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庥福o2o是什么意思思 它是一块扁上发现的

杭州航坞白龙寺杭州航坞白龙寺始建于北宋熙宁年间,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传说云游此山,见岭上有白龙,遂结茅庐其上,后建寺宇设及白龙像,故名白龙寺。寺宇历经沧桑,时毁时建。“”时期,大殿东西两侧厢房破坏殆尽,至今保存的有前、中、后三殿。进大门后,为天王殿,上有“海藏龙宫”大匾,殿梁上有"咸丰十一年重建"字样。穿过天井进入中殿,此殿为五十四年(1789)重建。殿内西北向佛坎下有一“龙湫”,常年积水不干,为寺内食用泉水。殿的东墙嵌有“重建白龙寺碑记”、“众善同登”等碑刻,记载了白龙寺沿革、重修和寺产。另外,还有“一滴杨枝”、“道重珠林”等清代书家撰写的匾额。后殿是萧山幸存的明代建筑之一。(本词条是一个歧义词,以下主要介绍杭州航坞白龙寺,简略介绍湖北白龙寺、湖北仙桃白龙寺、镇江白龙寺、江苏丹阳白龙寺、白龙寺、四川白龙寺。)
杭州航坞白龙寺
白龙寺位于瓜沥镇东恩村航。始建于北宋熙宁年()间。传说龙光法师云游此山,见岭上有白龙,遂结茅庐其上。南宋绍兴三年(1133)募创寺宇,供观音、白龙像,故名“白龙寺”。嘉定初年先后修建,曾为进士沈北海隐居之所,后改设禅院。清初单隆周诗称“龙王庙”,道光间重修。民国20年至30年先后整修大殿。全寺分前、中、后三座大殿,附设长生殿、六和堂、戒堂、经堂、禅堂、客堂、斋堂、百子堂等,共40余间。现存前、中、后三殿,南向。后殿三间,为明末清初建筑,面宽11米,进深9.14米,硬山顶。明间五架梁,双步廊,檐柱卷杀,石板墁地。中、前殿分别为清代道光、年间重修。东墙嵌有“白龙寺重建碑记”,记载了寺庙沿革。大雄宝殿佛座西侧有龙湫,又名白龙井,清泉从石缝中涌出,常年不干。元代诗人有诗曰“龙池浸白云”。清有联曰:“华雨注龙湫,只在此山,便成香海;昙云来鹫岭,试看兹坞,即是慈航”。该寺为本市东部地区古老而又完整的寺宇。1983年5月,萧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1985年至1990年,先后投资60余万元修缮白龙寺。现在,寺前新铺宽阔平坦的水泥板台阶,中轴线上的前、中、后三大殿门窗按原样雕刻装饰,石柱上楹联字迹清晰闪光,东、西厢房及附属设施亦相应完善,成为萧山市东部一座气势雄伟壮观的寺庙。
白龙寺附近,群峰起伏,树木葱郁,是一自然风景处。
千年古刹白龙禅寺就位于海拔300米高的航坞山主峰。从航坞山东麓上去有1300多石级,寺宇现属东恩村山林区。
白龙寺寺门是一座倒台楼一一戏台,旧时每年农历三月初一为“子”祝寿演戏的地方(第二、三天则移到寺外演出)。戏台前的天井是一四方形的水池,象征龙潭。戏台对面为白龙殿。殿内供有用雕刻成的白龙天子与阮氏娘娘偶像。支撑大殿的两棵柱子和中堂上分别塑有三条龙,殿内外墙壁上,嵌有碑刻,有名人题字,有水规碑、功德碑。白龙殿前,建筑师别具匠心,引清澈的泉水穿寺庙过厨房,体现了神话中时阮氏姑娘的母亲害怕独女远嫁无人挑水,白龙为阮母解除后顾之忧的美好愿望。龙殿的后面是“三教同源殿”。殿前天井中的缅桂与桂花树中间,立有一大石香炉,每支脚上都雕有狮子头。左侧墙上嵌着“斋戏大头管事碑”,记述了当年为白龙祝寿时,演戏的盛况。右侧墙壁嵌着清雍正13年杨天成所立的“功德碑”。寺庙最后一层是“观音殿”。白龙殿与戏台的两侧,系厢房。旧时于各殿及厢房楼下,还分别雕塑有各种偶像。
白龙寺据明代记载:白龙寺位于萧山市东南四十里航坞山上巅,山北临,登顶可望及,航坞山又名“王爬山”。
据传和开战,需寻找有一百个山头的山建越王城,当他登航坞山之顶往下数山头一连数次只有九十九个,忘记加入自己站着山头,因此放弃了在航坞山屯兵操练的打算,以后越王打败吴王,此山当地百姓叫“王爬山”一直至今。
白龙寺之始究竟建於何时,各种说法不一,据记载:“白龙寺位于航坞山之巅。宋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建寺,内有白龙井,常年不涸,故名白龙寺,吴越钱武肃王尝屯兵于此。明嘉靖三十二年,总兵、等在此山大破倭寇于此。”
又据记载:“白龙寺创始于赵宗嘉定初年(公元1208年)为进士先生隐居之所,厥后改建禅院,中设观音大士像。人杰地灵,蔚为古刹。”
按现存寺内庙碑《白龙寺重建碑记》(清同治八年撰)所载:“在大宋熙宁间,龙光法师云游此山,见岭上有白龙呈现,遂结茅其上,募创寺宇,供奉观音大士以及白龙像,因此白龙寺名焉。”按熙宁为北宋神宗年号(公元1068——1077年)。以上三种说法是碑文为最早、最为实际,故确定白龙寺建寺为大宋熙宁年间。
一九八0年前后,当地政府拨款,大兴封山育林,植树造林之风,又建牌坊一座和上山道路全面修建,白龙寺也修葺一新,山门前台阶进行重新改造,并建仿古路亭四个。
二00五年,白龙寺又耗巨资建造第四进“大雄宝殿”,上山道路已有一半以上重新拓宽建造成石板路,当地政府又拨款数百万元正在修筑一条由山下至山上的汽车路,预计到二00六年六月可以竣工通车。人行上山道旁又种植大面积的,每天清晨有数百人上山晨练,平时游人不绝,一个风景优美,风光秀丽,树木林荫,空气新鲜,而千年古刹白龙寺又宛然一新的面貌使它又焕发了昔日光辉。每年春节和农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为“观音大士”生日,万人上山烧香,其香火旺盛,呈现了一派国泰民安的繁荣景象,而必将成为我区的一个新的旅游景点。
白龙寺白龙寺年代久远,又几经沧桑,时毁时建,据重建碑文记载,最后一次修建为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重建至今已166年,前殿属清代古建筑,寺内石刻、木雕反映了清代的建筑艺术。
白龙寺在航坞山之巅,海拔298米,有石板小道自山下逶迤而上,总台阶为1886阶,中途设路亭二个,头路亭二间,二路亭一间,供上山之人中途休息,二个路亭之间,因其路险要,旁设扶手二处,走完二个路亭之后,其地势平坦,两旁密林,奇松垒现,古木参天,至寺前,有一片竹林,白龙寺便呈眼前,头进为九开间,正门口上悬有沈成烈书“白龙禅寺”匾一块,此匾已于“文革”期间毁佚,东侧三间为财神殿,西侧三间为“百子堂”、“闹海观音”,其中一块“海藏龙宫”匾已佚,头进北门口有文学家“珠林道重”匾一块。二进大殿供奉观音大士,系宋代香樟木雕,工艺十分精湛,其暖阁雕刻九天重宇,精致玲珑,大殿内设钟、鼓法器供和尚法事所用。观音大士背后供护法,有“威镇九洲”匾一块。后进三间为明代建筑,内供奉和,两旁东侧为斋房,方丈室约房二十余间,西侧为禅房以及净头约二十余间,白龙寺最兴旺时约有房近百间。白龙寺坐北朝南,寺内大殿中有“白龙井”一口,寺后有湫,常年不涸,可供寺内生活用水,值得奇者,每逢久旱无雨,即使山下江河露底,井中无水,但山上“白龙井”久晴无雨而不涸,站寺前望四周,即群山起伏,树木葱郁,风光优美,至后山望海顶看钱塘江,白帆片片,乘风前进。
白龙寺白龙寺至今保存完好有前殿、大殿、后殿,二侧厢房部分毁于“文革”,也就是萧山现存比较完好的一座寺院,1983年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龙寺大殿石柱有楹联一副,其文为上联:华雨注龙湫此山便成香海。下联为:昙云来鹫岭兹坞即是慈航。此楹联系大清同治八年岁次己巳年谷旦,赐进士出身,兵部车驾司主事加四品衔军机处行走前翰林院庶吉士加三级沈成烈书(萧山瓜沥人)。
又有沈成烈纪倂书,重建白龙寺碑文为:粤稽有宋熙宁间,龙光法师云游此山,见岭上有白龙呈现,遂结茅其上,募创寺宇,供奉观音大士、白龙圣像,因此白龙寺名焉。佛力神庥,屡著灵应,遐尔闻之,罔不,逮今六百余年,归然古刹唉!祖英师者,积行僧也,道光十二年应檀那之请来此山,是年为其徒印清、印良,师祝发披度,且谓殿宇年久将圮,发愿雯庀材重建,运石布地由是,梵宇院寮。顿成华丽,庭除阶碱,不患崎岖,四方缁俗,来瞻礼者,皆大欢喜。而三师之修持,聿加精进,绅士耆英,请其开山说戒,以广佛传,因辞不获,遂于咸丰四年各传戒,以付众望,积年以来近十期,三师复以所蓄,经、忏、香烛资,备以戒期,应用陈设器具,水陆道场,法物经卷画帙,无不周至,并以余资,购得民田十余亩,沙地若干亩,为供奉香火永远之计,诚可尚矣!于戏兹寺之固兴,赖佛光普照,贶遐敷而可以,玖十方崇作,历史不替……。
