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xperia z1的后盖中间的大盖了怎么打开?

【高清图】大屏+可拆后盖 索尼Xperia SP谍照曝光 图1 -ZOL中关村在线[图]索尼Xperia Z1拆解 做工扎实还原较难
稿源:手机中国
时间进入2013年之后,智能手机的发展可以用飞速来形容,手机四核处理器的普及程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已经超越了PC端。但和飞速发展的手机处理器不
同,手机摄像头像素的提升速度的确有些缓慢了,除了诺基亚的4100万像素镜头之外,其他品牌普遍还在把1300万像素定位自己的最高标准。
作为电子行业的巨头,在影音方面的造诣可谓非常之高,甚至目前很多产品都在用索尼Exmor的感光元件。而作为索尼全新上市的新机,当然要与众不同。Xperia Z1内置了一枚独占的G,这也是索尼目前给全新打造的一枚镜头。它的成像规格可达2070万像素,1/2.3英寸大型Exmor RS堆栈式结构传感器也非常善于捕捉场景的光线,夜拍能力提升明显。其实除了之外,Xperia Z1在硬件方面还拥有很多的升级,相信也有不少网友想要一睹这款智能旗舰的内部构造了,到底G镜头是什么样的?整体做工怎样?别着急,下面就由者给大家揭开Xperia Z1内部构造的神秘面纱。按照惯例,我们都会在拆机之前先要回顾一下手机的整体造型,免得一会拆成零件分不清什么原本在哪了。其实对于Xperia Z1来说,整体造型设计和Xperia Z相似点很多。它同样采用一块5英寸1080p级别(像素)显示屏,并沿用了目前Xperia系列主打的外观设计,8.7毫米的机身相比Xperia Z而言略厚一些。似乎目前索尼已经把三防这个理念运用到了目前所有推出的旗舰产品上,从Xperia Z开始到现在的Z1,无一不是采用三防设计。这次Xperia Z1达到了IP55/58的专业级别,不仅防沙尘而且更是支持最高的8级防水,能在超过1米深的水下进行诸如录像这样的作业。对于Xperia Z1而言,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这枚G镜头了,它拥有2070万像素,1/2.3英寸大型Exmor RS堆栈式结构传感器的加入也保证了它的夜拍能力。好了,看完了这款手机的外观,下面Xperia Z1的拆解正式开始。和前代旗舰产品一样,Xperia Z1的拆机第一步也是从后盖开始。由于索尼Xperia Z1是一款三防手机,所以整体外观设计十分紧密,后盖多数都是采用贴胶粘合而成,虽然打开可能会有些费劲,但相信所谓的大力出奇迹,慢工出细活才是王道。打开后盖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到Xperia Z1的和了。细心的朋友也许已经看到了,Xperia Z1共有9枚螺丝固定。图为Xperia Z1的背部后盖,它的设计和前作如出一辙,顶部的两个金属触点是用于NFC功能的。Xperia Z1内部构造初显,那标志性的黄胶布依然被用于固定电池。而主板部分我们目前只能看到芯片屏蔽罩。Xperia Z1芯片屏蔽罩和左上角的G镜头。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拧下这九枚螺丝,这9枚螺丝是采用六边形螺丝孔设计,需要专用的螺丝刀才能够拧开。图为拧下来的9枚螺丝。把9枚螺丝拧开之后,笔者发现用于固定的中壳丝毫不动。经过一番“温柔的抚摸”之后,笔者才把这个中壳取了下来,中壳上的胶纸用料很足,拆卸时一定要耐心仔细。取下的中壳特写图。作为拆解手机的一个惯例,第一时间切断是必须的工作。在我们取下中壳之后,就可以取下Xperia Z1的电池了。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该机搭载的电池容量为3000mAh。相比前几代产品而言,Xperia Z1此次排线用量算是非常足的了。大面积排线设计也降低维修时误伤排线的几率,这样的设计可谓十分贴心。可能细心的朋友已经发现了,此次Xperia Z1拥有两根射频线,分别在电池左右两侧,这样的设计也让Xperia Z1将拥有更加稳定的手机信号。下面的工作就是把能够取下的零件全部取下来了。首先我们把排线全部断开连接之后,就可以尝试性的取下零部件了。首先取下来的是底部的小面板。通常来说,底部面板一般都是连接扬声器之类的部件,当然Xperia Z1也不例外。图为取下来的G镜头,可以说,此次索尼对这枚镜头倾注了很多心血。就连镜头尺寸规格都比一般手机大。作为一款手机的核心部分,主板的好坏决定着手机的好坏,所以每个厂商在主板做工方面都要追求精益求精。图为Xperia Z1的主板背面照,也就是我们刚刚打开后盖时直接可以看到的部分,它采用现在流行的双面小板设计,高集成度的主板显示出索尼强大的制作工艺。