐和自我卑微层面上。
据说,有一群猴子后来变成了人。哦,上天啊!尘尘土土的多少年多少代,终于漫漫的孕育了一代精灵!
所以,上帝的上帝在很早很早时曾经对子孙说:该来的总会来,总会有你可以发号施令的时候。
是猫儿的脚步太轻盈,让鸿蒙时的上帝倍感寂寞!是花草的馨香太飘扬,让寂寞的阳光倍感失落!是流水的思绪太散乱,让时间的篇章倍感无聊!是时光流逝的太匆匆,让猫儿无法整理走过的一路沧桑!是寂寞来的太漫漫,让猫儿在昼永夜长中难以成眠!
猫儿的灵感大多是被主人触发的。
呵呵,谁让咱天生就是带毛保暖真皮一身衣呢!
今日不给力,闹了个大笑话:美眉好宠物,选中这只猫,所谓“万千宠爱在一身”啦;美眉玩游戏,只爱CS,纤纤手指那个飞舞啊,右手握着的说是鼠标,都知道猫儿对此敏感,因而一听到那个字,便不由分说就扑上去了……
美眉有网瘾!
沉溺在什么之中,就是什么瘾。
伏羲氏曾经面对河流背靠山整日整日的发呆,很难说那是发呆瘾或者是观山品水瘾。看流水环绕滚滚最终东去、看群山起伏绵绵无语;落花流水最是伤怀日,高山危耸最是刚烈者;岩石在此激流来者粉身碎骨,逝者如斯碎骨重聚终归大海!发呆时间久了,伏羲氏推演世间万物九九归一:易!
易之一:交替、互换。
猫儿早就通易!你看猫儿行步时的姿态啊——左日右月、左阳右阴,“喵呜”一声那就是开启混沌了,所谓“太极而生”吧,猫儿的步法永远是圆形的——圆滑、圆满,这样的步法有很多妙处:起点就是一个点,不过早决定方向,抬脚之时就是一切开始之时,这是“闲庭信步”之妙;步子迈开脚抬起,面朝北爪往西优美的一撂,划过一道圆滑的弧线之后竟轻轻稳稳的落在正北,这是“平和中庸”之妙;左脚迈开之时,右脚自然而然的配合着时差,也是面朝北爪往东优美的一撂,划过一道圆滑的弧线之后竟仍轻轻稳稳的落在正北,这是“阴阳调和”之妙。
易之二:容易、轻易。
猫儿的哲学里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从这个意义上说,猫儿天然通易!乾卦的爻辞是“元亨利贞”,一切的一切,开始了就开始了,没有什么未雨绸缪、没有什么调研咨询,混沌开启之初,就那么轰然开始,不用作奠基、更无须吸引投资,巨响之后,星河灿烂、艳阳高挂。猫儿的生活是容易的——所有迈开的步子都是亨通的、所有划过的弧线都是轻易的、一切的思想都在哪一声“喵呜”之中、一切的理想追求都在哪左右阴阳的步伐里。
猫儿从不沉溺什么,换句话说,猫儿没有瘾。
也不是猫儿与鼠辈有家仇国恨,面对你自己的天性,你该怎么办?你能怎么办?回想一下吧,猫儿从不把猎物晒干或者作别的任何加工储存,猫儿只是要三餐不饥;所谓“无欲则刚”吧,惟其如此,千百年来鼠辈从没有敢直面自己惨淡的命运。思想是命运的幸运儿,否则,剩下的就全是悲情了,嗯……想象也是。
沉溺在什么之中,必然是在什么之外无法直面。
这些年,流浪者渐渐多了起来,或许是人们把这世界变得小了,或者是大家的生活态度在改变,总之吧,原先只是整日在一个地方猫着的少了。也算是潮流吧,到处走一走看一看,虽说是比不上早先人们向往的游山玩水,可是保不齐在路上能够遇见一只缘分猫,那就太赏心悦目啦。
对了——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叫做行者。问题是当你在夜深人静之时、月黑风高之际,蹑手蹑脚地从人家的屋顶巡游而过,你会无意中窥见许多人间秘事:或者是梁上君子窃取、或者是男女幽会;或者是远游人怀瑾夜归、或者是友人对床夜语。好在绝大多数人已经栖息梦园,不该猫着的时候当然就要兢兢业业,猫眼看世间最好的时机莫过于晚间啊——有月色时大地白净、色彩分明——人们的朦胧反倒是猫儿的清亮——远山起伏、溪流潺潺,猛禽不跃、小鸟不闹!秘密不瞒天地——也无法瞒住那些错位来往在时空间的异类!谁知道呢,尘世间的事情就是在这一步一步的踟蹰里、就是在这上蹿下跳的轮回中;就在这惊鸿一瞥里、就是在这蓦然回首中;在梦幻里、在想象中。
流浪的人是心化作了河流,随着自然的方向在寻找无果的归宿,没有动力、没有目的地。流浪的猫儿是什么?——是失落的安详被飓风托举着茫然地追赶快要尘封的潮流,换言之,猫不住了……
流浪,就是思索的行为艺术。
那就是说,世上只有两种人:一种人在行为着,另一种人在流浪着。因而,大多数人才不是艺术家。
猫儿是什么?
