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手机系统能不能把图标做的像安卓刷ios、ios那样?

iOS/安卓并非全部 怀才不遇手机系统介绍
1webOS:遭放弃的优秀系统回顶部  【PConline 评测】每天都习惯打开网页看各种手机报价,面对着罗列在面前的众多手机,渐渐发现,如今的手机市场几乎都是iPhone和Android手机这两大巨头的天下。但是,在手机同质化日趋严重的今天,我们欣喜地发现,仍然还有一些冷门的手机操作系统,它们也拥有着自己的忠实粉丝(而且往往是死忠)。它们在操作和表现上也非常优秀,甚至丝毫不亚于两大巨头,却因为经营、推广或者是决策的因素&&有的被放弃,有的尚未发力&&只能委屈地在市场上排在落后的位置。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几个怀才不遇的系统吧:webOS,MeeGo,以及Windows Phone 7。一、webOS:遭放弃的优秀系统  webOS系统是由Palm公司于2009年6月发布的以Linux为内核的操作系统。由于Palm在2010年被惠普收购,webOS也就成了惠普的旗下产品。可惜的是,惠普收购Palm后过了大半年才慢吞吞发布完这一连串webOS设备,更令人无语的是惠普在8月份宣布放弃围绕webOS设备的所有运营,当然惠普也因此遭到无数人民尤其是Palm粉丝们的鄙视。   webOS系统原先的主人Palm原先是非常著名的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ce,即个人数码助理)制造厂商。其主要精髓在于个人信息管理以及整合,这种精神一直延续到了webOS身上。  简单说来,它能够让我们先将我们的邮箱、网络相册、youtube账号、skype账号、facebook账号等账户预先在系统内设置好,webOS将帮用户我们把这些功能整合进系统(下方左图),例如在打电话前可以选择使用skype进行拨号、拍完了图片也可以直接选择通过facebook还是邮箱共享给朋友等。而用户个人的短信、日历、联系人、笔记等信息则通过一个webOS账户能够同步到云端(下方右图)。整部手机相当于就是你个人的信息终端。
  听起来很耳熟?没错,苹果在iOS 5中对Twitter的深度整合以及iCloud的发布其实和上述两项是一样的道理,不过考虑到webOS在09年就已经开始实践,可谓该理念的先行者。  webOS系统还有一大特色,那就是卡片式多任务管理,这是一种非常直观的查看方式,调整和切换起来也非常方便。如下图,我们可以将卡片像下面的左图一样一个个平铺开来,也可以通过按住并拖拽的方式将几个卡片整理成下面右图一样的一叠。
  更强的还在后头&&webOS的多任务被称为&完美多任务&,它真正地做到了多个任务同时运行。你完全可以先进浏览器输入一个网址让它慢慢打开,切换到音乐程序挑首歌听听,然后打开微博刷一刷,当然少不了挂上QQ,接着打开天气程序、联系人、阅读器、电子书、QuickOffice&&&&喂喂,这不崩溃了?放心吧,整个系统仍然能够保持流畅,运行如飞,要不然怎么叫完美多任务?  直接上视频:  webOS在操作上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在屏幕下方的手势操控区,在这个区域上,用户可以通过手势对这部手机进行后退、切换程序等便利的操作。   上图中我提到了&胖友&,这个称呼是由于Palm这个词的发音跟中文的&胖&非常相似,而且其产品的看上去都像是个小胖子一般可爱,所以Palm的爱好者们便相互称呼为&胖友&。真是个非常有意思的称呼。  手势区所支持的手势有以下几种:  1)在靠近中央的位置从右往左短距离滑动,则会返回上一级菜单;  2)手指划过整个手势区域则可以在多个程序之间进行切换;  3)在某一个任务中,从手势区域向上滑动,会出现快捷菜单栏;  4)在某一个程序中,两个手指从手势区域向上滑动,会进入程序菜单界面。  这个还是通过视频来表现比较直观:  接下来再看看webOS的界面UI,总体感觉是简洁而不失大方,给人感觉非常舒服。而且即使是全屏,基本上每个程序也延续了卡片式风格,四个角都是圆角,类似于这种细节会让人非常舒服。
