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入手索尼a7s可配哪些镜头,有什么值得入手的老镜头

【经验】玩转索尼E卡口相机镜头转接 -- 什么值得买 -- 传送门
小编提示:获取文中相关链接、参与话题讨论,可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夜神组合索尼A7S、徕卡50/0.95A镇楼。索尼E卡口拥有18mm的短法兰距,可以转接几乎所有单反、旁轴镜头。再加上全电子转接环的出现,大大拓展了转接佳能、索尼、CONTAX镜头时的操控性。在下面的内容里,ET将会和大家分享一下转接佳能、尼康、索尼单反镜头,及徕卡M卡口镜头的相关经验。准备部分:一些基础概念索尼E卡口始于2010年,是目前唯一拥有全画幅CMOS的无反相机卡口。它的产品涵盖了相机、摄像机两大类,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包括A7系列、A6000、A5000、NEX-5T等。按照感光元件尺寸,索尼E卡口相机/摄像机可以分为两大类:- 采用35mm全画幅CMOS:A7/A7S/A7R、NEX-VG900。- 采用APS-C画幅CMOS:NEX-3系列、NEX-5系列、NEX-6、NEX-7、A3000、A5000、A6000、NEX-VG10/20/30、NEX-EA50、NEX-FS100/700。其中,NEX-FS100/700采用的是Super35格式CMOS,可以看作是APS-C画幅的16:9版本。而其他APS-C画幅产品的等效系数为1.5x。等效系数主要取决于机身而不是镜头。在APS-C画幅机身上,无论使用全幅镜头还是APS-C镜头都需要乘上等效系数。如果想要充分发挥A7系列相机的感光元件,那么转接时就需要选择全画幅镜头。如果转接APS-C画幅镜头,就可能导致画面周围出现黑圈,或者相机自动裁切使得像素减半。- 全画幅镜头的标识:佳能EF、腾龙Di、适马DG等- APS-C画幅镜头的标识:佳能EF-S、尼康/图里DX,索尼DT、腾龙DiII、适马DC等转接环是让A卡口相机使用B卡口镜头的附件。实现转接的重要前提是,B卡口的法兰距(相场定位距,就是卡口平面到CMOS平面的长度)长于A卡口的法兰距。转接环的作用是“恢复”镜头的法兰距,也就是说,A卡口的法兰距 + 转接环厚度 = B卡口的法兰距。原则上,不含光圈、不含镜片的转接环,不会对画质造成影响。简单来说,就是不要在从镜头到CMOS的光路上增加任何东西。良好的转接环还需要保证厚度准确,不漏光、不漏油。第一部分:索尼E卡口相机如何使用佳能EF镜头『关于EF卡口镜头』EF卡口镜头原本是佳能EOS系列单反相机的专用镜头。每一只EF卡口AF镜头都内置有两枚马达,一枚用于驱动镜片完成对焦,另一枚用于控制光圈收缩。在没有数据通信和电力传送的情况下,EF卡口镜头的光圈始终保持在全开状态。部分EF卡口镜头*采用电动方式驱动对焦,因此在脱机状态下无法进行手动对焦。*采用电动方式驱动对焦的EF卡口镜头包括:EF 50/1.0L USM、EF 85/1.2L II USM、EF 40/2.8 STM、EF-S 10-18/4-5.6 IS STM、EF-S 18-55/3.5-5.6 IS STM、EF-S 55-250/4-5.6 IS STM、EF-S 18-135/3.5-5.6 IS STM。『转接环的选择』可让索尼E卡口相机使用EF卡口镜头的EOS-NEX转接环有机械式、电子式两种。机械转接环的价格在50-150元。它只起到改变卡口、法兰距的作用,本身不具备任何触点,因此不能实现光圈收缩、自动对焦、EXIF信息传送、防抖等功能。