猫儿在流浪中思索、在思索中流浪,因而大多数猫儿是艺术家。
它是高贵的!——身体是老虎的底板——在观察这个世界时比老虎更平静深邃些,当老虎经过世世代代的拼搏进化终成王者,猫儿却以他那与世无争、善良淳厚的态度生生世世的做着王者的影子。尤其当他无意中蹲踞在那儿的时候,不知有多少龌龊会无地自容;仔细观察吧,他那一双眼睛神气十足,瞳孔千变万化的暗示着无穷无尽的信息。它是典雅的!——总在适当的时候将全身的绒毛梳理的井井有条,举手投足之间都会散发出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俯视时霸气十足又不失雅致、仰视时彬彬有礼又不失尊严。
高贵是高贵者的安魂曲,龌龊是龌龊者的麻醉剂;猫儿的皮毛是那样的柔软光滑,高贵的色调和那合乎自然的质地然许多人为之惊叹,甚至偶尔还会引来无端的嫉妒,曾经有妒火中烧的高跟鞋在猫儿的身上那么激愤的踩踏过,这一刻,高贵也就只好为自己的高贵而殉葬!行为在很多时候是属于原发状态,就好像龌龊者本身并不否定自己一样,就像“风高放火天,月黑杀人夜”那样自圆其说。古往今来的帝王都是高贵者,所谓的“天降大任”、所谓的“祥云在顶”、所谓的“天生异相”、所谓的“时运造就”等等。古往今来的芸芸众生就是这些高贵荫庇下的随从,所谓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谓的“过江之鲫期盼王者”、所谓的“小人长戚戚”——猫儿从不龌龊,因而它的清醒只在心里。君不见:风云人物寂寥时,夜眠最是猫儿伴;平民百姓开怀日,炕头猫儿也惬意。
典雅是典雅者的纪念碑,平庸是平庸者的护身符,猫儿进食的时候首先是一种优雅,很少见它狼吞虎咽,即使是遇到鼠年在许多忌讳的情形下饥肠辘辘,它也是不慌不忙的将食物含到口中,然后环顾四周,确认没有看客会把自己的进食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这才细嚼慢咽起来。其次,猫儿捕鼠时的行为是一种情趣,聆听、观察、研究、思索,接着就是选择时机、熟悉地形,接着就是略施小计、迂回接近,最后瞬间发起动作、一击得手。想想人们从这儿学到的“藏猫猫”吧,你会觉得不过如此。是啊,学习是一个多么艰难的过程,你的眼前没有一只老鼠的话,你所学习到的永远只是一个个机械、简单、无目的凌乱的动作。典雅是与生俱来的气质,注定是为了给这个世界留一些印迹而自带的标识,“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嘛,注定有一部分人要通过这样的表白来证明自己曾经来过这里。猫儿也是如此,身后那些沉甸甸的历史在眼巴巴看着、当前那些五颜六色的现实在晃晃悠悠的催促着、远处那些云里雾里的梦境在诱惑着,一阵风过云去,昨日的里程碑倏忽之间就变作今朝的纪念碑。
辉煌是辉煌者的栖息地,落寞是落寞者的自白书。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思想是思想者的安乐窝,行为是行为者的十字架
猫儿就是行为艺术家!
聚在一起的就是习性相投的:一个又一个饥饿要是聚在一起,那就成了一群有着共同追求和理想的队伍;一个又一个眼睛聚在一起,那就意味着大家纷纷带着孤独寂寞投入到这个队伍。猫儿很少如此,除了在各自的活动路途不期而遇,否则很难见到它们排着队伍喊着口号万人空巷的参加某种活动。永远是轻声细语的表达、永远是优雅洒脱的模特步伐、永远是桀骜不驯目空一切的眼神;那一声恒久不变的“喵呜”任何时候都会撩拨起温柔善良者心灵深处最最柔软的神经,你会感觉到来自遥远而遥远的犹如游丝一般的娓娓倾诉,天哪!——有一种融化,不是激情四射的灼热、不是呼天喊地的宣言、更不是咄咄逼人的索求,那一声“喵呜”,宛若一支天鹅翎触碰到你灵魂的最最感动处,于是你被一股熟悉而温馨的力量支配着,伸出手在它的头顶轻轻的抚摸。。。。。。同时你便和他一起,两双茫然的眼睛在出神。
世间万物都在以自己独有的步伐在行走。时间行走在自己里、空间行走在时间里、猫儿行走在时间里。人流匆匆、车水马龙,涛走云飞、风起云涌,冬雪夏雨、春花秋月,——春花秋月的步伐是赏景时的得意悠然,冬雪夏雨的步伐是天地恩赐之时的挥洒飘逸,风云的步伐是时空结伴而行的勃勃生机!
最可琢磨的就是眼睛,最最值得琢磨的是眼神。
眼睛是大自然赐予的灵动光影,是鸿蒙开启之时灿烂星河的粼粼涟漪,是向这个世界昭示你存在的闪闪光标。
眼神是隐藏秘密的乐园。是什么触动了你的心灵深处极为柔软的神经?是雪水融化时那一点点一滴滴的温暖积攒而成的感动,还是梦想实现时那一年年一月月的打拼积攒而就的激情?大多数激动是很外向的、简单的、自我的,感动与感动相遇,那就是命运的绳结在记忆以往的心情。
猫儿的心情恒久以来就未曾大起大落过!
狼烟四起那年,世界的资源都聚集到大大小小的厮杀之地。远到炎黄争霸、特洛伊攻伐,近到比基尼岛巨响,一群聚集到一起的人和另一群聚集到一起的人怒目相向,最终随着可怕的力量碰撞完成了一次人群的重新组合排序。这其中有数不清的悲欢离合、有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有比平静时多得多的背井离乡、有数不清的生离死别、有无数令人心惊肉跳的传奇故事。
那些岁月、那些日日夜夜,想猫着已经成为一种奢望。猫儿是如何度过那些时光的?
心远地自偏,心静天地宽!
