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犯罪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到底有多远?

一月揪出20例癌,癌症离我们有多远? - 中国军网
一月揪出20例癌,癌症离我们有多远?
第180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发布2015年健康体检数据分析报告:一月揪出20例癌,癌症离我们有多远?
泉州市恶性肿瘤检出率逐年递增,罪魁祸首仍是不良生活方式。
核心提示:近期,泉州第180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发布2015年健康体检数据分析报告。报告显示,近几年来泉州市恶性肿瘤检出率逐年递增,相当于平均每个月就有20个人被检查出癌症。另外,哪些疾病是泉州民众健康的潜在威胁?第180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发布的健康体检数据或许能给人们敲响警钟。
代谢疾病历年高居榜单
在对2015年健康管理中心109193例体检有效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得出十大体检异常疾病依次是:女性乳腺疾病、男性前列腺疾病、女性阴道炎、脂肪肝、超重或肥胖、高胆固醇、宫颈糜烂、高尿酸、高甘油三酯、高血糖。分析发现,近年来除了居高不下的男女专科疾病外,“富贵病”的异常检出率也一直跻身近几年的榜单。
俗话说,疾病来源于生活。从《2015年健康体检人群生活方式统计图》中不难看出,这类代谢性疾病包括脂肪肝、高脂血症、血糖异常、高尿酸、肥胖等均与膳食结构不合理、长期高热量、高脂肪饮食、体力活动过少、生活无规律等有密切关系。第180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促进部主任李喜梅医生提醒,要警惕“富贵病”成为新型的“隐形杀手”,要以“改变膳食结构、科学运动”为抓手,戒烟限酒,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对于疾病的预防是很有好处的。
【案例】家住泉州城东的孙小姐今年22岁,在某国企任职,平时上班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经常晚睡,自以为年轻,一直没把这样的生活习惯当回事,在去年的单位常规体检中,孙小姐查出了早期乳腺癌。惊恐之余她感慨道:“总觉得年轻,疾病离自己还很遥远,这次的健康体检让我改变了这样的观念。”
此次数据中,女性乳腺疾病、妇科疾病在所有女性检出疾病中均进入前三甲,为女性常见病、多发病。这与现代女性情绪变化、精神压力过大、服用含雌激素过多的食物等有关。李医生建议广大女性朋友保持心情舒畅、多运动,积极参加健康的娱乐活动;学会自查乳腺疾病的知识和方法、重视乳腺疾病的普查是提早预防、提早发现疾病的重要方式。
恶性肿瘤年轻化,最小仅22岁
除此之外,值得关注的是各种恶性肿瘤检出率的多样化和发病率上升、年轻化。去年,在109193例体检人群中检出267例恶性肿瘤,较去年增加了50例。其中男性140例,女性127例,最小年龄仅22岁。
【案例】今年26岁的赵小姐,在去年的健康体检后接到第180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医检部主任施医生的电话,告知她宫颈涂片检查提示鳞状上皮内病变,希望尽快前来做进一步检查确诊。赵小姐得知情况后前往上海某知名医院做进一步相关检查后确诊早期宫颈癌并及时给予治疗。
去年,早期宫颈癌突然超过“常胜将军——肝癌”跃居第一,这除了病理活检技术不断进步提高外,也与现代女性开始重视妇检有关。第180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妇科医生刘芳介绍,HPV(人乳头瘤状病毒)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许多女性缺乏对性行为的节制和保护,HPV感染严重,致使女性宫颈癌激增。刘医生提醒,宫颈癌呈年轻化趋势,有性行为的女性都应该关注,定期检查。宫颈癌筛查方法有,子宫颈细胞学检查、高危型HPV DNA检测、阴道镜检查、子宫颈活组织检查等。