部分机械转接环内置了手动光圈,从而达到控制曝光时间的目的。但这种做法改变了镜头光学设计,会对画质带来较大影响。最后,机械转接环不适用于上文所述的采用电动方式驱动对焦的镜头。电子转接环的价格在600-3000元。它通过内置芯片和电子触点实现通信,从而完成包括光圈联动、自动对焦*、EXIF信息传送、防抖在内的全部自动功能。天工TECHART(约1200元)、Metabones(约3000元)的转接环可以升级固件,理论上能够拥有更强的兼容性和可升级潜力。▲使用电子转接环转接佳能24-105L。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早期EOS-NEX转接环并没有为A7进行优化,可能会在画面边缘出现遮挡问题,大家在购买时记得选择标注有“兼容A7”字样的新产品。*转接后采用对比度方式进行自动对焦,A7/A6000等亦无法开启混合检测AF功能。对焦速度较慢,只能使用AF-S单次对焦。目前已支持的佳能、腾龙、适马、图丽镜头已经超过60款,但ET亲测ART 50/1.4 DG HSM等适马新镜头在转接后无法进行自动对焦。另外,EF 15/2.8鱼眼镜头转接后无法正常识别,不知道是否是个例。『电子转接环的使用经验』索尼A7系列建议将菜单内的“APS-C画幅拍摄”选项设置为“关”。部分转接环传输过来的镜头数据是“DT 0mm F0”,可能会让机身误以为是APS-C画幅镜头而导致像场减小、总像素减少。E卡口原生镜头是收缩光圈测光的,可以在拍摄前直接看到景深效果。而在转接EF卡口镜头时,则是全开光圈测光、按下快门后收缩光圈曝光。想要实现景深预览功能,需要将1个按键自定义为“光圈预览”。在使用小光圈(如F22)进行连拍时,可能出现因为光圈来不及收缩而导致过曝的情况。机身显示F值会随对焦距离缩短而增大(实际光圈减小),例如100/2.8微距镜头在最近对焦距离时,最大光圈只有F5.6。这是正常现象,反应的是更真实数字,以往只有尼康单反机身才会这样显示。▲索尼A7S转接佳能100mm F2.8L微距镜头拍摄。▲索尼A7转接佳能70-200/4L镜头拍摄。第二部分:索尼E卡口相机如何使用尼康F镜头『关于F卡口镜头』F卡口镜头原本是尼康单反相机的专用镜头。尼康F卡口的历史悠久,中间经历了纯手动、自动测光、光圈联动、自动对焦、电磁光圈等多个阶段。它的卡口物理标准始终如一,因此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尼康F卡口还具有很长的法兰距,不仅能转接到各类无反相机上,同时也能转接到佳能EOS单反相机上。正因如此,类似三阳等品牌的纯手动镜头,ET推荐优先购买F卡口版本。这样再转手时,可以更容易地找到买家。『转接环的选择』目前,可让索尼E卡口相机使用F卡口镜头的NIK-NEX(或AI-NEX)转接环均为机械式,也就是说在转接后需要手动对焦、手动调节光圈,无法实现光圈联动、自动对焦、EXIF信息传送、防抖等功能。在挑选转接环的时候,我们需要关注镜头类型,具体为:E型镜头尼康E型镜头采用了电磁光圈,也就是像EF卡口镜头一样,通过内置马达控制光圈收缩,卡口处只有电子触点而没有任何机械联动装置。E型镜头在转接后只能全开光圈拍摄,所幸此类镜头目前还不多见,只有3款PC-E移轴镜头*(24/3.5、45/2.8和85/2.8微距)和两款远摄大炮(400/2.8E、800/5.6E)。往好的方面想,E型镜头普及后,说不定会出现适用于F卡口的电子转接环。*虽然PC-E移轴镜头上带有光圈环,但它只能在尼康AF单反相机上才能正常工作,强行拧动可能会造成内部机构损坏。