一切总要归于平静,归于安详,归于淳厚。因为这些是难得的、本色的。还因为天地开始于轰鸣迸溅终结于无语沉寂。
“说它大多时候是懒洋洋的倒没错,懒洋洋是因为它清心寡欲或者说是少理想抱负”经历的多了,需要静下心来捋一捋思绪,洗心但不革面,往后的日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历史的河流会有不期而至的春旱秋涝,时间的脾性也会有难以名状的喜怒哀乐,花花草草该怒放的就怒放吧,山山水水该放歌的就放歌吧,风风雨雨该倾诉的就倾诉吧,朝朝暮暮该演绎的就演绎吧。
“说它大多时候那双本来挺漂亮的眼睛茫茫然地望着并不远处的空间发呆也倒不错”远望皆茫然,回忆需发呆,这也叫出神,或者说沉浸在某一个世界当中去了。是啊,乾坤朗朗、风和日丽,很多时候这世界就是如此按部就班,还是抓紧时间享受吧——猫儿的世界讲究的是温柔敦厚、随遇而安。毛毛狗狗该畅游的就畅游吧,虫虫鸟鸟该繁衍的就繁衍吧,早早晚晚该来往的就来往吧,生生死死该交替的就交替吧。
猫着吧,猫过去的那就是英雄的幸运或者幸运的英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提示信息 -
杭州网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抱歉,指定的主题不存在或已被删除或正在被审核
Powered by常善法师:般舟之模拟训练--学佛网
&常善法师:般舟之模拟训练
发布:演谐&[
&]&& 日期: 12:51:00&&
末法时代就现在这个时候,为什么要行般舟?普通人认为,般舟是一个当生成就的法门,来得快,那来得有多快呢,为什么快呢?首先要了解当今修行法门的缺陷,以及般舟修行法门的优点,你这才能真正生信心呀。你们几位男众不错,上午提的问题很深入,法因心而显呀,今天又来了几位新的,正好给你们讲一下。末法是什么成就?念佛成就。传统念佛,你们怎么念?有几个不能克服的问题?你们现在念佛,名义上叫念佛,你们每天能投入多少时间念佛?我讲普遍现象不是个人。第一,你投入的时间短。第二,你投入的时间是支离破碎的,不是整块时间,从净土宗种种课程来看,最多最多就是三时系念,三时系念的意思两个小时,先唱偈子,再念咒子,再念经,然后再念阿弥陀佛,再唱赞子,然后再回向,连吹带敲的,真正念佛的时间没多少时间,一个小时都没有。也就是说,你专心念佛的时间一个小时都没有。换句话说,你靠念佛这个事情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靠平时念佛的修炼想临终的时候一心不乱,如如禅定,想临终的时候解决问题,你要磨这个枪临终的时候用,平时最长的时候就磨过一小时,这一小时当中,第一,你的发心只是临时、暂时的心,发心就是考虑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嘛,一小时后就有别的事了,就你那心里的空间就这一小时里攻这个关,就算你两个小时吧,两个小时里面,你还不是一心,你有很多心,要唱赞子、要念经,要颂咒子,要回向,是不是呀?不是一心、不是一行,不专业呀,不能成就。再加上你们平时念佛怎么念,有几个打过佛七的?念佛七就是一柱香休息一会、一柱香休息一会,一个小时歇一会、一个小时歇一会,念一个半小时歇半个小时。我们都知道,念佛要念到功夫成片,一心不乱,你现在的努力有多大的把握能让你功夫成片、一心不乱?有把握没把握?你嘛一点把握也没有。有的人经常会讲,没有把握呀。我上次到香港去,碰到香港那位很精进的菩萨,哎呀,师父呀,大家都公认我是头,小领袖一个,说我念佛念得好,其实告诉你,我根本就没把握。演G师你们走般舟之前念佛心里有把握吗?你凭啥有把握呀?咱靠念佛求往生的,咱又没用够时间,一天24小时用多少?3个小时都不到,八分之一都没到,你时间没保证凭啥有把握。你想要功夫成片,啥叫成片?24小时一心不乱叫成片,不是24分钟成片呀,是不是这道理?你平时身强力壮,让你自己去选择自己去弄去闹都没把握,你将来能把握吗?将来四大分离、躺在病床的时候,疾病在折磨你,冤亲债主都在找你的时候,更没有把握了。所以你心里根本就没把握,你心里没把握,心里就粗粗的,心里就没底,能往生。你首先时间上没有保证,其次心里面没保证。为啥呢,你心里面除了念佛外有多少要求呀,你很多想法,心不是一心,行不是一行,这个都不灵的。而且我就说呀,打个比方,末法的时候,人就像漏斗,四处通风四处漏,末法是什么特点呢?物欲横流呀。古代的在家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啥东西也没有,像抽烟喝酒没有、像逛商店逛超市没有、像旅游也没有,要出来,两个腿脚丫子跑呀,现在又是飞机、又是火箭,全搞乱了。现在七八岁的小孩子领着出去玩,师父,我的妈妈怎么怎么伤害我幼小的心灵,他就看电视剧学的,伤害他幼小的心灵、玷污他的清净心,你看,那小屁孩……现在太乱了,堵这边那边漏。就像这房子,到处都破,你一个一个洞补呀,根本不灵,只有一个办法,你把所有洞同时补上,才能管用。为什么末法时候实行般舟呀,就般舟这法门利害,叭叽全都堵上了,你不是说六度万行难吗,叫你布施、忍辱、般若、禅定等,你想想,我哪一行也不行,哪一度也不中,怎么办?