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那个大学有法医学专业大学排名可以去学

&& 查看话题
日本最著名的大学-东京大学
东京大学(日语:东京大学,とうきょうだいがく)是日本国立大学,九所帝国大学之一。起源于江户时代由德川幕府设立的开成所(蕃书调所)和医学所。东京大学为日本第一所依照现代学制成立的大学,也是日本的最高学术殿堂,毕业生中包括了不少国家领导级的人物。东京大学是日本及亚洲地区排名最高的学府,也是世界前50大学之一,每年都有许多学子竞争进入东京大学就读。
  东京大学是日本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亚洲创办最早的大学之一,公认为日本最高学府,也是亚洲最高学府。它的前身是明治时期创办的东京开成学校和东京医科学校。如果追溯得更远些,最早是幕府时期设置的“兰学”机构“天文方”、昌平坂学问府、种痘所历经演变而来。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政府公布了“新学制令”,为向欧美学习打开门户,于 1877 年根据文部省指示将上述两校合并,定名为东京大学。当时已有一定规模,在校生有 500 余人,设有文学、法学、理学、医学 4 个学部,不久文部省兼管的东京法律学校并入该校,隶属法学部。    本乡总校区:东京都文京区 40.27公顷   浅野校区:东京都文京区 4.37公顷   弥生校区:东京都文京区 11.28公顷   理学系研究科附属植物园:东京都文京区 16.08公顷   驹场校区:东京都目黑区 35.20公顷   教育学部附属中等教育学校、海洋研究所:东京都中野区4.87公顷   白金校区:东京都港区 7.2公顷   农学生命科学研究科附属农场:东京都西东京市31.36公顷   三鹰校区:东京都三鹰市6.88公顷   农学生命研究科附属牧场:茨城县西茨城郡 36.12公顷   物性研究所、宇宙线研究所、新领域创成科学研究科:千叶县柏市 23.75公顷   检见川校区:千叶县千叶市 32.3公顷   农学生命科学研究科附属农场二宫果树园:神奈川县中郡 3.93公顷   医科学研究所附属奄美病害动物研究设施:鹿儿岛县大岛郡 0.88公顷   农学生命科学研究科附属爱知演习林: 爱知县濑户市 1264.63公顷
编辑本段学校院系
  法学、医药、工程、信件、科学、农业、经济学、艺术与科学学院、教育、药学院、历史、环境研究
  人文与社会学、教育、法律与政治、经济学、艺术与科学学院、科学、工程、农业和生命科学、医药、药学院、数学科学、前沿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跨学科信息研究、公共政策
  医学科学研究所、地震研究所、东方文化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工业科学研究所、史学研究所、研究所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宇宙射线研究所的研究、固体物理研究所、海洋研究所、研究中心高级科学和技术
编辑本段学校构成
  大学院(研究生院)
  研究生院设有人文科学、教育学、法学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综合文化、理学、工学、农学、药学、原子能、数理科学 12 个研究科,共分 104 个专业研究方向。研究生院又具有学部的教学功能,它设有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的教研室一类组织 95 个,分属于 10 个相当于系一级的机构中。   人文社会系统研究科   教育学研究科   法学政治学研究科   经济学研究科   综合文化研究科   工学系统研究科   农学生命科学研究科   医学系统研究科&&东京大学咖啡厅
药学系统研究科   数学理论科学研究科   新领域创成科学研究科   情报理工学系统研究科   情报学环·学际情报学府
大学院专业设置列表
  研究科 专业设置(修士课程)
综合文化研究科 言语情报科学、超领域文化科学、地域文化研究、国际社会科学研究、广域科学
人文社会系研究科 基础文化研究、日本文化研究、亚洲文化研究、欧美文化研究、社会文化研究、文化资源学研究、韩国朝鲜文化研究
教育学研究科 综合教育科学、学校教育高度化
法学政治学研究科 综合法学
经济学研究科 经济理论、现代经济、经营、经济史、金融系统
理学系研究科 物理学、天文学、地球行星科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科学
数理科学研究科 数理科学
工学科 社会基础学、建筑学、都市工学、机械工学、产业机械工学、精密机械工学、环境海洋工学、航空宇宙工学、电气工学、电子工学、物理工学、系统量子工学、地球系统工学、材料工学、应用化学、化学系统工学、化学生命工学、原子力国际、技术经营战略生物工程
农学生命科学研究科 生产·环境生物学、应用生命化学、应用生命工学、森林科学、水圈生物科学、农业·资源经济学、生物·环境工学、生物材料科学、农学国际、生圈系统学、应用动物科学
医学系研究科 健康科学·看护学、国际保健学、医科学
药学系研究科 分子药学、机能药学、生命药学、综合药学
情报理工学系研究科 计算机科学、数理情报学、系统情报学、电子情报学、智能机械情报学、创造情报学
学际情报学府 学际情报学
新领域创成科学研究科 物质系、先端能源科学、基础信息学、复杂理工学、先端生命科学、医学染色体组、自然环境学、环境系统学、人类环境学、社会文化环境学、国际协作学、信息生命科学
附属研究所   东京大学的科学研究力量强大,机构众多,共有 12 个研究所和 13 个供全校乃至全国共同使用的研究中心。   医学研究所    早在明治时期由痘苗制造所、传染病研究所、血清药物院三部分组成,后三家合并为传染病研究所由内务省管理,战后改名为医学研究所置于东大管辖之下。它是东京大学以及日本大学中相当有名的研究所,把传染病、癌以及其它特殊疾病的有关病理和治疗的研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的内容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物特征特性,致病的病因机理,致病生物的细胞学、分子生物学,遗传病的发生原因、规律及治疗,癌的发生发展,抗癌手段等一系列当前医学上重大理论问题和应用问题。共设有 25 个研究室,附设有实验动物饲养、动物致病试验,微生物菌株保存,遗传基因破译、分子病研究等部门,亦有一所附属医院。该所有许多人员因医术高明、学业有成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杉村隆因在胃癌研究中心对癌细胞突变、致癌物的研究成绩卓著,曾获日本文化勋章。在致癌物研究方面知名的人物还有松岛泰次郎等人。   地震研究所   是日本该领域唯一的研究所。 1925 年设立、理论研究项目有地震波,地震发生机理,火山的地质、物理、化学、海啸,海底地震等;应用研究上有地震、火山、海啸的预测预报,抗震建筑,地震探矿等,还设有强震预测中心和地震预报观测中心,在全国各地设立有近 20 个地震、火山、海啸观测所(站)。   