图为Xperia Z1主板的正面照,从主板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它们包括mirco USB接口、mirco SD卡槽,mirco SIM卡槽和前置摄像头。当然了,为了更深入的了解Xperia Z1的芯片信息,我们需要取下主板上所有的屏蔽罩,虽然没有什么太简洁的方法,但还是切记动作要轻柔,要提前为还原工作做好准备。图为取下屏蔽罩的主板正面。取下屏蔽罩的主板背面图。既然我们已经把所有屏蔽罩打开了,下面就让我们详细解读一下主板上的芯片信息吧。首先从Xperia Z1最重要的开始。貌似现在很多厂商都把CPU和运行放到了一起,图中我们只能看到一块容量2GB的SK海力士H9CCNNNBPTARLANTH 327A运行内存芯片,2.2GHz的高通骁龙800处理器就和这枚芯片封装在一起。图为 310 KLMAG2GEAC-B001内存芯片,容量为16GB。此图为Sky77629信号功率放大器特写图。型号为PM8841的IC芯片特写图。图为高通PM8941电源管理芯片。由于Xperia Z1的前置摄像头与主板贴合较为紧密,所以笔者并没把它取下来。图为该机前置镜头特写图。图为主板上的mirco USB接口和mirco SD卡槽。图为Xperia Z1的mirco SIM卡槽。取下所有主板之后,屏幕面板上还留有一些固化在上面的零部件。图为Xperia Z1的听筒特写。延续了XL39h的传统,Xperia Z1的侧边同样拥有一个可供无线充电使用的接口。图为Xperia Z1为mirco SD和mirco USB预留的接口。图为Xperia Z1的mirco SIM卡接口。Xperia Z1的电源键和音量键距离很近,这样设计也非常适合单手操控。独立快门键的加入,也让原本三防的Xperia Z1可以实现水下拍照。Xperia Z1拆解全家福。全文总结:虽然Xperia Z1是一款三防手机,但除了粘合较为严紧之外,拆解起来并没有过多的困难,这也非常有利于日后的维修工作。不过考虑到日后的三防性能,索尼Xperia Z1恢复起来却有点费劲,因为之前拆解时需要一些蛮力,而恢复时一些胶纸或是没有粘合力了,或是已经被损坏了,总之如果还想恢复到一起的三防性能的话,恐怕还需要重新封上一圈新的专用胶纸了。
cnBeta 已经入驻豌豆荚啦,扫描左侧的二维码就可以在豌豆荚关注我们。最懂应用的豌豆荚,发现无数好应用。
[责任编辑:study875]
-5-4-3-2-1012345
当前平均分: 打分后显示
-5-4-3-2-1012345
当前平均分: 打分后显示当前位置: &
索尼Xperia Z3+ Dual拆解 传承多过创新
编辑:笨笨
来源:网络
  索尼Xperia Z4和其孪生兄弟索尼Xperia Z3+ Dual已经先后于今年四月和五月,在日本和中国低调发布,不过,即便如此索尼Xperia Z3+ Dual还是没能逃过科技媒体拆解工程师的“毒手”,下面一起来通过拆解工程师的别样视角来了解索尼Xperia Z3+ Dual。  Z3+的整体造型与前辈Z3基本保持一致。双面玻璃,侧边圆润,四角保持一贯的非金属质地(保证射频信号溢出以及增加跌落时的机身耐受度),舍弃了部分的美观度。  外观上看不出两者区别拆解也和Z3应该也相似,首先打开左侧的防尘盖(当然,显而易见,Z3+依然秉承防水防尘的索尼优良传统),取出双NANO
SIM卡托,对Z3+的背面进行一番预热后,就可以用吸盘取下后盖。  Z3+采用了一块与Z3相同的钢化玻璃材质后盖,平整而光滑,后盖表面涂有特殊的防水涂层,当雨水碰到后盖时雨水会迅速向中间聚拢形成水滴状。后盖反面四周和后置摄像头位置有一层黑色的防水泡棉胶,闪光灯位置有一个防水盖,反面上半部贴有一圈NFC近场通讯感应天线。后盖正面  打开后盖后我们可以看见Z3+的内部元器件基本展现在我们眼前,各个元器件连接器的接口处都贴有一层防水泡棉,主板的固定方式与Z3不同左侧的塑料固定罩在Z3+中没有出现。  断开所有连接器接口取出电池,Z3+的电池采用两条3M无痕胶固定,电池上面预留两条塑料条。  Z3+采用了一块3.8V
2930毫安时,11.2瓦时的高密度锂聚合物电池型号为:AGPB015-A001,由HanrimPostech南京公司生产,采用了LG Chem的电芯。  拧下手机中为数不多的几颗十字螺丝后,就可轻松取下Z3+的主板。这时我们可以看见主板处理器与手机中框对应的位置上贴有一块散热硅胶,主板屏蔽罩上贴有部分聚乙烯散热贴纸。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
PP助手准备为您下载应用
未越狱版:鳄鱼小顽皮爱洗澡
如果在10秒后下载任务还没有开始,请下载并安装:
下载步骤如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xperia 后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