给你来个般舟念佛,六度万行具足。一下子全练了。你想睡觉,不给你睡,你想溜达出去,管住不给你出去,狂心顿歇,你想捉摸别的事呀,别想,不管想、只管念,你捉摸身体痛了,身体苦了,别管受、只管念,昏沉到了想睡觉,别管睡、只管念,你看环境长短是非,别管环境别管是非、只管念,任何东西影响不了你念佛的念头,就训练你这个东西呀。好比讲,般舟就像把所有的模拟考试全部给你模拟一遍,提前训练,然后到时候你考试绝对有把握。普通念佛呢,啥练习都没做,就散心杂念,拿个珠子,阿弥陀佛……你们家怎么样……阿弥陀佛……你们家菜新鲜吗……你在念佛堂能管用吗?散心杂念,积累点善根福德因缘而已,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咱们好比讲,管念佛好比烧开水,般舟念佛24小时烧开,咕嘟咕嘟烧把水烧开了,普通念佛怎么念呢,念2小时,烧水烧到20度,放下来凉了,再来烧再放下来再凉,其实你烧到50度烧到80度,它还是要凉,因为你不相续,终归要凉的,今天不凉下次也凉,就算你烧到99度9了,因为你意志不坚定,哎呀,困死了,明天再念吧,又没烧开。你念到就起劲马上要开了,一个电话来了,接电话又没了。念到好到不得了,突然肚子痛了,上茅房,又断掉了。正念到起劲了,心里馋,这花生米不错,吃一个,又吃起零食来了,又夹杂了,把零食杂进来了,成不了片了。成佛的路一条,可是世俗的路百条千条万条,你根本就没把握。所以般舟非常猛利,我们下一步发展一个共修体系,护法力量加强,全部关起来,你刚才讲宝峰寺不好,现在也很好了,宝峰寺没有住的地方,你来了就行法,行完法就走人,没有住的地方,叫你不要产生休息的念头,符合般舟的精神。不行我们宝峰寺就不扩建了,呵呵,来了就别想住,没有床,你不会想休息,来了之后你就干吧。这还是特色的,这还是管用的,否则老是想到宿舍里呆一会,到宿舍见了床就想坐一会,坐了就想睡一会。走般舟来干啥,就是来训练自己、成就自己。般舟就是要约束自己,来行般舟就是找不自在来的,就是找不舒服,一切都在不舒服当中成就你的心地,你心如如不动了,不受任何影响,任何状态下都能只管念,情况越复杂考验越大,最后你的本事越可靠。般舟就是提前一场模拟考试,这模拟考试重要不重要呀?训练重要不重要?而且现在我跟你讲呀,只有般舟有这种提前的模拟训练,其他任何法门都没有,都是局部的。那么般舟这场训练模拟考试有什么特点呢?除了方位全、问题多、困难大、阻力重重,然后让你难过非常之外,这个很重要,你就是来找苦吃的,找训练找问题来的,当然问题越多越好了,就像我们做模拟题,模拟题就怕模拟不着,不怕模拟,模拟造就咱们将来就靠得住有把握。般舟就是这样子给你模拟考试。那么这是一场全面的模拟训练,这个模拟训练,只有般舟能给你提供全方位的,苦、痛、业障现前,你们现在行般舟遇到了,这个老菩萨行了快一个月,行得很好,你看,他的考验空前的,全面的,非常复杂的,多变的,而且都是你没遇过的,以前一昏沉了,睡觉了,苦痛现前了,歇会,回头再来,然后呢,一些想法出现了,想东西去了,不念佛了。以前到这环境不合自己的意,跑了,不在这里念,换个地方念。以前碰到的人不对路了,不跟他搞,走了。都是这样子。现在不是这样子,不管它,只管念。就是这个训练的课题,它所提供的题目,任何法门不能跟它比拟,题目的广度、深度、程度、多样性,任何法门不能跟它相比.这是般舟的可贵之处,这还不是首要的、根本的。最首要、最根本的,在哪里?我告诉你,就是般舟念佛和普遍念佛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呀,般舟念佛有般舟圣众的加持力在里面,别的念佛是你自己念佛,就是说念佛是自力加上佛力,两力成就,然后禅宗是自力成就,般舟念佛是三力成就,还有般舟圣众的加持力,般舟圣众的加持力有多大?般舟圣众是指一切诸佛、一切菩萨摩诃萨,一切天龙八部,一切大梵天王、一切忉利天王、一切四大天王,种类是一切,数量是一切,这护法利害不利害?恁利害了。为什么恁厉害呢?所有的经典所有的法门,护法都是一个菩萨几个菩萨,是不是呀,就算有一些诸佛的护持,阿弥陀经讲了,一切诸佛,下方佛、上方佛、东方佛、南方佛、北方佛、西方佛,各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一切诸佛都会来护念念佛行人,怎么护、护到什么程度?就是讲这是泛泛而谈,没有特别的例子。还有一个讲一切诸佛的,现在很多人喜欢读宝箧印陀罗尼一切如来心秘密神咒,宝箧印陀罗尼的护法是谁呀,金刚手菩萨,还有一切诸佛,一切诸佛怎么护呢?说持此咒人,一切诸佛如胡麻子般将其包围,为其加持,你来持咒才来管你,不持咒不管你,持咒咋管你呢,如胡麻子般数量的诸佛来管你。我们般舟怎么讲呀,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悉在前立,对你皆共赞誉、皆共拥护、承事供养、瞻视敬仰、思欲相见,这种加持方式,悉在前立,站在跟前恭候着等着加持,皆共赞誉,赞者赞叹,誉者给予相当高的荣誉,赞叹你、鼓励你、表扬你、成就你、拥护你、承事供养你、瞻视敬仰你,思欲相见就是始终想着你,有事没事想着你,想尽一切办法成就你,这种加持方式好不好呀?阿弥陀经说是一切诸佛所护念没讲怎么护念护到什么程度,所以般舟圣众加持大不大呀?