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江南大学是211 985吗985 211吗?

北大校长:取消985和211高校的说法没道理|教育|北大_新浪新闻
  原标题:南都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北大农村学生比例逐步回升
  在北大27年的林建华,曾推动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从校内其他院系招生,培养复合型的新闻学生,这一计划刚付诸尝试,随着林建华调任重庆大学,加上其他多种原因,就没了下文。
  重返北大1年多,被称为“改革校长”的林建华,正重启曾经的想法。
  这一次的改革计划,不仅涉及跨学科跨院系的专业设置、鼓励学生在院系间自由流动,还包括教师人事制度、管理层面的去行政化等改革举措。
  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接受南都记者专访。
  采访中,林建华多次谈及“淡定”。他认为,做学问要“淡定”,做人也要“淡定”,要抛弃社会浮躁,不去想头衔之类的东西。而对于外界有关他的争议,他也同样以“淡定”待之:“你觉得自己做的是对的,就不怕别人说什么”。
  ●谈教学改革
  让学生自主转院系“倒逼”教授上好课
  南都:您回到北大后,提出著名教授要以给本科生上课为荣,有具体举措吗?
  林建华:怎样处理好科研和教学的关系,是挺有意思的。
  学校制定了很多政策,要求老师必须上多少课,但这不是本质的,作用也有限。这个事情真正的动力在院系,如果院系感觉到教学是关系到自己的生存和声誉的,院系就会要求老师去做。所以我们打算从今年秋季新生开始,允许学生在学部内自由转专业。让学生流动起来,督促院系把教育做好。
  南都:院系能做什么?
  林建华:院系会感觉到压力,如果一个院系由于教学质量不好,一些学生转走,院系会感觉有压力,就会想办法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督促教授把课上得更好。让学生选择的更深层含义是调动学生的潜力,只有找到自己内在的兴趣,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进去。
  南都:现在名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情况怎样?
  林建华:北大著名教授上课的比例相对还是比较多的。但只是上课还不够,要想尽一切办法把课上好。
  北大的研究机构中有很多好的学者,如林毅夫、程和平等,他们一直希望能参与本科教育,但因为本科教学在院系层面安排,研究机构还不能有本科教育。
  学校正在推动在本科设立跨学科、跨院系的专业,培养学识宽阔、基础扎实的复合型人才。元培学院与政府管理学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哲学系联合,设立了“政治、经济与哲学专业”,人文学科设立了“古典语文学”,自然科学领域有古生物、整合科学等。学校将鼓励院系、研究机构和教师建立更多的跨学科教育项目。这样就可以把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会有更多的优秀学者关注本科教育,使学校的本科教育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谈教育均衡
  国家教育资源需更合理区域分布&取消985、211的说法没有道理
  南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重点高校面向农村的招生规模要继续扩大。近年,北大在农村的招生情况怎么样?
  林建华:有学者曾经做过一个研究,将北大和苏州大学建校以来所有学生档案数字化,然后和美国哈佛的生源情况做对比。结果显示,1949年前北大的学生主要是富有阶层;解放后工农子弟学生增加很多,有30%-40%,“文化大革命”中工农兵大学生更多。引入高考机制后,农村学生的比例逐年下降,近几年又在逐步回升,尤其是国家实行了扩大向贫困地区招生的计划等。
  据我们了解,现在北大本部农村户籍学生大约占15%,家庭比较贫困学生的比例更高一些。这个课题研究的结论是,中国通过教育实现社会阶层流动的情况,比美国好一些。
  南都:有地方大学校长尤其羡慕985、211高校,认为高校资源分配不平衡。
  林建华:我们的教育资源的布局的确不均衡,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看。
  高等教育本质上是区域性的,大学对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如果把中央财政支持的大学做一个全国的分布地图,你会发现中央财政支持的高校分布很不均匀,比如在河南省等几个省就一所都没有,当然,全国的博士点等教育资源的分布也很不均衡。实际上,教育资源应该按区域进行合理布局,有人就有受教育的需求,社会经济要发展就需要有人才支撑,国家的教育资源需要更合理的区域分布。
  南都:有人呼吁干脆取消985、211,更有利于平衡。
  林建华:这种说法是没有道理的。刚才讲区域发展要求教育资源的均衡,从另一个方面看,国家竞争能力的整体提升也需要一批世界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事实上,大学应该有各不相同的定位和目标,现在,全国范围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还是比较少,中央财政重点资助,尽快提升教育水准和创新能力是很必要的。如果把钱全部平均分配、吃大锅饭,肯定是搞不好的,这一点德国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关注。
  ●谈做学问
  要抛弃社会的浮躁不要去想头衔这些东西
  南都:去年北大校友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您也去看望了,您和她熟悉吗?
