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第一次是什么感觉?

女人第一次是什么感觉?【图】
日期: && 编辑:moki && 来源:网络
“第一次性生活很痛苦,特别疼。我真的完全是为了爱才接受,因为爱就要忍着,就要付出。他都不忍心了,说,看你那痛苦的样子就算了。第一次做完后,觉得世界上的人都变了。在街上见到一个人就会想,他晚上会做那件事,好像看到了人的另外一面。”
女人第一次是什么感觉?特别疼 &&&&女人第一次是什么感觉?尽管女性第一次都会流血,都会有一定的疼痛感,但是可以促进双方的感情,因此会产生归属感,以下为大家揭秘女人初夜的感受,共同探讨一下自己第一次的感觉吧,你的第一次给了谁,说说自己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吧~
女人第一次是什么感觉?初夜经验有一种义务感与归属感 &&&&“第一次性生活很痛苦,特别疼。我真的完全是为了爱才接受,因为爱就要忍着,就要付出。他都不忍心了,说,看你那痛苦的样子就算了。第一次做完后,觉得世界上的人都变了。在街上见到一个人就会想,他晚上会做那件事,好像看到了人的另外一面。”
&“我们结婚后性生活一直不成功,好几天之后才成功,没什么快感,只感到心理上的满足。”“我们登记后就有了性关系,那时还没举行婚礼。第一次除了疼没什么感觉。有一种感觉,觉得自己从此是大人了。”“我们的第一次没什么感觉,心里觉得有点紧张,不很疼,稀里糊涂地就过来了。”
人说如今的野蛮女友越来越多,还是古代的女人好,温柔小意,文静“老处女”一词,在人们言谈中是带有很大贬义的。是指老而嫁不出红颜祸水,自古有之,严格来说,即使到今天,也都还有这种现象,性是“和谐”生活中的一部分,没有这生活的孩子可自动忽略,但是日本女子很有女人风韵,一袭和服穿在身上,更是充满诱惑力。不少人体模特张筱雨以拍摄大胆风格人体艺术闻名,虽然外界对她异声也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女人的第一次是什么感觉?美丽女人
美丽女人情感生活―美丽女人
女人的第一次是什么感觉
   女人的第一次是什么感觉?
这的我的第一次,却是跟一个明知道没有结果的男人做的。因为喜欢他所以我才愿意。就一个感觉很痛,当时也没有流血,一晚上做了三次都没有流血,早上回家洗澡,才发现内裤上都给染红了。就流了那一点血,事后我却痛了三天,今天就是第三天,还是很痛很痛。
很紧张很痛,他弄了几回也插不进去!我也不喊痛,就是流泪,他又把我抱起来说算了!第二早弄了几次还是插不进去…过了两个星期不紧张了才插进去,一晚做了三次!第二天走路都疼
第一次很痛诶,老公怕我痛就没继续了,用手来给我做。后来又做了次慢慢的才进去的,适应了下就好了,还是很舒服的啊,喜欢跟他在一起的感觉。
头一次只是他的那个顶着我的,没进去,直到第三次才真正的放进去,虽然很疼,但是隐约还是可以感觉到舒服,有了那次后,就特别渴望**,时间一长就特别想要
我疼了一晚上腰也酸!那天晚上我哭了半宿!男朋友一直安慰我!之后半年都特别被动,不觉得享受
那时我们还小,他比我大好多!比较有经验吧,一边吻一边摸…吻遍我全身,还用舌尖舔我的花心…当时我全身都酥了,流了好多水…后来他进去的时候真的好痛!我们就紧紧的抱着!他在我耳边一直说宝宝我爱你…还舔着我的耳垂…慢慢等我好点的时候他才又慢慢开始…
第一次只有一点淡淡的血迹,第二次的时候特别痛,当时我以为身上来了呢,呵呵,后来也挺痛的,现在是性福了,我老公很疼我,我要是说痛,他会很小心很小心的,从不忍心弄痛我
跟所有的女孩子一样第一次就是痛,本来以为习惯了就会觉得舒服了,可事实证明现在越来越没感觉了,我甚至开始怀念刚开始时的痛。
