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学生获得哪一年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人物特别奖

7020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主要事迹(附加上特别奖:勇救落水儿童的长江大学学生集体)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7020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主要事迹(附加上特别奖:勇救落水儿童的长江大学学生集体)
20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主要事迹;(附加上特别奖:勇救落水儿童的长江大学学生集体);1卓琳:;颁奖辞:彩云之南的才女,黄土高原上的琼英;事迹:1939年,卓琳与邓小平相识相知,共结连理;十年动乱中,卓琳又陪伴邓小平在江西度过流放生活;;2朱邦月:一根拐杖撑起的家;颁奖辞:这个奇特的家庭,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苦难,;事迹: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临终时,
20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主要事迹(附加上特别奖:勇救落水儿童的长江大学学生集体) 1 卓琳:颁奖辞:彩云之南的才女,黄土高原上的琼英。携小平手五十八载,硝烟里转战南北,风雨中起落同随。对她爱的人不离不弃,让爱情变成了信念。她的爱向一个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坚定、温暖与搀扶。 事迹:1939年,卓琳与邓小平相识相知,共结连理。革命战争期间,卓琳在枪林弹雨中紧紧跟随邓小平。从太行山到大别山,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解放后,邓小平成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卓琳在身后甘当无名英雄,相夫教子。十年动乱中,卓琳又陪伴邓小平在江西度过流放生活;1997年邓小平逝世后,她亲自赴港见证香港回归,替小平同志完成遗愿。那两天,她彻夜未眠,非常高兴。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毅然把个人的10万元积蓄捐给了灾区人民。 2朱邦月:一根拐杖撑起的家 颁奖辞:这个奇特的家庭,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苦难,也凝聚了人间最真的情感。头发花白,面带微笑,这位温和而坚定的老人,胸中盛满40年的艰难。他这支拐杖,是一家人的翅膀。他这双肩膀,扛住了生命的重量。 事迹: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临终时,将两岁的儿子以及怀着5个月身孕的妻子托付给他。朋友恳求的眼神让朱邦月做了一个他至今未悔的决定:迎娶朋友的遗孀,并将朋友的两个儿子养大。 1986年5月,朱邦月单腿残疾后病退。随后,妻子和两个儿子又都得了绝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1991年,母子三人的病情开始加重,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靠单腿的朱邦月照料。 每天起床后,朱邦月先装上假肢,然后开始打扫卫生,洗米做粥,帮母子三人起床,帮他们洗脸刷牙,喂早饭。随后,他还要上街买菜,为全家人准备午饭。傍晚,他要轮流给三个人擦洗身体。晚上,还得想着夜里起床给他们逐一翻身。一晚上起床数次。 这样的日子,朱邦月过了近20年。但他始终坚持,因为他知道,他是一家人生命的烛光,点燃着一个家庭的希望。 3 阿里帕-阿力马洪:十九个孩子的妈妈 颁奖辞:不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开羽翼,撑起他们的天空。风霜饥寒,全都挡住,清贫劳累,一肩担当。在她的家里,水浓过了血,善良超越了亲情。泉水最清,母爱最真! 事迹:从1963年收养邻居家的3个孤儿开始,维吾尔族阿妈阿里帕又先后收养了汉、回、维吾尔、哈萨克4个民族的10余个孤儿。 为了不让孩子们饿肚子,阿里帕的丈夫阿比包每天下了班就去帮人家打土块。阿里帕则每天都要到菜市场捡别人不要的蔬菜。虽然家里养了两头奶牛,但谁也不舍得喝奶,全部卖了换钱以支付孩子们的学费和购买生活必需品。2008年8月,操劳一生的阿比包病逝。子女们争抢着赡养阿里帕老人。每到过年过节,孩子们都会回家团聚,180多口人围在老人身边。每当有孩子问:“阿妈,你对哪个孩子最好?”老人总会大笑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样亲!”4 沈浩:践行信念好村官 颁奖辞:两任村官,六载离家,总是和农民面对面、肩并肩。他走得匆忙,放不下村里道路工厂和农田,对不住家中娇妻幼女高堂。那一年,村民按下红手印,改变乡村的命运;如今,他们再次伸出手指,鲜红手印,颗颗都是他的碑文。事迹: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派驻小岗村的选派干部。他带领村民办工业、兴商贸、科学种田,以市场经济的头脑发展种植、养殖和高效农业,发展农家乐生态旅游。2006年,小岗村跻身2005年度“全国十大名村”。2007年初,小岗村被授予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2006年底,沈浩任职三年届满即将离开。 