  林建华:不熟悉,但学校的一些做科学史的老师一直都很关注她。对她本人,我很钦佩,年事已高仍然关注抗疟疾药的发展,很不容易。
  南都:您和屠呦呦的非院士身份很受外界关注,对此您怎么看?
  林建华:做事做人做学问都要淡定,要抛弃社会的浮躁,不要去想头衔这些东西。
  让老师安心做教育做学术,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学术体系和学术环境。我们现在各种头衔奖励比较多,把学校既有的学术和人事体制搞乱了,使一些人总盯着这些头衔,而不能真正把心思放在学术上,放在学生身上。
  南都:去浙大前因为“非院士”被抵制,您是怎样的心情?
  林建华:当时重庆大学在做综合改革方案,又遇上毕业季,比较忙,没时间上网看,所以网上炒作的东西没怎么看,我得到的都是别人转述的二手信息了。这样也很好,我想做人还是要淡定一些,只要你自己觉得对,是有意义的,就不要管别人说什么。
  ●谈高校反腐
  很难想象一个充满物欲的地方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南都:您在浙江大学时,有人涉嫌腐败被查,您对高校反腐有什么感触?
  林建华:大学的确存在一些腐败和违规现象,但相对而言,大学还是比较廉洁的地方。但大学是培养人的地方,干部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下一代,因此,大学是不允许有任何不良风气和文化的。我很拥护中央八项规定和现在这种做法,从小事抓起,明确底线。
  南都:之前底线不清楚吗?
  林建华:过去,有些事情或则没有明令禁止,或者有制度但没有严格执行,使一些人有机会去做这些违规的事情。当存在灰色地带的时候,人们会越走越远,最后就触碰了底线。现在,八项规定使底线更加清晰了,当然,学校还要结合实际,完善各项制度和规定,包括科研经费管理。我对学校文化氛围的改善还是很有信心的。
  南都:去年也曝出北大有院长兼任独董的事。
  林建华:现在都按要求退出了。实际上,在企事业单位担任兼职或咨询,对学校发展是有一定好处的,可以提升学校在这个领域的声誉。但这些兼职行为需要做相应的管理和规范。学校对干部和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不能与学校利益冲突,任何兼职都不能影响在学校的本职工作,并且要接受学校的管理和监督,应当经学校批准后才能从事兼职活动。国外大学都有类似要求,如兼职不能超过工作的五分之一。
  南都:在划底线、防止腐败方面,北大做了哪些工作?
  林建华:学校党委主要负责这方面工作,行政方面重在制度建设。我觉得,我们要把反腐倡廉看做是学校发展的一种内在需要。我们要建设一流的大学,这样的学校,学术和教育当然应当是一流的,但文化也必须是纯洁的,很难想像一个充满物欲的地方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因此,我们应当借中央大力提倡反腐倡廉的机会,来纯洁我们的空气和氛围。
  另外,学校的制度不仅是用来惩罚人的,更应该是教育人的。我们要把制度的价值观和理念讲清楚,这样大家执行制度就自觉了。老师身份有三个含义:一是老师,要遵守师德师风;二是学者,要遵循学术规范;还有是学校的雇员,不能做任何与学校利益相冲突的事情。我们把这样的原则讲清楚了,制度执行就自觉了。
  采写:南都记者&程姝雯&陈磊&见习记者&卫佳铭
责任编辑:李天奕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日本在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正在走入第三个“失去的十年”,考虑到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和中低收入现状,我们几乎可以肯定的说,泡沫一旦破灭,中国的状况要远远比当年日本要惨烈很多。
当超过99%的岗位由人工智能完全取代之下,不是你想不想工作的问题,而是根本就无工作可干的问题。
怀旧之情强烈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和财富。现实越黯淡无光,过往岁月便越是难以割舍。对于声称自己怀念共产主义时代的波兰人而言,他们念兹在兹的或许并非锄头镰刀,而是那些无需感到挫败和失措的好时候。
我平时在写作的时候,特别希望像汤唯一样能很好地把人性、人的本能,以及矛盾、困惑、误解、踌躇、摇摆、张惶、沮丧甚至亢奋,淋漓尽致地展露出来,即使露点也义无反顾。心地清白,所以脱得干净。当前位置:&&&&&&&&&
为什么要上985和211大学 一张图让你了解985和211
来源:学豆社区&|& 16:54&编辑:邱川芷
导语:家长最关心的就是让孩子能上一个好大学,说到好大学,自然少不了&985&和&211&高校了。那么这些&985&和&211&高校为什么如此受考生和家长欢迎呢?&985&和&211&高校有哪些呢?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211工程&于1995年由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国家&九五&期间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工程,也是高等教育事业的系统改革工程。
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表示:&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中国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并以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的讲话时间(1998年5月)命名为:&985工程&。
简单来说,社会普遍认为,&985&高校比&211&高校好,&211&高校比普通高校好。
总体而言,在科研实力、学术氛围较为浓厚的&985&、&211&工程高校中优秀人才的比例还是相对较大。这也是在研究生招生中,导师们偏爱&985&、&211&工程高校本科生的原因所在。
一方面,&985&高校和&211&高校的学生,在真正入职后发展的确优于非&985&、&211&高校的毕业生。
