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主用了硫酸铜,鱼泛塘咋办

防止不当用药导致鱼塘泛塘
|作者:|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中国渔业报
  又见大面积死鱼。近日,福建东山县港口村养殖户老李死鱼约4万多斤。据了解,老李的鱼塘约8亩,平均水深约3米,主养鲈鱼,并混养少量的黄鳍鲷和草鱼。4月19日凌晨6点(当天比较闷,20日下午还下雨了),老李发现不少鱼浮头,他连忙泼了增氧剂,觉得没有太大效果,就猜测可能是鳃上有寄生虫,于是一次性泼了16斤的硫酸铜,结果可想而知,整个塘除了剩下少量的草鱼,几乎全都死亡。经对鱼体观察解剖后发现他的鱼死于硫酸铜中毒。
  在此提醒广大养殖朋友,养鱼用药不能只考虑鱼病,还要综合考虑天气、水质、鱼的身体状况和药物配伍禁忌,全面分析之后才能开出科学合理的方子。
  首先,说天气。泼洒杀虫药、消毒药或芽孢杆菌时要特别注意近两三天的天气情况。不少养殖户因用此类药时没看天气预报而导致倒藻大量死鱼。比如笔者曾经遇到有养殖户全池泼完二氧化氯的第二天晚上突降暴雨,结果倒藻——缺氧——死鱼。当然阴雨天气也不一定是坏事。比如有一次在给唐山陡河水库的养殖户李先生治理蓝藻时,他的蓝藻暴发的很严重,已铺满一半的水面。药方是:晴天上午在下风口按全池的用量泼洒硫酸铜+强氯精,泼的水面不超过全池水面的1/3,泼完注意开增氧机,当晚注意巡塘;第二天下午,全池泼洒解毒剂;第三天晴天上午在上风口泼洒利水素+氨基酸肥水膏。结果他泼完硫酸铜+强氯精之后的当晚下大暴雨了,第二天早上他就高兴地给我打电话说:“早上起床一看,一点都没有了。”笔者还有点不相信,赶忙跑过去一看,蓝藻真的一点也看不到了。之后两天经过解毒,肥水之后,他的塘一年没有再暴发蓝藻。笔者后来想如果没有下那场雨,蓝藻决不会死那么快;如果杀藻药是全池泼洒,他的鱼肯定也死的差不多了。
  第二,谈水质。由于水中的藻类和有机物会削弱药效,所以用药量不能不考虑水体肥瘦程度。水肥的话用药量得增加才能保证效果,水瘦时又需要适当地减少用药量。教科书上说:一亩一米水深硫酸铜的用量不得超过7两,否则鱼类易中毒。但是笔者曾遇到一养殖户用量竟达1斤,鱼也没什么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他的鱼塘水很肥,透明度只有约6厘米,藻类众多,削弱了硫酸铜的毒性。在与老李分析翻塘原因的时候,推断是硫酸铜泼的太多中毒所致。他开始还不相信,他说以前一亩一米水深泼1.3斤都没问题。笔者说你以前用药是不是大晴天,这两天用药是不是阴雨天,你泼完药后是不是倒藻了。倒藻之后水就变瘦了,再加上水中溶氧不够,鱼自然就很容易硫酸铜中毒。他就没话说了。
  另外,不是所有的水色都可以用刺激性大的药。比如处理酱油色水时就要慎重,否则易翻塘。笔者曾遇到一养殖户为了治疗草鱼烂鳃病,泼了过量的药,结果倒藻了,水色转为酱油色,鱼大量死亡,并且没死的鱼也大都扒边,奄奄一息。检测亚硝酸盐还过高。笔者给他开出的药方是:第一天,解毒+增氧,并换掉三四十公分的水;第二天,用利水素+磷酸二氢钾重新肥水。他照我说的做之后的第三天,就完全没有死鱼,鱼也恢复正常,水色也转绿了,第四天亚硝酸盐也降至0.1毫克/升以下了。
  第三,聊鱼体。治病用药不能不考虑鱼的体质状况。比如鱼感染细菌性烂鳃,正处于死鱼上升期时,尤其不能用强氯精、二氧化氯等刺激性强的药,否则死鱼更快更多。诸葛亮论医道时曾有一段精辟的言语:身患重病之人,必须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脏腑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若不待气脉和缓,便投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治鱼跟治人,道理是相通的。