那么般舟念佛跟普通念佛差别有多大呀?百千万亿倍都不止。普通念佛是靠你念佛的力量爬到阿弥陀佛的船上,难不难呀?般舟念佛呢,是般舟圣众加持你、成就你、辅助你,把你拎到阿弥陀佛船上去,好不好办?一个有般舟三昧功德力来帮忙,一个不来帮忙,来帮忙的人,功德力差不差百千万亿倍呀?所以我一再讲,般舟法门是什么法门?我讲,你想与一切诸佛同行吗?你想与一切菩萨摩诃萨同修吗?大菩萨都是你同修,想不想呀?你想得一切天龙八部保护吧?你想得一切大梵天王、忉利天王、四大天王拥护摄受吗?般舟念佛就是这样一个法门,好不好呀?所以说,这场模拟考试是谁来加持你?谁来帮助你?谁来成就你呀?是一切般舟圣众,包括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悉在前立,一切大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势至、地藏金刚藏金刚手、普广菩萨、普贤菩萨,一切菩萨悉在前立站在跟前伺候你,瞅准机会帮助你,创造条件帮助你,想尽一切办法造就你,迫不及待成就你,好不好呀。所以这种加持程度,这种加持力是无与伦比的,不可能有比它更好的。所以说这是般舟三昧的功德力,这种功德力加持力完成模拟训练好不好呀,那一训练一个准,一训练一个好。而且学好在哪呢,别的训练你要想次第想顺序想,尽一切办法设定一个目标去完成,而般舟训练不一样,只是让你傻人傻念,24小时相续不断去念佛就是,傻人傻念就是个念,你不要考虑任何次第,是傻人傻念就具足一切功德,具足一切圆满、具足一切成就就可以了,把那个思维空掉了,把那个想魔空掉了,就落在一个傻人傻念上,就念这声佛号,是不是?所以它是最简单、最方便最究竟最了义、最直接这样一个法门,而且得效益是立竿见影,你们来了见了很多例子了是不是?这是讲般舟它是一场全面的模拟的训练考试,它又是诸佛菩萨般舟圣众加持护卫下的模拟考试,这就利害了,非常利害,这样行般舟就能得到真实利益,得到大利益,得大自在,得大解脱,是这个意思。这是讲般舟念佛和普通念佛的不同,你心里面真能确立般舟圣众这个概念,你必须确立般舟圣众这个概念,你知道般舟海会佛菩萨有般舟圣众,般舟圣众对你们的关心、对你们的加持程度无以复加,超越任何父母,超越任何世间的关心帮助,是可遇不可求的,然后你知道这个以后就好办。你把这个般舟圣众的相立起来了,自然就没有我相了,自然就没有人相,就没有众生相,就没有寿者相了,这四相皆无。这非常的关键,你说说,为什么立了般舟圣众相之后,就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了?就是说空了是一方面,就是你不念空也一样,就是给你加持,再加上般舟三力成就,所以说般舟的效力就这么大。反过来讲,般舟的功德力这么强,其实来讲,道场里面行法两日两夜三日三夜这样的,他们来行般舟要种无量的善根,现在清楚了没有?有信心没有?弟子:般舟走到最后走不动的时候,可以跪着走、爬着走吗?师父:说到这,再讲讲行法问题。你打算走几天?弟子:我说不上来,我就尽我的最大努力,既然走了这条路了,就选择下去,坚持下去,直到胜利。这次来,能达到一念相应,能发起无上大菩提心能自度度他,这就是我的目标也是我的愿望,希望师父和居士们都加持我.师父:接下来,我讲一个问题,你就会知道会有多大加持了,般舟圣众为什么要这样来护法,他是不是闲着没事干呀?讲到般舟三昧的功德力,我要打个比方给大家听。释迦牟尼佛在佛经上讲功德的时候,有个功德的基本单位,把三千大千世界装满七宝布施供养佛的功德作为一个基本单位,在讲金刚经的时候,用什么作比方?多少基本单位?恒河沙,用恒河数的三千大千世界装满七宝布施功德虽然巨大,不如有人颂金刚经一偈,修行金刚经的功德大,讲的是恒河沙来计量,印度恒河的沙子有多少呀?用恒河沙的数量来形容。到了法华经就不这么衡量了,是把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微尘数的功德单位,比恒河沙多多少呢?第一,一个地球,恒河沙,是恒河的沙子的数量,如果把地球的山河大地、草木森林全部碎为微尘,那这些微尘的数量比一条恒河的沙子要多上多少呢?大海、高山、须弥山、树木、草全部碎为微尘,难以计量,法华经就是以这个功德力来衡量的。般舟三昧怎么衡量的?是把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把这个微尘拿出来,再碎为三千大千世界,就好比一个苹果分了一亿份,然后每一份拿出来,再分为一亿份,分为两次。就是把三千大千世界分为微尘,分了一次,把微尘拿出来,再碎为等数量微尘,再碎一次,这两次碎,也就是说,微尘数的微尘数次方,多不多呀?多多少?这就是般舟经的威力呀,它的功德单位是适用于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三千大千世界是什么概念?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相当于六千亿个地球以上。般舟三昧的功德力这样大,同样的,做事就围绕着般舟三昧经来做,功德力就非常大。就好比讲,你这个人世世代代都当国王,国家的全部财产都用来供养佛,这个功德大不大,但这个功德和随喜般舟的一念功德比,小不小?