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眉应置于空调室外机比室内机高还是室内

向日葵栽培技术
核心提示:向日葵是较为抗旱、耐瘠薄、耐盐碱的作物,除沼泽土、重砂质土和石灰质土外,均可种植。1 选地应选择土层深厚、含盐量在0.4%以下是较为抗旱、耐瘠薄、耐盐碱的作物,除沼泽土、重砂质土和石灰质土外,均可种植。
应选择土层深厚、含盐量在0.4%以下,有机质含量0.5%~1%以上的旱平地或缓坡地,切忌选用粘性土壤。
向日葵必须坚持四年以上轮作,这是高产栽培和防病的基本条件,它不应和深根作物连作,忌重茬和迎茬,禾谷类作物是较好的前茬。合理轮作倒茬意义有三:
1) 平衡土壤养分。因为不同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各有侧重,如禾谷类作物喜氮素,豆类作物喜磷素,而向日葵则需要大量的钾肥,如果连作,会使土壤中某一种养分缺乏。通过合理轮作,有利于恢复和提高地力,做到用地与养地结合。
2) 有利于消灭杂草。不同作物都伴其特殊的杂草,这些杂草所需要的外界环境条件和土壤条件一致,如果连作,由于条件适宜,杂草迅速丛生,土壤中的大量养分和水分常为杂草所取,致使作物营养不足而减产。
3) 可减轻病虫危害。向日葵病害较多,主要有:褐斑病、黑斑病、菌核病、立枯病、霜霉病等。这些病害的侵染来源是:病原菌在土壤中越冬,通过土壤侵染向日葵,一些虫害如蛴螬、小地老虎、蒙古灰象甲、葵螟等,以成虫或蛹在土壤中越冬,因此实行轮作,给病虫害造成不良的环境条件,可以抑制其繁殖,减轻病虫危害。
3&精细整地,蓄水保墒
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深翻20厘米以上。结合深翻亩施优质农家肥千克,长效碳铵50~60千克,翻后及时耙耢整地,拣净根茬,做到地平、土细、无坷垃。&三九&压地,早春顶凌耙地,达到耕层土壤上松下实。墒情差和犯风地采取杠垄的方式进行整地保墒。旱地覆膜田化肥可在播前一次性集中深施,在小垄内开沟深度15~20厘米,条施长碳,然后在其两侧开沟播种。
食用向日葵的主要品种有:、、星火、黑大喀和美二花葵等;杂交种:进口迪卡牌、国产DK119以等。油用向日葵的主要品种有:S33(澳33)、S47、G101、、kws203、、晋葵6号、内葵杂3、S31等。
5 种子处理
1)精选种子:要选用纯度较高、粒大饱满的种子做种。选用适应当地环境、抗病性强、产量高的优良品种和杂交种。种子纯度97%以上,净度98%,发芽率90%以上。人工粒选,剔除明显的大花纹粒和双胚畸形粒。精选良种应在搞好田间选株、单盘收获、场上风选的基础上,还应抓好播前筛选或人工粒选,清除秕粒、杂粒和病粒。
2)对精选的种子进行包衣处理。
由于种衣剂内含杀菌、杀虫剂和微量元素,具有防病、防虫,促进苗全、苗壮的综合效益,一般可增产10%左右。
3)晒种:对未包衣的种子,播前晒种2~3d,可增强种子内酶的活性,可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有利于发芽快,出苗整齐。②浸种催芽:浸种催芽可使向日葵出苗快而整齐,并清除粘附在种子上的寄生植物的种子。其方法是:用25~30℃的温水浸泡3~4h,捞出摊开,堆放24h,当部分种子的种皮开口露芽,大部分种子都萌动时,便可播种。
4)药剂拌种。最好选用包衣种子。没包衣的种子,为防菌核病,用50%多菌灵(或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0克,拌种50~60千克或同一药剂500倍液浸种4小时;防霜霉病用种子重量0.5%~1%的瑞毒铜拌种;防治地下害虫用50%甲胺磷500克对水20~25千克拌种250千克。上述药剂应单独拌种,拌后闷4~6小时,做发芽试验,确认无药害方可播种(一定先拌杀菌剂,后拌杀虫剂)。
1)播期:春播时间在清明前后,夏播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我市常规品种的适宜播种期为4月上旬。