  今年3月漳浦长桥镇养殖户老叶的鱼塘所有的鱼都呆浮于水面,泼增氧剂也无太大效果,期间也有几个技术员诊断开药方,但是死鱼不见减少,反而更多。笔者在全面检测诊断之后,发现他的鱼鳃上车轮虫数量太多,一个低倍镜视野下超过30个。于是开出药方:当天解毒+增氧;第二天,泼洒苦参碱等复方中草药杀虫;第三天,泼洒聚碘酮碘防止继发细菌感染;第四天泼洒利水素+氨基酸肥水膏肥水。照此药方用下去的第三天鱼就没有停在水面上,死鱼也大大减少,不久就恢复正常了。当时,如果笔者直接给他开刺激性强的药杀虫,情况肯定就和前几个技术员的处理结果一样了。
  第四,论用药。在选择用什么药物时,还需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如敌百虫不能和生石灰等碱性药物混用,否则毒性增加;磺胺类药和酸性药物合用会降低药效,和甲氧苄胺嘧啶(TMP)使用会增强药效;生石灰不能用漂白粉合用等。
  另外,还要注意有的药不能用于一些特殊的水产动物。如敌百虫、辛硫磷和甲苯咪唑不能用于斑点叉尾鮰、鳜鱼和黄颡鱼等无鳞鱼;碘制剂、季铵盐制剂对冷水鱼类(如大菱鲆)有伤害,并可能致死;杀虫药(敌百虫除外)或硫酸铜:当水深大于2米,如按面积及水深计算水体药品用量,并且一次性使用,会造成鱼类死亡,概率超过10%。
  著名抗倭将领戚继光曾说过:“战有常法,但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战场上瞬息万变,用兵也要随机应变。同理,水产动物有很多种,水产疾病有很多种,水质有很多种,天气也不是固定的,由这几个变数就会衍生出很多种情况,这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地采取治疗方案。虽然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只要勤观察,多思考,多实践,就一定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药到病除。&& 金海
责任编辑:高晓川
  近日,河北省邯郸县供销社德信农业园大棚里的蜜桃陆续进入成熟期。近年来,河...
|||||江苏农业|||福建农业|||湖北农业||||海南农业|重庆农业|||陕西农业|||宁夏农业|||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中国农产品网|||中国牧草网|||中国种植技术网|||云农网|农产品加工网|||灌溉网|||
制作单位:农民日报社新媒体发展中心值得分享!史上最全渔药使用常识_鱼你同行-爱微帮
&& &&& 值得分享!史上最全渔药使用常识
常用渔药错误使用情况一、敌百虫的滥用:敌百虫是一种神经致毒物质,可使昆虫、甲壳类、蠕虫等的神经失常而中毒死亡。农业上常用来作杀虫用。正是由于这样,不少农民养鱼户在从事养殖时,常常也用敌百虫来防治鱼病,而且使用的次数非常频繁。不仅延误鱼病治疗,影响正常鱼的摄食,而且造成很大浪费。其实,敌百虫主要是通过泼洒来杀灭鱼体表的指环虫、三代虫、锚头鳋、中华鳋等,内服可杀死绦虫、棘头虫等。除此外,对一些由细菌、病毒、粘孢子虫、水质问题等很多因素引起的鱼类疾病不起作用。之所以农民会这样偏好使用敌百虫,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能正确分清不同种类的鱼药。特别是由于一些鱼类寄生虫如三代虫、指环虫只有通过显微镜才能很好发现时,更不易为知识面较窄的养殖户所认识。且敌百虫又是农业上常见农药。就这点来说还需要加大鱼病知识的普及。二、氯制剂的使用:在渔业上常用的氯制剂有漂白粉(一种氯酸钙、氯化钙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漂粉精(次氯酸钙),优氯净(二氯异氰尿酸钠),强氯精(三氯异氰尿酸)等。