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南特委十八届中央委员名单单冯化宣

冯化宣天堂纪念馆
天堂地址:/TT
天堂号:TT
本馆由于日创建 馆长:
查看会员当天祈福记录
天堂音乐播放器
您的位置:
冯化宣之战友马国瑞
冯化宣之战友马国瑞
发布时间: 11:06
&&&& 来自:
冀南革命前辈马国瑞
---马国瑞是冀南党史、革命史上留下资料最少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一直以来没有较完整的记载,实为遗憾。2010年11月,因工作需要,受友人之托,勉成此文。今放到这里,纪念革命前辈,加以宣扬,也我之心愿。
&马国瑞是冀南地区党组织和革命事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是在冀南大地生长培养、在艰苦革命斗争中成长锻炼出来的党的优秀干部。他的革命事迹和优良作风,赢得了广大冀南人民的尊重和敬仰。革命前辈为党的事业、人民的解放,不避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历史,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回忆党的历史,怀念革命前辈,不断教育和激励我们,为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继续努力奋斗。&
(一)参加革命& 建立发展党的组织
&&& 马国瑞,原名王金印,曾用名王子玺,1915年10月2日出生于河北省南宫县和生店村。1924年,入和生店小学读书。小学毕业后,考入公立高级小学。他聪明稳重,学习勤奋,成绩优异,深得同学们的尊重。
&1931年,马国瑞考入南宫乡村师范学校。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中共领导的冀南地区的革命运动,正从平汉路沿线地区的邢台、南和、隆平、磁县等地,向东部平原地区发展。南宫县1929年开始有进步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传播。1930年,共产党员冷楚到南宫中学任教,进一步在南宫中学和县立师范讲习所(后改为乡村师范学校),传播进步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共党员。4月,建立了中共南宫县委员会,不久又建立了南宫中学支部委员会和南宫县立师范讲习所支部委员会,领导学生开展了要求政府保证学生就业的罢课斗争,革命气氛十分浓厚。在既陌生又新奇的革命氛围影响下,马国瑞认真学习了《新青年》、《向导》、《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革命书刊,积极接触进步青年和中共党员,开始关注国家的命运问题,跟同学谈论国家大事,探讨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和救国救民的思想,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认识。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他积极参加和组织&学生救国会&、&反帝同盟会&。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和同学们一起走出校门,刷写标语,进行街头演讲,游行示威,号召民众抵制日货,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
1931年冬,共产党员张霖之从烟台回到南宫,1932年初接替宋之光任南宫特支书记(1930年12月,南宫县委直属中共直南特委领导,改建为南宫特别支部)。他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在乡村师范学校和南宫中学,组织学生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宣传抗日救亡。张霖之注意到积极参加革命活动的马国瑞,并对他进行了培养和考察,于1932春,介绍马国瑞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马国瑞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党,交给了党的事业。
1932年5月,南宫县委重新建立,李菁玉任县委书记。为了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县委决定发展党的外围组织,组织建立南宫学生联合会和小学教员联合会。马国瑞协助县委组织部长张霖之,发动进步学生参加和组织学生联合会;以改善小学教员生活为口号,发动教员组织起来争取合法权益。到1932年底,会员发展到200多人,开展了反对当局禁止学生参加抗日救亡,要求为教员增加薪水等一系列合法斗争。1933年秋,南宫学生联合会组织大规模抗日救亡募捐活动,遭到当局蛮横阻挠。县委在乡村师范发动罢课斗争,马国瑞和学生党员冯化宣、杨保身带领学生进行游行示威。罢课斗争持续数天,终于取得胜利。