湖北皂市镇白龙寺
白龙寺位于湖北皂市镇。相传始建于南朝,现存之建筑物为明代重建、清代修葺者。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殿阁亭楼,重叠栉比。曾有‘穹隆撑住霄汉,丹碧辉煌晃耀日月’之描述。后渐失修,现仅存殿宇两栋。院内存有明、清以来之石碑五座,碑文字体工整,碑额与龟趺,花纹精细。其中以明崇祯年间()所刻者为最珍贵。
相传因白龙寺引水,解救一方生灵。人们在五华山北麓设祭坛以祀,南朝齐武帝肖赜次子竟陵王,将祭坛改建为佛寺,依坛取名为白龙寺,迄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唐鄂国公尉迟敬德将寺院扩建重修,使其拥有前殿、大雄宝殿、后殿、大悲殿、五云堂,五华清憩、官房、禅堂等建筑群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工艺精湛。明正德八年,嘉靖十五年,白龙寺又经几番装修,使其“廓隘而宏,易敞而整”,“以为改规,不啻倍蓰”。寺内碑文载道:“栋楹穹窿,撑柱霄汉,丹碧辉煌,晃耀星日”。明文学家李濂留下了诗文“白龙寺倚五华山,寺下长汀抱楚关,上界藤萝低日月,暮天钟磬送潺”。有毗邻古迹遗址,丰繁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民歌童谣融汇映衬,使白龙古寺亦发文彩灿然。正所谓“ 藏修者有清思,登临者有遗兴,者有余怀。”
世纪初,戎马频仍,古刹屡遭战火,寺院千疮百孔,毁损殆尽,仅存的前殿和大雄宝殿也只是两座空宇。解放后,各级人民政府和文物部门对这座古刹白龙寺十分重视,多次拨款维修,使这座古刹又恢复了当年的风姿,龙脊兽瓦,红墙朱门,重檐拱斗,兽鸟嵌扉。风格怡然自存,大雄宝殿楹柱二十八根,中柱十字通风,两米合围,旁柱斜断落基,千年不动,炎夏不汗,丝尘不染。侵华日军为建碉堡妄图以两辆汽车系链拽而不动,世人称绝。寺内尚有明代碑碣三通,虽经多年风霜雨雪,文字仍清晰不漫,一九八二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九九三年,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皂市镇人民政府多方筹资,用两年的时间再行维修古刹白龙寺殿宇,复修佛像三十二尊。前殿供有弥勒佛、韦驮、四大天王;大雄宝殿供有、、、、、、、、十八罗汉。造形各异,弦金绘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院内绿树成荫,青竹挂翠,钟鼓悠悠,风铃自鸣,一派超凡脱俗之境,不愧为方圆百里旅游胜地。
湖北仙桃陈场镇白龙寺
白龙寺白龙寺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位于幼松村唐小垸西南堤边,是一座三间三拖的房子,坐东朝西,前面是约20多亩面积的一口清水大潭,潭的高处有一棵树冠形如巨伞,遮盖面积达140m2的,环境十分宜人。后面是一条大堤通坡场。
寺名之来历,据传说白龙太子领玉旨,一天黑夜到某地,顺洛江大河而上,它的两只眼睛象灯笼,时逢从上游而下的几个铳筏子的农民见了吓的不知所措,盲目地放了一铳。白龙受惊改道,向左一偏,撞着洛江大河堤埂,尾巴一扫拉了个大潭,水深千尺,至今人们还称之为大潭口。白龙太子上天向玉帝交旨,玉帝大怒,责备白龙不该违旨,拗天行事,于是将白龙贬下凡间,压在大潭口带罪重修炼。白龙被压在此处,凡间谁能知道呢?有一天,唐小垸有一个叫的在大潭口堤边砍柴,一棵上的草籽弹入眼中,瞬间眼珠红肿,痛不欲生,到处求医问卜,丝毫无效,后打听潜江柴林院有一个巫医很有灵气,前去求他,巫医说:“我不能医好你的病,在你家南边潭口有个白龙大仙比我高明十倍不止,你去求他,准能医好。”他急忙回来在潭口边焚香祷告:“大仙如果能医好我的眼睛,我当为大仙远传高名,募捐建庙。”不三日草籽果然自动从他眼里出来,疼痛顿失。陈当即募捐修建白龙寺,并以“白龙”冠首撰联一幅:“白水一潭澄清众生浊秽,龙光千丈照护四境平安”。此寺于1926年分给当地贫苦农民,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幼松二组的白龙潭边重建。
江苏镇江白龙寺
位于今荒田村南,经山北麓。始建年代不详。初为彭山龙祠,宋嘉泰元年(1201年),帝赐额“显济庙”。寺内有龙池灵异,与山泉相通,终年不涸。时邑士买地170余亩建庙。清咸丰十年(1860年)毁,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改名“白龙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二十八年两次重建,敕赐“利济苍生”。原该寺3进1院,前进5大间,中进3大间,两侧为四大金刚塑像,中间为如来佛像;后进5间,中有龙王殿,殿梁悬3匾,两侧置有钟、鼓,4尺许。白龙寺池置于院中央,池围筑墙,墙中砌有石碑3块。
在寺门前建有过街蓬,供过往行客小憩。民国31年(1942年)寺宇大部被日军拆除。解放后仅存后进及白龙池。1979年寺宇被全部拆除,改建小学,今存寺池。
江苏丹阳埤城镇白龙寺
白龙寺宁镇山脉迤俪蜿蜒,直至江苏境内岸边突然中止,苍翠群山犹蛟龙探水,经山便是龙首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雄踞在市区东北35公里处的埤城镇,相传有异僧讲经于此,故而得名。经山下,白龙河浩浩荡荡,群峰掩映着的白龙寺景色迷人,山隐绿中,寺藏山中。白龙寺,初为彭山龙祠,宋嘉泰元年(1201年)大兴土木,皇帝御赐匾额“显济寺”,寺内筑有龙池,祈雨灵验,终年不涸,故又得名白龙寺。清朝咸丰庚申年毁于大火,同治九年重建,殿宇一新,正式命名白龙寺。白龙寺声名远播方圆数百里,香火旺盛,算来已近千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白龙寺历经千年沧桑,风雨艰辛,依旧美名远扬,这源于老百姓心中对白龙传说的刻骨铭心,源于对白龙的崇敬爱戴。    
相传世居此地的人们,乡风淳朴,安居乐业。一日有个待字闺中的少女上山砍柴,迷路于雾气缠绕的大山凹,数月后产下两条蚯蚓般怪物,一青一白,怪物见风就长,转眼间成了胳膊粗的巨蟒,3日后腾空上天。寒来暑往,昔日的年轻姑娘变成白发苍苍的老婆婆。阴历四月初一,晴空忽起霹雳,狂风呼啸,乌云翻滚,云层中青白二龙威风凛凛,它们是来迎接有生养之恩的母亲去天宫享福的。白龙驮上老母告诫道:“天高云深,未到天宫前,您万万不可睁眼。”青龙则先行一步回天宫报信。坐在白龙背上的老母亲隐约听到敲锣打鼓的声音,睁眼一瞧,原来
白龙池是青龙带着一群天兵天将正张牙舞爪地奏乐欢迎她呢,她喜得眉开眼笑,可低头一看,万丈深渊,一阵心悸,坠入云端。白龙、青龙见母亲坠地而死,痛不欲生,哭瞎了眼的两条龙落在经山脚下,涟涟泪水汇成深潭,后筑成龙池。方圆数十里不明真相的人们以为天上恶龙作怪,纷纷冒雨前来用蓑衣降龙,青白二龙便被困死在荒山野岭之上。后来当人们明白这青白二龙是知恩图报的贞烈之龙时,后悔不已,于是捐资兴修了两座寺庙白龙寺和青龙寺,白龙寺在经山的北麓,青龙寺建在对面的荒田村。胡桥医院向北数百米有块石碑,上刻“历史地名卧龙岗”,这就是当年乡民降龙的地方。&&  
明代开国皇帝为保大明江山世代相传,派得力心腹去各地巡查龙脉迹象,结果在溧阳的河中和白龙寺对面的荒山上发现龙脉,于是朱元璋派军队在溧阳挖河筑坝阻断龙气,请方士高人在白龙寺施展法术治理龙脉。青龙寺旧址下的山坡直到现在仍然叫做“龙治番”。民国期间,在荒山山腰处开山炸石,曾炸出个大洞。洞口有一石碑,碑文字体繁杂,请来当地最有名望的先生也不识一字,洞内有龙形化石多具,当地人因此称其为“白龙洞”。    