我是在自己的新婚之夜,当时我和老公都是第一次,他急切而又笨拙的寻找入口,却总是进不去,我能感觉老公搭在我身上的腿都在发抖,他用力顶,我很疼很疼,疼得我流了泪,老公就舍不得了,那一夜做了三次,都因为我的疼痛而停止。新婚之夜没有成功,第二天我却连走路都疼,老公说他那也有点疼,晚上还是继续,有了头一天的基础,老公终于完全彻底进入,我的紧致让老公达到巅峰,我也流了血,几乎用掉一包卫生纸,那天晚上又做了两次。第三天我走路还是有点疼,老公那里被夹的又红又肿,小便时都疼。他总说我的太紧让他又爽又怕。后来做的多了疼痛便被愉悦代替。结婚半年,我只想说我们很幸福。
我老公说他是第一次,但是他第一次居然做了半个多小时,一晚上做了5次- -不知道他是不是骗我,但是觉的 大家都是成年人 没必要骗。
刚插进去的时候很疼,哭着不让他动,不过他还是慢慢地**,看我表情没那么痛苦,就开始越来越快,不过我还是会疼,但是里面有一点痒,又疼又舒服的感觉
第一次的时候完全不知道是要干吗,老公一直说很爽的,如果进去了,我就会很享受的,我还是很拒绝,他就慢慢的教导我,给我讲解…我受不了诱惑就把第一次交给了他!我还问他会不会痛啊,他说会,但是不会太痛,放进去慢慢的就好了…然后他就进入了,但是一半的时候我就疼的受不了了,我把他猛推了出去,他很惊恐我有这样的表情,但是对我挺理解,就一边安抚我,一边还不放弃,求我让他插进去…后来我同意了,他就慢慢的,我一喊痛,他就停下来,温柔地安抚我一番,然后继续进入,直到成功进入,还流了一点血!其实整个过程真的很痛苦,虽然也有喊痛,其实大多时候我都忍着了…他在我体内**了一番,我就咬着牙,随他处置…后来他射了后,一直问我感觉怎么样,爽不爽,我很郁闷,我告诉他不爽,痛…其实是非常痛…过了一个小时,他又要了,还是痛,他慢慢的进去了,结果这次流了好多血…看着心里蛮难过的,这就是所有人看重的处女血么?!做了之后除了痛还是痛,一点不爽,一直埋怨老公骗我…后来做的多了,就爱上了这样的运动,很喜欢做,虽然有时候还会痛,但是真的很爽…
养生保健知识第一次去美国硅谷是什么感觉?
硅谷充满神秘色彩,大部分人去之前都会怀着各种程度的兴奋吧。Let's talk about it. lol
按投票排序
更新:这个答案是我大概3年前回答的,当时时间紧就简单的说了一下,所以这次贴一些图。有时候你会感觉这就是在中国的一个省;Cupertino的人口比例是,三分之一华裔,三分之一印度人,三分之一美国人;很多西班牙语存在,比如有些路不是ave或者road,而是叫没有任何的摩天大楼;Facebook在跨海大桥旁边,远没有apple和google那么明显的标志,我开始的时候以为那就是Facebook在马路旁边的一个广告;Sunnyvale被硅谷人称为“阳谷县”, Pleasanton被称为“幸福屯”;Apple园区以前是日本人的地方,二战中日本人被聚集到其他地方,后来Apple占下,所以在园区有一个不大的日式风格的小花园;在美国其他州,看到一些普通的别墅,在硅谷,同样的房子要是VP级别才可以住的起;Toyota的Sienna和Honda的Odyssey是周末各个公园停车场最常见的两款车,平时路上跑的很多BBA,然后就是混合动力的车;没有熟人,很难进入各个著名公司的大楼,幸运的是我想进去的那些都进去了,所有著名公司内部不许拍照,数apple的安保最严格,很多辆SUV在巡逻,下图是这座不起眼的建筑实际很著名,只是大多数人不知道,这里是Macintosh麦金塔的诞生地,曾经有一张照片是乔布斯在中间,所有相关工作人员在旁边的照片就是在这里拍的,现在还是系统开发的组在这里工作,我在这里向里面张望时,被巡逻车拦下询问;一定要去Computer History Museum,对于一个从事计算机和电子行业的人来说,我觉得花三天时间在那里不算多;有些老古董真的很有意思,也能从本质上解释计算机原理,比如下面这个,是这个博物馆的镇宅之宝,Charles Babbage Difference engine;有些老古董真的很有意思,也能从本质上解释计算机原理,比如下面这个,是这个博物馆的镇宅之宝,Charles Babbage Difference