当5cm土层温度5℃即可播种。播期选择的基本原则是:第一,根据盐碱发生规律,适当早播或晚播,使幼苗避开盐碱为害;第二,根据品种生育期进行春播或夏播;第三,根据发病规律调整播期,使其避开病害多发季节;第四,根据生长特性调整播期,使开花灌浆期避开28℃以上高温天气。
2)基肥:向日葵为深根系作物,因此应深耕30cm左右;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结合施用化肥,增施磷钾肥。施基肥可撒施、条施和穴施。一般每亩施有机肥kg,碳铵20~30kg和过磷酸钙30~40kg,草木灰100~150kg。
3)种肥:常规品种如星火花葵施磷酸二铵60~75kg/hm2、三元复合肥75kg/hm2;向日葵杂交种施磷酸二铵225kg/hm2、三元复合肥150kg/hm2,严禁肥和种子接触,防止烧苗。
4)播种方式:种植方法以纯种为好,最好集中连片种植,也可以在地埂及沟沿上种植。播种方式采用:①人工或机力作畦,玉米点播器点播、铲子点播或锄头开沟条播;②精量点播,每穴1-2粒。干旱地区可采取深开沟浅覆地的方法,将种子播在墒情较好的湿土上。墒情较好,播深以3~5厘米为宜,墒情较差时,播深5~8厘米为宜。
8 田间管理
1)查苗补种: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有缺苗断垄应立即补种或移栽,以保证全苗。补种时,采用浸种方法,移栽可采取带土移栽,并追施少量化肥,促苗快速生长。移栽要在1对真叶展开时进行,以傍晚和阴天时为宜。向日葵是子叶出土作物,出苗前要松土,特别是盐碱地,土壤板结,应耙地、轻锄。
2)间苗定苗:幼苗出现1对真叶时间苗,有2对真叶时定苗,对先播种后覆膜的向日葵出苗即破膜放苗。
3)中耕除草:向日葵一般中耕3次。第1次结合间苗进行,中耕深度宜浅,深度10cm;第2次结合定苗进行铲锄,中耕深度稍深,深度15cm;第3次中耕除草在封垄之前进行,中耕深度稍深,结合开沟、培土、施肥,深度20cm。中耕的同时,应进行培土,以防倒伏。
4)浇水:向日葵需水最多的时期正值雨季,降水一般可满足对水分的需要,若遇连续降雨或持续高温干旱,应酌情防涝与浇水。另外,后期浇水应注意防风,以免倒伏。采用沟灌方式,减少每次灌水量的方法可有效防止倒伏。推迟灌头水时间,能有效地控制食葵株高。一般株高1.5米的品种,灌头水时应在花蕾直径4-5cm时进行,二水在初花期,三水在灌浆期。株高2米左右的品种,灌头水时间在开花前4~5天进行(旱情严重,灌水提前),二水在头水后6-7天,三水在灌浆期。
5)施肥:苗期一般不追肥。现蕾到开花期是向日葵需要营养物质的主要时期,应及时追肥。追肥最好时期,油用种一般在10片真叶,食用种20片真叶后为宜。如基肥不足,地力较低、植株瘦弱,追肥应大用量沟施,反之则少量穴施。花盘形成至开花期一般每亩追施尿素20kg,同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追肥距根10厘米左右。
6)打杈:打杈就是去掉分枝。
向日葵有分枝的特性,分枝一经出现,就会造成养分分散,影响主茎花盘的发育。因此,当植株出现分枝,应及时打掉,生产上一般在现蕾前后打杈2次。
7)人工辅助授粉:向日葵在生产中主要靠蜜蜂传粉,所以必须保证有充足的蜂源。蜂箱在田间的数量以3箱/公顷蜂最好。可增产10~30%。在开花期如果蜜蜂数量很少,则应进行人工辅粉,可降低空壳率,提高结实率,增加产量。一是粉扑子授粉法。用纱布包棉花,做成与花盘一样大的&粉扑子&,授粉时一手扶花盘,一手拿着粉扑子,用&粉扑子&逐个轻轻接触花盘二三次即可,然后再往另外一个花盘上轻轻擦几下这样依次下去,直至授完为止。二是花盘接触法。此法简单,只要在盛花期把相邻的两个花盘&脸对脸&地轻轻摩擦几下,即可达到互相授粉的目的。人工辅助授粉还可收集父本花粉用小刷子轻轻涂抹在母本的柱头上。人工辅助授粉的时间,以上午9~11时进行最为适宜,因这时花粉量最多,花粉生活力强,有利于授粉。在开花后2~3d进行第1次授粉,每隔3~4天授粉一次,整个花期共授粉2~3次。
