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褪下的皮人会不会变成蛇长啊,

阴柔第三者:神话与民俗中的蛇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阴柔第三者:神话与民俗中的蛇
蛇年说蛇:中国传统神话与民俗中的蛇
随着光阴的流转,我们正从龙尾走向蛇头。有人在微博上发牢骚说,蛇年新春,可资吉祥和祝愿的套语少了很多,会不会很冷清云云。这想必是与龙年相比。龙是一种虚幻的灵物,历来被赋予了太多的希冀与传奇,其他生肖动物似乎都难以望其项背,紧跟着龙的蛇,尤其容易让人感觉到落差巨大。不过蛇年也未必找不到亮点,辞去壬辰年,在崭新的癸巳年里每个人会越活越年轻:
这首先要从蛇有“小龙”之称说起。一种生肖动物被冠之以“小”的另一种,这种待遇,似乎绝无仅有。这里的“小”,并不全是大小的意思,而是成熟体与幼体的差异。毕竟在典籍中记载着龙可大可小,变幻莫测;而溯源到龙之本相与原始状态,有一种广为人知的意见认为,龙是由诸多动物拼贴而成的,这可能反映了上古图腾崇拜阶段诸部落的结盟与融合,而这其中的主体可能是作为图腾的蛇。所以,我们刚过完龙年,再过个小龙年,可不是与时间的矢量相背,要返老还童了么?
作为大神的蛇
而在上古时代,崇拜蛇,视之为神物的观念,也似乎要比龙崇拜更加古老和原始。例如我国上古保存神话信息最为丰富的《山海经》中,《大荒北经》一部提到的烛龙: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烛龙神的眼睛睁开来就是光明,眼睛闭上就是幽暗,昼夜之分,系于祂的眼皮子,堪称是世界之主宰了,其形即是人的脸和蛇的身子。
而更著名的是蛇身神袛莫过于女娲。有关她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故事堪称妇孺皆知。而在汉代的画像石等古代记录中,她往往与兄长伏羲一同出现。在图像下方,他们往往被画成人身蛇尾,而且相互缠绕在一起,为生殖与交配之意。而在画面上方,他们却一人持规,一人执矩,反映着他们对婚姻制度的规定。传说女娲和伏羲是夫妻,二者系兄妹相婚,但是他们立下规矩,同姓不可通婚,因而也是兄妹相婚的终结者。自此之后,兄妹相婚被称之为乱伦,成为普遍的禁忌。这场看上去有些不合伦理的婚姻,诱发了很多解释性传播,诸如伏羲女娲是大洪水之后的孑遗,迫不得已才成婚云云,直到二十世纪还多有流布。
山东省济宁市武氏祠东汉画像石拓片,主体人物即女娲与伏羲。
然而在人类学家和民俗学者田野记录到的情节里,这两兄妹往往已经褪下蛇皮蛇躯,尾巴也已经变成了双腿,纯乎是人类的模样了。这可以证明后起的意识与先前不同——那人和动物相混杂的体征才是更古老神话的特点。晚近一些的传说中,即使有神通广大的蛇,也会化为人形,如果它,不,应该说他或者她是主角的话。最著名的一个例子是《白蛇传》的传说,人所共知,似乎毋须多嘴。
白蛇传:第三者的故事(上)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白蛇故事里还蕴藏着相当古老的意识,包括瑶池所盗之仙草。那种食之可以起死回生的仙草,即是在秦汉乃至更早的传说中西王母所掌不死之药的翻版。而有趣的是,那王母或者西王母固然有比较清晰的流变,《山海经o西山经》谓西王母“豹尾虎齿”,与蛇尾似乎有差异;但也别有一种说法,见于一本叫《十道山川考》的书,提及“太行山为天下之脊,一名王母,一名女娲。”换言之,女娲和王母,或是异名同实。看女娲的事迹,倒当得起至高女神的神格。我们偷换一下专名就可以发现:白素贞偷王母的灵药,其实是年轻的蛇仙盗更加老迈的蛇神的宝贝呢。关于蛇懂得如何找寻不死之药,又或者是不死之药的拥有者,这样的古代故事颇多,这或许与人们曾因蛇会蜕皮而认为其能长生有关。