&同时县委决定进一步扩大党的影响,发展党的组织,制定了向基层农村发展党员的计划。马国瑞认真落实县委的要求,利用放寒假的机会,秘密回家发展贫苦农民加入中国共产党。于1932年冬,建立了和生店党支部,马国瑞任党支部书记,冯化宣任宣传委员,肖福海任组织委员。这时期南宫共发展建立了6个农村党支部,党组织开始向农村发展。
&1933年3月,直南特委宣传部长刘大风主持建立南宫中心县委,不久南宫县委合并于南宫中心县委。11月,南宫中心县委改组,张霖之任书记,马国瑞任组织委员。马国瑞把主要精力用以发展党的基层组织。他亲自组织基层支部和党员,大力在农村发展党员和党的组织。指示和生店支部的王福田发展了清河县东野庄村的宋春山等3人入党。冯化宣则奔走于清河、冀县、枣强一带,开辟党的工作,相继建立了野庄、西康、王家庄、鲁义寨、卷子镇等一批农村党支部。南宫基层党支部发展到20余个,巨鹿、清河、冀县、枣强等靠近南宫的一些村庄,都有县委发展的党员和支部,在这一地区壮大了党和革命的力量。
(二)领导开展武装暴动& 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
&&& 自九一八事变后,冀南各级党组织领导人民群众进行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抗日救亡运动。1933年5月驻华日军迫使签订后,1935年又步步紧逼,制造了一系列蚕食侵犯华北地区的华北事变,进一步加剧了中华民族的危机感和对国民党统治的不满。在冀南,也由于日货倾销致使本地经济日益萧条;国民政府禁止农民淋卖小盐,使大批盐民失去生路;而苛捐杂税不断增加,加之地主豪绅以强凌弱,造成民族矛盾加剧和阶级矛盾的尖锐对立,人民反帝、反压迫斗争此起彼伏。
&在这种情况下,中共河北省委于1934年9月指示直南党组织,发动大规模的游击战争,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对苏区红军的进攻。为此,于11月间将中共直南特委一分为二,以任县、巨鹿、南宫、威县、平乡等县为中心,建立新的直南特委,以便组织发动农民游击战争。特委书记李菁玉,刘文忠(刘子厚)、王伯华分任组织和宣传委员,马国瑞任特委巡视员兼团特委组织委员。
&为贯彻省委关于开展游击战争的指示精神,1935年3月,由省委宣传部长必根(李华生)主持,在南宫县和生店村召开特委会议,李菁玉、王伯华、张霖之、马国瑞、冯化宣等参加会议,讨论研究发动游击战争问题。会议未达成一致意见。4月,特委又在任县刘家屯召开会议,进一步研究举行暴动的具体问题。会议决定首先扩大健全党团组织,并在农村建立&贫农会&、&盐民自卫会&以及&学生救国会&等,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同时决定以滏阳河为界,分为滏西和滏东两个区域。滏西地区由刘文忠和马国瑞、李德负责;滏东由李菁玉、张霖之、郭森负责,分别举行暴动。马国瑞主要负责健全党团组织和建立贫农会工作。他分别在任县、隆平、尧山、平乡、南和等地,为县委、工委配备干部,健全组织,发展青年团,农村支部也有较大发展,成为开展武装斗争的中坚和骨干力量;在任县、南和、隆平等地组织了贫农会、雇农会,在平乡组织了盐民自卫会,这些群众组织在游击斗争中发展为游击队员和分粮斗争中的&布袋&队员,为发动和开展武装斗争打下了坚实基础。
&5月间,滏西、滏东分别拉队伍、砸地方保安分局举行暴动。由于组织仓促没有成功。 5月20日,省委再次指示特委,发动游击战争要在党的工作有基础的地区,要充分发动群众,并提出群众迫切需要的口号和纲领,同时提出要反对&左&倾盲动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根据省委指示,特委于5月底在巨鹿县郭庄召开会议,贯彻省委指示,总结第一次暴动的经验教训。会议决定,一是充分发动群众,党组织对群众进行阶级教育,发动贫苦农民参加暴动;二是准备武器,利用从敌人手中夺、要求地主富户献枪和&抗日救国捐&、号召党员自备或借枪等办法,把自己武装起来;三是以党员为骨干,带领贫苦农民建立游击队。