白龙寺的最后一进禅房在20世纪80年代初被拆,双人难以合抱的梁柱荡然无存。唯有白龙池记录着千年风雨坎坷,静观着古刹的兴衰萧条,感受着人间的酸甜苦辣,享受着当地人们的顶礼膜拜。白龙寺最神奇的莫过于白龙池。白龙池的由来众说纷纭,若问当地人,他们肯定会说是龙的眼泪汇聚而成。有人说,白龙池与山泉相通,终年不涸,也有人说白龙池是山底暗河的河口,暗河直通长江、东海。池水清澈透明、爽冽甘甜,水位常年不变,每遇洪涝不溢。1976年,白龙寺大旱,河沟见底,井水干枯,土地龟裂,附近村民饮用水发生困难,幸有白龙池水救急。白龙池池面不大,虽然挑水的人排成长队,但令人称奇的是白龙池水前取后满,源源不断,白龙池水成为当地人的救命宝水。白龙池水四季恒温,春温秋爽,冬暖夏凉,池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经常饮用能强身健体,周围村民用池水洗眼,从不生眼疾。    
白龙寺古碑 更为神奇的是每逢阴雨天气,池口雾气袅袅,迷雾之中可见到一青一白两条小蛇在池内畅游,人们都说是白龙和青龙的化身。白龙池的四周用古砖砌成矮矮的围墙,砖墙中镶砌石碑数块,碑文在上也有记载。光绪壬寅年,镶黄旗人施沛霖入任丹阳,恰逢丹阳大旱,飞蝗蔽日,民不聊生。施沛霖顶着烈日步行至白龙寺祈雨,龙池显灵,当即风雨大作。又一碑文记载,光绪丁酉年,丹阳旱情严重,在任县官徒步至白龙寺求雨,结果冒雨而归,雨水没足。陈际唐求雨有功,敕封为“广仁公”,朝廷赐白龙寺贴金匾额“利济苍生”。1940年腊月,滴水成冰,鬼子到白龙寺捉拿抗日和尚,张道林情急之中跳入“白龙池”,躲藏一夜竟然未被冻死,这又成为白龙池的一段传奇。    
近日,白龙寺修复理事会在清理龙池时,发现了龙池中镇池宝物,2米多长的石柱上雕有精致的十八罗汉图,堪称无价之宝,这也足以证明白龙寺深厚的文化底蕴。徜徉在白龙寺旧址的残垣碎瓦前,感慨白龙池的神奇灵异,静思古刹的昔日风采,一切是那样的飘忽迷离,恍如昨日,又如此遥远。
泰国白龙寺
白龙寺泰国Chiang Rai内的白龙寺,是世界上又一个独一无二的寺庙。全寺白色,雕有无数条,还有各种华丽造型,并且在这些图案中镀有的金属条带,从合适的角度看上去,就像是全院散发着令人惊异的魔法之光。   
这座寺庙还没有完全建成,具建造者讲,在未来的90年这座寺庙的建造工程才有望竣工。
四川峨眉山白龙寺
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直至民国年间,此寺仍属白水寺下院。现有前后二殿,前为“三圣殿”,内供阿弥陀佛、大势至、观音菩萨西方三圣;后为大雄宝殿,内供释迦牟尼、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华严三圣。寺虽小,而清静。相传在此修炼成正果,便与对面山谷的青蛇一起去西湖,遇上,演绎了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动物学研究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3次
参与编辑人数:12位
最近更新时间: 10:33:42
贡献光荣榜
白龙寺创建于明成化年间,面积为334平方米,单檐歇山,抬梁式结构,为一进四合院。  白龙寺隐藏于秀山主峰"""螺峰绝顶"""东南侧的苍松之中,环境十分幽静。寺侧有"""白龙、乌龙"""二潭,潭水清冽甘....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每的意思_每组词_每字组词_怎么读_读音拼音是什么? - 汉辞网
在线查询每的意思,怎么组词,怎么读,每的读音,每的拼音是什么,在字典中的解释★★
五笔输入法:
基本解释: 前一篇: 后一篇:
每 měi 指特定范围内的任何一个或一组:每人。每回。每组。 指特定范围内逐一出现的任何一次:每战必胜。每况愈下。 虽:“每有良朋,况也永叹”(虽有良朋好友,危难之时也只能为之长叹)。 古同“”,中国宋元代口语。
笔画数:7; 部首:母; 笔顺编号:3155414
详细解释:
每 měi 【形】 (形声。小篆字形,从屮(chè),母声。屮,草木初生。一说“每”为“母”的异体字。本义:草旺盛生长)同本义〖flourishly〗 每,草盛上出也。――《说文》 舆人诵曰:原田每每。――《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杜注:“晋军美盛,若原田之草每每然。”
每 měi 【副】 常常,经常〖frequently〗 妪每次谓余曰。――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每大言曰。――?宗臣《宗子相先生集?报刘一丈书》 又如:每常间(往日,平常);春秋佳日,每作郊游 每一次〖everytime〗 相如每朝。――《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每与臣论。――诸葛亮《出师表》 每得降卒。――《资治通鉴?唐纪》 每冒风驰行。――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又如:他每到学校,总要来看我;月刊每逢15出版 每 měi 【代】 各个〖each〗 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意思是,把字按韵分类,分别放在木格里)。――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每字为一印。――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每一巨弹。――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每字有二十余印;每天;每一分钱;每星期五 每 měi 【助】 用在人称代词或名词后,表示复数〖plural〗 我每且去寻房子,再来会这些人。――《儒林外史》 又如:窗隔每(指多扇窗隔);桌椅每(很多桌椅);他每(他们)
每常 měicháng 〖habituallyinthepast〗往常;以往 每处 měichù 〖everywhere〗到处,各处 这个乡每处都有人发了财 每当 měidāng 〖everytime〗在任何时候;无论何时 每当他离开住宅的时候,他总是带着他的伞 每况愈下 měikuàng-yùxià 〖steadilydeteriorate〗每一次的情况愈发不如前次好。比喻一直在走下坡路,越变越坏 每每 měiměi 〖often〗∶常常;不止一次 他们每每一谈就是半宿 〖chaotic〗∶混混沌沌的样子 每每员舆正。――〔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每年 měinián 〖annually〗一年一度;年年 每年赐给的神庥降福 每人 měirén 〖everyone〗人人,一定人群中的各个人 每人都有难处 不是每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家 每日 měirì 〖eachday〗天天 我每日都去图书馆 每时每刻 měishí-měikè 〖minutely〗每分钟;每一时刻 形势每时每刻都在变 每岁孟夏 měisuìmèngxià 〖theearlysummereveryyear〗每年初夏。兄弟姐妹中居长弟的称孟。引申开来,一个季节的开头也称孟,如孟春,孟夏 每晚 měiwǎn 〖nightly〗∶在夜间或每夜 每晚失眠 〖evenings〗∶无论哪一个晚上 每晚收看《新闻联播》
相关词语、组词(每组词、每字组词、每怎么组词):
& 《新华字典》下载网址:&&
& 更多内容请查看【】。关于每怎么读、每字怎么读,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谢谢!