G型镜头G型镜头是F卡口目前最主流的镜头类型。它的特点是没有光圈环,通过位于卡口处的耦合连杆,由机身控制光圈收缩。转接G型镜头时,需要购买带有光圈环的转接环。早期转接环是无级调整的(价格100-200元),从最小光圈到最大光圈之间没有段落感,需要依靠快门速度估测光圈值。新一代转接环(价格200-300元)提供了5-8级调节,但档位只是一个估测值,并且行程短、易松动。▲使用G型转接环转接尼康85/1.8G。非E非G型对于E型、G型之外的F卡口镜头,使用起来就容易多了。无论是自动对焦的D型镜头,还是手动对焦的AI、AI-S型镜头,都具备保留了手动光圈环,所以只需要一个最简单、没有任何附加功能的NIK-NEX转接环(约50元)就可以了。▲通过普通转接环使用尼康AF-S 300/4D。『使用经验』如果您手中既有G型镜头,又有非E非G型镜头,ET建议您各买一个转接环。将非E非G型镜头安装在G型转接环上时,镜头上的光圈环将失去作用,只能依靠转接环上的光圈环调节光圈,降低了操作性。▲索尼A7S转接尼康85/1.8G镜头拍摄。第三部分:索尼E卡口相机如何使用索尼A镜头『一个品牌两种卡口』目前,绝大多数相机厂商都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可换镜头相机系统。以索尼为例,A7、A77 II虽然都以A开头(实际上是希腊字母&α&),但两者的卡口并不相同,镜头也不能直接互用。A7的准确商品名称是ILCE-7,而A77 II则是ILCA-77M2,这里“ILC”是可换镜头数码相机的英文缩写,而E和A则分别表示了它们所采用的镜头卡口。A卡口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1985年,它经历了美能达、柯尼卡美能达、索尼单反等多个不同时期。它的情况与尼康G型镜头类似,结构上无光圈环、有光圈拨杆;区别在于A卡口镜头均无防抖机构(索尼A卡口单反/单电相机采用机身防抖),并且只有最新一代镜头才具备对焦马达。索尼E卡口系统全画幅机型:A7系列、NEX-VG900全画幅镜头:以“FE”作为前缀的原厂镜头APS-C画幅:NEX系列、A/A6000等APS-C镜头:以“E”作为前缀的原厂镜头,腾龙DiIII、适马DN索尼A卡口系统全画幅机型:A99、A900/A850全画幅镜头:原厂无DT字样、腾龙Di、适马DGAPS-C机型:A77II、A58等APS-C镜头:含有“DT”字样的原厂镜头,腾龙DiII、适马DC『原厂转接环2×2=4』到目前位置,索尼共推出了LA-EA1到LA-EA4共4款原厂转接环。它们都能实现光圈联动、EXIF信息传输,区别主要在于是否内置相位对焦模块、是否支持全画幅。对焦模块:LA-EA1、LA-EA3没有内置对焦模块,转接时,只有带对焦马达的镜头才能自动对焦。对焦使用对比度检测方式,对焦速度比较缓慢。LA-EA2、LA-EA4内置15点相位检测对焦模块(含3个十字点)和对焦马达,支持几乎所有A卡口镜头自动对焦。对焦使用相位检测方式,对焦速度与A58/A65等A卡口单电相机相仿。全画幅:LA-EA1、LA-EA2只适用于APS-C画幅机身,用在A7系列上时会有遮挡情况。LA-EA3、LA-EA4则适用于所有E卡口机身。简单来说,LA-EA3是LA-EA1的全幅版,LA-EA4则是LA-EA2的全幅版。下面的表格应该可以更清晰的进行说明。需要注意的是,由于A卡口镜头没有内置防抖、E卡口又是镜头防抖系统,因此转接后是无法进行防抖的。此外,LA-EA2、LA-EA4内置的对焦模块并不是非常先进,不仅覆盖范围较小,同时只有中心点及上下各1点精度较高。期待索尼能下放A77/A99的19点对焦模块。