&经过充分的准备,8月间,各县纷纷举行暴动。滏东地区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平汉线游击队&,在刘文忠和马国瑞带领下,将任县、隆平、尧山等县的国民政府地方保安局、民团局、警察局,全部摧毁。武装打击政府反动武装的同时,在游击队的保护和带领下,组织贫苦农民开展分粮吃大户运动。游击队解除恶霸地主的武装后,打开粮仓,农民&布袋对&就前去分粮。平乡盐民游击队、滏东四、五游击支队打盐巡、民团局的斗争同样轰轰烈烈,分粮吃大户运动席卷直南20多县,中心地区成了游击队的天下。分粮斗争使地主阶级威风扫地,广大贫苦农民扬眉吐气,沉重打击了乡村封建势力。冀南农民游击斗争风起云涌,激发鼓舞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精神,游击队迅速壮大到900多人。1936年1月游击队整编建立了华北人民抗日讨蒋救国军第一军第一师,辖两个团,并在广宗县槐窝召开誓师大会。党组织快速壮大,党员由数百人发展到5000余人,特委之下建立了任县、巨鹿、平乡、广宗4个中心县委,党的支部也有了很大发展。
&冀南农民武装斗争的蓬勃发展,震动了南京政府,急令三十二军、六十三军、二十九军开进冀南。面对强大的敌人,游击队分散活动,顽强与敌人周旋。2月间,特委在永年城内召开会议,特委书记李华生,组织部长张霖之、副部长马国瑞,宣传部长于光汉参加会议。针对国民党正规部队的进攻,研究了军事应对策略的有关工作。接着特委又到巨鹿县张村召开扩大会议,李华生、张霖之、李德、王光华、郭森等参加会议,继续研究斗争策略问题。对王光华提出的先攻打南宫城,然后转入山区打游击的建议,引起争论。
&1936年3月,中共中央派刘少奇主持北方局工作,传达了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以彻底转变党在白区的工作路线。北方局指示直南特委:&在敌人大规模镇压、处于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要有计划有组织地退却,以保存力量,等待时机。&根据北方局的指示,特委在巨鹿张庄召开会议,研究游击队去向和斗争策略问题。刘文忠、马国瑞、张霖之、冯化宣等特委成员参加会议。经过反复讨论、争辩,最后决定就地&插枪&,特委和游击队化整为零,疏散隐蔽。会后,特委转移到石家庄。马国瑞和冯化宣一度转移到党的工作基础好的清河县野庄村,指挥和安排党员、游击队员分散转移。不久后,张霖之、马国瑞分别转移到邯郸和永年。
&国民党部队村村驻兵,四面&围剿&,逃亡的恶霸地主乘机返乡,充当帮凶,到处通缉、捕杀共产党员和游击队员。革命形势风云突变,一片白色恐怖。在战斗中牺牲和被捕牺牲的党员、游击队员和革命群众,约千余人。
&自暴动被镇压到1937年七七事变,这段国民党白色恐怖时期,马国瑞一直没有离开直南。1936年6月,直南特委改组,张霖之任特委书记,马国瑞任组织部长。1937年2月,张霖之赴延安参加中央党的白区工作会议,马国瑞代理直南特委书记职务。这一时期,在敌人严密控制、自己被悬赏通缉的残酷环境下,随时有被捕牺牲的危险,但他毅然坚守党的工作岗位,改变斗争策略,秘密恢复整理党的组织。他经常深入暴动中心地区,住破庙,睡树林,躲过敌人的巡查和搜捕,调查了解党的基层组织状况。曾在冀县城南窑洞里召开党的秘密会议,指导大家在白色恐怖情况下,要采取隐蔽的活动方式,恢复党组织和党员关系,保存力量。这一时期,他为了给中共河北省委筹措经费,曾秘密组织游击队,在枣强境内打了一家地主恶霸,筹到一部分银元送给省委。
&为进一步恢复武装暴动后被破坏的各级党组织,1936年冬,特委成立整理委员会,以马国瑞为主负责,郭企之、杨绍先为领导成员。马国瑞为了保护和恢复党的组织,忘我地工作,跑遍了在南宫、巨鹿、威县、广宗等县,了解组织状况,主持建立县级党的整理委员会,有组织有计划地恢复整理党的基层组织,恢复党员关系。
&由于马国瑞不避艰险,深入基层,亲自联系党员和党的组织,使特委与直南各级党组织一直保持着组织联系;采取了隐蔽活动、保存力量的积极工作方针,不仅没有使直南基层党组织继续垮下去,并且有了很大程度的恢复和小部分发展,为党保存了革命力量。
(三)恢复壮大党的组织& 创建发展抗日武装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立即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全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并积极促进实现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相继挺进华北抗日前线。中共直南临时特委积极恢复发展党的组织,广泛发动人民群众,组织抗日武装,配合八路军开辟抗日根据地,揭开了冀南人民浴血奋斗、持久抗战的庄严序幕。
&1937年7月,中共平汉线省委根据张霖之工作调动的情况,建立了以马国瑞为书记的中共直南临时特委。10月,平汉线省委改建为冀豫晋省委。临时特委受冀豫晋省委领导,负责隆平、尧山、任县、柏乡、南和、平乡、巨鹿、南宫、威县、新河、宁晋、广宗、冀县等县党的工作。