22岁的乳腺癌、26岁的宫颈癌、27岁的肝癌、35岁的胃癌以及呈现迅猛增加态势异军突起的甲状腺癌……在第180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医检部主任施国文医生的办公室里,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让人触目惊心。施医生认为虽然癌症的发病是一个复杂而缓慢的过程,且受到物理、环境、遗传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但是这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饮食习惯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压力大、生活无规律、膳食习惯不合理,以及运动的减少,都让癌症的患病风险得到了提升。
健康体检有助于提早发现恶性肿瘤
第180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王瑜教授介绍,除了日常重视生活方式的调整,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也必不可少。中心近年来引进了多项与国际接轨的新型设备和技术——Pet-CT、全身热断层(TTM)扫描成像系统、HRA健康风险评估系统、无痛胃肠镜、阴道镜、脑血管功能检测等总价值6000万的先进设备,以及基因检测等功能医学的引进,丰富了治“未病”的手段。同时,建立了胃癌、肠癌、乳腺癌、宫颈癌、肺癌等恶性肿瘤早期筛查的路径,被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授予“全国早期胃癌筛查研究中心”“全国TK1肿瘤早期风险评估技术应用研究中心”,近3年来在健康人群体检中发现癌症近700例,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幸福家庭、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
体检≠看病,健康管理才是关键
王瑜主任进一步指出,民众也无需谈“癌”色变,体检≠看病!从去年的体检数据中可以看出,疾病谱中的一些常见慢病如糖尿病、脂肪肝、高脂血症等异常指标均有所下降,这不仅与民众生活方式的改善有关,个性化的检后健康管理也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中心通过对检后亚健康、疾病早期人群有针对性的进行膳食管理、非药物体重干预、运动指导、睡眠调理、心理调整等科学有效的干预,从而改善异常指标,使之健康转归,降低疾病发病率。让越来越多的民众了解到,体检只是一个手段,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塑造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才是最终目的。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
Copyright (C)1999- All Rights Reserved在印尼,猴子的主人转移到了未执行禁令的郊区。
为数众多的同性恋聚集一处水上公园,参加水上派对。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如果有一天,婴儿出生以后接种“癌症疫苗”从此永远不得癌症,那该多好啊,真的会有这一天吗,什么时候会到来呢?
  从婴儿出生开始,每个人都会接种一系列的疫苗,水痘、乙肝、肺结核、小儿麻痹、脑膜炎等。这些曾经很恐怖、死亡率极高的疾病,因为疫苗的出现而变得不再可怕。
  我和很多人一样,都有一个梦想:每个婴儿出生后就能接种“癌症疫苗”,从此家人不再担忧。疫苗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利用的是人体免疫细胞的记忆功能:就像圣斗士不会被同一招数击倒两次一样,人通常情况下不会被同一种病毒或者细菌击倒两次。
  很多人小时候都出过水痘,人第一次被水痘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统没什么反应,因为没见过啊!所以病毒得以在体内大量繁殖,等免疫系统发现的时候,病毒已经很多,势力很强大了。没办法,这个时候免疫系统只好和病毒展开了大规模、全方位、立体式战争。发烧、起疹子等症状就是这两军斗争的过程。最后是免疫系统胜利,成功清除了病毒。同时,免疫系统在战争过程中同时牢牢记住了这种病毒的样貌特性,下次一旦有任何水痘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免疫系统就会迅速应答,把它谋杀在萌芽中。因此,第一次得水痘的过程,就是人获得对水痘病毒终身免疫的过程。