另一方面,现在单位的人数较为饱和,但在招聘时收到的太多,筛选简历时需要投入的精力太大。所以干脆在招聘要求中加上&985和211高校毕业&这一条,提前从&第一关&就开始筛选掉一批学生。职场中大过一切的&名校情结&。
综上所述,不管是从高校资源还是升学率,就业方面,&985&和&211&高校都占据着无法取代的优势,所以大家都向往这些学校也是有根据的。
的相关阅读:
窗花有话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深窗立场。
深窗公众平台211和985高校有什么区别啊
  如题,211大学和985高校有什么区别啊 & 【YJBYS小编为您推荐更多相关内容】
  985、211是我国所特有的畸形教育制度,是在某个领导人拍脑袋的情况下产生的,他毫无生命力,不久也就会消亡。
  211工程大学设立的早。211是90年代中期国家确立建设100所左右面向21世纪的高水平大学。而985工程大学是1998年5月北大校庆时江泽民提出建设的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本世纪初才建设的。985一定是211。985是从211中再选的精华,只有39所。
  一,“211工程”是中国政府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211”工程大学名单(截止到日)   北京(26所)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央音乐学院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上海(9所) 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大学 同济大学   微博 华东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天津(4所)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重庆(2所)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河北(1所)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山西(1所)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1所) 内蒙古大学   辽宁(4所)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3所)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延边大学   黑龙江(4所)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江苏(11所)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苏州大学   河海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浙江(1所) 浙江大学   安徽(3所)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福建(2所) 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   江西(1所) 南昌大学   山东(3所)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南(1所) 郑州大学   湖北(7所)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湖南(3所)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4所)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西(1所) 广西大学   四川(5所)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云南(1所) 云南大学   贵州(1所) 贵州大学   陕西(7所)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农林科大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甘肃(1所) 兰州大学   新疆(2所) 新疆大学   石河子大学   海南(1所) 海南大学   宁夏(1所) 宁夏大学   青海(1所) 青海大学   西藏(1所) 西藏大学   军事系统(3所) 第二军医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985工程”:中国高校的“国家队”。“985工程”是指国家创建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985工程院校的平均实力比211的还强,都是顶尖的。(“985工程”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九所国内著名高校是重点发展的大学,国家重点建设的这9所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精锐部队。在全国高校中,它们的数量仅占1%,而重点实验室却占近50%,年科研经费约占1/3,在校硕士生占20%,博士生占30%。“985工程”的实施,使9所高校在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向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二,“211工程”是我国政府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重点学科、公共服务体系和学校整体条件建设3部分,其中重点学科建设是“211工程”建设的核心。985工程”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其建设任务主要包括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和基地建设、条件支撑和国际交流与合作5个部分。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取消“985”“211”高校利大于弊