engine;很多人都知道的图形化界面,施乐公司的原型产品也能在这里找到,可以说如果你熟知一些计算机历史,我觉得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地方能比得上这个博物馆了,因为这里就是发源地;很多人都知道的图形化界面,施乐公司的原型产品也能在这里找到,可以说如果你熟知一些计算机历史,我觉得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地方能比得上这个博物馆了,因为这里就是发源地;Stanford里面是个自行车盛行的地方,周围房价巨贵,旁边很多咖啡屋,餐厅里聚集着各种谈投资谈项目的人;Google楼里的大滑梯已经没有人坐了;这个东西是google开会的地方,大家边蹬自行车边开会;这个东西是google开会的地方,大家边蹬自行车边开会;
1. 大农村,但比农村繁华一点。突然树林里就冒个大公司出来!2. 天气爆好3. 斯坦福好多高帅富白富美啊 &.& 瞬间变屌丝了4. 去过一次伯克利,好有英伦范啊5. Facebook门口的牌子后面竟然是Sun Microsystem,用人家用剩下的…6. 中餐馆有很多菜比中国的还好吃啊7. 好多松鼠啊!也有好多死松鼠啊…8. 周围各种徒步冲浪登山约会的地方啊,加州一号公路穿过一片暮光森林就到了呀 &.&9. 一号公路旁边买一只巨大的螃蟹只要5美元啊,直接塞锅里面用热水煮就很好吃了呀!10. 夜不闭户啊11. 这里的City都好小, 帕罗奥拓市,山景城市,罗斯奥拓市,梅隆镇公园市……一个市还赶不上上海五角场社区那么大,尼玛本屌走路出去买菜都要穿越3个市啊12. 丰田普锐斯目测是这里最常见的车13. 我XXX一定会回来的!!!!
我第一次来美国在2006,而且刚好也是来硅谷.因为这一次访问彻底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所以特别有感触. 答案里面的很多观点,用我一贯的诙谐和搞笑的口吻写成,不用太当真.== 第一次来美国 ==我第一次来美国是在2006年,当时Apple举办了一个中国高校的开发比赛,然后我交了一个大鱼吃小鱼的游戏.因为当时中国没几个玩mac下面的开发,很少人用object-c和cocoa,而我们学校有比较成熟的苹果实验室, 所以很顺利我获得Apple中国和同济大学的资助(和自己自费一部分)去参加WWDC2006.当时我在大二暑假, 第一次来美国,第一次来到硅谷.之前的我,土鳖一个,从湖南的一个小县城出来,没见过任何市面.所以到达上海就觉得一下子开了眼界.同时也觉得这次去美国的感受会和之前自己从一个小县城来到上海的感受一样,觉得经济发达了好多,高楼大厦也多了很多,但是在其他很多地方和自己家乡差不多,比如有些地方还是不干净,人比较多,有些时候人和人之间还是有不愉快的摩擦. 但是到了美国之后,发现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想法. 这里的高楼没有多,反而比上海更少,但是环境确实异常好,充足的光照,新鲜的空气,大片大片的草皮.第一天我去了Stanford,一进门的Oval Garden和教堂就把我给震撼了,原来大学可以修得这么有人文气息.然后看到草地有不少野生的松鼠窜来窜去,觉得很新奇,但是那边的老外却只管走自己的路,觉得习以为常.还有发现这边路上的车会主动让行人先过,顿时我让我自己感到不好意思.同时这边的行人也不是一味装老大,在有车等他们过马路时,他们会加快脚步甚至跑起来,以免耽误车上人的时间. 当时,不可不提的就是这边的人的确相对中国来说少了一截. 如果不是在downtown,晚上路上人很少,有时让人觉得可以拍鬼片. 还有就有公共交通系统比较弱智或者缺乏,车普遍成为代步工具,没车就好似没脚.后来就是去了WWDC的会场听keynote. 有些果粉真的很疯狂,早上5点多就去排队,以求可以在前几排近距离观看乔布斯的演讲. 排队的时候发现大家特别守规矩. 