  至于应用方面,由于webOS没有像iOS和Android那么大众,自然也不会有太多开发者为其开发应用,可用的软件数量也就不多,不过多亏了国内的各路民间高手,包括中文输入法、QQ、微博等常用第三方应用都被开发了出来,使得webOS的实用性大大增加。  这样一个优秀的系统为什么会被放弃?Palm当初在推出它时,运营已经处于非常困难的状态,放出首部装载webOS的Palm Pre打算孤注一掷,却错过了最佳发布时机,因为iPhone已经开始流行。最终Palm的赌博还是无力回天最终只能被惠普收购。而惠普拿着这个系统也不知道怎么办,拖拖拉拉整了半年才推出几部设备,业界盛传由于惠普并无在webOS继续砸钱(很可能动不动就是几十亿美元)的决心和信心,最终决定放弃。  如今盛传三星、HTC、亚马逊、英特尔等企业都是webOS的潜在买家,。不过当初放弃webOS的惠普前CEO李艾科已被扫地出门,如今惠普已经任命了新的CEO惠特曼,希望她能够扳回这一错误决定,恢复对这个系统的研发。webOS如今已经饱经沧桑,在各大论坛上也能看出粉丝们的无奈和伤感,希望它能早日再起,延续优秀的理念。2MeeGo:诺基亚CEO是微软卧底?!回顶部二、MeeGo:诺基亚CEO是微软卧底?!  诺基亚于今年六月份发表了搭载全新MeeGo系统的手机N9,但是令人费解的是,发布后仅仅几天,诺基亚就宣布放弃该系统的后续开发。虽然后来诺基亚后来表示在几年内继续支援N9,但是更像是在安慰和敷衍。  MeeGo是一个很有特色的系统,最于众不同的就是它名为&滑擦(swipe)&的操控方式,能够让我们不通过物理按键,全靠手势就能完成手机的操作。  为了更好地理解MeeGo的构造及操作,首先我们来理清这个系统的层次,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MeeGo的各项操作。MeeGo系统的层次很简单,共有三层:  第一层是待机和解锁界面,在这里会显示时间、日期、未读短信、正在播放的音乐等;  第二层则是最重要的主屏幕视图,虽然MeeGo系统的主界面也是采用分页的形式,并且同样是通过左右来切换页面。但它并不像目前主流系统主界面的每一页上都是图标和小插件,MeeGo系统的主界面有且只有&事件&、&应用程序&、&打开的应用程序&三页,而且这三页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应该说这一层是MeeGo的一大特色所在; 手机内操作指导截图:主屏幕视图  第三层则是用户打开的各个程序。  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MeeGo的操作方式吧,MeeGo的操作方式所采用的手势并不新鲜,新鲜的是我们可以通过滑动进行界面之间的切换。这也是在宣传时诺基亚特别强调的&Swipe(官方中文译为&滑擦&)&操作。简单来说,如果要在锁屏界面解锁,或者从第三层退回第二层(即退出打开的各个程序回到主界面),手指只需从屏幕边缘向内滑动即可。 手机内操作指导截图:滑擦  跟我们平常的滑动不同,滑擦这个操作有这几个特点:  (1)必须从屏幕边缘开始往内移动才能生效;  (2)如果想返回主界面,从左向右、从下向上以及从右向左滑擦则都是是返回进入前的那个主界面(程序菜单或者任务管理),但这个程序会驻留在后台;  (3)如果想直接退出程序,只需从顶部边缘往下拉会直接关闭当前应用并进入任务管理;  (4)在锁屏界面或者任意程序中(即第一层和第三岑中),手指只需从底部边缘往上轻轻一拉并按住手指即可唤出快捷菜单,快捷菜单中有电话、短信、拍照以及浏览器四个选项,用户可以点击直接前往该功能。  