昨日,网络疯传国内“985”和“211”高校要取消的消息。虽然教育部在晚间出面进行了否认,但关于“985”和“211”的争议,不是刚刚触发,而是早已有之。“985”和“211”有一定的历史功绩,但其当下凸显的弊端,更为显著。
是否保留“985”和“211”,是中国高校改革绕不过去的话题“985”“211”事关重大,不同高校有不同心态很多人说不清“985”和“211”是什么含义,但都知道这是中国优秀高校的代表,或者说得更准确一点,是官方圈定的优秀高校的代表。对于高校,这三个数字,意味着极大的政策、拨款倾斜;对于学生,这意味着自己考上名校的资格认定;对于一些企业,这是招聘启事中的第一轮筛选。正是因为重大,所以当传闻“985”和“211”可能被取消时,不同处境的高校有不同的心态。比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既非“985”也非“211”)的校长周烈昨天表示“坚决赞成取消这种‘杀贫济富’的做法”。但可以想一下其他实力不济的“211”院校,如果真的取消,那么之前受到的优待则会灰飞烟灭。39所“985”高校这里可以先简要介绍下什么是“985”和“211”。“985工程”源自日江泽民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讲话。最初入选“985工程”的高校只有九所,至2011年年末,共有39所高校位列其中。在此基础上,教育部又推出“211工程”,意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共计112所高校。简而言之,“985”和“211”就是国家圈定的要重点扶持的高等院校。虽然教育部否认要取消“985”“211”,但要弱化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传出要取消“985”“211”的消息,绝非空穴来风。除了中南大学的校长提到了要废除“985”和“211”外,中国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许武,也在近日也提到了国家要废除“985”。之所以教育部出面否认,可能和此事关系重大,需要谨慎决定有关。但最近这几年,关于废除这两个头衔的讨论就从未停止。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3年前就表示,两个工程不会再新增学校,而会对非工程高校给予支持。1949年我国高校仿照苏联模式院系调整以后,一直采用行政主导的财政体制办学。随着过度僵化的体制弊端逐步暴露,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政府改用“工程”拨款的方式办高校。始于90年代末的“211工程”和“985工程”,之所以会有这种要弱化的趋势,最大的可能是政府觉得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没有达到最初“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不可否认,从十几年的实践效果来看,工程资金的确帮助部分高校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教育主管部门更迫切的想解决资金利用效率的问题,尤其是在学术腐败频发的背景下。 “985”和“211”相比于其他高校,最大区别在于钱没有钱是办不出好高校的。这个链条很简单,有钱才能吸引好的教授,有好的教授才能有好的项目做出好的成绩,有好的成绩学校才能有好的声誉,有好的声誉才能有好的生源,有好的生源就有好的校友,有好的校友才有体面的校友捐款。以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而“985”和“211”最大的任务,就是给其中的高校以资金支持。中国大学的资金来源中最重要的就是财政下拨,超过整个高校资金来源的一半(2013年数据)。在财政下拨中,有个专项补助经费,指211工程专项资金、985工程专项资金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16项重大专项资金等。其中,211工程专项资金和985工程专项资金等专项资金数额较大,211工程所需建设资金,由国家、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和大学共同筹集;985工程专项资金来源包括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地方人民政府共建资金、项目学校主管部门共建资金以及项目学校自筹资金。2013年科研经费10亿元以上高校绝大多数来自985或211所以学校挤破头也要上“211”和“985”的重大推动力就是钱。关于这一点,河南大学(既非“985”也非“211”)的校长做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中国的大学有娘娘、贵妃、答应之分,河南大学就是那个“答应”。别说“985”和“211”相比于其他高校有资金支持的巨大差异,就连“985”和“211”之间都有不少区别对待,比如浙大曾经的风云人物郑强,在从浙江大学(既是“985”也是“211”)党委副书记任上调至贵州大学(是“211”但不是“985”)担任校长后,曾感慨“贵州大学过去30年得到中央政府支持的总和,顶不上我原来工作浙江大学的1年。” 钱带来的差异,造成了三种不公平