东方文化研究所致力于东方文化的综合研究,下分泛亚、东亚、南亚、西亚等研究室。其中以对中国的研究最为全面,力量最强,资料十分丰富,研究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历史等领域,附设有东方文化广献中心   社会科学研究所从研究范围上分为两方面,一是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研究;二是重在比较方面的研究,目光瞄准当代国际社会,从当代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全球的比较研究。还设有供外来人员参加研究的现代日本社会研究室。   史料编纂所是历史悠久的史料馆,负责史料的研究、整理编辑和出版。从上至古代、中世纪到近现代的史料,古书散乱记录,特殊史料均在整理编录之内。   应用微生物所研究常见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应用,包括发酵工程遗传育种及保存,酶、抗生素的生物合成工程,活性研究,基因转换等,附设有微细藻类综合中心。&&东京大学的樱花
生产技术研究所 的前身是东京帝国大学第二工学部,主要从事军工产品的生产和运用,现为东京大学规模最大的研究所,设有 44 个工程技术研究室,其中多元数值信息处理工程研究室为客座教员研究室。并附设有千叶实验场,计测技术开发中心,尖端材料开发研究中心,灾害减轻国际工程研究中心,特殊电子学研究中心等机构。   社会情报研究所设有传播媒体、信息传播、信息与社会 3 个研究室,附设传播媒体资料中心。   宇宙线研究所进行天体物理研究,包括超高能量的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中子物理、宇宙线的观测及研究等。   原子核研究所着重于原子核及基本粒子的实验研究以及有关的基本理论研究,研究内容有原子核瓜,放射能,高能粒子加速器装置,中子测定,高能粒物理,原子核测定装置等。其中超高真空学、中间能物理为吸收外国研究学者的客座研究室。   海洋研究所是日本该领域唯一的研究所,承担海洋方面的综合基础研究任务。有海洋的物理、气象、海洋的化学、生物学、海底结构及地质、海洋的生态,海洋微生物、海洋资源环境调查,海洋渔业开发等研究室,并拥有两艘海洋考察船。   物理研究所进行材料特性实验研究及有关理论的研究,如物质极限特性,浓缩性,放射性,新材料开发等。其中固体特性、极限特性等二室为客座教员研究部门。   这些研究所中,宇宙线所、原子核所、海洋所、物理所为全国共同使用的研究所。
  除此以外,东京大学还有 3 个全国共同使用的大型中心:   大型计算机中心,据称是世界上最大计算机中心,装有 8 台新型 M-200H 电子计算机系统,容量大,外围设备齐全,分时系统能力很强。由文部省直接支持,为文部省所辖大学服务,这样就构成了以东京大学为中心的东京都的计算机网络,统筹计算机的使用和调度。全东京都的大学教师和学生都有资格成为用户,为大学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方便的条件。   东大文献中心, 1968 年改名为“学术信息中心”,收集全国各大学的学术研究信息,为高校的学术情报提供服务。   气候系统研究中心,根据气候模型进行气候系统的研究,有 4&&东京大学
个重点学科。这些全国性共同使用机构,由文部省投资进行设备更新和组织人力,吸收外来人士,包括国外研究学者和国内其它大学教员,设备对外开放,实际上已成为全国性的科学研究中心。   此外,东大还有综合研究资料馆、低温中心、同位素综合中心、原子能综合研究中心、教学用计算机中心、环境安全中心、遗传实验室、留学生中心、尖端科学技术中心、人工物理工程研究中心、保健中心等部门。
  根据 1992 年 5 月的统计资料,东京大学招收本科生 3638 人,报名者与录取人数之比为 4.5:1 ,通过非考试特别录取的学生 44 人;录取硕士课程学生 1,670 人,录取率为 2.5:1 ,博士课程学生 937 人,录取率 1.4:1 ;现在校生为;本科生 16134 人,研究生 7108 人,还有在读的各国留学生 1554 人。到 1992 年 4 月止,东京大学共毕业了本科生 197,419 人;授予硕士学位 30,970 人,博士学位 9 , 670 人,论 文 博士学位旧制 11,182 人,新制 10,661 人。另外,尚有各种附属学校的在校生为:医学部的护士学校 132 人,助产士学校 20 人;教育学部的附属中学 356 人;附属高中 344 人。   同期有教职员工 8,055 人,总长 1 人,教辅 35 人,各种职员(包括行政人员、技术职员、医务人员中心护士、药剂师、放射线技师,临床卫生检测技师、营养师等) 4,055 人。教员 3964 人中教授1,133 人,副教授1,083 人,讲师 170 人,助教 1,578 人,教授副教授占教师队伍的 56% 。   东京大学共有藏书 6,646,133 册,其中西文书 3,129 ,050 册,分藏于全校 60 多个学部、研究所以及有关部门的图书馆和资料中心。中心图书馆藏书近 100 万册, 38,600 种期刊,每年全校订购新书近 20 万册。校内共有 3 所科类齐全的附属医院;医学部的附属医院,附属分院,医学科学研究所的附属医院,总共有病床 1246 张。    倡导“教授治校”   和其他优秀的亚洲高校相比,东京大学在治学理念上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中第一个,是将“教授治校”放在学校管理的核心位置。   这可以说是东京大学各院系保持高度专业性和学术性的一项根本保障。   除了管理奖学金、支援留学生等服务性部门,东京大学的各个院系几乎都没有专门的行政人员。每个院系的管理者,就是它们自己的教授和老师,甚至连学籍管理、网络维护这些杂事都是由教师们亲力亲为。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每个院系甚至每个老师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他们的每一个行政措施,都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东京大学的学术自由得到了充分发挥。   和中国大学的研究生院一样,日本高校的硕士、博士教学也普遍采用导师负责制。但在东京大学,每个院系,甚至每个老师都可以决定自己研究室的组织结构。比如,在某文科研究生院中,研究文化史的老师对“师傅带徒弟”的模式非常看重,而研究互联网文化的导师却采用开放式论坛,每一个研究室的气氛都是独一无二的。   东京大学学校、院系的每一个举措,都是在充分考虑了自身专业特点的前提下实施的,甚至就连自己的上课时间都和别的院系不一样。无论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直接寻找自己的导师或留学生支援中心解决,绝不会遇到“踢皮球”之类的现象。   而且,从提供教育服务的观点出发,东京大学在校园内设立了餐馆、便利店等。本乡校区修建了星巴克、赛百味、Lowson等店铺。医学部研究楼还修建了意大利餐馆。为了加强信息的发布,还设立了由学生管理的网站。   走进东京大学校内的超市,会发现这里有着和普通超市完全不同的货架排列:笔记本电脑和各种专业仪器就像一盒盒饼干一样整齐码放在一起,文具柜的旁边还挂着一排一般超市很少见的白大褂。   此外,在东京大学的主校区里,食堂和快餐店多达21家,无论身处校园哪个角落,都能很快找到吃饭的地方。   和日本很多大学一样,东京大学的后勤是交给“东京大学消费生活协同组合”(简称“生协”)的企业组织经营的。校方对“生协”的要求是:既不许赔钱,也不许赚钱。在这样的经营理念下,学校的后勤将最主要的精力都放在降低成本、提供更多便利措施等方面。如今,东京大学内部的衣食住行都非常便利,学生可以放心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课业和专业研究上