北京颐和园中的长廊画,表现的是《白蛇传》中游湖借伞的故事。
在《白蛇传》里还有一条青蛇。想得太多的现代读者,常有想要发掘许仙与小青的可能性,亦见早有文本抒写青白之间的暧昧竞争心理。在古典情境中,一青一白,坐拥双美,姊妹并纳,妻妾同收,齐人之福的三人模式并不隐微,也不违规逾矩太甚;但在现代意识中,小青不免处在第三者的位置上。青白相较,显然是青蛇在情节中更显蛇性,白娘子虽然有蛇的出身与本相,其实是人的幻化而不是幻化成人。
它是谁:第三者的故事(下)
古人认为蛇系阴物,本性好淫,所以可以被理解为第三者的符号。蛇充当第三者的历史也许能一直追溯到造人之初,这里让我们先来援引西方正典:按照犹太人的神话,见诸《圣经o创世纪》的记载,早在伊甸园中,最初的男人亚当和最初的女人夏娃时候,与他们相处并带来危机,终结其甜蜜生活的罪魁祸首就是一条蛇。那蛇在作第三者的时候,也许与人的相似度要比现在大得多,我甚至有理由相信它可能长得就像个人一样,因为它那时会说话,如今蛇无手足,匐匍蜿蜒,优雅地“蛇行”实是上帝对它诱拐女人的严惩。
古斯塔夫·多雷为弥尔顿《失乐园》绘制的插图。
“上帝”二字在汉文文献中早就存在,先秦时代最著名的史书之一《国语》中记云:“ 天子祀上帝,公侯祀百辟,自卿以下不过其族。 ”这里的“上帝”指天帝。而蛇作为第三者,在我们这里也可以溯及上古,言语发生之初,庶几也就是人类之初的年代,其事实是如此曲折隐秘,也许要我们宕开一笔,从说话说起。
语言,而不是火或者其他工具,是人之为人的关键所在。因为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而正是在言语交际中,有了主客体之分。在面对面的交流讨论中,会涉及他者,即是第三人称。那个谁有可能是男人,谓之他;有可能是女人,写作她;也可能非人,如今用它来表示。但实际上,这种分化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对应英语he、she、it而作的文字上的分化。汉语原先并不区别第三人称的性别和人格,统写作他或者它均可;其他即是其它,也是一个证据。我和你之外的其他者,那个“他”在古文献中有时也写作“佗”,“它”和“也”二字不止在单人旁边上可以换用,在虫字旁右侧亦然,即蛇字也可以写成“虵”。而这里的“它”、“也”也就是剥离人字旁的原始状态,本义其实就是蛇。
很容易从“它”的篆文看出它的本义:眼镜蛇的象形。根据《说文解字》的记载,“它”就是蛇的意思。在上古,人类生活在草木繁盛之地,最怕的就是蛇。是以人们相见问候,开口就是“无它乎”,相当于问:家里还好吧?没遭蛇吧?“无它乎”后来也说“无恙乎”。按照东汉另一本叫《风俗通义》的书所谓,“恙”是一种喜欢吃人心的神秘虫子。
人类对蛇的恐惧已经深植于集体无意识之中,是以有“一遭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之说。对于敬畏的诸神、人、物,自古以来我们有一种习惯:为尊者讳,也就是不提到其真名,设法以其它字词指代之。《红楼梦》中林黛玉因其母名叫贾敏,始终坚持把“敏”字念成“密”的音。《圣经o旧约》所见“摩西十诫”中明确规定,不得妄自叫出上帝的名字。对于至亲至圣者如此,而对于至邪至畏之物亦然,《哈利o波特》中的伏地魔(Lord Voldemort)亦被称为“那个连名字都不能提的人”(He-Who-Must-Not-Be-Named),只有邓不利多和哈利波特可以道出他的名字,其他魔法师们只叫他“那个人”。那个并不在场的,或者说因为言说而在场的,言语性行为的第三者即第三人称,因此从一开始就是一条蛇。
它无处不在:蛇更大的秘密?