常用偏旁部首查字:
Copyright(C)2005 汉辞软件工作室&张新主 版权所有 电话: Email:QQ邮箱 QQ:7117780
软件著作权登记号: 备案号:沪ICP备号这是什么虫 已经被我踩扁了又拿火烧过 会叮人 身上黑黄相间 有翅膀 在床上发现_百度知道
这是牛虻,属
双翅目虻科昆虫,别称:牛蚊子、牛苍蝇、瞎蚂蜂、黄鸡麻,通常称为牛虻。头大,半球形,或略带三角形。成虫白天活动,以午时为活动高峰。善飞翔。池边、水傍常见,飞行迅速。有时吸取花蜜,但最普通为好血性。雌虫有强度螯刺能力、牛马等厚皮动物亦易受其侵袭,雌虻每次数分钟,即能充满血液于腹部。温血动物,包括人类在内都受其害。百度百科: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网站公告:欢迎光临本莆田学院图书馆网站
≡历史文献
≡现代资料
├专书、学
├其他文种
├各地宫庙
├民俗活动
├两岸交流
≡多媒体库
拥有全文:
妈祖文化资料库
题名:圣墩顺济祖庙考
类目:&&&&->->->->
著者:庄景辉,林祖良
出处刊名:海内外学人论妈祖 出处作者:林文豪 出版地:北京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2 页数:392-410备注:
全文:本数据库图片及PDF全文仅能在校园内网访问。若为图片全文,可双击图片查看原始大小
&点击下载浏览该原文(需Adobe Reader软件):
&&&&  在妈祖研究方面,圣墩顺济祖庙是学术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然而,由于文献记载凤毛麟角,庙宇建筑荡然无存,给研究者的探讨带来不少困难,至今还难以明了其真实的历史面貌。那么历史上的圣墩顺济祖庙究竟怎样?我们带着这一问题,查阅了不少志乘谱牒资料,并于1989年12月间前往原宁海镇白塘周围的梧郊、洋尾、上俞、镇前和南埕、三江口一带进行调查。1990年2月中旬,我们在获得一定线索的基础上,又一次来到实地做进一步细致的踏勘和访问,取得了重要的收获,使我们对圣墩顺济祖庙的存在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本文拟就这次考察作一番介绍。
&&&&                 一
&&&&  有关圣墩顺济祖庙的文字资料现存实在太少,近年发现的《白塘李氏族谱》中收载《圣妃灵著录》①的宋代廖鹏飞《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一文,为我们了解圣墩顺济祖庙早期的若干情况提供了唯一依据。同时在《白塘李氏族谱》附录《枯槎显圣记》一则,更加详细说明了圣墩庙的建置与李氏家族的密切关系。其记云:&湄洲神女凭枯槎显灵光于宁海墩,并托梦乡人&宜馆我于墩上&,父老异之,告于制干李公,公曰:&此神所栖也。吾闻湄有神姑显迹久矣,今灵光发现昭格,必为吾乡一方福,叨神之庇,其在斯乎&。遂募众营基建庙,塑像崇祀,号曰&圣墩&,祷应如响。李公乃舍鱼桁二十四门于庙供香灯,又辟田地二百亩于本屿供祭祀,以答神庥,&这个&枯槎显圣&虽为神话,然记述圣墩庙创始于宋元v元年(1086年)制干李公则是很明确的。&制干李公&何人?据《白塘李氏族谱》载,在宋代被&徵辟敕授&为&承信郎殿前统制司制干&者是李富,其家传云:&富,字子诚,号澹轩,行二十七。早丧父,事母孝。宋建炎初,黏罕犯顺,率义旅隶韩蕲王世忠麾下,立功,敕授承信郎殿前统制司干办兼管畿军机&&生于宋神宗元丰八年乙丑,卒于高宗绍兴三十一年辛已二月十二日,寿七十八。&从时间上计算,李富是出生于元丰八年(1085年)的,当元v元年(1086年)建圣墩庙时,他还不满二岁,这是不可能的事。蒋维锬先生在《一篇最早的妈祖文献资料的发现及其意义》一文中,由此而认为&故《天妃显圣录》、《天后志》所记皆有误&。②笔者查了《李氏族谱》中另一位被封赠为&制干&的人物,那就是李富的父亲李泮。其家传云:&泮,字思泮,行二十五,以子富赠承信郎殿前制干,寿六十五。&显然,创圣墩庙的是由&制干李公&李泮这就明白了。
&&&& 圣墩祖庙从元v元年创立后,曾在宣和四年(1122年)有宁江人洪伯通因泛舟海上得神女庇佑而&高大其像,别筑一灵于旧庙西以妥之&。自此以后,历宋至元又经过两次扩建与增建。
&&&& 一次是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重建顺济庙,廖鹏飞《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说是由于&祠宫褊迫,画像彤暗&,承信郎李富首建其议,捐钱七万,&移前而后,增卑而高&。重建后的顺济庙&正殿中峙,修廊翼翼,严祀有堂,斋庖有庐,磨砻割削之工,苍黄赭垩之饰,凡斯庙之器用,殆无遗功。&黄公度《题顺济庙》诗中的&枯木肇灵沧海东,参差宫殿晴空&句,正是对李富重建后的圣墩祖庙建筑物面貌的真实写照。③李富这次重建,不仅庙宇&鼎新轮奂&,而且,迁女神人位于正殿中,将&旧尊圣墩者&&右者左之,左者右之&,以正序位。
&&&& 另一次是元大德年间李清淑的新建蕃厘殿。黄四如撰《圣墩顺济祖庙新建蕃厘殿记》④对此作了详细的记述:&圣墩庙几三百祀,岁月老,正殿陋。李君清淑承先志&&由寝及殿,易而新之。鸠工于大德己亥,祭落于癸卯腊月,五六年间始克就&&庙前日殿甲,以后曰寝乙,兹殿居甲乙间。建于何年?自制干李公奉妃像正位序始。殿曷名蕃厘?地o称媪,厘者福也,百顺故蕃。&按李氏谱,这位倡建者李清淑,系李泮派下第七世(肇莆第十三世)孙。家传载&清淑,一名师古,字彦奇,行百七,号蔬圃。好贤乐善,执礼施仁,先正四如黄渊公纪其行,尝兴建圣墩顺济祖庙蕃厘殿,记亦黄公所撰也。生理宗嘉熙二年戊戌,卒元仁宗皇庆元年壬子。&李清淑主持的这次工程,前后历时六年才告竣。把旧而陋的正殿和寝殿&易而新之&,并在两殿之间新建了一座蕃厘殿。至此,圣墩顺济祖庙的建筑达到了已知的最大规模。
&&&& 然而,元代中叶以后,这样一座有三殿规模而声名@赫,很有影响的顺济祖庙似乎已消声匿迹了,别说建筑物没有保存下来,就是在文献中也不见有关于它的记载,惟一难能可贵的是,&圣墩&作为地名,还仅见于方志中。
&&&& 圣墩顺济祖庙究竟是什么时候由于什么原因废圮的?不见史料记载,这的确是个难解的谜。推想它倘非毁于天灾,即是遭破坏于人祸。那么,我们或可以做这样的推测,是因兵燹而毁灭的。纵观莆田地方史,元代后期以来莆田曾惨遭二次较大的劫难,那就是元末的亦思法杭之乱⑤和明末的倭寇之祸⑥从历史资料作的比较分析推断,圣墩祖庙毁于亦思法杭兵乱的可能性更大些。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圣墩祖庙毁于明末的可能性。但是,当我们对其废圮的年代作推测时,不能不考虑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说它是保留到明末才毁于倭寇的话,那么从元末至明末的近二个半世纪中,不可能没有任何关于圣墩祖庙的文献记载。而且我们纵览文献资料发现,把圣墩与湄洲混为一谈始于明末,而以何乔远《闽书》的记载为代表。《闽书》卷二十四《方域志》云:&湄洲屿,一名江,在大海中,与琉球相望,顺济天妃庙在焉。妃林姓&&时凭浮槎、朱衣现光,遍梦湄洲墩父老,父老相率祠之,名墩曰圣墩&&宋宣和间,给事中路允迪使高丽,舟危,神登舟护之,归闻于朝,请祀焉,赐名顺济。&《闽书》著作于万历四十年至四十八年(年),去倭祸最为惨烈的嘉靖(年)末年,最多不过半个来世纪,恐怕不致于让何乔远对这相去并不甚远的历史事实作如此错误的记述。然而何氏竟把圣墩与湄洲揉合为一记入《闽书》,这恰好说明圣墩祖庙废圮的年代较早,原遂已被人们所淡忘了的缘故。
&&&& 对于圣墩顺济祖庙废圮的时间,没有任何直接的史料可资佐证,但根据以上的分析推断,其毁于元末的亦思法杭兵乱,这不会是没有可能的。
&&&&  方志谱牒的记载展示了圣墩顺济祖庙的缘起和发展的过程,使我们不难想象这座称盛一时的庙宇建筑的宏大规模,也引起了我们对探索其确切坐落地点的极大兴趣。