下面我们将通过视频来演示:  它的界面颇为精美。在解锁界面上,MeeGo系统借鉴了Windows Phone 7的风格,在图片上加上了大字体显示的时间和日期。看上去非常舒服,如果有新的未读短信也会在下方显示。而如果手机正在播放音乐,打开锁屏界面则会显示正在播放曲目、演唱歌手以及简便操作按键。
解锁界面  而图标则沿用了诺基亚在Symbian Bella系统上的形状,每个图标的形状都统一略带点圆形,细看之下,许多图标的显示效果也不错。MeeGo系统中其它菜单或程序的图标在形状上都相当的统一。
  说起一个系统,总免不了要谈论它的扩展的问题。虽然MeeGo在操作上给我们惊喜,但是它毕竟是一个新的系统,第三方应用本身就比较少。更遗憾的是,诺基亚在发布完这个系统之后仅仅数日就宣布放弃MeeGo系统的后续开发,这也使得MeeGo将处于孤立无援的位置,第三方开发者也将大大减少,应用程序的前景一片惨淡。  它甚至连QQ都不支持,应用程序里有个QQ的图标,点进去却只有一张图,上面写着&即将到来&。虽然MeeGo也有应用程序商店,比较遗憾的是比较常用的UC浏览器、淘宝和微信等应用也找不到。翻了一下,找到了新浪微博、赶集网、瘾科技新闻、国家地理杂志等应用。  实在不明白,为什么一个特色如此鲜明的系统会遭到放弃?诺基亚就像计划好了的一样,将这个系统发布出来,给大家一个交代,之后迅速宣布放弃,转投Windows Phone 7阵营。考虑到诺基亚的CEO埃洛普之前就是微软的人,这个身份也让人有许多联想的空间,人们纷纷猜测:难道他是被派来帮助微软收购诺基亚的卧底?3Windows Phone 7:能否重振雄风?回顶部三、Windows Phone 7:背水一战能否重振雄风?  日,微软发布了旗下具有&背水一战&意味的全新移动平台操作系统Windows Phone 7,其Metro UI界面,使很多人眼前一亮。但在发布之后,由于不兼容Windows Mobile平台,新系统缺失部分功能(起初版本不支持多任务、不支持复制/粘贴功能等等),加上很多人对于不同于以往图标式界面的不适应等诸多原因,使得Windows Phone 7发展一直不是非常顺利。 全新的Windows Phone 7操作系统  日,诺基亚宣布与微软合作,将采用Windows Phone系统,并且会在10月25日的诺基亚大会发布搭载该系统的全新机型。同时Windows Phone 系统经历7.1(Nodo)、7.5(Mango)的更新,系统功能已经逐步完善,在软件数量上Windows Phone也有了一定的基础,Windows Phone系统已经逐步被大众所接受。特点一:全画幅界面,动态更新桌面图标 Windows Phone 7 UI设计  Windows Phone 7内置程序以及符合规范的程序均采用这个风格。当载入时,整个程序界面均会被载入,我们通过左右滑动来切换界面。由于整张页面已经被载入,所以横向滑动几乎不会有任何的卡顿情况发生,同时这样可以在背景中完全展现大幅的照片、CD封面等背景图,加上隐现式的切换效果,达到较好的浏览体验。
锁屏和解锁界面  别小看了桌面上这些看似色彩单调的方块,它们不单可以当做快捷方式图标,同时还可以兼任类似Andorid的桌面插件的功能。部分图标的显示会随着改程序的更新进行相应的变化,比如联系人、天气、社交网络等等。HTC Mozart所搭载的Windows Phone 7系统界面操作特点二:高度整合人脉关系  如果您用过Windows Phone 7操作系统,您一定会对他的联系人管理功能印象深刻。WP7系统会整合您的通讯录、Windows Live、Google、Facebook、Twitter、linked in等联系人信息,将他们的通信方式、状态更新(发微博等)、相册更新等情况综合显示,使您能随时了解朋友的最新动态。