小岗村村民们在挽留沈浩的申请书上按满了鲜红的手印,请求沈浩带领他们干三年。沈浩留下来了。又是三年的默默苦干。2009年,任期又将期满。186名小岗村村民又在挽留沈浩的申请书上按下红手印。这一次上天让村民们的愿望落空了。日,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去世,年仅46岁。这一次,沈浩永远留在了小岗村。5 李灵: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 颁奖辞:一切从零开始,从乡村开始,从识字和算术开始。别人离开的时候,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她还在耕作。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她是80后。 事迹:2002年,李灵从河南省淮阳师范学院毕业。她回家后看到农村有大量留守儿童辍学在家,便萌生了在家乡办学的念头。在父母和亲朋的支持下,她用家里 20多万元的积蓄办起了周口淮阳许湾乡希望小学。在学校,她是校长兼思想品德老师。在她的辛勤操劳下,这个学校有了7个班,300多名学生。由于所有学生 学费全免,学校无力为学生购置教辅读物和课外书籍。7年来,李灵为了办学已经欠了8万元的外债。为了自己学校的孩子能坐在宽敞的阅览室里看书阅读,李灵趁着放暑假,向父亲要了200元只身来到郑州。她买了一辆破旧三轮车,沿街收购各种书籍。烈日下,李灵骑着破三轮车穿街过巷,拿着秤一斤斤地回收旧书本。她用汗水载回了孩子们的“精神食粮”。 6 翟墨:中国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第一人 颁奖辞:古老船队的风帆落下太久,人们已经忘记了大海的模样。六百年后,他眺望先辈的方向,直挂云帆,向西方出发,从东方归航。他不想征服,他只是要达成梦想――到海上去!一个人,一张帆,他比我们走得都远!事迹:翟墨是个画家。他原本与航海无缘。当他听到新西兰航海家说,他航海大半辈子,都没有碰到过中国人时。翟墨深受刺激。 日,翟墨从山东日照起航。他沿黄海、东海、南海出境,过雅加达、经塞舌尔、好望角、巴拿马,穿越莫桑比克海峡、加勒比海等海域,横跨印度 洋、南大西洋、太平洋,经过了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的15个国家、地区和岛屿。他航行了二万八千三百海里。日,他终于回到了日 照,完成了中国首次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这两年半,他历经艰险,不断地挑战自身的艰险。 他路过拿破仑的流放地圣赫勒拿岛。上岸后,他直奔拿破仑的墓地。墓地前的留言簿上没有中文。翟墨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你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睡醒,世界将为之而震动。这次我来,就是告诉你,中国这头睡狮已经睡醒了。 7 陈玉蓉:暴走妈妈捐肝救子 颁奖辞:这是一场命运的马拉松。她忍住饥饿和疲倦,不敢停住脚步。上苍用疾病考验人类的亲情,她就舍出血肉,付出艰辛,守住信心。她是母亲,她一定要赢,她的脚步为人们丈量出一份伟大的亲情。 事迹:陈玉蓉的儿子叶海滨13岁那年被确诊为一种先天性疾病――肝豆状核病变。这种肝病无法医治,最终可能导致死亡。为挽救儿子的生命,陈玉蓉请求医生手 术将自己的肝移植给儿子。可是她患有重度脂肪肝,无法捐肝救子。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陈玉蓉从医院出来后,当晚就开始了自己的减肥计划――每天走10公 里。在随后的7个多月里,她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团;走破了四双鞋子,脚上的老茧长了就剐,剐了又长。 8 张正祥:保护滇池勇者无敌 颁奖辞:生命只有一次,滇池只有一个,他把生命和滇池紧紧地绑在了一起。他是一个战士,他的勇气让所有人胆寒,他是孤独的,是执拗的,是雪峰之巅的傲然寒松。因为有这样的人,人类的风骨得以传承挺立。 事迹:张正祥今年61岁。30多年来,他把心血都花在了滇池保护上。最多一周,他就会绕滇池一圈,检查滇池的污染情况。绕滇池一周的长度是126公里。至今,张正祥已经绕滇池走了1000多圈。这12万多公里的行走都是为了阻止对滇池的污染和破坏。 在过去的30多年里,张正祥花光了所有积蓄,卖了家里的养猪场。妻子无法忍受,离他而去。他的子女也经常受到不明身份人的恐吓,小儿子因此患上了精神分 裂症。张正祥自己更是经常遭到毒打。2002年深秋,当张正祥去一家私挖私采的矿场拍照取证时,矿主的保镖开着车就向他直冲过来,张正祥当即晕倒在地。两 个小时后,一场大雨把他浇醒。这次挨打,使其右眼失明,右眼眶骨折。 不理解的人称他为“张疯子”。张正祥说:“不是我疯了,是那些人疯了。是那些人不知天高地厚了,疯得只知道钱了。” 他用牺牲整个家庭的惨重代价,换来了滇池自然保护区内33个大、中型矿、采石场和所有采砂、取土点的封停。 滇池的治理还在进行。 9 萨布利亚-坦贝肯:西藏盲童的眼睛 颁奖辞:她看不到世界,偏要给盲人开创一片新的天地。她从地球的另一边来,为一群不相识的孩子而来,不企盼神迹,全凭心血付出,她带来了光明。她的双眼如此明亮,健全的人也能从中找到方向。 事迹:萨布利亚?坦贝肯,1970年出生于德国,12岁时双目失明。“盲文无国界”组织的创始人。 在波恩大学求学期间,她发现藏文还没有盲文,便借鉴其他语种盲文的开发经验,在世界上第一个开发出藏盲文。1997年,萨布利亚到西藏旅行。她骑马穿越西藏各地,发现这里的盲童少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便萌生了创办西藏盲童学校的想法。 