&&&& 一个地名的得称,往往源于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事物。&圣墩&便是如此,它由崇祀湄洲神女而得称,后来圣墩庙圮毁无存了,圣墩却作为地名留传了下来。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又被历史淘汰,并不为今天的人们所熟知,仅仅偶然保存在地方志书中罢了。乾隆《莆田县志》卷二《舆地&水利》载:&北洋引延寿陂水为南北中,大沟三,小沟五十九,分为三派。南沟自黄臂桥西至琶琵槽远及章鱼头为大沟一,通小沟二十有二;中沟自沙塘逶迤圣墩下宁海镇为大沟一,通小沟二十有六;北沟自獭塘出吴刀汇于魏塘直接大保庄而下为大沟一,通小沟一十有二。&⑦这条&自沙塘逶迤圣墩下宁海镇&的中大沟,今当地人称之为&陈桥沟&,自西北延寿陂(沙塘)蜿蜒流经县城、黄墩、郊下、西漳、陈桥至梧郊,汇归白塘而通镇前(宁海镇)。从县志记述的中大沟水系结合流经地点推察,圣墩位于镇前村北面沟渠流入白塘处的梧郊一带是肯定不会错的。于是,我们便以梧郊为目标,重点展开调查。
&&&& 梧郊村东南面临白塘,在与之近在咫尺的水面上有一座面积很小的小岛叫浮屿,屿上有一座坐东朝西规模不大的妈祖庙,今称&浮屿天后宫&。屿上还有一座造于宋景定四年(1263年)的石桥与陆岸相通,桥面镌有&宁海镇奉祠郭天应,敬舍浮财构造此桥,一完了毕,求荐先府君汾阳王七知县资严冥福。景定癸亥清明日告成& 44字。据此而使我们相信早在宋代屿上已建有奉祀妈祖的建筑,但这与因&枯槎显圣&而建的圣墩顺济祖庙不是一回事。
&&&& 除了浮屿天后宫外,梧郊附近现在并没有别的妈祖庙。不过,当我们在这一带做调查时,最先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村南边的一座古桥梁和桥头的两方碑刻。一方系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立石的保存完好,高2.4米、宽0.82米,嵌于村保健站墙上。碑中央镌刻大字楷书&宋殿前制干李公宫后放生池桥&,并记有&裔孙&光文等13人捐资重修的情况。另一方是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汉灞崩,堤不筑,塘变为海,致桥又圯&,&制干李公裔孙州司马光文重造&碑记。⑧此即县志所载李富建的&宫后桥&今俗称为&墓兜桥&。该桥横跨于上述中大沟通白塘处的水面上,与在其东50米处的涵黄公路桥并行南北向,桥面和护栏均为水泥制成。据当地村民说,涵黄公路未筑之前,这里原系涵江通黄石之孔道,是1982年重修的。桥头仍保存有一对白花岗岩护栏,高1.52米,柱头雕饰蹲狮,俨然宋代作风。在考察中,乡人李捷绶先生(60岁)指着桥北地方告诉我们:听古人讲,放生池桥北曾有一座大的妈祖宫。根据他提供的这条线索,我们走访了村里的李元欤77岁)等父老,得到的是同样的说法。桥北地方今早已盖满了民居,我们便在此周围进行踏勘,果然发现了一些宋元时代的庙宇建筑残构件:
&&&& 遗物之一:宋连础瓜棱柱残段,白花岗石琢成,八棱,础径51、柱径43厘米。无论其雕琢形式和直径尺寸,还是石料色泽,都与李泮舍地创建、李富修建的梅峰寺⑨大雄殿、钟楼遗存宋代连础瓜棱柱如出一手。
&&&& 遗物之二:元代柱础,辉绿岩琢成,圆形,通高18厘米,素雕,上部反弧外展,折腹而下部内收,上径44、底径35.5厘米。
&&&& 遗物之三:元代殿台须弥座构件(?),长106、宽26、厚11.5厘米,辉绿岩琢成,刻莲花瓣图案。
&&&& 访问和踏勘的收获,为我们推测中的圣墩顺济祖庙的具体坐落地点一梧郊村宫后放生池桥北提供了依据。今分以下几点来讨论:
&&&& 第一,顺济祖庙遗址在宫后放生池桥北,其所处的地点梧郊,与县志记述的&圣墩&的地理位置正相吻合。这里的地理变迁与庙宇的发展也是相一致的。白塘&原是海荡,后海堤继作,遂以成塘&⑩。北宋时,梧郊仍是临海突出的一片较高的地方(堆、墩),李泮营基建庙于墩上。后筑海堤而白塘成,李富又对庙宇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他不仅增筑殿堂,还将庙前原来其父舍供香灯的鱼桁处辟为放生池,并造桥于其上。当时放生池之水域比现在要宽阔得多,现在我们还可看到桥南淤填成了田,桥北临水处扩筑,使多孔石桥缩短了跨度,水面显得越来越窄的变化痕迹。
&&&& 第二,&宋殿前制干李公宫后放生池桥&为李富所建是毋庸置疑的,宫后是地名,系原孝义里19村之一。⑾这个村落也是后来妈祖被封为&妃&,而顺济祖庙与其他妈祖庙一样被称为天妃宫,后来有人家迁徙在宫的后面地方居住而形成聚落并得称的。在梧郊邻近地方因之而得称的。还有今上俞、集奎一带的&圣妃埭&⑿。以及&跨墓兜、洋尾、镇前三境&的宫水塘即今之白塘。⒀&宫后&这一村名今已消亡,实际上现在的梧郊包括了原位于今村西边的墓兜和东边的宫后两个比邻的村子。墓兜亦系孝义里19村之一。⒁原为&吴家聚族之地&⒂。历史上与洋尾(李)、镇前(佘)⒃三村环白塘鼎峙,有三姓为一方巨族之誉。⒄但据调查,梧郊村以李姓居多,约占40%,吴和刘、詹、陈诸姓约占60%。李姓是由洋尾迁梧郊的,估计就是后来徙居宫后者,乃李制干之后裔,因此,&裔孙&承先志,修宫后放生池桥,又立石昭示祖先业绩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殊不知此碑此桥在考证圣墩顺济祖庙方面,更显示出其重大的价值和意义。桥以架于宫后村的放生池上而得名,桥下放生池显然像一般庙宇的规制一样位于庙前,而文献中记载的顺济祖庙正是坐北朝南的,⒅可见放生池及桥是庙的一个组成部分。
&&&& 第三,实物资料是最能说明问题的。在桥北地面上发现的庙宇建筑构件,分别具有明显的宋元时代的特征。从这些构件的宽大尺度和精巧的雕琢工艺据以推知的庙宇规模,与文献上有关顺济祖庙殿宇恢宏的记载也是相吻合的,显然是顺济祖庙的遗物。据遗物的保存者说,这些建筑构件都是1982年重修宫后桥时,他们亲手从桥下放生池中捞上来的。又据当地乡人说,修桥时还看到桥下有许多青釉瓷器和陶狮之类的&古物&,认为破损无实用价值,故没有打捞上来。据此,假如我们能有机会进行有计划的打捞或发掘,相信会有不少的文物出土,而为我们认识顺济祖庙的历史面貌提供更多的实物资料。
&&&& 第四,乾隆《莆田县志》还保存有一个与圣墩有关的名称&圣墩桥&,⒆这本是考证圣墩在什么地方的最好证据,但该条县志只注⒆桥在孝义里,李富建,没有注明具体地点。更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的调查中,遍访老乡都不知晓有这么个名称的桥梁。因此,虽有圣墩桥之名,而要企望由此去追寻圣墩却是很难的!然而,当我们在梧郊找到圣墩庙址的线索后,于这一带做进一步的考察时,我们因而也发现了圣墩桥。
&&&& 今梧郊三面环水。在1982年涵黄公路未建之前,有三座桥梁将梧郊分别与南之镇前、北之上俞、东之洋尾相连接,南则上述宫后放生池桥;北则有&同治辛未(1871年)造,民国甲寅( 1914年)重修&(桥碑立桥头亭内)⒇的榆溪桥;东则有塔桥。查《莆田县志》,&孝义里桥八&,其中并没有这座塔桥。现在这座塔桥长72米、宽3.25米,水泥桥面,翼以花岗石护栏,系1982年重修的,桥头立有整块白花岗石琢成的小型佛塔一座(高1.83米),塔正面佛龛两侧阴刻&孝义里刘闰同室李八娘奉舍&字样,是宋代的遗物,&塔桥&不用说是由桥头佛塔而得名的。既如此,当自宋已然。县志却为何不载?可见&塔桥&是后来乡人的俗称。正如人们称宫后放生池桥&&宫后桥&&墓兜桥一样,它应有一个原先来的名字。我们在梧郊、洋尾、上俞调查时,乡人都说塔桥是李富建的,在桥重修前,本是一座水漫桥(白塘水常淹没桥面)。俞秉华等几位村民还告诉我们,1982年修桥时,曾在桥墩下沟底挖出刻有&李制干&等字样的大石板,看来塔桥为李富所造是不成问题的。那么,这座桥东西走向,架在榆溪汇入白塘的水面上,主要的作用只在于沟通洋尾与梧郊的往来,并非交通要道。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所起的作用推之,李富建造这座桥梁的目的,显而易见是为了使聚居在洋尾的李氏族人前往圣墩之便而架设的,这座由洋尾通往圣墩的桥梁,应该就是&圣墩桥&。如果是,岂不为确认圣墩顺济祖庙遗址增添了一个很好的证据吗?