编辑本段学校排名
国内高校排名
  全球高校网(4ICU)国家高校排名 第2位   奈杰尔·沃德(Nigelward)日本前30位大学排名 第1位
全球高校排名
  美国《新闻周刊》世界100强大学排名 第16位   韦伯麦特里克斯网(Webometrics)世界大学排名 第52位   法国巴黎高等矿业学院世界大学排名 第1位
全球高校专业排名
  印度信息库网(Indobase)社会科学专业大学排名 第14位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QS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专业大学排名 第15位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QS艺术和人文科学专业大学排名 第28位
编辑本段财政收支
  东京大学是日本国内首屈一指的国立大学,财政主要政府资助&&东京大学
。 年度政府给东大拨款达800 亿日元,以后逐年增加,每年预算总在千亿日元以上。1991 年度,学校自己收入352.13 亿日元,其来源是附属医院收入占46.4% ;学费 23.6% ;校产折卖,农场、林场收入,承担外界调查、试验收入占30% 。此外,通过科研项目申请得到科研补助费77.25 亿日元。支出共1122.03 亿日元,各项开支如下:大学附属医院占20.4% ;整个学校事业费49.5% ;研究所16.1% ;科研7.5% ,设备费6.5% 。
编辑本段管理机构
  根据“学校教育法”规定,大学设立评议会,为学校最高权力机构。评议会成员由总长、各学部长、直属部门负责人(如图书馆长、研究所长、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院院长)、每学部两名教授代表组成。总长为评议长和法人代表,总长、校长两职合一。评议会的职责是审议、协调、决定学校重大事项和监督总长工作。行政管理工作经评议会审定后交总长通过行政部门贯彻执行。现任总长为有马朗人,为东大第31任总长。各学部设有教授会,由全体教授组成,并吸收部分教职工代表参加,选举学部长和决定学部一些重大事项。学校的行政管理系统为:总长1 人,不设副职,通过总长室两名特别助理与事务局、学生部、图书馆、各学部、各研究所和研究中心进行协调。事务局为全校行政中心部门,下分规划部、事务部、经理部、设备部等。政府(实际上是文部省)名义上不干涉学校具体事务,让学校自主办学,由于东大的特殊地位,事实上政府会经常派员到学校部门中任职,加强对学校的人权和财权的控制,以保证对东大的重点领导。
编辑本段开发研究
  能源开发研究   日本政府每年投放多达80亿日元给东大、京都、九州等数所大学进行核聚变的基础论研究,以此开发新的能源。东大的理学部、原子能所、工学部等单位联手进行加速器科学、基本粒子、原子能等方面的理论与工程研究并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宇航研究   以东大宇宙线研究所为首的此项研究近年有较大的开展,日本政府每年拨款百余亿日元设备制造费和试验费,至今已发射了14颗卫星和多颗运载火箭,进行极光观测,探测行星和地球磁场,开展天文物理、无人宇宙实验室的试验。   地震火山研究   这项研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政府每年拨款20亿日元进行此项综合研究,并在东大建立全国性的地震变化资料处理中心,在全国各地地震火山多发地&&东京大学
区均设立了装置先进、预测可靠的观察所。   海洋研究   1967年东大海洋研究所建在一艘大型海洋勘察船,开展海洋勘察和海洋综合研究,后又建造一艘更加先进的船,近年来同美国财团合作,进行深海钻探,重大海洋地壳构成、海底生态、海底资源开发等领域。文部省拨款组织东大等校人员数次参加南极的综合科学考察。   癌研究   早在1983年日本政府提出“癌研究十年计划”,由东大、东北、大阪等大学参加,并与美国有关研究机构合作,集中对致癌原因、诊断方法、治疗途径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还涉及生物化学、遗传学、核物理学等学科,东大的医学科学研究是该项研究中的中坚力量。   社会科学研究分理论研究和比较研究两方面(由社会科学研究所和东方文化研究所承担),另外特别集中对中国问题的研究,东方文化研究所12个部中就有9个部在研究中国问题,从远古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的学部中也有不少有关中国的系科专业设置。
编辑本段知名校友
    东京大学以其高质量的办学水平和一流的学术地位为国内和世界所瞩目,现今已成为日本对内对外学术交流中心。国际交流方面,到1992年5月止,已有59个国家和地区1554名留学生来东大学习;东大亦派出了214名留学生分赴世界2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读学位的182人,大部分人是去工业化国家,仅英美德法四国就占70%。同世界18个国家地区36所大学签订了校际学术交流协定,之中有中国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生相互交流的有8国13所大学。个别学院、部门开展学术交流的有8国14所大学,其中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此外,接受外国的研究人员和访问学者1019人,大部分来自亚洲的中国、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来、新加坡和欧洲的英、法、德和前苏联等国以及北美的美国、加拿大。
编辑本段办学质量
  东京大学是所历史悠久的著名大学,它保持着传统大学的特征:多学院、多学科。目前全校的学科差不多全是老学科,办学水平很高,几乎所有学科均能授予硕士和 博士学位&&东京大学