  当然,没人希望各种病都得一遍再终身免疫,受罪不说,有些病还是致命的,所以科学家发明了疫苗,它们通常就是失活的病原体。因此,能否开发出有效的癌症疫苗,关键在于能不能找到某些方面和癌细胞很像,能引起免疫反应和免疫记忆,但是又不导致癌症的“癌细胞类似物”。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不会有“广谱癌症疫苗”,也就是说不会有一种疫苗能预防所有癌症。每个癌症疫苗必然只能针对某一类癌症或者某一种基因突变。
  现在美国有3种上市的癌症疫苗,按照接种疫苗的时间是在得癌症前还是得癌症后,癌症疫苗分两类,一种是“预防性疫苗”,另一种是“治疗性疫苗”。现在批准的3种疫苗中有2个是预防性疫苗,分别是预防肝癌的乙肝病毒疫苗和预防宫颈癌的人乳头瘤病毒疫苗。这两个疫苗很有效,但其实严格来说应该算是病毒疫苗,而不是我们想象的癌症疫苗。
  第3个疫苗,是第一个FDA批准的真正意义上的癌症疫苗:针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性疫苗” Provenge。这个疫苗虽然顶着光环被FDA批准,效果实在很有限:患者接种疫苗后平均存活时间只延长了4个月。加上这两年出现了治疗前列腺癌的两个革命性特效新药Zytiga和Xtandi,使用Provenge的患者大幅减少,生产它的公司最近刚宣布破产。
  除去被批准的3种疫苗,现在美国还有50多种各式各样的癌症疫苗在临床实验中,和Provenge类似,它们都用某一种癌细胞类似物来引起免疫反应和免疫记忆。由于以往癌症疫苗成功率极低,风险巨大,癌症疫苗的研发目前几乎全是小生物技术公司在进行,多数大药厂都还处于观望状态。但是我相信和最新的免疫疗法新药一起使用,会极大增加某些癌症疫苗的效果,大药厂已经有动作重新介入这个领域。
  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所有临床实验的癌症疫苗都是“治疗性疫苗”,用于癌症发生以后防止癌症复发。但是很显然,和传统疫苗一样,预防性疫苗才应该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从纯科学上来讲,随着我们对肿瘤基因组和免疫系统工作原理理解的增加,开发针对某些癌症或某些突变的预防性癌症疫苗还是可能的。但预防性癌症疫苗的开发面临一个很现实的困难:如何做预防性癌症疫苗的临床实验?
  多数癌症的发病人群在50岁以上,如果婴儿接种疫苗,那就要求做一个长达50年以上的临床实验,才能验证疫苗是不是有效果!?这显然是不现实的。针对这个难题至少有3条路可走:开发早期检测疫苗效果的方法;推迟接种癌症疫苗的时间,癌症50岁以后才高发,也许可以40岁或45岁才接种疫苗;开发针对青少年或者年轻人常发癌症的疫苗,比如某些淋巴癌和脑瘤。
  总之,随着癌症免疫疗法的发展,癌症疫苗领域应该会出现一些让人鼓舞的新星,即便只有治疗性疫苗,如果它们能有效防止癌症扩散和复发,也将是临床治疗上革命性的突破。
  ――本文选自菠萝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详细精彩内容请读原著。
  如何更好的防癌抗癌?欢迎添加微信:newway8(长按可复制)您的贴身健康顾问,交流分享保健养生的知识和经验。
  加微信【免费获赠珍品灵芝体验装,每天仅限前20位】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分享养生健康知识。
1346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癌症 离我们到底有多远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癌症 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上传于||文档简介
&&各​位​保​险​行​业​的​朋​友​们​,​我​们​一​直​在​跟​客​户​探​讨​的​一​个​话​题​,​风​险​我​们​有​多​远​,​在​这​里​,​和​大​家​详​细​探​讨​一​下​重​大​疾​病​顶​级​销​售​理​念​,​癌​症​,​离​我​们​每​一​个​人​,​到​底​有​多​远​?​欢​迎​指​教