&抗战爆发后,冀南成了抗日前线,革命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8月间,马国瑞派程玉琳到石家庄向平汉线省委汇报请示工作。省委指示直南临时特委,要抓紧恢复和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在群众中广泛开展抗日救国宣传工作,组织抗日武装。8月下旬,在清河县野庄村,马国瑞主持召开特委扩大会议,传达了省委指示,研究恢复党组织、发动民众开展抗日斗争工作。决定在清河、南宫、枣强、冀县等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由李力、孙卓夫、王裕国具体负责;在南宫东部和清河成立南(宫)清(河)工作委员会,由刘铁之、王发武、宁心力、郭松鹤等人组成;在清河地区筹建民众抗日救国会,编印《大冲锋》报,开展抗日宣传鼓动工作;程玉林、周东光、张建国等人,到巨鹿、广宗和南宫西部地区,进行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动群众工作。
&特委会议后,马国瑞亲到冀县、南宫部署党组织工作。他在冀县伏家庄党员刘玉芳家召开党员会议,传达省委指示,安排了恢复发展党组织和开展抗日救亡的具体工作。稍后,马国瑞到威县与暴动前任威县县委书记的田普航取得联系,帮助恢复整顿农村党组织,并发展了王悦尘、廖中符、董连之等一批党员。在广宗县,帮助暴动后隐蔽起来的李仁祥,着手恢复和发展党组织,并首先建立了北区区委。
&特委委员程玉琳在巨鹿开展恢复组织工作,在巨鹿南郭成立了中共巨南工委,扩大建立了巨(鹿)广(宗)工委,同时在巨鹿北部建立了巨北县委。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农民武装暴动失败后被捕和转移外地的党员和游击队员,陆续回到冀南,和党的基层组织接上关系,党的组织恢复很快。特委加强扩大了南(宫)清(河)工委的领导力量,组织恢复和抗日宣传工作,有声有色。各县委、工委分别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农村,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发动群众,动员各阶层人民起来抗战,并相继建立了民众救国会、抗敌后援会、青年抗日救国会、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等民众抗日团体,一个全民抗战的救亡运动正在兴起。
& 为了尽快建立抗日武装。特委野庄会后,马国瑞立即到南宫县大村,与赵一民、周东光,研究部署了南宫恢复党组织和建立抗日武装工作,建立了&发动抗日游击战争指挥部&,在南宫、清河、枣强、冀县一带,谋划组织抗日武装。9月间,在马国瑞直接领导下,周东光、赵一民、冯化宣、王含馥、刘铁之等,在南宫、巨鹿、广宗3县交界地带,以1935年参加暴动被捕释放出来和坚持秘密斗争的党员、游击队员为基础,组建了&冀南抗日联军&。抗日联军共有3个连,500多人。这些经过暴动锻炼的党员、游击队员,从水井中,从坟地里,把收藏的长枪、短枪、手榴弹找出来,重新武装起来,成为临时特委建立抗日武装的基础和骨干。
&10月中旬,中共隆平县委建立了一支20多人的&冀南抗日游击队&。 10月29日,游击队成功地攻占日军驻山口粮台军用仓库,缴获步枪20余支及大批军用物资。在初战胜利的鼓舞下,隆平、尧山许多青年要求参军参战,游击队很快发展到百余人。继之向隆平城北进军,在大辛庄得国民党六十三军军械库枪五六十支及大批弹药物资,部队发展到千余人,以殷家庄、马家庄、大曹庄、渠家庄一带水域为根据地,控制了柏乡、隆平和尧山结合地区30余村。
&七七事变后,冀南地区国民党政府、军队陆续南撤;共产党地方组织正处在恢复时期,尚难控制社会局势,一时形成无政府混乱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土匪峰起,如威县、临清西部一带的赵山峰、王来贤、李景龙等部,各有几百至数千人,占据一方,扩充地盘,相互争斗,向地方要粮要物,抢劫绑票,祸害百姓。同时也有民众自发地组织起来,或怀一腔热血组织抗日队伍,或组织保家民团,维护一村一地安定。
&为了稳定社会局面,贯彻党的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政策,实现全民团结抗战,11月间,马国瑞在广宗县李家庄主持召开特委会议,决定对危害社会安定的土匪武装,采取政治瓦解、武装打击和收编改造相结合的方针。为此进一步建立扩大抗日武装,以牵制打击游杂武装;同时派廖仲符、徐剑平、贾建国等一批干部到各游杂武装中做争取团结抗日的统战工作。当时,南宫、清河、威县一带10余股游杂武装约七八千人,集聚威县郭固一带,成立所谓的&河北抗日民军&,乘社会局面混乱之机,联合包围了冀南商业重镇南宫城,企图洗劫财物。临时特委立即调动冀南抗日联军进驻南宫城郊,对土匪施以压力。同时特委派共产党员贾建国、廖仲符、徐剑平争取使李景龙部保持中立,成功地分化了土匪内部。冀南抗日联军联合守城的县保安队,对其他土匪实施内外夹击,将其一举击溃。顺利解决土匪围城事件,更加扩大了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政治影响,提高了抗日军队的威望。