人进,蛇以及其他各种动物退,庶几是地球近几千年来的自然史总纲。“动物”是双音节词,如果用一个字表示(古代汉语词汇多为单音节)则可以称之为“虫”。这和我们现在对“虫”字的理解与运用有很大的差别。古人把动物进行分类,鳞羽毛介裸,它们可以一一称为鳞虫、羽虫、毛虫、介虫、裸虫。这“虫”字多有写成“蟲”,即三个我们熟悉的简单的“虫”字相叠,但这个简单的“虫”字却更为古老。
就其字形来看,“虫”的本义也就是蛇。所以“蛇”字有架床叠屋之嫌。不过考虑到蛇类曾经为数众多,群蛇蜿蜒,是以有“蟲”有“蛇”,那也算有理有据。如果把蛇作为虫的本义,而虫作为动物的同义词两者联系在一起看,而让我们再一次援引龙(要知道,衔尾构成完美的圆,正是蛇的一项猫狗追不到、人则更加无法企及的本事)以示首尾呼应吧:似乎在悠远的文化象征体系中,龙明显代表了动物的理想和最高形态,而蛇隐约是动物的基本单位和普遍形态。
你可能感兴趣
蛇年杀!大家新年快乐!!来自
抢个前排。
除夕夜也能来个前排,嘻嘻
引用 的话:除夕夜也能来个前排,嘻嘻诸位新年快乐哦!
蛇是智慧的象征,《小王子》的结局中就是蛇将小王子送回了家乡来着
新年伊始,看看今年属相的故事。说古谈今,娓娓道来,有《燕山夜话》的味道。
蛇年看到这个。。很给力的感觉。。。。
朱兄寫得好!
果壳网副主编
人类对于蛇的感情真是复杂啊。自然控出此文,真是突破以往纯粹自然风格的路线啊。
「虫」「它」「也」,都是蛇的原型。「虫」后来被借去作世间万物的统称。古人用“虫”泛指一切动物,并把虫分为五类:禽为羽虫,兽为毛虫,龟为甲虫,鱼为鳞虫,人为倮虫。「它」被借去作代词,「也」被借去作虚词。「蛇」这个动物就用表示动物的「虫」旁,加一个表音也表意的「它」,组成一个新字「蛇」。
真是很给力的科普文章
能把这么大的话题浓缩成一篇精华,赞
拇姬约稿和编辑的吧
论蓝泽光埃及女王风的重要性...很怀疑捏他了埃及艳后以及FATE/ZERO的金闪闪
其实比起虚幻不可见的龙,蛇更有真实感。
引用 的话:其实比起虚幻不可见的龙,蛇更有真实感。很好奇营口坠龙事件是不是真的呢
《白蛇传》里的小青形象起先并不是蛇。在这个故事最早的雏形里,作为白蛇“助手”诱骗男子的是一只鸡妖;后来《警世通言》中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里,小青是一条青鱼;直到乾隆年间《看山阁乐府雷峰塔》,讲的还是白蛇、青鱼“顿忘皈依清净,妄想堕落凡尘”
写的真好 长知识 谢作者
有一种说法是,骗夏娃偷吃禁果的是亚当的原配Lilith,见图。
嗯,我觉得蛇应该被称为真龙,而不是小龙,这是现实中最接近龙这个概念的生物
在古苏美尔创世经文中,巨蛇是世界的起始。。。后来被灭了。。。= =|||后来的圣经多是载录改编古苏美尔经文。。。
好漂亮啊 ,,,,,,,,,,
不是希腊神话中就有一个也是蛇么、看一眼就会变成石头、是这样么
我去,最怕蛇的飘过...
好像@八坂神奈子
居然木有提到俺们医神的“蛇杖”话说持蛇杖的是不是希波克拉底啊?我记得貌似说希波克拉底看蛇脱皮然后如何如何的
引用 的话:不是希腊神话中就有一个也是蛇么、看一眼就会变成石头、是这样么美杜莎···
显示所有评论
(C)2015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蛇蜕皮时会不会吐信子_百度知道
蛇蜕皮时会不会吐信子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这二者是相互独立的行为,可以做,亦可不做,看蛇的心情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蛇蜕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阴柔第三者:神话与民俗中的蛇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阴柔第三者:神话与民俗中的蛇
蛇年说蛇:中国传统神话与民俗中的蛇
随着光阴的流转,我们正从龙尾走向蛇头。有人在微博上发牢骚说,蛇年新春,可资吉祥和祝愿的套语少了很多,会不会很冷清云云。这想必是与龙年相比。龙是一种虚幻的灵物,历来被赋予了太多的希冀与传奇,其他生肖动物似乎都难以望其项背,紧跟着龙的蛇,尤其容易让人感觉到落差巨大。不过蛇年也未必找不到亮点,辞去壬辰年,在崭新的癸巳年里每个人会越活越年轻:
这首先要从蛇有“小龙”之称说起。一种生肖动物被冠之以“小”的另一种,这种待遇,似乎绝无仅有。这里的“小”,并不全是大小的意思,而是成熟体与幼体的差异。毕竟在典籍中记载着龙可大可小,变幻莫测;而溯源到龙之本相与原始状态,有一种广为人知的意见认为,龙是由诸多动物拼贴而成的,这可能反映了上古图腾崇拜阶段诸部落的结盟与融合,而这其中的主体可能是作为图腾的蛇。所以,我们刚过完龙年,再过个小龙年,可不是与时间的矢量相背,要返老还童了么?