&&&& 考证圣墩顺济祖庙的地址,不能不涉及元洪希文的一首《题圣墩妃宫》诗。清郑王臣《莆风清籁集》收录此诗,题下有小字&即湄洲屿&。有人认为&元初黄渊作《圣墩顺济祖庙新建蕃厘殿记》时,其庙尚在宁海,而到洪希文题诗时,庙却在湄洲,黄、洪皆莆田人,前后只隔40年左右,两人记载应该说都是可靠的,但原因何在却弄不清楚&[21]。其实这是一个用不着探讨的问题,只要仔细校阅有关史籍,原因就自然明了了。
&&&& 查《莆风清籁集》收录洪希文此诗后又加有小字四行:&《兰陔诗话》:天妃林姓,闽王时统军兵马使愿之女,莆田湄洲屿人,生而灵异,能乘席渡海,人呼曰龙女,名其墩曰圣墩,宋时赐号灵惠夫人,元时加封天妃,汝质此诗,盖作于至元加封时也。&很明显,诗题下注和诗话所云是郑王臣(兰陔)辑选时自己加上的,而并非洪希文原诗下即有此注的。顺便于此介绍诗作者洪希文和圣墩的一些历史关系:洪希文,字汝质,莆田人,生于前至元十九年,卒于至正二十六年,享年八十五岁(年),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父岩虎,宋贡士,官为兴化教谕,父卒后,希文嗣为斯职,郡之名族争致西席,郡庠聘为训导,大宾延请无虚岁,是一位很受人敬重的饱学之士,亦曾被李富裔孙李三老(肇莆第二十五世)礼请教其子侄。当李清淑在圣墩顺济祖庙新建蕃厘殿时,洪希文已经20多岁了,他应该对圣墩庙的情况是相当熟悉的。我们从诗句中可以窥知,他是一位虔诚的妈祖信仰者,值得注意的是&日谈诗史得少暇,石桥潜渡凭雕栏&句,记述的正是他在执教于李氏家中教学余暇,从洋尾渡过圣墩桥(塔桥)前往圣墩(梧郊)拜谒妃宫的情形,这首诗显然是洪希文应李三老礼请当西席期间所题的,系为圣墩妃宫写作是很明确的。
&&&& 学术争鸣对于探讨问题是不无裨益的,我们也想在这里与学术界对圣墩庙址的不同看法展开讨论。蒋维锬先生认为:&圣墩顺济祖庙就是面向三江口的三神宫&[22],肖一平先生亦曾对此&作出了肯定的结论&[23]。近年出版的《江海女神妈祖》一书,也持同样的说法。[24]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当我们来到南埕一带考察时,看到这座宫庙正门上竟然挂起了&圣墩顺济祖庙&的匾额,看来&三神宫&就是&圣墩顺济祖庙&似乎已成既定的事实。这样一来,尽管我们对圣墩顺济祖庙的坐落地点在今梧郊所作的考证,已足以否定这种看法,但是,我们觉得有必要再就以下三个方面对这一错误观点加以剖析。
&&&& 首先,此庙原名和所祀之神与圣墩祖庙不合。位于三江口对岸、南埕村以东五六百米之海堤上的这座庙宇,规模不大,分为前后二殿,后殿曰&东来寺&,前殿曰&潮显宫&,当地乡人称之为&三真宫&,所谓&三神宫&乃论者附会自喻之称,民间并无这种叫法。东来寺内,中祀释迦牟尼,左右为观音和迦蓝,两侧为十八罗汉,前(前殿壁后设龛)为韦陀。潮显宫中祀三殿真君(男性)、法主仙妃(女性)就其所奉祀之神而言,后殿自成一体,为一般佛教寺院常见诸神;前殿虽有三神,但除妈祖之外,另二神并不是如廖鹏飞《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中说的&尊而严者曰王&、&皙而少者曰郎&的。据南埕村曾如镜(73岁)、翁荣桂(74岁)等乡人反映,三真宫自古以来并无妈祖神像,仅在帐帷上方挂一妈祖香火袋而已,因主祀&三殿真君&(居左,右边配祀&法主仙妃&),故名&三真宫&,他们又说,即使三真宫重修,宫的正龛中仍主祀&三殿真君&,配祀&法主仙妃&二尊各高1米余的泥塑像,而仅于香案上设一小龛内奉高不及半米的妈祖木雕像,直至1987年,该宫董事会请教肖一平先生,并以蒋维锬先生的《一篇最早的妈祖文献资料的发现及其意义》一文为依据,才于1988年开始在正龛中央塑妈祖,在宫门上悬挂&圣墩顺济祖庙&额,同时镌刻石碑记载重修&顺济祖庙&经过的。[25]
&&&& 其次,三真宫不是创建于宋代的,而是清康熙年间才建造的。1985年乡人集资重修三真宫,油漆工在刷新中梁时发现上面有字,经清理,墨迹虽已模糊,仍全然可读,梁上写着:&大清康熙四十七年岁次戊子闺五月开山住持比丘深然募缘鼎建&二十九个字。这一题款的意思十分明了,也就是说这座庙宇系由创建该寺庙的第一代住持深然化缘募资&鼎建&的,鼎者,方也,正当 其时也。鼎建就是始建,大概谁都不会怀疑这二个字在说明这座庙宇建筑年代上的含义,可以肯定,三真宫是在清康熙年间才出现的。
&&&& 再者,南埕和三江口一带在宋代还未成陆。也许有人会觉得上述二点尚欠足据,那么,历史地理的变迁完全可以证明了三真宫坐落的地点在宋代还不存在营造建筑物的地理条件,据历史地理学者的考证,宋代莆田北洋一带海岸线是以柳桥、阔口、芦浦、陈坝、三步泄、镇前、西墩、大埕、西湖、新港、港头、涵江、慈寿、金墩、田头、西刘、东蔡、下墩、新墩、江口为陆海分界的[26]。那时涵江西北的新港和港头,曾设过入海斗门,东边的(左石右多)头村还是海中的(左石右多)礁。直至清代,东南的白埕、新浦、(左石右多)头濞尾仍是一片盐场。今洋尾东南和镇前以东的南埕一片埭田,是明代初年围垦起来的,[27]故有&新埭&之称。我们在这里踏勘时南埕村里见不到任何宋元时代的遗迹遗物,附近也没有&圣墩桥&的传闻。《莆田县志》卷二《舆地&水利》载:&御史朱J尝与吴守书,其略曰:莆中洋田,依山附海,由高趋卑,尽处为沟,沟外为堤&&此堤即今之居民往来内堤是也。海民又于堤外海地开为埭田渐开渐广&&外复为堤以障海浪,此即前守黄公所修石堤是也。&这里所说的&居民往来内堤&基本上是前述宋代海岸线的堤岸,在镇前至洋尾即为白塘堤。自洋尾以上还可见到以捍海势的原堤岸之痕迹,宁海桥沿线的外堤,是随着入明以后埭田的开垦而围筑的,砌之以石,乃是明末的事。&前守黄公&系嘉靖十三年(1534年)知县黄一道。《莆田县志》说他&修宁海桥海堤为功最茂&。[28]所修石堤,正是这道&以障海浪&的外堤。三真宫就坐落在明代修筑起来的外堤之上。在宋代,南埕、三江口还是一片大海,堤之不存,庙将焉附?