人脉  在联系人也就是人脉功能中,我们可以看到好友最新的状态,比如新发布的微博、分享的照片,进入详细页面可以看到好友详细的信息,包括联系方式、最近更新的内容,它的相册等信息。这个功能将您在各个不同社交网的人脉关系整合到一起,您可以完全掌握好友的近况,保持您与他们的联系。特点三:引入类iTunes管理软件Zune   没有iTunes,iOS设备寸步难行,而没有了Zune,WP7设备也将寸步难行。在不破解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手机端或电脑端的Zune市场进行软件的下载和安装。这方面可能出于和苹果一样,对软件质量的保证,但是这样却降低了Windows Phone 7的可扩展性。而音乐、视频等其他资源也和iTunes一样,需要同步来实现。 Windows Phone同步软件Zune&
手机端软件商店  不过有一点Zune软件商店做的比较好,市场中的收费软件均提供试用的机会,您可以在试用之后选择是否最终购买该软件,这种机制为喜欢尝鲜的朋友提供方便,也再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劣质软件的出现。特色四:强大的搜索功能  Windows Phone 7 手机的三个标准按键中也包含搜索键,点击搜索键可以快速打开Bing搜索,在看到清新背景的同时,我们还能看到Bing为这个背景主题带来的&小贴士&信息。
二维码识别和文字即拍即翻译  除此之外,在搜索界面还可以进行二维码扫描识别,实现文字扫描翻译功能,还可以设置针对本地位置进行更精确的搜索。不过Bing搜索在国内的市场使用率较低,且加之国内&和谐&的网络环境,Bing搜索能否发挥其最大功效还不能确定。  总结:在iOS和Android激烈斗争中,今天介绍的这三个系统颇有怀才不遇的意味。其中webOS拥有超前而先进的理念却遭放弃令人痛惜,或许还有希望能够复活,只是前路依然不明朗;MeeGo则基本上失去了更多供应的机会。微软自家开发的WP7系统在许多业界人士的眼中具有将来能够在iOS和Android竞争中搅局的实力,但是微软需要加快动作,因为本身起步已经慢了,再拖下去也只能重在参与了。
网友都在说下一篇:没有了
一、Win10兼容安卓iOS 电脑使用小助手普及电脑使用技术,电脑使用小技巧,...
一、深圳停办居住证 经天津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天津市自5月31日起停止外省...
一、迷笛停办 摘要 对于年轻朋友来说,五一从枯燥的家庭聚会中抽身,去音乐...你为什么放弃 iOS/Android,转而使用其他系统的手机?
iOS转Android或WP、Android转iOS等。不喷不黑,想讨论下目前多平台大生态的环境下,什么原因能驱动你放弃一个平台?题主从iOS转Android是因为审美疲劳,后来使用了某国产旗舰机以后觉得Android还是系统比较混乱,比如系统自带应用有未读信息通知小红点,而第三方应用就没有;应用程序乱七八糟的权限让人有点头疼;相机达不到自己要求,所以又回到iOS这边了。
按投票排序
如果我有一天从Android转投iOS了,那一定是因为被BAT为代表的国产巨头的流氓应用逼的你一个购物应用常驻后台干嘛?你一个输入法要那么多权限干嘛?你一个聊天应用集成那么多功能干嘛?干嘛我启动单个应用你居然敢把全系列都启动唤醒了?系统不自带启动管理和权限管理最终只会沦为流氓的乐园系统应该自带的这些功能干嘛我还要找多一个应用常驻后台来实现?