▲通过LA-EA4转接索尼70-200/2.8G镜头。另外,E卡口原生镜头是收缩光圈测光的,可以在拍摄前直接看到景深效果。而在转接A卡口镜头时,则是全开光圈测光、按下快门后收缩光圈曝光。想要实现景深预览功能,需要将1个按键自定义为“光圈预览”。『机械转接环』市场上也有一些MA-NEX的机械转接环。它们只能实现有级或无级的光圈收缩,而不能实现自动对焦、光圈联动和EXIF传输。情况与转接尼康G型镜头的NIK(G)-NEX机械转接环类似,这里不做过多介绍。▲索尼A7转接索尼70-200/2.8G镜头拍摄。▲索尼A7S转接美能达500mm F8折返镜头拍摄。第四部分:索尼E卡口相机如何使用徕卡M卡口镜头『徕卡及徕卡口镜头』我们通常所说的徕卡镜头,其实泛指“徕卡口镜头”。徕卡在135画幅相机上使用过3种卡口,分别是L39螺口、M卡口和R卡口。L39螺口和M卡口都是为旁轴相机开发的,并且L39螺口通过转接环还可以变更为M卡口。R卡口是为单反相机开发的,不仅能转接到各类无反相机上,还可以通过转接环、改口环使用在佳能、尼康、索尼等单反相机上。这里主要介绍M卡口的情况,除了徕卡原厂镜头外,还有相对便宜的福伦达VM系列、蔡司ZM系列可供选择。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M卡口镜头都不是为数字感光元件设计的。特别是35mm以下的广角镜头,在转接后不仅会有边缘画质崩塌的风险,严重的还会出现红移现象。容易出现红移的机型:A7R、NEX-7不容易出现红移的机型:A7S、NEX-6/NEX-5T等1600万像素产品▲福伦达VM 35/1.4(左)与索尼35/2.8 ZA(右)体积对比。PS.在旁轴镜头中,除了M卡口外,CONTAX G系列同样备受关注。借助天工全自动G-NEX转接环,CONTAX G镜头也可以在索尼E卡口无反相机上实现自动对焦、EXIF传输等功能。不过,G镜头的规格较少,且在A7上只有G45和G90表现出色。考虑到近两年来G镜头价格不断上涨,因此不推荐普通玩家购入。『转接环的选择』M卡口镜头都是手动对焦、手动光圈的,因此对焦环并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只需要调整物理接口和法兰距即可。这里强调一下,普通转接环是“恢复镜头的”法兰距,并没有改变镜头的光学特性。考虑到大多数M卡口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只有0.5m甚至更长,一些厂商推出了可“加长法兰距”的微距接环。效果有点类似于近摄接圈,不过目前看大部分产品的用户评价,近摄伸长之后都有明显旷量。市售M卡口转接环的品牌很多,既有福伦达、KIPON、Shogun等知名品牌,也有大大小小各种国产和假洋牌。原则上,只要不漏光、厚度准确,50元的转接环和1000元的转接环并无任何区别。厚度是一个很关键的指标,厚一些会造成无限远无法合焦,而薄一些则会让景深标尺不再准确,从而影响到超焦距扫街拍摄。最后,早期M卡口转接环在A7系列全画幅无反相机上也存在遮挡问题。为此,福伦达还曾发布公告,并升级了旗下的VM-NEX系列转接环,大家在购买时尽量选择新一代产品。▲索尼A7转接福伦达VM 15/4.5拍摄。『写在最后的话』会写这样一篇文章,主要是很多朋友都很关注A7的转接问题。说到底,转接镜头只是一种玩法,可以获得更多使用体验。但如果是用来干活或者日常记录,显然还是原生卡口镜头更理想一些。大家会玩转接,主要因为目前E卡口镜头规格还不够丰富(特别是全画幅的)。如果原生卡口镜头中有可以满足您需要的规格,但由于资金有限而不能立刻购买,最好的选择是继续存钱而不是利用用转接来过渡。