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院聚居少数什么意思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_百度百科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地处中国通往东南亚门户城市、桂西南区域交通枢纽城市、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崇左市,被誉为“南疆国门大学”。前身是1939年创办的广西省立龙州师范学校,历经广西省龙州师范学校、南宁专区龙州师范学校、南宁地区第二师范学校、南宁师范专科学校、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2009年3月升格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成为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1]
据官网2014年11月信息显示,有崇左一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043.93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9.5万平方米,学生宿舍6.8万平方米,运动场地4.4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160万元。校内基础课程教学实验室和专业技能实验实训室92个,教学计算机1350台,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数4954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30多个。校园网覆盖全部教学区、办公区和生活区。[2]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前身是广西省立龙州师范学校,1939年创办,历经广西省龙州师范学校、南宁专区龙州师范学校、南宁地区第二师范学校等阶段。[3]
教学结构图
广西省立龙州师范学校
1939年广西省立龙州师范学校创建。
1950年广西省立龙州师范学校更名为广西省龙州师范学校。
1958年广西省龙州师范学校更名为南宁专区龙州师范学校。
1969年南宁专区龙州师范学校停办。[1]
南宁地区第二师范学校
1972年南宁专区龙州师范学校复校并更名为南宁地区第二师范学校。
1978年南宁地区第二师范学校升格为南宁师范专科学校。
1994年南宁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南宁地区第二民族师范学校
1980年南宁地区第二民族师范学校创建。
2003年南宁地区第二民族师范学校并入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日,经教育部批准,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3]
据官网2014年11月信息显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有教职工580人,专任教师487人,其中高级职称13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325人。另有外籍教师6人,外聘客座或兼职教授12人,拥有2个区级优秀教师团队、3个校级优秀教师团队。[1]
优秀教师团队  序号
教学团队名称
边境地区物理教师培养教学团队[4]
2汉语教研室教学团队农辽林区 级3
学科教法教学团队
物联网教学团队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5]
据官网2014年11月信息显示,该校设有中文系、外语系、经济与管理系、政治与公共管理系、音乐与舞蹈系、美术与设计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物理与电子工程系、化学与生物工程系、体育与健康教育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等11个教学系部。开设26个本科专业以及15个高职专业,隶属文学、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1]
院系本科专业  专科专业 中文系[6]
汉语言文学汉语 外语系[7]
英语(教师教育)、英语(商务英语)、越南语应用泰国语经济与管理系[8]
旅游管理、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管理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9]
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技术、会计电算化物理与电子工程系[10]
物理学、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技术化学与生物工程系[11]
化学、化学(师范教育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科学药品经营与管理美术与设计系艺术系[12]
美术学、艺术设计学 音乐与舞蹈系音乐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系[13]
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学前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体育与健康教育系[14]
体育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据官网2014年11月信息显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拥有2个广西重点培育学科、1个广西高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个广西高校重点学科。
广西重点培育学科(2个):数学、旅游管理[1]
广西高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个):应用化学[1]
广西高校重点学科(1个):应用化学[15]
据官网2013年6月信息显示,建成自治区级优质专业2个、校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精品课程1个、校级重点课程5门。
自治区级优质专业(2个):汉语[4]
、化学教育[11]
校级重点专业(6个):旅游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物流管理、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16]
省级精品课程(1个):旅游管理[5]
校级重点课程(5门):
课程名称申报单位负责人分析化学
化学与生物工程系
计算机网络应用与技术
物理与信息技术系
蒋志年[17]
高等代数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黄焕福大学语文 中文系农辽林新闻采访与写作[18]
——何明智[19]
据官网2014年11月信息显示,有崇左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043.93亩,另有预留发展用地75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9.5万平方米,学生宿舍6.8万平方米,运动场地4.4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160万元。校内基础课程教学实验室和专业技能实验实训室92个,教学计算机1350台,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数4954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30多个。校园网覆盖全部教学区、办公区和生活区。[2]
据官网2014年11月信息显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作文大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等省部级以上竞赛中获奖项100多项。[1]