因为等的时间有2个多小时,一大堆不认识的人就互相攀谈起来,地上是地毯,大家就坐在地上,或者随便走动,聚堆聊天. 当时我碰到一个老美学生,我问他是在哪儿读书,他回答MIT. 当时MIT在我心里就是神一样地存在,而且我土,那时我才第一次知道MIT原来是在Boston. 后来开始进场了,大家用重新按原来的顺序排好队,几乎没有人趁机往前面挤.== 听硅谷演讲(WWDC main keynote)的感觉 ==第一次觉得公司的老总原来可以演讲得如此有条理,如此地激昂. 原来和国内的什么学校领导或者官员发言完全不同. 乔布斯以及一些VP,他们上台演讲和介绍产品是不需要照着稿子念的.同时一个公司老总可以亲自在电脑前面演示产品,对其软件操作地相当熟练. 另外当然就是谈吐得体,发音清晰, 我竟然可以听懂大部分 (但是我当时英语还很烂, 很多他们常用词汇,比如awesome, freaking sick, gorgeous, phenomenal我都不知道什么意思. 后来回国后继续看wwdc的录像,搜transcript,然后一个一个生词去查,慢慢开始积累起来). 还有就是现场的观众也很捧场,气氛超级high. 不停地鼓掌和欢呼,现场的大屏幕和音响效果也很棒,即使在很后面的观众也可以听清楚演讲.会场里面还有免费的wifi,让我可以随便上网.另外还有十几台机器的一个网吧,互相联Quake3群劈. 中午和晚上有饭,是自助的.Again当时我土,觉得反正不要钱,喝了好几听可乐和一顿吃了十几个鸡翅中+翅根.还有就是好奇为什么他们都是吃生蔬菜的? 这岂不是活活把人变成羊了? (后来知道原来这玩意还有个洋气的名字,叫沙拉! 我tm地真是土到家了)再后来发现我问陌生人路,他们都会热情地给我指路,还对我微笑,而不是觉得我是骗子. 有时在会场,陌生人会来和我聊几句,然后我也很开心地和他们说英语. 另外就是去一些店里面去借用厕所,店员不会强迫我买东西. 在WWDC会场的时候,每天早上进去时,保安会检查你的badge,我每次给他们查看了之后,他们会微笑还说thank you和good morning. 还有一次,我和一个很壮实的黑人保安碰了一下后,他马上转过来,当时我吓了一跳,猜测他会要干嘛.谁知道他来了句"Excuse me".一次晚上和几个同学走路会旧金山的酒店,觉得很多地方街道特别陡,不适合人走路,觉得这个城市建设得太霸气. 还有旧金山的夏天可真冷,晚上在外面冻得直哆嗦. 外国的海滩竟然是不收费的,想上去就上去. 人多,老外不怕晒,海水很清,海滩也挺干净. 大概能回忆起来的就这些了.单纯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到这里了. 下面就是我多唠叨的几句. 这次不好意思有点长, 没时间的可以就此打住.-------------------------------------------------不可否认,这一次访问改变了我之后生活和学习的轨迹. 特别是6年后的现在看来,这一次到硅谷的拜访是我人生的一个巨大转折点,开拓了我的眼界,让我明确了未来的方向,让我一举从之前单纯的学霸变成了一个知道自己"要去学什么,要怎么努力和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的人. 就犹如日本的明治维新,让其从一个落后农业国转型成为现代化的工业国,为之后日本的崛起铺平了道路. 当年我在回程的飞机上, 鸟瞰着金门大桥和旧金山湾,当时我默默告诉自己,我还会回来的,我要过来读书和闯荡一番,人生才算完整.另外,这段硅谷经历也同样写入了我在人人网的日志"该来的总归要来!传说中的卡耐基梅隆,传说中的计算机四大金刚", 里面的原话是这样的:"昨天,我又看了一次我2006参加wwdc的照片,旧金山的风景很美,美国的气氛也很好! 那次是我第一次踏上美利坚的领土,也让我这个乌龟第一次见识到了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个地方。