玩转接时因为手里有老镜头,不要为了转接而去买老镜头。以上,希望能对更多朋友带来帮助。“什么值得买”是一个中立的,致力于帮助广大网友买到更有性价比网购产品的分享平台,每天为网友们提供严谨的、准确的、新鲜的、丰富的网购产品特价资讯。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很有帮助,可分享到朋友圈。公众号搜索添加:SMZDM_SMZDM,订阅更多优惠购物信息。优惠爆料觉得什么值得买的内容不够多不够全?来爆料吧:/submit晒物分享每日发布网友真实选购经历和商品体验。如果您手上有个不错的的东东,不妨show给大家看看:/submit经验投稿提高品质生活的百宝箱,分享经验心得的锦囊。获取经验知识,传播深刻体会的好地方:/submitA7S浪漫夏夜银河开箱 **长曝噪声问题更新
已经不是开版上的第一箱, 所以不囉嗦直接开了!! 我只有一支FE镜, 先跟A7R把机身盖借来用用
之前各位可能已经看过我的A7R开箱, 这张就不重拍了, 想像一下把A7R换成A7S吧. 我的A7R和A7S都要靠Metabones转接这些Canon镜头才能拍照
这次忍不住入手A7S的主因就是为了能让这只移轴神镜上场拍银河, 因为这只镜头的光圈只有f/4, 想拍漂亮的银河都要把ISO拉到6400拍, 这对A7R或是5D3实在很挑战极限
既然是银河主力机, 昨天一到手晚上马上再冲去沙漠里拍银河试机, 直接看图吧!!
昨天到的太晚来不及再找新点拍摄, 所以直接去老地方, 时间不太够所以只拍了这几张意思意思, 反正主要是来试机. 以下全部都是A7S, ISO 6400, 30秒, 用Metabones转接Canon TS-E 17mm f/4L拍摄(昨晚光害有点严重, 状况没有上个月带A7R去拍的时候那么好)
先撇开这台长曝热噪的问题不管, A7S的高ISO真的没话说, 6400大概有A7R或是5D3介于的水准, 可以轻轻松松的让f/4的镜头上场拍银河. 至于那个热噪的问题在另一个讨论串就不赘述以免破坏了开箱的兴致骂归骂, 但昨晚其实还是拍的很爽啦
不过还是提醒一下想购入A7S用来夜拍的人, 夜拍长曝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千万别用静音拍摄以及电子式前廉快门, 这两个功能会导致A7S长曝的热噪声很恐怖的暴增, 关掉这两个功能再搭配机身长曝除噪可以明显改善A7S热噪问题(虽然还是不很满意, 但不想管了). 至于高ISO一般情况的拍摄A7S绝对是目前市面上高ISO表现最完美的FF机, 短时间内应该很难被比下去吧
*****************************************************
我又继续测试了一些夜拍, 那个长曝的热噪声问题还是觉得很困扰. 后来实在忍不住了跑去找Sony借了一台测试机回家. 今天刚好美国放大假有空仔细的整理了一下, 以下全部是黑盖测试, RAW, ISO 3200, 30秒, 这次测试用的A7S已经不是我原来买的那台而是Sony借测的, 所以不需要怀疑是单一机子的问题了.
静音拍摄 - ON
电子式前廉快门 - N/A
机身长曝除噪 - N/A
噪声如预期的多到爆炸!!
静音拍摄 - OFF
电子式前廉快门 - ON
机身长曝除噪 - OFF
噪声比较少但还是很多.
静音拍摄 - OFF
电子式前廉快门 - OFF
机身长曝除噪 - OFF
本来以为关闭了电子式前廉快门会好些, 但之前似乎没有仔细测试只是凭感觉, 目前看起来开与关所造成的噪声是差不多的, 两张可以仔细比对一下噪声分布与数量几乎完全相同.