评论里吐槽索尼 UI 的我全删了,没有让人信服的理由就别撂下一个字“烂”就完事了。这里引用 @梁浩 的一个答案,原文:BTW…说XPERIA系统烂的能不能说说理由?究竟烂在哪里?你们用过吗?在这里就抛下一句系统烂,XPERIA的UI华丽美观,一些细节又非常赞(例如删除桌面图标时的垃圾桶盖子合上的细节配上震动反馈),整体逻辑是基本参照原生Android的,没有各种奇葩的问题(例如MIUI那样),在你们眼中就是一个字"烂"?===========================================人在墙外,所以 iOS 和 Android 是平起平坐,正规竞争。Android 上除了 Google Play 其它都是耍流氓。讨论流畅度可以走开了,或者说应该是思考一下 iOS 的流畅度了,用过同学的 iPhone 6 Plus 小卡小顿到8.1.1还有。之前写过一个答案:“在[等待 iPhone 6 Plus]、[购买 Nexus 6]和[购买 Xperia Z3]三个选项里,我最终决定把主力机从 iPhone 5 变更为 Xperia Z3,原因如下:iPhone 6 Plus 的港行大面积铺货遥遥无期,没有耐心再等了(Yosemite 宣传的 Continuity 实在是bug太多经常无故失效我实在是有点遏制不住自己的愤怒了)。Nexus 6 的屏幕和续航表现不尽如人意。索尼大法好!其实下定决心彻底更换平台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 Android Lollipop 实在是非常 impressive,让我对 Android 平台的期望值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与 iOS 生态上的差距也越来越小,加上 Google 加速封闭现有生态圈,Material Design 对应用设计的规范化,基于如上原因,我决定将主力机换成 Xperia Z3。”我对 Android 应用生态的总结是:你拿两个平台的优秀应用对比(举例:Android 上的 Fenix,iOS 上的 Tweetbot),大家各有千秋,Android 成熟的分享机制加分不少,iOS 上部分应用配合 Touch ID 使用也很舒畅;你拿两个平台的劣质应用(BAT系以及所有连 Android Design 都不符合的应用)对比,iOS 得益于其生态封闭以及严格的权限控制,秒杀 Android。我在 Android 上装的国产应用只有 QQ 国际版+空间+微信),其它比如淘宝贴吧我根本不敢装。但是,iOS 第三方质量比 Android 好太多这点是绝对绝对不成立的,不要呆在墙内坐井观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型开发者出产的 App 不能代表 Google Play 的应用质量!你没挖掘过 Google Play 就不要乱放厥词,不要老拿2011年的眼光去看待 Android 生态!如果 Android 生态真有这么不堪它能存活到今天?Google Play 的付费体验真的非常好,还可以绑 Paypal,最关键的是有非常便捷的 refund 系统,比 App Store 强太多。iOS 真的像这么多人说的一样省心吗?为了体验 Continuity 和 Handoff 的相关功能我重启了无数次 iPhone 和 Mac,注销登录了无数次 iCloud 账户;为了确保升级 iOS 后耗电不会受影响,我很少 OTA 升级,重刷固件的次数我自己都数不清了。我真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定义省心的,我对省心的理解是:你按自己的意志折腾一次后,你的手机将是最懂你习惯的个人设备。苹果一直想达成这样的目标,所以推出了 Continuity,但很遗憾,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反观 Android,让人抓狂的大 bug 几乎没有(参考 iOS 8.0.1时各种蓝屏以及指纹解锁失效)。我宁愿苹果慢慢来,put the effort in,不要老让消费者去“参与 Beta 版测试”。在国内,Android 的综合体验确实是非常差,当然了这不能怪 Google,只能说生在了不该生的地方。在 Google Play 可以正常使用的地方,只要你下对应用,Android 和 iOS 确实是各有千秋,而且我自己认为 Material Design 比 iOS HIG 要 高明 很多。我 非常反对 不分青红皂白就认为 Android 应用就是比 iOS 差,因为这不是事实。最后我想说,苹果真应该好好提高一下 iOS 这个系统 的质量了。每次 WWDC 宣传得神乎其神的东西真到自己手上时总感觉打了好多折扣...