有美丽的旧金山湾,常年20多度的怡人气候,人们开车都不闯红灯的,看到人都让人先过,我真的很惊讶,就连我不小心撞到一个庞大的黑人,他一下子转过头,我害怕地看着他,他却脱口而出: excuse me,原来和谐社会是真正存在的,不是只存在于我们的口头上面的。在逛了斯坦福,金门大桥,吃了大螃蟹后,我离开了美国,在返程的飞机,我回看了旧金山一眼,我告诉自己:我有一天会回来的,不过不是旅游,是读书! 就好象之后我在申请CMU的statement of purpose上面说的一样:
In my junior year, I joined the Apple Club in my university and participated in Apple China Developing contest. I spent about 5 months in developing a Fish game under Mac platform using Cocoa framework and Quartz Composer. This application was a success, and I was awarded the attendance of Apple Worldwide Developer Conference (WWDC) 2006 at San Francisco for free by Apple Company. This conference propelled my passion in computer technologies and finally strengthened my determination of studying abroad. It was my first time to attend an academic and technical conference in U.S. I was more than dedicated to all the sessions of WWDC, and even obsessed with all the cutting-edge technologies and the terrific learning atmosphere in America. Until now I still remember how I told myself “I need go to a US university” on the returning plane. And I am not just trying to do what I need to, I am doing."需要明确的是, 我并不觉得国外什么都好,我留在美国工作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从事的计算机是从美国诞生,这边是技术的浪尖. 而我现在技术和经验都不成熟,需要在这边的公司里面多学东西, 可以以后回国创业或者做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另外就像我之前在另外一个问题里面的回答一样:"很多时候,在被硅谷神话震撼的同时,在不经意之间会有失落,毕竟再好是人家的,不是自己的祖国.在自己内心深处,最希望看到的,肯定还是在不久的未来,能出现我们自己的本土公司,它像硅谷的明星企业一样,提供对员工人性化的福利和待遇,拥有自己独特而有朝气的企业文化,具备全球性的巨大影响力,能在世界的舞台上面和西方列强平起平坐." 毕竟为祖国和民族出力,比在一个外企打工更加地有自我实现的意义.但是,我强烈建议的是: 所有人特别年轻人都应该多出去走走. 俗话说: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很多时候,你只有设身处地地到达一个环境之后,你才能感到另外一个民族另外一种文化给你带来的震撼. (就比如我当年去日本学了4个多月后,同样被他们的社会和文化所震撼,我不多啰嗦. 这个问题里面有一小部分我对日本的看法: )