静音拍摄 - OFF
电子式前廉快门 - OFF
机身长曝除噪 - ON
几乎没噪声了(废话), 但以噪声数量这么多(可以用密密麻麻形容)的情况来除噪再加上A7S的划素仅有12MP, 对照片的伤害其实不小喔.
之前在另一讨论串里面好多人一直强调热噪声是正常的, 看过上面A7S的状况之后再来看对照组A7R与5D3, 一样用RAW, ISO 3200, 30秒的黑盖测试
机身长曝除噪 - OFF
噪声实在太少了, 这样大小的图很难看出来, 我们用100%裁切来看吧
机身长曝除噪 - OFF
噪声实在太少, 比A7R还少... 100%裁切都只能看到一个点, 我们看整个萤幕吧(怀疑是不是我的Dead Pixels)
本来还想看看RX100M3的长曝噪声跟A7S有没有拼, 结果被吓到看看笑一笑就好
RX100M3 - ISO3200惨不忍睹, 我只敢放1600的上来, 在家里就可以拍出满天星
结论已经很清楚, A7S不论如何只要长曝30秒所产生的热噪声比A7R或是5D3多出太多了(电子前廉开关与否没有影响). 当然机身长曝除噪可以处理掉这些噪声但就如文中所说在这样密密麻麻的热噪声下对仅有12MP的照片除噪是很伤害照片品质的. 对照组的照片我绝对没有这么无聊去动手脚, 也请别怀疑我是不是C家来的打手(虽然我的ID很可疑)... 常在版上的朋友们都知道我是Sony的死忠粉丝!! 而且版上有A7R和5D3的人太多, 自己试一下比对看看就知道了.
还有些最近用RX100M3和A7R拍的银河照, 可以去看看参考比较一下.
Eric5DMarkIII wrote:
已经不是开版上的第一...(恕删)
Eric5DMarkIII wrote:
已经不是开版上的第一...(恕删)
被你抢走一步了,我本来要去拍呢 =.=!!!
实际拍摄出来才会更好具体答案了 ~ Good luck~
给你加分 ~
请问师兄会拍摄天文深空照片吗? 不知此机是否适合拍星云、星系之类的题材...
chris.hu wrote:
头香~~~...(恕删)
你还不快点去买一台~
Eric5DMarkIII wrote:
已经不是开版上的第一...(恕删)
请问一下版大
A7系列接CANON镜头对焦不是很慢?
这样拍摄不会有限制吗
我6月30号也去sony预购A7S
不知什么时候会通知取货
等待机子真难受阿
suv7 wrote:
我6月30号也去so...(恕删)
7/14~7/22 会发货,每家会不同
ru03zj3 wrote:
请问一下版大A7系列...(恕删)
手动对焦拍摄就好 ....
参考文章如下
lokuochin wrote:
7/14~7/22 ...(恕删)
请问消息来源是?
我问SONY都说上市时间未定入手索尼A7S晒开箱
发表时间:
来源:色影无忌
作者: 老路YJ
责任编辑: 黑眼圈
  为了萌妹子,吊丝也要逼格满满!!!
  楼主是个身在腐都成都的上班狗+ACG控。平时白天上班,每天累成狗一样赚米,养家糊口。晚上回家看看新番,玩玩游戏。到了有漫展的周末,当然要赶赴漫展前线,即使排上两三个小时的队才能进场,也要去。为什么?看萌妹子,勾搭萌妹子,还需要更多的理由么?!