&&&& 论及于此,把南埕三真宫说成是圣墩顺济祖庙的错误之所在,自然无须再举更多的理由来说明了。倒必须指出的是,这一看法本来就是没有根据的,而在三真宫挂额立石更是轻率之举。现在只有纠正错误,还它三真宫历史的本来面目,不致贻误后人这才是尊重历史的科学态度。
&&&& 宣和五年(1123年),朝廷赐圣墩庙以&顺济&庙额。这一首次封赐不仅提高了妈祖和圣墩庙的地位,也把妈祖信仰的发展与传播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于宣和赐额之事,除见载于廖鹏飞《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外,还见诸宋元明清的有关文献,其中以《天妃显圣录&朱衣著灵》述其始末最详:
&&&& 宋徽宗宣和四年壬寅,给事中允迪路公奉命使高丽,道东海,值大风震荡,八舟溺七,独公舟危荡未覆,急祝天妃护,见庙神女现桅竿,朱衣端坐。公叩头求庇,仓卒间风波骤息,舟借以安。及高丽归,语于众。保义郎李振素及墩人备述神妃显应。路公曰:世间惟生我者恩罔极,我等飘泊大江,身濒于死,虽父母爱育至情,莫或助之,而神姑呼吸可通,则此日实再生之赐也。复命于朝,奏神显应。奉旨赐& 顺济&为庙额,蠲祭田税,立庙祀于江口。
&&&& 文中所述及的李振是李富的堂弟,《白塘李氏族谱》记有他的生平和事迹:&振,行十八。宋宣和五年偕给事中路允迪使高丽,海中遇风,八舟溺七,神护公舟保全国信,归授承信郎,寿三十九,配陈氏,合葬东厢鸟石山。子二,伯辛、伯猷。&谱中&宋徵辟敕授&项又云:&振,允迪奉使册封高丽,授承信郎&,看来李振不仅随路允迪奉使高丽,而且在往使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在北宋时期,福建的海外通商已经相当活跃,穿梭于中国与高丽间的商人尤以闽籍商人为多,著名文学家苏轼曾说:&福建狡商专擅交通高丽,引惹牟利。&[29]仅据《高丽史》所载,从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至元v六年(1091年)的80来年间,福建商人到高丽贸易的就有18起,计478人。[30]比同时期两浙路等沿海地方对高丽的贸易还来得频繁。由于福建造船业的发达和航海技术之先进,于是宋廷遣使高丽,不仅按&旧例&先期到福建&雇募客舟&[31],而且&挟闽商以往&[32]。李振&素奉圣墩之神&[33],又膺选随路允迪奉使高丽,很可能是一位曾到高丽做过买卖的商人。他在奉使高丽归国后被宋廷授以承信郎(保义郎?)说明他曾为此做出了贡献。可见李振确有其人,他也确实作为&同事者&参加了路允迪奉使高丽之行,路允迪在途中遭风,获一神庇佑,正是由&素奉圣墩之神&的李振向他&备述神妃显应&,而奏请朝廷赐额曰&顺济&的。明人丘浚云:&宋宣和中,朝遣使于句丽,挟闽商以往,中流适有风涛之变,因商之言,赖神以免,使者路允迪以闻,于是中朝始知莆之湄洲屿之神之著灵验于海也。&[34]所说的正是这件事。宣和赐额圣墩是确有其事的。
&&&& 然而,有人对此表示了怀疑,其提出的最主要理由是,徐兢是当事人之一,为什么在他记使事始末甚详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却未提及神女护使和徽宗赐额之事&[35]。大家知道,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系徐兢于宣和中奉使高丽,就其见闻所及编著而成。主要记载高丽的山川、风俗、典章、制度、接待使者的仪式、海上往来的道路。全书40卷,海道占6卷,所载尤为详尽。在记述自明州出发到高丽沿途所到之处的时间和航行路线的同时,也对途经祭祀的神灵作了笔录。主要有招宝山的显仁助顺渊圣广德王祠(东海龙君)、沈家门的祠沙(岳渎主治之神)、梅岑的宝陀院(灵感观音)、海驴礁的神霄玉清九阳总真符篆等十三符、黄水洋的祀沙(溺死之魂)和蛤窟的龙祠。[36]以上诸神是中国与高丽航线上&华人往还必祀之&[37]或&海舶往来,必诣祈福,无不感应&&旧制,使者于此请祷&[38]之神灵。书中唯一述及在海中遭难而蒙神灵保佑的,是徐兢所乘之舟在黄水洋柁折得到福州演屿神的庇护。其记云:&第二舟至黄水洋中,三柁并折,而臣适在其中,与同舟之人,断发哀恳,祥光示现。然福州演屿神亦前期显异,故是日舟虽危,犹能易他柁。既易,复倾摇如故。&[39]徐兢乘坐的船,当柁折之际,有&祥光示现&而易危为安。由于徐是福州人,他当然不会认为祥光护舟的是莆田之神女,而是&前期显异&的福州之演屿神,这正像李振素奉圣墩之神一样,是徐兢素奉演屿神的反映。而路允迪在途中遇风,得一神女庇护,是&及高丽还,语于众&,才由李振向其推崇为圣墩女神显应的。因此,徐兢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没有提及神女护使事是很自然的。
&&&& 路允迪奉使高丽因得神灵庇佑,归国后奏请朝廷赐额、加封的寺庙和神灵不止一、二,但这在徐兢的《图经》中均不见载。例如位于定海县东北五里,&宋宣和五年侍郎路允迪、给事中傅墨卿出使高丽,涉海有祷,因而建庙&的昭利庙,[40]以及&宋元丰元年安涛、陆睦奉使高丽还,上言请建东海神祠于明州定海县,诏封渊圣广德王,崇宁赐额崇圣宫,大观加封助顺,宣和加封显灵&的东海助顺孚圣广德威济王庙。[41]甚至连徐兢自己临危蒙庇的演屿神的加封和赐额,也没有把这样的大事载入其著作中。我们只能从后来的其他志乘中见到有关的记载。《福州府志》卷十四《坛庙》云:&昭利庙,在越王山麓,神为观察使陈岩长子延晦。乾符中,黄巢寇闽,神慨然谓人曰:吾生不鼎食以济朝廷,死当为神以慰人望。既没,祀于连江演屿,宋宣和二年建庙 今所。五年给事中路允迪使三韩,涉海遇风涛,赖神以济。事闻,封协灵惠显侯;诏赐庙额昭利。&亦如上面列举的例子那样,廖鹏飞《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载宣和赐额圣墩庙,而作为&当事人之一&的徐兢在其《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不记此事,是并不奇怪的。况且,宋代&敕撰&的《宋会要辑稿》明确地记载&徽宗宣和五年八月赐额顺济&[42],称妈祖为&宁海镇顺济神女&[43],这绝不可能是杜撰。还有,人们把圣墩与湄洲并称为 &祖庙&,不用说这是由于朝廷对妈祖的首次褒封系赐额&顺济&于圣墩的缘故。普天下自宣和赐额之后,号曰顺济的妈祖庙不少,但唯圣墩才称&顺济祖庙&,这本身就是顺济庙额赐予圣墩的一个很好说明,前面提及的与圣墩庙址近在咫尺的浮屿天后宫,今其所印之镇宅符亦冠以&浮屿祖庙&的称号。据梧郊村的乡人告诉我们,听古人说浮屿宫是因放生池桥北的妈祖宫毁后迁到浮屿重建而跟着称&祖庙&的。[44]原来浮屿天后宫与圣墩顺济祖庙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所以也称为&祖庙&,则是因袭圣墩顺济祖庙的旧称。综上所述,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以《图经》&未提及神女护使和徽宗赐额之事&,而轻易怀疑廖鹏飞所记不是事实?应该说宣和赐额圣墩庙是可以肯定的。
&&&& 随着时间的推移,圣墩顺济祖庙也从兴盛走向了衰微。这一转折的关键,则是由于白湖庙的崛起。
&&&& 白湖庙是以胜于圣墩祖庙的优越条件而建立起来的。《天妃显圣录&托梦建庙》云:
&&&& (绍兴)二十七年,莆城东五里许月水市,诸舶所集,曰&白湖&。岁之秋,神来相宅于兹。章氏、邵氏二族人共梦神指立庙之地,丞相俊卿陈公闻之,验其地果吉,因以奉神。
&&&&立庙之地白湖(即今阔口地方),在城东五里,&海自上黄竿入三江口历宁海至此&[45],距政治中心郡城不远。这里又为诸舶所集之水市,是&介延寿、木兰二水间,南北商舟会焉&[46]的商港。当年白湖建庙所制造议论的依据是&神来相宅于兹&,表明这是神灵本身从&宜馆我&于圣墩到&宅于白湖&的又一次有选择的迁移。这种选择,显然是基于白湖既近郡城且为通商口岸而发端的;而神灵的迁移,正意味着白湖庙作为崇奉者膜拜中心地位的确立。