这几种药物在鱼类养殖中作为杀菌药物使用最为常见的,但其毒性却常被忽略。养殖户在用优氯净(即二氯异氰尿酸钠),强氯精(三氯异氰尿酸)这几种药物在鱼类养殖中作为杀菌药物使用是最为常见的,但其毒性却常被忽略。有的养殖户在用优氯净(即二氯异氰尿酸钠)给鱼消毒时,发现一边泼药,一边就有鱼上浮、上蹦、打转等一些不正常反应。待全部泼完当天,就有不少重约150克多的草鱼种死亡。第二天一早又发现了会有死鱼,且全部为草鱼种。经分析,这种事故就是一种典型的氯中毒现象。其原因为:1、氯制剂的毒性对250克以下的草鱼种阶段是最敏感的:特别是有效氯含量高的二氯、三氯。即使是在一般0.3~0.5克/立方米这样一个正确使用浓度范围,也不易掌控,常出现中毒现象。但这种毒性对一些生命力强的鲤、鲫却好得多,甚至鲢、鳙鱼对于这种毒性的抵抗能力也远大于草鱼种。所以,使用高效氯制剂引起鱼类中毒死亡,往往只发生在草鱼种养殖塘中,且造成死亡的鱼只有小个体的草鱼种。以后随着个体的长大,对这种毒性的抵抗能力也会增强,就不易发生这种中毒事故了。2、池塘的水质偏瘦,透明度超过30厘米:对毒性的中和能力不如有机质多的肥水塘。3、天气原因,用药当天,天气闷热,表层水温达29.0℃,且无风:这样影响了光合产氧造成整个水体含氧量不高。影响鱼种抗毒性能力。4、鱼种本身问题:经镜检,发现整个鱼塘草鱼种都有不同程度的烂鳃。而死的那部分鱼种则烂鳃更严重些。这种造成一定呼吸困难,减少了抵抗力,造成中毒死亡现象。所以,我们不要轻易在个体小的草鱼种的养殖塘中使用高含氯成份的药物,在有烂鳃病时应减低用量,最好用其它药物如中草药作为替代。三、硫酸铜的使用:硫酸铜常用来杀灭鱼体的鞭毛虫、纤毛虫如车轮虫等。也可用来抑制池塘过多的蓝藻及丝状绿藻,杀灭真菌和某些细菌。但硫酸铜的毒性却也是比较难掌握的。因为其安全浓度范围小,对于淡水鱼来说,正常情况下不应大于0.7克/立方米,在生产中常用0.5克/立方米的硫酸铜与0.2克/立方米的硫酸亚铁搭配使用,既提高了药效又减少了中毒的危险。在生产中,不少养殖户常有如下问题:1、怕麻烦,只用硫酸铜,而不搭配硫酸亚铁,或不懂使用硫酸亚铁:结果促使硫酸铜使用浓度提高,毒性加大,在高温季节使用时,就易发生鱼中毒事故。2、不看水体情况,以为重药好治病:盲目加大用量,造成鱼中毒。3、根据自身有限经验,而忽略气温、水质、鱼病种类:盲目用药,造成中毒现象。所以,从生产实际看,在使用硫酸铜时应做到以下几点:1、无鳞鱼如鲶鱼、斑点叉尾等,最好不用:因为这些鱼对硫酸铜敏感。2、天气闷热时最好不用:因为这时不仅其毒性大于平常,且水中溶氧也低,鱼抗毒性能力差。3、水体越瘦,硫酸铜的用量相应要更少些:因为在有机物少的水体中,其毒性会较有机物多的水体中大。4、在用作杀灭水体中大量蓝绿藻时,不能大量全塘泼洒,应少批量、多次使用:否则,在短时间内的藻类大量死亡,腐烂后会严重败坏水质,甚至引起缺氧或中毒。5、万一发生硫酸铜中毒现象时,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入新鲜水:既可稀释浓度,又能起充氧作用,可有效对中毒鱼进行抢救。以上是对水产养殖中最常用三种渔药在被养殖户使用时易犯的几点错误的分析。这些错误其实并不复杂,却有一定的普遍性,现把它们总结出现,以后在生产实践中多加注意。总之,不管是什么渔药,都不可滥用。一定要先诊断明确病因,对症下药。在自己缺乏诊断能力时,积极向有关科技部门求助,可有效避免药物使用错误的问题,减少自己的损失。常用渔药使用情况1、杀藻药物:所有能杀藻的药物在缺氧状态下均不能使用,否则会加速泛塘。2、菊酯类杀虫药:水质清瘦,水温低时(特别是20℃以下),对鲢、鳙、鲫毒性大;如沿池塘边泼洒或稀释倍数较低时,会造成鲫鱼或鲢鳙鱼死亡。虾蟹禁用。3、含氯、溴消毒剂:当水温高于25℃时,按正常用量将含氯、溴消毒剂用于河蟹,会造成河蟹死亡(在室内做试验则河蟹不会死亡),死亡概率在20-30%。