2000年11月,萨布利亚与西藏残联合作建立的盲人康复及职业培训中心正式运作。到目前为止,先后有96名盲童在这里接受了日常生活技能培训和藏、 汉、英三种语言的盲文基础教育,以及按摩、电脑、手工编织、做奶酪、美术等职业技能培训。一般经过两年的专门培训,这些孩子都可以进入常规学校学习。一些 盲童转入常规学校后,成绩非常优秀。 她为西藏盲人的教育和康复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因此获得2006年度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 10 宋文骢:歼-10之父 颁奖辞:少年伤痛,心怀救国壮志;中年发奋,澎湃强国雄心。如今,他的血液已流进钢铁雄鹰。青骥奋蹄向云端,老马信步小众山。他怀着千里梦想,他仍在路上。 事迹:国庆60周年大阅兵时,歼-10的飒爽英姿飞过天空,让世界瞩目。这是我国自行研制、具备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高性能、全天候战斗机。随着歼-10战机的研制定型,我国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斗机设计技术。 宋文骢是歼-10战机的总设计师,现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型号总设计师、自然科学研究员。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提出要研制一种适合我国空军2000年以后作战环境的歼击机,并列为国家重大专项,代号为“十号工程”。56岁的宋文骢,被国防科工委正式任命为歼-10飞机总设计师。 日,歼-10首飞成功。宋文骢喜极而泣,把自己的生日从3月26日改成了3月23日。 11 特别奖:勇救落水儿童的长江大学学生集体 颁奖辞:他们纵身一跃,划出了人生最壮丽的弧线,他们奋力一举,绽放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他们用青春传承了见义勇为,用无畏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事迹: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的40多名同学结伴出游,来到湖北荆州市宝塔河江段的江堤上野炊。下午2时左右,一些同学在长江边游玩 时,突然发现两个小男孩在江中挣扎。同学们迅速冲了过去,先救起了一个男孩。但是在救另一个男孩时并不顺利。危急时刻,站在沙滩上的十多名同学赶紧手拉手 组成人梯下水搭救,另一名少年也获救。但是,由于水情复杂,加上学生们体力不支,最终搭起的人梯被冲垮了,很多学生落入江中。岸边的同学们大声呼救。附近 的冬泳队队员闻声赶来,相继从水中救起6名大学生。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人却因救人后体力不支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献出了年仅19岁的宝贵生命。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应用写作文书、幼儿教育、小学教育、行业资料、中学教育、高等教育、7020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主要事迹(附加上特别奖:勇救落水儿童的长江大学学生集体)等内容。
 2010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1.卓琳――平凡至伟 主要事迹:1939 年,卓...11.特别奖――勇救落水儿童的长江大学学生集体 主要事迹:2009 年 10 月 24 日...  2010 年评选出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墨; 何东旭、 陈及时、 方招等勇救落水儿童的长江大学大学生群体荣获特别奖。...  2010 年2009 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推荐词及事迹按住 ctrl 键 点击查看更多...翟墨;何东旭、陈及 时、方招等勇救落水儿童的长江大学大学生群体荣获特别奖。...  2010 年2009 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推荐词及事迹按住 ctrl 键 点击查看更多...翟墨;何东旭、陈及时、方 招等勇救落水儿童的长江大学大学生群体荣获特别奖。...  2010 年2009 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推荐词及事迹按住 ctrl 键 点击查看更多...翟墨;何东旭、陈及时、方 招等勇救落水儿童的长江大学大学生群体荣获特别奖。...  2010 年评选出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由中央...招等勇救落水 儿童的长江大学大学生群体荣获特别奖...解放后,邓小平成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卓琳依然默默...  2010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其事迹 、 何东旭,陈及时,方招 事迹简介:2009 年 10 月 24 日长江大学三位大学生因为救人,最后终于体力不支消失在湍 急的江...  2010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事迹 1 卓琳: 颁奖辞:彩云之南的才女,黄土高原上...11 特别奖:勇救落水儿童的长江大学学生集体 颁奖辞:他们纵身一跃,划出了人生最...  2009 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高一语文组整理 在 2010 年 2 月...翟墨;何东旭、陈及时、方招等勇救落水儿童的长江大学大 学生群体荣获特别奖。...10·24英雄集体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10·24英雄集体