1,不是每个人都知道手机卡是因为国产流氓app造成的.你给他们讲什么权限,自启他们根本听不懂.2,不是每个人都知道360手机助手之类的东西只能拖慢你的手机.其实何止是手机,同事叫我去帮忙修电脑我每次都要卸载掉他们两三个“电脑管家”和各种花里胡哨的浏览器.3,很多安卓用户根本不知道什么是google play.不知道推送是什么机制.4,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大陆有“中国防火墙”这个东西.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跟大众讲用安卓体验比ios好的,真心不敢苟同.大多数人用安卓机就是两个原因1,价格相对便宜.2,屏大.利益相关,软件工程专业,学java的,android软件开发爱好者,iphone5s用户,准备买z3.
一直用安卓换了三台安卓机了从三星的老古董i5700到i9070然后换了国产的荣耀3c在很早的时代android 2.1-2.3的时代,我在用iMRAM,还能切水果,玩玩愤怒的小鸟,刷微博。现在这部手机给我妈了,基本上只装了输入法和浏览器和自带应用,不敢装任何其他应用,装了直接卡到死机,刷的第三方rom,CM7。第二部手机是 625M的ram,双核1G,还算当时的中端机器,刚开始还是挺好用的,后来也已经卡到不行了,CM11的系统,也就能刷刷微博和微信,多开几个程序都没法用所以换了2Gram的华为3c,穷人,买不起旗舰机,主要是满足我的使用。总结一下,主要还是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1 应用商店。目前我是主要用google play。华为商店用来更新华为的系统应用,关掉通知更新。不安装任何其他的第三方app商店。蛋疼的是google play需要翻墙,国内开发的应用更新比较慢,但是优质应用还是很多的。感谢华为没有完全封掉google play。2 设置里关掉“未知来源”安装。这样即使不小心点了什么下载链接,也不会安到手机上。如果需要扫码安装或者手动安装,可以开启一会,完了再关3 应用权限管理华为自带应用权限管理(主流的rom目前都有)个人是基本上关掉应用必需的权限以外的所有权限比如 支付宝,留下网络连接,其他的改成通知,禁掉电话,短信权限。微信,可以留下,录音,网络,联系人 禁掉短信和电话,其他的通知。google play的应用都比较良心,没什么权限,如果发现权限太多,可以考虑卸载了。4 手机不root,不安装XXXX卫士和XXX管家去广告是完全没必要的,开发者也要靠广告赚钱,恶意弹窗的app可以直接禁掉弹窗。清理垃圾基本也没必要,关后台rom都自带的流量监测也都android也都集成了,所以找一个常驻内存却什么都不敢的管家不是浪费空间,浪费电吗个人手机是华为,国产rom确实有很多针对“国情”的优化对于三星等国外厂商,没有权限管理之类的东西,还是root了刷CM或者miui会好一些,三星用了两部,实在是无爱。如果在保修期内,就只能少装一些不好的软件了。
用了四五年的Android在iPhone出大屏后怒转iOS。原因挺简单:受不了国内的第三方应用。还是正当年的旗舰机开手机淘宝永远卡上个三五秒(不针对阿里,只是太多大公司的app都这个德行)。具体来说:软件优化差,UI差,审美差,流畅度差,而且更要命的是——没!节!操!各种流氓式安装、打开一个叫醒全家,分分钟后台被挤满。当然这么说也让很多做的很不错的app躺枪了,比如fuubo,但是大环境不好是无法靠一两个应用挽救的。换iOS以后,虽然自由度低了点,整个系统花花绿绿,毫不庄重,美感也比以前差了不少,但是第三方应用质量好太多了。用着,省心。