所以,我认为只有当一个人设身处地地去拜访和感受过世界上不同国家后(比如美国,日本,英国,欧洲, 澳大利亚, 东南亚, 南美等等), 你才能对人类这一物种的普世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一个比较客观和全面的认识. 这时你会发现,很多从小到大被教育的东西,竟然是有背离于普世价值的. 比如说来:1. "我热爱我的祖国,但是不太喜欢我们的政党." (这么一句再正常不过的话,在父辈看来可能是矛盾甚至大逆不道的话. 在中国,在路上去问人家"你爱国吗?" 会回答"当然", 那"你爱党吗?",大部分人会说"当然" "忠于革命忠于党", 或者心想"你有病? 欠扁?" 在美国或者其他绝大多数地方,他们大部分也说"当然爱这个国家",但是对于第二个问题,他们先会疑惑,问"哪个党?" 然后你随便挑他们国家的一个党,继续问. 如果是执政党的话,而且国家经济还不错,他们大多问答"可以,或者喜欢!"然后赞扬他们不错. 如果碰到经济不好,比如我之前来美国的时候问的老美同学,他的回答是"hate, I hate republican, they make our economy as such a mess. I don't know why George W Bush was elected..." 如果你问的是在野党,他们回答一般比较中性,说"还行吧",或者直接"不知道,我不太关心这个"... 就这样)2. "游行和示威是社会成熟的标志,也是社会稳定的根基" (很多时候,我觉得这几年美国经济[IT行业]恢复地还不错,不少公司(FB,Google,MS,Oracle,Apple)都在扩招,薪水也是有增无减. 但是依然有"占领华尔街"这样的全国范围游行. 但是后来我听同事说他在捐钱给那些抗议者,我很疑惑.他回答我说"他们在为我们普通worker争取利益,不让华尔街的大资本家以及少数利益集团过多地剥削我们广大民众的利益.他们在为普通民众争取权益时,而我(以及我自己,还有FB的大部分员工)呆在舒服的办公室里,安稳地工作和赚钱,然后坐享其成他们抗议的劳动果实." 最后他还补充了一句"We should all feel guilty"... 我当时报之无奈地一笑,但是我心里却被重重敲击了一下.对,我和他的思想境界差距可见一斑,我像一个懦夫一样,躲在办公室,看和阶级同胞在为自己争取权益而自己却无动于衷,最后还坐享其成. 我同时也体验到他们对言论自由的绝对捍卫. 我不知道我的祖国到底是发生了什么,最后竟然连说句真话的权利和胆量也在丧失. 古语有"华夏大地,言论自由,各持己见,长久之计也。众口一词,众志归一,常至灾祸也" 看来我们现代人都忘却了. 所以今天的话,就当作我跟随前辈鲁迅的文字, 来一篇为了忘却的纪念.3. "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小时候(或者之前很多时候),我觉得私人这个词是贬义,就犹如资本主义一样. 而公家和公有制则是褒义,是一种更好的存在. 但是无数的事实恰恰证明了,只有"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才能保证我们拥有作为一个人来说最起码的权利(人权). 所谓的公有制,所谓的"土地归国家所有",根本就是幌子. 国家这个概念本来就是一个抽象事物,它不可能实体存在,那么"归国家所有"这一纲领最后执行起来就沦为: 土地归当权者和少数利益集团所有. 甚至在中国某些地方, 他们可以随意搜刮,践踏和拆除本应该属于人民的土地和房子"吾等虽生逢"盛世",感和谐之风,然心之燥未平,逐功名而不可得,前路莫知,命运亦不可控也,自较何愧之!最后祝我生日快乐 :)