9 病虫害防治
目前,国内外向日葵主要病虫害褐斑病、黑斑病、锈病、黄萎病、灰腐烂病、露菌病和浅灰腐烂病等。
1)是选育抗病品种。
2)是处理病残体和自生苗。清扫田园,及时处理病残体和铲除自生苗,是减轻病原的重要措施。
3)是调整播期,减轻危害。掌握适宜播期,调节开花时间,避开主要发病期,是当前一项关键性的措施。
4)是选地倒茬。向日葵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强,除了纯沙土、积水的沼泽地不宜种植外,其余土壤均可种植。但向日葵连作病害重,应注意轮作倒茬,至少种2年粮谷作物后,再种1年向日葵。
5)是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鉴于目前有些地区向日葵病害较为严重的实际情况,栽培密度不宜过大,平肥地不宜超过3.75万株/hm2。为了增强抗病能力,应注意施全肥,前期以磷肥为主,中、后期以氮、钾肥为主。用氮肥作追肥时,不要施得过早,可在现蕾期追施,施碳酸氢铵225~375kg/hm2即可。
6)是药剂防治。防治向日葵病害应以预防为主,在发病初期用粉锈宁或多菌灵等药剂防治。用65%代森锌500~700倍液或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菌核净对水逐株灌根防治菌核病;用40%粉锈宁对水喷雾防治锈病。
7)虫害防治:用敌百虫、辛硫磷防治蛴螬、地老虎、蝼蛄、象鼻虫等地下害虫;用杀螟松或甲基对硫磷防治。
8)鼠害防治:除施放毒饵杀鼠外,还可在向日葵茎基部绑上塑料纸,以防老鼠爬秆盗籽。
10 向日葵的收获与贮藏
1)适时收获:当向日葵秆变黄,上部叶片变成黄绿色,下部叶片枯黄下垂,花盘背面变成褐色时,舌状花朵干枯脱落,苞叶黄枯中变成本品种特有颜色,黑中透亮,带有小白条纹,种仁里没有过多水分,此时收获最为理想。
2)脱粒晾晒及贮藏:
根据不同品种的特性,选择不同的收获方法:籽粒较小、不易落粒的品种,采用机收机脱;籽粒较大、易落粒的品种,采取人工收割、人工脱粒的方法。将收获的葵花头平摊于场上,晴天晾晒2~3d,粒变小松动,用机械、木棒或链枷敲打,机械脱粒可能造成碎籽或脱色等。
脱粒产品经过晒风场后,杂质在2%以下,水分10%以下,即种皮坚硬、手指按压较易裂开、籽仁用手碾磨较易破碎时,便可进行装贮,装贮时须分级包装,严禁与其他品种葵花混装,销售分级出售,可明显增加效益。葵花收获后应注意贮藏条件,即应在低温、干燥、通风环境下贮藏,应在15℃以下的室内储藏,并注意通风干燥,不要置于室外长时间暴晒。储藏时间不宜超过一年,时间过长会使籽仁内的油分酸败。做到防潮隔湿、通风防漏等。
清除病残体。将病株及时带出田外,集中烧毁或深埋,覆膜田要及时清除残膜,净化农田。
7 种植方式
1)种植密度:常规品种。采用大小行覆膜种植,大行1m,小行0.5m,株距0.4m,留苗3万株/hm2;不覆膜大行距0.9m,小行距0.5m,株距0.3m,留苗3.3万株/hm2。杂交种。采用大小行种植,大行0.8m,小行0.3m,早熟品种留苗5.85万株/hm2左右;晚熟种留苗5.25万株/hm2。食葵的发芽率和出苗率低于油葵,顶土能力也不如油葵。为保证出苗株数,实际播量比计算播量应加大10-20%。食葵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强,种植密度大则花盘小籽粒小;密度小则花盘大籽粒也大。
2)间种。与小麦、大豆、谷子等矮秆作物实行间作,葵花与间种作物行比为2∶4,即2行葵花,4行矮秆作物,有利于通风透光,利于防病。
3)覆膜种植。采用大小垄种植,食葵大行距100厘米,小行距40厘米,采用幅宽80~90厘米地膜,一膜盖二行,一般采用先覆膜后播种方式,播种时将二行的播种穴错开位置播种,穴距65~80厘米,亩保苗株,油葵大垄67厘米,小垄34厘米,一膜二行,亩株数株,向日葵地膜覆盖栽培,可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向日葵栽培技术-中国干果网,中国最大的干果批发信息网