当我们选择一样东西的时候,经常会被外界各种各样的信息所困扰,特别是选手机,我个人认为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那就是分析这个选择的本质。我先举个栗子:我因为年纪比较大,所以买过很多辆车,记得第一次买车听了所谓的老驾驶员的话买了一辆手动挡的帕萨特,后来肠子悔青了,离合器很硬,市区堵车好累,开起来好麻烦,至今看到有争论买车手动挡和自动挡哪个好就感觉很可笑,什么省油论、操控论、锻炼脑力论。其实不就是为了省1万块钱么。你买车的目的是什么?它仅仅是一个工具,让你方便的从A地到B地。所以我至今仍跟那些跟我咨询买车的人警告,切勿买手动挡无论听到什么理由。从买车这一件事情得到的经验教训就是你要弄清楚你买一件东西的目的是什么,我认为买车的目的就是方便的让你出行,方便的驾驶,它能随时随地的响应你去任何想去的地方,就安静的等在那里。回到手机选择这个问题,你是否明确了自己买手机的目的,如果明白了那么我列出常见的几种系统的优缺点,我不用列的很详细,毕竟不是评测,只是让你看完了明白自己该选什么。1、iPhone,毫无疑问iPhone比较贵,但是它好用是毋庸置疑的,拥有最全的应用市场你可以找到任何想要的东西和实现任何智能手机所能实现的目的,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来电归属地和骚扰电话拦截(越狱可解决)。其他的无扩展、不可换电池、假后台什么的我认为不是缺点,这些跟你舒服的用手机有半毛钱关系吗?iPhone就是手机中的雷克萨斯,安全、省油、耐用、质量好,除了贵没什么缺点,如果你不差钱你无需考虑选择的问题,因为没有必要选。2、Android,如果你差钱,那么安卓是你唯一的选择,有大量的还不错的千元机可以购买,还有小米、魅族、华为这样的1999区间精品机可以选择。买哪个你都买不了上当,买不了吃亏。当然买了之后你必须得忍受应用质量差,优质应用少,没有iPhone流畅,系统没有iOS稳定,后台关不掉、流氓软件、安全隐患、耗电快和其他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Android就如同一辆质量差的国产车还是手动挡的,唯一的优点就是便宜,享受便宜的前提下你必然得承受小毛病多,油耗大,累人的操控等等毛病。3、Windwos Phone,不想评价微软的东西,从我认识微软的那一天一直到现在,微软公司的任何产品从没跟用户体验有过半毛钱关系,你爱它就放手去爱吧,总有一天你回来的。4、三星galaxy,之前iPhone6没有出的时候绝大部分是因为苹果没有大屏,还有出于各种原因痛恨苹果的人,但是痛恨苹果的人通常是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的,所以出了iPhone6之后还买三星的也是真爱,继续爱不要停,没有什么可以拯救你的执着,除了真爱这事没法解释。
除了中国大陆,IOS 不一定有安卓好,但是无奈,生在了大陆,也就没得挑了!
当初买不起mac,所以转做android,而且现在一点也不后悔…
我是被安卓上的垃圾应用逼到了iOS的.垃圾应用就是楼上说的BAT,感觉腾讯好一些.阿里巴巴的淘宝客户端要了一大堆的权限,一大串,还总是赖在后台运行.iOS上有后台刷新这个功能,阿里旺旺这个聊天应用不后台刷新,反而淘宝这个购物应用要后台刷新,索性禁止了.iOS上百度贴吧和新浪微博客户端仍然天天推送垃圾信息,但是iOS可以直接禁止它推送,真爽,清清爽爽.