作为大神的蛇
而在上古时代,崇拜蛇,视之为神物的观念,也似乎要比龙崇拜更加古老和原始。例如我国上古保存神话信息最为丰富的《山海经》中,《大荒北经》一部提到的烛龙: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烛龙神的眼睛睁开来就是光明,眼睛闭上就是幽暗,昼夜之分,系于祂的眼皮子,堪称是世界之主宰了,其形即是人的脸和蛇的身子。
而更著名的是蛇身神袛莫过于女娲。有关她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故事堪称妇孺皆知。而在汉代的画像石等古代记录中,她往往与兄长伏羲一同出现。在图像下方,他们往往被画成人身蛇尾,而且相互缠绕在一起,为生殖与交配之意。而在画面上方,他们却一人持规,一人执矩,反映着他们对婚姻制度的规定。传说女娲和伏羲是夫妻,二者系兄妹相婚,但是他们立下规矩,同姓不可通婚,因而也是兄妹相婚的终结者。自此之后,兄妹相婚被称之为乱伦,成为普遍的禁忌。这场看上去有些不合伦理的婚姻,诱发了很多解释性传播,诸如伏羲女娲是大洪水之后的孑遗,迫不得已才成婚云云,直到二十世纪还多有流布。
山东省济宁市武氏祠东汉画像石拓片,主体人物即女娲与伏羲。
然而在人类学家和民俗学者田野记录到的情节里,这两兄妹往往已经褪下蛇皮蛇躯,尾巴也已经变成了双腿,纯乎是人类的模样了。这可以证明后起的意识与先前不同——那人和动物相混杂的体征才是更古老神话的特点。晚近一些的传说中,即使有神通广大的蛇,也会化为人形,如果它,不,应该说他或者她是主角的话。最著名的一个例子是《白蛇传》的传说,人所共知,似乎毋须多嘴。
白蛇传:第三者的故事(上)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白蛇故事里还蕴藏着相当古老的意识,包括瑶池所盗之仙草。那种食之可以起死回生的仙草,即是在秦汉乃至更早的传说中西王母所掌不死之药的翻版。而有趣的是,那王母或者西王母固然有比较清晰的流变,《山海经o西山经》谓西王母“豹尾虎齿”,与蛇尾似乎有差异;但也别有一种说法,见于一本叫《十道山川考》的书,提及“太行山为天下之脊,一名王母,一名女娲。”换言之,女娲和王母,或是异名同实。看女娲的事迹,倒当得起至高女神的神格。我们偷换一下专名就可以发现:白素贞偷王母的灵药,其实是年轻的蛇仙盗更加老迈的蛇神的宝贝呢。关于蛇懂得如何找寻不死之药,又或者是不死之药的拥有者,这样的古代故事颇多,这或许与人们曾因蛇会蜕皮而认为其能长生有关。
北京颐和园中的长廊画,表现的是《白蛇传》中游湖借伞的故事。
在《白蛇传》里还有一条青蛇。想得太多的现代读者,常有想要发掘许仙与小青的可能性,亦见早有文本抒写青白之间的暧昧竞争心理。在古典情境中,一青一白,坐拥双美,姊妹并纳,妻妾同收,齐人之福的三人模式并不隐微,也不违规逾矩太甚;但在现代意识中,小青不免处在第三者的位置上。青白相较,显然是青蛇在情节中更显蛇性,白娘子虽然有蛇的出身与本相,其实是人的幻化而不是幻化成人。
它是谁:第三者的故事(下)