&&&& 白湖庙从一开始就以神的显著灵迹感召广大善男信女。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白湖庙告竣,时瘟疫流行,神指示甘泉,饮者立痊,于是&请者络绎&[47],又庙成之第三年,&流寇刘巨兴等啸聚,直抵江口,居民虔祷于庙&&神灵现出空中,贼惧而退。既而复犯海口,神又示灵威,贼遂为官军所获&[48],疾病的威协和&寇贼&的祸害,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由于神灵的庇佑得以平安无事。这在当时的影响是很深远的,无疑促使广大的善信祈愿趋向白湖庙。
&&&& 白湖庙亦成为官方祈祷的场所和朝廷褒封的对象。白湖建庙以后,官方的许多重要祈祷活动多是在这里进行的。如淳熙十一年(1184年)&民鸷钲恢&;淳熙十四年(1187年)&旱,朱侯端学祷之&;绍熙元年(1190年)&旱,赵侯彦励祷之&;开禧二年(1206年)&金寇淮甸,郡遣戌兵,载神香火以行&[49]。因此,立庙以来,以&圣泉救疫&而诏封&崇福夫人&,以捕获&流寇&而加封&灵惠、昭应&[50],又以&郡国部使者,陆续奏闻&,朝廷亦相继封赐褒嘉。直至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官府为行香之便,才迁白湖庙妈祖神像入郡城文峰宫奉祀[51] 。
&&&& 白湖庙具备的优越条件,是圣墩祖庙所不可比拟的,其一经创建,便一跃而走向兴盛,&灵惠妃宅于白湖,福此闽粤,雨D稍愆,靡所不应&[52],&舟车所至,香火日严&[53],信仰圈以此为中心而扩展开来。&舳舻万里来往[54],有祷必安全&,五十年后,&今仰白湖香火,几半天下&[55],甚至连&宁海神女&之称呼也遂为&白湖妃&所取代了[56]。在与之相去不过十余里的圣墩祖庙渐渐地趋于衰微,其称盛一时的地位为白湖庙所更替,以至于元天历二年(1329年)朝廷遣官致祭天下15座天妃庙,其中没有圣墩而列白湖,这是理所当然的。说到底,妈祖信仰的消长,宫庙地位的兴替,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 圣墩顺济祖庙在历史上经历了二个多世纪的沧桑而废圮了,甚至连名称也为人们所遗忘,然而,它在妈祖信仰的传播和发展上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深刻影响,则是不容忽视的。
&&&& ①《圣妃灵著录》已不经见,据《白塘李氏族谱》的&嗣孙廷梧谨志&《天潢流派图》云:&张翥《灵著录》载制干创祠舍地及保义郎振公奉使高丽事&,可知圣妃灵著录》系张翥所撰。
&&&& ②《妈祖研究论文集》,鹭江出版社,1989年8月。
&&&& ③黄公度,宋绍兴八年状元及第,官终吏部考功员外郎,系李富同时人。据宋 龚茂良《宋左朝散郎尚书考功员外郎黄公行状》云:&公讳公度,字师宪&&至绍兴八年,公遂以文章魁天下&&二十五年冬被召赴阙,明年正月入对便殿&&其年六月,公得疾,八月二十四日卒于位,年止四十八。&可知,黄公度卒于绍兴二十六年。廖鹏飞记圣墩庙拓建文的时间是绍兴二十年,黄的题诗显系为李富拓建竣工之后。
&&&& ④《白塘李氏族谱》载,又《黄四如文稿》卷1。
&&&& ⑤朱维《福建史稿》第十六章《元末蹂躏兴泉的亦思法杭兵乱》。
&&&& ⑥张寄民《兴化倭祸记》、马来西亚《兴化文献》。
&&&& ⑦弘治《兴化府志》,《八闽通志》亦有同样记载。今当地人分别称南为&天九湾沟&,中为&陈桥沟&北为&新港沟&。
&&&& ⑧此碑断为二段,下半段嵌于民居墙上,上半段今仍用作民居杂物间的铺地石。调查时发现,经洗刷后得以拼抄全文。
&&&& ⑨参见黄公度《宋殿前制干澹轩李先生梅峰书院碑》,徐师仁《梅子岗卧云轩记》,均载《白塘李氏族谱》。
&&&& ⑩⑿⒀⒁⒄[27][28]乾隆《莆田县志》卷2《舆地&水利》。
&&&& ⑾《莆田县志》卷1 《舆地&里图》。
&&&& ⒂《吴氏族谱&墓兜祖居》,梧郊李捷绶摘抄本。
&&&&  ⒃镇前《佘氏族谱》载,佘氏于元初由佘埔移居宁海镇前。
&&&&  ⒅据廖鹏飞记,李富因墩上神女原在&西偏&(右边)居末位,改&安于   正中&,而&右者左之,左者右之&以正序位,正说明庙是坐北朝南    的。
&&&&  ⒆《莆田县志》卷4 《建置志&津梁》。
&&&&  ⒇据实地考察,这座石桥的年代应比石碑所记要早。
&&&& [21][22][23][35]蒋维锬《一篇最早的妈祖文献资料的发现及其意义》,《妈祖研究论文集》,鹭江出版社,1989年。
&&&& [24]吴金枣《江海女神妈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 [25]据南埕村三真宫董事胡金章日介绍。
&&&& [26]林丁水《从地学观点看莆田平原的围垦》,《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3年1期。
&&&& [29]苏轼《论高丽进奉状》,《东坡奏议》卷6。
&&&& [30]参见(日)斯波义信:《宋代福建商人的活动及其社会经济背景》,《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3年1期。
&&&& [31]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3 4 《客舟》。
&&&& [32][34]丘浚《天妃宫碑》,《丘文庄公集》卷5。
&&&& [33]廖鹏飞《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
&&&& [36]以上分别参见《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34和卷39各条。
&&&& [37]《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39《海道六&蛤窟》。
&&&& [38]《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34《海道一&梅岑》。
&&&& [39]《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39《海道六&礼成港》。
&&&& [40]《宁波府志》卷11《坛庙》。
&&&& [41]《延v四明志》卷15《祠祀考》。
&&&& [42]《宋会要辑稿&礼》20之61《神女祠》。
&&&& [43]《宋会要辑稿&礼》20之51《张天师祠》。
&&&& [44]此据调查时的老乡之说,这与前引《重修浮屿天后宫序》记载浮屿天后宫是由可塘(即今梧郊)人于乾隆年间重建的可相印证。我们曾到浮屿天后宫作了考察,宫中仍奉祀三神,除妈祖外,还有老者与少者神像,与寥记&王&和&郎&类似,足见浮屿天后宫与圣墩顺济祖庙的因袭关系。
&&&& [45][46]《莆田县志》卷1 《舆地&山川》 。
&&&& [47][49]丁伯桂《顺济圣妃庙记》,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73引。
&&&& [48][50]《天妃显圣录&托梦建庙》。
&&&& [51]杨浚《湄洲屿志略》卷1《宫庙》。
&&&& [52]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73《外部行祠&顺济圣妃庙》引《庆元四年加助诏》。
&&&& [53]楼钥《攻集》卷34。
&&&& [54]赵师侠《莆中献白湖灵惠妃三首》,《坦庵词》。
&&&& [55]陈宓《龙图陈公文集》卷7《白湖顺济庙重建寝殿》。
&&&& [56]刘克庄《协应夫人庙记》有&前祀夫人、白湖妃,于殿后列三士者于堂&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po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