&游杂武装李景龙部约2000余人,仍然盘踞在邱县一带,既威胁着社会的安定,又有国民党顽固势力和汉奸企图将其收编。为使这股武装走向抗日道路,贾建国、廖仲符、徐剑平继续做李景龙的争取工作,于1938年1月15日将李景龙部改编为&冀南抗日游击独立第一师&,廖仲符任政治部主任,贾建国任参谋主任。后因移防问题李景龙当了伪军。
&威县伪警备第一旅,原为威县城郊及雪塔、经镇、贺钊一带村庄民团,1937年11月16日,日军占领威县城后,被日军清水部队改编为警备第一旅,辖3个团,有2000余人,原团总高士举当了旅长。特委立即派廖仲符等去伪警备旅做争取工作。1938年3月八路军一二九师主力进入冀南实施战略的展开后,共产党、八路军声望日重,伪警备旅毅然弃暗投明,在威县北胡帐正式改编为&冀南抗日游击独立第二师&,高西伯为师长,廖仲符、孙卓夫为八路军代表。地方党组织又派范若一、邓易非等党员和一些知识分子到政训处工作,经过整训,后又几经改编为八路军青纵3团,经受了严酷抗日环境下的考验,多有战功,是受冀南人民爱戴的子弟兵。
&八路军主力进入冀南之前,直南临时特委(在马国瑞领导下)恢复壮大了地方党的组织,建立发展了抗日武装,稳定和保持了抗日救亡局面,为开创冀南抗日根据地,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加强党的建设& 开辟冀鲁边区
&1937年10月,日军占领邢台、邯郸,隆平、尧山、临城、内邱、柏乡、宁晋、任县、南和、沙河等县先后沦陷。11月,日军轰炸广宗县城,相继占领广平、邱县、威县等县城。此时日军主要占据部分城镇,直南临时特委和各地党组织,则活跃在广大乡村,发动民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同时于10月间,八路军一二九师挺进太行山区,并准备东进冀南地区。12月13日,一二九师挺进支队进入冀南平原地区隆平县魏家庄。临时特委派冯化宣、程玉林到隆平与挺进支队取得联系。去隆平途中,在做争取游杂武装时凤栖部工作时,冯化宣被平乡大刀会杀害。冯化宣与马国瑞同村,同在乡村师范学习、入党,一起坚持了暴动后白色恐怖下恢复党组织的工作。马国瑞一直十分怀念他。程玉林到达魏家庄后,向同时到达的冀豫晋省委秘书长汇报冀南地区恢复党组织和发动民众进行抗日救亡的情况。挺进支队派王金林协助特委开展抗日武装工作,将隆平县委直接领导的南抗日游击队扩编,命名为&冀南抗日模范游记第一支队;马国瑞与王金林主持,将特委领导的冀南抗日联军,改编为&八路军别动大队&;东进纵队到巨鹿后,编为东进纵队独立营。
&1938年1月,以陈再道为司令员、冀豫晋省委书记李菁玉为政委的一二九师东进纵队到达冀南。东纵贯彻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和平解决了任县土匪攻打巨鹿城事件后,李菁玉在巨鹿县张家庄召开冀南地方党干部会议。马国瑞、周东光、李亚光等人参加会议。会议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坚决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积极配合东纵做好开辟冀南根据地工作。决定将直南临时特委改建为中共冀南特委,马国瑞任特委书记,组织部长周东光,宣传部长李亚光。
&八路军到冀南后,大大鼓舞了爱国青年和广大民众的抗日热情。为适应抗战形式的需要,2月1日东进纵队进驻南宫县苏村后,冀南特委与东纵开办了地方党员训练班。一周后训练班迁至南宫城内,改为冀南抗日干部学校。马国瑞亲自安排地方党组织选派推荐青年、知识分子和部分党员参加学习。两期共培训学员600多人,分配到各地战委会,参加开展抗日工作。
&3月间,宋任穷率一二九师骑兵团到达南宫,与东纵汇合,确定了部队向西和周边实施战略发展的方针。骑兵团等部向西南挺进,相继解放广宗、曲周、平乡、南和等县城及附近广大地区;东进纵队向北开辟了滏阳河西岸之冀县、新河、宁晋、束鹿等县的广大地区。为了配合武装开辟根据地,统一冀南各地党组织的领导,3月20日,在南宫建立了中共冀鲁豫边区省委(8月改建为冀南区党委),李菁玉任书记,马国瑞任宣传部长,组织部长于光汉,军事动员部长宋任穷。撤销冀南特委,分建冀鲁边(不久改称四特委)特委和巨任隆特委(后改称二特委)。马国瑞兼任冀鲁边特委书记,领导广宗、威县、南宫、冀县、衡水、故城、清河等十几个县党的工作。随着冀南抗日局面的逐步打开,各地抗日救亡活动蓬勃发展,需要大量干部。4月初,省委先后在南宫城、南社村和冀县北内漳开办党校,培训党政军基层负责干部。宣传部长马国瑞以及李菁玉、宋任穷等轮流为学员授课。党校共办4期,培养干部1000多名,在开辟和发展根据地斗争中,发挥了重要骨干作用。