大小:4.17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癌症离我们有多远?揭15个“消无声息”的癌症信号
&&&&来源:&&&&
原标题:癌症离我们有多远?揭15个“消无声息”的癌症信号
癌症,这个令人谈之色变的“杀手”,每隔一阵子就会跳出来拨动人们紧张的神经。今天是“世界癌症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约312万例,每分钟就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癌症发病率在40岁后快速上升。面对如此高发的肿瘤,早预防、早发现是关键。《生命时报》采访多位权威专家,全方位解读癌症,并总结一些你应该了解的防癌招数。
悄无声息的癌症信号
提到癌症,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恐怕大多数人的答案会是“自己会不会得癌”。如果能够及时发现癌症的早期症状,尽快进行治疗,也许可以提高生存的几率。《生命时报》综合美国“癌症网站”和《临床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等相关资料,总结出“16个最容易被忽视的癌症症状”,值得每个人重视。
1.不明原因消瘦。短时间内体重急剧下降往往是癌症第一信号。骤然消瘦在乳腺癌和肺癌患者中最常见,其他还包括肝癌和肠癌等。如果不运动不减肥,体重却莫名下降10%,应及时就医。
2.频繁发烧或感染。体内感染会导致发烧,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烧则可能是淋巴癌等癌性病症的征兆。白血病还可能导致反复感染、疲劳、疼痛及其他流感样症状。
3.体虚乏力。多种癌症都可能导致这种症状。如果睡眠休息充足,仍感觉虚弱和疲劳,就应看医生。
4.喘息或气短。剧烈、明显的气短、胸痛或咳血有可能是肺癌症状。
5.慢性咳嗽和胸痛。类似咳嗽或支气管炎的症状可能是白血病和肺癌的症状。胸口疼痛可能还会延伸到肩部、臂部。咳嗽和声音嘶哑超过6周,应当心喉癌、甲状腺癌、食管癌或肺癌。
6.腹胀腹痛。莫名腹胀应当心卵巢癌。盆腔剧烈胀痛也可能是纤维瘤、卵巢囊肿及其他生殖系统疾病的共同症状。另外,饭后莫名胃痛或腹胀有可能是胃癌征兆。
7.慢性胃灼热。长期胃灼热(烧心)应排查是否是胃酸过多所致,再排查食管癌及肝癌的可能性。
8.肠道问题。肠癌患者大便次数多,且有解不干净的感觉。胰腺癌的早期症状是大便多而发白、奇臭。
9.吞咽困难。多与食管癌和喉癌有关,吞咽困难有时也是肺癌的早期症状之一。
10.黄疸。皮肤或眼白突然发黄,主要考虑是肝脏或胆囊疾病,但也可能是胰腺癌、胆管癌和肝癌的症状。
11.异常肿块。乳房、睾丸、腹股沟、颈部、腹部、腋下或其他部位出现异常包块,应及时就医排查癌症危险。
12.皮肤新斑点或黑痣变化。皮肤出现新的斑点、黑痣发生变化、皮肤疮口久治不愈,结痂但容易出血,应当心皮肤癌。
13.指甲变化。指甲下出现褐色或黑色条纹或斑点,应当心皮肤癌。指端突然变大,指甲弯曲,则可能是肺癌症状。指甲明显变白有时是肝癌征兆。
14.盆腔或下腹疼痛。有此类疼痛且伴盆腔沉重感,可能是卵巢癌症状。不孕女性,有卵巢癌、乳腺癌或结肠癌家族病史的女性,确诊患有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或子宫癌的女性罹患卵巢癌危险更大。
15.长期原因不明的疼痛。出现莫名疼痛持续4周以上,应当心骨癌或睾丸癌。
16.异常出血。尿中带血既可能是尿路感染,也可能是膀胱癌或肾癌症状。便血既可能是痔疮,也可能是肠癌症状。女性月经周期之间的阴道异常出血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症状。吐血咳血应当心胃癌、食道癌或肺癌。过度淤血或出血不止可能是白血病症状。
一起数数那些癌症之最
半个世纪以前,癌症对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但这短短的五十年,癌症却成为和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疾病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前三甲”。在由260多位成员组成的癌症家族中,按发病率、治疗情况、病情轻重等,应该怎样排“座次”呢?