向日葵栽培技术
向日葵是较为抗旱、耐瘠薄、耐盐碱的作物,除沼泽土、重砂质土和石灰质土外,均可种植。1 选地应选择土层深厚、含盐量在0.4%以下,有机质含量0.5%~1%以上的旱平地或缓坡地,切忌选用粘性土壤。2 轮作向日葵必须坚持四年以上轮作,这是高产栽培和防病的基本条件,它不应和深根作物连作,忌重茬和迎茬,禾谷类作物是较好的前茬。合理轮作倒茬意义有三:1) 平衡土壤养分。因为不同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各有侧重,如禾谷类作物喜氮素,豆类作物喜磷素,而向日葵则需要大量的钾肥,如果连作,会使土壤中某一种养分缺乏。通过合理轮作,有利于恢复和提高地力,做到用地与养地结合。2) 有利于消灭杂草。不同作物都伴其特殊的杂草,这些杂草所需要的外界环境条件和土壤条件一致,如果连作,由于条件适宜,杂草迅速丛生,土壤中的大量养分和水分常为杂草所取,致使作物营养不足而减产。3) 可减轻病虫危害。向日葵病害较多,主要有:褐斑病、黑斑病、菌核病、立枯病、霜霉病等。这些病害的侵染来源是:病原菌在土壤中越冬,通过土壤侵染向日葵,一些虫害如蛴螬、小地老虎、蒙古灰象甲、葵螟等,以成虫或蛹在土壤中越冬,因此实行轮作,给病虫害造成不良的环境条件,可以抑制其繁殖,减轻病虫危害。3&精细整地,蓄水保墒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深翻20厘米以上。结合深翻亩施优质农家肥千克,长效碳铵50~60千克,翻后及时耙耢整地,拣净根茬,做到地平、土细、无坷垃。&三九&压地,早春顶凌耙地,达到耕层土壤上松下实。墒情差和犯风地采取杠垄的方式进行整地保墒。旱地覆膜田化肥可在播前一次性集中深施,在小垄内开沟深度15~20厘米,条施长碳,然后在其两侧开沟播种。4 品种食用向日葵的主要品种有:三道眉、星火花葵、星火黑大片、黑大喀和美二花葵等;杂交种:进口迪卡牌DK119、国产DK119以等。油用向日葵的主要品种有:S33(澳33)、S47、G101、KWS303、kws203、康地102、晋葵6号、内葵杂3、S31等。5 种子处理1)精选种子:要选用纯度较高、粒大饱满的种子做种。选用适应当地环境、抗病性强、产量高的优良品种和杂交种。种子纯度97%以上,净度98%,发芽率90%以上。人工粒选,剔除明显的大花纹粒和双胚畸形粒。精选良种应在搞好田间选株、单盘收获、场上风选的基础上,还应抓好播前筛选或人工粒选,清除秕粒、杂粒和病粒。2)对精选的种子进行包衣处理。由于种衣剂内含杀菌、杀虫剂和微量元素,具有防病、防虫,促进苗全、苗壮的综合效益,一般可增产10%左右。3)晒种:对未包衣的种子,播前晒种2~3d,可增强种子内酶的活性,可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有利于发芽快,出苗整齐。②浸种催芽:浸种催芽可使向日葵出苗快而整齐,并清除粘附在种子上的寄生植物的种子。其方法是:用25~30℃的温水浸泡3~4h,捞出摊开,堆放24h,当部分种子的种皮开口露芽,大部分种子都萌动时,便可播种。4)药剂拌种。最好选用包衣种子。没包衣的种子,为防菌核病,用50%多菌灵(或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0克,拌种50~60千克或同一药剂500倍液浸种4小时;防霜霉病用种子重量0.5%~1%的瑞毒铜拌种;防治地下害虫用50%甲胺磷500克对水20~25千克拌种250千克。上述药剂应单独拌种,拌后闷4~6小时,做发芽试验,确认无药害方可播种(一定先拌杀菌剂,后拌杀虫剂)。6 播种1)播期:春播时间在清明前后,夏播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我市常规品种的适宜播种期为4月上旬。当5cm土层温度5℃即可播种。