高等教育不是只有“985”和“211”都说中国对教育的投入不足,这句话从整体上看是对的,但若掰开来瞧,就不那么正确了。先看整体: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教育经费总量在2013年已达到GDP的5.34%,但在世界上仍然处于很低的水平。目前OECD(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是6.3%,加权平均是6.5%。7国甚至超过了7%:丹麦、冰岛、以色列、韩国、新西兰、挪威、美国。但这种低,是总体上的低,尤其是基础教育投入低,反观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仅不低还高。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占教育总经费的比例维持在30%上下,而同期OECD国家高等教育经费占比仅为20-25%。根据2013年数据,我国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是普通小学的3.93倍,而OECD国家的平均值是1.7倍,奥地利、冰岛、意大利等国甚至低于1.5倍,主要发达国家中最高的美国和法国约2.28倍,与我国数据接近的大国仅有墨西哥和巴西。总之,总体教育投入较低,但高等教育占教育总投入的比例过高。而这笔过高的教育投入,实际上主要喂给了“985”和“211”院校。。得到重点扶持的全部“985”院校和大部分“211”院校均系中央部属高校,根据2013年的数据,一百余所中央部委所属高校与两千余所地方高校公共财政预算约为3:7,但要知道中国的本专科在校生的比例仅为1:9,而专科教育也属于高等教育,其被轻视的程度非常严重。211工程和985工程“以学校为单位”进行投入的方式,最大的不公平正是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一所高校有多个学科,学科之下又分为多个专业,很明显的一个事实是,全国660多所国立本科高校中,最优秀的专业并不全部集中在某个或少数几十所学校。许多高校虽然没有进入211工程或者985工程,但这些高校的某些学科或某些专业却具有全国一流水平。由于该校其他专业没有达到211工程或985工程所要求的水平,他们就不可能得到211工程或985工程的倾斜投入,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高等院校不是只分布在北京、上海全国共有112所“211”学校,分布在31个省市。从各省市拥有的211高校数量看,北京有24所居首位,江苏11所和上海9所分别排在第二、第三位。再以“211”高校占当地高校数量的比例为指标,北京有84所普通高校,其中24所211高校,占比达28.57%,西藏仅六所学校,但西藏大学为211学校,占比为16.67%,上海66所高校中有9所211学校,占比13.64%排在第三。2014年全国各省211院校占比值得注意的是,河南和河北普通高校数量均超过100所,可是211学校均仅有1所,分别占比0.83%和0.99%排在最后两位,同时,两省拥有的985高校数量均为0。而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富庶省份浙江,省内高校超过80所,但211学校仅有浙大一所。因为211工程和985工程是人为圈定的,其中必然存在因地域而差别对待的情况。2013年,浙江省的GDP约为北京的2倍,但13年中央对浙江高等教育的投入仅仅为北京的6%,这就不仅仅是教育的不公平了,而是地域不公。优秀毕业生不是只出自“985”和“211”先看一个故事,2012年,深圳某银行招聘,规定应聘者须来自211大学。学生写信给深大的章校长,校长安慰:银行招聘人员素质低,不必在意。第二天他让学校财务处撤回学校在该银行的所有存款,“若再不改,就号召2万多学生的家长把存在这家银行的钱全部提出来”。实际上,在招聘启事中,把来自“985”和“211”院校作为条件之一。很多人认为这是“歧视”。其实,企业有筛选机制很正常。但问题在于:“985”和“211”院校的财政来源是计划拨款,学生就业却是市场竞争。这也是不公平。 高等教育需要的钱应该来自哪里?要谨慎对待政府拨款成为高校资金主要来源的方式根据2013年数据,我国高等教育经费中,政府与非政府经费的比例是1:0.71。而OECD国家的平均值是1:1.1,美国、日本、韩国分别是1:1.8、1:2、1:2.7。并且,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民间投入主要体现在以学费为主体的事业收入上,民间捐资、学校投资收入的比例非常低。其中,国家财政性经费占58.34%,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占40.56%,民办教育举办者投入仅0.47%,社会捐赠仅占0.62%。而在美国,即使是接受捐款较少的公立高校,其捐款、投资收入等也占12.93%。从办学准入到招生次序到财政投入,中国的教育管理不仅严重限制和歧视民间办学,而且也把公立学校分为三六九等。由于政府垄断了高等教育办学权,导致私人部门的资金无从进入,从整体上是降低了中国高校的福利和活力的。要解决钱的问题,应该怎么办,其实答案已经非常清楚,就是政府少管点。由政府主导高校经费有什么坏处呢?一个最明显的对比是苏联跟美国。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苏联的科技创新投入很多,成果跟美国同期有一拼。但仔细观察一下,当年的苏联科技都偏重宇航、航天和军工,侧重工业,没有留下改变人类生活与生存方式的技术发明。相比之下,改变我们生活的家电、互联网、电脑、手机、民航、汽车等等,还有工业制造技术,都来自美国。这种差别的根源在于:苏联的科研全是国家主导、国家出资,而美国的研发是市场主导,以私人投资者为主。对于必不可少的政府拨款,其实也完全没必要用对高校以进行资格认证的方式,来圈定给多给少。一个国际通行的规则是,建立或引入第三方独立的教育评价机构,对高校的学术能力和教育水平独立调查评估。财政拨款应该参考这样的评估结果。
这几年来的公共议题讨论,关于教育公平推进的,是最“雷声大而雨点小”,而985、211院校的存在,确实阻碍了教育公平,应该引起重视了。
中国的科研经费报销制度,不是不严格,而是很松散。
在中国落选院士,为何能在美国当选?
在抗战中,桂系实力非但未曾受损,反而越打越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利用一切机会巩固其在东南
联系电话:010-87 Email: 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问编辑#
还能输入140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岛大学是211或985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