中国人得的最多的癌肺癌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根据中国现有的数据和情况曾作出报告,在未来的30年,中国因肺癌致死的人数将高达1800万,这意味着每分钟会有1人死于肺癌。“但其实,肺癌是最可预防的癌症之一。”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说,远离烟草、在家常通风、出门戴口罩、少开车、少接触厨房油烟,使用环保的装修材料,都可以在第一时间把肺癌拒之门外。之所以肺癌有这么高的死亡率,主要是因为临床上近八成病人到了晚期才能确诊。
孩子最容易得的癌白血病
中国抗癌协会秘书长张广超指出,近亲结婚、装修污染都是让孩子过早患上“白血病”的主要诱因,此外,“小胖墩”、父母抽烟、常开车的,也更容易陷入白血病的泥沼。不过,张广超也指出,白血病等儿童肿瘤绝对可防可治。北京儿童医院血液中心主任吴敏媛教授指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长期生存率可以达到80%以上。
最有男人特色的癌前列腺癌
在欧美国家,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都是名列前茅的。而在我国,这些年也颇有“直追欧美”的架势。“这主要是因为近20年来,人们生活改善,爱上了高脂饮食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原因造成的。”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那彦群说。“不过,只要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治愈率能达到95%左右。因此建议,男人50岁后一定要定期做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
最有女人特色的癌乳腺癌
“想要远离乳腺癌其实不难,只是从婴儿期就应该有个计划。”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名誉院长徐光炜教授说,婴幼儿切忌过胖、儿童期不宜营养过剩、青少年时期增加户外体育活动、青春期适时婚嫁、中年时期定期检查、更年期慎用雌激素。
最能避免的癌子宫癌
“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避免肥胖,成效最明显的,就是可能会避免70%的子宫癌(包括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美国癌症学会营养和体育活动部主席科勒?道尔说。此外,食管癌和口腔癌在“最能避免的癌症中”,紧随其后。
最早可能被消灭的癌宫颈癌
“癌症之所以可怕,主要是因为不知道其诱因。但宫颈癌在这方面却已取得了突破。”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前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曹泽毅教授说:“现在,我们都知道,人乳头瘤病毒是导致此癌的最直接原因。也正因为此,自从2006年第一种宫颈癌疫苗上市后,就让人们看到了攻克癌症的第一缕曙光。”
病情最温和的癌甲状腺癌
以20―40岁青壮年为“主力军”的甲状腺癌近年出现了明显增加的趋势,但天津市肿瘤医院副院长高明教授认为,大部分甲状腺癌恶性度低,病情进展慢,治疗效果理想,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甲状腺癌和体内较高的雌激素水平、精神压力大、接触X线等放射性物质关系密切,如能避免这些致病因素,预防都不是难题。”
和饮食最相关的癌消化道癌
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带来了大肠癌;维生素C缺乏、爱吃酸菜、吃得太烫,导致了食管癌的高发;吃得太咸、吃得太多,则是胃癌的“罪魁”。因此,天津市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巴一教授建议,“吃饭七分饱”、食物多样化、多吃果蔬少吃肉永远都是防癌真理。
不会得癌的地方指甲和头发
除此之外,人体其他各器官都会和癌症扯上关系。但还是有灾难鲜少波及的区域。比如扁桃腺癌、唇癌、肛门癌、间皮瘤、外阴癌、阴道癌、肾上腺癌等疾病,其发病率也都在0.1/10万以下。
最难治疗的癌胰腺癌
“胰腺癌素有‘癌中之王’的称号。”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胰腺癌疾病研究所所长倪泉兴教授说,胰腺癌部位特殊,很难发现早期症状,病人就诊时大多已进入晚期,手术切除难度高、风险大、费用也相对较贵。而且胰腺周围血管丰富,地处交通要道,影响器官多达五六个,的确非常棘手。
最复杂的癌淋巴瘤
罗京、青年演员李钰等人的逝世,让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了淋巴瘤。事实上,虽然它是分型最多的癌症,但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般可怕。化疗让部分淋巴瘤从过去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变成了现在九成以上都能治愈。“另外,如果防范装修污染、缓解精神压力、保持体重,尽量避免呼吸道和口腔感染,就可以很好预防。”天津肿瘤医院内科主任王华庆解释道。
最有中国特色的癌肝癌
这首先是因为中国的乙肝病人位居世界第一,当然也直接造成了我国肝癌病人高居全球榜首。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秦叔逵教授说。肝癌有四大致病因素,即病毒性肝炎、黄曲霉素、喝受污染的水以及酗酒吸烟。针对此,国家制定了肝癌的一级预防方针:第一,改水,不吃沟塘水,吃深井水,吃自来水;第二防霉,不吃霉变玉米;第三,接种疫苗。&
(责编:韩雅菘、权娟)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免疫低下离癌症有多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