日下午,在长江荆州宝塔河江段两名少年不慎落入江中,在附近秋游的、、等15名同学发现险情后,组成冲向水中展开施救,成功救起两名落水少年,但由于水流湍急,水情复杂,在救助过程中,部分同学滑入洄水湾深处遇险。在附近冬泳的韩德元等同志听到呼救后,迅速赶来跳入江中相继救起了其中6名大学生。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同学因体力严重透支,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日,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18人为“全省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英雄群体”荣誉称号。日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湖北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分别授予“10·24”舍己救人群体“全国见义勇为英雄群体”及“湖北省见义勇为英雄群体”荣誉称号。发生时间日授&&&&予湖北省见义勇为英雄群体称号
1、,男,生前系长江大学城建学院土木工程专业0901班学生。
2、,男,生前系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5091班学生。
3、,男,生前系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技术专业5091班学生。
4、李佳隆,男,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5091班学生。
5、,男,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5092班学生。
6、,男,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5091班学生。
7、龚想涛,男,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会计学专业5094班学生。
8、姜梦淋,女,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5091班学生。
9、孔璇,女,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5091班学生。
10、,女,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5092班学生。
11、万莉莎,女,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5091班学生。
12、,女,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5091班学生。
13、,男,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5092班学生。
14、,男,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会计学专业5091班学生。
15、,女,长江大学医学院医学影像专业0901班学生。
16、,男,荆州市个体工商户。
17、,男,荆州市原印染厂退休职工。
18、,男,荆州市先行集团退休职工。 日是周六,风和日丽,长江大学的一些学生在长江宝塔湾一带游玩。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新闻专业5091班、5092班的几十名学生正准备为自编自导的校园励志剧《霹雳阿傻》拍摄外景镜头。
2点15分左右,从沙滩上突然响起一阵惊呼:“有人落水了,快救命啊!”大家循声望去,只见十几米远的江面上,两个少年在江水中挣扎沉浮。没有丝毫犹豫,17岁的李佳隆来不及脱下牛仔裤便纵身跃入冰冷的江水,龚想涛、徐彬程、方招、张荣波和城建学院的陈及时也相继跃入江中。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看似平静的宝塔湾江段,其实暗流涌动,危机四伏。李佳隆、方招、徐彬程和张荣波等4名同学相继向离岸边较远的那名少年游去。少年的胳膊在水面上时隐时现,情况十分危急。由于水情复杂,同学们体力消耗很大。此时的李佳隆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只能竭力保持悬浮。当徐彬程游过来的时候,李佳隆便将少年推向了徐彬程。徐彬程接过少年后,艰难地游向江边就近的一艘渔船。好不容易到了船舷,徐彬程拼命将少年往船上推。但是,由于在水中根本无法用力,再加上受到惊吓的少年小手不断发抖,根本无法爬上船。情急之下,徐彬程潜到了江水中,用自己的肩膀把孩子顶了起来!船主也应声赶来接应,把该少年拉上了船。获救的少年是陈天亮。  几乎是同时,陈及时、龚想涛游到了离小沙丘较近的落水少年身边,一起使出浑身力气把那个孩子托出水面,并各架起孩子的一只手臂,奋力地向小沙丘靠近。