太小了,随喜般舟一念,就是把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微尘数的微尘数次方,那么多数量的功德单位。功德就这么巨大。 &你是我的冤亲债主,你恨我应当的,你把我杀了,这是第一选择。第二选择,你别杀我,到地上捡功德,捡金额银珠宝去,一捡捡多少?一百万两黄金,你说你捡财宝要紧还是搞冤亲债主要紧呀?你弯一下腰就可以拾起一百万,你是弯腰去捡一百万好还是跟人吵架好呀?肯定是去捡钱啦。是这个概念吧。那么般舟三昧功德力这么大,所以说,人们随喜般舟的一念功德大不大?那么,天龙八部来护法,如果你是来护法还是来拿功德?它也是来拿功德。就是说你的功德成就了天龙八部的功德,成就了大梵天王、忉利天王、四大天王的功德,所以呢,晚上就来看来巡察,帮你成就,所以你现在就明白了,般舟三昧这么大的功德力,般舟圣众要来加持般舟三昧,你修人家也修呀,你修的是依法而行,人家修的是如法而住呀,你修的是低层次,人家修的是高层次,般舟为什么能超拔冤亲债主,原因也在这呀。般舟功德太大了,太不可思议了,冤亲债主听了当然很高兴了,这叫三力成就。你明白这个道理以后,你就非来行般舟不可,你就知道,再大的困难,再大的阻力都不退缩,都要完成这个训练,是不是这个道理。好,简单的就介绍到这里,你们可以围绕这个提些问题。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这个。弟子:什么叫一心不乱、打成一片。师父:般舟比较容易达到一心不乱,打成一片。为啥呢?它身念佛、心念佛,心身共振、心身共融念佛,要求放下来,放下一切东西,放下万缘去做,很多就很容易做到一心不乱、功夫成片,你讲演御吧,在这已经修了四十多天了,他念到二十天左右的时候就出现一个情况,他说,我想坐在塑料的透明袋那里,外面全是像做梦一样的,环境呀场境呀,啥都不知道,就像做梦一样的,就内心的佛号光明非常显现,就是佛号,就这光明,开始会撞一下,撞过了就不撞了。你们来的时候般舟步伐都看了吧?看视频了。一心不乱、功夫成片必须经过一个顽强的训练才能达到,那么这个般舟训练方式很容易得定,定中念佛,功德力非常巨大。我现在带你们念佛,每天基本都是在定中念佛,定中念佛,一念就生喜欢心,一喜欢进去……弟子:当生成就,明心见性还有一心不乱,还有好多种说法,比如行90天也好,30天也好,每个人的因缘福德,还得出现什么样的事项,有的甚至见阿弥陀佛摩顶授记。师父:般舟里面法水功德利益太大、太具体了。你这个一进来以后,体解大道,天天欢喜得不得了。我们演一就是个例子,23岁读大学三年级,来的时候动员她,因为这孩子挺好的,挺有菩提心。一来了以后,就帮我把两个老菩萨管起来,帮助她们行法,叫她们不要跑过来睡觉,要行法,把她喊起来。到了半夜以后,帮助这个破昏沉,帮助那个破昏沉,帮着组织队伍,帮着念佛。就后来,我看着她状态不错,就动员她,你就出家算了。她说,那我还小,我把这两年大学上了。在这多行般舟半年时间,那得多多少功德。所以她行了几天以后就决定出家。反正行天数多的人,都会出家的。看善翠走了七十天,她因缘不太具足,本来走到三十多天的时候,家里人找借口让她转回去,回来以后,她后悔死了,家里根本没什么事,家里人诓她。弟子:关于不倒单,是不是无论年龄体质都能做到?师父:是这样子的。但你说你都六十岁、七十岁了,病入膏肓了,体力明显不行,那是例外。只要你基本体力具足了,是都可以做到。不难的,你看演圆师来了没多久,就不倒单了。弟子:要经常保养的?师父:要温养,你像现在你不倒单的话,你念佛很容易,不论你多困多累,只要你念佛就不会睡觉,不会昏沉。但是如果你要是做事情,说话,就很难克服那个睡劲、昏沉的劲。你不倒单的话,你晚上真的念佛,头一天念佛念得很好,到第二天,一百天都不会困不会累,有这个体会吧。只要你佛号能相续,一口劲念八个小时以上,你佛号相续力有的话,你基本上不会昏沉不会累的。不倒单一定要养,到最后你只想念佛,这叫相续念佛,我们这有位菩萨知道,就一声都不想拉下来。原来我带你们念佛,开始是一提一句的,到后来我跟你们提了,因为我想把那一句也念到。有的时候需要调节一下,活跃一下气氛,才给你们机会让你们念一念,平时不给你们机会的,都自己念,一气念到底。般舟减少睡眠非常有成效,一天一夜你行下来,基本上可减少一小时的睡眠。其实来讲,睡觉是最大的一个幻想幻觉,不需要那么长时间的。般舟就是一个行法,它殊胜在哪里呢?除了刚才讲它就是一个模拟考试,你模拟都考过了,将来就有把握,就这个模拟考试有诸佛菩萨加被,而且加被的方式无以复加,这个过瘾。这是第二。第三,你们要特别注意,般舟的果报。现生见佛,当生成就,得佛授记,得无生法忍,圆成佛道,这般舟解脱的定性是这样呀,那这个定性意味着什么意思呢?上品上生还要花开了才见佛,见佛了才悟无生,然后顷刻之间飞行十方,历事诸佛,得佛次第授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上品上生者。上品上生还有个求证取证的过程,而般舟三昧当生就成就了,所以般舟三昧解脱的级别是非常高的。你首先得有这个信心,有信心信心成就,信都信不到,成就不了的。弟子:事师如佛,不知道别的经典有没有?