。对新建学科和教学上的改革持慎重的态度,他们认为必须保持学校的一贯传统,不要人云亦云,方能办出高质量和自己的特色。“以质取胜,以质取量”是东大的办学目标,全校教职员工是这样认为的:保持学校的稳定和学术上的高水平是维系学校尊严和荣誉所不可缺少的。因此他们在培养人才方面着眼于高质量,为达到这个目标,他们采取了一些措施:为控制学校规模,不宜把学校办得过大,以维持学校运转的高效率,目前一直把本科学生人数控制在15000人左右;强调大学在搞好教学同时,开展科学研究,多出世界前沿的学术成果;精心选择,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授队伍;教学上强调基础知识教育,规定4年制大学生必须有两年时间在教养学部学习共同必修基础课和一部分专业基础课;建立导师带研究生制度,对研究生严格要求,同时充满爱心,悉心指导等等。
编辑本段历任校长
  加藤弘之1877年4月   池田谦斋 1877年4月   加藤弘之 1881年7月
  渡边洪基1886年3月   加藤弘之 1890年5月   滨尾新 1893年3月   外山正一 1897年3月
东京帝国大学
  菊池大麓 1898年5月   山川健次郎 1901年6月   松井直吉(兼) 1905年12月   滨尾新 1905年12月   山川健次郎 1913年5月   古在由直 1920年9月   小野冢喜平次 1928年12月   长与又郎 1934年12月   平贺让 1938年12月   内田祥三 1943年3月   南原繁 1945年12月
  矢内原忠雄 1951年12月   茅诚司 1957年12月   大河内一男 1963年12月   加藤一郎 1969年4月   林健太郎1973年4月   向坊隆 1977年4月   平野龙一1981年4月   森亘 1985年4月   有马朗人1989年4月   吉川弘之 1993年4月   莲实重彦1997年4月   佐佐木毅 2001年4月   小宫山宏 2005年4月   滨田纯一 2009年4月
编辑本段奖学金种类
  奖学金制度:   1)东京大学外国人留学生特别奖学金制度:研究奖励费支给150,000日元/月   2)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奖学金(国费外国人留学生)计划   学部留学生 134,000日元/月(第25个月起为126,000日元/月)   研究留学生 170,000日元/月(第13个月起为160,000日元/月)   3)民间奖学团体在赴日前颁发的奖学金   松下奖学金 研究生期间(1年内)150,000日元/月/修士课程期间(2年以内)180,000日元/月 对象: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台湾,越南地区的希望进入大学院学习者/日语能力能够在日本大学院进行研究者/希望进入大学院读理工科者(除医学、药学、齿学)   4) 其他   除以上所述,还设有其他赴日后可申请的奖学金。学校内设置的各类奖学金的申请竞争都很激烈。
编辑本段交通示意
  离东京大学最近的车站   从本乡三丁目站(地铁丸之内线)到本校徒步走8分钟   从本乡三丁目站(地铁大江戸站)到本校徒步走6分钟   从汤岛站或者根津站(地铁千代田线)到本校徒步走8分钟   从东大前站(地铁南北线)到本校徒步走1分钟   从春日站(地铁三田线)到本校徒步走10分钟   御茶之水站(JR中央线、总武线)   坐地铁丸之内线(池袋方向)到本乡三丁目站下车下车   坐地铁千代田线(取手方面方向)到汤岛站或者根津站下车   乘坐都营巴士茶51驹込站南出口或者东43荒川土手操车所前方向在东大(赤门前、正门前、农学部前的巴士站)下车   乘坐学校巴士   学校07号路线,东大构内方向到东大(龙冈门、病院前、构内巴士站)下车
谢谢楼主分享:tiger05::tiger06: 谢谢,有博后职位i吗? : Originally posted by shijunfeng at
谢谢,有博后职位i吗? 可以去打听一下,联系一下那里的host :tuzi28:好想去哦 好像好想哦 主要想知道的是,东大在CSC心中的分量。 日本还是很牛逼的!
我们应该好好研究日本 偶好想去啊 呜呜 向目标奋斗! :hand::hand::hand: 我同学的母亲也在东京大学读过化工,可惜英年早逝东北大学(日本仙台市境内国立综合大学)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日本仙台市境内国立综合大学?
收藏 查看&东北大学(日本仙台市境内国立综合大学)
东北大学(Tohoku University),简称东北大,位于日本东北地区,入选日本“(Top Global University Project)”A类顶尖校、全球30计划,为成员、日本学术研究恳谈会()成员、成员、成员,已成为包括文、理、工、医、农各科的日本国立研究型综合大学。东北大学前身是旧制帝国大学-(1907年成立,原名仙台医科大学),而东北帝国大学起源于1736年的藩校“明伦养贤堂”,东北大学是继、之后的第3所旧制帝国大学;1947年10月,东北帝国大学改制为东北大学,成为日本第一所接收女学生和外国学生的大学;2007年,学校举行了100周年校庆。截至2014年5月,东北大学占地面积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109478平方米;下辖10个学部、18个大学院;专任教员3174人,其中教授886人,副教授737人;各类学生19037人。[1-2]外文名Tohoku University简&&&&称东北大(とうほくだい)创办时间1907年6月类&&&&别公立大学现任校长里见进所属地区日本
主要院系文学系,教育学院,法学系,经济系,理学部,医学系,口腔系等主要奖项
东北帝国大学校门1907年6月,东北帝国大学创立;9月,设东北帝国大学农科大学。
1911年1月,设东北帝国大学理科大学。
1915年7月,设东北帝国大学医科大学。
1918年4月,农科大学独立成为。
1919年4月,理科大学改为理学院、医科大学改为医学院;5月,设置附属钢铁研究所,设置工学院。
1922年8月,设置金属材料研究所(停办、移转附属钢铁材料研究所),设置法文学院。
1935年9月,设置电气通信研究所。
1939年8月,设置农学研究所。
1941年3月,设置选矿冶炼研究所;12月,设置抗酸菌病研究所。
1943年1月,设置科学计测研究所;10月,设置航空医学研究所、高速力学研究所。
1944年1月,设置电气通信研究所(停办、移转附属电气通信研究所)、非水溶液化学研究所。
1945年1月,设置硝子研究所(玻璃研究所)。
1946年1月,停办航空医学研究所。
1947年4月,设置农学院;10月,东北帝国大学改为“东北大学”。
1949年4月,法文学院分离为法学院、经济学院、文学院;5月学制改革,根据新制度东北大学设立8个学院:文学院、教育学院(设置)、法学院、经济学院、理学院、医学院、工学院、农学院;9个研究所:金属材料研究所、农学研究所、选矿冶炼研究所、抗酸菌病研究所、科学计测研究所、高速力学研究所、电气通信研究所、非水溶液化学研究所、玻璃研究所;包括学校:第二高等学校、仙台工业专门学校、宫城师范学校、宫城青年师范学校;合并学校:宫城县女子专门学校。
1949年6月,为实施全体学员的基础教养而设置分校;分校第一教养部、分校第二教养部、分校第三教养部、分校教育教养部。
1952年4月,停办玻璃研究所,与非水溶液化学研究所统合。
1953年4月,成立大学院;成立7个研究科:文学研究科、教育学研究科、法学研究科、经济学研究科、理学研究科、工学研究科、农学研究科。
1955年7月,设置大学院医学研究科。