据官网2014年11月信息显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先后与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所属外国语大学、越南东方大学、越南高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泰国庄甲盛叻察帕大学等东南亚国家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际关系,签订了实质性的合作项目协议,实现了合作办学,双方在教师和学生互派、图书资料交换、共同举办国际会议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与安琪酵母(崇左)有限公司、广西埃赫曼康密劳化工有限公司、广西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区、国家级开发区凭祥边境经济合作区、广西丰浩集团等企业达成了技术合作的意向。[1]
据官网2014年11月信息显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拥有2个自治区级研究基地,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培育基地。
自治区级研究基地(2个):广西左江花山岩画研究院、广西边疆问题研究基地
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培育基地(1个):桂西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1]
据官网2014年11月信息显示,在民族文化、民族艺术、民族体育、边疆治理、桂西南植物资源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共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在内的省部级以上课题39项、地厅级科研立项项目256项;出版各类专著、教材100多部,发表论文2600多篇,其中在中文核心刊物发表580多篇,被SCI、EI收录27篇;获地厅级以上奖励56项。[1]
获批区级教改项目(截止2013年)序号
民族地区师范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中英文双语教学的构建与实践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课题制教学法的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广西新升格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实践与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把地方戏曲纳入区域性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的实践性研究
提高广西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实效性研究——基于建构主义原理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乡土美术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陀螺运动教学最优化模式研究
民族师范院校精细化工专业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90后”大学生特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关系研究——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实战性”研究——以广西新建本科院校为例
向先清[17]
据官网2014年11月信息显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收藏有纸质图书约85万册, 按照《中国图书分类法》(第五版)分类排序,电子图书63多万册,期刊合订本5万多册。使用金盘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GDLISNET6.007版)及OPAC查询终端。
阅览室期刊1300多种,报纸170多种。开通使用/试用同方知网、万方、维普、读秀知识库、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视频库、超星电子图书、金图原版外文电子图书、物竞化学品数据库、银符在线模拟考试题库、VERS维普考试资源系统、EBSCOhost(ASP、BSP)等二十多种数据库。[20]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是由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期刊,199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
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45—1378/G4,国际连续出版号:ISSN。本刊为双月刊。
《》为广西省一级期刊,先后成为“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网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统计源期刊》收录。全国首届《CAJ—CD》执行优秀期刊,第五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广西高校学报优秀期刊。[10]
党委书记院长武波、副院长李明辉、韦永恒、张劲松、韦日平党委副书记农克良、韦悦珍校长农克良纪委书记韦悦珍(据官网2014年11月信息显示) [21]
校训:进德修业,崇学善成
办学精神:自强不息、和谐至善、尊师重道、知行合一。[1]
校徽:主题运用了运用了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简称的拼音缩写变形组合,像门型,并融入了铜鼓的纹样,充分体现了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民族特色及“国门大学”的地理位置;从红到黄渐变的圆象征了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发展愈加灿烂辉煌,也突出了“边陲明珠”的称誉。[22]
据官网2014年11月信息显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已有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服务类、新闻类等多种社团25个。2012年计算机协会获得区级优秀社团荣誉称号。政治与公共管理系团总支、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团总支荣获2011年“广西高校五四红旗团总支”称号。[5]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引用日期]
.崇左新闻网[引用日期]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网站[引用日期]
.物理与电子工程系[引用日期]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引用日期]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引用日期]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引用日期]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引用日期]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引用日期]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引用日期]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引用日期]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引用日期]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引用日期]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引用日期]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引用日期]
.新浪教育[引用日期]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引用日期]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引用日期]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引用日期]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引用日期]
.新华网[引用日期]
.校徽[引用日期]
通过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测...