师父:事师如佛是让你修行,并不是个态度问题,就是一个修行。你对师父怎样看就有怎样的受用,当佛看有佛的受用,当菩萨有菩萨的受用,不当佛菩萨当下面那层次肯定也有下面的影响,事师如佛它是一种修证的过程,你只有把师父当佛看之后,你的受用才是佛的受用,你只有以这个佛的受用做基础你才有可能有佛的成就,事师不如佛者就等于没有佛一样。提这个问题非常好,但这个问题不好讲,你讲多了以后,人家就说这个师父要人家把他当佛看,诸如此类,是不是呀。这是第一,第二来讲都视师如佛了,不知道咋如佛,不知道咋样是如佛,这个时候来讲也好办。所以你们认清了般舟解脱的级别,就很清楚了。我反过来讲,如果你般舟不解脱,像你们在家的菩萨,至多就是个中品往生,出家才可能上品往生,差两个级别、三个、四个、五个级别,其实修行的人很猛烈很细致,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听完的,你看我们现在,行法行了一百多天,天天讲,每天起码讲一个多小时,从来没重复过,现在还在讲。具体的深入的问题,要等以后解决,先解决基础的一些问题。非常好的一个问题,也是问题关键之所在。在踏般舟的时候,最后谁领着你们出来,最后只有一个人能领你们出来,师父!如果没有佛的受用,怎么出来?你们一定有怀疑心、有疑惑心,对师父有怀疑心有疑惑心,那就麻烦了。这个问题非常要害,你只有事师如佛,你才能够不看师父不看道场,不看师父的长或短,你如果有看师父长短的心,首先把自己算进去了,你有长短得失之心嘛,那你就麻烦了。因为事师如佛讲起来很细致的,现在还不到讲的时候,讲的话会引起岐解。但是我非常赞叹你提这个问题,而且我给你总结个思路就是,事师如佛是个修行,它不是个问题。你不了解佛的境界,你怎么得佛的受用?就好比讲,你特别运气撞了个师父找了个善知识,这善知识的知见非常正,也是你过去修的因缘,然后这个时候你把他当佛用,这就成了。如果不是的话,你找的师父,你对师父的教研有疑惑,有疑惑就有漏,有一样疑惑就一样漏,很可能漏得七零八落的,那有漏的修造你修百千万劫都没有用。所以说只有呀,你糊里糊涂把这个师父当佛看,糊里糊涂得受用。我有一个徒弟很好玩,这徒弟呀,都是过去世的因缘,有一个寺院,曾经发过一个帖子,说要搞一个佛七,公布过一个电话,这电话到现在也不用,用了也没人接,而且也不是常有的佛七活动,就那年一度有个佛七活动,而且这寺院也不在市中心,在郊区,很偏的。结果就有一天,很奇怪的,我上海的徒弟演菊就打电话打过来找这个念佛堂,正巧有一个出家人,介绍人念佛嘛,热心接电话,但是我们还没有佛七,那个人转告我,你打佛七一定告诉这个人,这个人电话打过来要打佛七,然后我就打了个电话给他,他就带着他小姨子婆婆七八个人过来行般舟,结果行完般舟以后,他以前也不知道啥叫般舟,来了之后就说,师父,你咋学般舟这样苦的法门呀,他没办法,跟师父师父行般舟我就跟着行般舟呗。(行了一天般舟以后,他家的弟媳妇、妈妈、岳母,全是这一家的亲戚,六七个人全都不行般舟,就他一个人行,所有人都攻击他,那么苦的东西你能做?他就说,为了这个件事我跟你们决裂,你们不要烦我,我也不烦你们了,我认为是好事就来行般舟,就这样跟家里决裂了。走下来以后,我这生就跟一个师父,就信仰一个法门,只做一个行为。每次来打七的时候,一来,带很多东西,我们穿那个千华衣都是他供养,那些珠子都是他供养。来了之后也不问问题的,来了就行法,从第一分钟行法到最后一分钟,中间不会浪费任何一分钟时间,嘴巴不会停一次,脚不会停一下,行完七天七夜,他就开始垮了,他说我行法行得非常认真,行完法以后我该休息了,要好好睡一觉,就这么一个主。他就很容易做到视师如佛,很容易得大受用。他受用到什么程度,他每个假期,只要有空都来,没放假都来,来了以后行般舟,行完般舟以后,先来拜师父,拜完师父说几句客套话就走,就没有问题的,来了不问问题,也不问师父,为啥不问呢?就不管它只管念。有这个特定因缘,我告诉你们,凡是你们这一世能碰到师父,都是有特定因缘,你没有特定因缘,碰不过来的。你这一生碰到什么善知识,不碰到什么善知识,都是由前世的因果决定的。不是说你如何诚心如何虔诚就能碰到,不是的,是前世修来的。你能碰到什么样的人,都是有数的,那你受什么用,关键就在你自个。还有一个,我们的步伐比较特别,一切的法则,修行的法要都体现在这个步伐上面,我们有音频有视频,今天就不跟你们讲步伐了,你们有机会大家把这个视频步伐看看,平时再看看周围的人请教。要不踏这个步伐的话,功德利益至少要少两倍。弟子:行法的时候如何观想。师父:观想是挺受用的。但般舟里面这个步伐太奥妙了,无上微妙,甚至尽在步伐。步伐是声音的根,没有根声音没有用的,声音飘的。我们讲的,踏下去、喊出来,跟节奏,和声音,两个必不可少。你只要心地老实,坚持下来,不休息、不懈怠、不偷懒,如法行持,一天一夜都非常不可思议。你看我们这里,行般舟有两个典型的。一个是演林,步伐节奏感很差,步伐很零乱,想问题想得很简单,最后行法效果,他是第一个破睡盖,行法行得最好。还有一个行了120天,但他的状态和演林相比差了两倍三倍。要有长期性,像你们行了三天五天就走的,没办法不得不方便,来了不可能为了你们一个两个讲法,只有让你们看看配套的文字音像资料,你们来了就是个临时性,这东西要好好坐下来研究探讨实践。弟子:带子可以在家里听在家里念,效果是不是一样的。