(古语引自 《Uncle toss——大叔传》)--- Do have the faith in what you love:微信公众号:qc_empire定期发布人肉翻墙去硅谷列强工作攻略 + 硅谷资讯
放眼望去 自己是最好看的女生……
第一次去硅谷是为了把头像里这只猫送到刚在硅谷找到工作的男朋友(刚租的)家里。此前我男朋友已经疯狂吐槽无数遍硅谷各种不合理的地方。所以到了以后我没有太大的震惊。我记得从机场回家的路上就能看见一个感觉像是烤糊了的山……最近春天来了,山上一片绿,非常美【可惜手机拿去导航了没拍照……然后我们路上去一个沃尔玛买猫砂和猫粮。这个沃尔玛非常挤,完全不是乡下那种宽敞的感觉,而且价签上貌似都没有单位零售价,只有标价= =开车的时候觉得路上有很多慢车。刚开始还以为前面堵车了,结果一超车发现人家只是开得超级慢,前面全是空的。对于在乡下永远是开到70mph还被超车的我来说,这里的开车风格非常莫名其妙。我们住的屌丝小区很猥琐,同样很挤,房间小,停车场也小,觉得又回到了国内大城市的感觉。不过最好的一点就是中餐馆很多,价格合适,菜做得地道~
我在一次spring break 独自开车6小时从LA去硅谷找个朋友。1.很多花草树木,freeway没有像LA那样堵车。2.不知不觉就进了stanford大学的区域里。3.stanford的宿舍周五周六很是疯狂,-...-有时还有人裸跑裸泳。4.竟然跟朋友在一周日早上去了教堂,还真是第一次,在讲圣经故事那个人(应该是教父吧),讲得挺有道理的。后悔没跟一个苹果高层参观苹果公司。5.stanford的博士生朋友(在外面住的)都是住得比较好,因为有实习工作或其他收入。6.没怎么发现超跑。7.竟然在stanford的学生会议室(算小的图书馆吧)里和很多stanford的学生看NBA的playoff。
村,比中关村差远了。
第一次感受到身为少数族裔的感觉,以及受到机场看见的一个壮哥们儿的刺激,回来之后开始健身增强存在感。环境超级好,蓝天白云,到处绿树鲜花,而且没有高楼。没车就等于没腿,坐公交车慢死,走路出门买个饭还要走半个小时到另一个城市/镇去买。买pizza跟老板要袋子把他弄得很confused(估计因为那边的人都是买了直接放到车后座没人走路提着回家)。人不仅礼貌,而且很真诚友好。101公路脏乱差堵。那边的人穿着很悠闲(或者说邋遢?),而且感觉很注重健康,路上有好多跑步的人。被网上的各种国外华人男子被爆新闻吓得晚上不敢出门。 在旧金山住Motel住的提心吊胆的。 Google总部没有想象中那么帅,反而Facebook里面的环境很酷。旧金山非金融区略显破旧(可能跟房屋土黄土黄的颜色有关)。没去斯坦福和伯克利参观一下很遗憾。
空气超好 天超蓝 阳光超灿烂到处都是鲜花 连垃圾处理厂都被鲜花围着 很漂亮房子都很漂亮 超喜欢帕洛阿尔托 不过都是有钱人住的地啊走段路就能看到个公司路上行人很少,但是都很友好,华人很多穷人也不少 沃尔玛门口很多垃圾STOP SIGN;车让行人;行人过马路得按过马路的按钮。。不然一辈子都不会绿灯没车真的很难办。。。。P.S. 我一定会再去的!
上月裸奔硅谷来找工作。。当晚没有很强的感觉,第二天去超市,一回头就遇到一个穿linkedin tshirt的,一个穿rocket fuel的,瞬间吓尿啦。话说这真不是来找工作的地方,没车就像二等公民,今早还眼睁睁地看着半小时一趟的公交急驰而过,愣是没追上。学渣只能混迹星巴克和图书馆,还好图书馆里年轻人都是来刷题的。有几个朋友已经找到工作了,一到周末就招呼了去哪玩。自个心虚,哪都没去。公司遍地,突然被扑面一个硕大的tesla的厂房的感觉还是很赞的。阳光,蓝天,随便一个地都看着舒服。
我比较肤浅,只觉得经过路过一次过集齐了好多著名公司和机构的logo,可以召唤神龙了。@_@ 我想如果我是在更年轻的时候来到硅谷,感受应该会完全不一样 —— People are shaped by the cities where they lived in their early 20s.