1958年9月,分校移转至川内,成为川内分校以及川内东分校。
1961年4月,设置大学院药学研究科;5月,设置工业教员培训所;12月,设置计算中心。
1963年7月,设置纪念资料室。
1964年3月,停办川内分校以及川内东分校;4月,设置教养部、教育学院分校;6月,设置学生咨询处。
1965年4月,设置牙科学院。
1968年3月,停办教育学院分校。
1969年3月,停办工业教员培训所;6月,设置大型计算机中心;设置保健管理中心。
1971年3月,设置低温中心。
1972年4月,设置大学院牙科学研究科;5月,设置药学院(改组医学院药学科)、应用信息学研究中心。
1973年9月,同时设置东北大学医疗技术短期大学院;12月,设置川渡共同研究班中心。
东北大学1974年4月,设置百万伏电子显微镜室。
1977年4月,设置回旋加速器放射性同位素。
1979年5月,设置环境保全中心。
1981年4月,设置信息处理教育中心。
1986年4月,设置基因试验设施。
1987年5月,金属材料研究所改组为全国共同利用研究所。
1988年4月,农学研究所改组为遗传生态研究中心。
1989年5月,高速力学研究所改组为流体科学研究所。
1991年4月,非水溶液化学研究所改组为反应化学研究所。
1992年4月,选矿冶炼研究所改组为素材工学研究所。
1993年3月,停办教养部(通过学校内措施,存续至日);4月,设置大学院国际文化研究科、大学院信息科学研究科、老化医学研究所(抗酸菌病研究所的改组、转换)、语言文化部、大学教育研究中心、留学生中心,停办应用信息学研究中心。
1994年4月,大学院医学研究科成为大学院医学系研究科(改变名称);5月,设置埋藏文物调查研究中心。6月 大学院理学研究科的重点化(1995年3月完成);大学院工学研究科的重点化(1997年4月完成);电气通信研究所的改组、转换(全国共同利用研究所)。
1995年4月,设置跨学科学研究中心。
1996年4月,设置综合信息系统运用中心,停办计算中心;5月,设置东北亚研究中心、风险事业研究室,低温中心改为极低温科学中心。
1997年4月,大学院医学系研究科的重点化(1999年4月完成);大学院农学研究科的重点化(1999年4月完成)。
1998年4月,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的重点化(1999年4月完成);设置综合学术博物馆、未来科学技术共同研究中心。
1999年4月,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的重点化(2000年4月完成);大学院药学研究科的重点化;设置入学许可中心。
2000年4月,大学院教育学、法学、牙科学研究科的重点化;12月,纪念资料室改为史料馆。
2001年3月,停办语言文化部与传生态研究中心;4月,设置大学院生命科学研究科,素材工学研究所、科学计测研究所以及反应化学研究所整合为多元物质科学研究所,大型计算机中心、信息处理教育中心以及综合信息系统运用中心整合为信息协作中心。
2002年4月,设置大学院教育信息学教育部、大学院教育信息学研究部、超临界溶媒工学研究中心,环境保全中心转为环境保全研究设施。
东北大学2003年4月,设置大学院环境科学研究科,各学科间科学研究中心转为跨学科学国际高等研究中心;9月,设置先进医工学研究机构。
2004年4月,伴随着国立大学的法人化,而成为了法人设置的东北大学以及东北大学医疗技术短期大学部。设置法科大学院(大学院法学研究科综合法制专业)、公共政策大学院(大学院法学研究科公共发政策专业)、环境保全中心(环境保全研究设施的停办)、研究推进、知识产权本部。停办基因实验设施(向老化医学研究所附属设置的转换);超临界溶媒工学研究中心的停办(向工学研究科附属设施的转换)。10月,设置高等教育开发推进中心(大学教育研究中心的停办以及入学许可中心、保健管理中心、学生咨询处以及信息协作中心的改组)川渡共同研究班中心的停办(向研修设施的转换)。
2005年4月,设置会计大学院(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会计专门职业专业)、国际交流中心(留学生中心的停办)、植物园(理学研究科附属设施的停办、转换)、入学考试中心、研究基盘推进本部;6月,设置全球营运中心。
2006年4月,设置学术资源研究公开中心(向综合学术博物馆、植物园以及史料馆的业务组织的移转)、国际高等研究教育院、研究教育基盘技术中心(向极低温科学中心以及百万伏特电子显微镜室的业务组织的移转),高等教育开发推进中心的改组(向保健管理中心、学生咨询处以及入学考试中心的业务组织的移转。职业支援中心的设置);信息协作机构的改组(向信息协作中心的业务组织的移转);风险事业研究室的停办(向工学研究科附属设施的移转);设置特定领域研究推进支援中心;研究推进、知识产权本部更名为推进产学官合作本部埋藏文物调查研究中心更名为埋藏文物调查室;11月,信息协作机构的改组(设置信息系统运用中心)。
2007年3月,东北大学医疗科技短期大学部停办; 4月,设置国际高等研究教育机构(国际高等研究教育院、国际融合领域研究所)(国际高度研究教育院的改组);6月,100周年校庆;10月,设置原子分子材料科学高等研究机构。
2008年1月,研究教育基盘科技中心的改组(设置技术支持中心);2月,设置未来医工学治疗开发中心;3月,先进医工学研究机构的停办;4月,设置大学院医工学研究科、网络科学中心(信息协作中心的改组)、信息系统运用中心的停办(向信息协作机构的协作机构的转换)、教养教育院;9月,特定领域研究推进支援中心的停办;10月,推进产学官合作本部更名为推进产学合作本部。
2009年4月,设置信息基盘中心、动物实验中心、基因实验中心、综合技术部;7月,设置高度创新博士人才培训中心,设置俄罗斯交流推进室;12月,电子光理学研究中心设置(向理学研究科附属原子核理学研究设施大学学校内部共同教育研究设施等的转移),中微子科学研究中心设置(向理学研究科附属中微子科学研究中心大学学校内部共同教育研究设施等的转移)。
2010年3月,microsystem融合研究开发中心设置,节能·supintoronikusu集积化系统中心设置;4月,金属材料研究所,加年龄医学研究所,流体科学研究所,电讯研究所,多元物质科学研究所,网络科学中心在共同利用·共同研究据点认定;环境·安全推进中心设置,高等教育开发推进中心在教育关系共同利用据点认定。
2011年4月,灾害复兴新生研究机构设置;电子光理学研究中心在共同利用·共同研究据点认定;大学院农学研究科附属复合生态场教育研究中心,大学院生命科学研究科附属浅虫海洋生物学教育研究中心在教育关系共同利用据点认定;10月,电讯研究机构设置。
东北大学农学部2012年2月,东北医学·兆银行机构设置;3月,材料科学共同研究中心设置,未来医生工学治疗开发中心废止;4月,灾害科学国际研究所布置;10月,研究推进本部设置(研究基础推进本部的废止),国际集积电子学研究开发中心设置;12月,全球学习中心设置,阅读程序推进机构设置。
2013年3月,全球营运中心废止;4月,国际高等研究教育机构(国际高等研究教育院·边缘科学国境研究所)改组(边缘科学国际高等研究中心的废止),校园设计室设置;7月,事业革新本部设置;10月,知的创出中心设置。