在水质肥沃时使用,会导致缺氧泛塘。4、杀虫药(敌百虫除外)或硫酸铜:当水深大于2米,如按面积及水深计算水体药品用量,并且一次性使用,会造成鱼类死亡,概率超过10%。5、外用消毒、杀虫药:早春,特别是北方,鱼体质较差,按正常用量用药,会发生鱼类死亡,特别是鲤鱼,死亡概率5-10%,且一旦造成死亡,损失极大。6、阿维菌素溶液:按正常用量或稍微加量或稀释倍数较低或泼洒不均匀,会造成鲢和鲫鱼的死亡。海水贝类在泼洒不均匀的情况下,易导致死亡。7、内服杀虫药:早春,如按体重计算药品用量,会造成吃食性鱼类的死亡,概率10-20%。8、外用杀虫药:当水质恶化或缺氧时,应禁止使用外用消毒、杀虫药。施药后48小时内,应加强对施药对象生存水体的观察,防止造成继发性水体缺氧。9、辛硫磷:对淡水白鲳、鲷毒性大。不得用于大口鲶、黄颡鱼等无鳞鱼。10、碘制剂、季铵盐制剂:对冷水鱼类(如大菱鲆)有伤害,并可能致死。11、一水硫酸锌:用于海水贝类时应小心,有可能致死,特别注意使用后缺氧12、代森铵和代森锰锌:不可应用于鳜鱼。代森铵用后易导致缺氧,使用后应注意增氧。13、维生素C:不能和重金属盐、氧化性物质同时使用。14、硫酸亚铁:贝类禁用,用药后注意增氧,瘦水塘、鱼苗塘适当减少用量;30日龄内的虾苗禁用。广东鲂、鲟、乌鳢、宝石鲈慎用。15、硫酸乙酰苯胺:注意增氧,珍珠、蚌类等软体动物禁用;放苗前请试水;鱼苗及虾蟹苗慎用。16、硫酸铜:不能和生石灰同时使用。当水温高于30℃时,硫酸铜的毒性增加,硫酸铜的使用剂量不得超过300克/亩?米,否则可能会造成鱼类中毒泛塘。烂鳃病、鳃霉病不能使用。鳜禁用。17、敌百虫:虾蟹、淡水白鲳、鳜禁用;加州鲈、乌鳢、鲶、大口鲶、斑点叉尾鮰、鳜、虹鳟、海水章鱼、胡子鲶、宝石鲈慎用。18、高锰酸钾:斑点叉尾鮰、大口鲶慎用。19、阳离子表面活性消毒剂:若用于软体水生动物,轻者会影响生长,重者会造成死亡。海参不得使用。20、盐酸氯苯胍:若做药饵搅拌不均匀,会造成鱼类中毒死亡,特别是鲫鱼。21、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内服时,无鳞鱼或乌鳢会出现强烈的毒性。22、季铵盐碘:瘦水塘慎用。23、海因类:含溴制剂有效成份大于20%的,在水温超过32℃时,若水体内三天累计用量超过200克/亩?米,会造成在脱壳期内的甲壳水生动物死亡。渔药防治用药量的计算一、鱼池水体测量及用药量的计算(一)鱼池的水面积的测量与计算[均以米(m)和平方米(m2)为单位]1、长方形或正方形,只丈量鱼池水面的长和宽。面积计算公式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水面积(m2)=水面长(m)×水面宽(m)2、三角形面积池塘,丈量任一边作底长,用丈量和这一边的对角顶端的垂直高度。面积计算公式为:三角形面积(m2)=高(m)×底(m)÷23、菱形池塘,丈量边长和它的高度。面积计算公式为:菱形面积(m2)=边长(m)×高(m)4、梯形池塘,丈量上、下底边和它们之间的垂直高度,面积的计算公式为:梯形面积(m2)=[上底长(m)+下底长(m)]÷2×高(m)5、圆形池塘,丈量水面的直径。面积计算公式为:圆形池塘面积(m2)=[水面直径(m)÷2]2×3.14166、形状不规则的鱼塘,用割补的方法,要求割补出的部分与补入的部分大致相等,将池塘划分为若干长方形或三角形来测量,然后计算出各部分的面积,将它们的面积加起来,就是池塘的面积。(二)鱼池水深的测量测量鱼池的平均水深,首先在鱼池内选择有代表性的测量点数个,深水区与浅水区的测量点数的比例要适当,然后测量各点水深(m)。各点深度相加,除以测量的总点数,即得平均水深。(三)鱼池水体体积的计算将所求的池水面积乘以平均水深即等于池水体积。