找不到大门,看不到围墙
暑假的时候刚去了趟美帝,硅谷也在行程之内。下车就觉得空气很清新。人好少。好安静。像一个大公园。有土壤的地方插着小旗子,大概是让人注意不要有明火之类的,很有爱,不会像国内那样立一个大牌子。可惜没有拍下来。谷歌牌子旁边很有意思的“人”。总之,给我感觉是个很舒适,很放松的地方^_^谷歌牌子旁边很有意思的“人”。总之,给我感觉是个很舒适,很放松的地方^_^
第一次去美国就是去硅谷,具体说就是sunnyvale,santa clara,和san jose. 那一年互联网泡沫熄灭。虽然是年头就破灭,可是我年尾来,这里还是如同当年淘金热一般被全世界人仰望,比如说房价,除了纽约以外再无人出其右。记得一幢好房子的平均价格30万,而美国其它地方10万已经好得不得了了。天太蓝,云太不真实。11月份去,我还是穿着短袖,我的同事还是穿着人字拖。房子太矮,作为大都市diao民的我很不习惯。酒店太贵。我作为小职员住的几乎是motel,但一晚价格仍超过100美金。好一点的holiday inn要上300。亚洲餐厅很多,日本的,越南的,泰国的,还有中国的大排挡。国际人士很容易在这里找到合适的口味--虽然多数都不算地道。那一年,2001年,觉得这里工作真好找呀!真想呆在这儿不回去了。后来再去美国,就没去过硅谷了。
天气很好,然后比较干
1. 堵在在US 101 上2. 周末去爬山,去爬山,去各种各样的山爬山3. 电动车,hoodi,带logo的T恤4. 你打开手机看一周天气,每天都一样。你打开手机看一个月的天气,还是一样。你看一年的,基本也一样。5. hola,amigo~ 6. 太平洋的雾,每天准时出现。
去年12月份去的。那个时候跟着我妈的一个朋友和她的儿子一道。他俩住西雅图,阿姨是微软的。虽然不是搞IT的,但是可能耳濡目染多了,俩人现在都是科技控,属于特别好学求知欲特别强的那种。所以他们主打的就是名校和IT巨头公司。去之前对硅谷完全没概念。对那边的印象仅限于大公司,IT,还有金门大桥,景观风格觉得应该是像陆家嘴那样高楼林立的样子,就像《Central Stage》里面一个大帅哥骑个哈雷风驰电掣驶过大桥,驶向金色夕阳下面前的恢弘楼群。(后来才知道硅谷是一个“抽象”概念,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去了以后,发现真没什么高楼,与想象中大不一样。苹果和google都是听不起眼的小楼组成的一小片区域。个人感觉Oracle的环境设计最美,据说是老板个人偏好,设计了很多带水的装置,喷泉、碧池什么之类的,楼宇基本都是碧绿的玻璃墙,明晃晃的看着很精神。就企业文化而言,走在公司里时的确感觉Google创意比较多,很俏皮,可以骑着刷有logo里那些缤纷颜色的自己车随便乱窜。一想到那些改变世界的科技和产品就是在这些不起眼的,十分简约简单的地方诞生的,这种对比反而带给人更多感慨和深思。Computer History Museum 也去了。不过对于我这样计算机白痴而言,游览就提不起什么精神。高校里去了Berkeley,Stanford 和Caltech. 伯克利校园感觉很一般,没什么特色。对比之下更喜欢Stanford和Caltech。 Caltech去了以后,就感觉TBBT怎么可能讲述的是Caltech里科学怪人们的故事呢!?Caltech小而精致,花团锦簇,绿意盎然,还看到一块特别诗意的“STOP”的牌子,被人改成“Stop in the name of LOVE".这完全就是文艺小青年的作风啊!在那儿的中国人吃饭简直太幸福了,很多plaza全是中餐馆,进去以后就跟到了中国没两样。总之,加州对于我这种呆在中部大农村的村民来说,真的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梦境,特别美!不过对于定居加州的人来说,高昂的生活成本,还有对阳光沙滩的习以为常,也许这块宝地也就不那么珍贵和称心如意了。
物质的绿洲,精神的沙漠
哟,小中关村!这是梦吗?哦,这就是个梦打个哈欠,揉揉眼,伸伸懒腰,起床。
在sunnyvale住了一个星期才从墙上一张图上发现这个地方叫硅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一次接吻是什么感觉 的文章

 

随机推荐