师父:回头可以看看文字。像心法,怎么过苦痛关、昏沉关的心法,还有怎么过想魔关的心法,还有各种关口的方便过法。大家还有问题吗?哎,这位菩萨您给大家介绍介绍吧,你行了整整30天,功德利益体会,怎样行好般舟,您给大家提供点供养供养。老居士:要我讲,也比较惭愧。来这差不多一个月了,虽然对自己比原来要求高了不少,但实际每天休息时间还是比较多的,感觉还不行,老给自己原谅,自己感觉60多岁老头子,可能不行了,午饭后要休息,晚上要休息一下,原来没床位,要了床位后,麻烦了,一回去睡1个小时都不行,有时睡两、三个小时,甚至四个小时才爬起来行法。我从内心感觉这般舟功法还是挺好的,第一个音声配合,第二个步法配合,第三个师父带众带得很勤奋、很努力。感觉有很好的受用。本身我是修禅,来了后,觉得这个很好呀,修行的道理都共通呀,以前没实践过禅净双修,现在一实践,挺好的,的确释迦牟尼佛讲的都是完整的东西,不分割的。来之前不知道般舟是怎么回事,听说不让休息的,心想这么精进,去体会体会,来了后,时间就没准备多长时间,就想一个星期、两个星期就走人了,一行了后,感觉还挺不错,受用挺好的。两个星期结束后,把家里事情安排一下继续行法。自己修禅几十年,要说功夫也不能说没有一点,禅的境界应该还是有一些的,但是自己的肉体毛病挺不少的,修禅的帮助都不是很彻底,力量都不是很大,也是自己不够努力吧。来了以后感觉般舟对肉体疾病方面,应该说是有很好的消化转换,这样一种功法,确实挺好的。无论修净土的,还是修禅宗的,都应该来体验一下这个般舟的活动,体验一下对我们修禅也是挺好的。师父:讲了几条,很好。第一条,30天时间,没说弹指,就像一个礼拜两个礼拜就过去了,破时间相。他又讲一条,他就感到自己63岁,体力不够要休息,特别讲一条,般舟就是不休息成就、相续成就,休息的话就大打折扣,你要是不休息的话至少比现在高五倍到八倍以上。我打个比方说,没有休息的般舟,一天一夜,顶普通念佛一万倍,但如果你有休息,就要打两折,两千倍,两千倍是什么概念,第一,它相对普通念佛还是有很大的功德,第二,相对一万倍来讲,它打的折扣太大了。他讲的第三条,建议修禅的都来打般舟,确实是这样,我给大家讲个例子。我有个徒弟,原来是一个大佛学院的教务长,当教务长之前是一个直辖市居士林的总干事,拜了当代禅宗大德当师父,又当佛学院的教务长,应该说这个人学佛学得可以,后来还俗了。还俗后有个特殊因缘在我这行了七天七夜,他说,太好了,这七天七夜的所得,我20多年加起来都没有这多,所以七天七夜行完后就跟我讲,我可能再度落发,剃度出家,他说般舟三昧太利害,他说可能掀起佛学界的一场革命,修行方法修行观点,完全颠覆传统。老居士:我插一句,因为好的功法,它会受社会大众的欢迎,因为它能会给社会大众带来实际利益。所以那天您讲马鸣菩萨、龙树菩萨来关照,实际我想,干嘛要他们不远万里从虚空来呀,这边多菩萨都可以关照这个,因为是好事情,任何有智慧的生命都会来关照这个东西。师父:这个就是鼓励一下大家,境界相嘛。他跟我讲,般舟是无上甚深微妙禅定,最简单最直接最究竟最方便之门,所以他决定可能再度出家,总结完了之后,第二天他就跟我讲,大概是正月十五来行的法,行了七天,23号结束,25号的时候就说,那您就二月初八给我剃度出家吧,二月初八就剃度了。还有一个,五台山那边过来一个坐禅的,特别喜欢禅,行完般舟后就跟我讲:哎呀,师父,其实来讲般舟才是禅。比他理解的禅定高多了。老居士:不倒单确实很好,相续就像烧开水,但岁月不饶人……师父:你现在才62岁,并不大,我这里有70岁、72岁,行般舟行得很好的。广州大佛寺念佛团有两千人,那个团长,姐妹俩,一个70岁,一个72岁,我第一次带她们走了七天七夜,走得很好,没有偷懒,我盯着的。难行能行常常能起得很好的效果。你如果有个我已经62岁了,我就体力不支,这个思想在这里,心地就不圆满就有漏。老居士:也许是这样,不过我个人观点,行般舟好像打仗,打仗都要鼓足精神,没有劲的时候你就给我休息。我倒不赞成东歪西倒的,佛号也念不出来,路也走不好。师父:般舟这就和传统的观点很不一样。般舟就认为,现在就训练让你学会昏沉中学会念佛,不是让你睡完了再念,谁不会念呀。你要解决好没睡好的时候怎么念佛的问题。真正修行必须坚持坚守不退心。当然,你坚守不一定就能圆满成就,但你不坚守绝对没有圆满成就。演林,我们这次走得比较好的一个,第39天突破,以后就没怎么睡觉,突破睡觉,这次般舟法会最殊胜的成就之一,前面39天,我问他一个问题:有没一个不想休息的心?他给我说:说不想休息,困得我只要找到地方我就想贴到地上就能休息。但是我们的护法太利害了,一个演诚师,一个演悦师,看得紧呀,他说我掉到地上最多两分钟,大部分都是几秒钟就给我拉起来了,根本不让我睡呀,被逼上绝路了,不让睡怎么办?只能念佛了,要能睡,绝对要睡觉,最后逼得没办法就念吧。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猜你还对这些相关资料感兴趣(全部: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用心去做,随缘结果。学佛网,您身边的网络学佛修行道场,我们时时刻刻就在您的身边!
学佛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