计算公式为:池水体积(m3)=池水面积(m2)×平均水深(m)(四)用药量的计算将所求得的水体积乘以施用的药物浓度(g/m3水体)即等于总的用药量(g),计算公式为:用药总量(g)=药物施用浓度(g/m3)×池水体积(m3)二、常用度量单位换算表渔药配伍禁忌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注意渔药配伍禁忌,对于提高药物疗效、减少毒副作用、降低用药成本都非常重要。碘及其制剂 与氨水、氨盐类混合生成爆炸性磺化物;与碱类生成碘酸盐;与重金属盐类生成黄色沉淀;与硫代硫酸钠、盐酸氧化脱色;与生物碱共用会变成蓝色;与挥发油、脂 肪油共用会分解失效;与碱性药物、抗胆碱药共用会使本药物的吸收减少。 青霉素 与碱性药液混合逐渐失效;与酸性药物分解失效;与氧化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失效;与重金属盐,如铜、汞、铅等混合失效。生石灰 不能与漂白粉、钙、镁、重金属盐类、有机络合物等混用。漂白粉 不能与酸类、福尔马林、生石灰等混用。高锰酸钾 与有机物如甘油、酒精等混合还原脱色失效;与氨及其制剂混合呈絮状沉淀失效;与甘油、药用盐酸研磨时可爆炸。新洁尔灭 为季胺盐类表面活性剂。不能与碘、过氧化钠、氧化剂合用;不能与肥皂、洗衣粉等表面活性剂混合。硫酸铜 与氨溶液生成蓝色沉淀;与盐酸及其制剂生成暗褐色沉淀;与碱性液体生成深蓝色沉淀;放置过久或加热呈黑色。 敌百虫 不能与碱性药物一起溶解混合使用;溶液长久放置逐渐分解失效;与含磷农药一起使用会产生拮抗作用失效。特种养殖动物用药禁忌淡水白鲳,对有机磷农药最敏感,应禁用敌百虫等药物;鳜鱼、加州鲈,对敌百虫等药物较敏感,应慎用;乌鳢,对硫酸亚铁敏感,应慎用或不用;虹鳟,对敌百虫、高锰酸钾敏感,应禁用或慎用;河蟹、青虾、罗氏沼虾,对晶体敌百虫、硫酸铜均敏感,应禁用或慎用。水产养殖禁用渔药及其代替物禁用药物名(别名):孔雀石绿(碱性绿、盐基快绿、孔雀绿)应用:杀虫、主治小瓜虫病替代药物(用法):内服:甲苯咪唑(休药期500度日)、左旋咪唑(0.4~0.6克/千克饲料、休药期14日);泼洒:溴氰菊酯(0.01克/立方米、休药期500度日)替代药物(用法):防治水霉病 3%~5%食盐水侵泡替代药物(用法):抗菌 泼洒氯制剂或溴制剂==========禁用药物名(别名):氯霉素(盐、酯及制剂)应用:治烂鳃、赤皮病替代药物(用法):外用:溴制剂或氯制剂内服:可用复方磺胺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甲砜霉素(休药期500度日)、氟苯尼考(休药期500度日)==========禁用药物名(别名):红霉素/泰乐菌素应用:细菌性烂鳃病替代药物(用法):内服:氟苯尼考(休药期500度日)、甲砜霉素(休药期500度日)替代药物(用法):硝基呋喃类(呋喃唑酮、呋喃那斯、呋喃西林等)应用:肠炎病替代药物(用法):泼洒:氯制剂、溴制剂内服:氟氏霉素、新霉素(休药期500度日)、氟哌酸(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休药期500度日)==========禁用药物名(别名):磺胺噻唑、磺胺脒应用:治疗水产动物肠道病替代药物(用法):氟哌酸(休药期500度日)、复方新诺明(休药期500度日)==========禁用药物名(别名):环丙沙星(环丙氟哌酸)应用:治疗烂鳃病、赤皮病等替代药物(用法):恩诺沙星粉(休药期500度日),恩诺沙星片(休药期16日)(慎用大剂量)==========禁用药物名(别名):硝酸亚汞、醋酸亚汞、氯化亚汞、甘汞(二氧化汞)等应用:治疗小瓜虫病替代药物(用法):泼洒:亚甲基兰(2克/立方米,2~3次);辣椒粉(1克/立方米)替代药物(用法):喹乙醇应用:抗菌、促生长替代药物(用法):中草药促生长剂、黄霉素(休药期15日)==========禁用药物名(别名):激素类药物(睾丸酮、己烯雌粉、雌二醇等)应用:推迟性成熟、促进性表观性逆转替代药物(用法):中草药类、黄霉素(休药期15日)、甜菜碱、肉碱(肉毒碱、L-肉碱)渔药有风险 用药需谨慎!