古人认为蛇系阴物,本性好淫,所以可以被理解为第三者的符号。蛇充当第三者的历史也许能一直追溯到造人之初,这里让我们先来援引西方正典:按照犹太人的神话,见诸《圣经o创世纪》的记载,早在伊甸园中,最初的男人亚当和最初的女人夏娃时候,与他们相处并带来危机,终结其甜蜜生活的罪魁祸首就是一条蛇。那蛇在作第三者的时候,也许与人的相似度要比现在大得多,我甚至有理由相信它可能长得就像个人一样,因为它那时会说话,如今蛇无手足,匐匍蜿蜒,优雅地“蛇行”实是上帝对它诱拐女人的严惩。
古斯塔夫·多雷为弥尔顿《失乐园》绘制的插图。
“上帝”二字在汉文文献中早就存在,先秦时代最著名的史书之一《国语》中记云:“ 天子祀上帝,公侯祀百辟,自卿以下不过其族。 ”这里的“上帝”指天帝。而蛇作为第三者,在我们这里也可以溯及上古,言语发生之初,庶几也就是人类之初的年代,其事实是如此曲折隐秘,也许要我们宕开一笔,从说话说起。
语言,而不是火或者其他工具,是人之为人的关键所在。因为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而正是在言语交际中,有了主客体之分。在面对面的交流讨论中,会涉及他者,即是第三人称。那个谁有可能是男人,谓之他;有可能是女人,写作她;也可能非人,如今用它来表示。但实际上,这种分化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对应英语he、she、it而作的文字上的分化。汉语原先并不区别第三人称的性别和人格,统写作他或者它均可;其他即是其它,也是一个证据。我和你之外的其他者,那个“他”在古文献中有时也写作“佗”,“它”和“也”二字不止在单人旁边上可以换用,在虫字旁右侧亦然,即蛇字也可以写成“虵”。而这里的“它”、“也”也就是剥离人字旁的原始状态,本义其实就是蛇。
很容易从“它”的篆文看出它的本义:眼镜蛇的象形。根据《说文解字》的记载,“它”就是蛇的意思。在上古,人类生活在草木繁盛之地,最怕的就是蛇。是以人们相见问候,开口就是“无它乎”,相当于问:家里还好吧?没遭蛇吧?“无它乎”后来也说“无恙乎”。按照东汉另一本叫《风俗通义》的书所谓,“恙”是一种喜欢吃人心的神秘虫子。
人类对蛇的恐惧已经深植于集体无意识之中,是以有“一遭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之说。对于敬畏的诸神、人、物,自古以来我们有一种习惯:为尊者讳,也就是不提到其真名,设法以其它字词指代之。《红楼梦》中林黛玉因其母名叫贾敏,始终坚持把“敏”字念成“密”的音。《圣经o旧约》所见“摩西十诫”中明确规定,不得妄自叫出上帝的名字。对于至亲至圣者如此,而对于至邪至畏之物亦然,《哈利o波特》中的伏地魔(Lord Voldemort)亦被称为“那个连名字都不能提的人”(He-Who-Must-Not-Be-Named),只有邓不利多和哈利波特可以道出他的名字,其他魔法师们只叫他“那个人”。那个并不在场的,或者说因为言说而在场的,言语性行为的第三者即第三人称,因此从一开始就是一条蛇。
它无处不在:蛇更大的秘密?