  之前去漫展,带过单反,后来觉得太重了,要是再在漫展上买点东西,拿着实在太恼火。于是换了一个黑卡。此前去的展会都在新会展,场地光线还不错,用黑卡拍着感觉还行,虽然发现自从换了黑卡之后,妹子不怎么爱看我镜头了(桑心!!!)不过拿着小机器,走位比较方便,也可以蹭到别人的角度。
  但是前几天去了东区音乐公园演艺中心举办的FUN,那个室内光线简直不堪入目,暗得一比。试拍了几张同去的小伙伴,出的图完全不能看,场内根本不能拍,只能转战场外拍外景。FUN的场地太小了,到处都是人,黑卡拍出来,大家都懂得,CMOS小了,虚化不够。而且妹子们都在看黑有大的单反,森森滴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恶意。这是在逼我换相机么!!!
  本着要在光线比较暗得室内不用脚架就能轻松拍摄、全画幅、看起来比较有逼格这样的原则在网上搜了一圈,发现各种条件都满足而且价格还是我这吊丝能接受的,只有索尼新出的A7s了。
  看了官网的介绍,感觉还不错,网上也看了一些A7s的帖,确实挺赞,不过没有实际试用过,也不好直接就在网上下手。于是下班之后去了比较近的来福士索尼直营店去试机。之前买黑卡也来过,店员态度都挺好的,知道我来意之后也是给我演示了很多A7S的弱光拍摄,看了一下它的高感表现,确实不错,而且机身很小巧,带着也比较轻松。虽然小但是看起来逼格满满,再三思考了一下,也打电话问了问机友的意见,还是决定把这款微单买下来,顺便入了一个蔡司35的定焦头。
  回家之后,我这个吊丝带着激动的心情,斗胆做了这次开箱,第一次弄开箱帖,各位看官随意看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做一个参考。
  咳咳,废话说了那么多,各位看官就等了!接下来是开箱时间:
  怎么说喃,盒子延续了索尼微单包装的一贯风格,相当之简单,相比A7s本身这种重量级产品来说会不会太过简陋了?
  原帖链接:
周关注度:8241
周关注度:6989
周关注度:6326
周关注度:6241
周关注度:湖南旅游报价网
周关注度:6879
周关注度:6573
周关注度:6541&&&& 暗夜之王 PE2014索尼A7S现场评测体验
暗夜之王 PE2014索尼A7S现场评测体验
暗夜之魅 强大的镜头群与视频配件
这是每个新卡口系统的必经之路——镜头群初期的匮乏,但是索尼很聪明的一点就是在推出几款比较常用镜头的同时,通过转接环进行转接,使用A卡口的镜头。这样一来,就可以缓解初期带来的镜头群匮乏的压力。
E卡口的拓展能力
除了自家的镜头,E卡口的拓展能力也是一个亮点。只要通过各种转接环,E卡口几乎可以使用任何卡口的镜头。其中不仅包括了单反镜头,还有镜头和电影镜头,为拍摄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可能,也增加了其可玩性。
搭配上整套视频配件后霸气的α7S
搭配上整套视频配件后霸气的α7S
小编见到这一套东西的时候口水就直流啊,在这里面,机身仅仅是很小的一笔花销,配件才是大头。不过也只有高质量的视频配件支持,α7S也好,其他摄像机也好,才能进行更方便的视频拍摄。所以,人靠衣装马靠鞍,只有配了好鞍,α7S这匹宝马才能更好地被使用。
α7S搭载的神秘镜头
细心的朋友就不难发现,α7S机身上搭载了一颗之前没有见到过的神秘镜头。其实前段时间就有消息流露出这颗镜头的规格,它就是FE 28-135 F4 G Zoom镜头。不过小编见到的这颗只是一个模型,而镜头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发中,相信随着α7S的推出,这颗镜头很快就能和大家见面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从这颗镜头的构造来看,明显是一颗专门为视频拍摄打造的镜头,并且还得搭配这些视频配件使用起来才更为方便。
结合之前流露出来的消息,这枚镜头拥有和黑卡RX10一样的无极光圈环开关设计,也就是上图中镜身上的那一个。而镜身上的三个环,从内到外分别是光圈环、变焦环、对焦环。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最新单电频道文章
数码相机报价
产品类型产品定位
搜索关键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a7s二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