&5月初,徐向前副师长率领一二九师主力七六九、六八九团和曾国华支队挺进冀南,先后指挥攻打威县城,驱逐临清、威县、平乡一线日军;平息南宫六离会骚乱,改编了枣强民团,以南宫、威县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进一步巩固。为加强党对抗日斗争的领导,壮大党的队伍,扩大党的影响,省委组织发动各地开展&红五月活动&,大量发展党员,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特别是1935年武装暴动地区,由于马国瑞等人暴动后致力于党员和组织恢复工作,基础较好,党的组织发展最为迅速,抗战时期也一直是冀南根据地的核心地区。在党组织领导下,各地抗日救国会、战委会、抗日政府、地方抗日武装迅猛发展,形成了党领导的全民抗战的大好局面。
&同时,周围地区的抗日形势也日益高涨。河北省东南部、天津以南、山东省黄河以北,即沧州、新海以南,宁津、乐陵以北地区,时称冀鲁边区。抗战爆发后,中共津南特委领导建立了国民革命军别动总队第三十一游击支队,连克被日伪军侵占的盐山、无棣、乐陵、庆云、阳信县城,并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在冀鲁边区制造摩擦,委任刘景良为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于1938年5月初,向三十一支队驻防的庆云、乐陵两城发动猖狂进攻。特委向中共冀鲁豫省委和一二九师副师长徐向前汇报情况,请求支援。徐向前派王育民带领一二九师津浦支队一个骑兵班为先遣小队东进冀鲁边区。但王育民等人在东进途中遭反动会道门&六离会&杀害。
&6月下旬,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将冀鲁边区划归中共北方局和一二九师领导(北方局委托冀鲁豫省委代为领导)。命一一五师五支队(永兴支队)和一二九师津浦支队由冀南调往乐陵、宁津一带,马国瑞作为冀鲁豫省委代表,随军赴冀鲁边区。7月初,五支队和津浦支队抵达乐陵、宁津,在乐陵成立了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马国瑞任军政委员会书记。军政委员会确定了以乐陵为中心,先向北发展,建立津南政权;然后向南发展,建立黄河以北鲁北根据地的方针。
&接着,马国瑞主持召开了&三十一支队&及各部负责人会议,决定取消&国民革命军别动队总队第三十一游击支队&番号,改编为八路军冀鲁边区游击支队(后改为平津支队),任命邢仁甫为支队司令。&7月中旬,地主武装刘彦臣部盘踞在黑牛王、毛集一带,经常扣押抗日工作人员,不断蚕食根据地。军政委员会决定永兴支队、平津支队向刘彦臣部发起猛烈攻击,刘部被歼。永兴支队回师宁津,守城伪军500余开城投降,解放了宁津县城。同时配合台儿庄战役,抗日部队对连镇至泊头的铁路进行了多次破袭,使敌人运输中断。3个主队支队在军政委员会的统一指挥下,连续向日伪和国民党顽固派、游杂武装发动进攻,初步打开了冀鲁边区的武装抗战局面。
&8月上旬,趁边区形势好转,军政委员会从部队抽调一批干部到地方建党、建政、建立群众组织,使一些县委、县政府的干部得到充实调整。在盐山、无棣、乐陵、庆云四县建立抗日民主政府的基础上,又相继建立了沧县、东光、南皮、宁津等县的抗日民主政府。随着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党的各项抗日政策得以推行,稳定了抗日秩序。为建立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又成立了沧盐总战地动员委员会,更加广泛地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8月19日,冀鲁豫边区省委撤销,建立中共冀南区党委,同时确定建立9个地委。决定在冀鲁边区建立冀鲁边地委,领导以庆云、盐山、乐陵为中心的26个县。9月&上旬,中共冀鲁边区地委成立,李启华任书记,周东光任组织部长,李广文任宣传部长,马振华任民运部长。马国瑞作为冀南区党委代表常驻边区指导工作。
20日冀南行政主任公署成立后,冀鲁边区沧县、南皮、盐山、庆云、宁津、东光、无棣、乐陵等县,划为冀南区第六专区。9月,第六督察专员公署在盐山县旧县镇成立,杨靖远任专员。同时建立冀南军区第六军分区,还建立了青救会、妇救会等群众抗日组织。至此,冀鲁边区党政军群领导机关均已建立,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
&9月27日,以八路军一一五师组成的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在司令员兼政委肖华率领下抵达乐陵。同时明确冀鲁边区地方党组织仍由北方局领导、冀南区党委代为指导,马国瑞以冀南区党委代表常驻指导。边区军政委员进行调整,肖华任书记,马国瑞改任军政委员会委员。根据北方局的指示,确定的工作方计是巩固津南,发展鲁北。