提供资源类型:> 高校动态 > 文章内容
江苏第二师院:为少数民族学生开启成才梦想
作者:李月昭 陶赋雯 发布时间: 来源: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只招少数民族吗_百度知道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只招少数民族吗
你报那些有招少数民族的专业没听过,好像很多专业都有,将采取单独划线录取方式,详情请看填志愿的参考书,只要经广东省民委认定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生报考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少主民族生的录取分数会比较低不是,免学费,只招少数的民族生,大部分是汉族生
不是。比较多的是汉族生。少数民族生有优惠而已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
中文系是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最早建立的系科之一,已有30多年的办学历史。1977年开始招收专科生,现设有语文教育、汉语、文秘、新闻采编与制作四个专业。汉语专业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优质专业。中文系全日制在校专科生546人。经教育部批准,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方向、公共关系与文秘方向、新闻与现代传媒方向)2009年开始招生!中文系下设汉语、文秘和新闻等3个教研室,其中汉语教研室被评为区级优秀教师团队。创&&&&办1939年国&&&&家中国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是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最早建立的科系之一,30多年来,中文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走打牢基础、突出特色、为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发展道路,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明显。[1]
中文系从1977年起开始招收专科生,从2009年起开始招收本科生。开设有汉语、语文教育、文秘和新闻采编与制作四个专科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一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分设教师教育、文秘与公共关系、新闻与现代传媒三个专业方向。目前,中文系以本科教育为主,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并重,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办学模式。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共1279名。[1]中文系师资力量不断增强。现有在职教职工43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6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31人。形成了一支充满活力、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开拓进取、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科研队伍。教师科研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我系获得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立项10余项,承担区级科研立项20余项,出版专著及主编教材10余部。其中有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1项,2012年教育部项目立项1项。先后有3名教师荣获曾宪梓基金奖,多名教师荣获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校教学名师、校青年优质课比赛奖、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优秀教学成果奖等荣誉称号。。[1]自创系以来,中文系坚持全面的人才质量培养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宗旨,以面向社会发展需求和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为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形成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紧贴师范院校特点,坚持“博雅”与“致用”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坚持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突出“五个一”即“修得一身好素养,做得一手好文章,具有一副好口才,写得一笔漂亮字,掌握一门好技术(办公自动化)”的专业特色。现建有微格实验室、办公自动化实训室、新闻演播实训室以及非线性编辑实训室,与校外8所中学建立教育实习基地,与崇左市政府、左江日报社、崇左电视台等政府机构和媒体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硬件环境。[1]
中文系学生通过三到四年的专业学习,除获得专业毕业证书,还将获得外语、普通话、计算机、书法、文秘、记者编辑等技能等级证书,学生还可通过系内第二课堂的学习,接受文学创作、新闻采写、摄影、书法、多媒体课件制作、朗诵、演讲等多方面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就业面广,既可从事教师、记者、编辑等职业,也可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工作,还可以继续深造,攻读本科或研究生。[1]
中文系由于在专业建设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上狠下功夫,在办学模式上坚持创新,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学生在专业功底、审美品位、人文素养、从业技能以及务实作风、创新精神等方面具有竞争力,就业面广,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办学30多年来,中文系已为社会各界输送6000多名毕业生,学生遍布全区,辐射全国,他们当中,有的在文学创作方面脱颖而出,成为知名的作家,有的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有的成为享誉全国的优秀教师,有的迅速成为单位业务骨干或踏上领导岗位。[1]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当前我系正以改革促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继续深入探索特色化办学道路,力作南疆国门大学的排头兵。[1]学校立足桂西南,面向广西,充分利用校内丰富的教学和科研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优势,积极主动为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优质服务。2000年至2003年,学校承担了原南宁地区各县(市)的初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义务教育工程培训任务,共培训3000多人次;2004年以来,先后多次承担崇左市课改教材师资培训、课标实验教材培训、“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和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的培训任务,共计3700多人次;积极利用建有普通话测试站、普通话测试员多的优势,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普通话轮训,共培训4000多人次;积极为当地边防驻军、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培训计算机操作技术和越南语会话,培训达3000多人次。学校与安琪酵母(崇左)有限公司、广西埃赫曼康密劳化工有限公司、广西中国—东盟青年区、国家级开发区凭祥边境经济合作区、广西丰浩集团等企业达成了技术合作的意向。广西名族师范学院实践课