人进,蛇以及其他各种动物退,庶几是地球近几千年来的自然史总纲。“动物”是双音节词,如果用一个字表示(古代汉语词汇多为单音节)则可以称之为“虫”。这和我们现在对“虫”字的理解与运用有很大的差别。古人把动物进行分类,鳞羽毛介裸,它们可以一一称为鳞虫、羽虫、毛虫、介虫、裸虫。这“虫”字多有写成“蟲”,即三个我们熟悉的简单的“虫”字相叠,但这个简单的“虫”字却更为古老。
就其字形来看,“虫”的本义也就是蛇。所以“蛇”字有架床叠屋之嫌。不过考虑到蛇类曾经为数众多,群蛇蜿蜒,是以有“蟲”有“蛇”,那也算有理有据。如果把蛇作为虫的本义,而虫作为动物的同义词两者联系在一起看,而让我们再一次援引龙(要知道,衔尾构成完美的圆,正是蛇的一项猫狗追不到、人则更加无法企及的本事)以示首尾呼应吧:似乎在悠远的文化象征体系中,龙明显代表了动物的理想和最高形态,而蛇隐约是动物的基本单位和普遍形态。
你可能感兴趣
而更著名的是蛇身神袛莫过于女娲。有关她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故事堪称妇孺皆知。而在汉代的画像石等古代记录中,她往往与兄长伏羲一同出现。在图像下方,他们往往被画成人身蛇尾,而且相互缠绕在一起,为生殖与交配之意。而在画面上方,他们却一人持规,一人执矩,反映着他们对婚姻制度的规定。传说女娲和伏羲是夫妻,二者系兄妹相婚,但是他们立下规矩,同姓不可通婚,因而也是兄妹相婚的终结者为什么他俩可以兄妹乱伦,但是还手持规矩不许后代兄妹结合呢?这讲不通啊,你要说服别人,先得说他俩结合有什么不好的结局什么的吧,但是也没有啊,凭什么后代就不行啊
引用 的话:而更著名的是蛇身神袛莫过于女娲。有关她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故事堪称妇孺皆知。而在汉代的画像石等古代记录中,她往往与兄长伏羲一同出现。在图像下方,他们往往被画成人身蛇尾,而且相互缠绕在一起,为生殖与交配之意。而在画面上方,他们却一人持规,一人执矩,反映着他们对婚姻制度的规定。传说女娲和伏羲是夫妻,二者系兄妹相婚,但是他们立下规矩,同姓不可通婚,因而也是兄妹相婚的终结者为什么他俩可以兄妹乱伦,但是还手持规矩不许后代兄妹结合呢?这讲不通啊,你要说服别人,先得说他俩结合有什么不好的结局什么的吧,但是也没有啊,凭什么后代就不行啊没有天生的不合规矩,只有人定的不合规矩。而且你真的不觉得他们俩结合没有什么不好的结局吗?之前神生的都是神,他们的后代里,好像可没什么大神出现哦~【以上纯属瞎说】——其实这也是后来解释性传播出现的原因吧?
后面那几个小知识真的没听说过,谢谢科普!
引用文章内容:白蛇传:第三者的故事(上)书签.
眼科学博士
没有人提到纳迦蛇王么?
引用 的话:不是希腊神话中就有一个也是蛇么、看一眼就会变成石头、是这样么美杜莎?
属蛇的路过,感觉有点压力,自己有一块肖蛇的玉佩,感觉阴森森的,都不想戴
引用文章内容:对于敬畏的诸神、人、物,自古以来我们有一种习惯:为尊者讳,也就是不提到其真名,设法以其它字词指代之。那位先生……
西方天使本就是蛇身光羽
引用 的话:不是希腊神话中就有一个也是蛇么、看一眼就会变成石头、是这样么美杜莎
引用 的话:「虫」「它」「也」,都是蛇的原型。「虫」后来被借去作世间万物的统称。古人用“虫”泛指一切动物,并把虫分为五类:禽为羽虫,兽为毛虫,龟为甲虫,鱼为鳞虫,人为倮虫。「它」被借去作代词,「也」被借去作虚词。「蛇」这个动物就用表示动物的「虫」旁,加一个表音也表意的「它」,组成一个新字「蛇」。水浒传武松打虎那,把老虎叫大虫,意思是“大动物”吗
好深奥的感觉,不过挺喜欢的
我们这里把蛇叫“长虫”
引用 的话:水浒传武松打虎那,把老虎叫大虫,意思是“大动物”吗对,大虫是民间对老虎的俗称,意思就是「大动物」「嘿,那大家伙」
引用 的话:对,大虫是民间对老虎的俗称,意思就是「大动物」「嘿,那大家伙」同意你的看法。而且,在古代动物分类学中,五种“虫”都有各自的BOSS:鳞虫之灵者曰龙,羽虫之灵者曰凤,毛虫之灵者曰麟,介虫之灵者曰龟,裸虫之灵者曰圣人。这种分类学正好对应四象,人位于四象中心。