播期选择的基本原则是:第一,根据盐碱发生规律,适当早播或晚播,使幼苗避开盐碱为害;第二,根据品种生育期进行春播或夏播;第三,根据发病规律调整播期,使其避开病害多发季节;第四,根据生长特性调整播期,使开花灌浆期避开28℃以上高温天气。2)基肥:向日葵为深根系作物,因此应深耕30cm左右;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结合施用化肥,增施磷钾肥。施基肥可撒施、条施和穴施。一般每亩施有机肥kg,碳铵20~30kg和过磷酸钙30~40kg,草木灰100~150kg。3)种肥:常规品种如星火花葵施磷酸二铵60~75kg/hm2、三元复合肥75kg/hm2;向日葵杂交种施磷酸二铵225kg/hm2、三元复合肥150kg/hm2,严禁肥和种子接触,防止烧苗。4)播种方式:种植方法以纯种为好,最好集中连片种植,也可以在地埂及沟沿上种植。播种方式采用:①人工或机力作畦,玉米点播器点播、铲子点播或锄头开沟条播;②精量点播,每穴1-2粒。干旱地区可采取深开沟浅覆地的方法,将种子播在墒情较好的湿土上。墒情较好,播深以3~5厘米为宜,墒情较差时,播深5~8厘米为宜。&8 田间管理1)查苗补种: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有缺苗断垄应立即补种或移栽,以保证全苗。补种时,采用浸种方法,移栽可采取带土移栽,并追施少量化肥,促苗快速生长。移栽要在1对真叶展开时进行,以傍晚和阴天时为宜。向日葵是子叶出土作物,出苗前要松土,特别是盐碱地,土壤板结,应耙地、轻锄。2)间苗定苗:幼苗出现1对真叶时间苗,有2对真叶时定苗,对先播种后覆膜的向日葵出苗即破膜放苗。3)中耕除草:向日葵一般中耕3次。第1次结合间苗进行,中耕深度宜浅,深度10cm;第2次结合定苗进行铲锄,中耕深度稍深,深度15cm;第3次中耕除草在封垄之前进行,中耕深度稍深,结合开沟、培土、施肥,深度20cm。中耕的同时,应进行培土,以防倒伏。4)浇水:向日葵需水最多的时期正值雨季,降水一般可满足对水分的需要,若遇连续降雨或持续高温干旱,应酌情防涝与浇水。另外,后期浇水应注意防风,以免倒伏。采用沟灌方式,减少每次灌水量的方法可有效防止倒伏。推迟灌头水时间,能有效地控制食葵株高。一般株高1.5米的品种,灌头水时应在花蕾直径4-5cm时进行,二水在初花期,三水在灌浆期。株高2米左右的品种,灌头水时间在开花前4~5天进行(旱情严重,灌水提前),二水在头水后6-7天,三水在灌浆期。5)施肥:苗期一般不追肥。现蕾到开花期是向日葵需要营养物质的主要时期,应及时追肥。追肥最好时期,油用种一般在10片真叶,食用种20片真叶后为宜。如基肥不足,地力较低、植株瘦弱,追肥应大用量沟施,反之则少量穴施。花盘形成至开花期一般每亩追施尿素20kg,同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追肥距根10厘米左右。6)打杈:打杈就是去掉分枝。向日葵有分枝的特性,分枝一经出现,就会造成养分分散,影响主茎花盘的发育。因此,当植株出现分枝,应及时打掉,生产上一般在现蕾前后打杈2次。7)人工辅助授粉:向日葵在生产中主要靠蜜蜂传粉,所以必须保证有充足的蜂源。蜂箱在田间的数量以3箱/公顷蜂最好。可增产10~30%。在开花期如果蜜蜂数量很少,则应进行人工辅粉,可降低空壳率,提高结实率,增加产量。一是粉扑子授粉法。用纱布包棉花,做成与花盘一样大的&粉扑子&,授粉时一手扶花盘,一手拿着粉扑子,用&粉扑子&逐个轻轻接触花盘二三次即可,然后再往另外一个花盘上轻轻擦几下这样依次下去,直至授完为止。二是花盘接触法。此法简单,只要在盛花期把相邻的两个花盘&脸对脸&地轻轻摩擦几下,即可达到互相授粉的目的。人工辅助授粉还可收集父本花粉用小刷子轻轻涂抹在母本的柱头上。人工辅助授粉的时间,以上午9~11时进行最为适宜,因这时花粉量最多,花粉生活力强,有利于授粉。在开花后2~3d进行第1次授粉,每隔3~4天授粉一次,整个花期共授粉2~3次。9 病虫害防治目前,国内外向日葵主要病虫害褐斑病、黑斑病、锈病、黄萎病、灰腐烂病、露菌病和浅灰腐烂病等。