眼看就要大功告成,可是一个漩涡又将他们无情地卷走。情急之中,站在小沙丘上的孔璇来不及脱掉鞋子,就小跑着奔向渐渐靠近小沙丘的少年。她一边将手伸向水里的孩子,一边向身后的同学大声喊着:“快啊,拉住我的手!”姜梦淋赶紧拽住了孔璇的手,李立科紧紧抓住了姜梦淋的手,紧接其后的是黄检、昌子琪、万莉莎、贾云芸、孟亮雨、何东旭。一条“人链”就这样在一瞬间形成,并迅速向江中延伸。“人链”最前端的孔璇,拼命往江水里靠。尽管江水已经漫过了她的脖子,但她并没有退缩,而是尽量将右手伸向落水少年。  由于脚下暗流涌动,加上流沙很滑,同学们几乎站都站不稳,“人链”被水冲得左右摇摆,随时都有断裂的危险……突然,孔璇的手滑了出来,一下子掉进了江中的陡坎里。姜梦淋试着想抓住她,却由于脚下的沙面塌陷,也掉到了深水里。就在姜梦淋落水的一瞬间,原本处在“人链”末端的何东旭冲到了最前端,顶替了姜梦淋的位置。何东旭个子高、胳膊长,一把就抓住了被陈及时、龚想涛托举着的落水少年。获救的少年是张志鹏。  但是,少年获救的一瞬,沙丘边沿再次大面积坍塌,人链再次断裂。何东旭掉入陡坎,没入深水之中。关键时刻,3名冬泳队员从百米外奔跑着赶了过来。一阵紧张的施救,6名同学成功上岸。但是陈及时、何东旭、方招却被无情的江水吞没,青春之花不幸凋零。[1]“10·24”英雄集体大学生“结链”救人的英雄壮举发生后,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100多家新闻媒体聚焦荆州,进行了全方位、大篇幅的宣传报道,在全社会产生了强烈反响。  事发当天,宝塔湾畔搭起了露天灵堂。自发前往悼念三位牺牲大学生的市民络绎不绝,千只纸鹤,万朵鲜花,寄托着人们的无限哀思。日,荆州市和长江大学为三名烈士举行隆重的追悼会。荆州举城悲恸,殡仪馆内外,人潮涌动。上万名市民,男女老少,熟悉的,陌生的,捧着黄色、白色的菊花和青翠的富贵竹叶前来送英雄最后一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延东送来花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特地从武汉赶来为英雄鞠躬壮行。在灵车启动后,送行的车队绵延数公里,沿途鞭炮声不绝,有300多辆的士、私家车护送英雄回家。人们说:“这是荆州千年古城史上最宏大最悲壮的葬礼!”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省长李鸿忠等中省领导分别作出批示,要求大力宣传、学习“10·24”英雄集体先进事迹。教育部和湖北省委在长江大学举办学习“10·24”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先进事迹座谈会。全国各地、各高校纷纷行动起来,通过座谈会、演讲赛等各种形式,掀起了学习英雄的热潮。艺术工作者为英雄们谱写了20多首歌曲,在全社会广为传唱。网络上,人们自发展开了讨论,有对英雄的敬意,有对生命价值的反思,更有对传统美德、社会正义的呼唤和颂扬。日,“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群体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三楼小礼堂举行。6名报告团成员先后走上人民大会堂的演讲台,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饱含深情地讲述英雄群体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90分钟的报告会,共响起45次掌声。报告会开始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受胡锦涛总书记委托,亲切看望大学生英雄集体代表和报告团成员,并向英勇牺牲的3名大学生烈士的亲属表示亲切慰问。[1] 日,共青团湖北省委、共青团荆州市委授予徐彬程15名大学生“见义勇为先进青年群体”,追授陈及时、方招、何东旭3名同学“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见义勇为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日,湖北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授予徐彬程等15名同学“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英雄集体”、追授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同学“舍己救人英雄大学生”荣誉称号。  日,教育部授予徐彬程等15名同学“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荣誉称号,追授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同学“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  日,湖北省文明委于授予10月24日在荆州长江抢救落水少年的18人英雄群体“湖北省道德模范特别奖”。  日,团中央、全国青联于授予“10·24”英雄集体“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追授陈及时、方招、何东旭“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日,湖北省人民政府追认“10·24”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牺牲的长江大学学生陈及时、何东旭、方招为革命烈士。  