2014年1月,产学联合尖端材料研究开发中心设置,稀有金属·绿色革新研究开发中心设置。[3]师资数据(截至2014年5月)  教学系部  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助手教员事务/技术职员总计文学部?文学研究科4533-1719618114教育学部?教育学研究科1713-6-361248法学部?法学研究科3221164641781经济学部?经济学研究科34243-5662086理学部?理学研究科7678492425459313医学部?医学系研究科8871341192533741378牙学部?牙学研究科22141055-10115116药学部?药学研究科20134275691685工学部?工学研究科11610421287357116473农学部?农学研究科4242-36412425149国际文化研究科2612---381149情报科学研究科3331120-851297生命科学研究科26162301751489环境科学研究科1920116561768医工学研究科217-7-35439教育情报学研究部42-3-9-9金属材料研究所2836260713344177老年医学研究所2111326-611374流体科学研究所1511213-411051电气通信研究所2418-25-672390多元物质科学研究所4432261-13925164灾害科学国际研究所2314230473881图书馆图书馆------2929医学分馆------88北青叶山分馆------44工学分馆------88农学分馆------44病院518602335036617102076东比亚研究中心116-7-24-24电子光理学研究中心34-5-12-12中微子科学研究中心1417-13-13高等教养教育?学生支援机构231914176791190国际高等研究教育院-----0-0边缘科学国境研究所55-29-39140学术资源研究公开中心34-6-13114教育信息基础中心23-218-8回旋加速器·放射性同位素中心4216316-16未来科学技术共同研究中心15171137531063网络科学中心44-2-10-10生产学联合推进本部------1212研究推进本部1----156环境保护中心1--21426埋蔵文化财调查室------33环境·安全推进中心121217-7男女共同参与推进中心----11-1校园设计室------33事业革新本部------33原子分子材料科学高等研究机构15152413310615121信息synergy机构------11东北医学·兆银行机构12710415751893革新战略推进本部------11综合技术部------433433microsystem融合研究开发中心-3-4411213节能集积化系统中心------11电讯研究机构------11材料科学共同研究中心----11-1国际集积电子学研究开发中心31-5-9514知の创出センター1--2-325生产学联合尖端材料研究开发中心------22总计8867371631202186317431956379(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5月东北大学官网)[4]
著名教授:本多光太郎、故布施先之、本川弘一、本村男也、加藤半治郎、中泽房吉、桂重次等。[4]截至2014年5月,东北大学辖10个学部,设有24个学系,开办111个专业。[2]
学部专业  学部学系专业文学部  
人文社会学科
日本文化、东洋文化、西洋文化、人类文化、社会文化
教育学部  
教育科学科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法学部  
法学?政治学
经济学部  
基础理论、应用经济、经济史
经营学、会计学、统计?数理科学
理学部  
宇宙地球物理学科
宇宙地球物理学
地圈环境科学科
地圈环境科学
地球行星物质科学科
地球行星物质科学
医学部  
药理学、病理学、感染免疫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等
基础护理学、临床护理学、放射线医疗技术学、基础检查学等
口腔基础生物学、解剖生理牙科学、口腔功能重建学等
药学部  
创药科学科
药物开发科学
工学部  
机械智能航空工学科
能源系统工学、材料力学、纳米技术、航天技术、生物力学等
信息智能系统综合学科
电磁工学、电力系统工程、通信系统工学、电子系统工程等
化学生物工程学科
环境资源化学、有机材料合成化学、生物分子化学等
材料科学综合学科
宇宙材料学、材料环境学、信息设备材料学、微观系统学等
建筑社会环境工学科
基础构造材料学、社会基础构造学、水环境学、建筑结构学等
农学部  
生物生产科学科
植物生产科学、农业资源经济学、动物资源开发学等
应用生物化学科
生物化学、植物分子生理学、生命有机化学、食品功能科学等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5月东北大学官网)[5]截至2014年5月,东北大学研究生院设有文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理学、工学、医学、药学、牙科学、农学10个研究科。[2]
研究科概况  研究科专攻讲座文学研究科
日本文化学、中国文化学、印度文化学、西洋文化学、哲学
语言学、日语学、日语教育学
日本史学、欧洲史学、美术史学、比较文化史学等
社会学、行为科学、心理学、人文化科学、科学技术论
-实践宗教学
教育学研究科
综合教育科学
人性形成论、教育政策科学、成人继续教育论等
教育设计评估
教育设计评估
法学研究科
综合法学(法科研究生院)
现代市民法、现代企业法、比较法社会论
公共法政策(公共政策大学院)
行政法政策、治理研究
法政理论研究(研究研究生院)
跨国法、全球政治分析、全球法律法规文化分析
经济学研究科
经济经营学
经济基础、现代经济、现代经营、地域经济金融论等
会计专职(会计研究生院)
会计、经济和经营、IT和统计、法和伦理
理学研究科
代数学、几何学、分析学、多样体论、应用数理
量子基础物理学、基本粒子及核物理学、电子物理学等
天文学、理论天体物理学
固体地球物理学、太阳行星空间物理学、流体地球物理学等
无机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功能化学等
环境地理学、地球行星物质科学、地球内部反应等
医学系研究科
细胞生物学、病理病态学、内科病态学、外科病态学等
功能医科学、先进感染症预防学等
临床实践护理学、健康开发护理学、医用信息技术科学等
齿学研究科
口腔生物学、口腔功能形态学、口腔修复学等
药学研究科
分子药科学
功能分析药学、医疗药学、病态分子药学、医药开发设想等
生命药科学
分子动态分析学、分子图像药学
功能分析药学、医疗药学、病态分子药学、医药开发设想等
工学研究科
机械系统设计工学
智能系统工程、先进机械系统设计工学、智能设计学等
纳米系统工程、先进纳米机械学、材料机械学、纳米技术等
航空宇宙工学
航天系统工程、模拟科学、空间技术、航天流体工学等
量子能源工学
先进原子能工学、原子能系统安全工学、能源物理工学等
智能通信网络工学、电磁工学、电力系统工程、波动工学等
超细微电子学、电子控制工学、电子系统工程等
应用界面物理学、应用材料物理学、电子光谱测量学等
原子分子控制工学、环境资源化学、分子系统化学等