随后对部队进行了整编,津浦支队编为挺纵四支队,永兴支队编为挺纵五支队,平津支队编为挺纵六支队;收编杂色武装,建立运河支队、泰山支队等。各支队协同作战,打击日伪军,粉碎了国民党河北省主席鹿钟麟和山东省主席沈鸿烈策划的所谓&冀鲁联防&。军政委员会与特委、专署密切配合,大力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建设和政权建设,健全群众团体,举办军政学校,培养部队和地方干部,开展宣传文教工作等,开创了边区抗战的新局面。到年底,边区北部大部分县委、县政府得到充实加强,区、村党、政、群团组织也有较大发展。党员增至2500人,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发展到2万余人。鲁北地区党的工作基础比较薄弱,军政委员会委员组成工作团,和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在斗争中建党建政;广泛发动群众,深入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很快打开了局面。先后建立临邑、陵县、商河、禹城、平原、德平县委(工委)、抗日民主政府和人民武装,不少区、村也建立了党群组织。到1939年5月,建立了鲁北地委,周东光任书记;津南地区为津南地委,李启华任书记。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工作,基本实现了北方局&巩固津南,向鲁北发展&的要求,冀鲁边抗战进入兴盛时期。
&1939年冬,马国瑞赴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3年起任中央党校三部副主任。1944年2月起,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党校副校长。后任中央党校第六部主任。1945年4月至6月作为山东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
(五)建设解放区& 支持自卫战争
1939年马国瑞离开冀南、冀鲁边时,是正在蓬勃发展的如火如荼抗战烽局面。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阔别了6年的冀南,是一派保卫解放区、准备自卫战争的生动景象。
自1945年6月,冀南军民开始对日展开大反攻,到10月全区基本解放。在即将胜利的1945年8月间,恢复建立了中共冀南区党委(1944年5月,冀南区党委和冀鲁豫区党委合并建立了中共冀鲁豫分局),李菁玉任书记,刘志坚任副书记,马国瑞任副书记兼宣传部长、党校校长,王任重任常委兼行署副主任、党组书记。随之恢复冀南军区,杜义德任司令员,马国瑞任副政委。冀南党政军机关,八年抗战中游击活动在广大乡村,抗战胜利后进驻威县城。到1948年秋,区党委领导成员调整,王从吾(1946年6月任区党委书记)调华北局工作,马国瑞任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委,王任重任副书记,徐深吉、王光华任常委。
在3年解放战争时期,马国瑞与区党委其他领导成员一起,认真贯彻中共中央的方针政策,领导冀南全区人民开展大生产运动,恢复发展解放区经济;实行减租减息,进行土地改革;动员组织人力物力,支援全国解放战争,为冀南区建设和支持全国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经过八年战争,解放区百业待举,百废待兴。为了尽快恢复经济,克服财政困难,使解放区有足够的力量来支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中共中央要求&全解放区的农业和工业的生产,务使有一个新的发展。&冀南区党委根据冀南长期战争负担,敌人的摧残,加之连年水旱蝗灾,民力已消耗殆尽的实际情况,确定生产方针是:恢复发展农工商业,以农业为主,工业为农业及农民的需要服务,商业为工农业服务。制定了鼓励农民生产积极性和支持发展城镇经济的政策。通过大生产运动,壮大了解放区经济,改善了人民生活,同时具备了经济实力以支持全国解放战争。
抗战胜利后国内阶级矛盾上升和解放区群众运动的发展,抗日时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和减租减息的政策,已不能适应革命形势的需要和广大农民的要求。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于土地的迫切要求,进一步发动农民,准备进行自卫战争,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指出要&坚决拥护广大群众这种直接实行土地改革的行动&,标志着党的土地政策开始由抗战以来的减租减息转变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将领导农民推翻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为了迅速开展以贯彻《五四指示》、实现&耕者有其田&为目标的土地改革运动,冀南区党委作出《大胆放手发动群众,立即全力掀起全区农民翻身运动》的决议。