娜迦也是古代神话中很有名的形象哦。玩英雄无敌的都不陌生吧。蛇在世界各地的神话,尤其是上古神话中,出镜率是相当的高啊。北欧的米德加尔特,印度的娜迦,中国的女娲,苏美尔的提亚玛特(顺便推荐一支名为Tiamat的乐队。他们的一张专辑封面就是这位雌龙神),日本八岐大蛇,玛雅羽蛇神,希腊神话中以蛇为原型的怪物出场率也非常高,尼伯龙根之歌中的巨龙,在更久远的萨迦传说中也是蛇。综合来说,上古神话中,龙蛇一家是普遍情况。至于为什么世界各地的民族都留下这么多关于蛇的神话,原因之一,相对于早期人类文明来说,蛇代表自然世界的恐怖、危险,以及由此产生的敬畏。但蛇作为图腾,尤其是生殖崇拜图腾,也是事实。伏羲女娲是其一,中国另一种吉祥图案蛇盘兔,是贴在新婚洞房的。蛇这种文化符号确实值得琢磨。
最讨厌蛇啊 汗 不过 这篇不错 东西少了点
引用 的话:居然木有提到俺们医神的“蛇杖”话说持蛇杖的是不是希波克拉底啊?我记得貌似说希波克拉底看蛇脱皮然后如何如何的只知道双蛇缠绕带有羽翼的那种是神使赫尔墨斯的手杖,这位希腊的神代表道路、交通、旅者、商人、偷窃等等一大堆,不过没看到和医学有关。然后刚刚搜索“蛇杖”的时候看到了单蛇缠绕棍子的,也有些说法。
看了一下,抖了一抖
观念被纠正了~
对蛇崇拜可能是牵涉到这种动物应该是古代比较落后科技中不多见的能实际观察到的结构跟人类有巨大差别的动物了吧,再加上有毒以及攻击性,就被树立为一个图腾了吧
小篆中的“巳”字完全就是个蛇~玛雅和阿兹特克里的羽蛇神库库尔坎,也是个有趣的存在,长滿羽毛的蛇。
蛇年,小龙年
日本也有一个关于八歧大蛇的传说。为什么各个地区都不约而同有那么多与蛇相关的神秘起源呢?
狂咲丿Scarlet在古苏美尔创世经文中,巨蛇是世界的起始。。。后来被灭了。。。= =|||后来的圣经多是载录改编古苏美尔经文。。。
弱弱的说一句,白蛇传原文中,小青本来是个男的啊,想娶小白而不得,才变个女身追随她的。。。。。。来自
引用 的话:有一种说法是,骗夏娃偷吃禁果的是亚当的原配Lilith,见图。lilith 真。第一女性
引用 的话:弱弱的说一句,白蛇传原文中,小青本来是个男的啊,想娶小白而不得,才变个女身追随她的。。。。。。有所耳闻 所以小青才是备胎之王么~?
引用 的话:不是希腊神话中就有一个也是蛇么、看一眼就会变成石头、是这样么美杜莎蛇发女妖?
显示所有评论
(C)2015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各位大神来看看这是什么虫子褪下的皮_百度知道
提问者采纳
是蛇蜕无疑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宠物护理师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这是一截蛇皮
这个好像是一个小蛇皮?
又好像是鸡爪子上的皮,,,,
在哪里弄的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刚才看到条小花蛇在厕所里!后来钻洞了!会不会不好啊_百度知道
刚才看到条小花蛇在厕所里!后来钻洞了!会不会不好啊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其实你是想说,害怕上厕所的时候,蛇突然从马桶里探出头来,把你咬死,其实呢,这种先例也不是没有的,前几天,腾讯新闻报到是美国还是那里,有一个女的正在上厕所,突然被大蟒蛇从马桶下面咬住往下拖回巢,还好她女儿把她救了,你不用担心。,就马桶那个洞!是拖不去。你的。
不会,家里有蛇是好的!家里有蛇是镇宅蛇!能够保平安!镇家宅!
厕所有蛇,你家住的别墅啊,很环保啊,当心晚上钻你被窝里
你傻啊,真心提醒你,今晚蛇可能缠你全家
晚上看见蛇进洞是好兆头
我们这边上岁数的人都这么说
没事,不要伤害它
天要下雨了
我最怕了,看见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不会的,放心吧
花蛇吃害虫的,不怕
看到蛇很正常啊
没事,就当没看到
没事的他只是怕你
要是我会吓死的
非常正常的事呀!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钻洞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鸡公蛇会不会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