流程分析工学、流程要素工学、流程系统工程等
应用生命化学、生物分子化学、生物功能化学等
尖端金属工学
金属流程工学、尖端材料物理化学、流程设计学等
智能装置材料学
材料电子化学、纳米材料物性学、信息设备材料学等
材料系统工程学
连接界面控制学、微系统学、生物材料系统学等
基础构造材料学、水环境学、地域系统学等
城市建筑设计学、持续空间构成学、建筑结构工学等
技术社会系统
实践技术经营融合、尖端社会工学
生物机器人学
生物微机械工学、生物设备工学、智能机械系统工学等
农学研究科
资源生物科学
植物生产科学、动物生产科学、水圈生物生产科学等
应用生命科学
环境生命科学、植物功能科学、动物功能科学等
开创生物产业科学
食品功能健康科学、天然物生物功能科学等
国际文化研究科
国际地域文化论
亚洲文化论、欧洲文化论、美国研究、比较文化学等
国际文化交流论
国际经济交流论、科学技术交流论、国际环境系统论等
国际文化语言论
语言科学基础论、多元文化论、语言应用论等
信息科学研究科
信息基础科学
信息基础数理学、信息应用数理学、信息逻辑学等
系统信息科学
系统信息数理学、智力信息学、生物系统信息学等
人类社会信息科学
人信息学、社会政治信息学、社会经济信息学等
应用信息科学
应用信息技术论、应用生命信息学、信息通信软件学等
生命科学研究科
分子生命科学
生命有机信息学、基因系统学、生物功能分子科学
生命功能科学
细胞功能构筑统治学、脑功能分析构筑学、分化控制学等
生态系统生命科学
环境遗传生态学、进化生态科学、植物结构功能进化学等
环境科学研究科
城市环境及环境地理学、国际环境及地域环境学等
医工学研究科
测量及诊断医工学、治疗医工学、生物机械系统医工学等
教育部-教育信息学
教育信息学
IT教育设计论、IT教育网络论、IT教育系统论
研究部-教育信息学
  IT教育系统原论、IT教育认知科学、IT教育体系结构、IT教育应用实践论、比较IT教育论
专门职研究生院
现代市民法、现代企业法、比较法社会论
公共政策大学院
行政法政策、治理研究
会计大学院
会计、经济和经营、IT与统计、法和伦理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5月东北大学官网)[5]
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学科名称  参评年份名次  现代语言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
土木与结构工程
电子与电子工程
机械、航空与制造工程
药学与药理学
农业与林业学
物理与天文学
地球与海洋科学
经济和计量经济学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QS世界大学排名官网)[6]尊重研究
东北大学有着“尊重研究”的传统,并且代代相传,如金属材料研究所,在创造KS合金钢的本多光太郎博士带领下,坚持不懈数十年,全所有很多人获得文化勋章、文化奖、日本科学院奖、本多纪念奖等各种奖励。科学计测研究所的大型太阳炉不仅在日本、而且在世界上也非常著名,为日本能源研究作出了贡献。理学部、工学部、医学部培养出了不少优秀学者,如故布施先之在脑解剖、原校长本川弘一在脑波的基础研究方面获日本科学院奖。本村男也的病理学,加藤半治郎和中泽房吉的内科学,桂重次的外科学等均在日本医学界起开拓之功。工学部附属材料强度研究室的横堀武夫教授早在1971年就获日本科学院奖,该室研究人员在原子能、海洋开发方面的很多研究成果在日本国外杂志上发表。2014年10月,在日本最高等级学术奖学士院奖获奖者中,东北大学的毕业生在工程学科占全国大学的第2位,物理学、化学均战第3位,获奖人员仅次于东京大学、京都大学,而正在东北大学工作的获奖者,、法学、政治学占第2位、物理学为第3位,在获奖频数上仍为全国大学第3位。
讨论式教学
东北大学对本科生的专业课教学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在培养尖子学生的同时,也对后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坚持门户开放
早在理科大学创建时期,各学科之间就实施公开讲座教学制度,这就是该校最早期的“扩张教育”。大正二年,东北大学就破文部省禁招女生的限制招收3名女生入学,开创了日本大学中最早男女同校的先例。1973年在教育学部中设置大学教育开放中心,这在日本大学中也是最早的。该校提倡4S主义,即大学教育必须四个面向:研究(Study)、学生(Student)、社会(Society)、服务(Severty)。大学教育通过开展研究和培训学生为社会服务。很早之前,植物园中的标本室全部向市民开放,并向他们介绍植物有关知识。这在闭锁性的日本大学教育中是少见的。大学排名  排名机构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717675世界大学学术排名-101124101《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165150137120(表格内容资料来源:QS世界大学排名等官网)[7-8]截至日,全校有金属材料、老化医学、流体科学、电气通信研、多元物质科学5个附属研究所,还有遗传学研究中心、大型计算中心等两个全国共同利用设施。全校共同利用机构有:低温中心、应用情报学研究中心、情报处理教育中心,遗传实验室,环境保护中心,计算中心,百万伏电子显微镜室和保健管理中心等。[9]东北大学的田中耕一先生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他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这一发明对破译基因的功能,破译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破译基因怎样控制合成蛋白质,蛋白质怎样发挥生理作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根据2014年3月《》发布的年度自然出版指数(全球机构排名)报告,东北大学2013年《自然》杂志高质量论文的贡献指数位列第47名,CC3指数为17.41,Articles4指数为49。[10]
根据2014年3月《》发布的年度自然出版指数(日本机构排名)报告,东北大学2013年《自然》杂志高质量论文的贡献指数位列第5名,CC2指数为17.05,Articles3指数为63。[10]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5月,该校图书馆共藏书400万册,每年以9万册的速度增加。校中心图书馆曾在二战中遭受空袭,报刊阅览室及一些建筑物被烧,以后虽被恢复,但仍感空间狭小、设备陈旧。1972年在川内校区新建成了图书馆,总面积12480平方米,可达到9.8万册开架服务的利用效率。馆中藏有不少珍本,如狩野文库中的类聚国历史第25卷、史记·教本纪第10被指定为稀有国宝。[2]
鲁迅阶梯教室1.史料馆
2.综合学术博物馆、理学部自然史标本馆
5.附属图书馆
6.汽车的过去·未来馆
7.西泽纪念资料室
8.鲁迅阶梯教室(旧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六号教室)