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方能百战不殆!(文章来源:农财宝典水产版)想和更多的养殖高手切磋吗?想了解最新最潮的养殖热点吗?想找到一个能解决你所有养殖难题的地方吗?长按二维码进群,我们在这里等你~: 虾该出塘了,怎么样才能卖个好价钱呢?愁啊想要收购鱼虾,可是没有信息来源……怎么办???小伙伴儿们别着急!帮邦水产新鲜出炉了渔商供求平台。无论是求购还是供应,帮邦都能帮您轻松实现!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鱼虾卖不出去啦~点击“阅读原文”即可了解详情。
点击展开全文
养鱼必读!为您提供各种养鱼技术资料。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联系QQ ,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新闻投稿: 客服QQ:)
&&&&&&&&&&&&&&&&&&&&&&&&&&&&&&&&&&&&&&&&&&&&&&&&&&&&&&&
&&&&&&&&&&&&&&&&&&&&&&&&&&&&&&&&&&&&&&&&&&&&&&&&&&&&&&&
当前位置:&>&&>&&>& > 正文
水产养殖池塘缺氧“泛塘”问题如何预防
时间: 00:00:00&&&&来源:湖南坤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什么是“泛塘”?所谓泛塘是指池塘水体由于暴雨、降温、水变等原因造成水体急剧缺氧并伴随着氨氮、亚硝酸盐、H2S等毒性物质大量产生、积累,导致鱼体发生中毒、窒息等一系列病理变化,而急性死亡的现象。二、什么情况下鱼池易发生“泛塘”?1、季节交替,昼夜温差大,极易形成密度流;2、连绵阴雨或暴雨;3、寒流侵袭,气温骤降;4、水质变红、变黑;5、有机质丰富、浑浊、底臭;6、使用漂白粉、硫酸铜等杀藻制剂;以上情况下,易造成缺氧、泛塘,应及早预防及加强巡塘。三、“泛塘”时应如何急救?1、有条件的可加注新水2、打开增氧机3、使用药物:“纳米氧”7~10亩/瓶&nbsp+&nbsp“富氧”3~5亩/包。“纳米氧”既可以用于平时增氧、调水,又可以用于急救的新型增氧产品。同时配合直接产氧产品“富氧”使用效果更好。四、池塘“泛塘”如何预防?目前的淡水鱼养殖无论是精养还是半精养,普遍存在增氧能力不足,致使鱼塘平时就处在低氧状态。特别是在养殖后期,经常会看到养殖的鱼出现暗浮头或集中在增氧机周围的现象,如果缺氧严重极易造成泛塘。1、晴朗天白天使用增氧机。在这里增氧机功能是:搅动水体,打破水体分层,均衡水体溶氧、稳定水质(藻相、菌相)。通过机器的带动把池水打活。2、保持水中藻类的稳定,防止藻类老化。因为藻类光合作用产氧是土池中溶氧的主要来源,保持藻类的稳定,是保持池塘高溶氧的基本条件。要保持池塘藻类的稳定要适当补肥(肥水精)。3、经常使用改善池塘的底质的底改药物。促进有机质的降解,减少底部耗氧。减少水中有机质的耗氧量,就是间接的增加水体溶氧。可以使用“底得乐”“底居乐”。天气突变前、或有缺氧情况前,还可加用“底合氧”。4、减少水体的有机污染。我们可以通过提高饵料的利用率,来减少水体的有机污染。可通过在饲料中添加有益菌“益利加”,促进消化吸收;添加“赛维多宝”补充营养、护理肝脏,加强对饲料营养利用率。5、正确使用活菌制剂。有益菌可以加快有机物分解,促进藻类繁殖。天晴时外用“益利加”能是水保持肥爽。
关键字:水产
作者:佚名
>> 相关文章
??????????
>> 图片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桑基鱼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