1)是选育抗病品种。2)是处理病残体和自生苗。清扫田园,及时处理病残体和铲除自生苗,是减轻病原的重要措施。3)是调整播期,减轻危害。掌握适宜播期,调节开花时间,避开主要发病期,是当前一项关键性的措施。4)是选地倒茬。向日葵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强,除了纯沙土、积水的沼泽地不宜种植外,其余土壤均可种植。但向日葵连作病害重,应注意轮作倒茬,至少种2年粮谷作物后,再种1年向日葵。5)是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鉴于目前有些地区向日葵病害较为严重的实际情况,栽培密度不宜过大,平肥地不宜超过3.75万株/hm2。为了增强抗病能力,应注意施全肥,前期以磷肥为主,中、后期以氮、钾肥为主。用氮肥作追肥时,不要施得过早,可在现蕾期追施,施碳酸氢铵225~375kg/hm2即可。6)是药剂防治。防治向日葵病害应以预防为主,在发病初期用粉锈宁或多菌灵等药剂防治。用65%代森锌500~700倍液或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菌核净对水逐株灌根防治菌核病;用40%粉锈宁对水喷雾防治锈病。7)虫害防治:用敌百虫、辛硫磷防治蛴螬、地老虎、蝼蛄、象鼻虫等地下害虫;用杀螟松或甲基对硫磷防治向日葵螟。8)鼠害防治:除施放毒饵杀鼠外,还可在向日葵茎基部绑上塑料纸,以防老鼠爬秆盗籽。10 向日葵的收获与贮藏1)适时收获:当向日葵秆变黄,上部叶片变成黄绿色,下部叶片枯黄下垂,花盘背面变成褐色时,舌状花朵干枯脱落,苞叶黄枯中变成本品种特有颜色,黑中透亮,带有小白条纹,种仁里没有过多水分,此时收获最为理想。2)脱粒晾晒及贮藏:根据不同品种的特性,选择不同的收获方法:籽粒较小、不易落粒的品种,采用机收机脱;籽粒较大、易落粒的品种,采取人工收割、人工脱粒的方法。将收获的葵花头平摊于场上,晴天晾晒2~3d,粒变小松动,用机械、木棒或链枷敲打,机械脱粒可能造成碎籽或脱色等。脱粒产品经过晒风场后,杂质在2%以下,水分10%以下,即种皮坚硬、手指按压较易裂开、籽仁用手碾磨较易破碎时,便可进行装贮,装贮时须分级包装,严禁与其他品种葵花混装,销售分级出售,可明显增加效益。葵花收获后应注意贮藏条件,即应在低温、干燥、通风环境下贮藏,应在15℃以下的室内储藏,并注意通风干燥,不要置于室外长时间暴晒。储藏时间不宜超过一年,时间过长会使籽仁内的油分酸败。做到防潮隔湿、通风防漏等。清除病残体。将病株及时带出田外,集中烧毁或深埋,覆膜田要及时清除残膜,净化农田。7 种植方式1)种植密度:常规品种。采用大小行覆膜种植,大行1m,小行0.5m,株距0.4m,留苗3万株/hm2;不覆膜大行距0.9m,小行距0.5m,株距0.3m,留苗3.3万株/hm2。油葵杂交种。采用大小行种植,大行0.8m,小行0.3m,早熟品种留苗5.85万株/hm2左右;晚熟种留苗5.25万株/hm2。食葵的发芽率和出苗率低于油葵,顶土能力也不如油葵。为保证出苗株数,实际播量比计算播量应加大10-20%。食葵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强,种植密度大则花盘小籽粒小;密度小则花盘大籽粒也大。2)间种。与小麦、大豆、谷子等矮秆作物实行间作,葵花与间种作物行比为2∶4,即2行葵花,4行矮秆作物,有利于通风透光,利于防病。3)覆膜种植。采用大小垄种植,食葵大行距100厘米,小行距40厘米,采用幅宽80~90厘米地膜,一膜盖二行,一般采用先覆膜后播种方式,播种时将二行的播种穴错开位置播种,穴距65~80厘米,亩保苗株,油葵大垄67厘米,小垄34厘米,一膜二行,亩株数株,向日葵地膜覆盖栽培,可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阳台属于室内还是室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