东北大学片平校区至今仍保存有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讲义室。该建筑物,是被称为&近代中国之父&的文豪鲁迅先生曾经学习的地方,作为&鲁迅的阶梯教室&而闻名。在1904年修建后,经过改修、移建,至今仍是保留着鲁迅先生当年留学时风貌的历史性建筑。学章·标志标志·校色[11]东北大学2005年3月制定了该标志,该标志成为第一次正式标志标志。设计表现着概念Creativity、Global、Tradition,校徽以胡枝子为主题,自古以来,胡枝子被视为宫城野地区和仙台地区的象征植物,东北大学的各种标识中也使用了此植物。校徽注重保持胡枝子的品格,且表达了扩展于世界的意愿。校徽使用了紫色和黑色。紫色表达了才智和创造力,黑色表示勤勉和实践能力。[11]学生歌校友歌《青叶もゆるこのみちのく》作词 野田 秀  作曲 阿座上 竹四
青叶もゆる このみちのく  今こゝにはらからわれら  力もて歌う 平和の讃歌  われらこそ 国のいしずえ  理想ある 生命は常に美わし  さらば 生きん  友よ 生きん  あゝ 东北大
萩のかおる このみやぎの  今こゝに 集いしわれら  爱もて求むる 真理の目标  われらこそ 学都のほこり  歴史ある 伝统は常に若し  さらば 伸びん  友よ 伸びん  あゝ 东北大
朝鸟啼く ひろせの川  今こゝに やすろうわれら  心もて语る 自由の行手  われらこそ 世界のかなめ  未来ある 若者は常に强し  さらば 行かん  友よ 行かん  あゝ 东北大
《绿の丘》作词?作曲 小田和正
なだらかな 坂道を上れば 川内  広瀬川から 几重にもかさなる 绿の丘
目に浮かぶは 忘れ得ぬ 立ち并ぶ 白い教室  すべてのことが そこから 始まって行った
そしてまた 友たちと 语らうは 遥かな梦  果てしなく 道は続くとも いつの日か そこへ行く
明けてゆく 青叶山に かけがえのない 今を想う  仆らの时は 限りなく ゆっくり 流れてる
この街に 爱されて この街を 爱して  我らが青春の日々 风わたる 东北大
やがてみんな それぞれの 目指す场所へ 旅立って行き  そしていつか 杜の都 仙台は ふるさとに なって行く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5月东北大学官网)[12]现任领导  姓名职务里见进  校长[13]
历任校长  年代  姓名在任期间初代泽柳政太郎明 44.3.24~大 2.5.8第2代北条时敬大 2.5.9~大 6.8.24事务处理小川正孝大 6.8.25~大 6.10.14第3代福原镣二郎大 6.10.15~大 8.6.20第4代小川正孝大 8.6.21~昭 3.6.14第5代井上仁吉昭 3.6.15~昭 6.6.14第6代本多光太郎昭 6.6.15~昭 15.5.30第7代熊谷岱蔵昭 15.5.31~昭 21.2.11第8代佐武安太郎昭 21.2.12~昭 24.3.31第9代高桥里美昭 24.4.1~昭 32.6.30第10代黒川利雄昭 32.7.1~昭 38.6.30第11代石津照玺昭 38.7.1~昭 40.10.4事务处理元村 勲昭 40.10.5~昭 40.11.19第12代本川弘一昭 40.11.20~昭 46.2.2事务处理水野弥彦昭 46.2.3~昭 46.4.30第13代加藤陆奥雄昭 46.5.1~昭 52.4.30第14代前田四郎昭 52.5.1~昭 58.4.30第15代石田名香雄昭 58.5.1~平元 .4.30第16代大谷茂盛平元 .5.1~平 2.9.30事务处理吉永 馨平 2.10.1~平 2.11.5第17代西泽润一平 2.11.6~平 8.11.5第18代阿部博之平 8.11.6~平 14.11.5第19代吉本高志平 14.11.6~平 18.11.5第20代井上明久平 18.11.6~平 24.3.31第21代里见 进平 24.4.1~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5月东北大学官网)[14]中国学者
曾在日本东北大学留学的著名中国学者有:
文学家 1904年到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读书,也就是东北大学医学部。
数学家 中科院院士 1920年考入东北大学数学系,曾任浙江大学数学系主任、杭州大学副校长。
数学家 中科院院士 1924年考入东北大学数学系,曾任复旦大学校长。
马延英 地质学家 1933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并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曾任台湾大学地质学系第1位地质学系主任。
医学家、皮肤科杰出科学家和医生 1933年毕业于东北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曾任福建省立医院首任院长。
数学家、1940年获得东北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曾任台湾大学理学院第2任院长。
化学学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获得东北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曾任台湾大学理学院第3任院长。
教育学家、医学家 1975年毕业于东北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曾任台湾大学校长。
物理学家 中科院院士 198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大学,为南京大学固体物理所所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1990年毕业日本东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为校长。
物理学家 中科院院士 1992年东北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为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
化学学家 中科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1996年毕业于东北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为中科院化学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分子科学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主任。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复旦大学法医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