强调了要使农民获得土地;同时要认真掌握政策界限,不侵犯中农利益,保护工商业,对地主和富农、大地主和中小地主、恶霸豪绅和一般地主应有所区别,对开明绅士、烈军干属、鳏寡孤独等,凡应加以照顾者,均给予适当照顾,以&保持农村中90%以上人口和我们党在一道,保持反封建的广泛统一战线&。从各地从机关、学校、部队抽调大批干部进行短期培训,组织农民翻身工作队,掀起了轰轰烈烈翻天覆地的翻身运动,全区范围基本实现了&耕者有其田&。1947年7月《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结合土地改革进行了整顿党的组织运动。一年多时间的结合土改进行整党,基本解决了党的队伍中存在的问题,纯洁了党的组织,改进了党的作风,密切了党和群众的关系。土地改革的胜利完成,使封建地主作为一个阶级从经济上被消灭,广大农民不仅经济上获得解放,政治上也翻了身。
区党委与中共中央解放全中国的大局保持高度一致,把建设解放区以利于支持全国解放作为工作的核心。自平汉战役前后的自卫反击作战,到1946年6月国民党部队大举进攻解放区、内战爆发后的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先后有大批青年参加解放军,南征北战;组织大批民兵、民从担架队参加邯郸战役、解放太原、济南、平津战役;发动反对内战支捐款捐物支援前线运动。
同时,区党委先后4次选派大批干部,开辟新解放区。1945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冀南区干部100余人冀南军区5个团的架子,先后开赴东北新区工作。1947年6月,刘邓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拉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为了开辟大别山根据地,冀南区党委从5个地委中选调干部800多名,编为南下第四支队,8月下旬到达大别山区,开始了艰苦创建新区的工作。1948年10月,区党委在四专区选派干部800多人,到达湖北、河南交界的桐柏地区开辟工作。
1948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华北局作出《关于外调一万七千干部及补足干部缺额的决定》,要求各区党委于翌年3月底以前,抽调干部组成包括自区党委到区委各级各系统的一个完整的干部架子,听候南征。解放区数次抽调干部随军南下,致使干部的数量减少,各级领导机关特别是县区两级干部缺额相当严重。马国瑞亲自主持制定出大批培养和提拔干部的计划,进行时事教育,树立起为解放全中国,争取革命早日胜利而奋斗的信心。1949年3月,冀南干部组成南下区党委,王任重任书记,乔晓光任副书记,郭森任组织部长等,下设6个地委、30多个县委、210多个区委的干部编制,共678名干部,由威县出发,南下湖南、湖北、广西新解放区。马国瑞一直担任区党委党校校长,每期培训干部他都亲自去为学员授课,培养了大批领导干部。他任宣传部长期间,特别注意区党委机关刊物《新平原》杂志和《冀南日报》工作,都办的有声有色。
&1949年7月12日,中共河北省委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保定召开,正式组成中共河北省委员会,林铁任省委书记,马国瑞任省委副书记。同时建立河北省人民政府,冀南行政区同时撤销。在河北工作期间,马国瑞还曾担任省委代理书记、政协主席、军区副政委等职务。
1962年9月,马国瑞到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工作,任常务委员。&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1977年12月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务委员。1978年12月后,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书记等职务。1985年9月在中共全国代表会议上增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马国瑞于2005年10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中共中央对他给予很高的评价。他是冀南人民的骄傲。(刘洪迎)
请填写评论内容:(* 必填,评论内容最多不超过800个汉字)不允许发布非法或政治敏感内容,否则将会无条件被删除!
(*必填,请输入验证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届委员长名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