学校高度重视特色鲜明、品位高雅的校园文化的打造,围绕“服务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的基本准则,突出“边境性、民族性、红色性”,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创建开放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体系。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在各级各类大竞赛中,我校选手屡获佳绩。“十五”以来,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作文大赛、“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广西大学生英语戏剧节、“新华杯”广西高校计算机应用大赛、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化工)论文设计竞赛、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德艺双馨”青年声乐广西赛区总决赛等省部级以上竞赛中获奖项106项;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和普通话水平测试通过率高。学校就业工作成绩突出,分别于2007年、2009年被自治区教育厅授予“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校先后多次被授予“全国民族体育先进集体”、“全区普通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广西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广西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先进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安全文明校园”、“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卫生学校”、“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广西高校教学改革与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方向 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教育及教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教师职业素养,初步具备从事本专业教学的能力和科研能力,能够在普通中学和职业技术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相关的教育和文字工作者。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中外语言学史、中国古代文献学、写作学、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学论等。
就业方向:适合在普通中学和职业技术学校从事语文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也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文秘等相关工作。
学 制:本科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汉语言文学专业(公共关系与文秘方向 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面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新闻、出版、文艺、外事、外贸等领域,培养具有系统汉语言文学知识和理论素养,比较全面地掌握市场经济、秘书学、公共关系、法律、写作等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应用文写作能力、高级秘书的调研辅助决策能力、行政公关和管理能力,从事秘书、文化、宣传、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写作学、秘书理论与实务、现代管理学、文书档案学、公共关系学、公共关系实务、交往心理学、组织行为学、贸易洽谈与技巧、办公自动化、管理心理学、现代社交礼仪、公务员制度研究等。
就业方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新闻、出版、文艺、外事、外贸等部门从事文秘、宣传、策划、管理等相关工作。
学 制:本科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与现代传媒方向 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具有系统汉语言文学知识和理论素养,熟悉我国新闻法规、宣传政策;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和较强的采写、编评等新闻业务能力;具有较强的网络采编、设计与制作以及企业形象策划、广告策划等技能;毕业后能从事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的采编尤其是网络采写、编辑、广告文案设计等工作,胜任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新闻宣传、形象策划、广告传播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新闻人才。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中外新闻史、大众传播学、报纸编辑与电子排版、新闻摄影与摄像、新闻评论学、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节目采编、新闻法规与新闻政策、广告学概论、网络传播学、网络编辑与策划、网页设计与动画制作、广告文案写作、广告策划与创意、媒介经营管理等。
就业方向:在电视台、电台、报社、出版社、广告公司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编辑、记者、宣传、策划、设计等相关工作。
学 制:本科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专业(专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熟悉教育基本规律,系统掌握语文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进行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的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
主干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小学语文教材教法、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写作、教师口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教育实习等。
就业方向:适合在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从事语文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也可从事宣传、文秘、编辑等工作。(专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掌握办公自动化技术,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可在党政机关、新闻媒体、文化教育、企事业等部门从事宣传、编辑、记者等文字工作的较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基础写作、应用文写作、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形式逻辑、文学概论、实用美学、中文信息处理、新闻学概论、编辑学、行政管理学、书法、中国文化概要、口才与演讲、影视艺术等。
就业方向:适合在党政机关、群团组织、报社、杂志社、出版社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管理、文秘、政工、记者、编辑、宣传等工作,也可从事教育教学等工作。(商务文秘方向 专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熟悉商贸法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文秘、商务、外语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熟练操作办公自动化设备,熟练掌握档案的建设与管理、现代信息采集和处理技能,善于在组织中沟通、协调、合作,具有较强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组织会议及商务活动能力,能在现代企业及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从事办公室程序性工作,协助领导处理日常事务,并为领导决策及实施提供服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现代汉语、大学语文、文秘写作、商务秘书实务、法律基础与经济法、市场营销、现代企业管理、公共关系实务、电子商务、商务秘书英语、英语应用文写作、办公自动化、秘书心理学、会计学原理、演讲与口才艺术、商务沟通技巧、秘书礼仪与公关、档案管理、书法、普通话等。