日,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18人为“全省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英雄群体”荣誉称号,追授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人“全省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英雄大学生”荣誉称号。  日,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于授予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抢救长江落水少年的18人“全国见义勇为英雄群体”光荣称号。  日,“10·24”英雄群体当选2009年度十大法治人物。
日,“10·24”英雄集体获湖北大学生年度人物特别奖。
日,荣获“2009感动中国人物特别奖”。  日,荣获“2009中国教育年度新闻新闻人物”集体奖。  日,荣登“2009中国好人榜”。  日,湖北省委高校工委、教育厅、共青团湖北省委授予长江大学“10·24”群体“大学生年度人物特别奖”。[1]10·24英雄集体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在京举行
日下午,10·24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先进事迹报告团首场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三楼小礼堂隆重举行。
报告会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共湖北省委联合举办。报告团成员由6人组成,分别是长江大学副校长李家宝,舍己救人大学生贾云芸、徐彬程、昌子琪,冬泳队员杨天林和荆州电视台记者官慧,他们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讲述了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报告会深深感染了现场听众,报告团成员在台上几度哽咽,台下700多人眼含热泪,许多听众潸然泪下。
报告会听众主要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首都高校。由于名额有限,各高校师生报名踊跃,只有采取投票、抽签等方式决定与会人员,很多同学把能亲自到现场听报告当作荣幸,表示要将“人梯”精神好好传承下去,不辜负祖国和人民对新一代大学生的期望。
最后,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对报告作了总结。她说,10·24英雄集体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优秀品德和崇高境界,社会各界要以他们为榜样,进一步弘扬主旋律,在更大范围内深入学习先进事迹,以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中宣部副部长翟卫华、中央文明办副主任王世明、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卢雍政,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春明出席了报告会。
此后,报告团将先后前往天津、哈尔滨、郑州、武汉等地作巡回演讲。[2]日“10·24英雄集体”代表和近百荆州市民在长江大学艺术学院大门外种植“10·24英雄集体”纪念林。
经过一上午的劳动,大家共种植了龙柏13株、玉兰106株、深山含笑61株、连翘200株、红瑞木200株、南天竺300株。
参与救人的大学生英雄说:“种下的不仅是树,更是一种心愿,3位好兄弟离开我们5个多月了,我们怀念他们,更要以一份善行激发更多的善行,让好兄弟安息!”贾云芸说,他们会经常来浇水锄草,让小树苗快点长大。[3]追忆英雄事迹,传承“人梯”精神
日,长江大学“10·24”英雄集体事迹展览馆开馆。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致电问候“10·24”英雄集体。
日,在荆州长江宝塔湾江边,2名少年不慎落水,15名大学生和3名冬泳队员奋力营救。2名少年得救,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大学生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10·24”英雄集体经本报率先报道后,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
在英雄事迹发生一周年之际,“10·24”英雄集体事迹展览馆正式开馆。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发来专电,问候“10·24”英雄集体,勉励长江大学“10·24特别班”的学子们勤奋学习,掌握更多本领,努力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
英雄集体中的12名大学生成为展览馆的首批客人。
据介绍,纪念馆位于长江大学西校区,主要展出各种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及英雄遗物。长江大学称,展览馆将免费开放,并将其建成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地。[4]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