买不起Mac电脑。。。。。买不起iPhone。。。。所以一直老老实实的做Android。。。。没钱,认命。。。。。
又想不多花钱,又想和别人不一样,然后,投wp了
安卓转ios,不想再折腾了,轻度手机使用者,ios系统用着比较省心
在我心中排序,iOS & Windows Phone & Andorid ≥ Black Berry 10本人手持: iPhone 6、iPhone 5s、iPhone 5c、iPad 4;HTC 8X (WP8.1);BlackBerry Z10 (BB10.3);Meizu MX 3、SAMSUNG 9500。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清喷……
套用以前的回答(),并略作补充:早些时候,家里的苹果设备不少,手机平板笔记本,都是苹果的产品,用起来觉得很不错,媳妇在异地带娃,拍了娃什么照片,我平板和笔记本上就能收到,便利的Facetime也方便我随时看媳妇和娃,办公方面,文档都在云端,我在办公室没写完的东西,到家里拿起平板就能继续写。这种无缝的连接确实很容易让人甩不开,你会被它牢牢的抓住,离不开,然后依赖它。所谓的用户黏度,就是这样来的吧。事情的改变从翻墙开始。众所周知iOS产品翻墙麻烦(好吧,是我懒又舍不得花钱),于是换了安卓手机,结果,我又被安卓的圈子牢牢的栓住了,谷歌相册功能多强大多智能呀,自动化功能完全可以让我无视什么影视制作软件(这个功能真的秒其他同类型应用好几条街),照片视频备份还能只有插上电源才工作(据我所知目前其他云应用无此功能)。其他方面不多表了,总之用了安卓手机后,我现在是完全懒得碰苹果的产品了(工作必须除外)。现在多终端同步的解决办法我用的是百度云,因为iOS端它也可以后台驻留,所以现在照片什么的也算是无缝同步(当然没有同平台这么简便)。现在安卓手机已经用硬件堆叠得足够强大了,我实在想象不了2G RAM的手机你还有什么必要用绿色守护之类的应用,说到易用性,我实在也形象不到iOS比安卓高到哪里去。安卓应用环境的混乱、质量参差不齐、权限控制亟待提升,这些问题我都认可。但你没事别乱ROOT,别乱装应用,我想你的手机是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最后得强调一点的是,安卓手机不用谷歌服务,你就不能称之为安卓系统用户
微软NC粉表示两年前开始再也不碰IOS和安卓。原因是真心想省心+投入学习和工作。1. 全系列windows 8.1 同步起来不比ios差,尤其是onenote和图片库。2. 简洁的界面(我木有强调好看,我强调的简洁,虽然我觉得很好看)让我省了很多心。3. 社交账号深度绑定在联系人里这点也很喜欢,大家都有头像了呢!别人的社交网站的更新可以显示在联系人界面里,blabla……4. Cortana好用到我点搜索键比点home键还频繁了5. 没啥可折腾的,也没啥需要折腾的6. app方面,对于我来说该有的都有了,没有的,发现即使不用也不会给自己带来影响,从侧面算是简化了生活。从结果上来看效率只有提高没有降低。7. 一言难尽,爱~~~都是满满的爱~~~~~手头现在一个15.6寸笔记本 (东芝自配I7 8G 独显blabla),一个8寸平板(Asus vivotab note),一个手机(Lumia 920),都是windows,感觉跟用一个机器差不了多少。
烦了iOS和Android,试试WP,挺喜欢这个自然用户界面,就是因为市场份额低,厂商不重视,所以应用数量/质量确实普遍不行
安卓转iOS总结一点就是人老了,不想折腾了。之前使用的是htcG18,2012年购入(我承认这在当时也算不上旗舰了,但在安卓阵营里还算是中等以上的。)今年十月在国行开卖前购入港行ip6(妈蛋,早知道当时该日版的)。首先是当时确实有换手机的动力,在我刷了安卓4.4的系统(cm)之后,流畅程度确实有提高,但是相比起同期的不说5s,哪怕是4s来说,仍然体验差的很远。其次是为什么选择iOS。我本身是安卓忠实用户,高中期就和同学一起逛论坛,刷机,而且对谷歌本身有着不知名的偏爱(对苹果不感冒。)。但是鉴于国内糟心的环境,没法使用各项谷歌服务,各种坑爹的软件管理。而且这时对手机的需求有所改变,我不再渴望各种炫酷的自我定制,实话说我觉得安卓比iOS的可玩性高多了(如果不越狱的话),但是我目前已经疲于折腾,只想找一个安静,流畅,稳定的手机,上上网,发发微信而已。所以对比了国内各大旗舰之后,还是选择了6。当然呢,还有诸如外观啦,品牌啦等因素,但是就系统来说,就酱。最后,ios也是各种坑啊T T.
太好用了影响学习
受不了国内android上的流氓软件。又买不起iphone,果断window phone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os上的安卓模拟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