就业方向:现代企业的商务秘书、商务助理、综合秘书(办公室文员)、涉外秘书、信息管理秘书、礼仪人员、公关人员及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行政秘书等岗位。专业(专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文化素养和心理素质,系统掌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编辑业务技能,有较高的文字水平和社会活动能力,比较熟练地掌握两门外语(一门是英语、另一门是越语或泰语),可从事平面媒体、广播电视、网络信息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摄影、摄像、制作及广告策划等专业技术工作及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公关、墙报、彩报、文字宣传、DV摄制等业务的较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新闻史、写作、大众传播学、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现代广告学、新闻摄影、新闻编辑评论、报纸编辑、新闻采访写作、电视新闻、电视摄影与编辑、网络新闻技术、东盟文化概论、公共关系学、办公自动化等。
就业方向:适合在通讯社、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介部门从事公关、广告、组织、宣传、出版、新闻采编、新闻制作、新闻报道等工作,也可在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文秘、公关等工作简介2010年中文系科研成果汇总[2]
发表刊物名称
在传统与现代间的新汉语写作-论贾平傲的文学追求
作家(下半月刊)
2010年第9期
道家的“自然之道”及其现代美学意义
2010年10月(中)
国家级贫困县民族文化育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广西龙州县天琴文化为例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年12月第1版P474-47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壮汉双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10年12月第1版P441-444
广西龙州天琴文化产业开发的新策略
广西民族研究学会、广西壮学学会
2010年7月第1版P287-293
广西地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问题思考
广西民族研究学会、广西壮学学会
2010年7月第1版P287-286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问题思考-龙州天琴文化为例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年12月第1版P543-546
道家的“自然之道”及其现代美学价值
梁伟华、何明智
2010年10月(中)总第306期
“东盟共游圈”-泰国酒店观光业现状分析及启示
林义高、陈涛*、彭博*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梁启超作文教学法及其实践应用研究》
黄邵英、廖冲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
“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论汪曾祺对当代小说创作的反思
温州大学学报
民族魂铸就的风采-访龙州县民俗专家农瑞群
左江日报社、《左江日报》
2010年10月
广西龙州天琴文化的展演与传承
黄新宇、廖冲
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歌海》杂志社、《歌海》
2010年9月(双月刊)总第133期
我国新闻传播者的媒介素养状况及影响要素
天琴艺术的传承及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
黄尚茂、黄新宇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广西民族研究》杂志社
2010年第4期、总第102期
张艺谋与广西电影
死的直面与生的拷问论鲁迅野草中的死亡主题
论鲁迅野草的言说策略
钦州学院学报
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创作能力培养探究
教育服务广西新发展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
教育教学论坛
闻一多“大江诗歌”文化国家主义的审美及评论
广西社会科学
浮躁与镇静:国内高校人文心态与精神对策
贴着俗常人生的面颊是靠生活和生命——广西诗人刘春论
高蔚 罗瑞宁
钦州学院学报
谁把相亲节目妖魔化
慢半拍的信息——《信息时报》时效性分析
从广西宁明花山岩画错过奥运宣传时机说起
广西大学学报
从广西宁明花山岩画错过奥运宣传时机说起
《花山申遗论坛》广西人民出版社
地方特色经济人才培养思路探讨--以广西崇左市为例
何明智、黄柳菱
2009年第33期
让传统文化永葆青春的秘密——韩国旅游品牌对花山文化产业振兴的启示
黄柳菱、何明智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0第一期
让传统文化永葆青春的秘密——韩国旅游品牌对花山文化产业振兴的启示
黄柳菱、何明智
《花山申遗论坛》广西人民出版社
旦歌:跨越中越边界的骆越天谣
农瑞群、梁伟华、何明智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10第二期
蒋韵小说女性悲情书写的初始动力源探析
戴红稳、刘复生
广西社会科学
2010年第四期
蒋韵小说女性悲情书写的叙述风格
2010年第二期
苦难.孤独.死亡--蒋韵小说女性悲情书写阅读札记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二期
人间苦乐情怀的担当与对时代困境的沉思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
死亡:叙述生存的自觉与灵魂的追问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4期
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研究综述
戴仙良、黄新宇
山东广播电视学校学报、现代视听
2010年5月;2010年第三期
信息公开透明与我国政府正面形象的梳理
黄新宇、唐艳林
河池学院学报
少数民族地区亲子关系中的媒介接触差异研究--基于广西两所地级市高校的调查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二期
宁明花山岩画传播研究
《花山申遗论谭》广西人民出版社
农瑞群、何明智、黄新宇
中文系团总支学生会成员名单[3]
团总支书记
    李颖潇
团总支副书记
学生会主席
学生会副主席
学生会副主席
学生会副主席
组织部部长
组织部副部长
组织部干事
组织部干事
组织部干事
组织部助理
组织部助理
组织部助理
组织部助理
秘书部部长
秘书部副部长
秘书部副部长
秘书部干事
秘书部干事
秘书部干事
秘书部助理
秘书部助理
秘书部助理
秘书部助理
宣传部部长
宣传部干事
宣传部干事
宣传部助理
宣传部助理
宣传部助理
宣传部助理
宣传部助理
学习部部长
学习部副部长
学习部干事
学习部干事
学习部干事
学习部助理
学习部助理
学习部助理
生活部部长
生活部副部长
生活部副部长
生活部干事
生活部干事
生活部干事
生活部助理
生活部助理
生活部助理
文艺部部长
文艺部干事
文艺部干事
文艺部助理
文艺部助理
文艺部助理
文艺部助理
体育部部长
体育部副部长
体育部干事
体育部干事
体育部助理
体育部助理
体育部助理
信息部部长
信息部副部长
信息部干事
信息部干事
信息部助理
信息部助理
信息部助理
项目公关部部长
项目公关部副部长
项目公关部干事
项目公关部干事
项目公关部干事
项目公关部助理
项目公关部助理
项目公关部助理
女生部部长
女生部副部长
女生部副部长
女生部干事
女生部干事
女生部助理
女生部助理
女生部助理
设备部部长
设备部干事
设备部助理
设备部助理
设备部助理
设备部助理
设备部助理
安检部部长
安检部副部长
安检部助理
安检部助理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